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10-25 | 阅:  转:  |  分享 
  
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
_一、单选题1.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2000多年
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A.仁B.非攻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2.
下表为西汉后期帝王在灾异发生后颁布的自谴诏书统计表。这现象说明当时(?)宣帝元帝成帝哀帝4次7次7次4次A.“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
心B.帝王具有勤政爱民精神C.帝王行为受儒家思想影响D.自然灾害引发社会动荡3.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
,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
有天理”。这表明程朱理学(?)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C.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D.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
4.正史《列女传》挑选女性入传标准由开始的“才识与贞洁并重”,到五代后“重贞节、轻才识”,直至宋以后只局限于“贞节”,其女性形象逐
渐窄化为贞孝节烈的道德形象。这表明宋以后(?)A.女性普遍认同入传标准B.理学被社会广泛接受C.政府更加注重伦理教化D.入传女性的
地位提高5.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矣。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
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A.老子B.荀子C.朱熹D.王阳明6.明清时期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等思想家,他们或在政治上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或在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或在思想上倡导经世致用理念。推动这些思想形成的根源是明清
时期(?)A.理学思想长期的束缚B.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7.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认为:“自古
以来的‘民本’之说并非‘民为本’,而仅仅是指君主‘以民为本’;然而明末涌现出来的民本主义言论却是主张尊重‘公论’,即主张是非存于民
间即地方的公论之中,皇帝和官僚必须遵从民众之是非。”下列言论最能支撑该学者结论的是(?)A.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董仲舒:“《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C.顾炎武:“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D.黄宗羲:“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
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8.在中国古代,历代儒家不断把科技纳入儒学体系之中,特别强调儒学对于科技的统摄作用,强调科技对于儒学的从属
关系和科技的工具性,这实际上强化了科技对于儒学的依附性这实质上说明(?)A.科技对儒学发展影响大B.古代科技发展的基础薄弱C.古代
科技独立性的缺失D.儒学重视科技发展的作用9.下图分别是流行于中国古代两个不同时期的字体,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的强
力推行B.文字的频繁使用C.审美观念的进步D.国家统一的需要10.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
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A.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B.使京剧在
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C.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D.客观上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11.某同学在探究中国绘画发展时,发现这样一段描述
:“绘画在……基础上继续发展,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和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共同构成……绘画的面貌”。
此描述的朝代应该是(?)A.秦朝B.唐朝C.北宋D.清朝12.请阅读下面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太
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
难将息。”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13.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指出,小说可以“令人为忠臣,为孝
子,为贤妇,为良友, 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这表明,明代(?)A.文化专制对文学发展影响至深B.文学作品对礼教束缚不满C.文学
作品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14.近代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A.《海国图志》B.《华
事夷言》C.《康輶纪行》D.《瀛环志略》15.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叫孙竞存,一个叫杨天择。我自己的名字也是
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下列著作中,与“这种风气”关联最密切的应是(?)A.《变法通议》B.《海国图志》C.《天演论》D.《孔子改
制考》16.20世纪初,邹容在其论著中说:“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树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我中国今日
不可不革命”。该论说(?)A.鼓舞了民众的革命热情B.直接引发了辛亥革命C.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开展D.传播了君主立宪思想17.在新文
学以前,文学的等级观念、社会的等级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斗士们深刻地批判了文言文的封建贵族化本质,“将特权
阶层独占的文学权利还到了最广大的社会平民的手中”。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开展(?)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有利于打
破文学中的特权观念C.改造传统文化以挽救民族危机D.导致了中国文化如何转型的争论18.下表所示为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的一些活动。这
些活动意在(?)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1916年,陈独秀将《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917年2月,陈独秀于《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发表《文学革命论》A.培育全新的国民精神B.铲除中国封建思想的糟粕C.对抗袁世凯复
辟势力D.唤醒青年的民族复兴意识19.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
方案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
的探索精神2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
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
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21.邓小平理论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内涵: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
但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材料反映出邓小平理论的特征之一是(  )A.顺应国情B.继往开来C.侧重发展D
.与时俱进22.1953年8月,艾青在发表的(谈中国画》中提出了“新国画”的概念。该文发表后,有许多人写信表示反对,然而来信却并未
公开发表。时隔三年后,出现了一组针对此文批判的文章。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左
倾错误影响到文艺领域D.“双百”方针的提出2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对邓小平的这一论断表述有误的是(?)A.反映了当时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B.1992 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再
次被提及C.是对科技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D.开始恢复“高考”制度,着力培养科技等方面人才24.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
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以下现代科技成果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人们初步掌握包括某些疫苗
和血清等多种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②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③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④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
潜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二、材料分析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魏晋以来,佛道两教在哲理及人精神安顿方面有很强的优势,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唐末五代,政权更迭,割据势力混战,违背儒家
伦常的行为层出不穷。宋朝的建立,重新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但传统的儒家纲常礼教并未得到相应的恢复。于是,宋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而当时儒学沉溺于训诂考据,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对儒家经典加以重新阐释,理学孕育而生。——摘编自许总《论宋明理学的形成及
其历史必然性》等材料二?在理学的建构过程中,理学家通过讲学、著述等方式向朝廷宣传理学,积极参与各项事务。南宋后,朱熹的《四书》被列
为官学的指定教材,并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答案。此外,宋代理学家大力创办非官学的书院,编写蒙学读物和普及教材,在乡里讲学、授徒和道德示
范。——摘编自朱汉民《理学、<四书>学与儒家文明》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理学产生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理学发展
的特点并加以评价。2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
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惟皇上振刷纪纲,一转移间耳,此无待于夷者也。至于军旅
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材料二、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
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
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
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余孚《重新启蒙
: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材料四、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
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请回答:(1)与传统的“华夷观”相比,材料一的作者是如何认识西方的?(2
)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四中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2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统治者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
,但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还违反价值规律限价收购手工业产品。——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甲
午一战,中国败于原来经济落后的日本,举国震动。《马关务约》签订后,外货倾销,外资涌进,铁路权和矿权纷纷丧失。于是,“设厂自救”呼声
遍及全国,群众反对外国人勘测、开矿、修铁路的斗争风起云涌。百日维新中,提倡实业,鼓励商办矿务、铁路,奖励实业方面的各种发明。维新失
败,法令被废,但它所代表的思潮,已形成社会舆论,后来还是陆续实现了。——摘编自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三?1950年6月,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把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作为财经状况根本好转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国家增加投放货币,大量收购农副产品以提高农村购买
力;扩大对私营工厂的加工订货;大幅减少工商税目;适当收缩国营商业,给私营商业以出路,并使之有利可图;在坚持工人民主权利等原则下,教
育私营企业工人努力完成生产任务等,从而使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得到调整。当年秋,商品滞销情况全面缓解,全国城乡经济进一步活跃
起来。——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工商业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合理调整工商业的特点和意义。参考答案1.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因此A项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B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C项;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排除D项。故选A项。2.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后期帝王在灾异发生后经常颁布自谴诏书,对自己的统治行为进行反省,这是受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影响的结果,
进而说明帝王行为受儒家思想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帝王行为受儒家思想影响,不能说明“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勤政
爱民指的是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头,体恤百姓,材料未体现帝王具有勤政爱民精神,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自然灾害引发社会动荡,故D项
错误。故选C项。3.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
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相关内容——程朱理学。根据关键信息“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
中自有天理”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是对题干材料的直接简单理解,不正确;D项具有片面
性,不符合史实和题意。进一步可知,C项客观,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
发展·程朱理学·对程朱理学的相关认识4.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五代到宋代,《烈女传》对女性评价的标准中“贞节”变得越来越重
要,说明儒家伦理道德在社会伦理教化中越来越被重视,C项正确;以“贞节”作为女性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扼杀,女性不可能普遍
接受,排除A项;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排除B项;入传的女性说明得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但是并不代表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
D项。故选C项。5.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可知该思想家
主张内心反省,不必外求,这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6.B【详解】根
据材料“在政治上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在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观念”在思想上倡导经世致用理念”可知,三位思想家具备了启蒙思想的特征,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结合唯物史观可知,导致这些思想形成的根源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B项正确;理学思想的束缚并非其
思想形成的根源,排除A项;西方启蒙思想在18世纪逐渐形成,C项与史实相悖,排除C项;君主专制的强化并非其思想形成的根源,排除D项。
故选B项。7.D【详解】根据材料“然而明末涌现出来的民本主义言论却是主张尊重‘公论’,即主张是非存于民间即地方的公论之中,皇帝和官
僚必须遵从民众之是非”可知,体现了皇帝和官僚要遵从民众的“公论”,选项中“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也体现了要遵从民
众“公论”的意思,能够支撑该学者的结论,故D选项正确;孟子的“民贵君轻”体现了君主要“以民为本”的民不思想,与材料无关,故A选项错
误;董仲舒的“以人随君,以君随天”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故B选项错误;顾炎武的“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主要体现了主张以
宗法制维护社会秩序的主张,故C选项错误。8.C【详解】根据材料中“把科技纳入儒学体系”、“强化了科技对于儒学的依附性”等信息可知,
中国古代科技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未形成独立的、完整的体系,C项正确;材料讲的是儒学对科技的影响,并非科技对儒学的影响,A项排除;
材料并未涉及科技基础薄弱,B项排除;“儒学重视科技发展的作用”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排除。故选C项。9.B【详解】依据图示信息可知,
反映的是从小篆变化到隶书,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主要用竹简书写,而小篆的笔画复杂,书写的效率比较慢,为了克服这一弊端,诞生了小篆的简
化版—隶书。由此可知,这一变化是由于文字的频繁使用,B项正确;材料中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文字的频繁使用,不是政府的强行推行、审美观念的
进步,排除AC两项;当时国家已经处于大一统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0.D【详解】清朝对于戏曲采取了内外不同的政策,体现出是时代
的发展趋势是戏曲艺术的发展,清朝政策的干预客观上是给出了戏曲艺术发展的空间,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这与戏曲艺术的内容不符
;B选项错误,民间禁唱戏曲是不利于戏曲市民性的发展;C选项错误,戏曲艺术的内涵与功能并未因此而改变。11.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
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依据所学可知,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和民间绘画呈现异彩纷呈
的局面,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吸收、渗透,共同构成……绘画的面貌”。故应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
画的发展·绘画的发展12.A【分析】根据所学可知,①是楚辞②是唐诗③是元曲④是宋词。故A正确。【详解】13.C【详解】明代冯梦龙认
为小说可以“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妇,为良友,,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反映了冯梦龙创作小说的目的是宣传儒家伦理思想,用儒家道
德来教化民众,说明明代文学作用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专制,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对礼教束缚不满,故排
除B;材料未涉及到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故排除D。14.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魏源著成的《海国图志》,是近代第一
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A项正确;《华事夷言》为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外国人的时事评论,并非当时中国人编撰的史地著作,排除
B项;《康輶纪行》不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世界史地著作,排除C项;《瀛环志略》出现时间晚于《海国图志》,排除D项。故选A项。15.C【详
解】根据材料信息“天泽”“竞存”等可知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思想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中
提及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影响了许多中国的有志之士,故C项正确。《变法通议》是梁启超所著,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
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化图存的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海国图志》是魏源所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与材料不符,
排除B项。《孔子改制考》是梁启超所著,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以减少变法的阻力,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6.A【详解】由题干材料“我中
国今日不可不革命”可知,邹容呼吁“革命”,认为只有革命才是近代中国起死回生,挽救民族危机、实现自由与独立的方法,因此呼吁同胞进行民
主革命,鼓舞了民众的革命热情,A项正确;题干时间是“20世纪初”,所以没有直接引发辛亥革命,排除B项;根据“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可知,该言论呼吁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并不是为了清末新政的开展,排除C项;题干材料呼吁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而不是为了传播君主立宪
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7.B【详解】由材料“将特权阶层独占的文学权利还到了最广大的社会平民的手中”可知,文学革命的开
展有利于打破旧文学中的等级特权观念,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对儒学的批判,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而非
改造了传统文化,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人们关于文化转型的争论,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18.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15年,陈独
秀创办了《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1916年,陈独秀将《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和“陈独秀于《新青年》第二
卷第六号发表《文学革命论》”并结合所学可知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以《新青年》为舞台,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新道德新文学,并以文
学革命作为手段,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基础,弘扬了民主与科学,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培育了全新的国民精神,A项正确;这些活动意在促进民众
的觉醒,且中国封建思想的糟粕根深蒂固,仅靠这些活动无法铲除,排除B项;这些活动并非为了对抗袁世凯复辟势力,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
“唤醒青年的民族复兴意识”此说法只涉及青年民族复兴意识的唤醒,范围较小,排除D项。故选A项。19.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联系所学知识来分析即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
国建立君主立宪制,随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一些先进知识分
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故ABD项符合史实,排除;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才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与题干
时间不符,故C项正确。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
想·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20.C【详解】材料强调中国革命要联合资产阶级以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意在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故选择
C;材料中毛泽东认为中国与俄国存在不同之处,可见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排除A;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联合
资产阶级,是出于完成革命的需要并非为了扩大阶级基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对右倾错误的批判,且此时党内也并不存在严重的右倾,排除D。
21.A【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邓小平通过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做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判断,并以此为基础采取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发展的措施,
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邓小平理论继往开来的特征,故B项错误;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邓小平理论对哪些领域侧重发展,故C项错误;由
材料不能得出邓小平理论与时俱进的特征,故D项错误。22.D【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主张艺
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上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促进了文化的繁荣,D项正确;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初步
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提出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排除A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基本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左倾错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3.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开始恢复“
高考”制度是在1977年,与题意时间不符,表述有误,符合题意,故选D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映了当时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
,1992 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再次被提及,是对科技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AB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24.A
【详解】①人们初步掌握包括某些疫苗和血清等多种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②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时间是
1957年;③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的时间是1969年;④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的时
间是1977年,按着时间排序是①②③④,A项正确;综上所述,BCD排序错误。故选A项。25.(1)儒学受到佛道两教的挑战;传统的儒
家纲常礼教遭到破坏;统治者维护大一统的需要;儒学自身的局限。(2)特点:理学发展手段多样化(借助多种途径传播理学);政治化(理学发
展与政治相结合);世俗化(注重在民间传播理学)。评价:稳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有利于规范行为,稳定社会秩序;但也成为维系专制统治的工
具,禁锢了人性。【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魏晋以来,佛道两教在哲理及人精神安顿方面有很强的优势,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
重挑战”可知,佛、道挑战引发了儒学危机;由“唐末五代,政权更迭,割据势力混战,违背儒家伦常的行为层出不穷”,可得出儒家纲常遭到破坏
; 从“宋朝的建立,重新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但传统的儒家纲常礼教并未得到相应的恢复”可知,统治者需要维护大一统的理论;从“
儒学沉溺于训诂考据,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可概括出儒学自身的局限。(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理学家通过讲学、著述等方式向朝廷宣传理
学”,“宋代理学家大力创办非官学的书院,编写蒙学读物和普及教材”等,可知传播途径多样化;由“朱熹的《四书》被列为官学的指定教材,并
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不断政治化;“在乡里讲学、授徒和道德示范”等可知,儒学家注重在民间传播理学。评价:
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用辩证方法,从稳固儒学正统地位、规范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维系专制统治和禁锢人性等方面,评价宋代理学的发
展。26.(1)认识:从鄙视西方到认识西方先进。(2)基本特点: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具体体现: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
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3)理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不彻底;而陈独秀领导
的启蒙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动力: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详
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历程,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到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材料中的“至于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可以看出,与传统的“华夷观”
相比,作者认识到西方比我们的先进之处。(2)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根据材料中的“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
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等信息可以概括得出。
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的具体体现,联系所学可知,表现在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3)理解“陈独
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应当联系所学,从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来回答。(4)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
本之原始动力”,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可知是救亡图存。点睛:近代中国人最早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
抵抗派最先迈出学习西方的步伐。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通过“师夷长技以自强”,来巩固清朝的封建
统治。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在实践中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
要求实行君主立宪。他们开展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们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7.(1)变化:从抑制工商业发展,到鼓励工商业发展;鼓励政策被废到陆续史实鼓励政策。原因:甲午战败的刺激;实业救国呼声的推动;群众性反侵略运动的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政治斗争的影响;发展工商业是大势所趋等。(2)特点:政府积极干预;重点调整公私关系等。意义:促进经济秩序的好转;使资本主义工商业空前快速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为财政状况改善提供了重要前提等。【详解】(1)变化:根据“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设厂自救’呼声遍及全国,群众反对外国人勘测、开矿、修铁路的斗争风起云涌”等内容可知清代工商业政策的变化主要是从抑商到鼓励工商业发展。原因:根据“甲午一战,中国败于原来经济落后的日本,举国震动。《马关条约》签订后,外货倾销,外资涌进,铁路权和矿权纷纷丧失。于是,‘设厂自救’呼声遍及全国”可从甲午战败、实业救国的兴起、群众性反侵略运动、维新变法的推动、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2)特点:根据“国家增加投放货币,大量收购农副产品以提高农村购买力;扩大对私营工厂的加工订货”等内容可知此时调整工商业的特点是政府干预、调整公私关系等。意义:根据“商品滞销情况全面缓解,全国城乡经济进一步活跃起来”等内容可从促进经济秩序好转、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恢复、为财政状况改善提供前提等方面进行总结。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小初高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