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蛮腰研究
2023-10-10 | 阅:  转:  |  分享 
  
小蛮腰研究广州塔的俗名“小蛮腰”,每天都看着它,但是有多少人能知道它究竟何意?比较正确一点的理解可能就是小细腰,再离谱一点可能就是老粗腰——
粗俗蛮野之腰了。其实这个称谓的正确解读应该是“古代美女小蛮的杨柳腰”。小蛮腰的最早的发明者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孟棨《本事诗?事感》
:“白尚书妓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和小蛮就是白居易的家妓,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
蛮的腰纤细婀娜如同杨柳。白居易的愿诗是: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黛青描画眉,凝脂若雪肤。回眸一笑过,倾国倾人城。(《旧唐书·白居易
传》)是否真有那么好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他在《长恨歌》里热烈推崇的杨贵妃来看,我们确实不敢恭维他的眼光,因为杨贵妃的形象在今天
来看,绝对是一个臃肿不堪的肥婆。但是白居易却因此为中国美女们立下了一个标杆,千百年后,我们还是得从他的审美趣味中汲取思想的资源。欧
阳修《少年游》:“绿云双亸插金翘。年纪正妖饶。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葛胜仲《蝶恋花》:“安得红颜为老伴。妙舞花前,杨
柳夸身段。已倒玉山迥竹院。清香不断风吹面。”;洪适《好事近》:“小蛮樊素两倾城,几度醉狂客。明日扁舟西去,听歌声不得。”;吴文英《
烛影摇红》:“莫唱阳关,但凭彩袖歌千岁。秋星入梦隔明朝,十载吴宫会。一棹回潮度苇。正西窗、灯花报喜。柳蛮樱素,试酒争怜,不教不醉”
。而把这一美感发挥到极致的应该非曹雪芹莫属。《红楼梦》第三回对林黛玉的描写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
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宋代·郑清之《食后闲步》:
乞得闲身入钓台,柳眉舒尽见桃腮。山中历日花开落,物外交朋鹤去来。更展书窗延竹影,剩翻隙地长梅栽。春寒无赖欺霜履,健倒应愁破绿苔。苏
轼的《孙莘老求墨妙亭诗》诗云: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憎。这是谈论书法之美:杜甫评论书法特别看
重瘦硬,这样的观点我不能够苟同。书法无论短长肥瘦各有姿态,环肥燕瘦谁能分出高下?不过自唐代以后,中国美女的标准体型还是归于以瘦为美
,玉树临风的绰约之美。由此生发开去,中国美女们有了确定的审美符号,这就是所谓“杏眼柳眉”,“樱口桃腮”,“桃腮杏眼樱桃口,柳眉葱指
杨柳腰”,断断不会是“獐头鼠目水蛇腰”了。一个广州小蛮腰,承载了许多历史的和文化的记忆,它也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情趣所在。可惜现在到处
充斥的“野蛮女友”已经没有这份风雅了。
献花(0)
+1
(本文系岭南闲人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