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2023-10-08 | 阅:  转:  |  分享 
  
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
单选题1.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下列关于“3S”技术在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监测中的应用,
正确的是(?)①利用RS确定已消失和现存的湖泊位置,提供参考数据②利用GNSS动态监测湖泊面积,及时把握其动态变化③利用GIS模拟
演示湖泊消失过程,分析成因④利用RS监测湖泊水质环境变化,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下图为某天文
爱好者拍摄的某日的日全食照片。完成下面小题。2.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是(?)A.光球层B.日冕层C.色球层D.平
流层3.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外部圈层所产生的太阳活动可能导致(?)A.高层大气中流星现象增多B.我国天和空间站通信可能被干扰C.黄
土高原的夜空出现极光D.全球农业歉收概率的概率会更高二、选择题组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
成功,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计划于2021年2月或3月抵达火星。完成下面小题。4.“天问一号”号在太空飞行中,最可能
遭遇的风险是(?)A.天体撞击B.强烈射电C.暴风骤雨D.木星遮日5.科学家认为火星是人类最宜迁居的星球之一,这是因为火星和地球两
者有(?)A.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B.相同土壤和液态水C.比较接近的表面温度D.相近的体积和质量加州大学南加州星系演化研究中心借助3
台望远镜获取的数据和图像发现29个天体拥有速度高达每秒2500公里的外向星风,“星风”类似于太阳日冕层释放能量时抛射高能带电粒子的
不稳定现象,是天体在演化中逐渐损失质量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天体能产生“星风现象”的是(?)A.哈雷彗星B.流星体C.
织女星D.月球7.如果这种“星风”能够到达地球,则地球上可能出现(?)A.大雁和鸽子向南迁徙B.无线电对讲机失效C.太阳能汽车无法
启动D.杭州可观察到极光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5时9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下图为此次地震的烈
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8.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软流层D.地核9.造成此次地震烈度呈蛋形形状分布的因素是(
?)A.震中距B.震级C.地质构造D.震源深度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孤立山峰和奇岩怪石。广东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典
型代表,也是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丹霞梧桐的主要分布地。图为丹霞山狮子岩——阳元山景区丹霞梧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该景
区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冰川侵蚀D.变质作用11.结合丹霞梧桐主要分布地推测,该植物(?)A.
耐寒B.喜阴C.喜湿D.耐瘠薄破火山是近圆形的火山洼地,其形成与大量岩浆爆炸式喷出,伴随岩浆房顶板塌陷有关。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破
火山的简化结构模型。完成下面小题。?12.图示破火山的形成过程为(?)A.喷发--塌陷--沉积B.沉积--喷发--塌陷C.喷发--
沉积--塌陷D.塌陷--喷发--沉积13.图中甲沉积物来源于(?)A.风力沉积B.河流沉积C.湖泊沉积D.冰川沉积下图为某地地质剖
面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地质构造,丁为花岗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最有可能发育泉水的部位是(?)A.甲B.
乙C.丙D.丁15.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固结成岩—水平挤压—岩浆侵入—断层错位B.岩浆侵入—断层错位—固结成岩—水平挤
压C.水平挤压—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层错位D.断层错位—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固结成岩我国部分气候干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
-15厘米厚的砂石覆盖层,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图左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右为砂田西瓜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右中西瓜比
较甜,与图左中各环节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①较强,②较弱B.①较弱,②较弱C.②较强,③较强D.②较强,④较弱17.砂石覆盖对
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合理的是(?)A.阻碍地表水下渗B.加强风力侵蚀C.减缓土地荒漠化D.加剧水土流失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
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塑料大棚和黑色尼龙网直接
影响的辐射分别是(?)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19.霜冻多出现在
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D.大气的地面辐射的吸收
作用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0.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的地点是(?)A.A地B.B地C.C地D.D地21.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
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A.①B.②C.③D.④“渔光互补”是指将渔业养殖和光伏
发电相结合,通过在水面上设立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面下养殖鱼虾,有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下图为水上光伏电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22
.有关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B.是促使地球上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C.是维持
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D.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23.推广“渔光互补”能起到的作用有(?)A.可以降低水温,减少水分蒸发B.促进水面
植物光合作用C.会降低当地的环境质量D.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河道中心滩、沙洲、沙坝等造成河床分汊,多形成辫状河道,其形态常常不稳定。下
图为某河段内辫状河道的一次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下列河段最适宜发育辫状河道的是(?)A.长江河源区B.黄河中游C.珠江
中下游D.塔里木河下游25.图示辫状河道的演变期间,中心沙坝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和流水侵蚀C.流
水沉积D.风力搬运和流水侵蚀城市热岛强度(UHII):指城区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当天气晴朗、无风时,热岛强度更大。读我国华北某特
大城市城市热岛强度的时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6.一天中城市风最强的时段是(?)A.01:00-06:00B.07:00-11:
00C.11:00-16:00D.17:00-21:0027.春季该城市热岛强度低的原因有(?)①西北季风风力大 ②植被覆盖率低,
增温明显 ③雨带未到达,多晴朗天气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三、选择题组(多选)2021年8月,我国首次发现2.9亿年前史
前巨鲨——瓣齿鲨化石,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下图为地质年代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瓣齿鲨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
能是(?)A.第四纪B.寒武纪C.石炭纪—二叠纪D.重要的成煤时期29.研究化石,可以(?)A.推测古地理环境B.推测古气候C.还
原地貌形成过程D.确定地球的年龄读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地貌图,识别主要地貌。完成下面小题。30.在上右图示意的海浪侵蚀地貌中,下列对
应正确的是(?)A.①-海蚀崖B.②-海蚀拱桥C.③-海蚀柱D.④-海蚀平台31.在上左图示意的海浪沉积地貌中,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①-海滩B.②-沙嘴C.③-三角洲D.④-水下沙坝四、综合题32.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
,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 的公转轨道,曲线③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的序号
为 ,举出该行星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两条即可)。(2)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
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3)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
阳活动是 。(4)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地震波传播到曲线③产生的变化是 。33.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拉开序幕,这是到目前唯一不在夏天举办的世界杯。图1为卡塔尔地理位置
图,图2是身穿白袍的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材料二:“974”体育场是八座世界杯场馆中唯一没有制冷设施的场馆,由于背靠大海、结构通
风,从波斯湾吹来的海风为“974”球场带来凉爽。(1)油气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 (填能源类型);卡塔尔修建的输气管道主要
利用了海洋 资源。(2)卡塔尔地处 (填寒/温/热)带,该国男子多穿白色长袍,可以有效 (填削弱作用类型)太阳辐射,降低体表温度。
(3)请说出下列框图中数码的含义,说明卡塔尔世界杯大部分赛事安排在当地夜间举办的地理原理。① ;② ;③ ;④ 。(4)能正确表示
海风从波斯湾吹来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虚线代表等压面)是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20
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曲那两
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
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1)分析10-11月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
。(2)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3)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
通的理由。参考答案1.B【详解】遥感技术(RS),是人的视力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接收地
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本质上是“看”的过程,因此利用RS监测湖泊面积动态变化,确定已消失和现存
的湖泊位置,为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数据,①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相对应用途径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
等,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因此利用GNSS监测湖泊面积动态变化是做不到的,而应该使用RS,②错误。地理
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对、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查询”,相当于
“想、算”的人的活动,根据储存在计算机里的不同时期湖泊位置和轮廓,可以利用GIS动态模拟演示湖泊消失过程,从而分析成因,③正确。利
用 RS无法直接监测湖泊水质环境变化,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B正确,排除ACD。故选B。2.A 3.B【分析】2.日常
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为光球层,在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为黑子,A正确,平时日冕层和色球层肉眼不能直接观测,平流层为地球大气层,BCD错
误,故选A。3.平时肉眼只能看到光球层,而当日全食时,明亮的光球层被遮挡,可看到色球层和日冕层。色球层的耀斑活动会干扰地球上的无线
电短波通信,B项正确;流星现象为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所产生,与太阳活动无关,A项错误;极光出现在极地地区,黄土高原看不到极光,C错
误;全球农业歉收概率受太阳活动影响小。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
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
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4.B 5.C【解析】4.“天问一号”
在太空飞行中,遭遇天体撞击的可能性很小,A错误;太空中的强烈射电可以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系统、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失灵,影响天问一号飞行
安全,B正确;太空中没有暴风骤雨现象,C错误;木星遮挡太阳光线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5.火星上没有适合
生物呼吸的氧气,A错误;火星与地球的土壤不同,火星上没有液态的水,B错误;火星轨道与地球轨道相距较近,都属于类地行星,与地球表面温
度比较接近,C正确;火星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5%,质量只有地球的11%,体积和质量与地球差距较大,D错误。故选C。【点睛】火星,是离
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
则与地球相近,但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南半球
是古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火星在视觉上呈现为橘红色是因为地表广泛普遍的分布着氧化铁的造成的,其红色的外
观在肉眼可见的天体中独具一格。6.C 7.B【解析】6.根据材料“‘星风’类似于太阳日冕层释放能量时抛射高能带电粒子的不稳定
现象”,可知只有像太阳一样的恒星通过剧烈的核聚变反应才能产生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织女星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恒星,能产生“星风现象”,
故C正确;彗星、流星体和月球都无法进行剧烈的核聚变反应,故无法产生“星风现象”,排除ABD。故选C。7.“星风”到达地球可能扰乱地
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B正确;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
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也会让大雁和鸽子无法正确辨别方向,A错误;太阳能汽车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与“星风现象”无关,C错误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杭州位于中纬度,无法观测到极光现象,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
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
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
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8.A 9.C【解析】8.根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6千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陆地壳的平均
厚度为39—41千米,所以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9.读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可知,此次地震烈度沿着断裂
带的方向延伸呈蛋形形状分布,所以造成的原因是地质构造,C正确。震中距为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A错误;地震的大小用震
级表示,B错误; 震源深度是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地表向下依次是:①地壳——海拔越高,地
壳越厚,莫霍面深度越深。②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其中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③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10
.A 11.D【解析】10.丹霞地貌发育最开始是在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
屑岩,后来因为地壳的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在崩塌过程中开始往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流水侵蚀,A正确。广东丹霞山位于季风区,风力沉积作用不显著,B错误。该地区海拔较低,纬度低,没有冰川,C错误。变质作用发生在地下高
温高压的环境,D错误。故选A。1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丹霞梧桐主要分布在崖壁上,背阴坡相对较少,说明其根系发达,
喜光耐旱,并不耐寒,AB错误。分布在崖壁上,地形陡峭,难以存水,说明其并不喜湿,C错误,崖壁上地形陡峭,土层较薄,雨水长期淋洗,土
壤较贫瘠,丹霞梧桐能够分布于此,说明其耐贫瘠,D正确。故选D。【点睛】丹霞地貌发育最开始是在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丹霞
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因为地壳的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在崩塌过程中开始往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
了红色山块。丹霞地貌最大的突出特点就是“赤壁丹崖”的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的方山、石墙、石峰和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12.A
13.C【解析】12.根据材料可知,破火山的形成与大量岩浆爆炸式喷出,伴随岩浆房顶板塌陷有关,而图中显示火山碎屑岩上方覆盖有
沉积物;由此分析可知,破火山的形成过程是最先发生岩浆爆炸式喷出,之后造成岩浆房顶部发生塌陷,最后火山停止喷发,顶部的碎屑岩上方由于
沉积作用形成了沉积物,故其形成过程为喷发--塌陷--沉积,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根据材料可知,该破火山爆发后由于岩浆房
顶部塌陷形成了火山洼地,同时该火山位于气候湿润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故其最有可能形成湖泊,故沉积物为湖泊沉积而来,而不是河流沉积,C
正确,B错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力作用和冰川作用不明显,故该沉积物不会来源于风力沉积和冰川沉积,AD错误。故选C。【点睛】岩层新老
关系的判断:(1)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接近地表。(2)岩浆岩可按照其与沉积
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
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4)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
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14.C
15.A【解析】14.泉水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一般发生在断层处,图中丙处是断层发育,可能有地下水出露形成泉,C正确;甲为背斜,乙为
向斜,丁为花岗岩,都不易出现泉水,ABD错误;故选C。15.读图根据甲乙下层岩石具有层理结构可知为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经历了固结成
岩的作用,沉积岩形成初期为水平岩层,图示岩层收到水平挤压而形成褶皱,因此先出现固结成岩,后出现水平挤压,排除CD;图中丁处为花岗岩
岩,是岩浆侵入形成,出现在沉积岩形成之后,排除B;丙为断层,且花岗岩中也有断层,说明断层错位出现在岩浆侵入之后,A正确。故选A。【
点睛】喷出岩的形成时间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的形成时间晚于其所在的岩层。16.B 17.C【解析】16.结合所学可知,①
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强,光照强,光合作用强烈,有利于糖分积累;②表示大气逆辐
射弱,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西瓜甜,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17.砂石覆盖增加了地表粗糙度,减缓了地表径
流,增加下渗,缓解水土流失,AD错误;砂石覆盖,对地表具有保护作用,减弱风力侵蚀,减缓土地荒漠化,C正确B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
】 砂石覆盖层显著的阻止了表层土壤水的下渗,提高了表层土壤湿度;砂石覆盖层阻碍了水的蒸发,砂田蒸发量要小于裸田; 在同深度下,砂田
的含水量高于裸田;砂田的含水量变化程度较小,裸田变化较大。18.A 19.B【解析】18.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穿过塑料大
棚,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塑料大棚可以阻挡,起保温作用;黑色尼龙网可以阻挡太阳辐射,最大程度减少太阳辐射进入塑料大棚,A正确,BCD
错误。所以选A。19.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因为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B正确;大气
的逆辐射作用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好,气温较高,不易发生霜冻,A、C错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说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
含量大,那么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保温效果好,气温高,不易发生霜冻,D错误。所以选B。【点睛】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1)吸收保存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能量截留在大气中。(2)补偿作用: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的能量损失,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由于大气保温效应,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提高到15℃,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20.B 21.B【解析】20.泥石流是发生
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B地,因为B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凸高为谷,即B地处沟谷地带,最易
发生泥石流,B正确。A地为山脊部位,D地为山坡、C地为陡崖,不易发生泥石流,ACD错误。故选B。21.泥石流多发于山谷中,图乙中虚
线为泥石流路线,泥石流路线的等高线向西南方向凸出,说明西南方向较高,泥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泥石流顺着山谷而下,故泥石流发生时,应向
垂直于沟谷两侧的山坡向上(图中②路线)逃生,可以尽快远离泥石流流经路线,B正确,ACD错。故选B。【点睛】泥石流发生时,要马上与泥
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22.CD 23.AD【解析】22.地球内部热能释放也能给地球
提供能量,如地热能,A错误。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不为地壳提供动力
,B错误。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是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C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D正确。故选CD
。23.推广“渔光互补”太阳能电池板阻挡阳光会导致水温降低,水分蒸发减少,A正确。太阳能电池板阻挡阳光不利于水面植物光合作用,B错
误。“渔光互补”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可以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改善大气质量,C错误。推广“渔光互补”即可以发电,又不妨碍养殖业发展,提高
土地利用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D正确。故选AD。【点睛】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缺点:太阳能较分散,难以集中利用,且利用效率低;由于受到
天气、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等自然条件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增加了利用的难度;开发技术要求高;占地广,投资成本高。24.A
25.B【解析】24.由辫状河河道窄且不稳定可知,其存在位置有水量较小,地势平坦的特点,四个选项中只有长江河源区符合该特点,A正
确、BCD错误。故选A。25.图示辫状河道的演变期间,中心沙坝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强弱交替的流水沉积和流水侵蚀作用,侵蚀作用强
时,中心沙坝被冲开,河道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再次发生弯曲,流速慢的区域再次沉积作用变强,形成新的中心沙坝,B正确、ACD错误。故选
B。【点睛】辫状河道是一种平原河流地貌,其主要成因为分叉型河床导致,河床因心滩、沙洲造成河床分叉,宽窄相同,形似发辫,所以称为辫状
河道。辫状河道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多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构成辫状。河道宽而浅,弯曲度小,其宽/深比值>40,弯
度指数<15,河道砂坝(心滩)发育。河流坡降大,河道不固定,迁移迅速,故又称为"游荡性河道"。由于河流经常改道,河道砂坝位置不固定
,故天然堤和河漫滩不发育。由于坡降大,沉积物搬运量大,并以底负载搬运型式为主。26.A 27.A【解析】26.根据材料“城市
热岛强度( UHI ):指城区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可知,城市热岛强度越大,城区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越大,城市风越强。由图可知,
01:00-06:00时城市热岛强度最大,因此为一天中城市风最强的时段,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A 。27.该城市位于我国
华北地区,春季西北季风风力大,会对城市风产生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热岛强度,①正确;春季植被叶片刚刚发芽,植被覆盖率低,增
温速度快,与城市的温差减小,会降低城市热岛强度,②正确;由材料可知,当天气晴朗、无风时,城市热岛强度更大,故雨带未到达,多晴朗天气
会导致该城市热岛强度更大,③错误。综上所述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点睛】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
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凸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
地称为城市热岛。28.CD 29.AB【解析】28.结合材料“2.9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化石”并结合地质年代简表可知,瓣
齿鲨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石炭纪,C正确;第四纪在距今1.45亿年之后,时代相距久远,可能已经出现灭绝或者进化了,寒武纪在距今4.
854亿年前,与瓣齿鲨的生存年代相距久远,还没有瓣齿鲨大量生存,AB错误;石炭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D正确。所以选CD。29.研究化
石,可以了解地球生命历史,但不能准确确定地球的年龄,D错误;生物化石可以反映当时的古地理环境特征,但沉积岩层中可能含有化石,也可能
不含有化石,所以研究化石可以推测古地理环境,推测古气候,但不能还原地貌形成过程,AB正确,C错误。所以选AB。【点睛】在漫长的地质
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
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
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来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化
石一般最少都要经过上亿年才能形成。30.AC 31.AB【解析】30.读图可知,①是海蚀崖, ②是海蚀平台, ③是海蚀柱,
④是海蚀拱桥。故选AC。31.③三角洲和④水下沙坝均是流水堆积地貌,CD错误。海滩和沙嘴为海浪堆积地貌,AB正确,故选AB。【点睛
】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机械性的撞击和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
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海蚀多发生在基岩海岸。海蚀的程度与当地波
浪的强度、海岸原始地形有关,组成海岸的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亦有重要影响。所形成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
等。这类地貌又因海岸物质的组成不同,被侵蚀的速度及地貌的发育程度也有差异。32.(1) 土星 火星 ④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的体积质量,有充足的大气;有液态水存在(2)中生(3) 日冕 太阳黑子(4)
地壳 横波消失,纵波显著减小【分析】本题以地理模式图为资料,涉及了太阳系构成、地球的演化、太阳大气分层、地球内部
圈层的相关内容,考查了学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太阳系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因此曲线①为土星的公转轨道,曲线③为火星的公转轨道
;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为④,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等外部条件,适宜的大气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等
内部条件。(2)裸子植物繁生的时代应为中生代;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中生代。(3)太阳
大气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为光球层,该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
动是太阳黑子。(4)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向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分界面为古登堡面。因此
曲线①②之间为地壳;地震波传播到曲线③时,横波消失,纵波显著减小。33.(1) 太阳能 空间(2) 热
反射(3) 小 长 大气逆 保温(4)①【分析】本题以卡塔尔世界杯举办地卡塔尔地理位置图为材
料设置试题,涉及能源类型、海洋资源类型、五带分布、热力环流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
理现象的能力。【详解】(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能储存在自己的身体里,动物的食物来自植物,所以古代的动植物具有的能
量都是来自太阳能;而远古的动植物又埋藏在地下变成了煤、石油、天然气;因此,可以说,煤、石油、天然气具有的能量最终还是来自太阳能,我
们使用的这些能源,其实是亿万年前储存下来的太阳能。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将海
面、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资源,海底管道是铺设在水下或埋于海底一定深度的输送石油、天然气、水等
的管道,属于海洋空间资源。(2)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只有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夏季里的卡塔尔炎热潮湿,最高气温有时可达5
0摄氏度以上,而即使到了冬季,最高气温也可达到30摄氏度左右,故卡塔尔地处热带。白色衣服容易反光,不吸收热量,可以有效反射太阳辐射
,降低体表温度。(3)北半球冬季,一年中太阳高度角较小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较弱,且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较长,被大气削弱较多,获得
的太阳辐射能少;卡塔尔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晴天多,夜晚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低,夜晚降温快。因此夜晚气温较低,利
于足球比赛,所以卡塔尔世界杯大部分赛事安排在当地夜间举办。(4)题干所提局地环流发生在海边,存在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风,是海陆风。海陆风的形成是由于海水(水域)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海水比热容大,升温和降温都较慢,而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和降温都较快。白天,陆地和海洋共同升温,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陆地温度比海洋高,在近地面陆地上形成低压,而海洋上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称为“海风”。故海风发生在白天,排除②④;海洋近地面是高压,等压面上凸是高压区,③处海洋近地面等压面下凹,不符合高压特征,故③错误;故①正确。34.(1)此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位于西风下风向,西风影响加强;西风经过湖区时,湖泊为西风提供热量和水汽;湖泊东侧区域地形较高,易产生地形雨。(2)那曲凹岸处向东侵蚀,雄曲凹岸处向西侵蚀;侵蚀持续进行,分水岭将被切开;发生河流袭夺,两河流连通。(3)两湖分水岭海拔低于4740m;纳木错湖面海拔曾达到4748m,高于分水岭和仁错湖面海拔,说明两湖曾经贯通;随着全球变暖,注入两湖的冰雪融水和降水增加,湖面上涨;如果湖面上涨超过分水岭海拔,两湖将再次贯通。【分析】本题以纳木错湖的相关介绍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河流、全球变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识、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而纳木错东侧区域位于西风的下风向,湖面没有结冰时,西风带来纳木错湖面的水汽,吹向纳木错东岸,再加上纳木错东侧区域的地形较高,从而容易形成地形雨,在10-11月期间,降水充足。(2)河流从南部山区流出,在遇到地形阻挡后分流,但两条河流凹岸处均受到侵蚀,随着时间推移,两条河流凹岸处距离不断侵蚀而接近,直到两河切穿分水岭,河流连通。(3)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注入两湖内的冰雪融水和降水逐渐增加,从而导致湖面上涨,当湖面的上涨超过两湖之间分水岭的海拔时,两湖将连通。【点睛】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小初高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