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023-09-14 | 阅:  转:  |  分享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感四子之志向?悟夫子之情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情境导入 寒假马上到了,假如学校准备举办“安阳市中非文化交流冬令
营”活动,和非洲的同学一起谈论孔子及其弟子。请大家结合《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准备交流稿。学习任务一:感知文本 确
定主题这一天,风和日丽,松柏匆匆,杏花飘香,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像往常一样,围坐在一起,讨论什么呢?人生志向。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对每一个学生都了如指掌,即使在日常的交谈中,也会引导学生立志。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全文结构。文章围绕“志”,是怎么
展开的?按照问志——言志——评志这样的顺序展开的。(课件呈现)侍坐中谈及各自人生志向和理想社会,同一个主题,大家想法不同。学习活动
二:细读文本 选定人物如果你将从四位弟子中选择一位向非洲同学介绍,你会选择谁呢?谈一谈你的理由。细读文本,完成下列表格。预设:预设
:我会选择谦虚有礼的公西华。 我更赞同公西华的志向:“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战争、饥荒之事
距我们相对较远,人民也基本达到富足、小康水平,至于外出郊游,则更是寻常之事。公西华的志向中,侧重于宗庙祭祀,诸侯集会,可引申为中国
古代的传统文化。公西华愿穿戴整齐,作为小相来主持仪式,可见他对祭祀的重视与崇敬。?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似乎越来越漠视传统文化,少
了一些对根的追寻,对祖先的热情。例如,中国的戏曲活化石“秦腔、昆曲”如今几乎找不到真正的年轻传承人,会茶艺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礼
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算作我们的精神食粮,高科技的现代人不能丢弃五千年的文化。如果人人都像公西华一样,愿意学习,重
视、尊崇宗庙祭祀之事,用礼乐填充自己的心灵,以传统文化来修身的话,整个社会、国家将会进步一个台阶。 子路曾皙冉有志向虽各有侧重,但
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都是参加政治。学习活动三:合作探究 对话孔子从表面上看曾皙并没有从正面回答志向的问题,只是描绘了一幅和谐
融洽的春乐图,可孔子却“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哂”由?为什么“叹”点(与点)? 子路的回答,显然不是强调以礼治国,而应
该是重以武治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大小国家不都应该需要军事强国吗?军事强国是需要的,这叫以武治国。这绝对不是孔子的治国理念——试想一
下春秋乃至战国时期战争还少吗?如果皆为国以武,皆孙武苏秦,战争何时能熄,天下何时能太平——以礼治国反对的就是为国以武。军事强国可以
强大一个国家,但是强大之后可能成为秦国、希特勒、日本军国主义。可能会给世界带来战争,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这绝不是孔子这样的圣人教育学
生应该具备的思想情怀。?曾皙的志向中虽未提及治国,但他通过诗意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春光明媚,人民安乐”的太平盛世图,没有战争,没有异
化,田园牧歌,诗意的栖居,幸福愉悦。与孔子“仁政”、“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相符。所谓大同世界,宏观而言,就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
族团结,社会和谐 ;具体而言,就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有所安,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曾子给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自得、祥和
的幸福图景。思考:写孔子赞赏曾皙之志,意味着否定子路等人的说法吗? 写孔子赞赏曾皙之志,并不意味着否定子路等人的说法,事实上就治理
国家而言:子路讲的是“不挨打”,亦即“强兵”;冉有讲的是“不挨饿”,亦即“富国”;公西华讲是“知礼节”,亦即“文明”,所谓“仓廪实
而知礼节”。曾皙讲的“幸福”,是终极目标,富强、文明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四个人志向形成了一个递进,都是治国,但是这四种国家的文
明程度是不一样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
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课件呈现)选文翻译: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
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
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思考:孔子的“志”是什么??儒家的为政精神告诉我们——人类需要的
不只是强大,富足,和平,更重要的是和谐——这个和谐包括国际间,人际之间的和谐和平,更包括心灵的和谐,身心的和谐。?我想这应该是儒家
最伟大的地方,也是儒家历经千年而依旧熠熠生辉的本质原因所在。有更高度的精神指归,才有更高度的文明。学习活动四:汲取力量 抒己之志时
光穿越,假如老夫子走到你面前和蔼可亲地问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你将怎样回答?恰遇《侍坐》这课,就让我们手执青春之笔,写予鸿鹄
之志来谈谈自己的志在四方。请你写下来,与同学分享。预设: 人各有志,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的志向没有子路:“千乘之国,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那么宏伟;也不兴做公西华口中所说的:“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的司仪官。我想做一名记者,记录人间烟火,报道
世间冷暖,去领略世界各地的大好河山,去赞颂民间发着光的人民英雄。船稳当奋楫,风好正扬帆,我们生逢盛世,当负盛世,应该抓住时机遇,奋
发有为,为中国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少年的梦不止于心动,更会付诸行动。小结?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贤的教导犹在
耳畔,伟人的志向依然熠熠生辉。我们要见贤思齐,时刻牢记为国为民的志向,在岁月静好中砥砺前行,更要在负重困难时敢于亮剑;未来是属于有
志青年的舞台,只要坚守心中之志,定会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第二课时齐桓晋文之事一、情境导入?高妙的劝说艺术:?你平时
可曾成功地劝说过别人?谈谈你的经验。有理——援古例今,审时度势有利——洞悉对方心理,缩短彼此距离有节——不卑不亢有体——语言得体,
语重心长二、学习活动1分析利弊,层层深入亡郑对秦无利有小害舍郑对秦无害有小利亡郑对秦对秦将有大害结局:晋军亦退师晋文公——?将其与
“子犯”相比,看其一代霸主之气三、学习活动2塑造人物的方法1.环境烘托(疾风知劲草)2.他人的陪衬3.个性化的语言4.细节描写“夜
缒而出”四、梳理结构叙事结构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五、讨论: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郑?伯——礼贤下士,从谏
如流。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
,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的相关内容及
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①:“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
也②,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③,而天不靖晋国④,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⑤,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⑥,其过子弟固将礼焉,
况天之所启乎?”弗听。①叔詹,郑国大夫。?②姬出,姬姓父母所生,因重耳父母都姓姬。?③离,同“罹”(lí),遭受。?④靖,安定。?
⑤三士,指狐偃、赵衰、贾佗三人。?⑥侪(chái):类。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以礼接待重耳。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臣下听说上天所赞助
的人,其他人是比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或许上天要立他为国君,您还是依礼款待他吧!同姓的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昌盛
。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遭到流亡在国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要为他开出一
条路吧,这是第二件不同寻常的事。有三位才智过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第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过郑国,本来
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晋公子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七、课外延伸对于现代人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第三课时——《庖丁解牛》情景导入:先秦诸子的思想至
今来受到广泛重视,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中国人思想的底色,成为中国世界观、价值观的独特印记。为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先秦诸子的思想精髓,班级准
备召开“百家争鸣”思想交流会。接下来,我们开启道家庄子思想的研读之旅。学习活动一:经典演绎,返故事现场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化身为庖丁
和文惠君,带我们重返故事现场。学习活动二:条分缕析,理解牛之道请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要求: 1.自主完成
后小组内交流完善。2.?以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预设:“庖丁解牛”的三个境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原因是什么?明确:(1)对道的追求
超过对技术的追求,热衷于探求解牛规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2)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始解
牛时/三年之后/方今之时/所解数千牛矣(3)谨慎小心,尊重规律,不骄傲大意。?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
甚微。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结果是什么?明确:十九年,数千牛,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学习活动三:研读探讨,悟养生之本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
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庖丁的“解牛之道”和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预设:作者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矛盾复杂,斗
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沉浮,回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那么,人就能在社会
中游刃有余了,精神和身体不会受到伤害,同时解完牛踌躇满志之后,感到心滿意足的同时,应该好好地收敛自己的态度,不要得意忘形。“养生之
道”不是一般的避免疾病、保全躯体之道,而是生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之“道”:对于外部世界不能有太强的主观性(有为),一味将人为的手段强
加于对象。不费心力比费尽心力更有利,过分在意用力可能枉费心力。生命之道是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进入无心作为的境界,才能游刃有余,获得
绝对的自由。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以逍遥的姿态遨游于天地之间。古今之
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不畏艰难,目标高远?领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坚定不移,孜孜以求?追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千锤百
炼,终成正果?贯通作业布置《孔子家语》记录,楚王打猎时丢了一张弓,左右请求前往寻找,楚王却认为“楚人遗弓,楚人得之”,无须寻找。假
如孔子、孟子、庄子三人在场,他们将如何评价楚王做法?代入其中一人角色,给出看法并阐释观点。第四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多文本阅读学习活动一:比较阅读,碰撞思想比较思考儒与道在处世观念、社会理想、治国理念等方面的异同,完成
表格。要求:1.自主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完善。?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文章处世观念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入世而归于和谐社会自由民主大同世界为国以礼《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学习活动二:交流讨论,加深理解文章处世观念社会理想治国理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入世而归于和谐社会自由民主大同世界为国以礼《齐桓晋文之事》入世而归于和谐社会百姓自给自足道德完备保
民而王《庖丁解牛》出世人不为物役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无为而治设想自己作为入门求学的弟子,面对孔子、孟子、庄子,你会选择谁来当你的老
师,为什么?(试着写一写,100字左右)预设:选择孔子。?他能用温和自谦的话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和一个轻松、亲切
、活跃的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并且,孔子以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生存姿态,有礼乐既成之后归于自由和
谐的人类社会的理想。选择庄子。庄子告诉我们凡事要顺应自然,不要勉强硬碰,还要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保全天性。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能
够给学生创造更大更开放的讨论空间,而且也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选择孟子。?孟子能够运用比喻、对比、引用
等修辞手法来说明道理,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欢乐的学习环境。且说明道理时语言生动,逻辑缜密,很有说服力。学习活动三:阅读思考
?鉴往古今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和源泉,情节和文本,你能找到多少个价值观用词是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
?体现在何处?(注:答案会很丰富,只要能从文本出发,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可。教师总结,点出儒道思想的时代生命力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与意义。)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预设:如:“和谐”,21世纪的中国,追求以“和谐”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德治国的政治文化,
体现了中国民众的共同价值观和国家对人民的凝聚向心力。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
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与儒家思想中探求“治国安邦”“大同社会”等思想相吻合,可以说,儒家思想是追求和实现中国政治和谐的价值取向。
?“自由”,道家追求“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遵循客观规律的发展,《庖丁解牛》中,“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体现的
正是顺其自然。同样庄子也追求个体自由,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的含义是有相似点的。小结:?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离不开儒道思
想,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骨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
思想讲究顺应天道,尊重客观规律,无为而治,体现的是旷达的出世态度。人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这就需要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然而人们身处红
尘,总有失意落寞之时,这时我们就需要道家超然物外的出世思想。因此,这两种思想对我们同样重要。学习活动四:扬传统文化?思当代价值?古
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
主思考。从以下三个话题中任选其一,写下来你的观点与大家分享。话题1: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现实理
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话题2:孔子“礼乐”思想的现实意义,结合《乡土中国》《祝福》等文本,谈一
谈你对“礼”有一个怎样的思辨性认识。话题3: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有人则认为
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预设:话题1:借鉴“发政施仁”,就要关爱人民,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人民就是这既能波澜不惊,也能惊涛骇浪的水。依靠人民才能有出路、有力量、有成就;所以社会治理更要有温度、彰显人性关怀。恰
如我国开展扶贫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红利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让人们又见绿水青山,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让老人安享晚年,免费新冠疫苗
为人们增添健康保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忘“发政施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脱离群众,才能够让“为
人民服务”落到实处,得到人民的拥护!辅助“发政施仁”,也要发展经济,让社会治理更有保障。?仁心还需仁力支撑,温情也要物质保障。孟子
所谓“发政施仁”停留在社会治理层面,却忽视了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当做第一要务,从武汉长江大桥建
成到港珠澳大桥通车,中国大江南北沟通互联;从绿皮火车发车到复兴号高铁进站,中国人民出行速度越走越快;从 1G到 5G,中国人民跨入
网络高速时代....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圆梦工程奠基,幸福生活起航。“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如果孟子穿越到
现代,怕让他惊讶的一定不止人民的政治权利待遇,还有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弥补“发政施仁”,还要完善法制,让社会治理更有章法。?有法可
依,有法必依,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才能让人民幸福生活长长久久。孟儒善谈道德,以德服人,却遗漏了法律的治理效用。完善立法,并非是严刑峻法
来钳制百姓,而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人民的权益。就如通过法律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被滥用,保障公平享有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保
障人身自由和安全被外部势力威胁和侵犯……与时俱进,与法偕行。仁政与法治携手,共创幸福未来。作业布置近来,“躺平”一词蹿红社交网络。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感心累,只想躺平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有人说,“躺平”意味着颓废、妥协和放弃;有人说,“躺平”其实不过是一种清心寡
欲回归最基本的生活,无可厚非;有人说,“躺平”只是降低欲望,淡泊名利,放弃了外在的评价,不追求功利化上进。学习了这三篇文章,你认为
当代青年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呢?请你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认知运用其中,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第五课时赏人物风采 品辞令之妙《烛
之武退秦师》情境导入:?“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在2021年打造的一个大型文化节目,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让观众
通过全新的方式来了解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流转的闪亮故事和伟大人物。 我们班班委准备筹备一期校园版的“典籍里的中国”节目,演绎《左传
》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请大家一起完成节目的准备工作。Part . 1“领读”由两位嘉宾带领观众了解典籍,解读故事背景,概述故
事内容。任务一:请同学们准备以下内容:1、介绍《左传》及作者左丘明。2、结合地图讲述故事发生的背景:秦晋围郑的形势,晋、郑之间的矛
盾,秦、晋之间的关系。3、结合故事中人物的图片,用精炼的语言概述故事。Part . 2“品读” 在原文中的人物对话,只有人物的语言
,并没有对人物的神态、语气进行描写,为了在分角色演读时能更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补充相关内容,然后分
角色演读,选择表现好的小组给全班展示。任务二:在空白处补充恰当的内容。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
南。 佚之狐(急切而坚定地)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心有怨气地)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
老矣,无能为也已。”公(诚恳、充满歉意地)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略带威胁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 淡然而平静地 )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秦伯流露轻松而得意的微笑)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秦伯若有所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秦伯微微颔首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秦伯面露怒色)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惊悚而逐渐坚定)”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 平静而坚决地)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Par
t . 3“越古”任务三:设想今世青年学子王慕贤,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与已经智退秦师的烛之武相遇,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空格,完成一
段古今对话。听闻先生成功说服秦伯退兵,后辈不胜敬仰,冒昧向先生讨教,您是如何做到的?兵家有言:“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
。”要成功说服别人,(须先读懂人心)。?您本是为解除郑国危局而来,但却先言:“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用意何在呢?(此为迂回战术
,主动示弱,以使对方放松警惕。)看来作为一位睿智的老者,您人情练达,洞悉世事,您认为秦伯最关心的是什么?(那就是秦国的利益),因此
我为他分析了郑国存亡对于秦国的利与害:“(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邻之厚,君之薄也)”。如此,您成功地引诱了秦伯的贪心,也就
逐渐动摇了他亡郑的决心,然而素有“秦晋之好”一说,不知您如何瓦解这两个盟国?(“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这是以历史先例激发
秦伯对晋国的恨心,再推测未来:“ (“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 焉取之?”) ”,秦伯一定会警觉起来。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也必
将以利而散。)晚辈可以想象秦伯闻听此言,定会内心惊悚,无怪乎他会由“围郑”而转为“戍郑”了。虽然我一直不受重用,然而“位卑未敢忘忧
国”,只身赴敌营,面对强秦侃侃而谈,一番说辞看似句句与郑无关,实质(句句关乎郑之存亡)。后世评价先生:“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
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您的勇气与智慧,令后辈晚学十分敬仰!Part . 4“穿今”任务四:设想王慕贤邀请烛之武穿越到了当今时代,
请他观看一段表现我国外交天团风采的视频,请写一段文字,来表达烛之武的感受。 ?您在历史典籍中,以志士、勇士、辩士的形象,留给我们丰
厚的精神滋养,生活于今世的青年,我们不仅致敬先贤,更会奋发有为,为泱泱中华增添新的光彩!课堂小结:今天的这节课,同学们讲述了烛之武
智退秦师的故事,并且揣摩人物对话时的语气、神态,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人物心理;在“越古”、“穿今”环节完成了人物古今对话的脚本。
期待我们的“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能取得成功!作业布置:一位高一的学生想参加学生会干部的竞选,但是父母认为高中生最重要的是学习文化课,
因而极力反对他参加竞选,请你运用本节课学习到的论辩技巧,写一段不少于400字的短文,来说服他的父母,使父母能够支持他的选择。板书设
计:“典籍里的中国”之《烛之武退秦师》赏人物风采 品辞令之妙领读——品读——越古——穿今第六课时刀光剑影说鸿门 风云际会品英雄《鸿
门宴》情节梳理一、导入?历史是一个粉墨登场的舞台,历史是一场刀光剑影的战争,历史是一面品鉴得失的铜镜,今天,我们就走进新丰鸿门,去
鉴赏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去品读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二、学习目标1.通读文章,梳理故事情节。2.初步赏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三、情景设
置 为了让历史立体化,生动化,学校将举办“经典里的历史”活动,现面向全校学生招募《鸿门宴》的演员。四、学习任务一:知识大闯关1.《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2.《史记》被鲁迅誉为“(?)”。3.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4.刘邦、项羽两大集团
的军师分别是(?)和(?)。5.解释“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答案明确:1.《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4.刘邦、项羽两大集团的军
师分别是(张良)和(范增)。5.解释“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
外的变故。五、学习任务二:故事再现环节1闯过第一关的参赛者分别讲述故事情节:请各位同学讲述鸿门宴的故事。注意:时间在3分钟之内。故
事梗概介绍:?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
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火,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张良向刘邦分析,不宜和项羽硬拼,刘邦只得退出咸阳,回师霸上,更知道自己
军力不及项羽四十万大军,刘邦更把在咸阳所得的一切,原封不动的送到项羽营中,更说愿让项羽称关中王。?范增已觉出刘邦必成大器,便命项羽
设下鸿门夜宴,一心诛除刘邦,但此事为项伯知悉,项伯顾念和张良故人之情,向刘邦集团报讯。刘邦知道鸿门宴是凶险之地,但张良却说不去只有
死路一条,赴会也许能有生机,刘邦只好前往。?鸿门宴当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谁知刘邦竟以一跪化解项羽之怨恨,
范增便再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心在席中刺死刘邦,可最终还是被项伯和樊哙给解了围,刘邦终于借如厕逃遁而走。回到军中立即诛杀了曹
无伤。环节2看图猜猜猜。请同学们根据图片说出文本中对应的情节。(图片见PPT)环节3请参赛同学自由结合,表演鸿门夜宴这一经典情节。
教师补充:文化常识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
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从位次看性格项羽居尊位的原因:①出身贵族(名门、名将之后);
②巨鹿一役后成为反秦主力,诸侯皆臣服之;③实力强大。刘邦居卑位:积极退让的应变之策。六、学习任务三:英雄之我见英雄是什么?鸿门宴中
谁是英雄呢?请同学们写出你的见解。这一书写环节,既能够表达出学生的英雄观,也能够体现写作水平。教师总结:?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
,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然而,他毕竟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也
是性格的悲剧,而他的悲剧性格,无疑张扬了他的人格魅力。?刘邦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天才政治家,他智略超人,顺应时代,从和民心,知人善任而
又驾驭有方,随机应变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从一介平民到贵为天子,刘邦完美的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七、作业布置请选择《鸿门宴》中的一
个人物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短评。板书设计?英雄? 项羽?刘邦第七课时国学经典永流传——说话的艺术与智慧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红日初升
,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各位朋友,欢迎
走进中国首档青少年大型国学体验益智类节目《少年国学派》。今天在国学导师的带领下,五组战队的少年们将踏上国学成长进阶之路。 学无止境
,国学少年成长正当时,让我们开启本场第一环节——国学梦剧场,让国学活起来。 学习活动一: 穿越时空再现历史任务1:改编课本剧从本单
元五篇文本中自主选择一个喜欢的对话场景改编为情景短剧。要求:将文言文改为现代文剧本,人物形象符合原文,突出对话的精彩性,5分钟左右
。任务2:演绎课本剧各小组展示本组的情景短剧,模拟对话现场,注重现场的真实感,注重说话人语气、语调、情感等要素的融合,专家评委根据
评价表为本轮评比打分。(见下表)学习活动二:?品悟先贤智慧任务1:赏读——话语的力量1.赏读交流:赏读孟子说服齐宣王、烛之武说服秦
伯,刘邦向项伯陈情,刘邦向项王谢罪,樊哙闯帐慷慨陈词……在这几幕历史剧中,你认为哪一次的交谈最有智慧,最成功,请结合文本谈一谈这些
对话具备哪些特点,这些言词又是怎样转变他人的思想,改变危难局面的?写一段100 字左右的赏析文字,然后各组战队交流展示。选段1:《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与齐宣王第三回合的论辩:“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
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预设:孟子论辩,因势利导,环环相扣,蕴含五步:①欲擒故纵,旁敲侧击,逼宣王自己说“将以求吾所大欲”“
吾不为是也”;②排山倒海,揭示宣王“大欲”的实质,点明图霸不可能实现;③乘胜追击,指出以武力图霸将导致灾祸;④用“邹与楚战”点明胜
负强弱之理;⑤正面描绘“发施仁政”的美好图景。选段2:《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烛之武说服秦王的过程:“秦、晋亡郑……唯君图之。”预设:
首先,烛之武退一步避其锐气。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自认处于必败之地的话,很自然地使秦穆公放松了警惕。其次,推心置腹地为对
方分析利害关系,始终站在秦国的立场,分析“亡郑不利于秦,存郑反倒可以共其乏困”的局势对秦有利而无害。再次,提出“晋国诚信”的问题,
让秦穆公认识到晋国的野心必会给秦国帶来威胁。烛之武立足现实、纵横历史与未来,着眼于秦、晋、郑三国的位置关系和利益纠葛,情理兼备、步
步深入,最终说退秦师。?由《烛之武退秦师》、 《齐桓晋文之事》,探究古代说辞艺术。尊重对方,因人而异。避实就虚,迂回婉转。分析利弊
,切中要害。?2.赏读抢答:国学我知道,参考下面表格,进行抢答。烛之武层析利弊,秦军倒戈,晋军撤围,兵不血刃,存郑保民;孟子取譬设
喻,因势利导,步步深入,去霸推仁。历史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战国的苏秦、张仪口若悬河、舌如利刃,纵横裨阖,主宰时局;绳池之会,蔺相如
慷慨陈词,镇服强秦,不辱使命;三国诸葛亮,舌战群儒,挫败江东英豪。?古人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文人笔端,辩士舌端,比武士锋端更加
利害。观古知今,体味中国古代说辞艺术,感受三寸不烂之舌退百万之师、解燃眉之急的妙处。理性分析对话,体察说服他人的言辞之美,从而学习
让他人更易于接受的表达方法。任务2:梳理——古人阐述之道悟先贤智慧,汲话语力量。通过五则历史事件,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说服他人接受
自己的观点?写在答题板上。学习活动三:国学大比拼 鉴古知今向未来任务1:辩一辩——少年自有少年强辩论赛:《周易》《诗经》《论语》《
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都有各自产生的背景,今天,阅读这些经典对我们是否还有意义?以“信息时代是否需要阅读经典”为题展开辩论赛。辩题:信息时代需要阅读经典VS信息时代不需要阅读经典准备:五组战队配组构成正反方,结合本单元五则历史故事的论辩技巧,联系课外查阅的相关资料,正反方辩手(分组)就观点写出300字左右的辩词,并在课堂上展开现场辩论赛。正反方各推荐四位辩手进行辩论,明确各辩手职责,二辩、三辩因其负责驳论、质询、推论、导引等,须能较好地驾驭其交际语境。其他同学可提供论据等材料支撑。当堂辩论决出获胜组总结陈词:正方鞭辟入里,反方思维缜密,双方的比拼精彩纷呈,正如正方辩题,“观古宜鉴今,无古不成今”。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浩瀚如烟的古代史籍,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的未来。任务2:写一写——议论思辨著成文(1)近年来,网络中很多年轻人因演绎传统文化而走红。“90后”视频博主李子柒手工造纸、养蚕缫丝,体现了传统上的田园诗意;网名为“小一姐姐”的年轻妈妈用手势舞蹈传播国学,引导孩子自发走进国学世界;“HiDii国乐团”融合传统民乐与现代电声,让国风音乐在新时代开启了新篇章。但也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传承频频告急,陕西老腔、评书、刺绣等传统行当为找不到“接班人”而担忧……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今青年应该怎样做?请选好角度,明确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结束语:?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中华经典的铿锵音乐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头荡漾。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我是中华的少年,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我是中华的少年,谱写中华最璀璨的诗篇。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下期《少年中国派》国学少年们将继续披荆斩棘,领略中华文化魅力,感受堂堂中国范儿!敢问天地试锋芒谁能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乔一202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