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乘法
2023-10-26 | 阅:  转:  |  分享 
  
第三单元乘法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在实际生活得到应用。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并解释估算的过程。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计划课时:9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8课时
) 教学内容:找规律(课本第 30--31 页.)教学目标:1.探索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 并解释计算的
过程与方法。 2.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发展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运算规律从已知算式推出未知
算式,发展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关键: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
计算方法 教 具: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学、揭示课题: 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出示课本第 30 页
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提问:说一说 你是如何计算的。 板书课题:找规律。二、探究体验,展示过程。 1. 提问为什么 50×
10=500 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 过的知识来说明呢? 生答:50×10 表示 50 个 10 相加或表示 10
个 50 相加,就是 500。 教师可以介绍 50×10=50×2×5 =100×5 =500 2.出示第 2、3 组算式,学生口
答,思考 30×20,12×40,120×40 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规律: 师: 观察三组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全班汇报。 学生交流:生:发现一个乘数扩大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
10倍、100倍、1000倍。三、精讲点拨(1)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
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多几个0。(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
0 前面数字 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 0。 (3)练习:30×40 140×30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
步骤。 先计算 14×3=42 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 0,即 140×20=4200 5、试一试,课本第 30 页第四组习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 四、 拓展练习: 1.书上第 31 页第 2 题有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
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2.书上第 31 页 3、4 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3.练习:P31 第 5 题 由
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先计算 13×7=91 16×6=96 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 0,即 13×70=91
0 16×60=9604.练习、巩固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 方法。 五、本节小结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生小结:先计算末尾 0 前面数字 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 0。求出积。 板书设计: 找规律5×1=5 5×10=5
0 50×10=500 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
倍。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多几个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非
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第二课时(总第19课时)教学过程:一、练习导学14×4= 15×2=
10×3= 50×8= 40×2= 50×4= 40×40= 30×80= 24×30= 15×50= 60×20
= 50×20= 130×20=18×50=二、算法展示(一)活动一:探索3×20的算法1.学生交流讨论算法。2.教师揭示算理
:把20先看成2,2×3=6,3乘的这个2表示2个十,那么6表示6个十,6个十就是60.(二)活动二:探索5×20的算法1.集体交
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欢的计算方法。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三)活动三:探索10×20的算法这道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整十数
,用什么方法计算,同桌相互交流。4)变式运用既然找到了规律就要会对上面所学的算式会运用规律。三、拓展训练1.根据每一组第一个算式填
空。12×3=36 5×13=65()×30=360 5×( )=650()×30=360
05×()=6500学生独立完成,在进行交流汇报,着重引导学生观察乘数和积的关系变化。2.填一填。(看谁填的多)()×()=800
()×()=12603.1盘能装下28个鸡蛋,那么10盘能装下多少个鸡蛋?20盘呢?20盘呢?……板书设计:找规律3
×20=60 5×20=100 10×20=200教学反思:在练习中提高计算的准确性。第三课时(总第20课时)教学
内容:队列表演(一)(课本第 32—33 页.)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计算方法
,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横式笔算,并选择正确简洁的运 算途径。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 12 行,每行有 14 人(课件出示教材
第32页的主题图)二、探究新知、展示算法1.独立感知问题情境,搞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列什么样 的算式解决它,再独立列出这个算
式。 2.引导学生利用点图算出 14×12 的结果。 (1)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本上。 (2)展示学生的想法:(课件出
示教材第32页的例1) 方法一:把 12 拆成 6 乘 2 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 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 12
拆成 10 和 2,再进行口算。方法三:把 14、12 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3.出示 P32 表格,引导学生理解。
(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2) (1)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3)能看出表
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在学生充分 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要做归纳与指导。三、知识归纳、精讲点拨1.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口算方法:①转化法: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两个一位数,用连乘法计算。②分解法: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
另一个乘数分别与这两个数先乘,再把积相加。③表格法:把两个乘数都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两个两个相乘,再把4个积相加。2.完
成算一算:(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四、拓展应用 1.完成
练一练第 2 题。2.完成练一练第 3 题: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 反馈计算的结果。 3.完成练一练第 1、4 题
: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 化。 五、课后小结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队列表演(一)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14×1214×10=140 10×10=100=14×6×214×2=28 10×4=40=8
4×2140+28=168 10×2=20=168 2×4=8×10410100402208 教学反思: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教师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构建以“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第四课时(总第21课时)教学内容:队列表演(二)(课本第 34—35 页.)
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
步的意思,理解算理。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正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的例1) 1
4×12,能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边写边想:这么写的道理二、探究新知、展示算理1.理解竖式写法 2. (课件出示
教材第34页的例2)看一看、想一想、给大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1)把 12 分成 10+2,用个位的 2 乘 14,就是已经
学过的一位数乘 两位数。 十位数字 1 (也就是 1 个 10 ) 乘 14, 所得的积是 14 个 10, 因此“4”写在十位上
。 (2)还可以简单写成 14 ×12 28 =14×2 140=14×10168 =28+140三、知识归纳、精讲点拨1.列竖式
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
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十位对齐,然后把
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完成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展示,互相评价。 四、拓展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 1 题。 2.完成练一练第
3 题:看图,说说看懂了什么?独立完成。集体订 正。3.完成练一练第 2 题4.完成练一练第 4、5 题。 五、总结师:这节课,
你们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 14×12=168 14 ×12 28=14×2 140=14×10168=28+
140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对于学生而言是较难理解的,计算时需要进行三层计算。第五课时(总第22课时)教学内容:电影院(课
本第 36—37 页)。教学目的: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体会估 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解决两位
数乘两位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 法的过程,并会通过估算解释运算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
进位) ,并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师: 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电影院情境图)
笑笑想组织 500 人看电影, 电影院共有 21 排座位, 每排可坐 26 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
的? 师:你能根据情境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思考后提出如: 生 1: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生 2: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座位?生
3:还剩多少个空位?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并提出“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二、探究新知 、展
示方法1.解决“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师: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根据上节课学过的,让学生独立 思考,小组探究后全班交流。学生交流
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20×25=500(个) 500=500所以够用。答:电影院的座位够。 生:估算 26×2
0=520(个)520>500 所以够用。答:电影院的座位够。 小结:把已知的数据和稍小一些数据,结果就大于或等于要求的数据,那
么原来数据的结果就一定大于要求的数据。 2.解决问题“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师提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审
题列出算式。 师巡回帮助个别学生。 板书:26×21= 师: 这是某某同学列的算式,大家赞成吗?(让该生在大家的 赞同声中体验一次
成功) 不通过计算,估算找计算结果的范围。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并让学生到黑板展示,说算理(代表小组) 生 1: 26×20=52
0 26×1=26 520+26=546生说算理: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为已知的乘法或加法。 生 2: 26×21=26×3×7
=78×7 =546 生说算理:把未知的乘法转化为已知的乘法。 生 3:展示 2 6 × 2 1生说算理:与生 1 的算理相同
师板书,答:这个电影院一共有 546 个座位。 师: 哪种算法和你算得相同?哪种算法是你没有想到的?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并交流。师
组织全班交流。生 1、生 2 的两种横式算法,有一个共同的策 略把未知的乘法转化为已知的乘法或加法; 生 3 竖式计算与生 1 算
法 算理相同,仅是用不同的形式描述算法过程。3.(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例2)这道题怎么估算呢?学生和同伴讨论,教师巡视辅导。生1:
把12看成10,38×10得380,生2:把38看成40,40×12得480师总结:得数应该在380和480之间。我们用竖式计算一
下,是不是这样。学生讨论、交流,完成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同时指名板演。三、知识归纳、精讲点拨1.估算可以快速估出的数的大致范围
。2. 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在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再把积相加。3. 两位数乘两位
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列竖式时,末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哪一位的数去乘的,得数的末位就和哪
一位的数对齐,哪一位的数上的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近几十,最后把每次乘得的积相加。四、拓展应用 第 37 页“练一练” (1)第
1、2 题,注意进位问题。 (2)第 3、4 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题。 (3)第 5 题,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去算。 五、课堂小
结 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要想学好数学不但要做到细心观察,积 极动脑,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板书设计:电影院1.估算:2. 笔算
:(1) 26×20=520 26× 1 =26 520+26=546 (2) 26×21 =26×3×7 =78×7 =546
(注意进位)3.竖式:2 6 × 2 1 = 5 4 6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第六课时(总第23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三(课本第 38—39
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
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学1.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师: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些练习。2.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二、展示。(一)复
习旧知师;大家还记得乘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吗?谁能告诉大家。生1:先把乘数中 0 前面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
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非常好,有谁能说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吗?生2:先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
数,在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生3:也可以列表法数的组成计算。师:大家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法则吗?谁能告诉大
家。生4: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生5: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
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生6: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师:大家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估算方法吗?谁能告诉大家。生7: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生8: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与他接近的
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二)师用投影出示教材第38-39页“练习三”的第1、2、3、7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做
完后交流。第1题要让学生结合图形说说算法。第2、3题让学生说说师怎么想到。第7题要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地方,巩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三
)师用投影出示教材第38-39页“练习三”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交流。三、解决实际问题。师用投影出示
教材第38-39页“练习三”的第8、9、10、1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交流。四、师生归纳总结师:这节课,
我们有那些收获呢?生1:我巩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生2:我巩固了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生3:我现在计算的
速度快多了。板书设计:练习三1.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法则。4.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反思:抓住学生的读题和审题是顺利解决问题的重要提前。第七课时(总第24课时)教学内容练习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方法 ,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 增强学
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 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学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 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 , 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节课 , 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复习。板书 : 复习课二 、展示所学、提高能力。1. 口算下面各题 ( 投影出示 ):?20
0 × 8=?????????????? 17 × 100=??????????? 12 × 400=?42 × 20=?????
????????? 50 × 60=???????????? 14 × 200=?23 × 30=?????????????? 4
3 × 200=??????????? 21 × 40=2. 解决实际问题。实验小学共有 24 个班。运动会前夕 , 学校为每个班
买了一副羽毛球拍 , 又买了 12 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请你算一算 :(1) 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 ???????????????
????? 羽毛球拍19元每付(2) 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 ???????????????????? 飞镖25 元 / 套(3)
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师 : 先估算一下 , 然后在练习本上独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甲 : 羽毛球拍 19 元 / 付 , 把它想成
20 元 ,20× 24=480( 元 ), 买羽毛球拍的钱数不会超过 480 元。 学生乙 : 我把它想成 20 元 / 付
,24 个班想成 25 个班 ,20 × 25=500( 元 ), 买羽毛球拍不会超过 500 元。 学生丙 :飞镖每套 25 元
, 把 12 套想成了 10 套 ,25 × 10=250( 元 ), 买飞镖的钱数比 250 元多。 计算准确结果 : (1)
19 × 24=456( 元 )(2)25 × 12=300( 元 )(3)456 十 300=756( 元 ) 质疑 : 有什么
疑问 ? 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丁: 在计算 25 × 12 时 , 我想成 25 × 4 × 3, 就很快地算出了 300 。
教师 : 你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做的非常好 , 当一个数与 25 相乘时 ,如果乘数中含有因数 4, 就先算 25 × 4,
这样简便。那你知道怎样计算 26 × 35 吗 ?3. 数学规律。(1) 先口算下面各题 , 然后观察这些算式 , 看你发现了什么
? 可以怎样计算 ?2 × 25=(????? )????????? ??????????200 ÷ 4=(????? ) ?4 × 25=(????? ) ???????????????????400 ÷ 4=(????? ) ?6 × 25=(????? )??????????????????? 600 ÷ 4=(????? ) 8× 25=(????? ) ????????????????????800 ÷ 4=(????? ) ?12 × 25=(???? ) ???????????????????1200 ÷ 4=(????? ) ?(2) 集体交流 , 得出结论 :一个数与 25 相乘时 , 可以把这个数先扩大 100 倍 , 然后再除以 4, 结果不变。(3) 思考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因为扩大 100 后再除以 4( 缩小 4 倍 ) 实际上就是扩大 25, 就是求 25, 所以存在这样的规律。 小结 : 对于这样的规律 , 同学们要灵活运用 , 分析一下是乘 25 简便还是除以 4 简便 , 切不可盲目计算。?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表现 ? 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 ? 你还有哪些困惑 ?教学反思:分析和解答的方法因人而异,只要能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都应该予以肯定。?第八、九课时(总第26课时)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