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慢性病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
2023-11-07 | 阅:  转:  |  分享 
  
慢性病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对慢性病健康档案的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社区慢性病健康档案的建立、利用与管理现状,发现在
慢性病健康档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完善慢性病健康档案建立、利用与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完善
策略 慢性病健康档案是记录慢性病患者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连续、综合、个体化的健康信息资料库,可及时反映患者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指导,从而提高慢性病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健康档案是慢性病管理的基本工具,是社区卫生服务连续性的具体体
现。将患者的健康信息统一管理起来,对今后的动态观察和治巧起着很大的作用。对慢性病健康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用活慢性病健康档案,是对慢性
病患者实行连续性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慢性病防治工作效率的迫切要求。 一、建立慢性病档案的意义 当前,我国居民常见慢性病患病
率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控及干预体系得到重视。慢性疾病防控综合性平台建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慢性病健康档案主要以社区保管为基础,不仅有利于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居民慢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有力依据,也是获
取社区卫生科研工作资料的主要渠道,有助于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研究。 (一)有效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 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
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档案,是社区为居民提供疾病防治、科研发展、医疗实践和质量评价的需要。通过慢性病
档案的建立、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深层次和精确的服务。通过对主要慢性病的防控措施和健康行为宣教,可有效降
低慢性病发病率、提高知晓率和控制率。 (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为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必须加快综合性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对慢性病实行
“六位一体”管理。“六位一体”是指将社区医疗、健康教育、保健、预防、计生服务及康复融为一体的基层卫生网络服务体系,以弥补社区医疗服
务体系的不足。社区档案的管理,特别是电子化管理,能健全基层卫生网络服务体系,有助于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有效跟踪和系统化评估,指导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服务。 二、慢性病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2003年卫生部《全国卫生信息发展纲要》指出,要以居民健康档案为
重点,促进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的一体化,实现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全程管理;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需
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从根本上消除“信息烟囱”及“信息孤岛”现象。为满足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国家
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 三、慢性病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现状 (一)居民对
建立健康档案的意识不强 现在很多居民缺乏健康意识或对自身疾病持回避态度,无法理解建档的意义,对基层卫生服务体验少,甚至持怀疑态度。
山区老年居民管理率较低、农村社区居民建档知晓率较低。许多农村居民对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抱无所谓的态度。 (二)档案管理专业人才资源匮
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人才资源缺乏、人员配备不合理、社区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较低等问题,特别是为居民体检及入户调查时,需要大批
专业人员,由于居民流动性大,参加建档工作的专业人员技术操作培训不足,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电脑操作能力欠缺,均会制约社区居民健康档
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三)档案室硬件设施不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不够重视,资金投入较少,居民健康档案室空间狭小,
甚至未设立专门的健康档案室,管理设备即使有,也是陈旧且技术落后,造成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效率低下。近年来,社区在医疗卫生管理中广泛应用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涉及慢性病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方面却较少,使用计算机技术对文献的检索、收集无明显改进,不利于管理和开发利用居民电子
健康档案。 (四)部门联合不紧密,档案利用率低 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普及,我国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8.5%,其中电子健康档案建
档率为85.4%,但档案的使用率较低,仅为55.1%。电子健康档案无法在各个医疗系统内流通,主要是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对应标准,各
卫生业务模块相对独立开展医疗服务,难以实现互联互通。目前,部分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换平台,慢性病管理的协作尚
无法深入。 四、加强慢性病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电子载体安全环境 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如何进一步提升电子健康档案的
使用价值,应提高电子健康档案终端设备及网络传输的安全,定时对软硬件进行更新、升级和维护,保证电子文件在修改、存储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电子设备始终要处于良好状态。及时备份档案信息,并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权限,做到职责与权限一致。加快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动态更新速度,
保证居民慢性病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有权限的网络共享,提高电子健康档案的利用率。 (二)完善档案资料管理模式 在慢性病档案中除
了记录居民慢性病的疾病信息外,还应该记录完善居民健康相关信息,如专业建议、诊疗记录及就医背景等,以便社区医生全面、快速了解个体的慢
性病患病情况。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对慢性病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安排专人定期家庭随访调查,督促居民认真填写慢性病健康档案资料,着力
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并将居民就诊医院的电子病历与慢性病档案同步,通过区域卫生信息一体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居民慢性病信息自动更新
,让有权限的社区医生随时随地调阅。目前,基层健康档案的建立主要依托以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但是
系统在横向信息共享上存在缺陷,无法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在医改过程中,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建立慢病信息管
理中心,实现医疗系统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的对接,这将为提高慢病健康档案的利用率提供优质服务平台。 (三)强化培训、提高服务意
识 加强对社区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员的培训,提高慢性病管理应用技术水平,协助社区医生合理、高效地利用电子健康档案,使其在社区慢性病管理
中发挥应有作用。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中,不仅要为建档人员创造良好的成才和成长环境,还需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与现代意识。社区医生
应进一步利用居民健康档案这一有价值的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进行长期、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咨询平台
。 (四)建立统一的卫生信息系统,实现慢性病健康档案信息区域共享 慢性病健康档案中的信息只有实现信息共享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而信息
区域共享需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才能实现。目前大部分地区所采用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来自不同的软件开发公司,系统兼容性差,卫生信息不能
实现共享和交换,形成"信息孤岛",造成资源浪费。政府应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尽快建立起统一的卫生信息系统,为下一步实现利用健康档案进
行双向转诊奠定基础。 (五)加大宜传力度,提高患者知晓度和参与度 只有慢性病患者正确认识慢性病健康档案的内涵和价值,转变患者对慢性
病健康档案的认知,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慢性病健康档案才能的到更好的利用和发展。针对不同的对象可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如对老年人
可采用健康教育或健康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对年控人可采用网络等新媒体宣传。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将慢性病预防寓
于日常生活之中,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相关卫生部口应建立慢性病信息和知识得权威发布平台,定期发布健康信息,设立健康
专栏,科学传播慢性病防治知识;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老龄委和各类社会学术团体等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公益宣传及社
会动员活动等。 (六)探索多渠道利用健康档案www.pingkanwang.com 慢性病健康培案只有得到多元化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其
价值。目前慢性病健康档案的利用方式比较局限,主要为周期性健康体检和随访。单一的利用方式限制了慢性病健康档案价值,应该探索多元化的慢
性病健康档案利用方式。首先,社区卫生服务中也可在健康教育、健康讲座、健康咨询等活动中将慢性病健康档案利用起来。其次,可将慢性病健康
档案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合约中规定医务人员对慢性病健康档案的使用,慢性病健康档案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具同时也能提高服务的
质量和效率。再次,可将慢性病健康档案作为桥梁和纽带,探索慢性病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 综上所述,完整的电子档案信息能进一步提升社区
慢性病防控效率,更好地为社会、患者服务。构建完善的居民慢性病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体系不仅是慢性病防控、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也是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开展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菁.基于军人电子健康档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 [2]林强.浅析社区慢性病电子健康档案管理[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0(04). [3]景玉芝,樊立坤,张兴平.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8). [4]刘竟芳,陈哲,杨非柯等.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外医疗,2014(23).
献花(0)
+1
(本文系闫编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