配色: 字号: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2023-09-12 | 阅:  转:  |  分享 
  
第 2 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你是否知道在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
“开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朝
的建立 建立时间:618 年。    建立者:李渊。 都城:长安。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贞观之治”    唐太宗  626 年,
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唐太宗经历
过隋末农民战争,他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因此,他
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材料反映出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
如流。    贞观时期的革新措施  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
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太宗时,办理国家大事经过哪些部门?这些部门有什么作用?  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办事效率。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草拟)(执行)(
审核)    “贞观之治” 局面的形成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
之治”。 其得人心如此。由是官吏多自清谨。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 女
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
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措施  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
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武则天的统治  郭沫若称赞武则天的统治:“政启
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
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
教,编修经籍。   “开元盛世” 表现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历史上称为 “开元盛世”。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
社会欣欣向荣。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别讲述一则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有关的历史故事 。    “开元初年,四方丰稔(丰收),
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这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  A. 经济发展 B. 吏治清明  C. 人才济济 D. 生
活奢侈A    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  )  A. 她的年号叫贞观  B. 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  C.
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D. 她的统治使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D    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C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
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唐代在中央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 三公九卿
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九品中正制C    某校七年级同学准备制作一部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话剧。你认
为不可能在话剧中出现的场景是(  )  A. 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 唐太宗轻徭薄赋,精简机构  C. 唐太宗下令合并
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D. 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A    王谠在《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
。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D    “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国之命在人心”的内涵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一致(  )  A.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 知己知
彼者,百战不殆  D.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    请同学们根据搜集的资料,编写一个反映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故事。我们将在班上主办一次故事比赛,选择其中精彩的故事,办一期唐太宗虚心纳谏的小故事专栏。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政策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献花(0)
+1
(本文系小草3uz64k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