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魏晋名士的啸傲山林
2023-09-29 | 阅:  转:  |  分享 
  
魏晋名士的啸傲山林说起魏晋风度,鲁迅先生曾精辟地概括为四个字:酒、药、女、佛,我以为还可以增加一字:啸。因为啸是魏晋士人们随身必备的身份标签
,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身体语言。啸,《说文解字》云:“吹声也,从口肃声”,《古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类似于吹
哨,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歌吟方式,体现出不受世俗礼法拘束的傲然之风。魏晋之际,啸声大作,善啸者众。当时,统治阶层内部的权臣与宦官斗争异
常激烈,社会动荡不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的凋敝破败景况随处可见。士大夫们为避祸保身,把人生追求由传统的儒
家“入世”转向道家的“出世”。由于“啸”表意模糊,不至于被视为忤逆朝廷之举,所以迅速流传开来,成为士大夫们宣泄和抒发情志的一种方式
。其盛行于魏晋,至唐宋仍有遗风。文人作品中“啸”字时常出现,构成一种鲜明的文学意象,用以表达内心沉郁的情感。啸在魏晋时期最为流行,
是魏晋名士风度的标志之一,如西晋郭璞《游仙诗》云:“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冥寂士指静默士。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曰:“登东皋
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们用啸来表达心灵感应的知音之情,也就是说,名士之间可以不用语言,只用啸声互和就可以“心有灵犀一点通”,成
为知音。《晋书·阮籍传》中记载:籍“嗜酒能啸”;《世说新语·栖逸第十八》:“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
。阮籍往观,见其人拥膝岩侧。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复叙有为之教
,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噂然有声,如数部
鼓吹,林谷传响。顾看,迺向人啸也。”,故世有“嵇琴阮啸”的说法。阮籍的啸已经很出色了,没想到强中自有强中手,苏门山中的那位真人更胜
一筹。但是这里的啸究竟是什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呢?魏晋之际,啸声大作,善啸者众。当时,统治阶层内部的权臣与宦官斗争异常激烈
,社会动荡不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的凋敝破败景况随处可见。士大夫们为避祸保身,把人生追求由传统的儒家“入
世”转向道家的“出世”。由于“啸”表意模糊,不至于被视为忤逆朝廷之举,所以迅速流传开来,成为士大夫们宣泄和抒发情志的一种方式。魏晋
时期,“啸”常常是纵情山水、放浪形骸者的“标配”。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风流名士,“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与山巨
源绝交书》),不拘礼法、任性放纵乃至玩世不恭,除了服用五石散、清谈玄学外,就是以学啸、善啸为时髦。描写魏晋之际各色人等“啸”的文字
,可以说俯拾即是。如陶渊明《饮酒·其七》:“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潘岳《河阳县作》:“长啸归东山,拥耒耨时苗。”左思《咏史》: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陆机《拟兰若生春阳诗》:“隆想弥年月,长啸入风飙。”南朝宋刘义庆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中关于“啸”的故事
更多,比如《任诞》:“刘道真少时,常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留连。”《简傲》:“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栖逸》:“(阮
)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乃向人啸也。”《言语》:“周仆射……既坐,傲然啸咏。”《雅量》:“太傅神情方
王,吟啸不言。”此外,《三国志》注引中也有关于晋人“啸”的记载,比如“(阮)籍乃对之长啸,清韵响亮。苏门生逌尔而笑。籍既降,苏门生
亦啸,若鸾凤之音焉”“(嵇)康见孙登,登对之长啸,逾时不言”。“才高八斗”的曹植面对曹丕的打压,发出了“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杂诗》)的慨叹;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啸”风在唐朝时尚有遗响。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勃《上明员外启》:“一丘一壑,同阮籍于西山;一啸一歌,列嵇康于北面。”刘辟《登楼望月》:
“啸逸刘琨兴,吟资庾亮情。”杜甫《上后园山脚》:“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白居易《秋池独泛》:“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元稹《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尝希苏门啸,讵厌巴树猿。”“苏门啸”出自《晋书·阮籍列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
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以上这些诗句化用了阮籍、嵇康、孙登、刘琨等前朝高士啸
咏山林的典故,使“啸”渐渐成为人们熟知的一种文学意象。宋代文人以啸抒情者还有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这已是绝响了。
献花(0)
+1
(本文系岭南闲人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