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11-01 | 阅:  转:  |  分享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 )A.都是晶体B.都易溶于水
C.与碱共热都产生氨气D.都不与酸反应2.如图是某只含有C、H、O元素的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8OB.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C.该有机物能发生水解反应 D.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1mol
H2发生加成反应3.下列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ClO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2溶液:ClO-+2Fe2+
+2H+=Cl-+2Fe3++H2OB.常温下铜与浓硝酸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C.将四氧化三
铁投入到稀硝酸中:Fe3O4+8H+=2Fe3++Fe2++4H2OD.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2Fe(OH)3+6H++2I-=2
Fe2++I2+6H2O4.利用反应3SiO2 +6C +2N2 Si3N4+ 6CO可制备耐高温结构陶瓷氮化硅(Si3N4)。下
列有关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Si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B.反应中N2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1:3D.制取1 mol Si3N4,同时生成134.4 L CO5.部分含及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
不合理的是( )A.对应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 B.工业上通过 来制备C.久置的水溶液会变小 D.利用a还原c或者d可以消除氮
氧化物的污染6.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天然气、瓦斯等气体及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都容
易发生爆炸②碳纤维和硅酸盐陶瓷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③医院里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④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故可广泛用
于食品的加工和生产⑤金属的冶炼、电镀、钢铁的锈蚀、制玻璃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⑥青铜、黄铜、碳素钢都为合金,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A
.③④⑥B.②③⑤C.②⑤⑥D.①③⑥7.柠檬酸是天然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它是一种有机三元酸,常温下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柠檬
酸钠(用Na3Y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3Y3H++Y3-B.pH=2的H3Y溶液c(H+)
=0.03mol?L-1C.Na2HY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D.Na3Y溶液的pH随着c(Na3Y)的增大而增大二、实验题8
.H2O2作为绿色氧化剂应用广泛,氢醌法制备H2O2原理及装置如下:已知:H2O、HX等杂质易使Ni催化剂中毒。回答下列问题:(1
)A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C反应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2)装置B应为_______(填序号)。(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
加入药品,所有活塞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制备时,打开活塞_______,控温45℃。一段时间后,仅保持活塞b打开,抽出残留气体。随后关
闭活塞b,打开活塞_______,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关闭电源和活塞,过滤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加水萃取,分液,减压蒸馏,得产品。(4)
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5)反应过程中,控温45℃的原因为_______。(6)氢醌法制备H2O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_。(7)取5.00 g产品,加蒸馏水定容至100 mL摇匀,取20.00 mL于锥形瓶中,用0.0500 mol/L酸性
KMnO4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分别为19.98 mL、20.90 mL、20.02 mL。假设其他杂质不干
扰结果,产品中H2O2质量分数为_______。三、工业流程题9.某厂用闪锌矿制备锌及颜料 A(红棕色固体)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闪锌矿的主要成分为 ZnS,同时含有 10%的 FeS 及少量 CuS) 已知:①闪锌矿在焙烧时会生成副产物 ZnFeO4,Zn
FeO4 不溶于水及硫酸。Fe(HSO3)2 难溶于水。②Ksp[Fe(OH)3]=1×10-39。完成下列问题(1)闪锌矿粉碎的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滤液
1”中选用足量的 H2O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②调节 pH"前,滤液 1 中 c(Fe3+
)=1mol?L-1 ,则 Fe3+ 完全沉淀时的 pH 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浓度≤ 10-6m
ol·L-1 规为完全除去)。(3)“滤渣 3”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
化学式)。(4)设计一种检验“颜料 A”中是否含有 Fe2+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气体 A”与“浸渣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原理综合题10.氮元素的氧化物和氢化物在工
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为946kJ·mol-1、498kJ·mol-1
,二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 △H=+180.0kJ·mol-1。则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
_。(2)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液态)作燃料,NO2作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2
NO2(g) △H1=+66.4kJ·mol-1②N2H4(l)+O2(g)=N2(g)+2H2O(g) △H2=-534kJ·m
ol-1请写出N2H4(l)与NO2(g)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3)氨气是一种富氢燃料,可以直接用于燃料电
池,且产物为无污染的N2。某NH3—O2燃料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①M为电源的____(填“负”或“正”)极,该电极发生___(填“
氧化”或“还原”)反应;该电池外电路中电流由____(填“M”或“N”,下同)极流向____极。②NH3应该从___(填“B”或“
D”)口通入。③该电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④若电路中通过3mol电子,则生成___L标准状况下的N2。五、结构与性质11.
我国是率先掌握通过非线性光学晶体( KBBF)变频来获得深紫外激光技术的国家,KBF4是合成KBBF的主要原料,高温下分解为KF和
BF3。(1)灼烧钾及其化合物时,会产生特殊的焰色,这是由于钾元素的核外电子由_______ ( 填“激发态”或“基态”)跃迁到另
一个状态时产生的光谱,该光谱属于_______(填“发射”或“吸收”)光谱。(2)离子晶体KF的晶格能(气态离子形成1 mol离子
晶体释放的能量)可通过Bom-Haber循环计算得到: ①KF的晶格能为_______kJ·mol-1。②已知:气态非金属原子获得
1个电子形成气态阴离子所释放的能量叫该原子的第一亲和能,则F原子的第一亲和能为_______ kJ·mol-1,试解释同周期元素第
一亲和能F>O>C>N的原因:_______。(3)BF3、NH3和PH3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4)已知BF
3中存在π键,则BF3中B- F键的键长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中B-F键的键长;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
是_______。(5)KF晶体的晶胞与NaCl相似,若K+按ABCACB……方式堆积,则F-占据的是K+围成的_______空隙
(填几何空间构型) ,每个K+周围紧邻的K+个数为_______。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KF晶体的密度为ρg·cm-3,则
K+与K+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pm(用含ρ、NA的代数式表示)。六、有机推断题12.有机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A、
B、C、D、E、F都是含碳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一种无色气体,其密度与同温同压下
氮气的密度相同;E是一种有香味的液体,存在于多种水果中。请填写下列空白:(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F的结构简
式为___________。(2)反应B+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3)D的
官能团是___________,验证D中官能团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参考答案1.D【详解】A.铵盐都是晶体,故A不符
合题意;B.铵盐都易溶于水,故B不符合题意;C.铵盐与碱共热都产生氨气,故C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铵或碳酸铵等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
、二氧化碳和水,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点睛】铵盐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但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2.C【详解
】A.分析结构中带星号的原子可知,,该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为C4H8O2,A错误;B.分子中存在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所有原
子不能共面,B错误;C.由A分析可知,该有机物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D.该有机物含有酯基,不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
错误;故选C。3.D【详解】A.向NaClO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铁离子、氯离子,3ClO-+6Fe2+
+3H2O =3Cl-+2Fe(OH) 3↓+4Fe3+,故A错误;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Cu+4H++2NO=Cu2++
2H2O+2NO2↑,故B错误;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离子方程式为3Fe3O4+28H++NO=9Fe
3++NO↑+14H2O,故C错误;D.Fe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成I2,因此离子方程式为2Fe(OH)3+6H++2I-
=2Fe2++I2+6H2O,故D正确;故选D。4.C【分析】反应中Si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元素的化合价降
低,所以C是还原剂被氧化,N2是氧化剂被还原。【详解】A.根据分析,Si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错误;B.根据分析,N2是
氧化剂被还原,B错误;C. 根据方程式的系数关系n(N2):n(C)=1:3,根据分析,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正
确;D.缺少标准状况,D错误;故选C。5.B【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可推出a、b、c、d、e分别为NH3、N2、NO、N
O2和HNO3或硝酸盐;a'、b'、c'、d'、e'分别为HCl、Cl2、HClO或次氯酸盐、HClO3或氯酸盐、HClO4或高氯
酸盐。【详解】A.硝酸和高氯酸都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酸,最高价酸的酸性和非金属性相关,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
>N,所以酸性:HClO4>HNO3,故A合理;B.工业上制备硝酸,首先发生的是氨的催化氧化,即氨被氧气氧化为NO,然后NO再被氧
化为NO2,最后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NO,NO可以循环使用,即工业上是通过制备硝酸,不经过氮气这一步,故B不合理;C.氯水
中的HClO光照下会分解为强酸盐酸和氧气,所以久置的氯水pH会变小,故C合理;D.NH3中N为-3价,NO和NO2中N的化合价为正
价,NH3和NO或NO2反应时,都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可以用氨还原NO或NO2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故D合理;故选B。6.
D【详解】①天然气、瓦斯等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在空气中形成表面积很大的气溶胶,甲烷和气溶胶遇明火都容易发生爆
炸,故正确;②硅酸盐陶瓷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③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因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
毒,是利用来了血液是胶体,不会通过半透膜的原理,则医院里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故正确;④二氧化硫有毒,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但不能广泛用于食品的加工和生产,故错误;⑤制玻璃的反应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⑥青铜、黄铜、碳素
钢都为常见的合金,其中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铜合金,故正确;①③⑥正确,故选D。7.D【详解】A.柠檬酸属于三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
方程式为,A错误;B.pH=2的溶液,应为,B错误;C.温度恒定,的水解平衡常数不变,为定值,加水稀释时,减小,应增大,C错误;D
.水解使溶液呈碱性,随增大,溶液碱性越强,溶液的pH增大,D正确;答案选D。8.(1)???? 启普发生器???? 三颈烧瓶(2)
②或③①(3)???? ab???? cd(4)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使催化剂中毒(5)适当升温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温度过高H2
O2分解(6)(7)8.5%【分析】从H2O2的制备原理图可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H2在Ni催化作用下与乙基葱醌反应生成乙基
蒽醇,第二步为O2与乙基蔥醇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启普发生器A为制取H2的装置,产生的H2中混有HCl和H2O,需分别除去后
进入C中发生第一步反应。 随后氧气源释放的氧气经D干燥后进入C中发生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F中装有浓H2SO4,与C相连,防
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使催化剂Ni中毒。【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A装置的名称是启普发生器;装置C反应仪器名称是三颈烧瓶;(2)由
于稀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HCl及水蒸气会影响装置C中催化剂导致催化剂中毒,因此H2需经净化处理。装置B可以使用②碱石灰同时吸收H
Cl及水蒸气;或使H2先通过装置③吸收除去HCl,再通过装置①除去水分,装置B应为②或③①;(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所有活
塞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制备时,打开活塞ab,控温45℃。一段时间后,仅保持活塞b打开,抽出残留气体。随后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cd,继
续反应一段时间。关闭电源和活塞,过滤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加水萃取,分液,减压蒸馏,得产品;(4)装置F通过c与三颈烧瓶连接,其中盛有
浓硫酸,其作用为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使催化剂中毒;(5)反应过程中,控温45℃,原因是适当升温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又可以防止因温度
过高导致H2O2分解;(6)根据上述分析可知:H2、O2在乙基蒽醌、Ni催化作用下发生化合反应产生H2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5H2O2+6H+= 2Mn2++5O2↑+8H2O,反应的关系式:2KMnO4 ~ 5H2O2
,三组数据中20.90 mL偏差较大应该舍去,故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 mL,则H2O2的质量分数=。9.
???? 增大固体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将Fe2+完全氧化成Fe3+,避免引入杂质???? 3???? Zn和
Cu或者Cu????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完全溶解后,滴加酸性KMnO4紫红色褪色,则含有Fe2+ 4SO2+ZnFe
O4+2H2O=Fe(HSO3)2+ ZnSO4+H2SO4【详解】(1)闪锌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固体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增大固体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2)“滤液 1”中选用足量的 H2O2,理由是将 Fe2+完全氧化成 Fe3
+,避免引入杂质。假设“②调节 pH前,滤液1中 c(Fe3+)=1mol?L-1,则Fe3+完全沉淀时,,,,pH = 3,故答
案为:将Fe2+完全氧化成Fe3+,避免引入杂质;3。(3)由于滤液2中加入锌粉,其主要是将铜离子置换出来,锌可能过量,因此“滤渣
3”的成分为Zn和Cu或者Cu,故答案为:Zn和Cu或者Cu。(4)设计一种检验“颜料A”中是否含有Fe2+的实验方案,主要将固体
A溶于稀硫酸中,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来验证亚铁离子,故答案为: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完全溶解后,滴加酸性KMnO4紫红色褪色
,则含有Fe2+。(5)气体A为二氧化硫与浸渣1的ZnFe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SO2+ZnFeO4+2H2O=Fe(HSO3)
2+ ZnSO4+H2SO4,故答案为:4SO2+ZnFeO4+2H2O=Fe(HSO3)2+ ZnSO4+H2SO4。10.(1
)632kJ·mol-1(2)2N2H4(l)+2NO2(g)=3N2(g)+4H2O(g)?△H=-1134.4kJ·mol-1
(3)???? 负???? 氧化???? N???? M???? B???? 2NH3-6e-+6OH-=N2+6H2O????
11.2【解析】(1)△H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为946kJ·mol-1、498k
J·mol-1,二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 △H=+180.0kJ·mol-1。则NO分子中化学
键的键能为[ ( N2及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 -△H]= [ ( 946kJ·mol-1+498kJ·mol-1) –(+18
0.0kJ·mol-1)]= 632kJ·mol-1。(2)已知:①N2(g)+2O2(g)=2NO2(g) △H1=+66.4k
J·mol-1②N2H4(l)+O2(g)=N2(g)+2H2O(g) △H2=-534kJ·mol-1按盖斯定律,2×②-①即可
得到N2H4(l)与NO2(g)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l)+2NO2(g)=3N2(g)+4H2O(g)
△H=2△H2-△H1=-1134.4kJ·mol-1。(3)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通入助燃物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在负
极、燃料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出,电子沿着导线流向正极,正极上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
子移向正极,则:①由图知,氢氧根离子向M极移动,则M为电源的负极,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该电池外电路中电流由N极流向M极。②NH3为
还原剂、是负极反应物,应该从B口通入。③NH3为还原剂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则该电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
OH-=N2+6H2O。④由2NH3-6e-+6OH-=N2+6H2O知,若电路中通过3mol电子,则生成0.5mol氮气、即11
.2L标准状况下的N2。11.(1)???? 激发态???? 发射(2)???? 821???? 328.2???? 随核电荷数的
增大,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小,吸引电子的能力增强,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增大,但N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故不
易结合一个电子(3)BF3>NH3>PH3(4)???? 小于???? sp3(5)???? 正八面体???? 12【解析】(1)
灼烧钾及其化合物时,钾元素的核外电子吸收一定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但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的
形式释放出来,产生特殊的焰色,即为发射光谱,故答案为:激发态;发射;(2)①晶格能是指气态离子形成1 mol离子晶体所释放的能量,
为正值,根据图象可知,,所以KF的晶格能为,故答案为:821;②已知气态非金属原子获得1个电子形成气态阴离子所释放的能量叫该原子的
第一亲和能,根据图象可得,所以F原子的第一亲和能为,同周期元素第一亲和能F>O>C>N的原因是: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同周期元素的原子
半径变小,吸引电子的能力增强,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增大,但N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其释放
的能量较小;故答案为:;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小,吸引电子的能力增强,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增大,但N原子的2
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3)BF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即为中心原子为sp2杂化,分子为平面三
角形,键角为120°;NH3和PH3的中心原子为同主族元素,其价层电子对数为:,中心原子为sp3杂化,含有1对孤对电子,分子为三角
锥形,但由于N原子的电负性大于P原子,N原子对键合原子的吸引能力大于P原子的,所以导致键合电子离N原子的距离越近,电子对之间的斥力
越大,共价键的键角越大,所以键角NH3>PH3,故答案为:BF3>NH3>PH3;(4)BF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即为中心
原子为sp2杂化,且不含孤电子对,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即为中心原子为sp3杂化,且不含孤电子对,分子为正
四面体形;由于BF3中存在π键,则导致BF3中B-F键的键长小于中B-F键的键长,故答案为:小于;sp3;(5)已知KF晶体的晶胞
与NaCl相似,结合NaCl晶体的结构模型可知,若K+按ABCACB……方式堆积,即K+作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则有F-填充正八面体
空隙,每个K+周围紧邻的K+个数为12个;KF晶体的晶胞中含有4个K+和4个F-,则晶胞的体积为:,则晶胞参数为a=,而根据晶胞结
构,K+与K+的最短距离为晶胞面对角线的一半,即K+与K+的最短距离为pm,故答案为:正八面体;12;;12.(1)???? 28???? CH3CH2ONa(2) 酯化反应( 取代反应)(3)???? 羧基???? 向乙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冒出【分析】已知A是一种无色气体,其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氮气的密度相同,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推断A是乙烯。乙烯与水加成生成B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乙醛,乙醛继续氧化生成D乙酸,在浓硫酸的催化和加热条件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乙酸乙酯,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所以,A是乙烯,B是乙醇,C是乙醛、D是乙酸,E是乙酸乙酯,F是乙醇钠。据此分析。【详解】(1)据分析可知,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F乙醇钠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Na,故答案为:28;CH3CH2ONa。(2)可知据分析反应B+D→E即在浓硫酸的催化和加热条件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 取代反应),故答案为:;酯化反应( 取代反应)(3)据分析可知 D是乙酸,官能团是羧基,羧基具有酸性,且其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可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验证乙酸中含有羧基的试验方法是:向乙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羧基;向乙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冒出。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