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3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023-11-11 | 阅:  转:  |  分享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位于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本节内容分为两
个部分,本课时选自第一部分。该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特点是概念多、抽象、理论性强,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初中化合价、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知识联系起来,也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课程的始终,之后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电
化学、金属腐蚀等知识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该部分在具体呈现上,一方面注意初高中的衔接,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
发展过程为线索,从宏观到微观,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氧化还原反应的社会价值,引导学生从化
学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
应,能够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学生也学习了化合价,知道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够判断简单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同时
,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前期。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能够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理解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
特征,是电子转移的外在表现,从微观上明确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原因,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建立从化合价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并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精神与社
会责任: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使学生体验到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是要不断
推陈出新的,要学习科学家们遇到困难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通过列举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感受到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变化观
念与平衡思想: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教学重难点:重点:多角
度的认识氧化还原反应。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
考、讨论、归纳、总结,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动画演示法: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学习比较抽象,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
,化抽象为具体。课前准备:学生:复习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复习初中化学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复习初中关于元素化合价的知识,预习本
课内容;教师:准备学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情景引入展示图片:苹果削皮后颜色很快会加深;脱氧
剂的使用;钢铁生锈;高炉炼铁。讲述:这些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应用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都伴随有一类化学反应的发生,哪一类?引入: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观看图片、视频,感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一:宏观角度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问题1: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小结: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一个反应
中同时发生。刨根问底:那么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吗?问题2:请标出以上反应中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比较反应前后价态有
无变化。(2)若有变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升高或降低有什么关系?刨根问底:是否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
会同时存在得氧失氧和化合价升降这两个变化特征呢?问题3: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Zn + CuCl2 = Cu + Zn
Cl2PPT展示:科学史话——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小结:①并非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发生氧的得失,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变化。②氧化
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升降。③升氧降还。教师结合具体反应分析:课堂小练:判断下列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找
出被氧化和被还原元素。问题4: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为什么发生变化?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有变化,有降有升,并非都变,升氧
降还。学生思考点人回答学生思考点人回答抓住氧化还原反应原始特征,和初中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点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增
强学生学习信心。通过学生回答,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狭义概念。设置矛盾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得出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对氧化还原
反应的分析从得失氧角度过渡到从化合价角度,引导学生从规律的发现形成新概念。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问题过渡,激发求知欲。任务二:微观视
角探究氧化还原反应本质例1: 化合价发生变化原因?①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微粒是什么?②NaCl中存在的微粒是什么?③它们是如何转
化的?提示:画出钠、氯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回答完成后,教师图片展示氯化钠形成过程。小结:化合价变化原因?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
反应类型的关系?刨根问底: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因都是电子得失吗? 例2: 化合价发生变化原因?①
是否为电子得失?②H、Cl是如何形成HCl分子的?③为什么HCl中H显正价,Cl为显负价?学生回答完成后,教师动画展示氯化氢形成过
程。小结:化合价变化原因?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反应类型的关系?提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小结:氧化还原
反应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PPT展示:科学史话——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动画演示:总结本质、特征、反应
类型的关系。小组讨论,请人回答师生一起总结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汇报自学成果。观看动画总结、笔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强化由表及里的逻辑
思维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本质。帮助学生理解电子转移、化合价变化、反应
类型的关系。任务三:巩固提升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的得失。( )②氧化还原反应得电子的物质发生
还原反应。( )③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一定发生变化。( )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⑤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得失。( )⑥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⑦物质被氧化,本身发生还原反应
。( )练习2:下列转化(未配平)肯定不正确的是( )A.S+KOH→K2SO3+K2S+H2O B.FeO+HNO3→Fe(NO
3)3+H2OC.Cu2O+H2SO4→CuSO4+Cu+H2OD.NH4NO3→N2O+H2O【思维建模】解答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概
念问题的思维流程如下:独立完成练习,请人回答。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氧化还原认
识模型任务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什么?(可以是知识的、可以是方法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学生活动鼓励学生反思课堂,促进学生的发展。课
后作业1、完成学案上的课后练习。2、请查阅资料,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其他具体事例,与同学讨论你对氧化还原反应价值的认识。学生活动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体验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一、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依据)有升有降升氧降还二、本质: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三、关系:升失氧,降得还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