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第三中学、凤阳县临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09-14 | 阅:  转:  |  分享 
  
安徽省明光第三中学、凤阳县临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
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
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
一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通过甲骨文我们可
知关于晚商描述的三个范畴:核心的有商、殷地区,即商的中心区;其次为土,有东土、西土、南土、北土,是指商的附属政权;周边为方,或四方
,指疆域之外非商政体。由此可知商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 B.内外服制 C.王权制 D. 宗法制2.下列史料出自《睡虎地秦墓
竹简》,材料可用于研究秦朝A. 驿路传递的规则B.森严的等级秩序C. 文书行政的管理制度D.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3. 《通典》中记载
,“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西汉末年,尚书署升为尚书台。到东汉光武帝时,尚书台已“主赞奏事,总领纲纪,无所不统”
。这一变化A. 适应了君主专制发展的需要B.表明三公九卿退出历史舞台C. 激化了中央官员之间的矛盾D.降低了地方官员工作的积极性4
. 宋朝赵普一人为宰相,太祖欲分其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政事堂设于禁中;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及其他行政机构,官无定员,也无专职,都
由别的官以差遣的名义掌管其事。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使中央官员相互牵制B. 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C. 提高中央政府的效率D. 削
弱相权以加强皇权5.明朝实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双重监察体制。巡按御史由中央派遣,巡查地方行政、财务、教育、农田、水利、治安乃至风土民
情,视问题轻重随即处理,或回京交有司处置,或交皇帝裁决;按察司为地方常驻监察官,以监察吏治和审理冤狱为主要职责。明朝这一体制A.
标志巡视监察制度的开创B.导致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化C. 有利于监察的全面和深入D.完善了地方权力制约机制6. 罗马人本来拥有自治的和
共和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在他们从事征服的过程中丧失了,因而在帝国时期他们所表现的管理才能属于独裁主义性质,例如管理、协调、统治罗马帝
国庞大体系内多样化的和分散的各个地区的才能。以下选项符合这一时期罗马政治制度变化的是A. 村社自治走向君主专制 B.贵族寡头政治走
向元首制C. 民主制度走向寡头政治 D.封君封臣制度走向元首制7.对右面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封臣B. 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国王效忠C. 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D. 各阶
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8.1701年,英国颁布了《王位继承法》,其第三条规定:“凡生于英格兰、苏格兰或爱尔兰所属自治领或领土之外
的人 ……对于国会平民院提出的弹劾,不得凭恃英王赦免进行抗辩。”该规定的目的是A. 取消外邦人的公民权B.进一步限制英王权力C.
废除国会弹劾权D.扩大议会立法权9.下面是法国现实主义讽刺画大师杜米埃1872年创作的《新年》。漫画中象征法兰西民族的人物正将18
71年所有的破败和苦难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该漫画表达了作者A.对法国恢复稳定和秩序的期盼B.对普法战争失败的深刻反思C. 对之前民
主探索努力的否定D. 对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深切怀念1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 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
区别。人民享有 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A. 使人民真正获
得了自由民主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体现了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D.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11. “迨及民国二年春两院选举,各
省告竣,揭晓后,国民党当选议员几占五分之三以上。袁政府 闻之大惧,于是在国会未开会以前,在沪有暗杀宋教仁之重案之发生,震动全国。国
人对袁,大为愤恨!”此案的影响是A. 武昌发生辛亥革命B.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C.南京临时政府建立D. 全国掀起讨逆斗争12.194
6年4月,陕甘宁边区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采取人民代表会议制的政权 组织形式,以保证人民管理政权机关;边区、县、乡人民
代表会议为管理政权机关,各级权力机关开始由抗日时的参议会过渡为人民代表会议。这些做法A. 积累了民主政权建设的经验 B.削弱了中国
共产党的影响力C.反映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D.适应了解放战争的推进形势13.下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民主政治形式进行探索的情况
简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A. 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性质完全一致B.民主革命时期不同民主政治制度的任务与作用高度一致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14.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
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充分反映出A.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C.鲜
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D.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15.有学者指出:戊戌变法期间,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到
修理街道等琐事。新政上谕纷至沓来,急而乱,多而杂,前谕方下,后谕又催,不分轻重缓急、主次先后,令人眼花缭乱。这可用于说明A.光绪帝
比较勤政爱民 B.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C. 光绪帝对政务不谙熟D.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所谓“周秦之变”,实际上就是秦国运用商鞅之道与韩非之术创造了秦帝国和“秦 制(秦朝制度)”,
此后的历代王朝,就依着这条路径在一直不停地走下去。“周秦之变”,其核 心是一场由小共同体(诸侯国)本位到大共同体(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本位的转变,是为了将人们对家族的忠诚转移到作为国家代表的君主之上,以君主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通过君主专制的方式加强集权。中国历史
亡秦不弃“秦制”,历朝历代其实都在效法秦政,因此,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摘编自谌旭彬《秦制两千年》概括材料中的观
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所概括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逻辑层次清楚)18.古今中外,国家在权力分配上
大都实行过权力制衡。阅读材料,完成材料一 古罗马的官职都是由各类各级公民会议选举产生的,元老院只能在选举以后 的人选内审批任命,古
罗马的法律也是在各类各级公民会议表决中产生的,元老、独裁官和 保民官个人仅有否决权,没有立法权。正是这种多元社会结构和多项组织权力
结构之间或 文化多元结构和契约型政法体系之间错综复杂的互相制约关系,孕育了古罗马特有的“分权制衡"传统。——摘编自米辰峰《多元并存
与分权制衡:古罗马社会结构政制机制初探》材料二 (美国)国会能够限制总统,总统也能对国会进行制约。例如法律要由国会制定,但总统对国
会法案有否决权,特别是总统“搁置否决”(亦称“口袋否决”)更具有“绝对否 决”的性质。美国最高法院也能牵制总统与国会,最高法院限制
总统与国会的主要武器就是 司法审查权。据统计,自1803年到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共判决102项国会法律违宪。——摘编自樊体宁《
论美国分权制衡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罗马实行分权制衡政治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美国中央政府分权制衡的特点和作用。(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20世纪初,清王朝推行新政,实行教育改革
;与此同时,留学教育逐渐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形成,促使教育救国思潮得以发展。这一时期,《杭州白话报》《教育世界》《科学世
界》等各种报刊上宣传教育救国的文章连篇累牍,使之成为又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工商界不乏强调教育之重要性、并宣传
教育救国理念的有识之士,为此,不少地区的商会都曾创办新式商业补习学校,还设立了初等小学堂。——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材料二
梁启超是现代爱国主义最具代表性人物,是近代系统阐发爱国论第一人。梁启超最终形成并明确地提出爱国主义的思想主张是在1899年2月发
表的长文《爱国论》。 “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1902年,梁启超在《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一文中指出,“近数百年来,欧洲民族主义发生, 民族主义者,实制造近世国家之原动力”。同年,在《新民说》中进一步
指出,中国当务之急,就是“民族建国问题而已”,即建立一个民族民主的现代国家。一战后游欧归来的梁启超,为了避免西方业已出现的弊端,他
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既要求对中国传统的旧思想求解放,又强调必须打破对西方现代思想的迷信,号召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受五
四运动和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影响,梁启超指出:“质而言之,从国民全体下工夫,才是真爱国,才是救国的不二法门。" ——摘编自郑
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中国教育救国思潮发展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知识,概括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及影响。(8分)20.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政治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现代中国政治民主化有着自身发展
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
的安 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
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二 在“一届政协”的
政治架构下, 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
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究其原 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并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建设的主要 成就。(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原因。(3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3分)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