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3-09-21 | 阅:  转:  |  分享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
2秋·广东河源·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在1927年4月上旬,中国社会存在的政府有(?)①北洋军阀政府 ②清政府 ③南京国民政府④武汉
国民政府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③④2.(2022秋·广东河源·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①冯玉祥 ②张
作霖 ③孙传芳 ④段祺瑞?⑤吴佩孚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3.(2022秋·广东河源·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以下近代
新式学堂和学校中,以培养国民革命力量为目的的是(?)A.京师同文馆B.黄埔军校C.福州船政学堂D.京师大学堂4.(2022秋·广东
河源·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以下事件中,与李大钊有关系的是(?)①新文化运动?②五四运动?③参加中共一大?④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⑤
南昌起义A.②③④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②④5.(2022秋·广东茂名·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毛泽东认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由此可知新三民主义(?)
A.等同于三大政策B.革命性体现在三大政策中C.是反帝反封纲领D.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6.(2022秋·广东茂名·八年级校考阶段
练习)《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时间之内,获得了巨人的成
就。”“巨人的成就”是指(?)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7.
(2022秋·广东佛山·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据1927年1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此次北伐军长驱而北,不两月已克复武汉,进
兵豫赣,扑灭吴佩孚军阀,得助于农民群众者,实为至多。”这表明(?)A.北伐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B.农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军C.北伐得到
人民群众的支持D.北伐战争实现了全国统一8.(2022秋·广东河源·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明
确提出:党应以大部分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占据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向城市进攻。这一思想的最早实践是(?)A.国共合
作发动北伐战争B.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2022秋·广东河源·八年级校考阶段
练习)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南昌起义 ②武昌起义 ③黄埔军校建立 ④北伐胜利进军 ⑤秋收起义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
①⑤C.②①④③⑤D.①③②④⑤.10.(2022秋·广东茂名·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面是某同学预习新课时准备查阅的书单,他预习的
新课题目是(?)魏宏运编著:《南昌起义》,上海人民出版社罗章龙等:《亲历秋收起义》,江西人民出版社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编:《土地革命
战争时期根据地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A.中国工农红军长征B.北伐战争C.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D.五四运动11.(2022秋·广东佛
山·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的歌谣,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川陕革命根据地》一九三三年,红军到川边。建立新政
府,工农掌政权。豪绅齐打倒,农民分了田。……A.组织罢工,力争国家主权B.打倒军阀,推动国共合作C.领导工农,开展土地革命D.发动
群众,领导敌后抗日12.(2022秋·广东佛山·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为了参加学校举行的《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活动,某同学搜集了下
列3幅美术经典作品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策划的主题应该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A.推翻帝制与建立共和B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C.适合国情的革命之路D.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3.(2022秋·广东佛山·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1930年5月,
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就以“记者”名义发表文章,批评农村包围城市的观点违反了“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这
个马克思主义原理。这说明(?)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真理C.“农
村包围城市”标志着无产阶级放弃了领导权D.“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遭到教条主义的阻碍14.(2022秋·广东河源·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
)学校举办“党的奋斗历史”图片展,以下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B.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C.解放区土地改革推进D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15.(2022秋·广东江门·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面是一些国际著名记者、作家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话
语。这一历史事件(?)斯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传"索尔兹伯里“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
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史沫特莱“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其历史意义"安东尼“是现代历史中
最重要的事件",“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①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③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
略势力?④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2022秋·广东茂名·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2021年,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某校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应选择的路线是(?)A.南昌—三湾—井冈山—古田—瑞金B.遵义—赤水—金沙江—大渡河
—泸定桥—吴起镇—会宁C.汀泗桥—贺胜桥—上海—南京—武汉D.金田—永安—天京—安庆—上海17.(2022秋·广东河源·八年级校考
阶段练习)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8.(2022秋·广东河源·八年
级校考阶段练习)以下历史会议召开的先后顺序是(?)①遵义会议?②国民党一大?③中共二大?④八七会议A.③②④①B.②③④①C.②③
①④D.④③②①19.(2022秋·广东河源·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图是某同学的读书摘要,该读书摘要涉及的会议是(?)读书摘要时间
: 1935年1月内容: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
.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20.(2022秋·广东茂名·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红军到达沪定桥时,只剩下13条光溜
溜的铁索。红军挑选了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抓住铁索匍匐前进,向敌人发起进攻,后面的战士边爬边铺桥板。突击队员冲过火海
,击溃敌人,占领了对岸桥头。从中你体会出红军的(?)A.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B.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C.敢打敢拼,不受拘束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辅神二、综合题(共60分)21.(20分)(2022秋·广东茂名·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
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
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
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材料二:中国工人运动最初主要是自发的经济斗争。1923年,京汉铁
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阶段。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的独立斗争是不能得到胜利的。中共三大决定将
党的工作重心由单纯领导工人运动转移到国民革命中来。——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
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
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中共中央文件选编》材料一中“
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工人运动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6分)(4)综合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6分)22.(22分)(2022秋·广东茂名·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二十世纪的中国
是在黑暗中摸索着走向光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
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
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张海鸥《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材料二:民国早
期……受过西方教有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尝试用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
文艺复兴”。——《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
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伟大胜利,赢得了
民族独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事件使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史料中“沉沦”的含义是什么?(4分)(2)1901-192
0年是中国“沉沦”的谷底,也是中国“上升”的起始时期。根据材料,你认为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什么?给出理由。(6分)(
3)材料二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他们“唤醒国家和人民”的“基本东西”是什么?(6分)(4)材料三中的“
28年”属于中国革命的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6分)23.(18分)(2022秋·广东江门·八年级校考
阶段练习)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个节日都有其历史由来与深刻含义。以下几个节日“新”意浓厚:“七一”是新政党,新面貌,“
八一”是新军队,新道路,“十一”是新国家,新纪元。材料二?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
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指针,……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在为实现新民主主
义而进行的24年奋斗中,由于坚持了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并向一切与之相反的错误思想作了胜利的斗争,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巩固和统
一,发展为强大的革命力量,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的伟大重心。(1)材料一中“七一”和“八一”的节日分别来源哪一历史事件?有
何重大意义。(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在长征途中“与之相反的错误思想作了胜利的斗争”的史事。概述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
时期“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的具体表现。(6分)(3)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奋斗中所积累的哪一历史经验?(
6分)参考答案:1.B2.B3.B4.D5.B6.A7.C8.C9.B10.C11.C12.C13.D14.D15.D16.B17
.C18.A19.D20.B21.(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理由: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变化: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
有组织的政治斗争;从独立斗争到国民革命。(答出一点即可)原因:近代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等。(3)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
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4)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不适合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
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言之有理即可)22.(1)事件:《辛丑条约》签订。含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转折点:辛
亥革命。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3)事件:新文化运动。基本: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4)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23.(1)七一: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任意答其中一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史事:遵义会议具体表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道路;毛泽东思想。(任答2点)(3)实事求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第1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3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第1页,共2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试卷第1页,共3页
献花(0)
+1
(本文系教育启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