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二)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09-18 | 阅:  转:  |  分享 
  
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二)地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卷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滑雪在俄罗斯普及率高,已成为大众化、常态化的体育运动,索契冬奥会后,其滑雪旅游产北快
速发展。下图示意俄罗斯滑雪场所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相比亚洲国家,俄罗斯发展滑雪旅游的突出优势是(???)A.?地形较
复杂?B.?纬度位置高C.?国土面积大?D.?降水量充足2.?俄罗斯滑雪场所分布东西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科技水
平?B.?政策因素C.?人口密度?D.?运动偏好【答案】1. B????2. C【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俄罗斯的地理位
置。俄罗斯大约位于30°E~180°E,50°N~80°N之间,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
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相比亚洲国家的俄罗斯发展滑雪旅游的突出优势是纬度位置高、气温低,有天
然滑雪场,B正确,地形较复杂不利于滑雪、国土面积大、降水量充足跟滑雪场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俄罗斯的人
口分布差异。滑雪场主导因素是客流量,俄罗斯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不同地区之间人口密度差别太大。俄罗斯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是滑雪场所
东西分布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俄罗斯滑雪旅游和滑雪场的分布的有关知识。俄罗斯位于欧
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很多地区位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某中学地理小
组到内蒙古大青山野外考察(如图),南侧山坡长满了草本植物,北侧山坡则长满了白桦林和灌木。随着海拔升高,坡面植被差异减少。完成下面小
题。3.?影响山地两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B.?热量?C.?降水?D.?地形4.?随着海拔的上升,坡面植被差
异减少,原因是(???)A.?坡度变陡?B.?水热交换增强?C.?人类活动干预减少?D.?坡面面积变小【答案】3. A????4.
B【解析】【3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山地位于内蒙古地区,分为南坡和北坡,山地大致呈东西走向,可判断该山地南坡为阳坡、迎风坡,热
量和降水都比北坡要多,故热量和降水不是导致南坡长草,北坡长树的原因,BC排除;南北坡的地形差异不大,故地形不是导致两坡植被差异的原
因,D错误;但由于南坡是阳坡,光照和热量都更充足,蒸发旺盛,会导致南坡的水分条件较北坡差,故南坡长草,北坡长树,A正确。故选A。【
4题详解】无法根据文字和图片材料得出坡度随海拔的变化情况,A排除;由于海拔上升,接近山顶,南北坡之间的距离缩短,水热交换增强,导致
水热差异逐渐缩小,故坡面植被差异减少,B正确;人类活动对于该山地山顶生长的植被差异影响小,C排除;读图可知,该山南北坡坡面面积差异
不大,D排除。故选B。【点睛】山地的“阴阳脸”: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是因为阴坡蒸发弱,土壤湿度较
高,能满足森林生长所需水分,而阳坡光照条件较好,热量相对充足,导致蒸发加强,水分少,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但水分能满足草类的生长,故
草地青翠。每年4月,我国一些地区的气温变化如坐过山车,真实上演“早穿棉袄午穿纱”的场景,不少小伙伴吐槽冬春夏三季随机切换,并发出“
乍暖还寒,最难穿衣”的感慨。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中心1991~2020年4月平均昼夜温差排行图,完成下面小题。、5.?4月,我国
各省级行政中心中受气温变化影响使居民“最难穿衣”的是(???)A.?合肥、成都、南京?B.?郑州、长春、天津C.?西宁、太原、银川
?D.?兰州、拉萨、西宁6.?影响我国4月各地气温日变化较显著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状况?C.?地面性质
?D.?人类活动【答案】5. C????6. B【解析】【分析】【5题详解】由图可知,西宁、太原和银川的昼夜温差很大,是前3名的位
置。其他选项的城市昼夜温差都在这三个城市之后,因此本题选C。【6题详解】气温的日变化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大,阴天的
气温日较差小。4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风的影响还未到,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B正确。太阳辐射、地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都不是主要因素
。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考查气温的相关知识点。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大,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下图示意2015-2050年中美劳动人口(
15岁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两国社会负担越来越重?B.?两国自然
增长率不断上升C.?2045年后中国劳动人口数量比美国少?D.?两国机械增长率不断上升8.?为解决我国未来将出现的人口问题,以下措
施不可取的是(???)A.?发展人工智能?B.?大量放宽移民?C.?调整产业结构?D.?推进养老改革【答案】7. A????8.
B【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中国和美国的劳动人口占比在未来几十年中都呈减少趋势,故两国社会负担越来越重,A正确;图中只能得出两
国的劳动力人口占比,2045年后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占比低于美国,但我国的人口总数应该仍远高于美国,故劳动力数量不比美国的少,C错误;
从该示意图中无法得出两国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D排除。故选A。【8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我国未来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即为劳动力人口占比低,故发展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一部分的劳动力,应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该措施可取,A不符合题意;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将
产业向对于劳动力需求少的产业方向发展,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该措施可取,C不符合题意;推进养老改革,适当延迟退休,可以一定程度缓
解劳动人口不足的问题,该措施可取,D不符合题意;大量放宽移民不利于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并且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该措施不可取
,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一是人口生育率持续低位运行,少儿人口比例大幅下滑;二是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
,未富先老问题日益严峻;三是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男女性别失衡问题不断凸显。即目前我国人口正面临着少子化、老龄化、性别失衡的三大结构
性难题。“共享员工”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以“借用”或“外派”的方式实现劳动力的流动,从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灵活用工方式,实现人力
成本转化为人力资本。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许多行业暂停服务,而外卖等新型行业线上订单呈爆发式增长,人员紧缺,很大程度上促进
了共享员工这种用工模式的发展。完成下面小题。9.?依据材料推断,下列行业中能实行“共享员工”的有(???)①餐饮服务业②金融业③家
政业④IT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共享员工”模式可以(???)A.?提高社会的就业率?B.?减少
季节性的失业?C.?大幅增加员工收入?D.?根本解决用工荒问题【答案】9. C????10. B【解析】【9题详解】结合材料,“共
享员工”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以“借用”或“外派”方式实现劳动力的流动可知,“共享员工”能够在不同的企业、行业之间流动、利用,说明这些
行业对于劳动力的专业素质要求不高,入行门槛低,或者行业之间有共通之处,餐饮服务业和家政业的从业人员符合此特征,故能够实行“员工共享
”,①③正确;金融业和IT企业对于员工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与外行的共通性小,企业之间的员工难以共享,②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
故选C。【10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共享员工”只是使得劳动力在不同的企业和行业之间流通,故并没有提高社会的就业率,也不会使得员工
的收入大幅增加,AC错误;“员工共享”只是暂时的“借用”和“外派”,无法根本性解决用工荒的问题,D错误;但是可以使得不同时间和空间
的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减少劳动力的季节性失业,B正确。故选B。【点睛】共享用工是企业之间进行用工余缺调剂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是“
员工富余企业”与劳动合同制劳动者协商一致,在一定期限内将劳动者调剂到“缺工企业”工作,不改变“员工富余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
合作用工模式。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如图所示)位于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交会地区,主要地形是低山丘陵,总面积约528.32平方公里。生
态绿心地区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可适当发展绿色第三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
是(???)A.?落叶阔叶林?B.?热带季雨林?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12.?长株潭生态绿心限制开发区可适当发展(??
?)A.?信息产业?B.?生态旅游?C.?木材加工?D.?仓储物流13.?长株潭生态绿心建设(???)A?促进区域分工?B.?导致
城市“空心化”现象C.?利于产业转移?D.?缓解城市群“热岛效应”【答案】11. C????12. B????13. D【解析】【
11题详解】结合株洲经纬度和所学可知,株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潭生态绿心地区的植被类型应以当地地带性植被为主,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正确;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植被、热带季雨林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ABD
排除。故选C。【12题详解】结合材料“生态绿心地区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可适当发展绿色第三产业”,故长株潭生态绿心
限制开发区可适当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开发难度较低,开发程度较小,对环境的破坏小,B正确;限制开发区不具备发展信息产业和仓储物流的
条件,AD排除;木材加工不属于第三产业,C排除。故选B。【13题详解】长株潭生态绿心建设会使得城市的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能够发挥调
节气候的作用,缓解城市群“热岛效应”,D正确;长株潭生态绿心建设与促进区域分工和产业转移无关,AC排除;逆城市化才是导致城市“空心
化”的原因,与长株潭生态绿心建设无关,B排除。故选D。【点睛】城市空心化是与城市化相对的概念,指城市中的富裕人群和中产阶层中的大量
城市居民选择到城市的近郊或远郊居住,从而出现住宅郊区化和城市空心化的现象。华南前汛期是指我国华南地区4-6月间出现的多雨时期,其影
响区域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以及海南省。下图示意1961-2021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统计图(图中横线表示前汛期开始的
平均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从材料可知,今年(2021年)华南地区入汛的时间(???)A.?较早?B.?较迟?C.?正常
?D.?不确定15.?华南前汛期开始的日期年际波动大,与此相关的是(???)A.?太阳直射点移动?B.?全球气候变暖?C.?热带气
旋的数量?D.?夏季风的强弱16.?1963年华南前汛期开始于5月31日,与此相关的是(???)A.?太阳直射点南移?B.?台风登
陆个数偏多?C.?冷空气势力偏弱?D.?暖湿气流势力偏弱【答案】14. B????15. D????16. D【解析】【14题详解
】结合材料“华南前汛期是指我国华南地区4-6月间出现的多雨时期”并读图可知,2021年华南的汛期开始时间晚于平均时间,即今年入汛时
间较迟,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受到夏季风强弱年际差异的影响,导致每年雨季来临
时间不稳定,夏季风强时,雨季来临早,反之来临晚,D正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每年都比较稳定,不存在年际变化,A排除;全球变暖和热带
气旋的数量对我国的入汛时间影响小,BC排除。故选D。【16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我国华南的入汛时间主要受到夏季风强弱的影响,1
963年华南前汛期开始于5月31日,明显晚于平均日期,说明该年夏季风强度弱,暖湿气流势力偏弱,雨带难以登陆和北上,D正确,C错误;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台风的数量多少与我国入汛时间无关,AB排除。故选D。【点睛】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4~5月在东南沿海登录;6~7
月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一个月的梅雨天气;7~8月至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带撤离我国。二、非选
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7-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7月,某记者报道中国助力卢旺达农田水利建设:距基加利100多公里的卡杜哈村正午阳光炙热
,路面干燥,然而,路旁稻田中沟渠交错、流水潺潺,金黄色稻穗满田间……这片望不到尽头的稻田得益于中国企业承建的卢旺津戈——卡朗噶兹农
田开发项目,这一项目内容包括一座库容为375万立方米的水库、30公里渠道及相应道路等。该项目建成前,当地无法种植水稻,农民只能在离
河不远处种植土豆、玉米等旱作物,而现在的农田每年可种植两季水稻,卢旺达深处东非内陆,境内多山,平均海拔1600多米,东、西部地形差
异明显。下图为卢旺达区域图。(1)与卢旺达西部相比,分析其东南部适合水稻种植的自然原因。(2)分析7月卡杜哈村水稻生产更需要水渠灌
溉的原因。(3)说明卢旺津戈——卡朗噶兹农田开发项目对当地粮食生产的益处。【答案】(1)与西部相比,东南部位于河流下游,地形较低平
;流水沉积为主,土层较深厚,土壤较肥沃:附近河湖较多,灌溉水源更充足。?(2)该地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7月,气压
带、风带北移,此区域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属于干季;且此时为水稻生长期,需水量大。?(3)调整农作物结构(优化作物种类),改种产
量较高的水稻;增加粮食复种指数,提高粮食总产量;旱季,水渠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可耕地面积扩大,增加种植面积;雨季,水库拦蓄洪水,减
少洪灾,保障粮食稳产。【解析】【分析】本题以卢旺达发展为材料背景,考查卢旺达东南部的水稻种植条件、灌溉蓄水问题以及合作项目开发对于
当地粮食生产的影响等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小问1详解】读图
可知,东南部地区的地势、土壤和水源等方面较西部都有明显优势:结合材料“东、西部地形差异明显”可知,与西部相比,东南部位于河流下游,
地形较低平,利于规模种植水稻;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河流带来丰富的沉积物,土层较深厚,土壤较肥沃,为水稻种植提供充足养分;附
近河湖较多,灌溉水源更充足,保障水稻的用水需求。【小问2详解】7月份更需水渠灌溉说明此时降水少、河流能够提供的灌溉水源少;读图可知
,该地地处东非高原,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区,干湿季明显,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此区域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属于干季,灌溉水
源不足;而7月恰逢水稻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大,灌溉用水供需不平衡,故需要水渠灌溉。【小问3详解】结合材料“该项目建成前,当地无法种植
水稻,农民只能在离河不远处种植土豆、玉米等旱作物,而现在的农田每年可种植两季水稻”可知,该项目的实施使得该地农作物结构得到调整和优
化,改种产量较高的水稻;双季稻的种植使得该地增加了粮食复种指数,提高粮食总产量,保障了粮食安全;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的农业用水会
季节性出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水库的修建使得旱季时灌溉水源得到保障,可耕地面积扩大,增加种植面积;雨季时,水库拦蓄洪水,减少洪灾,保
障粮食稳产。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巴塔哥尼亚山脉位于南美大陆的南端,属于横亘南美大陆的安第斯山脉的南端山脉,在狭长的山脉中,众
多塔状尖峰和冰川交错分布。巴塔哥尼亚山脉的雪山大都呈塔状,山峰的崖壁近乎垂直,如一根根针锥插在山上,尖峭挺立。区域内森林繁茂,多处
山口的“树不高,向东横长”。冰川丰富且分布海拔低,是世界上位于极地之外的第三大冰原。下图为巴塔哥尼亚山脉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图(1)
说明巴塔哥尼亚山脉的东侧多荒漠的原因。(2)分析巴塔哥尼亚山脉山口处“树不高,向东横长”的原因。(3)分析巴塔哥尼亚山脉冰川丰富且
分布海拔较低的原因。(4)从外力的角度分析巴塔哥尼亚山脉多塔状尖峰的原因。【答案】(1)西风从太平洋带来的水汽受巴塔哥尼亚山阻挡;
位于山脉的东侧,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降水少,蒸发大,所以荒漠广布。?(2)地处南半球西风带,风力强劲;河流多东西走向,西风经
山口后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大,使山口处的树长不高,还向东横着长。?(3)西风从太平洋携带大量水汽,遇巴塔哥尼亚山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
;巴塔哥尼亚山岭海拔高,且(南北)跨(纬)度大,大量拦截水汽,使冰川不断生成;山岭所处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冰川易在低海拔地区存留
。?(4)西风所携带的大量水汽使得冰川不断生成,冰川侵蚀作用强;因处于西风带,风蚀作用明显;受到冰雪侵蚀和风蚀等外力持续侵蚀,山体
碎石剥落,角峰被越削越尖,形成直立的塔状尖峰;顶部温差大,岩石容易风化,易形成尖峰。【解析】【分析】本题以巴塔哥尼亚山脉为材料,考
查荒漠形成的条件、影响植被的主要因素、冰川发育的条件以及尖峰发育的原因等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
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小问1详解】荒漠的形成说明降水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结合该地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地地
处南半球盛行西风带,但该地地处巴塔哥尼亚山脉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水汽受到山脉的阻挡,导致山脉东侧降水少;且风越过山脉
后下沉,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形成焚风效应,使得该地温度高,蒸发旺盛,加上降水少,导致该地荒漠广布。【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树长得
不高且树冠朝向均主要是因为受到风的影响。风力过大的地区,植被会生长得矮小,地处南半球西风带,风力强劲;且结合图片材料可知,该地地处
东西走向的河谷之中,西风经山口后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大,导致树木长不高;由于风向为西风,导致树长向与风向相反,即向东横长。小问3详
解】冰川丰富且海拔分布较低说明气温低,降水多。结合材料可知,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处南半球盛行西风带,西风从太平洋携带大量水汽,遇巴塔哥
尼亚山抬升,形成大量降水;读图可知,巴塔哥尼亚山岭海拔高,且(南北)跨(纬)度大,大量拦截水汽,使得降水以降雪的形式形成,且积雪常
年不化,积累形成冰川;读图可知,山脉所地处南半球中高纬度,气温较低,冰川易在低海拔地区存留,故巴塔哥尼亚山脉冰川丰富且分布海拔较低
。【小问4详解】读图可知,尖峰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西风所携带的大量水汽使得冰川不断生成,山脉上冰川广泛发育,受
到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角峰;在角峰形成后,还会受到其他各种外力作用的影响,山脉地处西风带,加上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冰川侵蚀、风
力侵蚀和风化作用都非常的显著,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角峰上的岩体不断被侵蚀剥落,角峰被越削越尖,形成直立的塔状尖峰。19.?[选修2
:海洋地理]潮间带(如图),指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之间的海岸,是海洋与陆地两大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承担了重要的生态功能。位于我国
东部的黄渤海潮间带滩涂,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咽喉地带,近年来,人们在滩涂上大面积填海造陆,很多潮间带变成水产养殖和
盐田,随着海岸经济的发展,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园等对潮间带滩涂造成进一步的破坏,潮间带萎缩,甚至消失。分析说明黄渤海潮间带滩涂的开发
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围海养殖,引起海水富营养化和赤潮;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园排放工业污水,加剧海水污染(水污染);围海造陆
,潮间带变窄,生态缓冲功能减弱,加剧海岸侵蚀;生态功能受损,生物多样性减少;食物来源减少,候鸟栖息环境受破坏(生态);加剧了海水入
侵和咸潮;抵御风暴潮的能力减弱等(防灾)。【解析】【分析】本题以潮间带为背景,考查潮间带滩涂开发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考查了学生获
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详解】结合材料“很多潮间带变成水产养殖和盐田,随着海岸
经济的发展,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园等”可知,人类对于潮间带的滩涂开发包括养殖、盐田、港口和工业园等。围海养殖会导致入海污染物增加,引
起海水富营养化和赤潮;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园的建设会使得工业污水排放入海,加剧海水污染;在进行港口和工业园区建设时,常需要围海造陆扩大可用地面积,会直接使得潮间带变窄,生态缓冲功能减弱,加剧海岸侵蚀、加剧了海水入侵和咸潮,抵御风暴潮的能力减弱;结合材料可知,潮间带承担了重要的生态功能,对其不合理开发会导致潮间带生态功能受损,生物食物来源减少,候鸟栖息环境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20.?[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据俄塔斯社2020年10月19日报道,日本近日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处理福岛核电站废水的问题,决定将福岛核电站产生的废水稀释40倍后排放到大洋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福岛核废水的排放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污染海水,水质下降;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加速温室效应;污染物质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海洋渔业发展,不利于太平洋沿岸国家经济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核废水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考查对地理事象的分析能力。【详解】从自然环境方面来看:排放核废水会污染海水,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导致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影响生物多样性;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加剧温室效应;从人文环境来看:人类食用被污染的海洋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影响当地的海洋渔业发展,影响太平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点睛】
献花(0)
+1
(本文系乔一202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