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七章:质量与密度
2023-10-04 | 阅:  转:  |  分享 
  
第七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第二部分 考点精练

 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1.下面关于天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B.在使用天平前,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左端“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C.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不在分度盘的中央,可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D.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

2.小强同学利用托盘天平测量一瓶饮料和瓶的总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饮料和瓶,右盘添加砝码,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饮料和瓶的总质量是________.



 质量、密度的理解及应用

3.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4.如图所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在环球飞行,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里“极轻”的物理含义是( )



A.弹性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质量小

 密度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5.对于密度公式ρ=,理解正确的是( )

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

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对于同一种物质,m与V成正比

D.以上说法均不对

6.如图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



A.ρ1>ρ2>ρ3

B.ρ1<ρ2<ρ3

C.ρ1=ρ2=ρ3

D.无法判断

7.某金属棒的体积为3×10-3 m3,质量为8.1 kg,则该金属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合________g/cm3.若分成长度之比为2∶1的两段,则两段金属棒密度之比为________.

 测量物质的密度

8.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测量某品牌食用油的密度,用量筒和已调好的天平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70 g;②将适量食用油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③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内食用油的质量为62.4 g

B.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65 cm3

C.用这个实验方案测量出的食用油密度小于真实值

D.采用②-③-①的实验步骤顺序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9.某同学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因矿石体积较大,他借助于溢水杯,用细线将矿石拴好后缓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空烧杯收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他测出的矿石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第三部分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1 密度的相关计算

1.某金属块质量为0.237 kg,体积为30 cm3,它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其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其锯掉1/3,剩下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2017·南充)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则容器质量为________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ρ水=1.0×103 kg/m3)

3.(易错)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 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 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________cm3.(ρ冰=0.9×103 kg/m3)

重难点2 m-V图象问题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ρ甲________ρ乙(填“>”“<”或“=”);质量为1.8 kg乙物质的体积为________dm3.若甲、乙制成等质量的a、b实心物体,浸没水中,松手稳定后a将________,b将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5.(易错)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2 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

C.量杯质量为40 g

D.6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



第四部分 重点实验突破

实验突破 测量物质的密度

(2016·孝感)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石块放入左盘,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3)如图丙所示,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4)小丽同学做这个实验时没有用天平,也测出了该石块的密度.她先按照小浩的方法测出石块的体积,然后用体积为48 cm3、质量为12 g的小泡沫块(不吸水)与小石块用细线捆在一起,再次放入量筒中,石块和泡沫块漂浮在水面上,且有1/3的泡沫露出水面.石块和泡沫块放入量筒之前水面初始位置是28 mL,则石块和泡沫块放入量筒后水面应该在________mL刻度处.小丽测出的石块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浩的测量值.

(5)若小浩先测出了小石块的体积,再将小石块从量筒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其质量,再求出小石块的密度.这样会导终小石块最终密度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和小烧杯测量石块的体积.其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B.将溢水杯装满水后,将小矿石放入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承接溢出的水;

C.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质量m2.

则小矿石的体积V石=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和ρ水表示).

(7)刘海同学说这样太麻烦,只要给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根细绳就可以解决,然后就演示起来.先用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G,又用测力计吊着石块浸没到水中记下此时测力计示数F,最后就写出了表达式ρ矿石=________(用G,F,ρ水来表示).



第五部分 跟踪训练

1.(2017·衡阳)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2.(2017·湘潭)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 )

A.密度小 B.体积小

C.硬度小 D.弹性小

3.(2017·广州)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A.9 t B.9 kg

C.9 g D.9 mg

4.(2017·连云港)有四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

5.(2017·自贡)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6.(2017·广州)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 ℃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 ℃时液体的体积比5 ℃时的大

D.由1 ℃升高到8 ℃,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7.(2017·贵港)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使用前,将________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取砝码时,必须用________夹取.

8.(2016·梧州)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2017·无锡)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甲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将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容器中,则________(填“甲”和“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



10.(2017·黄石)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刻度,小欢同学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才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他们进一步实施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烧杯质量m1;

B.将该品牌牛奶倒一部分在烧杯中,测出牛奶和烧杯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体积为V.

他们测得牛奶的质量m=________(用m1、m2表示);据此求得该品牌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3)经过分析,两位同学很快发现上述实验操作步骤有不足之处,所测得该品牌牛奶密度数据比包装盒上公布的密度数据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1.(2017·烟台)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2017·巴彦淖尔)质量为m1的液体甲与质量为m2的液体乙相混合,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

A.(ρ1+ρ2) B.

C. D.

13.(2017·济宁)小可为测量如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密度为________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________mL.

测量

步骤 ①测整盒酸奶的质量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量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质量 测量

数据 238.7 g 151.3 g 227.3 g

14.(2017·德州)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1)一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倒入20 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2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b.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取出量筒中的金属块直接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2乙所示.

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该实验所测密度比金属块实际的密度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二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

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水、足量的未知液体、烧杯(2个)

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其示数为F1;

③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其示数为F2;

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5.(2017·呼和浩特)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 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 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2018年新课标物理中考复习专题教学案第七章  质量与密度

第二部分 考点精练

1.C 2.右 82.4 g 3.A 4.C 5.C 6.A 7.2.7×103 2.7 1∶1 8.D 

9.(1)左 (2)2.74×103 偏大

第三部分 重难点突破

1.7.9×103 体积为1 m3的金属块质量是7.9×103 kg 7.9×103 

2.50 0.8  3.2.5 50  4.> 2 沉底 漂浮 5.D 

第四部分 重点实验突破

(1)调节横梁平衡时,未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58 (3)40 1.45 

(4)100 大于 (5)偏大  (7)ρ水

第五部分 跟踪训练

1.B 2.A 3.B 4.B 5.C 6.C 7.游码 镊子 8.不变 变小 9.1 甲 

10.(1)右 (2)m2-m1  (3)偏大 11.C 12.B 13.1.15×103 200 

14.(1)②20 ③右 7.89×103 偏大 (2)③·ρ水 

15.(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ρ===3.74 g/cm3=3.74×103 kg/m3 

(2)构件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 则m铝+m钢=374 g ① 

由ρ=可得V=,且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则+=100 cm3 即+=100 cm3 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m铝=216 g 

则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 ×100%≈57.8%





献花(0)
+1
(本文系瑞风瑞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