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测试及答案
2023-10-13 | 阅:  转:  |  分享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
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60分。)1.北京冬奥会参与志愿者共1.9万名,每个志愿岗位散发的微光汇聚成耀眼夺目的光源,为奥运盛
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这说明( )A.只有志愿者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B.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C.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个
人与社会是相互分离的2.劳动体验和研学旅行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炼意
志。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①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也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
之奋斗③我们就能选择了正确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我们就能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就能为社区治理献计献策。A.①② B.①④ C.②
③ D.③④3.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下列选
项与这一观点主旨相符的是()①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②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亩林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④唯宽
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梁启超说:“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
能立”。下列句子与此意思相一致的是( )A.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C.一滴水放进大海才永不干涸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5.“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告诉我们( )A.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
部分C.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社会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6.青少年要有责任、有担当,积极参加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社会实
践,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之所以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因为( )A.获得物质奖励,赢得社会认可 B.只要主动关心社会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C.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D.只有名人才能有这种高尚的表现7.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
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东风着陆并圆
满完成各项预定任务……关心这些时事( )①说明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是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表现③使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
支持④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精神滋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下列诗句中,体现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无①落红
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②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③莫愁前路A.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A.
②③ B.③④C.①④ D.①②9.五一假期间,小明同学选择市内旅游,到红嫂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到临沂科技馆感受时代和前沿气息,
在家里享受自由阅读……这样的假期生活有助于( )①掌握生活技能,独立生活②培养亲社会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③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
综合素养④在探索中扩展生活阅历,让生命更充盈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
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小超认真按照学习计划完成作业 B.小宣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
励志语C.小明把共享单车搬进自家楼道里 D.小楠积极参加春季义务植树活动11.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
晓,集体奖花落13位“银发知播”。 他们平均年龄77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馆原馆长,还有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师。这群爷爷奶奶
学习网络直播,并传播靠谱专业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是“银发知播”分内应该做的事情②“银发知播”提升了视频直播时代的文化
内涵③学习没有终点,“银发知播”不断学习,突破自我④互联网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知识的高速传播和共享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
②③④12.《河西区实施推进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工作方案(2023年度)》中明确,强化“互联网+”场景应用,对接创新高地打造孵化加速集
群,园区入驻率达到85%以上,全区数字经济企业实现年营业收入120亿元以上,增长15%以上。这表明网络( )A.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
台 B.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13.湖北宜昌小伙王某因种蘑菇遭遇难题,发布短视频求
助。第二天,在网友帮助下,他联系到了宜昌农科院专家;第三天,专家就来到了种植基地,找到问题所在,“很快就能出菇!”这( )A.说明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人人有责 B.彰显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C.表明有专家参与,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D.体现出网络方便
了人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14.近年来,网络直播带货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下列观点能体现正确看待此现象的是( )①直播带货在一定程度能弥补
线下交易不足②直播带货有时会出现虚假宣传现象,应杜绝③直播带货在产品质量上缺少保障,弊大于利④直播带货是数字经济发展产物,应积极引
导A.①②B.③④ C.①④ D.②③15.据媒体报道,我国现今至少有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专家指出,青少年一旦沉迷于网
络游戏,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会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症状。这说明( ) A.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
诱惑性 B.青少年玩网络游戏有百害而无一利C.网络游戏本身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娱乐活动 D.所有学生都无法抗拒网络游戏不良诱惑16.今
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 )①增强防范意识,谨防网络诈骗②提高自律能力,不
浏览不健康网站③不信谣、不传谣,坚决远离网络④提高辨识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消息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④17.湖南长沙两名业主在业主群内互怼14个月,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互相诋毁的程度,相关聊天记录打印出来足有两三厘米厚,最终闯
上法庭。经法院审理,互想双方均被判构成侵权,不仅要在业主群道歉,而且要赔偿相关损失。这告诉我们( )①网络公共空间发表言论时,要做
到文明互动、理性表达②此种网络互怼行为,很德、遵守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容易触碰法律红线③在互联网上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对他人进行
攻击④要恪守道,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23年春节期间,中央
网信办发布了开展“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要求集中清理欺凌恶搞未成年人,或者诱导其从事危险动作的视频
内容。开展这一专项行动能够( )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②杜绝未成年人上网③营造向上向善网络环境④彻底清除网络侵害行为①③ B.①
② C.②④ D.③④19.3月28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2023年将重拳整治“自媒体”乱象
,打击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内容,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等。这要求我们( )①②专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远离网络络③学会辨析各种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于网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
0.“网上风光无限好,运用不良添烦恼:合理利用是关键,身心健康最重要。”这句话告诫我们上网时应注意( )①学会信息节食②不断提高网
络媒介素养③谨防上当受骗,拒绝使用网络④遵守道德和法律,不造谣、不传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非选择
题(本大题有3小题,其中21小题10分,22 小题14分,23小题16 分,共40分)21.阅读以下二则故事,回答问题。故事一清朝
大学士张英收到家信,得知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产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回诗一首:“一纸书
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三尺,结果形成了六尺巷
。故事二扬州大学的10名大学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麻袋哥”。他们在班长的号召下,利用周末时间,背着麻袋收废品,以此资助藏族学童。“我
们不需要掌声,只希望有更多的人在课余时间加入公益的队伍中来。”他们的奉献与爱心感动了很多人。这些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6分)(2
)青少年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4分,任答两点即可)22.教材情境来生活,试题答案来自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李铭同学在10月某一天的生
活片段.情景一:周六早上6点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去展练。情景二:上午8点20分,李铭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阅读材料,运用
本期所学,思考回答:(1)李铭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6分)(2)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如何?(4分)(3)假如你是李铭,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4分)23.材料一小明期中考试成绩优秀,妈妈给他配
了一部智能手机。小明发现利用手机不仅可以查阅资料,学习新知,广交朋友,还可以聊微信,刷抖音,玩游戏。小明感叹一机在手,天下我有!材
料二在利用手机的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广告插件无处不在,明星八卦扑面而来,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游弋在五光十色的网海里,小明的成绩不断下
滑,经常旷课,越来越不愿与人打交道,经常宅在家里,沉迷游戏。小明再一次感叹:一机在手,毁我所有!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
列问题:(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4分)材料一说明网络对生活有哪些积极作用?(6分)(3)“一机在手,毁我所有”说明了网络有
哪些消极作用?(6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1. B2. A3.A4.C5.D6.C7.C8.C9.D10.DI1.D12.C1
3.D14. C15. A 16. D17. B18. A 19. B 20. B二、21.(1)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2)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我们
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用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
所急。22.(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购物: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国家大事。参观该物馆、展览馆;走进农村和工厂,体验劳动
的艰辛和乐趣:观看升旗仪式等。(2)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不同的
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3)
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
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
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为之分忧。23.(1)说明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2)①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3)①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歪曲事实,宣泄、谩骂、网络诈骗、暴力色情信息等。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份有限公司八年级 道德与法制试卷 第 7 页,共7 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教育启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