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食 同 源 --颈 肩 腰 腿 痛 的 天 然 绿 色 疗 法 主 讲 人 : 吴 泳 蓉 中 医 亚 健 康 学 博 士 中 西 医 结 合 医 学 博 士 后 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中 医 养 生 学 与 亚 健 康 学 教 研 室
目 录颈 肩 腰 腿 疼 痛的 中 医 认 识01 药 食 同 源的 源 流 及价 值 02 药 食 同 源 目 录03 药 食 同 源 在颈 肩 腰 腿 痛中 的 临 床 运用 04
颈肩腰腿疼痛的中医认识l 含义l 病因病机l 临床表现l 治疗原则
颈 肩 腰 腿 疼 痛 的 中 医 认 识 — — 含 义主 要 是 指 人 体 的 颈 、 肩 、 腰 、 腿 等 部 位 出 现 疼痛 , 可 能 是 由 于 骨 骼 、 肌 肉 、 韧 带 等 软 组 织 出现 了 损 伤 或 无 菌 性 炎 症 所 引 起 。01 不 同 部 位 的 疼 痛 , 对 应 的 基 础 疾 病 也 不 相 同 。02 在 出 现 颈 肩 腰 腿 痛 的 症 状 后 , 患 者 应 尽 早 去医 院 进 行 详 细 的 检 查 , 确 定 病 因 后 , 及 时 进行 针 对 性 的 调 养 及 治 疗 。03
颈肩腰腿痛的中医认识——病因病 因 : 中 医 将 此 疾 病 归 为 “ 痛 痹 、 骨痹 、 伤 筋 ” 范 畴 , 通 常 由 风 寒 湿 /外 伤等 外 因 , 气 血 、 肝 肾 亏 虚 、 情 志 不 畅等 内 因 等 内 外 因 所 致 。中 医 学 对 慢 性 颈 肩 腰 腿 痛 的 基 本 病 机认 识 , 在 物 质 上 责 之 于 血 、 精 ; 在 脏腑 上 责 之 于 肝 肾 。
颈 肩 腰 腿 痛 的 中 医 认 识 — — 病 因 病 机n 颈 肩 腰 腿 痛 属 于 中 医 “ 痹症 ” 的 范 畴 。 n 《 黄 帝 内 经 · 素 问 · 痹论 》 : 风 寒 湿 三 气 杂 至 ,合 而 为 痹 也 。 n 风 气 胜 者 为 行 痹 ( 游 走 性 ) ;
n 寒 气 胜 者 为 痛 痹 ( 遇 寒 加 重 ) ;n 湿 气 胜 者 为 着 痹 也 ( 酸 痛 、 重 着 感 、屈 伸 不 利 ) 。 n 现 代 颈 肩 腰 腿 痛 的 诱 因 多 为 风寒 湿 三 气 侵 入 人 体 , 壅 塞 经 络 ,凝 滞 气 血 , 发 为 痹 痛 。
颈 肩 腰 腿 痛 的 中 医 认 识 — — 病 机《 医 宗 金 鉴 》 云 :“ 伤 损 之证 ,血 虚 作 痛 。 ”不 荣 则 痛 ( 气 血 不 荣 +津 液不 荣 +肾 精 不 荣 ) --筋 脉 失养《 素 问 · 举 痛 论 》 云 :“ 脉泣 则 血 虚 ,血 虚 则 痛 ”
颈 肩 腰 腿 痛 的 中 医 认 识 — — 病 因 病 机? 出 自 《 黄 帝 内 经 》 : “ 经 络 流 行 不止 , 环 周 不 休 , 寒 气 人 经 而 稽 迟 ,泣 而 不 行 , 客 于 脉 外 则 血 少 , 脉 泣则 血 虚 , 不 荣 则 痛 。 ”? 久 坐 劳 心 , 气 血 暗 耗 , 失 于 濡 养 ,不 荣 则 痛
临 床 表 现如 果 是 颈 部 出 现 疼 痛 , 通 常 与 颈 椎 病 有关 , 同 时 还 伴 有 头 晕 等 症 状 。肩 部 的 疼 痛 主 要 与 肩 周 炎 有 一 定 的 关 系 ,同 时 还 伴 有 肩 部 活 动 受 限 。腰 部 疼 痛 可 能 为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 腰 肌 劳损 等 疾 病 所 引 起 。010203
04 膝 关 节 骨 性 关 节 炎 可 导 致 腿 部 疼 痛 。
中 医 治 则行 气 活 血 ,通 络 止 痛 温 补 阳 气 ,排 寒 除 湿 气 血 双 补 ,濡 养 经 络
药食同源的起源l 起源l 相关记载
药 食 同 源 — — 起 源中 医 医 学 自 古 以 来 就 有 “ 药 食 同 源 ” 的 理 论 , 其 基本 思 想 最 早 记 载 于 《 黄 帝 内 经 太 素 》 , 书 中 写 到“ 空 腹 食 之 为 食 物 , 患 者 食 之 为 药 物 ” 。“ 药 食 同 源 ” 指 , 许 多 食 物 即 药 物 , 既 可 作 为 药 物 治 疗 疾病 , 又 可 作 日 常 食 饮 之 用 , 它 们 之 间 并 无 绝 对 的 分 界 线 。《 黄 帝 内 经 》 有 “ 药 以 祛 之 , 食 以 随 之 ” 等 观 点 表 明 食疗 对 疾 病 的 重 要 性 , 药 食 同 源 思 想 开 始 萌 芽 。《 神 农 本 草 经 》 中 记 载 上 品 类 中 药 120种 , 言 其 “ 无 毒 ,可 久 服 , 能 益 气 强 身 ” , 即 具 有 药 食 两 用 的 特 点 。
药 食 同 源 — — 经 典 记 载《 黄 帝 内 经 》 中 有 记 载 “ 大 毒 治 病 , 十 去 其 六 ; 常 毒 治 病 ,十 去 其 七 ; 小 毒 治 病 , 十 去 其 八 ; 无 毒 治 病 , 十 去 其 九 ; 谷肉 果 菜 , 食 养 尽 之 , 无 使 过 之 , 伤 其 正 也 ” , 这 可 称 为 最 早的 食 疗 原 则 。《 周 礼 · 天 官 》 记 载 , 周 朝 设 立 四 医 ( 食 医 、 疾 医 、 殇 医 、兽 医 ) , 食 医 为 首 医 , 主 要 掌 管 周 王 室 的 饮 膳 搭 配 与 调 制 ,从 健 康 维 护 角 度 实 践 着 “ 未 病 先 防 、 已 病 防 变 、 病 愈 防 复 ” 。《 黄 帝 内 经 》 中 多 处 描 述 了 食 物 与 疾 病 、 食 物 与 健 康 、 食物 与 药 物 的 关 系 。 如 “ 毒 药 攻 邪 , 五 谷 为 养 ( 泛 指 米 、 谷 、麦 、 豆 等 多 种 粮 食 类 食 物 ) 、 五 畜 为 益 ( 现 代 营 养 学 泛 指猪 、 牛 、 羊 、 鸡 、 鸭 、 鱼 类 等 动 物 性 食 物 ) 、 五 果 为 助( 一 般 指 李 、 杏 、 枣 、 桃 、 栗 等 鲜 果 ) 、 五 菜 为 充 ( 现 代
人 膳 食 中 的 菜 泛 指 叶 菜 类 、 根 茎 类 、 茄 果 类 、 菌 类 等 多 种多 样 的 蔬 菜 ) , 气 味 合 则 服 之 , 以 补 精 益 气 ” 。
药 食 同 源 的 优 势l 纯天然l 易接受l 种类多l 易取得
为 什 么 选 择 药 食 同 源 ?? 纯 天 然 , 健 康 , 正 确 使 用 药 食 同 源食 物 无 毒 副 作 用 。? 便 于 接 受 : 日 常 做 菜 , 饮 茶 等 均 可使 用 , 口 味 好 , 便 于 家 人 接 受 , 可以 “ 寓 医 于 食 ” , 常 态 化 使 用 。
为 什 么 选 择 药 食 同 源 ??种 类 多 样 , 便 范 围 广?易 于 取 材 , 市 场 供 应 大
卫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1]、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以上为2002年公示的87种)2019年11月25日?新增6种中药材物质:当归、山奈、西红花 、草果、姜黄、荜茇 ,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2019年11月25日 新增9种中药材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药 食 同 源 目 录
1、 舒 筋 生 津 : 葛根2、 温 阳 散 寒 的 作 用 : 生 姜 、 干 姜 、 韭 菜 、 小 茴 香 、花 椒 、 胡 椒 、 香 菜 、 栗 子 、 砂 仁 、草 果 、 荜 茇 、 肉 桂 、高 良 姜 、 肉 苁 蓉 。3、清热解毒作用:赤 小 豆 、 绿 豆 、 金 银 花 、 鱼 腥 草 、薄 荷 、 蒲 公 英 、 马 齿 苋 、 鲜 白 茅 根 、 鲜 芦 根 、 淡 竹 叶药 食 同 源 中 契 合 颈 肩 腰 腿 痛 病 因 病 机 的 功 效 及 目 录
4、 祛 风 除 湿 : 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蝮蛇5、 理 气 疏 肝 解 郁 : 麦芽(生)、玫瑰花、黄花菜、佛手、陈皮、紫苏药 食 同 源 中 契 合 颈 肩 腰 腿 痛 病 因 病 机 的 功 效 及 目 录
5、健脾作用:山药、莲子6、健脾化湿:茯苓、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芡实、白扁豆。7、养血:阿胶、桑椹、大枣、龙眼肉、枸杞8、活血:山楂、三七、西红花、姜黄(活血行气、化瘀止痛)9、补肝肾:枸杞子、桑葚子药 食 同 源 中 契 合 颈 肩 腰 腿 痛 病 因 病 机 的 功 效 及 目 录
药 食 同 源 应 用 — 颈 肩 腰 腿 疼 痛 常 见 六 大 证 型l 寒湿痹阻型l 湿热痹阻型l 气滞血瘀型l 肾 阳 虚 型l 肝肾阴虚型l 气血亏虚型
一 、 寒 湿 痹 阻 型? 【 表 现 】 疼 痛 点 固 定 , 以 冷痛 为 主 , 伴 有 四 肢 沉 重 、 无力 、 麻 木 , 或 有 手 指 屈 伸 不利 。 肢 体 关 节 活 动 不 利 , 休息 后 减 轻 不 明 显 , 昼 轻 夜 重 ,遇 寒 痛 增 , 得 热 痛 减 , 小 便清 长 , 大 便 溏 稀 , 舌 淡 胖 ,苔 白 腻 。? 【 饮 食 原 则 】 温 经 散 寒 、 逐湿 通 络 。
一 、 寒 湿 痹 阻 型【 食 物 推 荐 】生 姜 、 韭 菜 、 小 茴 香 、 花 椒 、 胡 椒 、 香 菜 、 栗 子 、 砂 仁 。
一 、 寒 湿 痹 阻 型【 陈 皮 生 姜 砂 仁 茶 】? 材 料 : 砂 仁 3克 , 陈 皮 3克 , 生 姜 5克 。? 做 法 : 生 姜 、 陈 皮 温 水 煮 开 后 加 入砂 仁 煮 2~3分 钟 , 水 煎 代 茶 饮? 注 意 : 砂 仁 不 宜 久 煮 。? 解 : 砂 仁 性 温 , 味 辛 。 辛 散 温 通 ,气 味 芳 香 , 寒 湿 气 滞 者 服 用 最 佳 ,还 可 以 治 疗 脾 胃 虚 寒 。 砂 仁 配 陈 皮具 有 健 脾 和 胃 、 除 湿 行 气 之 功 。
一 、 寒 湿 痹 阻 型【 当 归 生 姜 羊 肉 汤 】 ( 1) 材 料 : 用 羊 肉 500g, 当 归 20g, 生 姜 30g, 食 盐 、 葱 、 胡 椒 粉 等 调 料 适 量 。( 2) 做 法 :① 羊 肉 洗 净 切 块 , 生 姜 洗 净 切 片 , 当 归 洗 净 备 用 。② 将 羊 肉 焯 水 后 取 出 , 与 生 姜 同 炖 2小 时 , 加 入当 归 慢 炖 15分 钟 。③ 服 用 前 可 以 适 当 加 入 食 盐 、 葱 、 胡 椒 粉 等 调 料 ,吃 肉 喝 汤 。( 3) 功 效 : 血 虚 内 寒 导 致 的 颈 肩 腰 腿 痛解 : 方 中 “当 归 、 羊 肉 ”兼 补 兼 温 , 当 归 养 血 而
行 血 滞 , 生 姜 宣 散 其 寒 , 行 其 气 滞 , 又 以 羊 肉味 厚 气 温 , 补 气 而 生 血 。
二 、 湿 热 痹 阻 型【 表 现 】 痛 处 伴有 热 感 、 或 见 肢节 红 肿 , 口 渴 不欲 饮 , 烦 闷 不 安 ,小 便 短 赤 , 或 大便 里 急 后 重 , 舌质 红 , 苔 黄 腻 。01 【 饮 食 原 则 】 清 热 利 湿 、通 络 止 痛 。02
二 、 湿 热 痹 阻 型【 食 物 推 荐 】? 白 扁 豆 , 薏 米 ( 薏 苡 仁 ) 、 绿 豆
二 、 湿 热 痹 阻 型【 绿 豆 薏 苡 仁 汤 】u材 料 : 绿 豆 、 薏 苡 仁 各 100克 , 白 砂 糖 30克 ,水 1500毫 升 。u做 法 :? 绿 豆 和 薏 苡 仁 隔 夜 泡 水 。? 锅 中 加 水 煮 沸 , 薏 苡 仁 沥 干 水 分 倒 入 锅 中 ,水 沸 后 煮 30分 钟 。? 加 入 绿 豆 再 次 煮 沸 , 小 火 煮 30分 钟 , 加 砂糖 调 味 后 关 火 , 闷 15分 钟 即 可 食 用 。
二 、 湿 热 痹 阻 型【 葛 根 红 豆 粥 】? 材 料 : 葛 根 15克 、 红 豆 20克 、 粳 米 30克 。? 做 法 : 将 葛 根 水 煎 去 渣 取 汁 , 与 红 豆 、粳 米 共 煮 粥 服 食 。
三 、 气 滞 血 瘀 型【 表 现 】 疼 痛 剧烈 , 痛 有 定 处 ,刺 痛 , 痛 处 拒 按 。舌 质 暗 紫 , 或 有瘀 斑 , 舌 苔 薄 黄 。多 有 外 伤 史 。01 【 饮 食 原 则 】 行气 、 活 血 、 通 络 、止 痛 。02
三 、 气 滞 血 瘀 型【 食 物 推 荐 】? 沙 棘 、 当 归 、 山 楂? 桃 仁 、 西 红 花 ( 活 血 养 血 )
三 、 气 滞 血 瘀 型 【 牛 膝 复 方 酒 】? 来 源 : 《 太 平 圣 惠 方 》 。? 材 料 : 牛 膝 120g, 丹 参 、 生 地 黄 、 杜 仲 、石 斛 各 60g, 白 酒 1.5L。? 制 法 用 法 : 将 上 述 五 味 药 料 共 捣 碎 , 装 入 纱布 袋 内 。 将 药 袋 放 入 瓷 罐 中 , 加 入 白 酒 浸 泡 ,密 封 口 , 7天 即 成 , 去 袋 留 酒 备 用 。 每 次 服30mL, 每 日 1~ 2次 。
三 、 气 滞 血 瘀 型 【 黑 豆 川 芎 粥 】n 材 料 : 川 芎 10克 , 黑 豆 25克 , 粳 米 50克n 做 法 : 川 芎 用 纱 布 包 裹 , 和 黑 豆 、 粳 米一 起 水 煎 煮 熟 , 温 热 时 服 用 。
四 、 肾 阳 虚 型 【 表 现 】 痛 处 缠 绵 日 久 ,反 复 发 作 , 痛 处 发 凉 , 喜暖 怕 凉 , 喜 按 喜 揉 , 遇 劳加 重 。 少 气 懒 言 , 面 色 苍白 , 自 汗 , 口 淡 不 渴 , 毛发 脱 落 或 早 白 , 齿 松 或 脱落 , 小 便 频 数 , 男 子 阳 痿 ,女 子 月 经 后 延 量 少 , 舌 质淡 胖 嫩 , 苔 白 滑 。 【 饮 食 原 则 】 温 补肾 阳 , 温 阳 通 痹 。
四 、 肾 阳 虚 型【 食 物 推 荐 】? 肉 桂 , 丁 香 , 花 椒
四 、 肾 阳 虚 型【 良 姜 炖 鸡 块 】? 来 源 : 《 中 医 药 膳 学 》 、 《 饮 膳 正 要 》? 原 料 : 小 公 鸡 1只 (约 1000g), 高 良 姜 、 草 果各 6g, 胡 椒 、 陈 皮 各 3g。 葱 、 黄 酒 、 精 盐各 适 量 。? 制 法 : 公 鸡 宰 杀 去 毛 及 内 脏 , 洗 净 切 块 , 剁去 头 爪 , 开 水 锅 中 焯 去 血 污 。 四 味 配 料 洗 净装 入 纱 布 袋 内 , 扎 口 。 葱 洗 净 , 切 葱 花 。 将焯 过 的 鸡 块 与 药 袋 一 起 放 入 砂 锅 内 , 加 水 、黄 酒 适 量 , 大 火 煮 沸 , 撇 去 污 沫 , 中 火 炖 1小 时 左 右 。 将 药 袋 拣 出 , 加 入 食 盐 、 葱 花 调
味 后 装 盆 即 成 。 佐 餐 食 用 , 饮 汤 食 肉 。
四 、 肾 阳 虚 型【 肉 桂 杜 仲 炖 羊 肉 汤 】材 料 : 肉 桂 10克 、 杜 仲 15克 、 枸 杞15克 、 羊 肉 300克 。做 法 : 先 将 羊 肉 洗 净 切 块 , 将 洗 净后 的 肉 桂 、 枸 杞 一 起 放 入 炖 盅 内 ,加 清 水 适 量 , 用 文 火 隔 水 炖 约 2小 时 ,加 入 盐 调 味 。 食 肉 饮 汤 , 每 周 2次 。
五 、 肝 肾 阴 虚 型【 表 现 】 痛 处 酸 痛 绵 绵 , 乏 力 ,不 耐 劳 , 劳 则 加 重 , 休 息 后 减 轻明 显 。 形 体 消 瘦 , 面 色 潮 红 , 心烦 失 眠 , 口 干 , 手 足 心 热 , 小 便黄 赤 , 舌 红 少 津 , 脉 弦 细 数 。01 【 饮 食 原 则 】 滋 阴 补 肾 。
02
五 、 肝 肾 阴 虚 型【 食 物 推 荐 】? 黑 芝 麻 , 枸 杞 子 , 桑 葚 , 覆 盆 子
五 、 肝 肾 阴 虚 型 【 黄 精 牛 筋 汤 】ü 材 料 : 黄 精 20克 , 牛 筋 100克 。ü 做 法 : 先 将 牛 筋 洗 净 , 泡 软 , 同 洗净 后 的 熟 地 、 黄 精 一 起 放 入 炖 盅 内 ,加 清 水 适 量 , 用 文 火 隔 水 炖 约 3小 时 ,加 油 盐 调 味 。 食 牛 筋 饮 汤 , 隔 日 1次 。
六 、 气 血 亏 虚 型 【 表 现 】 四 肢 乏 力 , 关 节 酸 沉 , 绵 绵而 痛 , 麻 木 尤 甚 , 汗 出 畏 寒 , 时 见 心悸 , 纳 呆 , 颜 面 微 青 而 白 , 形 体 虚 弱 ,舌 质 淡 红 欠 润 滑 , 苔 黄 或 薄 白 , 脉 多沉 虚 而 缓 。01【 饮 食 原 则 】 益 气 养 血 , 舒 筋 活 络 。02
六 、 气 血 亏 虚 型阿 胶 , 桂 圆 ( 龙 眼 肉 )【 食 物 推 荐 】
六 、 气 血 亏 虚 型 【 杞 子 桑 葚 粥 】n 材 料 : 枸 杞 子 、 桑 葚 各 25克 ,粳 米 100克 。n 做 法 : 将 枸 杞 子 、 桑 葚 洗 净 后与 粳 米 一 起 按 常 法 煮 粥 , 早 晚温 服 。
六 、 气 血 亏 虚 型p材 料 : 黄 芪 15克 、 红 枣 4枚 、 水 3小 碗 。p做 法 :1、 红 枣 用 温 水 泡 发 洗 净 后 , 去 核 , 黄芪 浸 泡 30分 钟 。2、 红 枣 、 黄 芪 均 放 入 杯 中 , 冲 入 开 水 。3、 加 盖 泡 10分 钟 即 可 , 一 杯 可 以 泡 2~3次 。【 黄 芪 红 枣 茶 】
温 馨 提 示? 药 食 同 源 并 不 能 代 替 药 物 治 疗 , 也 不 是 保 健 品 , 只 能 给 予 辅 助 ,用 来 防 治 疾 病 , 没 有 副 作 用 。? 颈 肩 腰 腿 痛 的 药 膳 治 疗 过 程 中 , 仍 需 要 配 合 手 法 等 综 合 调 理 , 如症 状 仍 不 能 改 善 , 请 及 时 医 院 进 一 步 就 诊 。
感 谢 各 位 专 家 , 欢 迎 交 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