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10-31 | 阅:  转:  |  分享 
  
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
、单选题1.下图表示尿液的生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尿液中尿素和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B.正常情况下肾小囊中的原尿含血
浆蛋白C.若发生肾小球肾炎,可能会导致组织水肿D.饮水过多,垂体会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
分的是(?)A.葡萄糖、胰岛素B.载体蛋白、尿液C.激素、O2、Na+D.神经递质、抗体3.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
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蛋白质含量较低,不含红细胞,但含有少量淋巴细胞。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压力,对维持颅压
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能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B.脑脊液可以为脑细胞提供
营养,运输代谢废物C.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会导致颅内压降低D.脑脊液中无机盐浓度明显低于组织液4.心率衰竭的发生与交感神经
末梢过度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有关,科研人员发现,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双侧进行交感神经切除术可有效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临床上心率衰竭患者常用
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可导致心跳加快B.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需
要消耗能量C.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可能是通过降解去甲肾上腺素发挥作用D.推测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不耐受者可采用双测交感神经切除
术进行治疗5.当小鼠海马脑区(H区)的传入神经在高强度刺激(HFS)下,一段时间后小鼠再次接受刺激时海马区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比不
接受HFS时更大,即高强度刺激让小鼠H区产生“记忆”。如图是小鼠H区神经细胞的突触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传递至传
入神经末梢时,释放谷氨酸,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HFS作用下,海马脑区神经细胞中有活性的C酶促进I、Ⅱ和Ⅲ的过程均与膜的
流动性有关C.在谷氨酸的作用下,N受体介导Ca2+扩散进海马脑区神经细胞,与钙调蛋白结合,参与C酶活化过程D.HFS通过增加突触后
膜上磷酸化A受体数量,使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更迅速6.根据作用效果,可以将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需要载体蛋白和ATPB.在特定的条件下,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C
.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将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越多,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传导越快7.河豚蛋白含量高,营养
丰富,但其体内含有河豚毒素。河豚毒素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像塞子一样凝固在Na+通道的入口处,从而导致神经麻痹等,使人迅速死亡。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A.极微量的河豚毒素可以作为镇痛和局部麻醉的药剂B.Na+通道持续开放将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C.促进Na
+通道开放的药物可缓解河豚毒素中毒症状D.河豚毒素的毒性机理是阻止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8.Kp是Kp神经元1与Kp神经元2产生的肽
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GnRH神经元位于下丘脑,既能产生兴奋
又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GnRH通过导管直接运输到A,促进促性腺激素的释放C.Kp神经元1和Kp神经元2产生的Kp在雌激素分
泌调节中发挥的作用不同D.鹌鹑排卵期前,在饲料中添加Kp可以提高鹌鹑的产蛋量9.褪黑素(MT)主要是由松果体合成的一类激素,调控动
物的多种生理活动。光照周期可通过MT转化为动物体内的化学信号,如图甲所示。为研究不同光照周期下母兔发情的调控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一系
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乙(MT1、MT2为MT的两种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LD为长光照组;C为对照组;SD为短光照组。A
.MT受体可能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B.短光照周期能增强母兔的繁殖力C.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D.光照周期
影响母兔繁殖活动的过程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10.多个高中生物学实验中都用到了酒精,下表是对几个相关实验的部分总结,正确的有
(?)实验名称试剂原理观察名称作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颗粒)50%的酒精洗去浮色酒精能溶解苏丹Ⅲ染液、绿叶中的色素等④都需要借助
显微镜观察提取绿叶中的色素①95%酒精+无水碳酸钠提取叶绿体中色素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70%的酒精②及时固定收集的小动物,
防止腐烂酒精能杀死小动物和微生物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③100%的酒精解离杀死细胞,分解胞间层物质A.①②B.①③C.①②
④D.③④11.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B.每一种激素只作用于一种
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C.激素与双缩脲试剂不一定发生紫色反应D.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12.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
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TRH, 并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 的T
SH 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TSH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9
30甲229乙12A.可推测甲病变的部位在垂体,乙病变的部位在下丘脑B.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神经-体液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C.向健康人的垂体中注射微量的甲状腺激素后,血液中的TSH水平会明显降低D.甲和乙的细胞代谢速率会低于健康人,且常表现为头晕、反应
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13.下表关于人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序号物质化学组成作用机理A激素蛋白质或脂肪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调节生命活动B酶蛋白质或RNA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只能催化物质分解C受体蛋白质与糖类与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传递信息D抗体蛋白质与糖
类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A.AB.BC.CD.D14.一个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
决定簇,由同一抗原刺激产生的不同抗体统称为多抗。将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p72注入小鼠体内,可利用该小鼠的免疫细胞制备抗p72的单抗
,也可以从该小鼠的血清中直接分离出多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注入小鼠体内的抗原纯度对单抗纯度的影响比对多抗纯度的影响大B.单
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分离出的B淋巴细胞与杂交瘤细胞融合C.利用该小鼠只能制备出一种抗p72的单抗D.p72部分结构改变后会出现原单抗
失效而多抗仍有效的情况15.今年9月,一种国产吸入式新冠疫苗上市。该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其成分是有活性的有复制缺陷的重组人5
型腺病毒,携带有编码新冠病毒抗原-S蛋白的基因。该病毒侵染人体细胞后不会复制,但能表达S蛋白。吸入式疫苗被作为加强针使用时,以下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吸入式疫苗使用后,机体内抗新冠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增加B.吸入式疫苗的优点是接种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
安全性C.吸入式疫苗进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源于记忆B细胞D.若在接种疫苗前曾感染过人5型腺病毒,可能会导致疫苗效果显著下
降16.幽门螺杆菌(Hp)可通过粪口传播感染人体,特异性地破坏胃黏膜细胞从而获得营养,并刺激胃窦部的G细胞过量分泌胃泌素(链状五肽
化合物),导致胃酸过多。Hp产生的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成二氧化碳和氨,降低周围环境的酸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胃泌素分子含四
个肽键,至少含有五个游离的氨基和五个游离的羧基B.服用13C标记的尿素胶囊检测其分解产物,可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HpC.G细胞利用线
粒体提供的能量,在核糖体上合成胃泌素D.Hp表面存在能与胃黏膜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17.T细胞表面的PD-1与其配体PD- L1结合
后会抑制T细胞的增殖分化。癌细胞表面既有能激活T细胞的抗原,也含有PD-L1,它们与T细胞的作用如下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癌细胞表面抗原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体现了免疫监视的功能B.抗PD-1抗体能够提高免疫力治疗癌症,抗PD-L1抗体则相反C.过度阻断
PD- 1/PD-Ll信号通路存在免疫过强而导致自身免疫病的风险D.细胞中的PD-L1表达量提高使癌细胞实现免疫逃逸而大量增殖18
.人乳头瘤病毒(HPV)可导致宫颈癌,目前已有多种HPV疫苗投入市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HPV侵染宿主细胞后,抗体进入
宿主细胞与HPV发生特异性结合B.HPV疫苗可充当抗原,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C.接种HPV疫苗后,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记忆
细胞D.已接种HPV疫苗的机体被HPV感染时,体内的记忆细胞可迅速作出反应19.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小肠黏膜促胰液素胰岛B.胚芽鞘尖端生长素胚芽鞘尖端下部C.肾上腺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D.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垂体20.某同学
用两组未知的不同浓度(Cx和Cy)的生长素溶液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测得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分别为αx、αy,且大小关系
为αx=αy,该同学为了进一步比较Cx和 Cy的大小,用去根尖的燕麦胚根进行了图2所示的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
所示的实验中,随着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增大,α逐渐变大B.若图2中的胚根向左生长,则Cx大于CyC.若图1中的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数
值,胚芽鞘会出现明显的向左弯曲生长D.Cx和Cy 一定不是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二、综合题21.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背面
呈紫红色,常用作盆栽观赏。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气孔关闭与细胞失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②制作小蚌兰叶下表皮临
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及气孔张开度;④将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中的清水换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⑤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未发生,“+”表示已发生,“+”越多表示程度越大),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蔗糖溶液浓度(
g.ml-1)0.200.250.300.350.400.450.500.55质壁分离程度----++++++++气孔张开程度++
++++++++++---(1)使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的色素存在于 (填细胞器)中,使其背面呈紫红色的色素存在于 (填细胞器)
中。(2)选用小蚌兰叶下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的细胞膜和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 ,其伸缩性比细
胞壁 。(3)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4)小蚌兰叶下表皮细胞液浓度与浓度为 (填范围)的蔗糖溶液相当。(5)小蚌兰叶片下
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质基质的浓度 (填“大于”“小于”“等于”)液泡中的细胞液的浓度。22.缩手反射是人体基本的反射
活动。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效应器是由 组成,C点处于静息
状态时,其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刺激C处,在A处无法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 。(2)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 (填字母),发生缩手反
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 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3)重症
肌无力的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紊乱,产生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从而造成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正常结合,导致 信号转换 信号过程受阻。
三、实验题23.糖尿病是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回答下列问题:(1)正
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主要进行 等过程,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反过来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这种调节方式叫 调节。(2)据图1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 的融合,从而促进葡萄糖以 方式进入组织
细胞。(3)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血糖调节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并利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开展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图2
、3所示。①图2的实验结果说明 。②根据图2与图3可以得出的结论为FGF1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4)综合上述信
息,请推测FGF1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 。24.大多数抗原引起免疫反应需要T细胞的协助,这种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抗原。但有些抗原不
需要T细胞的协助,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这种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抗原。为了研究H7N9禽流感病毒上的抗原对于小鼠是属
于哪一种抗原,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实验室配有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1)实验步骤: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未感染过H7N9
的小鼠平均分成A、B两组,测定两组小鼠血液中抗H7N9的抗体含量。②切除A组小鼠的 (填器官名称),B组不做处理。培养一段时间。③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⑤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鼠血液中抗H7N9抗体的含量。(2)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A组小白
鼠的抗H7N9抗体含量 ,B组小白鼠的抗H7N9抗体含量 (填“不变”“增加”或“减少”),则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胸腺依赖抗原。
②若A组小白鼠的抗H7N9抗体含量 ,B组小白鼠的抗H7N9抗体含量 (填“不变”“增加”或“减少”),则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胸
腺非依赖抗原。(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
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
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D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丙组骨髓被破坏25.下图1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相关实验结果,图2是验
证生长素在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类似物是 的与生长素具有相似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促进结实、获得 果实和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等。(2)图1实验的自变量是指 ,在确定正式实验的浓度范围前,可以先做一个 ,这样可以避
免浪费。(3)图2实验的实验结果是,琼脂块① (填“有”或“无”)生长素,琼脂块② (填“有”或“无”)生长素,说明生长素只能从形
态学 运输到形态学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 运输,这种运输是细胞的 运输。参考答案1.C【分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和氯
离子来决定;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作用于集合管和肾小管,促进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详解】A、尿液不属于内环境,其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
、原尿是经过肾小球过滤后形成的,正常情况下不含血浆蛋白,B错误;C、若发生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会进入尿液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
的水分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C正确;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D错误。故选
C。2.B【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
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
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葡萄糖属于内环境中
的营养物质,胰岛素属于内环境中的调节物质,A正确;B、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尿液外环境中,二者均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错误;C、
激素属于内环境中的调节物质,O2属于血液运输的物质,Na+在可存在于组织液中,C正确;D、神经递质、抗体均属于内环境中的调节物质,
D正确。故选B。3.B【分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此外还有脑脊液等。【详解】A、机体内环境含有缓冲物质
使其pH保持相对稳定,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A错误;B、脑脊液是脑部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可以
为脑部细胞提供营养,运输代谢废物,B正确;C、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会导致颅内压升高,C错误;D、脑脊液是内环境,内环境的渗
透压主要由无机盐浓度决定,脑脊液和组织液中无机盐浓度基本相同,从而使脑脊液和组织液渗透压基本相等,维持脑脊液和组织液含量的相对稳定
,D错误。故选B。4.C【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
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
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
,A正确;B、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是通过阻止去
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的,C错误;D、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不耐受者无法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那么双测交感神经
切除术可以阻止交感神经末梢过度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推测可用于治疗,D正确。故选C。5.B【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
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
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兴奋传递至传入神经末梢时,传来的信号是电信号,电信号引起突触前膜胞吐释放谷氨酸,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正确;
B、Ⅰ过程表示ATP水解,Ⅱ过程表示A受体与细胞膜结合的过程,Ⅲ过程表示A受体磷酸后的过程,三个过程只有Ⅱ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错误;C、N受体介导Ca2+扩散进海马脑区神经细胞,与钙调蛋白结合,导致C酶由无活性状态转化成活性状态,C正确;D、根据图示信
息,HFS增加了钙调蛋白的量,使C酶具有活性,增强了ATP水解的过程,同时通过促进A受体胞内肽段定位于细胞膜,进而增加突触后膜上磷
酸化A受体数量,使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更迅速,D正确。故选B。6.B【分析】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的,动作电位是由
钠离子内流产生和维持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形式进行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
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因此突触后膜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详解】A、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
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需要消耗ATP,但不需要载体蛋白,A错误;B、反射弧的效应器可以是肌肉或腺体,因此在特定情况下,突
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B正确; C、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也有抑制性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能导致突
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错误;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达到一定量,突触后神经元即可形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形成后,传导速度与神经递
质的多少无关,D错误。故选B。7.B【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
,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从一个神经元
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详解】A、由题意“河豚毒素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像塞子一样凝固在Na+通道的入口处,从而导致
血管运动神经和呼吸神经中枢麻痹”,因此极微量的河豚毒素可以作为镇痛和局部麻醉的药剂,A正确;B、Na+通道持续开放将会使神经元持续
处于兴奋状态,B错误;C、促进Na+通道开放的药物可缓解河豚毒素中毒症状,因为河豚毒素会抑制Na+内流,进而阻止了动作电位的产生,
C正确;D、据题意可知,河豚毒素的毒性机理是阻止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进而可以作用麻醉剂和镇痛剂,D正确。故选B。8.A【分析】由
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
激素可知A为垂体。【详解】A、由图可知,GnRH神经元位于下丘脑,既能产生兴奋,又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正确;B、内
分泌腺无导管,通过体液运输,B错误;C、由图示可知,Kp神经元1和Kp神经元2都能促进GnRH神经元的兴奋,两者作用相同,C错误;
D、Kp是多肽类激素,口服会被分解,在鹌鹑排卵前期,在饲料中添加Kp不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D错误。故选A。9.C【分析】光路信号通
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母兔繁殖活动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并且在对雌性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详解】A
、由题干信息可知,褪黑素调控动物的多种生理活动,推测其受体分布比较广泛,A正确;B、据图乙分析,短光照组的MT受体相对表达量显著高
于其他两组,结合图甲推测短光照周期可以增强母兔的繁殖力,B正确;C、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巢
产生的性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C错误;D、由图甲可以看出,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母兔繁殖活动的调控过程包
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图中松果体分泌的
褪黑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D正确。故选C。10.A【分析】1、苏丹Ⅲ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实验过程中可用体积分数50%的
酒精洗去浮色。2、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用碘液给淀粉染色前,先用75%的酒精进行脱色处理。3、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的研究”中,用70%酒精能杀死小动物和微生物,防止腐烂。4、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和15%
的 盐酸制成解离液,可以使细胞分散开。【详解】①光合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也可以用95%酒精+无水碳酸钠代替无水乙醇,①正
确;②70%酒精能使小动物和微生物因为脱水死亡,及时固定收集的小动物,防止腐烂,便于统计,②正确;③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
解离液的成分是体积分数95%的酒精和15%的 盐酸比例1:1配制而成,③错误;④“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的研究”这两个实验都不需要显微镜观察,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选A。11.B【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
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
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2、激素调节具有三个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和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详解】A、甲状腺激素分泌受
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的调节,分泌过多时又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故其调节方式包括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A正确;B、一般一种激素只
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但如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B错误;C、激素的本质为蛋白质类或固醇类等化合物,固醇类激素不能与双
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D、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D正确。故选B。12.A【分析】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可以分
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
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这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详解】A、注射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甲的TSH(促甲状
腺激素)的浓度恢复正常,可见甲缺乏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病变器官是下丘脑,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基本
不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不是下丘脑,而是垂体,A错误;B、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属于分级调节,而甲状腺激素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
体属于负反馈调节,B正确;C、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会抑制垂体分泌TSH,所以TSH的量减少,C正确;D、与健康人相比,患者甲、乙分泌
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所以甲状腺激素减少,都会表现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D正确。故选A。13.C【分析】1、激素的化学
本质:蛋白质和多肽类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固醇类激素;脂肪: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
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详解】A、激
素的化学组成包括蛋白质(生长激素)、多肽(胰高血糖素)、氨基酸类衍生物(甲状腺激素)和固醇类激素(性激素),作用机理与靶细胞的受体
结合,进而调节生命活动,A错误;B、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得酶具
有高效性,但不一定是催化物质的分解,B错误;C、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由多糖和蛋白质组合,与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进而传递信息,C正
确;D、浆细胞分泌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参与体液免疫,D错误。故选C。14.D【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一个抗原
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上有多个抗原决定簇,所以可以刺激
机体产生多种抗体。每个抗原决定簇刺激产生的抗体是单抗。【详解】A、单抗的制作需要筛选,而多抗不需要筛选,抗原纯度越高,产生的多抗纯
度越高,因此原纯度对单抗纯度的影响比对多抗纯度的影响小,A错误;B、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B错
误;C、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上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所以向小鼠体内注入p72 后,可以
刺激小鼠产生多种抗p72的单抗,C错误;D、p72 部分结构改变只改变了部分抗原决定簇,因此由这部分抗原决定簇产生的抗体失效,但由
于还存在由其他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所以多抗仍有效,D正确。故选D。15.C【分析】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
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详解】A、该疫苗进入机体后,DNA表达了S蛋白,S蛋白
即抗原,可引起特异性免疫,导致抗新冠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增加,A正确;B、吸入式疫苗接种方便,可随时随地完成,且因腺病毒不能复
制比较安全,B正确;C、疫苗第一次进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的分裂分化,当再次接触抗原后,浆细胞主要来自记忆B细胞
,C错误;D、若接种前感染过5型腺病毒,机体对腺病毒有一定的免疫能力,接种疫苗后,腺病毒感染细胞能力下降,导致疫苗效果显著下降,D
正确。故选C。16.A【分析】链状多肽,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多肽在核糖体上合成。由题意可知,Hp特异性地破坏胃
黏膜细胞,说明其表面存在能与胃黏膜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详解】A、胃泌素分子(链状五肽化合物)含四个肽键,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
1个游离的羧基,A错误;B、 若感染Hp后,服用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尿素能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水解,检测其分解产物,可以判断人体
是否感染Hp,B正确;C、胃泌素分子是链状五肽化合物,G细胞利用线粒体提供的能量,在核糖体上合成胃泌素,C正确;D、Hp表面存在能
与胃黏膜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从而特异性地破坏胃黏膜细胞,D正确。故选A。17.B【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癌细胞的MHC与受体识别结合
后能促进T细胞的增殖分化,同时,癌细胞表面的PD-L1也能与T细胞PD-1识别结合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分化。【详解】A、癌细胞表面抗
原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使癌细胞裂解死亡,这体现了免疫监视的功能,A正确;B、抗PD-1抗体和抗PD-L1抗体均能使P
D-L1和PD-1不能识别结合,从而使T细胞正常增殖,提高免疫力治疗癌症,B错误;C、过度阻断PD- 1/PD-Ll信号通路,使T
细胞不断增殖,存在免疫过强而导致自身免疫病的风险,C正确;D、PD-L1表达量提高,使T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免疫功能下降,癌细胞实现
免疫逃逸而大量增殖,D正确。故选B。18.D【分析】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通常是病原体中的蛋白质,但并不全是
蛋白质,抗体: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详解】A、抗体只能在
细胞外起作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起作用,A错误;B、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B错误;C、B细胞增殖分化时,大部分分化为浆细
胞,少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C错误;D、已接种HPV疫苗的机体被HPV感染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体内的记忆细胞可迅速作出反应 :增
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D正确。故选D。19.B【解析】胰腺是个内外双分泌器官,胰岛细胞就是内分泌细胞,分泌胰
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而促胰液素是作用于其外分泌细胞,分泌胰液,消化食物;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可作用于胚芽鞘尖端
下部细胞。【详解】A、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外分泌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而不是胰岛,A错误;B、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向下极性运输,作用于胚
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细胞,促进伸长区的伸长,B正确;C、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C错误
;D、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错误。故选B。20.D【分析】因为生长素在低浓度时
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所以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
量、记录的弯曲度应如图1所示。在最适浓度之前,随浓度增加,弯曲度越大,α越小,但是超过最适浓度,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弯曲度越小,而α
值越大.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详解】A、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图1所示的实
验中,随着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增大,α先变大后变小,A错误;B、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最敏感,茎最不敏感,芽居中。用去根尖
的燕麦胚芽鞘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胚根向左弯曲生长,说明左侧浓度高,抑制生长,右侧浓度低,促进生长,即Cx小于Cy,B错误;C
、若图1中的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数值,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错误;D、不同浓度(Cx和Cy)的生长素溶液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果相同,
因此Cx和Cy一定不是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D正确。故选D。【点睛】21.(1) 叶绿体 液泡(2)
其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呈紫红色便于观察 原生质层 大(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
多次(4)0.35~0.40 g/mL(5)大于【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
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
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
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1)与色素有关的细胞器包括叶绿体和液泡,其中使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使其背面呈
紫红色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2)小蚌兰下表皮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呈紫红色便于观察,可以作为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好材料;植物细胞原生质层
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其伸缩性比细胞壁大。(3)实验步骤④为应该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
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4)分析表格可知,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在0.35~0.40g/mL之间的蔗糖溶液中开始发
生质壁分离,说明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0.35-0.40g/mL之间。(5)小蚌兰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由于细
胞液中的水经细胞质基质渗出到外界溶液,故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质基质的浓度大于液泡中细胞液的浓度。22.(1)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 外正内负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
触后膜)(2) a、b、c 传出(运动)(3) 化学(信号) 电(信号)【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
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1)效应器是由传
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组成;C点处于静息状态时,钾离子外流,则其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
突触后膜,故刺激C处,在A处无法检测到电位变化。(2)突触的结构是由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和c突触后膜组成;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
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乙酰胆碱受体当作抗原,使B淋巴细胞被激活而增殖
、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特特异性结合,造成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正常结合,导致化学信号→电信号
转换过程受阻。23.(1) 氧化分解 负反馈调节(2) 含GLUT4的囊泡和细胞膜 协助扩散(3)
使用FGF1可使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血糖浓度降低,且FGF1发挥降血糖作用时必须依赖胰岛素 使用FGF1可使胰岛素
抵抗模型鼠的血糖浓度降低,且随FGF1浓度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胰岛素含量也降低(4)FGF1可通过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或促
进信号传导,促进胰岛素受体合成,增加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等),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功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分析】1、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
8?1.2g/L。2、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 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
蛋白质等。3、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
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
;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
,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
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4、题图分析,胰岛素与相应的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促使葡萄糖转运蛋白向
细胞膜上的转运过程,进而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过程。【详解】(1)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促进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脂肪,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的作用效果
反过来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负反馈调节。(2)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经过一系列信号传导,可引起如图1所示的变化:含GL
UT4的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促进囊泡将GLUT4转运至细胞膜,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增多,有利于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
。(3)①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血糖调节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并利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开展了相关研究。图2结果显示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的使用能使血糖水平降低,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却未能使血糖水平下降,因此可说
明使用FGF1可使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血糖浓度降低,且FGF1发挥降血糖作用时必须依赖胰岛素。②实验3结果显示随着FGF1浓度的增加
,实验鼠的胰岛素浓度下降并接近正常值,据此可知使用FGF1可使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血糖浓度降低,且随FGF1浓度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模
型鼠的胰岛素含量也降低。(4)结合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可知,FGF1可通过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或促进信号传导,促进胰岛素受体合成,增
加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等),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功效,改善胰岛素抵抗,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24. 胸腺 向A、B组小鼠
注射适量且等量的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 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加 B【分析】本题考查免疫,考
查对免疫过程的理解和探究性试验的设计。淋巴细胞均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参与,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细胞免疫主要
由T细胞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详解】(1)研究H7N9禽流感病毒上的抗原对于小鼠是属于胸腺依赖抗原还是胸腺非依赖抗原,可进行
小鼠有无胸腺的对照实验,对有无胸腺的小鼠注分别射适宜且等量的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血液中抗H7N9抗体的含量。(2)①若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胸腺依赖抗原,A组小白鼠没有胸腺,不能产生体液免疫,抗H7N9抗体含量不变,B组为对照试验,胸腺可以产生T细胞,小白鼠的抗H7N9抗体含量增加。②若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胸腺非依赖抗原,A组小白鼠没有胸腺,但不影响体液免疫的产生,抗H7N9抗体含量增加,B组小白鼠的抗H7N9抗体含量也增加。(3)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甲组的骨髓正常,胸腺被破坏;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说明乙组的胸腺正常,应是骨髓被破坏;丙组没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应是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选B。【点睛】特异性免疫中各细胞的来源、功能名称来源功能和特点吞噬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吞噬、处理和传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来源于T细胞或记忆T细胞特异性地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25. 人工合成 无籽 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预实验 有 无 上端 下端 极性 主动【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NAA、2,4-D等,具有与IAA相似的生理效应,这些化学物质称为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籽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生根等。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只能单方向地运输,称为极性运输。【详解】(1)根据概念,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生根等。(2)据图分析,图1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情况。在确定正式实验的浓度范围前,可以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避免浪费。(3)由图可知,A是形态学上端,B是形态学下端,由于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所以只能从A运向B,而不能从B运向A,所以琼脂块①有生长素,琼脂块②无生长素。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只能单方向地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过程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点睛】注意理解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对于地上部分而言,树枝是形态学上端,而树干是形态学下端。 对于地下部分而言,根尖是形态学上端,根基是形态学下端。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