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HY_T 0334-2022《自动剖面漂流浮标海上比测方法》
2023-10-11 | 阅:  转:  |  分享 
  
ICS070.060

CCSA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334—2022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海上比测方法

Comparativeseatrialofautonomousdrfitingprofiler

2022-02-18发布202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

目 次

前言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范围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术语和定义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试验条件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仪器设备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 标准仪器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被测设备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试验项目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 盐度测量示值误差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 盐度漂移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 压力示值误差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6

4数据接收有效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使用寿命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试验步骤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试验前准备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 试验程序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试验数据处理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1 盐度示值误差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 盐度漂移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3 压力示值误差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4 数据接收有效率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9 试验报告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使用寿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附录A (规范性)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观测信息文件格式7… … … … … … … … … … … … … … … … … …

附录B (规范性)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数据质量控制1 0…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C (资料性) C T D仪观测记录格式1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D (资料性)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检查表1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F (资料性)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记录表1 6…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E (资料性)自动剖面漂流浮标传感器常规清洗方法… … … … … … … … … … … … … … … … … 1 5



附录G (资料性) C T D仪现场校正程序1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H (资料性) 试验报告格式1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Y/T0334—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 B / T 1 .1 — 2 0 2 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2 8 3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海洋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文彬、李扬眉、张少永、商红梅、吕九红、彭家忠、田政、董明媚、陈学恩。



HY/T0334—2022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海上比测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自动剖面漂流浮标(以下简称“剖面浮标” )海上比测的试验项目、仪器设备、试验步

骤、试验数据处理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仅适用于最大工作深度为2 0 0 0 m ,观测温度、盐度和压力的自动剖面漂流浮标的海上试

验。其他类型剖面浮标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 B / T 2 8 2 8 .1 — 2 0 1 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 Q 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 B / T 1 2 7 6 3 .2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 autonomousdriftingprofiler

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自动沉浮,在下沉之后于规定深度随海流漂移,最后下沉到最大工作深

度;在上升期间进行海洋参数剖面测量,并在海表面通过卫星系统向地面接收站传输数据和定位的海洋

观测设备。

3.2

循环 circle

根据程序设定,剖面浮标投放入水中后,顺序完成“下沉—定深漂流—继续下潜—上浮温盐深测

量—水面数据传输”一个连续工作的过程。

3.3

数据接收有效率 receiveddatarate

组成剖面实际接收数据的条数与组成剖面应接收到数据的条数的百分比。

3.4

盐度漂移 salinitydrift

浮标携带的电导率传感器计量特性的变化引起示值在一段时间内的连续或增量变化。

4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1

HY/T0334—2022

a ) 水深大于2 0 0 0 m ;

b ) 海底地形相对平坦;

c ) 海区宜选择流速较小的区域,避免强流区;

d ) 避免传感器在大于4 5 ℃的温度下暴晒;

e ) 布放时实测海况小于5级,且停船布放。

5 仪器设备

5.1 标准仪器

5.1.1 实验室盐度计

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在航次前后经计量检定机构的校准,在校准证书有效期内使用。

表1 实验室盐度计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要素技术指标

盐度测量范围0 .0 0 5 ~ 4 2

盐度准确度± 0 .0 0 2

盐度最大分辨率0 .0 0 0 2

水槽温度精确度± 0 .0 2 ℃

5.1.2 温盐深仪

温盐深仪(以下简称“ C T D仪” )技术指标应满足表2的要求,在航次前后经计量检定机构的校准,

并在校准证书有效期内使用。

表2 CTD仪主要技术要求

技术要素技术指标

电导率测量范围0 m S / c m ~ 7 0 m S / c m

温度测量范围- 5 ℃ ~ 3 5 ℃

压力测量范围0 M P a ~ 2 0 M P a

电导率初始精度± 0 .0 0 3 m S / c m

温度初始精度± 0 .0 0 1 ℃

压力初始精度± 0 .0 1 5 % F .S .

5.2 被测设备

被测剖面浮标观测信息文件应满足附录A的规定,观测数据质量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6 试验项目

6.1 盐度测量示值误差

不大于± 0 .0 2 。

2

HY/T0334—2022

6.2 盐度漂移

剖面浮标观测得到的剖面盐度数据与周边区域的气候态盐度客观估计值之差小于客观估计误差的

2倍。

6.3 压力示值误差

剖面浮标在下潜前观测的压力值不大于± 0 .0 2 5 M P a 。

6.4 数据接收有效率

大于或等于9 5 % 。

6.5 使用寿命

循环次数不少于1 0 0次。

7 试验步骤

7.1 试验前准备

7.1.1 CTD仪投放前准备

C T D仪投放前准备步骤如下。

a ) 测试期间首先参照附录C的格式记录有关信息;并在计算机中输入观测日期、文件名、站位

(经度、纬度)和其他有关的工作参数。

b ) 投放仪器前应确认机械连接牢固可靠,水下单元和采水器水密情况良好。待整机调试至正常

工作状态后开始投放仪器。

7.1.2 剖面浮标布放前准备

剖面浮标布放前准备如下。

a ) 布放剖面浮标前应准备好以下物品:磁铁(浮标生产厂商提供)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和1条尼

龙绳(长2 0 m ,直径6 m m ) 。

b ) 在将剖面浮标放在甲板之前,应执行布放前检查,检查结果记录格式参见附录D 。保证剖面浮

标工作正常及配置正确,使试验获得最大可能的成功机会。

c ) 剖面浮标在布放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测量传感器,清洗方法参见附录E ,该步骤宜

出海前在码头进行操作。

7.2 试验程序

7.2.1 CTD仪试验程序

具体测试步骤和要求如下。

a ) 确认试验条件,应满足第4章中规定的要求。

b ) 当试验船抵达试验海区比测站位后,试验船停航。

c ) 将水下单元吊放到海面以下,使传感器浸入水中感温3 m i n ~ 5 m i n 。对于实时显示C T D仪,

观测前应记下探头在水面下时的深度;对自容式C T D仪,应根据取样间隔确认在水面已记录

至少3组数据后方可下降进行试验。

d ) 根据现场水深和所使用的仪器型号确定探头的下放速度。一般应控制在1 .0 m / s左右。在深

3

HY/T0334—2022

海季节温跃层以下下降速度可稍快些,但以不超过1 .5 m / s为宜。在一次测试中,仪器下放速

度应保持稳定。若船只摇摆剧烈,可适当增加下放速度,以避免在测试数据中出现较多的深度

(或压强)逆变。

e ) 在C T D仪下放过程中, C T D仪观测层应在以下标准层记录,包括: 1 0 0 0 m 、 1 1 0 0 m 、 1 2 0 0 m 、

1 3 0 0 m 、 1 4 0 0 m 、 1 5 0 0 m 、 1 6 0 0 m 、 1 7 0 0 m 、 1 8 0 0 m 、 1 9 0 0 m和2 0 0 0 m十一层海水观测点

的温度值记为TC Si、盐度值记为SC Si和压力值记为PC Si。

f ) 在C T D仪下放过程中利用玫瑰型采水器采集海水样品,与利用实验室盐度计对海水样品的测

量结果比对一次。海水样品采样层应在1 0 0 0 m以下并按照G B / T 1 2 7 6 3 .2要求的标准观测

层采集。如发现C T D的测量结果达不到所要求的准确度,应及时检查仪器,必要时更换仪器

传感器,并应将比对和现场标定的详细情况记入表格中,表格格式参考附录C 。

g ) 用实验室盐度计现场测量采水器在标准观测层采集的海水样品,每层应取2瓶海水,一瓶用于

测量盐度值,另一瓶用于备查。用于测量的样品应读取3次数据, 3次读数的算数平均值作为

该层海水的标准盐度示值SS Si。

h ) C T D仪测盐度注意事项:

1 ) 释放仪器应在迎风舷,避免仪器压入船底。观测位置应避开机舱排污口及其他污染源;

2 ) 探头出入水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和船体碰撞,还应防止仪器触底;

3 ) C T D仪的传感器应保持清洁,每次观测完毕,都应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不应

残留盐粒和污物,探头应放置在阴凉处,切忌暴晒。

7.2.2 剖面浮标试验程序

具体测试步骤和要求如下。

a ) 取下磁铁,将被测剖面浮标开机,布放人员将尼龙绳作成回头绳,即布放绳的一端系在船尾一

侧的船舷上,另一端穿过剖面浮标平衡盘上的小孔抓在手中将剖面浮标布放,人力逐渐将剖面

浮标抬至试验船舷外侧,然后用绳将剖面浮标慢慢放入水中,最后放开回头绳一端,通过另一

端将回头绳从剖面浮标阻尼盘圆孔中抽出。布放过程中剖面浮标应在试验船的迎风舷布放,

同时不能与船发生碰撞,布放绳不可以缠绕剖面浮标,更不可将布放绳两端同时松开。

b ) 剖面浮标布放完成后,应记录布放情况,表格参见附录F 。

c ) 剖面浮标布放后,利用岸站接收系统接收剖面浮标数据,统计数据接收率和工作剖面数。

8 试验数据处理

8.1 盐度示值误差

8.1.1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方法如下:

a ) 接收被测剖面浮标第1个剖面数据,记录浮标在1 0 0 0 m ~ 2 0 0 0 m (每1 0 0 m为一层)之间

1 1个剖面层的TA Ti温度、SA Ti盐度和PA Ti压力值;

b ) 按照附录G中要求,利用现场实测资料对C T D仪进行现场校正, C T D仪符合要求后,按公

式( 1 )计算C T D仪和被测剖面浮标分别在1 0 0 0 m ~ 2 0 0 0 m (每1 0 0 m为一层)之间1 1个剖

面层的盐度差。

ΔSA T Ci=SA Ti-SC Si(i=1 , 2 , … , 1 1 ) … … … … … … … … … ( 1 )

式中:

ΔSA T Ci— — —被测剖面浮标观测的第1剖面在1 0 0 0 m ~ 2 0 0 0 m (每1 0 0 m为一层)之间第i个

4

HY/T0334—2022

观测层上的盐度示值误差;

SA Ti— — —被测剖面浮标观测的第1剖面在1 0 0 0 m ~ 2 0 0 0 m (每1 0 0 m为一层)之间第i个

观测层上的盐度值;

SC Si— — — C T D仪在1 0 0 0 m ~ 2 0 0 0 m (每1 0 0 m为一层)之间第i个观测层上的盐度值。

计算结果修约到小数点后三位。

8.1.2 试验结果

若被测剖面浮标观测的第1剖面分别在1 0 0 0 m ~ 2 0 0 0 m (每1 0 0 m为一层)之间1 1个剖面层测

量的盐度示值误差ΔSA T Ci的最大绝对值不大于0 .0 2的盐度准确度要求,则判定该项合格。

8.2 盐度漂移

8.2.1 数据处理

被测剖面浮标布放后接收的剖面数据按附录B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质量符合要求后,按公

式( 2 )进行盐度漂移计算。

δA Di=SA Di-SA Ei(i=1 , 2 , … , 6 7 ) … … … … … … … … … … ( 2 )

式中:

δA Di— — —浮标在选定剖面第i个观测层上的盐度漂移;

SA Di— — —浮标在选定剖面第i个观测层上的盐度值;

SA Ei— — —对应浮标位置周围区域在第i个观测层上的气候态盐度客观估计值。

计算结果修约到小数点后三位。

注:气候态数据集选用2 0 1 8年世界海洋图集( W o r l d O c e a n A t l a s 2 0 1 8 ,简称W O A 1 8 ) ,由美国国家海洋数据中心

( N a t i o n a l O c e a n o g r a p h i c D a t a C e n t e r , N O D C )提供。用户选观测时间相似(不同年同一月份) 、位置相邻( 1 ° × 1 °

范围内)的W O A 1 8资料,该资料包含气候态盐度客观估计值和估计误差。

8.2.2 试验结果

剖面浮标测量的所有剖面(除第1剖面)数据按G B / T 2 8 2 8 .1 — 2 0 1 2进行抽检(n= 2 0 , A c = 2 , R e = 3 ) ,

若在样本中发现盐度漂移绝对值超过气候态盐度客观估计误差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A c ,则判

定该项合格;反之不合格。

8.3 压力示值误差

8.3.1 数据处理

统计被测剖面浮标在海表面发完数据后开始下潜前测量的压力。

8.3.2 试验结果

被测剖面浮标在海表面的压力值的绝对值不大于0 .0 2 5 M P a 。

8.4 数据接收有效率

8.4.1 数据处理

计算被测剖面浮标每个剖面的数据接收有效率,待被测剖面浮标停止工作后,按公式( 3 )统计被测

剖面浮标在整个工作期间的数据接收有效率。

R=



N

i=0

ri

N… … … … … … … … … … ( 3 )

5

HY/T0334—2022

式中:

R— — —浮标在整个工作期间的数据接收有效率;

ri— — —浮标在某一剖面的数据接收有效率;

N— — —浮标的剖面数。

计算结果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8.4.2 试验结果

被测剖面浮标在整个工作期间的数据接收有效率大于或等于9 5 %为合格。

8.5 使用寿命

8.5.1 数据处理

待被测剖面浮标达到使用寿命后,统计被测剖面浮标完成的剖面数。

8.5.2 试验结果

被测剖面浮标完成的剖面数不小于1 0 0个为合格。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报告每一项试验结果,试验报告格式参见附录H ,宜包括下列

信息:

a ) 标题,名称为“试验报告” ;

b ) 试验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和每一页上的标识;

c )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d ) 被试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制造单位;

e ) 试验所依据的技术文件;

f ) 试验报告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的标识,试验员的签字或等效的标识;

g ) 试验仪器的状态描述;

h ) 试验所使用的标准仪器名称、型号/规格、技术指标及证书编号;

i ) 试验结果;

j ) 试验过程中存在的任何异常情况;

k ) 试验时间、地点以及试验报告出具日期。

当需对试验结果做出解释时,宜记录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定检测条件的信息,特

定方法、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

6

HY/T0334—2022

附 录 A

(规范性)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观测信息文件格式

A.1 剖面浮标元文件

剖面浮标元文件见表A .1 。

表A.1 剖面浮标元文件

参数名说 明

剖面浮标类型( P L A T F O R M T Y P E )使用浮标的型号

剖面浮标平台号( P L A T F O R M T Y P E )

使用A R G O S卫星的剖面浮标为P T T号,使用铱星的剖面

浮标为I M E I号,使用北斗( B E I D O U )卫星的剖面浮标为

I D号

剖面浮标固件版本号( F I R M W A R E R E V I S I O N N U M -

B E R )

同一种剖面浮标根据不同功能或不同时期的固件或数据

编码格式不同,浮标设置的一个版本号

剖面浮标控制器编号( C O N T R O L L E R S N )控制器编号

浮标控制器类型( C O N T R O L L E R B O A R D T Y P E P R I -

M A R Y )

控制器类型

浮标操作手册版本号( M A N U A L V E R S I O N )浮标操作手册版本号

设备编号( F L O A T S E R I A L N O . )剖面浮标外部能看到的编号

通信系统(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S Y S T E M )铱星、 A R G O S卫星或北斗

定位系统( P O S I T I O N I N G S Y S T E M )北斗或G P S定位

剖面浮标传输频率(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F R E Q U E N C Y )浮标发送一条数据的频率

剖面浮标制造商( P L A T F O R M M A K E R )浮标制造商

传感器( S E N S O R )浮标搭载传感器的类型,如压力、温度、盐度、电导率、溶解氧等

传感器制造商( S E N S O R M A K E R )传感器制造商,如S B E A N N D E R A A D R U C K

传感器类型( S E N S O R M O D E L )传感器型号,如S B E 4 1 、 S B E 4 1 C P 、 A N N D E R A A _O P T O D E_

3 9 3 0

传感器序列号( S E N S O R S E R I A L N O . )传感器序列号

传感器校准公式( C A L I B R A T I O N E Q U A T I O N )传感器校准公式

传感器校准系数( C A L I B R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传感器校准公式中的系数

传感器校准日期( C A L I B R A T I O N D A T E )传感器校准日期

电池类型( B A T T E R Y T Y P E )碱性或锂电池

电池组配置( B A T T E R Y P A C K S )浮标中电池组配置,数量和类型

7

HY/T0334—2022

A.2 剖面浮标数据文件

剖面浮标数据文件见表A .2 。

表A.2 剖面浮标数据文件

参数名说 明

水下漂移时的定时温度、盐度、压力

D R I F T P R E S S U R E ( D B A R )

D R I F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 D E G C )

D R I F T S A L I N I T Y ( P S U )

在漂移深度上测量温度、盐度和所在压力层

漂移深度上温度、盐度、压力的平均值、标准偏差、最大最小压力等

M E A N D R I F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 D E G C )

M E A N D R I F T P R E S S U R E ( D B A R )

S T D D E V I A T I O N D R I F T T E M P ( D E G C )

S T D D E V I A T I O N D R I F T P R E S S U R E ( D B A R )

M I N I M U M D R I F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 D E G C )

D R I F T P R E S S U R E W H E N M I N T E M P ( D B A R )

M A X I M U M D R I F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 D E G C )

D R I F T P R E S S U R E W H E N M A X T E M P ( D B A R )

M I N I M U M D R I F T P R E S S U R E ( D B A R )

M A X I M U M D R I F T P R E S S U R E ( D B A R )

可选

表层压力

S U R F A C E P R E S S U R E ( D B A R )

剖面浮标在海表面发完数据后开始下潜前测

量的压力

电压、电流信息

B A T T E R Y C U R R E N T A I R P U M P O N ( C O U N T S )

B A T T E R Y V O L T A G E A I R P U M P O N ( C O U N T S )

B A T T E R Y C U R R E N T B U O Y A N C Y P U M P O N ( C O U N T S )

B A T T E R Y V O L T A G E B U O Y A N C Y P U M P O N ( C O U N T S )

剖面浮标漂移深度漂移时、传感器工作时、气

泵工作时的工作电压、电流(用整数表示)

内部真空度

I N T E R N A L V A C U U M ( C O U N T S )

剖面浮标内部真空度(整数表示)

剖面浮标内部柱塞泵位置

S U R F A C E P I S T O N P O S I T I O N ( C O U N T S )

D R I F T P I S T O N P O S I T I O N ( C O U N T S )

B O T T O M P I S T O N P O S I T I O N ( C O U N T S )

剖面浮标漂移深度时、海表时的位置(整数

表示)

G P S定位所需时间

G P S F I X T I M E ( S E C O N D S )

浮标完成定位所需要的时间

剖面浮标各阶段时间表

C Y C L E S T A R T T I M E ( H H M M S S )

D E S C E N T S T A R T T I M E ( H H M M S S )

D E S C E N T E N D T I M E ( H H M M S S )

D E S C E N T S T A R T T I M E T O P R O F I L E ( H H M M S S )

D E S C E N T E N D T I M E T O P R O F I L E ( H H M M S S )

F L O A T S T A B I L I S A T I O N T I M E ( H H M M S S )

A S C E N T S T A R T T I M E ( H H M M S S )

A S C E N T E N D T I M E ( H H M M S S )

主要包括每周期剖面浮标下潜时、开始上浮

时、到达海面、开始通信定位的时间( U T C

时间)

8

HY/T0334—2022

A.3 剖面浮标标准观测层次

剖面浮标标准观测层次见表A .3 。

表A.3 标准观测层次

序号深度/ m序号深度/ m序号深度/ m

1 0 2 4 1 7 5 4 7 1 0 0 0

2 5 2 5 2 0 0 4 8 1 0 5 0

3 1 0 2 6 2 2 5 4 9 1 1 0 0

4 1 5 2 7 2 5 0 5 0 1 1 5 0

5 2 0 2 8 2 7 5 5 1 1 2 0 0

6 2 5 2 9 3 0 0 5 2 1 2 5 0

7 3 0 3 0 3 2 5 5 3 1 3 0 0

8 3 5 3 1 3 5 0 5 4 1 3 5 0

9 4 0 3 2 3 7 5 5 5 1 4 0 0

1 0 4 5 3 3 4 0 0 5 6 1 4 5 0

1 1 5 0 3 4 4 2 5 5 7 1 5 0 0

1 2 5 5 3 5 4 5 0 5 8 1 5 5 0

1 3 6 0 3 6 4 7 5 5 9 1 6 0 0

1 4 6 5 3 7 5 0 0 6 0 1 6 5 0

1 5 7 0 3 8 5 5 0 6 1 1 7 0 0

1 6 7 5 3 9 6 0 0 6 2 1 7 5 0

1 7 8 0 4 0 6 5 0 6 3 1 8 0 0

1 8 8 5 4 1 7 0 0 6 4 1 8 5 0

1 9 9 0 4 2 7 5 0 6 5 1 9 0 0

2 0 9 5 4 3 8 0 0 6 6 1 9 5 0

2 1 1 0 0 4 4 8 5 0 6 7 2 0 0 0

2 2 1 2 5 4 5 9 0 0 — —

2 3 1 5 0 4 6 9 5 0 — —

9

HY/T0334—2022

附 录 B

(规范性)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数据质量控制

B.1 观测时间测试

浮标的观测日期和时间合理,年份应大于1 9 9 7 ,月份应在1 ~ 1 2之间,日期应在1 ~ 3 1之间,小时

应在0 ~ 2 3之间,分应在0 ~ 5 9之间,秒应在0 ~ 5 9之间。

B.2 位置测试

B.2.1 陆上位置测试

浮标观测的经度和纬度应位于海洋上。

B.2.2 速度测试

通过剖面浮标两个邻近剖面在海表面的位置和时间,计算出剖面浮标的漂移速度。剖面浮标的漂

移速度应不超过3 m / s 。

B.3 温度、盐度和压力值测试

B.3.1 全球范围测试

浮标温度、盐度和压力观测数据应在以下范围内:

l ) 压力: - 0 .0 5 M P a ~ 2 2 M P a 。

m ) 温度: - 2 .5 ℃ ~ 4 0 .0 ℃ 。

n ) 盐度: 2 .0 ~ 4 1 .0 。

B.3.2 区域海域测试

为浮标观测设置的更加严格限制条件的特殊区域。其中,红海的范围是1 0 ° N , 4 0 ° E ; 2 0 ° N , 5 0 ° E ;

3 0 ° N , 3 0 ° E ; 1 0 ° N , 4 0 ° E 。地中海区域是由3 0 ° N , 6 ° W ; 3 0 ° N , 4 0 ° E ; 4 0 ° N , 3 5 ° E ; 4 2 ° N , 2 0 ° E ; 5 0 ° N , 1 5 ° E ;

4 0 ° N , 5 ° W ; 3 0 ° N , 6 ° W 。

红海温度和盐度的观测值应在以下范围内:

温度: 2 1 ℃ ~ 4 0 ℃ ;

盐度: 2 .0 ~ 4 1 .0 。

地中海温度和盐度的观测值应在以下范围内:

温度: 1 0 .0 ℃ ~ 4 0 .0 ℃ ;

盐度: 2 .0 ~ 4 0 .0 。

B.4 压力测试

浮标观测剖面的压力值应是递增的,即由浅到深排列。

B.5 温盐剖面毛刺数据测试

B.5.1 尖峰值测试

利用公式( B .1 )分别计算温度和盐度剖面尖峰值。

01

HY/T0334—2022

VS=VS 2-(VS 3+VS 1 ) / 2-(VS 3-VS 1 ) / 2 … … … … … … … … ( B .1 )

式中:

VS — — —尖峰值检测值;

VS 2 — — —一个剖面中采样观测值中的尖峰值;

VS 3 — — —同一剖面与尖峰值相邻的下一个采样点观测值;

VS 1 — — —同一剖面与尖峰值相邻的上一个采样点观测值。

当压力小于5 M P a ,温度尖峰检测值应不超过6 .0 ℃ ,盐度的尖峰检测值应不超过0 .9 。

当压力大于或等于5 M P a ,温度尖峰检测值应不超过2 .0 ℃ ,盐度的尖峰检测值应不超过0 .3 。

B.5.2 梯度测试

利用公式( B .2 )计算温度和盐度剖面梯度值。

VG=VG 2-(VG 3+VG 1 ) / 2 … … … … … … … … … … ( B .2 )

式中:

VG — — —梯度检测值;

VG 2 — — —一个剖面中采样观测值中的尖峰值;

VG 3 — — —同一剖面与尖峰值相邻的下一个采样点观测值;

VG 1 — — —同一剖面与尖峰值相邻的上一个采样点观测值。

当压力小于5 M P a ,温度的梯度检测值应不超过9 .0 ℃ ,盐度的梯度检测值应不超过1 .5 。

当压力大于或等于5 M P a ,温度的梯度检测值应不超过3 .0 ℃ ,盐度的梯度检测值应不超过0 .5 。

B.6 数位翻转测试

相邻观测层的温度差大于1 0 ℃ 、盐度大于5 ,认为发生数位翻转,该测试未通过。

数位翻转:当剖面浮标存储值超过了该数位的区域范围时,存储值会翻转回此区域的低值。

B.7 滞留值

当观测的温度和盐度在一条剖面上没有变化时,该测试未通过。

B.8 密度反转测试

该测试用于比较在一个剖面上两个相邻观测层之间的位密。位密ρi(或者σi=ρi- 1 0 0 0 )由在等

压层Pi上根据温度和盐度值计算得出。海水密度需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如果出现密度反转的情况,

相邻观测层之间的密度差不超过0 .0 3 k g / m 3 。

B.9 剖面浮标整体剖面数据测试

B.9.1 剖面浮标整体剖面数据相同测试

该测试是通过相邻2个剖面整体数据比对,如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剖面数据,则该测试未通过。

B.9.2 剖面浮标整体剖面数据相似测试

该检测用于检测一个剖面浮标反复产生相同的剖面数据(具有非常小的偏差) 。

2个相邻剖面之间的差异,盐度为0 .0 0 1 ,温度为0 .0 1 ℃ 。

对原始剖面温盐数据根据层厚( 0 .5 M P a )进行平均以生成处理后的温盐数据。

平均后的温度和盐度剖面之差的绝对值按公式( B .3 )和公式( B .4 )计算。

ΔT=Tp r o f-Tp r e v i o u s _p r o f … … … … … … … … … … ( B .3 )

11

HY/T0334—2022

式中:

Tp r o f — — —当前剖面某一层的温度数据;

Tp r e v i o u s _p r o f — — —前一剖面同一层的温度数据;

ΔT— — —以上两值的差值。

ΔS=Sp r o f-Sp r e v i o u s _p r o f … … … … … … … … … … ( B .4 )

式中:

Sp r o f — — —当前剖面某一层的盐度数据;

Sp r e v i o u s _p r o f — — —前一剖面同一层的盐度数据;

ΔS— — —以上两值的差值。

计算各剖面的平均温度之差的绝对值中最大值m a x ( ΔT) 、最小值m i n ( ΔT)和平均值M e a n ( ΔT) ,

各剖面的平均盐度之差的绝对值中最大值m a x ( ΔS) 、最小值m i n ( ΔS)和平均值M e a n ( ΔT) ,如果满足

以下条件,则该测试未通过:

— — — m a x ( ΔT) < 0 .3 ;

— — — m i n ( ΔT) < 0 .0 0 1 ;

— — — m e a n ( ΔT) < 0 .0 2 ;

— — — m a x ( ΔS) < 0 .3 ;

— — — m i n ( ΔS) < 0 .0 0 1 ;

— — —me a n ( ΔS) < 0 .0 0 4 。

B.9.3 深层海水温度盐度测试

选取最深处层0 .1 M P a厚度的剖面,对其温度和盐度数据进行平均,与上一个剖面数据中同一层

温度和盐度的平均值比较。如果温度差值大于1 ℃ ,盐度差值大于0 .5 ,则该测试未通过。

21

HY/T0334—2022

附 录 C

(资料性)

CTD仪观测记录格式

C T D仪观测记录表格格式见表C .1 。

表C.1 CTD仪观测记录表

调查船 海区 航次号

水深 仪器型号 探头号

观测日期

站 号

纬 度

经 度

取样间隔

入水时间

出水时间

下放速度

电池电压

采水器号层次压力/ M P a温度/ ℃电导率/ ( m S / c m )盐度采水瓶号盐度计值备注

1 0 0 0 m

1 2 0 0 m

1 5 0 0 m

2 0 0 0 m

观察者 计算者 校对者

31

HY/T0334—2022

附 录 D

(资料性)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检查表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检查表格式见表D .1 。

表D.1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检查表

序号操作内容达到状态备注

1温盐深传感器

拿掉传感器保护塞

检查传感器内无异物并对传感器进行清洗

2卫星通信天线无破损,上电后向岸站发送信息

3电学部分上电后能向上位机发送自检信息

4机械部分

电机工作,贴近浮标能听到电机工作声音

观察浮标皮囊,先胀大后缩小

5整机状态检查外壳涂层无划痕、腐蚀

观察者 计算者 校对者

41

HY/T0334—2022

附 录 E

(资料性)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传感器常规清洗方法

E.1 清洗条件

为保证电导率传感器的清洁,在剖面浮标布放前宜对电导率传感器进行常规清洗(即:当电导率传

感器电极没有可见的沉淀物或生长物时,可进行的冲洗和清洁) 。

E.2 清洗方法

E.2.1 漂白剂清洗

适用于清洗电导率传感器生物附着。步骤如下:

a ) 将质量分数为0 .0 5 % ~ 0 .1 %的漂白剂加热至4 0 ℃ ;

b ) 用注射器和软管将漂白剂注入到传感器中,然后搅拌2 m i n ;

c ) 用温暖干净的蒸馏水冲洗传感器5 m i n或直至冲洗干净为止。

漂白剂为家用的漂白粉。常用的漂白剂是质量分数为4 % ~ 7 %的次氯酸钠溶液。在实际使用中,

采用质量分数为0 .0 5 % ~ 0 .1 %的漂白剂冲洗。比如:取质量分数为5 %的次氯酸钠,按1 ∶ 5 0的比例稀

释后产生质量分数为0 .1 %的溶剂。

E.2.2 聚氧乙烯-8-辛基苯基醚(曲拉通)清洗

适用于清洗电导率传感器油污。步骤如下:

a ) 将聚氧乙烯- 8 -辛基苯基醚(曲拉通)加热至4 0 ℃ ;

b ) 用注射器和软管将其注入到传感器中,然后搅拌数次,在传感器中,用该溶剂浸泡传感器保持

1 h ;

c ) 最后用温暖干净的蒸馏水冲洗5 m i n或直至冲洗干净为止。

聚氧乙烯- 8 -辛基苯基醚(曲拉通)是一种温和、去离子的表面活性剂,它对去除C T D传感器表面和

泵中的油非常有效。

51

HY/T0334—2022

附 录 F

(资料性)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记录表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记录表见表F .1 。

表F.1 自动剖面漂流浮标记录表

海区 调查船

航次号 水 深 剖面浮标编号

开机时间

投放时间

投放位置

海况

海面温度

风 速

风 向

日 期

北京时间

G M T

日 期

北京时间

G M T

经 度

纬 度

现场情况记录

观测者 计算者 校对者

61

HY/T0334—2022

附 录 G

(资料性)

CTD仪现场校正程序

G.1 数据处理

按公式( G .1 )分别计算C T D仪和实验室盐度计在标准层的盐度差。

ΔSC Si=SC Si-SS Si… … … … … … … … … … ( G .1 )

式中:

ΔSC Si— — — C T D仪在标准层测量的盐度示值误差;

SC Si— — — C T D仪在标准层测量的盐度值;

SS Si— — —实验室盐度在标准层测量的盐度示值。

G.2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的判据如下:

当C T D仪在标准层测量的盐度示值误差ΔSC Si的最大绝对值小于0 .0 1的盐度准确度要求时, C T D

仪符合要求;反之,不符合要求。

71

HY/T0334—2022

附 录 H

(资料性)

试验报告格式

图H .1 ~图H .3规定了试验报告的页面格式。

图H.1 试验报告封面

81

HY/T0334—2022

图H.2 试验信息表

91

HY/T0334—2022

图H.3 试验报告内容

02

HY/T0334—2022

献花(0)
+1
(本文系精选资料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