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smlds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聂胜琼《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
2023-09-26 | 阅:  转:  |  分享 
  

聂胜琼《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聂胜琼《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

聂胜琼《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

《鹧鸪天·寄李之问》是宋代歌妓聂胜琼为寄赠李之问而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聂胜琼《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文

鹧鸪天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作者】

聂胜琼,长安名妓,后嫁李之问。

【今译】

你离开凤城的时候,玉楼是变得那样的惨白,花朵也开得如此悲愁。

就连为你饯行的'莲花楼下,那柳树也显得青青悠悠。

我举起酒杯唱一首《阳关曲》为你送别,伴你过了一程又一程,却终需分离!

真希望能和你在梦中相会,但是好梦又难寻成。

有谁知道我此时的情怀?

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泪,而天也在阶前暗暗飘雨,

隔着窗儿,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邓丽君唱的诗词歌中就有这首词芳草无情

赏析:

据《词林纪事》载,这首词为作者送别李之问归来后所写。

上片,写别时情景。侧重写“别”字,内容与王维诗暗合。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地在玉关之南,故曰阳关。为出塞必经之地。古人以此诗配曲。抒写离情别绪的曲子,称阳关曲。聂胜琼的这首词,即与此曲意相合。首句“玉惨花愁出凤城”,三句“尊前一唱阳关曲”,凤城(京城)、渭城,同写离别之地;次句“柳青青”写别时;三、四两句,“尊”、“酒”、“阳关”,同写别宴。运意用词,全然一样。

下片,写别后凄伤,侧重写“情”。深摹情状。始则,欲“寻好梦”,而“梦难成”;终则泪湿枕衾,辗转达旦。妙在用雨作衬,情更凄悲。枕前、阶前,一窗之隔,而雨声眼泪,两下无休。泪共雨长,雨滴心碎,那种离愁,正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梅龙)

赏析二:

很明显,这是一首离别之作。词的上阕写依依惜别之事,下阕写别后思念之情,有实有虚,有景有情。起句以送别入题,“玉惨花愁出凤城”,词人以“玉”与“花”比喻自己,“惨”与“愁”表现送别的愁苦。凤城就是京都。莲花楼肯定是送别的地方,楼下青青柳色,说明地点和时间,再唱一首《阳关》曲,将离别之境渲染得更加伤感。“别个人人”意谓送别那个人,“人人”指的是李之问,“第五程”极言路程之远,也就是送了又送。然离别之痛赶不上别后之苦,词的下阕着力叙写别后思念的心情。现实中实现不了,总想在梦中实现,此之谓梦想。“寻好梦,梦难成”,因相恋之深、思念之切,想与心上人在梦里相见,却很难入梦,总是泪湿枕衾,辗转达旦,更令人悲哀。于是,词人将肝肠寸断化作一句“有谁知我此时情”的无限感慨,将孤独感与相思情张扬得淋漓尽致。这还不够!适逢雨夜,词人心情更糟。枕前、阶前,一窗之隔,而眼泪和雨声却互不相干。“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词人凄苦的神情。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被感动?

聂胜琼,何人也?宋代京都洛阳的名妓。我很佩服中国古代的歌妓,和现在的“小姐”相比,她们中才女很多。这首词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据《青泥莲花记》记载:“李之问仪曹,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都下。聂胜琼,名倡也,质性慧黠,公见而喜之。李将行,胜琼送别,饯钦于莲花楼,唱一词,末句曰:‘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复留经月,为细君督归甚切,遂饮别。不旬日,聂作一词以寄李云云,盖寓调《鹧鸪天》也。之问在中路得之,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妻喜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夫取归。琼至,即弃冠栉,损其妆饰,委曲以事主母,终身和悦,无少间焉。”

从记载看,这件事很完整。李之问原来在长安当官,后来工作调整,当他回京师洛阳等待新的命令状时,偶然“寻花问柳”,结识了名妓聂胜琼,二人一见钟情。命令下来,李之问该离京了。这个丫头很是痴情,她专门在莲花楼为李之问饯行,说“无计留君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感动了李之问。李之问又多住了几个月,但身在官场,履职为要,不能不别。离别后,聂胜琼写了这首《鹧鸪天》。李之问收到后,将它藏在箱子底下,不料回家却被妻子发现。实告之后,妻子“喜其语句清健”,不仅没有责怪丈夫,反而让丈夫将聂胜琼娶回来做妾,一家子相处得还非常好。一封情书,改变了聂胜琼的命运!真乃美事、趣事也。

聂胜琼作为一名歌妓,看尽世间百态,最后能得以从良,成为士人的小妾,真是幸运。她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一首《鹧鸪天》,也是一种幸运。

词语注释

鹧(zhè)鸪(gū)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莲花楼:饯饮之处。

阳关:即《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创作背景

据明代梅鼎祚《青泥莲花记》载,礼部属官李之问因任职期满来京城改官,遇见词人,非常喜爱,两人遂欢好。不久李之问将要出京,词人为之送别,饯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句云:“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之问大为感动,遂又停留时日。后因家中催促,李之问只得回家,在半路上收到词人寄来的这首词。

名家点评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风致如许,真所谓我见,犹怜者也。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纯是至情语,自然妙造,不假雕琢,愈浑成,愈稂粹。于北宋名家中,颇近六一、东山,方之闺帷之彦,虽幽栖、漱玉,未遑多让,诚坤灵间气矣。

献花(0)
+1
(本文系smlds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