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欣赏别人,悦纳自己(含解析)
2023-09-12 | 阅:  转:  |  分享 
  
作文主题训练-------欣赏别人,悦纳自己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
付宝创始人马云说:“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这
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二: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一直以来为了其政治目的
,在西藏、新疆、香港、台湾等问题上,罔顾事实,制造谣言,对中国肆意胡乱指责,无视中国在人权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和瞩目成就,而对自己国
内的种族歧视等恶劣的人权问题熟视无睹。材料三: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和思考?“模拟联合国”将举行以“欣赏与共进”为主题的人权大会,请你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作相关发言。要
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生只有
一种确凿无疑的幸福——就是为别人而生活。(托尔斯泰)人的一生应该学会为自己而活,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奥利森·马登)对此,你有
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2016年高考分数线公布后,一位名人在微博中写下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如果你考进了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
如果你考不进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事实上,世上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不仅需要学会“欣赏他人”,也需要学会“欣赏自己”
。综合以上材料内容及含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得套作、抄袭;②不要写成诗
歌;③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例文: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小草说:“我没有树木的高大魁梧,但我有柔软翠绿的身躯,亦能为春天添一
抹亮色。”小溪说:“我没有大海的浩瀚广博,但我有奔流不息的勇气,亦能自在于山谷之间。”正如马云所说:“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
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没错,比不上别人的优异,我们亦应该要拿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如此,即便你的人生不像成功人士,你亦活
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精彩。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你才能活得更加自在。有一段时间网络兴起了一个热词:“愤青”。专指一些条件不如别人好
,不如别人有钱、有貌、有势的人,见到富人、成功人士的事迹就埋怨自己出身不好,埋怨天,埋怨地,甚至埋怨自己长得不好等等。倘若“愤青”
们能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想想自己的优点,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愤青”整日在网络上出现,或许“愤青”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周遭
,以被鼓舞的心情看待别人的成功。如此,“愤青”才能脚踏实地,不再埋怨。试想,当我们不如别人时,谁没有愤青过呢?但唯有用欣赏的眼光看
看自己,我们才能活得更自在,更加平静地面对芜杂的世界。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你才能发掘自我的价值。前一段时间,刚获得“影帝”大奖的
廖凡成为了焦点人物。初见廖凡的照片,实在没发现他作为演员的优势:小眼睛,薄嘴唇,长得既不帅也不清秀。但他却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长得不算帅说明我是实力派演员,演不了主角说明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他终于获得影帝时,连朋友都在微博上感叹:廖凡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感动哭了。廖凡却轻松一笑认为自己有那么惨吗。试想,没有几年来坚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廖凡又岂能等到他的“春暖花开”。用欣赏的眼
光看看自己,你才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许多的“草根”感动了我们的心。他们有些是农民工,有些来自偏远山区
,他们没有可以训练的练习室亦没有老师的教导,有的只是一颗炽诚的心。不看低自己的卑微,不看轻自己的价值,他们才有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的勇气。卑微如草根,亦有追逐梦想的勇气。而你,即使毕业于三四流学校,又有什么理由放弃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呢?放弃让自己获得更有意义
,更精彩的方法呢?正如泰戈尔所说:“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哪怕自己不如别人,亦能“面朝大海,春
暖花开”。【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审题:1.关键词是“欣赏”。“欣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享受美
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2)认为好,喜欢。2.材料的意思是,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仅在毕业学校或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关键还在于个人的
态度,即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3.作文材料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马云的身份“成功人士”;二、三是他说的两句话,一句是自身条件优越者,
要放低姿态,学会欣赏他人特别是那些不如自己之人的优点;一句是自我条件不突出或不如人者,要学会自我肯定,自我认同,找到自己的优点。成
功,就是自己在高处时,要看到低处之人的优点;自己在低处时,多找自己的优点,要喜欢自己,欣赏自己。4.可就其中一句立意,也可两句都写
。但要注意欣赏者与欣赏对象的对应关系,即欣赏者为条件优越者,其欣赏对象应为他人;而欣赏者为条件较次者,其欣赏对象则应为自己。5.自
身条件,除毕业学校、文凭学历外,还可以是身份、地位、声望、财富、能力以及身材、相貌等方面。立意:1.学会欣赏自己。2.欣赏别人,悦
纳自己。3.做人不卑不亢方为正道。2.例文:欣赏共进?同创未来各国的青年朋友们:大家好!为求前途坦荡,今朝喜聚一堂。很荣幸作为中国
青年代表参加本次大会,今天我发言的题目为“欣赏共进,同创未来”。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在同一个世界中畅游,共享着春花秋月的浪漫、
风霜雨雪的冷峻。青年人作为未来的主导者、文化经济交融的先驱,理当立足大体发展前景,携手共进,促成世界的繁荣共赢。如今,世界的格局正
前所未有地向着一体化、全球化发展,信息与思想的融会贯通有目共睹。可以说每个与世界连接的国家,其影响力都远远超乎想象,一国的繁荣可以
带来世界的红利,一国的萧条同时也可以牵动多国的下滑。命运共同体的益处无需多言,识大局的人们应该看到:传递的物资救国于水火,无畏的医
疗队给无数公民带来生的希望;别国的鼓励与支持坚定了我们必胜的信念,中国的防疫举措也向世界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与胜利的信心。身为中国的一
员,我见证了这个国家因全球化而蒸蒸日上,因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焕发生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唯有欣赏共进携手合作,方促世界欣欣向荣。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在目前的发展前景中,仍有许多世界性的难题亟待解决。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人权问题、环境污
染等无一不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应对构想与体系,而构建命运共同体可以促进对话交流,在各国文化的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中寻
求解决的最佳途径,和谐包容,开放共赢,方为开创光明未来的不二之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青年人正以独有的创造力与
活力,逐步步入世界舞台,绽放出奇光异彩。作为新生一代,理当承接起科技文化的接力棒,促进彼此的交流互助。唯有科技相互交流,文化相互激
荡,才能让文明之花缤纷多彩;唯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概,尊重世界多样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世界的文明才能“美美与共”,
才能迸发出新的光芒,照亮世界未来的前行之路。瀚海星芒,万载无疆,风帆昂立,再度起航。我辈青年当自强,以繁荣的世界谱写时光的沧桑,只
要携起手,全力奔跑,就算梦再远,彼岸终将至!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任务
驱动作文。本次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1.材料解读:材料由三则材料构成,材料一主要陈述中国在脱贫事业上的伟大成
就,从而表明中国为世界人权发展所做的贡献卓著。材料二主要陈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无视中国在人权方面的长足进步和突出成就,同时也无视
自己国内人权的糟糕现状。材料三是一则言论材料,引用西方哲学家培根的名言,其实是强调国与国之间只有互相欣赏,才能看到对方的优点;故意
漠视,只会带来不可逾越的隔阂,干扰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正常关系的发展。2.写作任务分解:任务一:主题“欣赏与共进”包含两个关键词——
“欣赏”和“共进”。“欣赏”是“共进”的前提,“共进”是“欣赏”的目的和结果。欣赏什么?欣赏中国在脱贫攻坚上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欣赏
中国在人权发展上的努力和成绩,欣赏各国在人权方面表现出的优点成绩;“共进”就是在互相欣赏的基础上,共同进步,共同推进世界人权的发展
。任务二:写作情境设置“模拟联合国”探讨“人权”问题的大会。任务三:写作者身份及听众对象中学生身份,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作为中国
青年代表发言,要站在中国立场上,阐述中国在脱贫攻坚上的成就和在人权发展上的成绩,提出对西方世界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欣赏中国在此方
面的成绩,从而推动在人权问题上共同进步;听众即为各国青年代表,代表各自的国家。所以,要体现国际交流中的外交礼节和说话分寸。任务四:
文体——发言稿基本构成:标题,开头(称呼、问候语),正文(主要体现三个内容:①中国脱贫攻坚成绩和人权发展成绩;②西方要欣赏、悦纳中
国在人权层面的进步,以及互相欣赏;③不要罔顾中国人权发展和西方人权问题的事实,共同合作,推进世界人权进步),结尾(小结,提出倡议,
要有致谢语)。语言:体现交流(际)性写作特色,语言准确自然流畅,侧重口语化色彩。【立意】1.尊重才能欣赏,欣赏才能共进;2.人类命
运共同体体现了尊重人权、团结合作便是欣赏共进;3.前路霜伴雪,携手唤春来;【素材】1.人权,顾名思义,就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其具体内
涵是不分种族、性别、性倾向、国籍、族裔、语言、宗教或任何其他身份地位,人人都有生命和自由的权利,不受奴役和酷刑的权利,意见和言论自
由的权利,获得工作和教育的权利以及其他更多权利。人人有权不受歧视地享受这些权利。人权不是靠说出来的,它从来不依靠堂而皇之的言辞而得
到建立,也绝不会因为基于谎言的无端指责而被否定。就像虽然有的船叫圣母玛利亚号,却满载奴隶贸易的鲜血和罪恶;有的人从最泥泞的道路中走
来,他的目光却分外坚定,足迹也格外清晰。我想,二者之间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前者驶向地狱,而后者正走向无比光明的未来。2.“青山一道同云
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随着全球化、世界化和国际化的不断演化和发展,全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荣辱与共的共同体了,所以一切自私自利、独挡一
面、独占鳌头、无视人权的抉择都是不明智、不理智和不适合的想法。因此,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发展和未来,我们应该秉承欣赏与共进的态度,世
界各国青年应当携手与共,一起去创造更多的奇迹、一起去发掘更多的资源一起去探索更多的空间。3.在名为地球的大平台之上,没有一个国家可
以成为一座孤岛,也没有一个个体可以成为一座围城,因为当一个生命拥有呼吸的那一刻起,那他就已经成为这个广袤的大陆的一部分了,所以世界
公民一起携手公创未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是其家;视人之身,若是其身。”这就告诉我们,只有用
互助、互利、互为、互爱、互惠、互忠的精神去生存和发展,那么国家与国家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才不会发生那么多战争、纠纷、掠夺、残害、恩
怨和报复。因此在新时代、新要求之下,世界的发展理念应当是合作、开放、包容、理解、尊重、民主和联动的,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唯有这样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4.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随着中国特色外交的开展,随着国家理念和国家文化的传播,中华
儿女统筹兼顾、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创新创业、综合全面,不断巩固国家地位、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和大
危机之下,为了维护国家荣誉、安全和发展,各国青年们更加应该承担起自己保护环境、创新科技、发展新能源的历史重任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健
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效果。同呼吸、共命运是全球化的趋势,因此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和标语,相反,
它是我们各民族不惜一切代价所坚守的国际准则和大国担当,它也我们中国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到底的特色道路。因此我希望世界各国的青年们一
定要做到顾全大局,最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唯有这样才能彰显团结、大度、爱国、担当、奉献的宝贵精神和传奇形象。3
.例文:人生的价值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既要为自己而活,也要活出价值、活出意义。当我们站在生命的尽头,回首过去的时候,我们该
怎样评价我们的一生呢?人,活着就要活出生活的质量,活出生活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人固有一死,或轻与泰山,或重于鸿毛。人
生的价值不仅在于你活了多久,还在于你做了什么。太史公司马迁是一位智慧的长者更是一位懂得生命价值的人。当他因为“李陵之祸”遭受屈辱和
不幸的时候,他选择了活下来,选择了为自己而活。而在那个名声高于一切的封建年代,司马迁的选择是如此的艰难。生,无颜面对世人;死,愧对
逝去的祖先。司马迁从孔子、吕不韦身上看到生命的价值,他活了下来。用他的一生写成了一部《史记》,一部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他给世界留下了
他的智慧,他又选择了为别人而活。司马迁的一生是光辉的,有价值的。有一位很有前途的大学生,可是他却做出了让全社会痛心的事情。他为了报
复,一时的快感,成了世人所唾弃的人。他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他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他的人生只为他自己活了。生命对于他来说只是活在这个
世界上。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给世界留下丑恶,这样的生还有意义吗?人活着就是要做点什么,给世界留下一份美丽。岳飞留下了“待从头,收拾旧山
河”的忠心,文天祥留下了“留取丹心在汉青”的志向,于谦发出了“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呐喊。他们的人生都是有意义的,他们
不但为自己活了,也为别人活了。当然,如果能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所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
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
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如果我们活着能像这一类人那样有所作为当然最好不过。就像鲁迅先生为了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从医而后
又弃医从文,就像居里夫人为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这样活着的意义真的是大大价值。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他们,所以我们只要在临死前觉得没
有愧对这一生我们活着就已经是有意义的了。人活着,就要好好的生活,活出人生的价值。人生在世,不必去计较得失。而是要努力活出生命的价值
,记住生活的灿烂。【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本题的特点是两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此种审题方法可以简称为求异法。以上是多项材料
提炼观点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立意就会很准确。这两则材
料都是讲人的一生该怎样活。材料一“为别人而生活”强调要有奉献精神;材料二“为自己而活”是讲要关心自己,重视自己。两者谁是谁非呢?都
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为
自己而活”的信念,又要有“为别人而生活”的奉献精神,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文体要求是议论文。【立意】1.不断完善自己,为社会做贡献
2.幸福的内涵3.活出自己的价值【素材】1. 名言类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希望是依附于存在的,
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
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2. 精彩片段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活得无怨无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们在育人的艰难道路上挺过
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天起早贪黑,为的是能让我们这些小树苗终有一天能成为国家之栋梁,他们无怨无悔,从不在我们要求下说一个不字。他们的
爱是大爱。他们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在日本,无论年轻年老,只要你是老师,在公交车上都会有人给你让座。老师为学生而活,却赢得众
人的尊重。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弘扬社会风气。“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我对社会的奉献是无限的。”多么熟悉而伟大的言辞,在这毛泽东为雷
锋题词的五十周年纪念日之际,我们高昂地怀揣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正气,立志促进社会和谐。雷锋一生为人民服务,不拿群众一针-线,他用二十
二个春秋诠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雷锋为他人而活,活得意义非凡,他弘扬了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促进万家平安。古有
抗金英雄岳飞,抗元伟人文天祥,现有卫国战士解放军。中国是一个和平大国,人民安居乐业。可在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又有多少战士艰难地坚
守边疆,他们在毫无人烟的边境天天驻守,在寒冷的天气翻山越岭,他们舍小家而为大家。即使几年不能归见亲人,不能吃上团圆饭,但当他们想起
人们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心里便有了安慰,因为他们知道这么做是值得的,他们为社会和他人而活,活得艰难却富有意义。4.例文:欣赏自己墙
角的花,你若看不起自己,谁还能给你一片天地? ——题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挑剔的眼光看自己,肯定不完美;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生命
就多姿多彩。很多时候,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时,我们总是自怨自艾,自卑自弃。生命如此短暂,与其沉浸在缺憾之中,何不试着欣赏自己?小眼睛
、薄嘴唇的廖凡,没有偶像演员的优势,但他说:“长得不算帅,说明我是实力派演员。”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帝后,廖凡谈及自己常常担任配角
的经历时说:“我觉得没有人能够看轻你,除了你自己。”对媒体称其是“黄金配角”,廖凡笑说:“每次演出我都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小配角,每次
演出我都觉得自己是男一号。”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绝不是盲目地夸大自我,漠视他人,而是懂得肯定自我,善于发掘自身闪光点,让自己快乐起
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为继续奋斗做准备。没有这么多年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没有对自己的不断鼓励与良性暗示,廖凡能“熬”成影帝?周杰伦
进入吴宗宪的音乐公司时,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助理。其间他写的歌都被吴宗宪搁置一旁,有的甚至被扔进纸篓。周杰伦没有泄气。后来,吴宗宪答
应让歌手唱他的歌,但著名歌手都不愿意一展歌喉,因为他写的歌太稀奇古怪了。有一天,吴宗宪抛给周杰伦一个机会,10天写50首歌,然后挑
选10首,自己唱,出专辑。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问世,立即轰动歌坛。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你自然能笑对别人的轻视甚至嘲弄,就有勇气和力量
在困难时挺得住,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如此,才能给命运带来转机。“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头脑还能思维,我有我始终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
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霍金的话犹在耳畔。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就是在人生低谷或遭遇不幸时,甩掉阴霾之气,消除自
卑,重拾自信。而自信,是一种内在的火种,是一种自我肯定。只有欣赏自己,拥有自信,才能消除消极态度的不良暗示,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激情。
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如果你的生命遭遇不幸,这是被上帝咬得深一些,请你相信,这是上帝偏爱你的缘故。即使再平凡再普通不过,你
都要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理解目前的生活都是自己努力得到的结果,自己真实地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自己感到无怨无悔。在浩瀚的生命星系中,
我们不能成为太阳、月亮,我们只是发光微弱的星星,但我们依然在夜空中放射光芒。请学会欣赏自己!【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名人在微博写
下的信中包含正确处理“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两方面关系的话题。“人与他人”“人与自我”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关注的四类重大命题(“人与社
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中的两类。可以看出,人类认知类作文与高考热点密切相关,我们应该重视这类作文题。 1.认识
自己,欣赏自己  从“人与自我”的关系说,当人生处于顺境或自身条件优于他人时,要学会放低姿态,人生得意时不可“忘形”,要知道“山外
有山,楼外有楼”,我们要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的品格。当人生处于逆境或自身条件不如别人时,我们要学会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自我鼓励,学会在
逆境中成长。2.欣赏他人,成就自我??从“人与他人”的关系说,学会欣赏他人,看到他人身上的长处与优点,特别是那些不如自己之人的长处
与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些看起来不怎么样的人,身上也可能有闪光点。这一立意角度可以从正面论述——有的人懂得欣赏他人,并且
谦逊地向他人学习;也可以从反面论述——有些人在获得成功之后往往变得不可一世,盲目自大,心胸渐狭窄,容不下别人,更遑论欣赏他人。参考
立意:1、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学会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自我鼓励,学会在逆境中成长;2、欣赏他人,成就自我,懂得欣赏他人,并且谦逊地
向他人学习;3、既要欣赏他人,又要欣赏自我,要做到既不骄傲自大,也不卑微屈膝;既要懂得欣赏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也不要妄自菲薄。结构示
例:题目《欣赏自己》,开头由题记引入。主体部分,三个层次的论述大体按“善于肯定自我”“抵御他人轻视”“敢于面对不幸”展开,论述“欣
赏自己”的作用和意义,基本呈递进关系。论据材料引述丰富准确,剪裁合理,分别以廖凡、周杰伦、霍金为例进行论证,同时懂得分析说理,让论
据材料“燃烧”。论述语言简洁却不失力度。题记仿用冰心的诗而成,不失雅致,“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这是上帝偏爱你的缘故”等
也显出几分理趣。参考素材:1、“我是拿破仑的孙子”  有一位叫亨利的美国青年,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他身材矮小,长相也不好,讲话又带着
浓重的乡土口音,一直很自卑,连普通工作都不敢去应聘。30岁生日的那一天,他站在河边徘徊,几乎没有活下去的勇气。这时,一位好友跑过来
告诉他:“一份杂志里讲,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这个私生子有一个儿子,他的全部特点跟你一样——个子很矮,讲的也是一口带法国口
音的英语。”亨利半信半疑,当他拿起那本杂志琢磨半天后,开始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仑的孙子。此后,亨利不再为贫穷、矮小、乡土口音等特征自卑
,凭着“我是拿破仑的孙子”的信念积极面对生活。三年后,他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后经查证,亨利并非拿破仑的孙子。 点拨:良性的自我
鼓励或暗示,是一种含蓄的期待,是一种坚强的信念,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诱导。 2、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遗
憾——他的得力助手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弟子。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这事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
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
,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了……” 点拨: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
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欣赏自己。3、两则相近的画坛轶事??18世纪的欧洲,画家们经常聚在一起饮酒,谈论哲学,并去每一个画家的
家里欣赏画作。梵高在第一眼见到莫奈的《日出·印象》便惊呼:“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幅画!”齐白石还未出名时,他的作品往往得不到重视。
一次画展,他的画被遗弃在角落无人理会——大伙都簇拥在当时享誉盛名的徐悲鸿的画作前,赞叹不已。当徐悲鸿看见角落里齐白石的那幅《虾趣图
》时,大加赞赏,并将它放在自己的画作旁,标出比自己画作还要高的价钱。从此,齐白石便在京城里出了名。点拨:欣赏他人,不仅能展现出欣赏者的人格魅力,使之赢得尊重,也可以汲取欣赏对象身上的长处,造就欣赏者的进步。【点睛】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