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海南省海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合格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10-02 | 阅:  转:  |  分享 
  
海南省海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合格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
_______一、单选题1.“它是中国历史上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先有郑和下西洋主动与海外诸邦交流,后有西方传来叩启闭关自守的大门;
同时,它又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废除了秦以来一直实行制度。该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尉缭子·治本》说“
夫在芸耨(耕耘),妻在机杼,……春夏夫出下南亩,秋冬女练下布帛,则民不困。”材料反映了(  )A.发达的民营手工业B.石器锄耕的广
泛应用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D.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3.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下侧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
(  )A.男耕女织B.铁犁牛耕C.集体劳作D.刀耕火种4.《“南海一号”:还是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
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作为食物器皿。”这段
材料表明(  )A.宋瓷促进了当地的文明转型B.宋瓷提高了当地的生活质量C.宋瓷促进了当地的文明进步D.宋瓷密切了两地的友好关系5
.“……其全景式的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的市井情节。货柜上的交易,街边桥头摊点的叫卖……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类人等,尽皆被表
现出来。”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画作属于(  )A.写意画B.风俗画C.山水画D.宫廷画6.《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
,家杼轴(纺织)面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则史料能够说明的是(  )A.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B.农产品商
品化日益明显C.新型的雇佣关系出现D.重农抑商观念彻底改变7.下表为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年份1849
185018521854输出人数32344718 43425 063据此推知(  )A.导致了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B.解决了加利福
尼亚劳动力匮乏问题C.华工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贡献D.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8.在17世纪海外贸易中扮演主要角色,被
誉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9.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
工厂。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瓦特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道:
“是力量,陛下。”“力量”指(  )A.珍妮机B.蒸汽机C.内燃机D.电动机10.“大致从1800年以后开始,欧洲人海外扩张的追求
发生了重大改变,金属、棉花等原料成为其在海外寻求的主要物资。”推动上述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B.奴隶贸易的盛行
C.世界市场的拓展D.交通工具的革新11.下图数据的高指标严重超越中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 ?大跃进时
期的炼钢指标示意图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2.张贴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对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兴无灭资,反帝防修②食堂
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③联产承包田丰收,自主经营人欢笑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D.
①④②③13.我国发行下图票券的原因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  )A.社会主义优越性B.物资供应比较紧缺C.计划经济体制适合当
时的中国D.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作用14.《申报》1912年4月15日曾报:“试一游都市,触于吾人之眼帘者,簇簇然几乎无一不头戴洋
帽。”5月13日又报,汉口工商业宣传大会上,随县程君玉登台演说外洋衣帽畅销全国之害,说毕,即抽刀断指血书“请用国货”四字。材料反映
出民国初年(  )A.中国传统服饰逐步消失B.民族服饰工业发展迅速C.政治变革影响社会生活D.中外服饰文化难以兼容15.苏俄曾流行
这样一首歌谣:“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针对广大人民对当时政策的
不满,1921年春,苏俄政府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全盘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16.斯塔夫里阿诺
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时候,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文中所说的发生在20世纪30年
代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17.1929—1933年,美国不少著
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源
于(  )A.世界大战B.环境恶化C.自然灾害D.经济大危机18.罗斯福在签署《国家工业复兴法》法令时说,法令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的
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的海盗式的方法与措施。这说明该项法令(  )A.有利于扩大
企业规模B.完善了失业保障制度C.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D.旨在保护工人的权利19.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
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
人。这体现出(  )A.计划体制的弊端B.商品经济发展C.指令性计划减少D.公有制被打破20.罗斯福新政期间,设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
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辟了许多国有林区和公园。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哪一方面的内容(  )A.实施直接救济B.兴办公共工程
以工代赈C.保护劳工权利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1.马克思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
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
解这现象采取的措施有(  )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推动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兴起D.建立社会福利国家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作出的重大举措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D.成立联合国23.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
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千呼万
唤始出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24.在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中,由2个发达国家和1个发展中国家在美洲组成了(  )A.欧洲联盟B.东南亚国
家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D.世界贸易组织25.“……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
四方。”歌中的“天路”(下图)是指(  )A.淞沪铁路B.唐胥铁路C.京张铁路D.青藏铁路26.下表是某一个国际组织经济总量占世界
经济的比重变化。这一国际组织可能是(  )时间1976年1992年2000年2008年2015年比重70%68%66%53%47%
A.二十国集团B.欧洲联盟C.西方七国集团D.亚太经合组织二、材料分析题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
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 材料二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的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
。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并在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迅速成
为世界强国,为二战打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有很多弊端。最终导致了八、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请回答:(1)材料一
中的“调整”通常称之为什么?它开创了什么样的资本主义经济新模式?(2)材料二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指什么模式?它在经济领域
有哪些弊端?(3)20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时,中国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改革开放之路?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一: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
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
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
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1995年)材料二:200
9年末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正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目前,欧元区各国正希望通过多方面合作和共
同努力来摆脱困境,但步履蹒跚。——摘编自《影响全世界的欧洲债务危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共同体由哪三大重要机构组成?(
2)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一体化前景的看法。参考答案1.D【详解】据材
料“先有郑和下西洋……后有西方传来叩启闭关自守的大门……又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郑和下西洋、实行海禁政策、
废除宰相,符合题意,故D正确;汉朝、唐朝、宋朝都不符合题意,故AB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郑和下西洋……后有
西方传来叩启闭关自守的大门……又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朝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C【详解】材料“
夫在芸耨(耕耘),妻在机杼”“春夏夫出下南亩,秋冬女练下布帛”体现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故C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民营手工业
发达,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雇佣劳动关系,排除D。3.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内容显示男主人在外正通过铁犁牛耕进行农业生产而妻子在家进行纺织,这体现
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生产特点,答案选A。B项只部分反映了题中信息;CD两项出现在小农经济之前。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
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特点4.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朝瓷器的影响。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的陶瓷传入
之后,改变了过去的饮食习俗。这体现了宋朝瓷器促进了东南亚当地的文明进步。材料未体现文明转型、生活质量、友好关系,故本题选C。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宋朝瓷器的影响5.B【详解】材料中的画作描绘了当时的市井生活,而反映市井生活的属于风俗画,故B符合题
意;写意画是从表现技法而言的,即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故A不符合题意;山水画是从题材而言的,指构图以山水为主,故C不符合题意;宫廷
画是从画者的身份而言的,指画作是由宫廷画画师而作,故D不符合题意。6.C【详解】根据材料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可知,材料描述的是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拥有大量资金和
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若干机工进行生产。这是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故答案为C
项。A项,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出现在民营手工业中,与官营手工业无关,排除;B项,农产品商品化指的是农业产品投放向市场并成为商品,与早期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无关,排除;D项,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彻底改变”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7.C【详解】大量
华工输入美国,促进美国的开发,这是毫无疑问的,故可选C;题干中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劳工数量并不能反映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故
可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了大量的中国劳工输往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未反映出是否能解决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故可排除B;《南京条约》
中的通商口岸不包括香港,故可排除D。8.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
为头号贸易强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故C项正确,排除AB;英国崛起于18世纪,排除D。9.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制造的
“力量”是蒸汽机,故B项正确;珍妮机发明于1765年,故A项错误;内燃机和电动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发明,故CD错误。点睛:本题
解题的关键信息有“1784年”、“瓦特”、“力量”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的蒸汽机。10.A【详解】根据“金属、棉花等原料成为其
在海外寻求的主要物资”可以看出其主要是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对原料需求量的增加,故A正确;BC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1.A【详解】
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示意图,高指标严重超越中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时间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A项正确;20
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大跃进已经结束,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大跃进已经结束,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进入到改
革开放新时期,大跃进以结束,排除D项。故选A项。12.C【分析】【详解】①指的是发生在中苏关系破裂的20世纪60年代;②反映的是1
958 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是1978年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指的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故
选C。 13.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票和布票是当时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物资匮乏,B选项符合题意。粮票和布票
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A选项排除。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恢复,当时从长远来看严重束缚了当时的生产力,C选项排
除。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否定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D选项排除。14.C【详解】依据材料“簇簇然几乎无一不头戴洋帽”来看,辛亥革命后很
多人穿近代西装,可见辛亥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意识习俗,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C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传统服饰并没有消失,A错误;材料只
是反映了生活习惯的变化,未体现民族服饰工业的迅速发展,B错误;中山装兼有中西文化的特点,表明中外服饰可以兼容,D错误。故选C。15
.B【详解】材料主要反映苏俄社会矛盾的激化,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为此,1921年春,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故排除A,选B
;CD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时间不符,排除。16.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指的是19
29年的经济危机;“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指的是斯大林模式,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20世纪
20年代,故AB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故D项错误。17.D【详解】由材料的时间信息可知,这一现象源于1929年
—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故D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14—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1939—1945年,故A项错误;
材料信息和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无关,故BC错误。18.C【详解】罗斯福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限制生产规模,防止因盲目生产带来的生
产过剩,A错误;B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排除B;材料说明政府规范工业生产、协调劳资矛盾,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故C正
确;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故D错误。【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
机,所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重要内容之一是限制生产规模,减少产量,以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19.A【详解】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工业有关的工业部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的弊端没有解决,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
的经济建设状况,排除B、C、D项。20.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
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辟了许多国有林区和公园,这些都是常见的工程,所以,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
政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的内容,B项正确。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详解】21.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
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可以得出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二战后为了缓解而采取的措施是建立社会福利国家,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罗斯福新政
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建立福利国家22.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主导下,召开布
雷顿森林体系,构建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选项C正确;马歇尔计划目的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遏制苏联,不是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排除A;北约是美苏冷战在军事领域的对抗表现,不属于经济内容,排除B;联合国不是世界经济体系内容,排除D。23.A【详解】
在1912—1919年的短短7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新增资本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迅速发展的态势显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故选A项;“小荷才露尖尖角”不符合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状态,排除B项;CD项体现的发展的艰难,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4.C【详解】注
意材料的区域限制条件:美洲。A选项欧洲联盟的地点在欧洲,排除;B选项东南亚国家联盟在东南亚,排除;C选项和D选项都有美洲的参与,但
是材料限定的是“2个发达国家和1个发展中国家”,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排除D选项。25.D【详解】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完成于2006
年的青藏铁路。据材料“……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可知,天路(之所以
称为天路是因为海拔高)、青稞酒酥油茶产于青藏地区,D正确;淞沪铁路建于1876年,与材料信息现代化铁路不符,A错误;唐胥铁路建于1
879年,与材料不符,B错误;京张铁路建于1905年,与材料信息不符,C错误。26.C【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6年
—2015年七国集团(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经济总量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和新兴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有关,C项正
确;二十国集团的成立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A项排除;欧洲联盟属于政治经济一体化
组织,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亚太经合组织属于政府间的论坛性质的组织,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故选C。27.(1)调整:罗斯福新政。模
式: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模式:斯大林模式。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
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压制企业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3)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详解】(1)调整:根据材料一“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集会上发表演说”可得出,罗斯福新政。模式:结合
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模式:根据材料二“并在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
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迅速成为世界强国”可得出,斯大林模式。弊端: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
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压制企业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3)
道路: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8.(1)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2)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3)欧洲的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欧洲各国之间,责任和义务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欧洲联合的进步,欧洲需要进一步调整,管理和协调机制,防范利益的失衡。【详解】(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欧共体的形成是建立在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基础之上,是三大共同体联合的结果。(2)从材料可以看出,欧洲从50年代到90年代的联合过程,体现了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3)从材料二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欧洲的联合一方面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欧洲内部矛盾计划,使欧洲局部的矛盾成为欧洲整个集团的矛盾,所以我们认为,欧洲的经济联合一方面能够促进大部分成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容易让有一些国家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和义务,出现一些利益上的失衡。欧盟应该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管理和协调机制,防止利益失衡威胁到整个欧洲的发展。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