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2023-10-15 | 阅:  转:  |  分享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组2021年4月27日,“超级月亮”首次现身夜空,此时的月亮看上
去更大、更圆(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比“超级月亮”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高一个级别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
河外星系2.与月球相比,地球更不容易遭受陨石袭击的原因是(?)A.离小行星带更远B.自转周期适中C.有大气层的保护D.地壳厚度较大
太阳落下地平线并不完全代表夜晚来临。天文学意义上的夜晚,是从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开始计算的,此时太阳的暮光消失,夜晚真正来临,
这才是开始观测星空的正确时间。?3.太阳落下地平线,并没有真正进入夜晚,其主要原因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大气对地
面的保温作用C.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4.春分日,天文爱好者到赛什腾山观测星空的开始时间,不应早于北京时
间(?)A.18:00B.19:12C.21:00D.22:485.与藏北高原无人区相比,赛什腾山成为观测星空理想之地的主要优势是
(?)A.夜间云量更少B.无城镇光污染C.大气透明度更高D.交通较便利类地行星火星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2021年5
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于5月22日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6月11日拍摄的
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火星上暂时未发现有生命存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火星无法获得太阳稳定的光照B.火星附近天体运动杂乱,时常与火星发生碰撞C.
火星大气层稀薄,水汽太少D.火星自转和公转周期太长,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过大7.我国卫星发射试验一般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主要是为
了避免(?)A.极光干扰航天器发射的观测B.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C.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D.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
常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问
题。8.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A.莫霍界面以下B.莫霍界面以上C.古登堡界面以下D.古登堡界面以上9.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
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建筑物的抗
震系数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被的传播介质差异D.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
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①②B
.②③C.①③D.③④地球有悠久的过去,生物的演化历程为科学家们探索地球的演化进程提供了诸多关键证据。下表为“部分地质年代简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人类出现的地质时期是(?)A.古生代以前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13.关于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特点,叙
述正确的是(?)A.由高等向低等B.由陆地向海洋C.由简单到复杂D.由有机到无机下图为“四种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图中序号和地貌名称、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是(?)A.①-蘑菇石-海水侵蚀B.②-溶洞-流水溶蚀C.③-冲积扇-流水侵蚀D.④-沙
丘-风力搬运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地貌:常见于我国东南沿海B.②地貌:岩石主要为花岗岩C.③地貌:只位于入海口处D
.④地貌:主风向为从右到左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不包括(?)A.地形陡峻B.丰富的松散物质C.植被覆盖良好 D.短时间有大量水流17.在野
外避开泥石流的正确做法是(?)A.暴雨停止后,即可进入沟谷躲避B.顺沟谷向下游逃生C.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逃生D.躲避在石
头后面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②光照充足
,植被类型为荒漠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半湿润区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③到④人口密度递
增B.④到⑤的地理环境特征差异小C.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D.②到③由以畜牧业为主过渡到以种植业为主读浙江省部分区域略
图,完成下面小题。20.①地附近河流的流向为(?)A.自北向南流B.自东向西流C.东南流向西北D.西南流向东北21.下列河岸处流水
侵蚀作用最强的是(?)A.①B.②C.③D.④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
”,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图是“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护铁路线②削减风力③改变气候类型④为牲畜提供食物来源⑤提高沙层含水量A.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⑤D.①④⑤23.下列不适合
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A.建筑产业B.沙漠旅游休闲业C.光伏发电产业 D.沙生中药材产业下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24.②表示的地貌名称是(?)A.角峰B.冰斗C.U形谷D.刃脊25.在沿海地区,冰川消融后,可演变为峡湾的冰川地貌是(?)A
.①B.②C.③D.④26.最典型的峡湾地貌分布于(?)A.非洲海岸B.西欧海岸C.亚洲东海岸D.美洲西海岸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
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板块张裂D.流水溶蚀28.该地地面可能发育
的地貌有(?)①洼地②峰林③石柱④石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9.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
业②地表水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6
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学习强国APP上有一篇名为《跟着总书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文章,该文章在介绍我国近几年生态环境建设中
所取得的成绩时发布了这样一张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0.图中最容易出现裁弯取直的地方是(?)A.①B.②C.③D.④31..图
中字母所示河岸,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A.aB.bC.cD.d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图中众多天体中,表
示地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33.太阳辐射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太阳
辐射是太阳以太阳活动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反射能量②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③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火山活动、地震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辐射
为人类提供能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综合题34.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八大行星中,和地球同属于类地
行星的是 、 、 (填字母)。(2)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 和 (填字母)之间。(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 性、轨道面具有
性、轨道形状具有 性。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甲国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其中15%为岛屿,海岸线长约1.5万千米;人口约
1072万(2020年)。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为此,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1)描述该国的
地形地势特征。(2)说明该国城市的分布特征。36.为了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中学开战了全国研学行。下图分别为学生研学地点及所拍照
片。(1)学生甲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了。”已知A和E由该同学绘制,它们主要
由 作用和 作用形成(请按字母顺序填写)。(2)指出学生甲绘制E图时当地主要风向是 。E地貌形成的因素是 、 、 。为了防治该地区
的风沙天气可采取 、 措施。(3)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 图(填字母)和对
应的地区 (填数字),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作用。(4)学生丙绘制的地区②对应 (填字母),请描述其地貌的形成过程 。(5)
学生丁绘制是的地区⑤对应 (填字母),该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 、 参考答案:1.B 2.C【解析】1.月球属于地月系,比其
高一级的为太阳系,比太阳高一级的为银河系,比银河系高一级的为总星系,B正确,ACD错误。选B。2.地球和月球距离小行星带基本相同,
A错误;自转周期与是否遭受陨石袭击没有关系,B错误;陨石穿过大气层,会与大气摩擦,燃烧,陨石体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由于地球有大气
层而月球没有,所以地球更不易遭受陨石撞击,C正确;地壳与是否遭受陨石袭击无关,D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地月系与其他行星系组成太
阳系,太阳系与其他恒星系组成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组成总星系。3.A 4.C 5.D【解析】3.由于地球有大气层,太
阳落下地平线以后,仍有一部分太阳光线被空气分子向四面八方散射,使天空仍然亮着,A项正确。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在昼夜温差上,
B项错误。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需要在太阳还没落到地平线上,C项错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的现象,D项错误。
故选A。4.根据题意,要完全进入夜晚,需要等到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即要在日落后1小时12分左右,又因为春分日冷湖镇(93°E
)日落的地方时为18时,由此算出赛腾山观测星空的开始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9时12分,可推算出此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19
时12分+(120°-93°)÷15°=21时,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5.本题要求与藏北高原相比,藏北高原海拔高,空气稀
薄,夜间云量少,人口稀少,无城镇光污染并且大气透明度较高,所以赛什腾山比藏北高原不具有这些优势,ABC项错误。从图中的信息,赛什腾
山铁路、公路连接,交通较为便利,D项正确。故选D。【点睛】春分日北半球各地的地方时18时日落,但各地还有规定的统一时间(区时),如
中国使用北京时间,这里就需要对时间进行转换。经度每相差1°,时间上相差4分钟,且要满足东加西减的原则。6.C 7.B【解析】
6.太阳系八大天体有共同的外部环境,即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运行轨道,AB错误;火星是类地行星,其自转公转周期与地球相似,D错误;
由材料“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可知,火星体积质量较小,大气层稀薄,水汽太少,没有生命生存必须的条件,暂时未发现有生命存
在,C正确。故选C。7.航天器发射的观测与观测技术及设备及观测点的天气等关系密切,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影响对发射地的影响比较
微弱,不一定能够直接影响到发射地,且我国纬度位置处于中低纬度,没有极光现象,排除AD;由于地球磁场和上空大气的影响,太阳风暴不能到
达大气下层,更不能干扰发射场风速,排除C;太阳活动会干扰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B符合
题意。故选B。【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存在生命条件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2)内部条件:体积质量适中
,形成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8.B 9.D【解析】8.陆地地壳的平均厚
度约为30-41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6千米,所以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为
地幔,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故选B。9.纵波传播的速度较快,率先到达地表,但对地面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后到达地
表,但对地面的破坏程度更大,所以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D正确。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人体对紧急事件的反应能
力以及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差异等无关,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
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
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10
.C 11.B【解析】10.①向③供水,说明①是水圈;①向②渗透,说明②是岩石圈;④向②降水,说明④大气圈;③向④供氧,说明
③生物圈。综合上述分析,C正确,ABD错。故选C。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话的意思从字面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
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这反映土壤(岩石圈)与植被(生物圈)的关系,结合上题分析,B正确,ACD错。故选B。【点睛】地球的
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
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
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12.D 13.C【解析】12.地质年代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
时代。元古代时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古生代时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中生代时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新生代时哺乳动物繁盛
,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和现代接近,后期有人类出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特点是由低等向高等、由简单向
复杂、从水生到陆生;C正确,生物进化经历了从元素→无机物→有机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系统组织生物体的过程。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生物进化分为五个阶段即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蕨类植物和两栖类动物时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被子植
物和哺乳动物时代。14.B 15.D【解析】14.根据所学可知,图示①为蘑菇石,是由风沙对岩石的磨蚀作用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
,A错误;图示②是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B正确;图示③为三角洲,是由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不是流水侵蚀,C
错误;图示④为沙丘,由风力堆积堆积作用形成,并不是风力搬运作用,D错误。故选B。15.①地貌为风蚀蘑菇,多位于干旱地区,常见于我国
西北内陆地区,A错误;②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岩石多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属于沉积岩,B错误;③地貌为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或入
湖口,C错误;④地貌为沙丘,沙丘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根据图示判断,其主风向为从右到左,D正确。故选D。【点睛】沙丘是风沙流
遇阻或风速减缓后堆积于地面的丘状沙地。是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大河冲积平原或沿海平原的多沙地区,当风力盛
行时,可以将沙搬远,就近堆积成为沙丘。迎风坡平缓而背风坡陡峭。风是从缓的一面吹过来。16.C 17.C【解析】16.泥石流是
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冰雪融水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包括地形陡峻、丰
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有大量水流等,ABD不符合题意;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植被覆盖良好,暴雨或冰雪融水产生的水流变少,
流速变慢,松散物质不易被水流带走,从而减小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因此植被覆盖良好不是发生泥石流的条件, C符合题意。故选C。17.暴
雨停止后,泥石流易在沟谷中汇集,不可进入沟谷躲避,A错误;泥石流运动速度很快,顺沟谷向下游逃生有可能会被泥石流赶上,B错误;泥石流
发生时应迅速避开泥石流汇集的沟谷,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逃生,C正确;泥石流的破坏力非常强大, 躲避在石头后面并不能免受泥石
流伤害,D错误。故选C。【点睛】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冰雪融水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
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
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18.C 19.D【分析】18.所图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河流多为
内流河,但不都是内流河,A错误;②是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光照充足,植被类型自东向西是草原、
荒漠草原,B错误;③是我国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主要为半湿润区,C正确;④是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水
热充足,D错误。故选C。19.③和④都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不存在递增的趋势,A错误;④到⑤的地理环境特征差异大,④是东部季风
区,我国的地势第二、三阶梯,⑤是青藏高寒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B错误;①和②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C错误;②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
区,③是北方旱作农业区,由以畜牧业为主过渡到以种植业为主,D正确。故选D。【点睛】中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线如下:(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
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
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20.D 21.C【分析】20.读图可知,根所图中的指向标,结合河水
流向,可知①地附近河流的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D正确,故选D。21.结合图示可知,③处位于河流的凹岸,而且河流的右岸,所以河流的侵蚀
作用最强,C正确;①②④地河道较平直,且①④ 地位于河流的左岸,受侵蚀作用弱;与③相比,②处河道较直,受侵蚀较弱。综上所述ABD错
误;故选C。【点睛】山区与平原的河流地貌各自有着不同的发育演化规律与特点。山区河流谷地多呈V或U形,纵坡降较大,谷底与谷坡间无明显
界限,河岸与河底常有基岩出露,多为顺直河型;平原河流的河谷中多厚层冲积物,有完好宽平的河漫滩,河谷横断面为宽U或W形,河床纵剖面较
平缓,常为一光滑曲线,比降较小,多为弯曲、分汊与游荡河型。 22.C 23.A【分析】22.①宁夏草方格沙障是为了避免包兰铁
路被沙掩埋,故①对;②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加地面摩擦力,从而减弱风力,故②对;③草方格沙障不能改变当地气候类型,故③错;④草方格沙障主
要目的不是为了牲畜提供食物,故④错;⑤草方格沙障可以截留一部分水汽,从而增加沙层含水量,故⑤对。①②⑤正确。故选C。23.该地人烟
稀少,不适合发展建筑产业,故A符合题意;该地有独特的沙漠景观,可以发展沙漠旅游休闲业,故B不合题意;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太阳辐射丰富,可以发展光伏发电,故C对,不合题意;D该地区可以种植一些中药材,如肉苁蓉,故D对,不合题意。因为本题选择不适合的沙
产业。故选A。【点睛】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成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同时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
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沙生植物的生长。黏土沙障是将黏土在沙丘上堆成高20~30 m的土埂,间距1~2 m,走向与风向垂直。黏土固沙施
工简单,固沙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但需要大量的黏土。24.B 25.C 26.B【解析】24.观察图显示,图
中①为角峰;②是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圆椅状的洼地,为冰斗;③为U形谷;④为刃脊。B正确,ACD错误。应选B。25.图中
①为角峰、②是冰斗、③为U形谷、④为刃脊。结合所学知识,峡湾是在第四纪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刨蚀作用,形成大量的U形谷,同时在
U形谷的前沿产生冰坎,随着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冰坎被海水淹没,海水进入U形谷,形成了峡湾。C正确,ABD错误。应选C。26.
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非洲海岸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故峡湾稀少,A错误;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处较高纬度,
半岛西部海岸线曲折,多峡湾,是世界最典型的峡湾地貌分布区,B正确;亚洲东海岸和美洲西海岸海水侵蚀较严重,峡湾稀少,D错误。应选B。
【点睛】峡湾地貌是一种冰川侵蚀地貌,且冰川要下滑到海平面附近。形成峡湾地貌的区域必须是纬度较高的沿海地区,气温较低,冰川分布的海拔
较低。同时冰川要表现出侵蚀性,需要利用重力作用向下滑动,需要一定的坡度,最好具有与海岸线平行的海岸山脉。欧洲北部地区的斯堪的纳维亚
半岛西侧,大西洋沿岸地区是世界上峡湾地貌最为典型的分布区域。27.D 28.A 29.C【解析】27.根据图中信息此处
有钟乳石,钟乳石为典型的喀斯特景观。此天窗的形成过程: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不断向下溶蚀、侵蚀形成落水洞,地下溶洞不断扩大,顶部不断坍塌
,最终形此景观中的天窗。ABC错误,D正确,故选D。28.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地表喀斯特景观主要有:石芽、溶沟
、石林、溶丘、峰丛、峰林、孤峰、溶蚀洼地、溶蚀平原等。地下喀斯特景观主要有:溶洞、地下暗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石笋、石幔属于地
下喀斯特景观。①②属于地面喀斯特,③④属于地下喀斯特,A正确,BCD错误。故选A。29.该地貌地区处于石灰岩地区,地形起伏大,土层
薄且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①错;石灰岩分布区岩石裂隙发育,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易下渗,因此地表水缺乏,②错;地貌景观丰富独特,
适合发展旅游业,③正确;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④正确。C正确。故选C。【点睛】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地表
喀斯特景观主要有:石芽、溶沟、石林、溶丘、峰丛、峰林、孤峰、溶蚀洼地、溶蚀平原等。地下喀斯特景观主要有:溶洞、地下暗河、石钟乳、石
笋、石柱等。30.B 31.A【分析】30.图中②处区流弯曲度大,且②处附近河道较平直,水流速度较快,很容易在②处侵蚀,冲出
新的河道,因此B正确;①处位于两个曲流之间,不容易出现裁弯取直,B错误;③处河道之间距离较远,不容易被裁弯取直,C错误;④处弯曲度
较小,在短期内不会出现裁弯取直,④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 31.弯曲的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a处位于河流的凹
岸,因此侵蚀作用较强,A正确;b、c、d均位于河流的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B、C、D错误。【点睛】平直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不
断变弯曲,当河流足够弯曲,又会出现裁弯取直,周而复始。32.B 33.C【解析】32.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个小行星带,因此甲为水星,乙为地球,丙为土星, 丁为海王星,排除A
CD;B符合题意,故选B。33.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①错;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同时也为人类提供煤炭,
石油,太阳能等能源,②④对;地震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错。②④对,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
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34.(1) A H
F(2) F E(3) 同向 共面 近圆【分析】本题以太阳系模式图为资料,涉及了
八大行星运动规律,小行星带分布和类地行星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图片和所学可知,根据八大行星距日远近即可判断出八大行星,由内而外依次为水星(A)、金星(H)、地球(G)、火星(F
)、木星(E)、土星(D)、天王星(B)、海王星(C);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因此和地球同属
于类地行星的应为AHF。(2)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对应图中应为F和E之间。(3)结合所学可知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都是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具有近圆性。35.(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表崎岖、起伏大;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线曲折;喀斯特地貌广布。(2)沿海分布;沿铁路线分布;东部多
于西部。【分析】本题以巴尔干半岛地形图为材料为材料设置试题, 下设2个小问,涉及地形地势特征,城市的空间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
合应用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详解】(1)依据图文材料;该国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地表起伏较大,平原面积狭小;北
部最高海拔为1000米以上,南部临海,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因为石灰岩广布,为喀斯特地貌区,海岸线曲折。(2)依据图文材料,该国城市主
要呈现沿海岸线分布;沿铁路分布;并且在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城市数量多于西部。36.(1) 风力侵蚀 风力堆积(2) 西风 风力大小 地表形态的变化 沙源 植被 草方格沙障、石方格沙障、高立式沙障、防护林、政策措施(3) C ① 冰川侵蚀(4) D 当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时,地势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泥沙沉积而形成。(5) F 石灰岩广泛分布 湿润的气候【分析】本题以我国的地貌图片为资料,涉及了地貌的分布和形成原因,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详解】(1)“暑假”和“冒着高达40°C的高温”是关键信息,说明这里是炎热的内陆沙漠地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最常见,图A为风蚀蘑菇(风蚀地貌),图E为沙丘(风积地貌)。(2)结合沙丘形态判读,平缓的一面为迎风坡,陡峭的为背风坡,所以绘制E图沙丘时当地主要风向是东风。E地貌为沙丘,成因应为风力大小,沙源和地表形态的变化;为了防治该地区的风沙天气应从草方格沙障、石方格沙障、高立式沙障、防护林、政策措施等方向进行布局和预防。(3)根据学生乙的描述,乙同学考查的地区地势较高,冰川地貌广布,对应的应是图中的①;C图是冰川地貌中的角峰、刃脊、冰斗、冰川U谷等地貌类型,因此应为冰川侵蚀地貌。(4)地区②应为河口三角洲,因此对应的是D,形成过程应是当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时,地势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泥沙沉积而形成。(5)⑤应为我国的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因此对应的应是F,该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石灰岩广布,降水较多,因此地貌广布。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