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训练-------坚守本心,抵制诱惑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38名受访者进 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5.6%的受访者表示每天花在刷短视频上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87.6%的受访者表示在假期刷短视频会比平时多。而第 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21.05分钟,而在校学生除了上课接触阅读之外,课余时间会阅读的 比例不足20%,阅读时间更是少得可怜,4成学生每天阅读少于1小时,更多的时间耗在了短视频等网络消遣上面。有人认为,人们应该顺应时代 潮流,刷短视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有的人却认为,网络短视频是“电子鸦片”,静下心来读书才是“正道”,才会真正充实自我,提升自我 。请结合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思考、判断。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某网站《2019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报告》显示,主播、网红是最受年 轻人青睐的新兴职业。《中国青年报》调查发现,76.2%的受访者认为现在追捧“网红”的人非常多,而绝大部分受访者对“网红”的评价是“ 持上位”“庸俗”和“没有节操”等。材料二:近日,藏族小伙丁真因为纯真的笑容成为“新晋网红”,面对诸多综艺栏目和直播节目伸出的橄榄枝 ,丁真抵制诱惑,选择了留在家乡,学习汉语文化知识,为家乡的旅游发展贡献力量,被央视点赞。材料三:2020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呼吁“社会需要正能量的‘网红’”。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领 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积抄袭、套作。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学校举办了主题为“学习成长”的班团会,其中 一个话题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难做到的是什么。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梳理出以下观点:(1)坚持自己的目标;(2)抵制诱惑,守住内心 的宁静;(3)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4)慎独,即在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5)懂得感恩。上述观点中,你最认同哪一点?结合自己对成长的 认识,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 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这是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时时 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高考在即,在冲刺高考的路上有着各 种困难和诱惑,这段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生活中有许多诱惑,它如同悬崖上的金子,有人 因为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有人因为它掉下了悬崖。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游戏、网游小说等就是极大的诱惑,它可以增添生活的趣味,但也容易让 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各种诱惑扑面而来,我们必须去面对。材料二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富与贵,是人 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来,君子是不能安享的,这是孔子面对欲望或诱惑的态度。老子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他认为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安乐。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个人与 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要求:①选准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例文:珍惜精力,为梦拼搏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对于已经升入 高三的我们来讲,时间则显得更为宝贵。然而,不管是社会数据显示,还是纵观我们身边的同学们,不少人难以抵御抖音等短视频的诱惑,在“短平 快”上耗费大量时间。时光不容虚度,生命岂可空耗?我们应当珍惜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为梦想而拼搏。珍惜时光,不断提升自己。刷多了短视频之 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如果我们只是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那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201 8年度“感动中国”栏目中所介绍的程开甲院士,在生命历程中不放过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经常挑灯夜读,后来投身大漠, 为祖国的崛起提供战略保障。即便已年过六旬,他依然坚持钻研,努力提升自己。“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同学们,身负国家未来与 希望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向程老前辈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吗?我们一定要拒绝手机网络的诱惑,珍惜现在的时光,不断 提升自己。静下心来,积蓄成长力量。尼尔?波兹曼曾言:“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无数的 事例证明,唯有耐下心来负重前行,才能有所成就,不负韶华。同学们,对于尚未真正成熟的我们而言,外面的世界广阔而神秘,我们的心中也充满 着好奇。但了解外界的前提是拥有辨别能力,不被外面的世界所裹挟。同学们,现在的我们正应该沉下心来,为成长积蓄力量。“百二秦关终属楚, 三千越甲可吞吴”,曾有人卧薪尝胆,终功成名遂;曾有人凿壁借光,终金榜题名;曾有人忍辱胯下,终名震一方。为梦而搏,规划学习时间。孟子 论治国时曾说:“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信息化、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量的娱乐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我们若无节制 、无目的地耗费生命,浏览这些信息,则无异于慢性自杀。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我们,应当有一种忧患意识。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娱乐方式 ,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在人生的关键点上打出漂亮的一仗,不要让日后的自己心怀懊悔。明天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同学们,让我们从现 在开始为梦而搏,为自己而奋斗吧!尼采曾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同学们,我倡议大家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摒弃无节 制的娱乐。相信我们终有一天会“胸中有丘壑,勒马震山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有材料中统 计的两方面数据可知,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得短视频成为人们迅速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静心读书受到短视频等网络信息的影响,大有式 微之势,刷短视频时间多了,读书时间自然少了。对这一现象,有人表示担忧,有人却不置可否。虽然材料展现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但从两者 数据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材料其实指出了沉迷于短视频的危害: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长此以往,在这个 信息大潮翻涌、娱乐至上的时代,人们终将被浮躁冲淡,虚度时光、缺乏耐心、思考和沉淀。这等于说,命题人已经对材料所述刷小视频的怪象设定 好了立意方向,要求考生在这个方向上深入反思批判这种现象,否定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考生不可偏离题旨。写作时 ,可以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反对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方式。然后主体部分可以按照“摆现象”“析原因”“挖危害”“指办法”的结构来写作。尤 其要把刷小视频等娱乐方式的危害挖深挖透,给青年以警醒。指办法要切实可行,比如树立远大理想,自律,用读书、户外运动等更健康的休闲方式 去替代刷小视频等。如果考生能够由个人的成长发展、个人的精神物质需求,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国家、民族的前途未来等,文章就 有了高度和深度。当然,也可以从材料中第二种观点的角度出发,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客观公正地分析两者的独特性与价值,然后针对如何运用好短 视频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可以写通过短视频学习知识、提升自我,因为短视频也不全是娱乐的,这样就能更好地体现思维的辩证与全面。立意:1 .抵制诱惑,提升自己。2.不必将短视频视为洪水猛兽。3.在娱乐洪流中坚守本我(重拾少年意气)。4.抛浮躁娱乐之风,扬静以修身之气。 5.既要静心读书,也要适度娱乐。2.例文:让“网红”专业给年轻人一点梦想不可否认一些“网红”有着低俗、媚俗的问题,但这毕竟是歪门邪 道,要想持续做一名受欢迎、有竞争力的“网红”,还是需要具备靠谱的技能。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直播平台的兴起,“网红”这一职业开始越来越 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能拍照、会表演,加上一些个性化的语言,“网红”的出现让人们眼前一亮,也给市场带来了商机,从线上到线下,以“网红” 为核心的产业链逐渐形成,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义乌某职业技术学校察觉到了市场的走向,这所曾以“淘宝大学”著称的高职院校,为此专门开 办了电商网络模特班。校方希望通过专业的演艺培训,将这些年轻人打造成符合市场需求的“网红”。“网红”也能成专业?很多人或许会有疑问, 如果我们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就会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这几年,电商经济成为了热词,众多商家依靠电子商务获取了不菲的利润,然而资源的配置 毕竟有限,激烈的市场竞争势必会导致优胜劣汰。千篇一律的销售模式不再适用,具有个性的卖家则受人青睐,“网红”的出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也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营销策略。以义乌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该市2015年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1511亿元,如此规 模的市场为“网红经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就不难理解“网红班”的出现了。从个体出发,“网红”专业的设置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可能实现 梦想的平台。在过去,当明星,上舞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互联网直播平台的出现给了普通人更多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让明星梦变得不再遥远 。不过,由于是低门槛、新职业,势必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可否认一些“网红”有着低俗、媚俗的问题,但这毕竟是歪门邪道,要想持续做一 名受欢迎、有竞争力的“网红”,还是需要具备靠谱的技能。在很多人眼里,只要唱唱歌、跳跳舞、卖卖萌就能做“网红”,其实不然。作为具有表 演性质的职业,“网红”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和专长,还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然而从目前来看,很多“网红”并没有受过多少表演、传播学的训练 ,这难免会使他们在职业道路上遇到瓶颈,“网红班”正好可以弥补这样的缺憾。我们身处变化的时代,需要的是开阔的视野、包容的心态。“网红 ”专业作为一种新兴专业,是基于市场需求的产物,也是高校办学特色的体现。让他们的梦想在专业的训练中茁壮成长,应给这些年轻人鼓掌。【详 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多则材料作文,材料一显示,毕业生求职意向中,网红是最受年轻人青睐的新兴职业,而多数受访者对 “网红”的评价不高;材料二列举了新晋网红藏族小伙丁真的选择,以其正能量赢得社会点赞;材料三是《人民日报》呼吁“社会需要正能量的‘网 红’”。结合三则材料,本次作文的中心话题是“网红”,主要针对的是青年人对“网红”的认识,对“网红”这一职业的认识,我们应该以一个怎 样的态度对待“网红”,对待年轻人以“网红”为职业追求?本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旨在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主要观点是“社 会需要正能量的‘网红’”,写作内容主要是青年人应确立正确的职业观、社会需要正能量网红和网红的正确打开方式等。【立意】1.社会需要正 能量的网红2.网红的价值担当(不忘初心、抵制诱惑、传承文化等)3.抵制低俗网红,还社会一方净土4.抓住互联网的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 实现梦想【素材】1. 网红本质上是互联网社交的产物,是个人与互联网用户共同参与、相互选择的结果。网红知名度和影响力归根结底是广大互 联网用户赋予的。带有鲜明互联网属性的网红,容纳更广泛的大众趣味,也更直观地反映时代风尚。出于互联网用户的主动选择,网红与其追随者之 间具有很强的黏性,这种黏性往往形成特定的网络社群,转化为粉丝经济的消费主体。目前,从直播带货、平台打赏、内容付费,到IP变现、广告 代言,由上游互联网平台、直面粉丝受众的网红和下游电商、线下活动等共同编织的网红经济图景已经展开,其本质是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将网红资 源转化为经济效益。2. 网红经济颇为可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红产业年产值已达千亿元规模。不过,人们追捧网红显然并不只是为了消费, 网红与用户之间,存在精神与文化的联结。在网络社群中,粉丝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受网红影响。譬如,喜欢“网红教师”的人,往往对 拓展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以此敦促自己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喜欢“网红故宫”的人,崇尚恬淡、古雅的生活方式。网红通过不断输出产品、知识、 理念、价值观或生活态度,持续影响受众,丰富时代文化生活。3.互联网技术日渐纯熟,流行风尚的更替速度加快,能够被千千万万人持久喜爱的 网红殊为难得。网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才华、独特的个性、可贵的人格魅力、端正的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一些这样的网红群体, 以多种方式传达正能量,对互联网文化乃至健康社会风气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提到“网红”,人们并不陌生。600岁的故宫博物院 是“网红景点”,高品质文物展览、主题创意活动、特色文创设计,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 科主任张文宏成为“网红医生”,他开通新浪微博1个月,吸引300多万粉丝;李子柒是“网红博主”,她拍摄乡村风景、传统美食的短视频唯美 动人,拥有700多万海外粉丝,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之美……人物和实物借助大众传媒力量“走红网络”,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3.例 文:守住内心的宁静世界喧嚣,人心也容易浮躁,宁静的环境只能阻挡外来的噪音,而来自内心的噪音却愈演愈烈。要享受生活,体味人生,就得不 管外界的风云变幻,守住内心的宁静。守住内心的宁静,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守住内心的宁静,才能领略多彩的世界;守住内心的宁静,才能体味 百态的人生;守住内心的宁静,才能守住自己想要的温馨与幸福。因为守住了内心的宁静,陶渊明才能享受诗意的生活。出仕为官,大济苍生是他的 初心;鄙弃官场,隐居田园是他的醒悟。官场的混乱与黑暗扰乱了他的心,于是,为守住内心的宁静,他毅然辞官,躬耕南山下。决不“为五斗米折 腰,拳拳事乡里小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不论世人的评论和说辞,只为守住内心的宁静,享受闲适与自在。因为守住了内心的宁静, 杨绛才能欢度晚年,铸就百年生命。十年文革动荡,让中国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们倍受摧残,杨绛守住了内心的宁静,才熬过了动乱。而丈夫和女儿的 相继过世又给这个不幸的老人以沉重的打击。欲哭无泪,那可看透疾苦的心也已伤痕累累。浓浓的感情汇于笔尖,成了一本虽薄却沉甸甸的《我们仨 》。一时,她又声名大噪。而这时,她却捐掉书稿,拒绝采访,在小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只为守住内心的宁静,避免名利的困扰。因为守住了 内心的宁静,杜拉斯才能离开世界的灯红酒绿,在与世隔绝的小村庄几十年,书写对人生的感悟。她穷困却从未向世俗投降。任世间烦扰,她只跟着 自己的心走。不带着世俗人眼中的目的,拒绝碌碌一生,最终年逾七十,得以名扬天下。而这时,她却从容地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那时候,你还很年 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 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杜拉斯继续在这小村庄里过着平淡的日子,只为守住内心的宁静,远离世俗的繁琐。守住内心的宁静,其实世界很美;守住内 心的宁静,其实生活很精彩;守住内心的宁静,其实人生很丰富。可是,现在有多少人,他们只追求环境的宁静而忽视了内心的宁静,他们追求利益 ,追求地位,追求功名,却没能守住内心的宁静。让我们远离无谓的喧嚣,守住内心的宁静,给自己留一片可栖息的净土。【详解】试题分析:这是 一道任务驱动性材料作文,题目要求从大家热内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难做到的内容“坚持自己的目标”“抵制诱惑,守住内心的宁静”“设身处地为 他人着想”“慎独,即在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感恩,不要把自己得到的一切看作理所当然”“懂得舍弃”中选取自己最认同的一点,写自己的看 法和思考,写作时选取其中的一点进行论证即可,注意观点明确,行文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如写“抵制诱惑”,可以结合“电子游戏”“ 手机”等,最重要的还要写出如何解决问题,使文章有深度。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 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 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 +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 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 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 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 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 无穷。4.例文:守方正之心,达人生之境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言:“只有抗拒诱惑,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斯言凿凿,在人生这条 荆棘丛生的路上,处处充满诱惑、暗藏危险。我们唯有坚定心中信念,谨守方正之心,不因诱惑迷失自我,方能抵达人生之境。坚守本心,抵制诱惑 ,如此方可修身养性,成就人生。正如元代大学者许衡在口渴难忍之际,依然秉持“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信念,拒绝妄自摘取路边无主之梨,以 坚定的毅力获得美名,流芳百世。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有言:“树林美丽、幽暗而深邃,但我有诺言尚待实现。还要奔行百里方可沉睡。”人 生如一次长征,除了要踏过一路荆棘外,我们更要抵制沿途的诱惑,朝着最初的目标坚定地行进,如此方可于荆棘之路踏出一马平川。追逐理想,坚 定选择,青年一代应不存妄念,不寻捷径,以脚踏实地的信念、奋楫笃行的毅力走出辉煌人生。一如钱七虎,拒绝国外高薪聘请,隐姓埋名一甲子, 为国铸盾六十年,为中国建造出令世人惊叹的防御体系。一如毛相林,恪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守偏远山村43年,不搞面子工程,在绝壁上打 响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带领全县脱贫致富。青年一代理应以之为楷模,摒弃虚妄之心,为心中理想奋楫笃行,成就人生价值。揆诸当下,在物欲横流 、节奏加快的现代化社会中,不少人被诱惑蒙蔽双眼,在名利中迷失自我,走向毁灭的深渊。且看黄薇,因一己私欲偷税漏税,成为国家的“蛀虫” ,为人不齿。且看余振东,为满足自己的妄念,侵吞人民财产,最终招致恶果。且看部分毕业生,学历造假、过度美化简历,只为获得一份令人羡艳 的工作……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我们不能被一时的诱惑蒙蔽,因小失大。诱惑是鱼钩上令人垂涎的香饵,也是其背后伺机而动的猎人;诱惑是 娇艳欲滴的玫瑰,也是隐在暗处伤人无形的利刺。诱惑之所以称为诱惑,便在于其有着让人难以抗拒的特点,会引起人的内在欲望,从而一步一步偏 离正途,陷入深渊,悔之晚矣。正如冲刺高考的路上,温暖的床铺是诱惑,光怪陆离的网络是诱惑,情窦初开的美好更是一种诱惑。我们唯有不动妄 心,不存妄想,谨守方正之心不失自我,方能决胜高考,抵达成功彼岸。栉风沐雨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新长征路上,我们当谨守方正之心,摒 弃虚妄之念,以青年之光照亮岁月山河,开辟人生新的征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借心不动 则不伤,心动则人妄动,就会伤身痛骨的佛家禅语,指出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与诱惑,要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即不能产生虚妄的非分之心,而应坚守 本心,不受诱惑。启示当代青年,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寻捷径,不动非分之心,不存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坚守本心,脚 踏实地地奋斗,赢得精彩人生。论证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妄心的内涵与不利影响,坚定本心的重要性,如何使人生不偏颇等角度展开论 证。在论证“如何使行动不偏颇,成就成功人生”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如成就成功人生需要坚守本心,抵制诱惑;需要不存妄想,脚踏实 地等。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元代大学者许衡秉持“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信念, 拒绝妄自摘取路边无主之梨树的事例,论证真正的君子应坚守本心,行有所止,抵制诱惑。也可以引用《华严经》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句子 ,论证摒弃妄心、坚守本心的重要性。在论据的选择上,可以立足当下,选择更具有现实意义的论据,如当今社会存在的偷税漏税招致恶果,毕业生 求职时过度美化简历甚至走后门等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深刻。立意:1.坚守本心,抵制诱惑。2.修身养性,行稳致远 。3.守方正之心,达人生之境。5.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该作文由两段材料组成。材料 一指出,生活中无法与诱惑绝缘,必须要正面面对诱惑,同时需要正确看待诱惑的两面性,诱惑可能成为点燃生活的助力,也可能成为毁灭生活的凶手,尤其是青少年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在这里,要体现一定的思辨色彩。材料二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面对诱惑的建议,主要是先贤哲人给我们的启示。为了规避诱惑的风险,可以践行孔子的“取之有道”,对于不正当途径获得的富贵要懂得拒绝;也可以践行老子的懂得满足,适可而止,让我们学会谨慎面对诱惑,不至于冲下悬崖,获得长久安乐。面对诱惑,或果断拒绝,或理性适度,或守住底线,既要保持正确面对诱惑的态度,又要寻求有效的解决难题的途径。两则材料都围绕“诱惑”展开,行文时应把握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在逻辑关系,既认识到诱惑的两面性,又能寻找到面对诱惑的正确态度与方式方法。充分展现智慧,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写作时,要注意完成题干的要求。本道作文题要求考生“结合个人与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那么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和社会现实问题展开,如可以列举当今社会不少青少年痴迷电子产品,其后果轻则伤财,重则伤身,进而具体论证青少年该如何正确面对诱惑。写作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列举古人“不取他人院外之梨”,守住底线,展现君子之风;也可借望梅止渴的典故,论证适当的诱惑可以促使人前进。从而得出结论:面对诱惑,可以适度追求,也应坚守底线。从而体现出考生的辩证思维。立意:1.面对诱惑,坚守原则。2.保持理性,知足常乐。3.在欲望和诱惑中突围。4.淡泊以明志,适度以致远。答案第1页,共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