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上海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
2023-10-25 | 阅:  转:  |  分享 
  
上海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一、积累应用?15分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以浮游尘埃之外。(司马迁《屈原列传》)(2)____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
贾谊《过秦论》)(3)_____________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4)李贺《李凭箜篌引》一诗点明演奏
时节及音乐效果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自疏濯淖污泥之中?②.?蝉蜕于浊秽?③.?一夫
作难而七庙隳?④.?早岁那知世事艰?⑤.?女娲炼石补天处?⑥.?石破天惊逗秋雨【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濯”“淖”“蜕”“秽”“隳”“炼”“逗”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沛公让
不受?(????????????)?(《沛公约法三章》)(2)君弟重射(????????????)?(《孙膑指挥若定》)(3)妻为
具食(????????????)?(《举案齐眉》)(4)笃亲念故(????????????)?(《高允仁恕简静》)(5)楚人未既济
?(????????????)?(《宋襄公治军》)(6)不忍委之(????????????)?(《荀巨伯探病友》)【答案】?①.?
推辞,推让?②.?但,只?③.?准备?④.?深,厚爱?⑤.?渡河?⑥.?抛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
用法的能力。(1)让:推辞,推让。句意:沛公再次推让不肯接受。(2)第:但,只。句意:您只管下大赌注。(3)具:准备。句意:妻子(
孟光)为他备好食物。(4)笃:深,此处指厚爱。句意:笃爱亲属,顾念朋友。(5)济:渡河。句意: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6)委:抛
弃。句意:我不忍心抛弃他。3.?按要求选择。下列有关乡土社会的特点,不能用来解释朱先生成功化解矛盾原因的一项是(?)白鹿原上,李寡
妇先后将自家的一块水地卖给了鹿子霖和白嘉轩。为了争夺这块地,白、鹿两家剑拔弩张,都申明绝不就此罢休,倾家荡产也要打赢官司。可白鹿书
院朱先生却用两张纸条化解了双方矛盾。致嘉轩弟(白鹿书院朱先生)倚势恃强压对方,打斗诉讼两败伤。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A.
?差序格局?B.?熟人社会?C.?无讼?D.?礼治社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名著思想内涵的能力。A.原文中
,“倚势恃强压对方”体现的是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故可排除A;C.“打斗诉讼两败伤”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法律诉讼(即“法治”)的普遍
态度,即“无讼”,故可排除C;D.“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这体现了乡土特色的礼治社会特点,人们的社会关系并不依靠法律来调
节,而是靠公认合式的仁义、礼法,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体现了“礼治社会”的特征,故可排除D。故选B。二、阅读?45分(一)(9分)阅
读下文,完成各题。《记念刘和珍君》(节选)??鲁迅三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
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
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
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
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
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
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四我在十
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
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
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
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①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②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
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③始终微
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
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
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④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4.?选
文中鲁迅反复写刘和珍的“微笑”和“态度很温和”是有深意的,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出刘和珍的善良和温和。B.?突
出执政府的残暴和卑劣。C.?和前文“有些桀骜锋利的”倔强性格形成互补关系,突出刘和珍爱憎分明。D.?和后文“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构
成暖与冷、美与丑、生与死的强烈反差。5.?文段四中加点词“居然”、“竟”在文中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作分析。6.?请将以下材料和文段
五第②段对照阅读,思考并回答:鲁迅是如何用真实冷峻的文字来驳斥执政府的通电和流言家的评论的?(1)“三·一八”惨案事发当日,段祺瑞
执政府便抢先发布“国务院通电”,声称:近年以来,徐谦、李大钊等,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本日由徐谦以共产党执行委员会名义
散布传单,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因正当防卫,以致互有死伤。似此聚众扰乱,危害国家
,实属目无法纪,殊堪痛恨。(2)第三天(3月20日),段氏又发布了第二道《临时执政令》:爱国运动,各国恒有,聚众暴动,法所不容。此
次徐谦等率领暴徒实行扰乱,自属罪无可逭。惟当群众复杂,互相攻击之时,或恐累及无辜,情殊可悯。着内务部行知地方官厅,分别查明抚恤。其
当时军警因执行职务,正当防卫,有无超过必要程度,着陆军、司法两部查明,依法办理。(3)执政府秘书长章士钊所主持的《甲寅》月刊发表的
关于“三。一八”惨案的时评,几乎照抄了当局《通电》上的文字。林学蘅于1926年3月20日的《晨报》上发表时评《为青年流血问题敬告全
国国民》:在青年方面,外交请愿,虽属正当,亦何事啸聚男女,挟持枪械,若临大敌者,重以驱逐外交团之宣言,殴击警卫队之行动,不惜激于意
气,铤而走险,乃陷入奸人居间,利用之彀中。徐谦、顾兆熊、李煜瀛、易培基,居于知识阶级代表者之地位,对于血气方刚之青年,不知所以启迪
之,惟务放言高论,驱千百珍贵青年为孤注一掷,成者诸君尸其名,败则群众被其害。【答案】4. C ???5.?“居然”“竟” 等词,说
明惨案出乎“我”的意料,反映了敌人的凶残超乎人之常情。?6.?文段五中“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
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等句子,表现了三位女子在请愿时沉勇与友爱的精神,她们根本不是材料(
1)中所说的“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拋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作者写“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说明
了执政府早已经埋伏好了人,“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说明从事镇压的军警之多,有军官,有士兵,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谋杀,说明了杀人者
的凶狠残暴。“各军警”根本不是材料(2)所说的“因执行职务,正当防卫”。作者写“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说明这是学生欣然前往,为国请愿。根本不是材料(3)中流言家们所说的“乃陷入奸人居间,利用之彀中”。这说明了流言家们的无耻。【解析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和前文‘有些桀骜锋利的’倔强性格形成互补关系”错误,结合原文“我平素想,
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可知,“有些桀骜锋利的
”并不是刘和珍的性格特点,是作者推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的学生应有的特点。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
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居然”“竟”都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结合原文“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
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
步”可知,作者没有想到卫队居然对学生开枪,学生死伤至数百人。这说明了惨案的发生出乎作者的意料,反映了敌人的凶残超乎人之常情。作者连
用“居然”“竟”等词,准确反映出听说惨案发生后的震惊态度。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结合材料
(1)“本日由徐谦以共产党执行委员会名义散布传单,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文段五第②段
“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
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可知,材料(1)“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是没有根据的,真正的暴徒是段祺瑞执政
府的卫士们,他凶狠残暴。结合材料(2)“其当时军警因执行职务,正当防卫,有无超过必要程度,着陆军、司法两部查明,依法办理”,文段五
第②段“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
;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可知,段祺瑞执政府早已经埋伏好了人,从事镇压的军警之多,有军
官,有士兵 ,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谋杀,材料(2)“各军警”根本不是“因执行职务,正当防卫”,他们杀害的是手无寸铁的学生。结合材
料(3)“乃陷入奸人居间,利用之彀中”,文段五第②段“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可知,学生欣然前往,为国请
愿,根本不是材料(3)流言家们所说的“乃陷入奸人居间,利用之彀中”,这明了流言家们的无耻。(二)(11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从《
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潘知常①在中国美学里存在着一个从《诗经》到《水浒传》的美学传统,它意味着一个“忧世”的美学传统,一个
现实关怀的美学传统,一个按照王国维的话说是“以文学为生活”的美学传统。坦率说,它实际也正是中国美学的主流。但是,它却并非中国美学的
精华,也并非中国美学的全部。②事实上,在中国美学里还存在着一个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这才是中国美学的“精华”。他是“
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不过,由于它并非中国美学的主流,因此往往被中国美学的“主流”遮蔽,或者被中国美学的“主流”扭曲。(
a)③从美学的思想谱系的角度看,这在中国美学的历程里也同样有踪迹可寻。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庄子的生命美学、魏晋的个性美学与晚明的
启蒙美学。④在儒、释、道之中,庄子的美学隐含着一种内在的二重性。这就是:在强调人之自然时,他无疑是尊重生命的,当然主要是精神的生命
,庄子美学也因此而被称之为生命美学。这就是:庄子所强调的“道”的超越性、所强调的“以游无穷”(追求无限)、所强调的由于对于精神自由
的追求而出现的“无为”、所强调的“不为物役”、所强调的“性”(“马之真性”)。但在强调天之自然时,人之自然就没有了,尽管仍旧是尊重
生命的,但却只是肉体生命(所谓“保身”),在此意义上,庄子美学则很难被称之为生命美学,而只是逍遥美学。这就是庄子对“道”的遍在性的
强调、对由于对于肉体自由的追求而出现的“无为”的强调、对“残生伤性”、“弃生以殉物”的强调、对“顺物自然而与世俗处”的强调。因此,
当庄子说人应重返自然的时候,这个“自然”无疑是天之自然,它是“恬淡、寂寞、虚无、无为”的,因此,人也应是“恬淡、寂寞、虑无、无为”
的,由此,就有了“形若槁木,心如死灰”,“吾丧我”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系列言论。但是,作为天之自然的产物,人类的独特禀性,诸如人的
末完成性、无限可能性、自我超越性以及未定型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不也是一种自然——人之自然吗?人类要重返自然,不是应该重返这个人之自
然吗?或者说人类不正是因为做到了“顺乎己”才最终做到了“顺乎天”吗?在这里我必须强调,其实庄子已经不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区别,甚至提
出了“任其性情之真”这样一个值得大加发挥的命题,但却又自觉地由此跨越而过,强迫人之自然也归属于天之自然。(b)可是,“任其性情之真
”这个命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却毕竟给了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以重要的理论支持。⑤魏晋的个体美学是从《山海经》到《红楼
梦》的美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魏晋,鲁迅称之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确实是十分精到。而魏晋个体美学的精彩,也只有晚明的主体美学可
以媲美。它在中国美学史里第一次喊出了:“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而且,儒、道所提倡的“圣人忘情”,高则高矣,但与真实的人生无关;放
弃对于生存意义的追寻的“最下不及情”,也与真实的人生无关;真实的人生,肯定应该是钟情的人生,因此,“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样,审
美活动无非就是“任其性情之真”。阮籍、嵇康就是魏晋的个体美学的代表,他们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风范,至今令我们追慕和敬仰。⑥晚明的
启蒙美学在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里更是不能不提。从明中叶开始,中国美学的无视向生命索取意义,以及为此而采取的“骗”、“
瞒”、“躲”等对策,逐渐为人们所觉察,为此,李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李贽疾呼要“天堂有佛,即赴天堂;地狱有佛,即赴地狱”,甚至反复强
调“凡为学者皆为穷究生死根由,探讨自家性命下落”。对这一“性命下落”,李贽干脆把它落实到“人必有私”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之中
。于是,他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转而提倡庄子的“任其性情之情”,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各遂其生、各获其愿,
认为“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从而把儒家美学抛在身后;同时认为“非于情性之外复有所谓自然而然”,因此没有必要以“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来统一“性命之情”,从而把道家美学也抛在身后。应该说,这正是对于生命的权利以及自主人格的高扬。在他的身后,是“弟自不敢齿于世,而
世肯与之齿乎”并呼唤“必须有大担当者出来整顿一番”的袁宏道,是“人生坠地,便为情使”的徐渭,是“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的汤显祖等等。而美学主张更有“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情”、在“道理闻见”之外的“童心”与“病梅”不同的“面目也完”。从此,伦理
道德、天之自然开始走向人之自然,伦理人格、自然人格、宗教人格也开始走向个体人格,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由此得以羽翼丰满
。(c)⑦在这当中,真正代表着《山海经》这一美学源头的成熟的,却不能不推《红楼梦》。《红楼梦》的出现,与从《山海经》发源的美学传统
一脉相联。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红学界有两个著名学者,堪称《红楼梦》的“解人”。一个是俞平伯,他被周作人、朱自清、废名
称为“晚明人”,还有一个是周汝昌,这是一个你们比较熟悉的美学大家,张中行称他为“六朝人物”。《红楼梦》与从《山海经》发源的美学传统
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而且,《红楼梦》的出现,也真正揭示了中国的主流美学的彻底失败。鲁迅说:“人有读古国文化史者,循代而下,至于卷末
,必凄以有所觉,如脱春温而入于秋肃,勾萌绝朕,枯槁在前,吾无以名,姑谓之萧条而止。”?《红楼梦》正处于“文化(美学)史”之“秋肃”
与“卷末”,而它的成功也正在于第一次地深刻揭示了“文化(美学)史”之“秋肃”与“卷末”。“忧世”、“以文学为生活”以及现实关怀的美
学传统实际上与审美活动无关,这是一个在中国美学的历程里延续了千年的内在秘密,但是,只有在《红楼梦》里,人们才第一次大梦初醒。(d)
《红楼梦》的诞生,其实也就是“忧生”、“为文学而生活”以及终极关怀的美学传统的诞生。(选文有删改)7.?第④段加点词语“二重性”在
文章中的内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以下这句话最适合放在哪个部分,用以佐证文章观点。这就是鲁迅说的
:“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A.?(a)处?B.?
(b)处?C.?(c)处?D.?(d)处9.?不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A.?中国主流的美学传统认为艺术必须以现实生活
为关切。B.?庄子美学在强调“天之自然”时,往往会遮蔽“人之自然”。C.?魏晋文人鄙弃圣人的无情,强调要摆脱礼教的约束,追求自然的
性情。D.?中国美学为避免民众萌生向个体生命索取意义的思想,常采取“瞒”和“骗”手段。10.?有人认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过是诗
礼簪缨之族的“废物”,请结合本文从“情”的角度阐释贾宝玉这一形象的艺术价值。【答案】7.?在强调人之自然时尊重生命,在强调天之自然
时而无人之自然,人只是肉体生命。?8. A ???9. D10.?(1)原文“任其性情之真”是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的
重要的理论支持”“真实的人生,肯定应该是钟情的人生,由此看出贾宝玉的形象是一个表达真性情的人物形象。(2)原文“伦理道德、天之自然
开始走向人之自然,伦理人格、自然人格、宗教人格也开始走向个体人格”,由此可看出贾宝玉形象的塑造体现出美学传统中伦理人格、自然人格开
始走向个体人格的趋向。【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原文第四段“庄子的美学隐含着一种内在的二重性。这就
是:在强调人之自然时,他无疑是尊重生命的,当然主要是精神的生命,庄子美学也因此而被称之为生命美学……但在强调天之自然时,人之自然就
没有了,尽管仍旧是尊重生命的,但却只是肉体生命(所谓‘保身’)”,据此分析出,在强调人之自然时尊重生命,在强调天之自然时而无人之自
然,人只是肉体生命。【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根据原文第二段“在中国美学里还存在着一个从《山海经》到《红楼
梦》的美学传统,……由于它并非中国美学的主流,因此往往被中国美学的‘主流’遮蔽,或者被中国美学的‘主流’扭曲”,可看出观点是认为从
《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被中国美学的“主流”遮蔽或扭曲。鲁迅的话“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是指被中国美
学的“主流”遮蔽,“密叶”指“中国美学的‘主流’”,“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点点的碎影”是指“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
”,因此可以佐证观点。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中国美学为避免民众萌生向个体生命索取意
义的思想”错。原文第六段“从明中叶开始,中国美学的无视向生命索取意义,以及为此而采取的‘骗’、‘瞒’、‘躲’等对策,逐渐为人们所觉
察”,据此看出,原文并无“为避免民众萌生向个体生命索取意义的思想”的意思。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红楼梦》贾宝玉被看做诗礼簪缨之族的“废物”。通过贾宝玉的行为举止、思想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第一,在封建科举制
度下,贾宝玉整天和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如胶似漆,却不乐见正经宾客,是个无事忙的富贵闲人,听到别人劝他讲究“仕途经济”,便直斥为“混账
话”,根据原文“‘任其性情之真’这个命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却毕竟给了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以重要的理论支持”“真实的
人生,肯定应该是钟情的人生,因此,‘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由此看出贾宝玉的形象是一个追求真实人生,表达真性情的人物形象。第二,结
合《西江月》二首词内容如“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贾政希望儿子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宝玉却无意于此,因而常被骂作“逆子”;宝
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读得津津有味,一沾到科举程文就头痛不已。根据原文“伦理道德、天之自然开始走向人之自然,伦理人格、自
然人格、宗教人格也开始走向个体人格,从《山海经》到《红楼梦》的美学传统由此得以羽翼丰满”,可看出贾宝玉的塑造体现出美学传统中伦理人
格、自然人格开始走向个体人格的趋向。(三)(6分)阅读诗歌,完成各题。满庭芳·晓色云开秦观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
榭,飞燕___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1,
花困蓬瀛2.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注:(1)金榼:金制的盛酒具 (2)花困蓬瀛:花指美人。
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指饮酒之地。11.?校图书馆藏书划线处有脱漏,根据词意与风格,最适合填入的字是(???)A.?蹴?B.?
踏?C.?践?D.?蹑1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作品原意的一项是(???)A.?本词以长调抒写柔情,记芜城春游感怀,写来情意绵邈。
B.?“舞困”句写串串榆荚犹如酣舞已久、慵自举袂的少女。C.?“多情”两字一顿,蕴含着对往昔行乐情事的留恋与追忆。D.?“疏烟淡日
”与起首“晓色云开”相照应,色调自然一致13.?本词情感含蓄曲折,请结合上下阕,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答案】11. A ??
?12. D13.?①情景交融。从清晨出发时的逸兴满怀,到中午时分的意阑无绪,再到日暮时分独下芜城的寂寞无聊,将词人游赏因所见所闻
而产生的情绪变化展现出来。②用典。“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化用杜牧诗句,点出以上所写盛况美景,都是前尘旧梦。③以景结情。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写作者凭栏久立,唯见今晚薄薄的雾气和淡淡的斜阳向城墙落下。由上面的追忆往日旧游转入抒写今日感情。对
比前文的明媚春光,欢娱游事,使人感到一种人事全非的怅惘。【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飞燕?红英”意思是
飞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红英。句中“红英”指飘落的花瓣,而“蹴”有踢的意思,能够表现飞燕自由地上下翻飞,不时地碰触到柔嫩的花瓣的景象,故
应选“蹴”。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色调自然一致”错。“疏烟淡日”写眼前只见淡淡的落日,疏
疏落落的烟雾,色调凄凉;“晓色云开”写雨过天晴,晓云初雾,色调明朗。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情
景交融。词的上阕写明媚春光。“晓色云开”三句,奠定了春日清晨的明朗基调。雨过天晴,晓云初雾,春光如此美好,令人欣欣然以为春天是多么
地随人心意。接下去春日明丽景象,从游赏于春色中的人眼中一一展现。结末三句,转写面前萧瑟景色与忆旧者怅惘之情。凭栏久立,抚今追昔,十
年人世遭际令人感叹不已。而眼前只见淡淡的落日,疏疏落落的烟雾,如此凄凉景物,与人物悲苦心情合二为一。随着夕阳西下,伤感的人与夕阳一
样孤独落寞。作者从清晨出发时的逸兴满怀,到中午时分的意阑无绪,再到日暮时分独下芜城的寂寞无聊,将词人游赏因所见所闻而产生的情绪变化
展现出来。②用典。“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急转直下,点出以上所写盛况美景,都是前尘旧梦。而如此丰富的内容,用杜牧诗意表现
。用典贴切,辞约义丰。“堪惊”两字,黯然神伤,用在此处,有千斤之重。③以景结情。“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写作者凭栏久立,唯
见今晚薄薄的雾气和淡淡的斜阳向城墙落下。转写面前萧瑟景色与忆旧者怅惘之情。凭栏久立,抚今追昔,十年人世遭际令人感叹不已。而眼前只见
淡淡的落日,疏疏落落的烟雾,如此凄凉景物,与人物悲苦心情合二为一。随着夕阳西下,伤感的人与夕阳一样孤独落寞。对比前文的明媚春光,欢
娱游事,使人感到一种人事全非的怅惘。(四)(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
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
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
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
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
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
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_______,_______,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其志洁,其行廉(???????)1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B.?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C.?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和□□两方面高度评价了《离
骚》的突出特点。【答案】14. ????①.?通“罹”,遭遇?②.?正直?15. D16.?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
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17.?创作?为人【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
法的能力。(1)离,通“罹”,遭遇。句意:“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2)廉,正直。句意: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之,助词,取消独立性。?句意: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B.?之,助词,取
消独立性。?句意: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C.?之,助词,取消独立性。句意:?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D.?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
能力。“正道直行”,正大光明行为正直;“事”,侍奉;“间”,离间;“穷”,处境困难。【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言文句子
的能力。句意: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而
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司马迁从屈原的作品出发,论及屈原的创作和为人,赞赏了屈原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参考译文: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
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
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
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把草稿强取为己有,屈原不赞同。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
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屈原痛心楚怀王听
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品行不正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
《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
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
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诗经》中的国风,写男女恋情而不
过度,《小雅》有怨刺之言,但不直接愤怒。屈原的《离骚》,则两者之美兼而有之。(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到商汤、周武
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
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
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赞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五)(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书《洛阳名园记》后[宋]
李格非①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①,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
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②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
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余处£。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③且
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④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
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注释】①走集:争相奔走、集会的地方,即出入必经之地。18.?第②中£处应填
入的虚词是(???)A.?也?B.?矣?C.?焉?D.?然1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后”属于“
序跋”文体中的“跋”,可以用来阐明写作宗旨。B.?洛阳成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与周边崤山与渑池的地势分不开关系。C.?唐末五代战乱纷
起时,洛阳千余家园林馆舍也随之化为灰烬。D.?作者暗指北宋政权正是因像唐末公卿大夫享乐荒淫而最终导致了亡国。20.?请用“/”为第
④段画线部分断句。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
此?乐21.?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详细记述了洛阳当时十九处著名园圃,此文为记述名园后的总结,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借洛阳名园阐发自己
的“警世”之言的?【答案】18. B ???19. D20.?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
21.?作者由洛阳名园的兴废看到洛阳全城的盛衰,又从洛阳的盛衰看到天下的治乱,同时还从北宋中期公卿大夫放意乎园林的佚乐生活入手,以
小及大,见微知著,揭示了掩盖在表面繁荣下严重的社会危机,预见到达官显贵的放纵享乐必将导致亡国。借古鉴今,警世后人。【解析】【18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与唐共灭而俱亡,无余处”意思是“跟唐朝一起灰飞烟灭,没有留下一处了”。此
处是陈述语气。A.也:助词,多表判断语气,此处不是判断句,因此不能选择“也”。B.矣:助词,用在句末,表示陈述,相当于“了”。C.
焉:助词,用在句末,多为形容词词尾或者兼词、语气词。“余处”不是形容词,这里也不需要兼词,“焉”字所表语气不是陈述语气,不能选择“
焉”。D.然:助词,用在句末,多为形容词词尾。“余处”不是形容词,不能选择“然”。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
能力。D.“而最终导致了亡国”错误。根据“唐之末路是已”可知,本文最后卒章显志,亮出了自己真正的写作意图,借古鉴今,批判现实。作者
身在号称“太平盛世”的徽宗朝,尖锐地揭露掩盖于表面繁荣下的深刻社会危机,并预见到公卿大夫的享乐必将导致亡国。因此“导致了”错误。故
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公卿大夫们正在被朝廷提拔任用,就放纵自己的私欲,为自己谋利,却忘记了天下治
乱的大事,如果这样,想在引退之时再到洛阳名园中来享受园林之乐。“公卿大夫”是主语,“进”是谓语,“于朝”是后置的状语,其后应断开;
“放”是谓语,主语“公卿大夫”承前省略,“乎一己之私意”是介词结构,“乎”相当于介词“于”,“放乎一己之私意”之间不能断开,“放乎
一己之私意”与“自为”之间用表目的连词“以”连接,中间不能断开,“自为”后应断开;“忘天下之治忽”中“忘”是谓语,“天下之治忽”是宾语,其中“治忽”意思是为治理与忽怠,不能断开,其后断开。【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根据第③段“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可知,作者由洛阳名园的兴废看到洛阳全城的盛衰,又从洛阳的盛衰看到天下的治乱。根据第④段“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可知,作者感叹公卿大夫们现在正被朝廷提拔任用,放纵一己的私欲,为所欲为,却忘掉了国家的太平或动乱的大事。这就是“以小及大”,从“放乎一己之私意”到“唐之末路是已”,作者见微知著,看出北宋在走“唐之末路”,经过逐层严密推理,最后卒章显志,明确亮出真正的写作意图:借古鉴今,批判现实。笔端饱含感情,“警世”的语气极为严厉深沉,具有很强的逻辑说服力和现实针对性。李格非能在号称“太平盛世”的北宋中期尖锐地揭露掩盖在表面繁荣下严重的社会危机,预见到达官显贵的放纵享乐必将导致亡国,可见其识见之深远和文笔的犀利。参考译文:洛阳位处天下的中心,倚仗崤山、渑池的险阻,正当秦川、陇地的冲要之地,又是赵、魏之间的必经要道,因此是四方诸侯的必争之地。天下安然太平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了战事,那么洛阳必定首先遭受兵患。所以我曾说过:“洛阳的兴盛和衰败,是天下太平或者动乱的征兆啊。”正当唐太宗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时,王公贵族、皇亲国戚在东都洛阳营建馆阁宅第的,号称有一千多家。等到唐朝末期遭受战乱,接着又遭五代的惨痛破坏,那些池塘竹树,被兵车蹂躏践踏,遭到破坏成了废墟;高大的亭台楼阁,被战火焚烧,化成了灰烬,跟唐朝一起覆灭丧亡,一处也没有留存下来。所以我曾说过:“园林的兴盛或荒废,就是洛阳繁盛或衰败的征兆啊。”并且天下的治理或动乱,从洛阳的盛衰就可以看出征兆;洛阳的盛衰,又能从园林的兴废看到征兆。那么写《洛阳名园记》,我难道是白费笔墨了吗?唉!公卿大夫们正在被朝廷提拔任用,就放纵自己的私欲,为自己谋利,却忘记了天下治乱的大事,如果这样,想在引退之时再到洛阳名园中来享受园林之乐,能够得到吗?唐朝最后覆灭的情形就是这样啊!三、作文?40分2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人补充说,己所欲者也勿滥施于人。你是如何看这个问题的?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700字。
献花(0)
+1
(本文系乔一202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