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綻放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产业调查报告
2023-09-15 | 阅:  转:  |  分享 
  
产业调查报告







贵的有山参、黄芪、平贝、细辛、鹿茸、刺五加等 200 余种中草
药和松茸、蕨菜、薇菜、榛蘑、黑木耳等山珍产品。
县山野菜平均每年总量在 3500 左右,包括蕨菜 2200
吨(鲜)
吨、薇菜 650 吨、榛蘑 100 吨、滑子蘑 200 吨、刺嫩芽 70 吨、黄
瓜香 30 吨、黑木耳 50 吨、松茸 8吨,出产季节分别为 5月中旬~5
月末刺嫩芽,5月末~6 月蕨菜、薇菜、黄瓜香,7月~9 月榛蘑、滑
子蘑、松茸、黑木耳。我县山野菜保存和加工方式比较简单,保 存方式多为盐渍和晒干两种;加工方式为晒干,人工挑选剪根,
不使用其它添加材料。县内生产、加工山野菜的企业有二十多家,
其中有十六家在工商局注册,有十四家企业注册了商标品牌。山 野菜原料及成品销售方式有直接销到外地客商手中和代销两种方 式;销售地点有日本、韩国、香港和国内各地,日本、韩国消费 者对我县的山野菜给予高度评价。近两年采集山菜给农民带来了 很好的经济效益,一个劳动力一年跑山可增加收入近万元,占农
村农庭总收入 20-30% 。
二、山野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野菜是一种无化肥、无农药残留污染的营养价值较高的
天然绿色食品,可以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使昔日名不见经传的 山野菜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美味佳肴。从而促使了我县山野菜产业
大踏步发展,但同时也使暴露出来一些问题。
1、资源分散,重采轻管,存在资源破坏现象。我县山野菜大
部分生长在交通不便的重山密林中,缺乏合理的保护措施,在群 众性采集过程中,毁灭式、掠夺式的采集,致使有的物种几尽枯 竭,造成了资源严重破坏,制约了对野生菜的永续利用和商品开
发。
2、开发利用的研究较薄弱。由于野生菜分布和种类的多样化,
使得它的育种、管理、采收、贮运、包装、保鲜及系列食品的加
工,未形成规范化,许多宝贵资源得不到利用。
3、资源的利用率低。我县可食野生菜开发利用率仅为其资源
的3 %左右,由于野菜生长的特性及部分品种的耐贮性较差,在采
集、装运过程中,也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和浪费,降低其利用率。
4、加工企业信息不灵,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主要是我县的一些山野菜加工企业由于信息不灵通,不能及时把 握国际市场的经营销售动态,进行盲目收购、加工,致使产品积 压亏损惨重。再加上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产品质量差,花 色品种单调,因此产品缺乏竞争力。而且,我县出口的大部分山 野菜为腌制品和晒制品,用大罐包装,只能作为他国的再加工原
料。
三、对山野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统一规划保护资源。可食山野菜资源的开
发利用是一项涉及多地区、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它不仅与食品
工业相关,而且涉及到农业、林业、医药、商业、外贸各个方面。
因此,应该把野生菜资源列入国家食品产业来进行开发,建立适
宜的自然保护区域,建立野生菜种子资源苗圃,保护及收集珍稀
和濒危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菜。
在生产上,应实行分区采收或间隔采收制度,做到有计划、 有步骤地开发,避免因盲目开发而造成野生资源的枯竭。对具有 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要积极进行人工集约化栽培,建立原料基 地,并逐渐实现基地良种化、区域化,使在质量、品种、规格和 数量方面有相对稳定的保护,既为山野菜食品的加工提供充足的
原料,又可有效地保护资源。
2、加大山野菜的研究力度。首先,山野菜的开发利用应在充
分研究其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应对种子资源进行研究。除开发新
型可食野生菜品种外,还应对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品种进行研究,
以便实现人工栽培,并保持原有的野生风味。此外,要加强对野 生菜的营养、疗效及保健功能的研究。加强对采后贮运、保鲜及
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并同步研究其配套加工设备。
3 综合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山野菜的开发中应树立 、
综合开发、物尽其用的指导思想,避免浪费。首先是积极探索山 野菜资源的主体开发。自然界中植物很少单独存在,多数是群落 组合存在于各地,一种植物常常伴随着其他植物资源。因而在开 发时,要考虑相关的可食野生菜资源的开发;其次,要考虑综合
利用,比如果实、根、茎、叶、花的利用,可从中提取食用色素、
香精、香料、果胶、淀粉、甜味剂等特殊营养成分,从而提高野
生菜资源的利用率。
4、联合开发、改造技术、拓展深加工领域。积极进行技术和
引进,改造现有加工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完善加工工艺, 改进包装装潢,制定必要的质量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的测定,建
立国际标准化的体系。
目前,我县的山野菜加工制品有干制品、盐渍制品等,多为 粗加工,品种单调,档次较低,应该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如 开发速冻制品、野生蔬菜汁、保健食品、野生蔬菜粉、野生菜的 发酵食品等等。这样,野生菜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才能成为
具有我县特色的新产品,并更快走向世界。
篇二:产业调查报告
为全面落实县四次党会议精神,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
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助推"三个"和新农村建设,切实促
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根据县政协 xxx工作要点安排,县政 年
协组织开展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现状
从 1xxx 始,我县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发 年开
展规划》为引领,通过持续努力实现了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
益同步增长,农业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
较大提高。到 xxx,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 13.4 ,比 xxx
年 亿元 年
增加 5.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7060 比 xxx 加 3687
元, 年增
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 53.8%xxx 加 7%
,比 年增 。
() 一 产业化基本情况
十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覆盖了三次产业。初步统
计,全县现有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的企业 55 家。其中,本地注
册企业 41 ( 3家国企)
家含 ,外来委托、订单生产企业 14 家;组建
农民专合社 82 家,发展产业型协会 21 个,农产品营销经纪人 63
人。
在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获省级认定的扶贫龙头企业 1
家,市级认定重点龙头企业 17 家;通过国家级认证示范社 3个、
省级示范专合社 12 个,市级示范社 13 个;获省市优秀农业经纪人
4个。
1、企业经营型。按产业类别分,现有生产型企业有 26 家;
加工类企业 26 家;旅游类企业 3家。共流转土地、建立产业基地
2.5 万亩,发展订单农业 9万亩,带动农户达 3.2 万户,占全
县农户总数的 47% 。其中,
(1 生产销售企业中,种子生产繁育 10
) 家,水果蔬菜生产销
售 3家,畜牧养殖销售 11
家,水产养殖销售 2家,年生产销售:
种子 840公斤,水果蔬菜 2.1吨,生猪 3.8
万 万 万头,珍禽 97 万
只,禽蛋 3350 ,分别占全县总产的 100%、10% 、
万枚 、5% 、13%
17.5% 收入 2.59 。订单农业面积 9
。实现 亿元 万亩,流转土地 0.75
万亩,解决就业 3500 人。
(2 收储、加工销售企业 26
) 家中,粮油类 14 食品 7家, 家,
蚕丝 1家,虫草加工 1家,猪毛生化加工 1家,林产 2家。年收购、
加工销售大米 7万吨,油脂 1.2 万吨,肉类 1.5 (本地原料) 万吨,
特色食品 0.4 万吨,分别占全县总产的 53% 、30% 。 、40% 、15%
(3 )观光旅游企业 3家,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 0.25 万人。
2、专合组织型。截止 xxx 年底,全县共发展农民专合社 81 个,
注册资本 6275 万元。其中,水果种植 20 个、畜禽养殖 26 个、蔬
菜种植 13 个、水产养殖 10 个、养蜂 2个。合作社入社成员 5460
户,流转土地 0.4 , 万亩 带动农户 11600xxx
户。 年,实现销售总
额 5125 万元。
3、协会、经纪人型。全县登记注册的产业化经营性协会共 21
家、会员 3025 人,农产品经纪人注册会员 63 人。产业协会中,从
事生产销售的 16 家,技术指导型协会 3家,专业销售型 2家。
xxx 年,生产型协会实现销售收入 4500 万元;农产品经纪人
销售总额达 5125 万元。
(二)产业化优势与特点
1、区域化布局初现,组织化逐渐提高。通过政府推动、企业
主导、农民参与的发展机制,我县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 形成了杂交种子、绿色蔬菜、无公害优质水(干)果,可溯源生猪、
优质獭兔、无公害水产等 10 类产业基地,以及"十点五线"休闲
农业区。
同时,全县于 xxx 年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推
进县"认定。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达 18 无公害农产品总产达 个,
4.475 万吨,分别占粮食、油菜、水果、蔬菜总产的 14.8% 、
16.5% 、6.4% 、23.9% 。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十年
努力,建成水稻、油菜种子基地 2.7 万亩,并成功申报为"四川
省油菜种子繁育基地县"。
2、内培外引齐头并进,多元投入助推跨越。目前,55 家龙头
企业中,本土企业 41 家,年实现销售收入 9亿元;引进产业化企
业 14 家,实现生产总值达 1.8 亿元。带动本县及周边地区农户
3. 万户;81
2 家农民专合社,年收购销售额达 1.5 亿元,是
十年前的 35 倍。
3、三产融合互动,产业向纵深发展。在加快产业发展和基地
建设的同时,农产品加工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现有的农产品加
工中,年收购加工粮油达 8.2 万吨,肉类 1.5 (本地原料的) 万吨,
特色食品 0.4 吨,分别占全县总产的 55% 、15% 、30% 。
4、产业特色鲜明,名优品牌崛起。全县现有注册商标 18 , 个
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 13 家。并培育出"贵妃枣"、"略坪蔬 菜"、"长荣"蜜柚,"汉农"野猪肉、"茂露"山地鸡、"垚 垚"、"名凤源"野鸡蛋、贵妃鸡蛋、"昌益"绿壳鸡蛋、"福
民"黑鸡蛋等品牌。外销农产品统一包装率达到了 30% ,农产 以上
品整体品牌形象不断提高。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
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问题:
(一)重视不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县级推动力度小。
1998 年以后,全县再没有类似的产业化规划,对产业化的发展也
没有提上政府的重要议事范畴,未有研究、部署和推进措施;二 是近年成片、成带发展农业产业化成效不明显,新农村示范基本 上是在原有产业基础和规模上搞重点工程打造,真正推动农业产 业化、助农增收不很明显;三是乡镇"重项目轻基础"。对农业 项目实施重视,对"一村一品、一镇一色"的发展缺少研究和分
析,真正助推农业产业化的乡镇较少。
(二)龙头不强。表现为:真正的产业化龙头少、企业规模偏 小、技术含量不高。本土企业中,仅有 16 家评为市级龙头,无国 家省级的产业化企业;在 26家生产型企业中,除种子业 10家、果 蔬销售 3家、生猪养殖 11 家、水产养殖 2家与农业的生产有较强 直接关联外,26家加工、3家旅游观光企业与农业生产仅为生产
者与收购者的关系,几乎没有定向(订单)生产联系;二是产业链
条不长、农产品附加值低。全县特色农产品品种多、产量小,无 法满足企业的加工生产,无公害粮油有条件但无参与的企业。贵 妃枣、优质梨优势明显,也仅服务于集团消费,没有真正接受市
场检验。生猪(年出栏 40.8 万头)、小家禽(年产 875 )量 万只
足质优,但主要依靠鲜卖,无精深加工,"6115"工程的推动没
有全面的支撑体系。
(三)规模不大。我县的农业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
分散式经营,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发育不够,集中连片少、集约化
程度低;养殖业同样如此,规模化养殖比例低。因此,农产
品批量供应能力差,在市场中形不成气候。以致没有一个省市级
的批发市场;其次,乡镇间产业化基地建设不平衡,规模效益始 终得不到显现。再者,产购间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生产技术和服 务管理水平质量不高。缺乏合同履约管理、监督机制,企业与农 户还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龙头与农户间联系
松散。
(四)投入不足。虽然"三农"投入逐年加大,但对农业产业
化的发展来说,投入显得严重不足。
1、投入结构不尽合理。xxx 年新农村建设本级安排 1650 , 万元
但用于农业产业培育的资金不到 21% ,用于引导企业发展的资金为
零。
2 争取的上级建设项目中,针对农业产业化的比例极少(除 、
了特批专项)。
3 金融支持乏力。由于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受自 、
然灾害影响较大,专合社等经济组织贷款缺乏金融部门支持。
4 民间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由于土地集中困难,难以进入。 、
同时缺乏民间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政策措施。
(五)合力不够。品牌效应利用不突出,没有充分发挥名牌
效益,在水果、蔬菜、大米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例如枣子就有
"万佛"、"调元"、"观音"等多个品牌;二是农口部门优质
服务市场未能体现""特色、优质农产品没有固定的销售窗口,
有也仅限于大的公司行为,折射出市场发育不全和服务市场、服
务产业化的宣传意识不强;三是机制不佳。企业、专合社与农户
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签订订单后:农民按价高销 卖无视合同、企业随行就市低价收购不执行保护价政策,企业原 料短缺和农产品卖难同时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订单农业"履约 率偏低;四是专合社管理不规范,大多数合作社没有有效发挥组
织。
篇三:产业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区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提高物流产业
的整体水平,以降低物流成本,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服务于经 济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我们分别走访调研了 部分物流企业、工业企业、专业市场业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现就我区物流产业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一)、主要物流指标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区以交通运输仓
储及邮政业为代表的物流业,适应工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保持了
快速增长的势头。 xxx 公路货运量 年全区 4940,货运周转 万吨
量 96693 万吨公里,注册营运性货运车辆 4021吨位 15801 辆,
吨,挂车 294 吨位 辆, 9092 总载重达到 吨, 24893 吨位。
据统计,xxx物流业增加值为 年 17.5,比上年增长 亿元 17% ,
占全区 GDP 的比重达到 7.47% 务业的比重达 , 占服 17% 。物流
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
44.1% 。
(二)、物流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从
事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 260 余家,依附四大专业市场 130 余家,依
附工业企业 110 家,依附商贸企业和为三农配送 20 余家。但在工
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的共 81 家。其中依附沙发材料市场的有证物
流业户 41 家,依附沙发市场的有证业户 23 家。全区从事危化品运
输的物流物业 7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从事物流产业的从业人
员达 2万余人。
(三)、物流市场主体规模普遍较小。目前我区登记注册的物
流企业中,注册资金 300 万元以上(含)的仅有众智达、安顺、
恒业、山运 4家,其中众智达物流的业务主要是对原企业(催化
剂公司)服务的,依存度较高。安顺物流主要为兴鲁化工和齐鲁石
化服务的,依附性也很高。恒业物流主要以上海、广东、无锡、 西安五条专线为主。山运物流主要是依靠为主要业务。这些企业
拥有的车辆只有几十部。xxx全区纳税过 年 100 万的物流企业仅
4家,分别为众智达物流、大地公司、安顺物流、恒业物流,数量
仅占纳税过百万服务业企业的 6% 家企业中, 纳税都不足 。4
500 万元,除众智达外,其余不足 200 万元。除了这几个较大的
物流企业之外,大多数物流企业只有几部车辆,更为甚者很多物 流企业只有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个门头,主要是配货业务。
依附于沙发市场的配货站达 80 余户,但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车辆,
只是搞配货业务。依附于沙发材料市场的物流业户 41 家,大多数
是只有一到三部车辆。
(四)、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随着我市鸿运、良乡、王舍物
流园的建立,我区第三方物流队伍迅速发展,初步形成零担、专 线、联运、快递、危化品运输等网络覆盖全国。宏信化工、催化 剂公司、兴鲁化工、永大化工、凤阳彩钢、华安新材料等企业物 流逐步向第三方物流拓展,加快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银座、利 群等商贸连锁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设施整合改造,投资新建
了一批配送中心,带动了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
(五)、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物流产业做大做
强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四大专业市场持续的繁荣和发 展,带动了为市场服务的物流业。据不完全统计,这四大专业市 场物流圈能辐射全国十几个省市,各种专线、零担、联运网络辐 射面越来越大,越来越灵活和便捷。我区的支柱工业企业采取全 面外包主辅剥离物流公司的方式,释放了大量的物流资源,也带
动了第三方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成本。
二、我区物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企业对现在物流认识不够。调查中发现,有相当
一部分物流企业,对现在物流是为工农商贸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物
资供应和保障的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组织技术,以信息化为支撑, 整合生产资料供应、运输、加工、仓储、配送、包装、金融服务、
回流回收,以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最终实现物流供应链一体化 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清晰,内涵掌握不够系统,对现在物流在转 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的作用认识不到
位,制约了物流资源和功能的释放,束缚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
不利于物流服务业的推进和发展。大多建立在低水平的无序竞争
运营之中。
(二)、从宏观上没有统一的规划。物流产业结构、产业层次、
产业布局缺少统一、科学规划。各物流公司各自为政,低水平的 重复建设比比皆是,这样不但浪费了有限的土地、人力、资金资 源,分散了我们的整体实力,影响了我们做大做强的物流产业,
还削弱了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使我区的物流产业形成了现在的
"铺天盖地的多,顶天立地的少"的不利局面。
(三)、物流企业成本上升,物流业的税赋不甚合理。一是物
流运营成本加大。随着土地、人力、燃料等不断升高,加上市场 竞争激烈,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据调查,运输型物
流企业燃料成本和过路过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由 xxx的 年
30-40%去年的 55-65%
上升为 。物流企业在高成本、低利润状态下
运行,缺少发展后劲。二是物流业的税收管理和税赋不甚合理。
现行的营业税将物流业务划分为运输(包括运输、装卸、搬运)与
服务(包括仓储、代理等)两大类。前者营业税税率为 3%后者 ,
为 5% 际经营中,综合性物流企业各项业务上下关联相互重叠, 。实
很难区分运输和服务收入,税务部门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征税。
其次,存在重复纳税现象,物流企业出租仓库,既要按照租金收
入缴纳 5% 的营业税,还要缴纳 12% 产税,又要缴纳 8%
的房 的土地
使用税,合计缴纳总收入 25% 收。过高的税负制约了物流产业 的税
的发展。第三制造企业因剥离非核心物流业务造成税负增加,各
项税收费用统算,剥离后比剥离前增加 10%-20% ,从而使物流资源
得不到更有效的释放。第四,地方税源流失严重,有些物流公司 由于没有税务发票的开票资质,便选择政策优惠的地区和注册公
司,造成地方税源流失。
(四)、专业化物流和精细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物流企业专
业化和精细化与供应链的一体化配套的服务水平不高,突出表现 在小、散、乱,形不成规范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物流信息尚未 达到共享共用,造成物流企业间以及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间的信 息不对称。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一 般性的运输、仓储服务,难以满足专业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定 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物流
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结合得不够。
(五)、管理不到位,物流企业诚信意识缺失。由于我区目前
还没有对物流产业实施统一的管理,职能部门缺少必要的交流和
沟通,因此致使政府对物流产业管理的不到位。由于管理不到位,
再加之各种法规体系不健全,政策措施不配套,使的物流企业盲 目相互压价,无序恶性竞争。服务质量低,不讲诚信,代收货款
占为己有时有发生,无照无证经营现象存在。
三、对我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成立统一领导管理机构,强化管理。成立以区分管领
导为组长,由经信局、发改委、交通局、贸易局、地税局、工商
局、公安局为成员的统一管理领导小组,集中对物流产业进行整
治和管理。为我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领导管理体制。在 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基础上,聘请物流专家对我区的物流的产业 结构、产业层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重新进行规划,制定中长
期物流产业规划,按照规划逐步发展实施。
(二)、优化物流产业的政策发展环境。现在物流业发展的关
键是制造业主辅分离,向物流企业释放物流资源。调查中发现, 现在发展比较好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从大型制造企业自身剥离出 来的企业物流实体,这类企业具备满足制造企业专业化生产所需 要的配套服务,形成生产前物流供应服务与企业内部流程再造相 匹配,与生产后商贸物流相接轨的供应链一体化整体服务功能, 从而推动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优
化支持制造企业主辅分离的政策环境,落实《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
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xxx 号),推动 )51
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的服务功能。尽快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 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让物流企业享受有关差额
税收政策。按照物流一体化运作的需要,和公平赋税的原则,将 物流的运输、装卸、搬运、仓储、代理等环节的营业税统一调整
为 3%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严厉打击公路三乱,免除企业不合理 。
负担。
(三)、加强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物流标准化是加强物
流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是现在物流的重要支撑,政府有关部
门要加强引导,重点培养一批龙头骨干物流企业,以提升和带动
我区物流产业整体水平。与其他城市联合,重点支持物流节点城 市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平台间信息交换标准,完 善平台间互联互通机制,推动跨区域、多领域的信息网络联盟合
作。
(四)、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支持高等院校与物流企
业合作,通过采取物流人才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开展物流专业培 训,有针对性的培训行业内能够统筹规划和服务与物流管理的专
业人才。鼓励企业和学校合作,支持企业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方便,
增强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成立物流行业协会,强化自律意识,提
高经营者的素质和水平,推动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献花(0)
+1
(本文系綻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