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宁夏吴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含解析)
2023-10-25 | 阅:  转:  |  分享 
  
宁夏吴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一、单选
题1.汉代,儒学抛弃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君轻”论和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开始了“外王”对“内圣”的利用
与压制。这一转变(?)A.表明儒法思想开始融合B.加快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C.根源于佛道思想的冲击D.削弱了儒学伦理的教化作用2.董
仲舒认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之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故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
,所从来久矣,宁能致汤武而然耶?”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意在(?)A.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B.批判颠覆先秦儒学C.确立儒家学说的主流
地位D.规范平民道德行为3.朱熹《童蒙须知》中要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凡为人子弟,说话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读书时要端正身
体面对书册,详缓看字;在长辈面前吃饭时,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由此可见(?)A.理是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的本原B.理学与普通人
的生活休戚相关C.理学有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4.明中叶以后,王学兴起,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
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该学说信徒众多,对旧制度、旧道德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下列属于这种“冲击”作用的是(?)A
.引发人们对君主圣贤的质疑B.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被取代C.君主专制制度趋向于极端化D.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被抛弃5.有学者指出:传统
上被定位为负面性存在的“人欲”、“私”在坐标轴上出现了由负到正的180度的“坐标转位”,转而成了正面的被肯定的存在。明清时期出现的
这种变化,着实令人吃惊,故而称之为“剧变”,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作者相关表述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黄宗羲有生之初,人各自
私也,人各自利也。王夫之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A.人欲战胜天理并且取得主导位置B.中国开始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C.资本主义萌芽
获得了精神的动力D.人欲在天理范畴内获得一定认同6.有学者认为,孔子打着古老的旗帜,但又不是简单地要回到陈旧的时代;他密切地注视着
现在和未来,但又不是未来的创造者。他所希望的是这样一种局面:在旧的事物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使各种人都得到满足。材料中“孔子打着古老的
旗帜”指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D.制天命而用之7.雅典城邦建立的陪审法庭作为国家主要司法机关,
允许一般公民参加法庭一切事务,规定一般公民也能够担任陪审员。这种做法(?)A.对贵族特权起到某种约束作用B.切实地维护了所有雅典人
的利益C.有利于公民掌握国家最高权力D.使公民可直接决定城邦大政方针8.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
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使人开始从原始宗教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B.表明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的同一性C.强调了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重要性D.确立了
人类的主体地位,明了启蒙的真谛9.“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
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
转型的阶段性变化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10.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读书卡片。(1)开通大洋航道后,欧洲从海外掠取巨大财富,刺激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2)欧洲找回了古典时代的知识,
城市开设许多大学;一群新的知识分子主张无论人类或个别的个人都是蒙受神恩,直接由上帝决定其命运。(3)各地势力不甘承受神圣罗马帝国的
霸权,寻求自主机会。据此可知,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A.地理大发现影响世界格局B.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性C.启蒙时代与大革命的来临
D.文艺复兴引发科学革命11.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
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A.宣扬了等级观念B.批判了封建的等级观念C.肯定了教会的作用D.肯
定知识评判标准功能12.《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
、没有国王的生活。该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A.人文主义者追求现世享受的精神B.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C.冒险家们
开辟新航路的愿望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13.在防控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医务工作者通过中药汤剂、中成药等手段对病人进行综合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这充分显示出中医中药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古代医药学成就的是A.《九章算术》B.《石氏星表》C
.《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14.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
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15.古代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
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
主要因素是(?)A.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B.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16.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
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
然之气”等等。这说明先秦儒家学派(?)A.强调仁礼重要性B.注重主体自觉性C.突出教化功能性D.主张格物致知论17.宋元之际“市井
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这
反映出宋元时期(?)A.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B.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C.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D.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
要18.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塑造了猪八戒这一角色:他渴望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
;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木”。在当时,这一角色(  )A.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B
.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C.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D.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19.宋代欧阳修得颜真卿所书残碑,赞曰:“
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虽其残缺不忍弃之。”由此可知,欧阳修对残碑“不忍弃之”的
主要原因是(?)A.“颜体”狂放不羁B.残碑难觅,已成孤本C.书法理论渐趋成熟D.看重作者的个人修养20.“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善画竹,为了迎合顾主的喜好,他画竹常常在不同情境下寓意有别,或表长寿吉祥寓意,用于祝寿;或代表竹竿,表向往隐居生活。这一现象出现的
背景是(?)A.文人画逐渐走向衰落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传统绘画日益商品化D.商品经济发展繁荣21.图1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
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图2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
明(?)A.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B.三教合一促进文人画的形成发展C.浪漫主义风格在艺术领域的体现D.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特
色文化22.他们(启蒙思想家)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这说明(?)A.启蒙运动具有全球性B.自然科学影响启蒙运动C.牛顿定律具有永恒性D.启蒙运动推动科学革命23.“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
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
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24.爱迪生、马可尼等很多科学
家都曾做过研发电子管的实验,但效果均不理想。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充分利用“爱迪生效应”,用一个金属圆筒代替了金属丝,套在
灯丝外面,大大增加了接收电子的面积,实验证明检波效果十分理想,世界上第一个电子管诞生了。这表明(?)A.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B.
科技进步得益于继承和创新精神C.英国在电子领域领先世界D.弗莱明的成功得益于大胆的实验25.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
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
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D.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26.奕?在1861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今捻叛燃势于北而太平于南,使我军耗资疲怠。蛮夷趁虚而入以图制我,
如不抑怒而奋敌,恐遭大难矣。然倘无视其害,不予应付,奈何遗悲于子孙乎……为势所迫交友求和,实为攻防之策”。材料所蕴含的奕?的外交思
想是(?)A.远交近攻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攘外必先安内D.独立自主27.严复在1895年所写的《原强》中提出,“盖生民之
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
智,三曰新民德”。下列对这段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A.宣传改良道路挽救统治危机B.强国救民需要全面发展的教育C.为民主革命提供了
理论依据D.批判旧礼教推动思想文化革新28.鲁迅评价中国近代某一思想时指出,“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这一思想属于(?)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9.辛丑(1901年)以后,中国的留
外学生日益增多,翻译、出版事业大盛,遂导致来自其中的新名词,如自由、民权、革命思想、组织等,成为一种舍旧谋新的表征,逐渐流行开来。
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维新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潮流C.自由民主已成为国人共识D.出版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30.1927年6月中旬,毛泽东指出:长沙站不住,城市站不住,就到农村去,下乡组织农民,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人上山,滨湖的人
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毛泽东的这一言论(?)A.得到中共中央的一致认可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火C.蕴含对
新式革命道路的探索D.是对苏联革命道路的系统反思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
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
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二?故为人君者,正心
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
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而学孔子者务舍己而必以孔子为学……真可笑矣。”——【明】李贽(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
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3)依据材料三比较李贽的思想与朱熹有何不同。李贽思想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32.西方人文
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从水而来,是水的变形,万物又都复归
于水。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汲取他所需要的营养。材料二?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
事务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务不存在的尺度。”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泰勒斯与智者学派的研究方向的不同。(2)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应怎样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并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基本主
张。33.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15世纪之前,中国
文化在世界上领先,从此之后在几百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不但在物质层面上,也在思想层面上。——何兆
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材料二 直到19世纪中叶,我们才开始憬然于“船坚炮利"的“夷之长技"对中国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到了19世纪
末期,才又ー步认识到,在物质层面的后面,也还有社会政治体制的问题。稍后又意识到,不仅有社会政治体制问题,而且还有理论方面的问题,于
是,20世纪初就呈现出大量宣传西方思想理论的潮流。一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一一这
就是结论。—《唯心历史观的破产》(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之后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物质层面“社会政治体制"理论方面"的重大事件。(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的
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参考答案1.B【详解】依据汉代儒家的发展可知,汉代的儒学吸收借鉴了法家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
要,从而加速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B正确;汉代的儒家思想借鉴了法家思想,但不代表儒法思想开始融合,A错误;佛道思想对儒学的冲击发生在
魏晋南北朝时期,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学的政治化,削弱了儒学伦理的教化作用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故选B。2.A【详解】据材料“天
之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知君主必须得到民众的支持,才可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
体现了儒学对君权的限制,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限制君权,BCD项所述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BCD项。故选A项。3.B【详解】根据“穿
衣要颈紧、腰紧、脚紧;凡为人子弟,说话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可得出,朱熹强调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理就在日常生活之中,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本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理学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而不是三纲五常,排除D项。故选B项。4.
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因“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引发了人们对君
主圣贤的质疑,对旧制度、旧道德产生了冲击作用, A项正确;明代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并未被王学取代,B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趋向于极端化
与王学对旧制度、旧道德的“冲击”不符,C项错误;明清时期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并未被抛弃,D项错误。5.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
期人欲成了正面的被肯定的存在,说明人欲在天理范畴内获得一定认同,D正确;明清时期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B中的“开始”错误,
排除;题干内容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无关,排除C。6.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的思想,主张恢复西周时期
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以此来稳定社会秩序,故材料中“孔子打着古老的旗帜”指的就是他的“克己复礼”的思想,B项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古老旗帜无关,排除A项;为政以德是指孔子的德治思想,同古老旗帜无关,排除C项;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7.
A【详解】材料主要强调一般公民可以参与陪审法庭事务和担任陪审员,这种做法的确能对贵族的特权行为起到了某种约束的作用,故A项正确;B
项错在“所有雅典人”,排除;CD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均排除。故选A项。8.C【详解】根据材料苏格拉底认为“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
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可知其强调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故
C正确;“开始”一词时间上绝对化,材料信息与原始宗教和自然控制无关,故A错误;材料强调理性和思想自由,并不涉及道德本性,故B错误;
材料论述的角度侧重于人的思想解放,并没有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故D错误。9.A【详解】根据“走向现代文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
家”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映了欧洲中世纪项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不是这二者
之间的关系,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二者的积极影响,不是局限性,排除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属于思想解放运动,不属于不同领域,排除D。
故选A。10.B【详解】“开通大洋航道”指的是新航路开辟,结合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获取了大量财富,城市得到了发展,知识分
子反对教会权威,地方势力寻求自主机会,这意味着随着社会发展,宗教改革发生具有了必然性,B项正确;材料内容仅仅涉及的是欧洲地区,无法
看出世界格局的变化情况,排除A项;通过材料可知,这里描述的依然是宗教改革之前的历史,启蒙时代尚未到来,排除C项;科学革命与题无关,
排除D项。故选B项。11.B【详解】材料“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体现了是人人平等的思想,批判了封建等
级观念,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CD选项材料中均未提及,故排除CD选项。12.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7、18世纪启
蒙运动兴起,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反对教权和封建专制王权。《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
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反对天主教会和专制统治的思想,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人
文主义者追求现世享受,排除A项;“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排除C项;“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是工业革命
兴起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3.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代表著作,故选D;A是数学
著作,B是天文学著作,C是农学著作,排除ABC。14.D【详解】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
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不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C。点睛: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以说明、表明、反映等为设问词语的试题年
年都有。从能力要求看,这类题目往往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和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考查方式主要有二:一是从一个现象(情境
)切入,考查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任何一个方面,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题目提供的现象(情境),透过这一现象(情境)并结合时代背景做综合分
析,看到现象(情境)所关联的问题的实质,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二是以一类或者多种历史现象(情境)为切入点,考查政治、经济、文化等
任一方面,解题时需要透过这些现象(情境)再结合时代背景或者历史环境综合分析,找出其共性或差异,得出相关的规律、趋势。15.A【详解
】根据题干“只有一步之遥”“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学子思想观念大都比
较封闭,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在科技发明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发
展对科技的需求,排除C项;从“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发有一定的基础,并非十分薄弱,排除
D项。故选A16.B【详解】题目中“养气”“养心”和“学”“思”“行”都强调自己对自己的督促,体现主体自觉性,故B项正确;题目中“
养气”“养心”与仁、礼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题目中强调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并不是需要教化,故C项错误;“格物致知”是指探究事物原
理,获得智慧与感悟,而题干强调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7.B【详解】材料反映了宋元之际市井
小说、话本的形成,体现了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的发展,故B项正确。A项为文学作品的特点,与材料强调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不符,故错
误。材料反映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与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市民文学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而是强调
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故D项错误。18.B【详解】根据材料“他渴望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可知猪八戒这样
一个角色代表着人性贪婪及世俗享乐,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故B选项正确;这样一个不完美的角色是无法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的
,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材’”可知,这一角色无法体现对黑暗现实
的反抗精神,故C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这一说法,故D选项错误。19.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欧阳修不忍不忍
弃之主要原因是颜真卿“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即认为颜真卿个人人格魅力浸透书法,
选项D正确;选项A不是颜真卿书法特点,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及颜真卿所书残碑是孤本,排除B;选项C与题无关,材料不是论述书法理论,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中“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的解读。20.D【详解】郑板
桥为了迎合顾主的喜好,他画竹常常在不同情境下寓意有别。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
出文人画逐渐走向衰落,故A错误;材料没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传统绘画日益商品化,故C错误。21.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这是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产物;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
象中,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是受佛教影响的结果。由此可知,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了艺术创新,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三教合一,排除B项;“浪漫主义风格在艺术领域的体现”不能揭示材料的本质,排除C项;汉代画像石和唐代莫高窟中的画像
不属于宫廷画,排除D项。故选A项。22.B【详解】牛顿提出观察实验方法,注重理性思维,为启蒙运动思想奠定科技基础,故B正确;A中全
球性不符合史实;C中永恒性不符合物理学规律;D中与思想和科技关系不符。点睛:本题关键要知道思想和科技相互关系,思想推动科技,科技推
动思想。如文艺复兴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牛顿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推动启蒙运动思想产生,该思想推动进化论产生。23.A【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理性之手”“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信息说明牛顿经典力学中观察实验理性方法得到实
践,开启了人类历史第一次自然大综合,故A项正确;达尔文主要是生物学领域,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主要是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论述相对论,故C
项错误;普朗克提出量子论,与材料中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近代科学技术成就?近代物理学成就?牛顿经典力学。24.B【详解
】根据“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充分利用‘爱迪生效应’”,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电子管,说明科技进步得益于继承和创新精神,故选B;第二次
工业革命使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并非以电子管的发明为标志,排除A;材料没有对比,不能得出英国在电子领域领先世界,排除C;D不能全
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点睛】25.D【详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导致传统制造业衰落,服务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
涉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信息,故A项错误;此时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并没有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于产业结构的影
响,没有体现出西方社会贫富差距缩小的信息,C错误。【点睛】材料中重要时间点“二战后”26.C【详解】题干大意是:当时我国内有捻军在
北方、太平天国在南方叛乱,外有列强侵略,这时需要先被迫与外敌求和,来解决内部问题,然后再解决外部问题,这是一个策略,据此可知其外交
思想就是攘外必先安内,故选C;远交近攻都是对外的,故排除A;B与题意相反,故排除;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27.B【详解】本题是单
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是以今日要政
,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可知全面发展的教育能实现材料中的三端,B项正确;改良道路使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材
料不涉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强国救民需要全面发展的教育,没有找民主革命的理论依据,排除C项;批判旧礼教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是新文化
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8.B【详解】根据材料“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可知,材料是指洋务
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洋务派认为只有在维护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自强”“求富”,故B
项正确;地主阶级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故A项排除;CD项侧重于政治变革,排除。29.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留学生为
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宣传“自由、民权、革命”等思想,使“舍旧谋新的表征,逐渐流行开来”,反映出当时中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道路,追求新
思想成为社会潮流,B项正确;倡导改良的维新运动与“革命”思想的流行不符,A项错误;20世纪初自由民主还未成为“国人共识”,C项错误
;出版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D项错误。30.C【详解】根据材料“长沙站不住,城市站不住,就到农村去,下
乡组织农民,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人上山,滨湖的人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可知,此时毛泽东提出到农村组织农民进
行武装斗争,体现了对新式革命道路的探索,C项正确;此时中共中央依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进行革命,排除A项;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点燃了“工
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排除B项;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对苏联革命道路进行了系统反思,排除D项。故选C项。31.(1)现象:“百家争鸣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
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2)观点:正君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有利于以思想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有
利于加强皇权);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3)不同: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否认儒家的绝对权威。根源:明清商
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详解】(1)现象:根据材料时间及各派的主张可知,这一现象是“百家争鸣”。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
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2)观点:根据材料“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可归纳出正君心;根据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归纳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有利于以
思想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有利于加强皇权);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3)不同:根据材料“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
之”可归纳出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根据材料“而学孔子者务舍己而必以孔子为学……真可笑矣”可归纳出李贽否认儒家的绝
对权威。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和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有关。32.(1)不同:泰勒斯研究自然界,智者学派研究人和人类社会。(2)
评价:积极: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局限:但是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道德,否
认世间客观评判标准的存在,具有局限性。(3)核心:理性主张:①伏尔泰:“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彼此制衡③卢梭:“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建立民主共和国【详解】(1)不同:根据“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从水而
来”得出泰勒斯研究自然界。根据“人是万物的尺度”得出智者学派研究人和人类社会。(2)评价:根据所学可从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
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但是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道德,否认世间客观评判标准的存在,具有局限性等方面概括
。(3)核心:根据所学可得出是理性。主张:①伏尔泰:根据“倡导人人平等”等信息可得出“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英国式的
开明君主政治”得出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②孟德斯鸠:根据“行政、立法、司法……”得出三权分立,彼此制衡。③卢梭:根据“国家的
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并结合所学得出“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建立民主共和国。33.(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僵化保守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关锁国政策;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社会政治体制: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理论:
新文化运动。(3)道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或武装夺取政权)。原因: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回答具体史实也可);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15世纪……以后,自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我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原因是多方面,例如:经济上,我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政治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统治加强,而西方资本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或殖民统治进行斗争,在17、18世纪时资本主义制度在英法等国确立;思想上: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僵化保守的传统思想影响着中国,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外关系:明清时期我国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另外,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也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原因。(2)物质层面:根据材料二“直到19世纪中叶,我们才开始憬然于’船坚炮利‘的’夷之长技‘对中国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可知,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即器物。社会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二“到了19世纪末期,才又一步认识到,在物质层面的后面,也还有社会政治体制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救国进行了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理论:根据材料二“稍后又意识到,不仅有社会政治体制问题,而且还有理论方面的问题,于是,20世纪初就呈现出大量宣传西方思想理论的潮流。”可知,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即民主与科学。(3)道路:根据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俄国人的路”是指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原因:根据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可知,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人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的救国运动都失败了,说明这些救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中国的一些先进分子选择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小初高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