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水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通风)和(加热)可以让水蒸发得更快。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4.生活中水变成水蒸气的现 象有:(水洼变干)、(煮食物)、(晾衣服)等。5.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最高温度不超过( 100℃),水在沸腾时,水面上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以后,体积会(大大增加)。6.蒸发实验中,酒精灯的作用是(加热) ,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温度),石棉网的作用是(均匀受热),三脚架的作用是(支撑)。7.酒精灯的火焰有(3?)层,分别是(外焰)(内 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低,所以加热时要用(外焰)进行加热。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拔出灯帽 再(盖上),(不能)用嘴吹灭。8、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要持平。在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 )不能离开被测的水。9、外界温度低于(0℃)时,水会结冰,从(液态)变成(固态),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水结冰时要向周围(释放热量 )温度会(降低)。10、食盐在水结冰实验中的作用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11、不同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周围温度越(高), 冰融化得越快。12、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的特点是:①能变成极小的微粒。②能均匀的分散在水中。③没有沉淀。④不能被过滤出来。13、物质在 水中是(不能)无限溶解的,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大于)小苏打。14、100毫升的水 能溶解(36)克食盐。50毫升水能溶解(18?)克食盐。15、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碾碎)。16、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 质有(菜油)(面粉)(淀粉)(食用油)等。17、一些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比如可乐,可乐当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18、可以通 过(过滤)和(加热)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沙土。分离后的水到哪去了(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了)。19、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 性质。把瘪的乒乓球放到滚烫的热水里面,乒乓球会(鼓起来),这是利用了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20、水(液体)、水蒸气(气体)、冰( 固体)各自的特点:二、实验部分(一)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1.食盐洒落在沙土里面了,为什么用筛子不能把它们分开呢?因为筛子只能把大小 不同的物质分开。2.怎样分离盐和沙土?(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第一步: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土)。(1)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 盐完全溶解)。(2)用滤布或滤纸(过滤),把(沙土)分离出来。想一想:这是利用了水(能溶解食盐,而不能溶解沙)的性质分离出来的。怎 样分离食盐和水?(利用水会蒸发)第二步:分离(食盐)和(水)。(3)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4)边(加热), 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5)蒸发皿中留下的白色粉末就是(食盐)3.分离后 的水到哪去了?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了。(二)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三)测量出水结冰的温度。需要的材料:清水、碎冰、试管、食盐 、烧杯、温度计实验过程: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清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的温度。2.拿一只烧杯,在烧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 冰中,用温度计测量观察试管里的水温。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察测试试管里的温度。4.观察到试 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度数。实验结论:水在0℃时开始结冰,是因为温度的变化,水才结冰。第二单元 空气一、基本知识1.我们 周围到处都是(空气),人们的呼吸离不开(空气),火柴燃烧离不开(空气)。2.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是 (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3.生活中,有许多和空气有关的物品。如:(皮球)、(气球)、(轮胎)等。?4.空气 的特征有(无色)、(无味)、(透明)、(很轻)、(看不见)、(摸不着)、(会流动)、(有质量)、(占据空间)、(可以压缩)。5.在 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塑料杯)、(装水的水槽)、(纸团)、(针)、(打气筒)。6.在做空气压缩实验时,我们 使用的实验仪器是(注射器),我们用(水)和(空气)进行对比。7.(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容易发生变化,(水)占据空间的大小很难发生变 化。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空气既没有一定的(形状),又没有一定的(体积)。8.注射器包括(针筒)、(刻度)、( 管口)、(活塞)等几部分。9.堵住空注射器的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或用力向上拉动活塞,活塞会(运动)。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或(扩 张)。10.篮球充气就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用手拍篮球,篮球会跳得很高,是因为(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11.空气很轻, 但有一定的(质量),可以用(天平)精确地测量到空气的质量。实验室用的天平一般是(托盘天平),被称量的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托盘上。 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50)枚回形针的质量。12.空气受热后体积会(增大),受冷后体积会(减小),说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空气受热后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空气受冷后(向下流动),冷空气(下降)。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的有(孔明灯)、(热气球) 。1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条件下发生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14.在做风的 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有(蜡烛)、(透明塑料薄膜)、(无盖长方形纸盒)、(蚊香)、(纸条)。实验时,我们可以借助蚊香的(烟雾)和纸 条的(飘动)观察空气的流动。1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为(大气层)。16.我们利用空气做了许多事情:做饭时,利 用空气帮助燃烧;用打气筒把空气打进自行车轮胎里,使自行车跑得又快又稳;把空气装进充气玩具里;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二、实验操作部 分1.做实验探究空气的性质。2.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实验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4.做“热气球”实验方法:?把卡纸宽边贴一起, 下面剪2个入气孔。点燃蜡烛,用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罩住纸筒。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感觉温度的变化。?当袋子变热后松手,仔细观察现 象。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浮力变大,所以会上升,推动塑料袋升到空中。随着时间的流逝,空气变冷,体积缩小,浮力变小,动力减弱,塑料袋会 因自身重量慢慢地飘落。说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风的成因实验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将由附近的冷空气来填补,流动的空 气就形成了风。第三单元 天气一、基础知识部分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2.天气 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有些天气会给我们 带来灾害。如台风、洪水、干旱。4.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我们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温度计有气温计、体温计 、水温计。气温计又叫寒暑表。5.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让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齐 平;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6.气象预报一般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 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气象学家一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测量观察记 录。7.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10mm以下为小雨,10-25 mm为中雨,25-50mm为大雨。8.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风袋等知道风的方向和大小,即风速和风 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来描述风向。简易的风速为3个等级(0无风、1 微风、2大风),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个等级。(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 级带叶小树弯,6级举伞步难艰,7级风走不动,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少见)风向可以用风向 标来测量。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9.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浮在空气中形成了云。云根据形状和高度分为三种:大团堆积的云叫积云,均匀 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叫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叫卷云。云量的多少与天气有关,把云看作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就是晴天, 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但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就是阴天。10.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1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的一些规律。12.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制作天气预报有5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13.我们一般通过天气预报来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有天气状况、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