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探讨诗词之间的词风诗韵
2023-11-13 | 阅:  转:  |  分享 
  
今天我们要来一起探讨一下诗词的风格——诗风。
从大体上来分类:它有婉约之风和豪放之风的区别。从它的形成来看,他多受到诗人本身和诗人所居的
时代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分析诗风的时候,需要做到知人论世。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部分的人其实都选择顺从环境,因此见乐则喜、闻忧则悲。于盛唐之
时,多有李白之类的豪放诗人;而在唐末之衰,常可见杜甫之类的恤民诗人。而在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诗风不仅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改变,也随着个人的遭遇、经历而产生波澜。
诗风,一个朝代、或者是一个时代的诗潮。它不仅反映着当时最活跃的思想动态,更反映着一个国家、
一个时代的命运。古代人的诗是比较朴实的,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运用华丽的词藻,而是因为本身古体诗
的结构就是高度艺术化的了。当然,古代也存在着许多言辞绚烂的诗篇,但是这样的诗篇很多都被时代淘
汰掉了。我们要知道,一首诗要能流传千古,诗中的内容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是少数人的心声,而是绝
大部分人心底深深的呼唤。当人心情愉悦、或当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候,诗词,可能只是锦上添花的附
属品。但当人情绪低迷、或当一个国家走向灭亡之际,诗词却常常成了雪中送炭的必需品。因此,我认为
真正的诗词当如凌寒而立之梅、着淤不染之莲。
也正因如此,我们也可以诗风中看到诗人的品性、看到一个国家甚至是时代的命运。如果当代的诗词中
多是虚妄奉承之言,那国运将衰矣;如果当代的诗词中多是怨天尤人之语,那时代之气数将尽。
受此启发,我们大可利用诗词来正向引导一个时代的思潮,这是每一个时代的诗人应尽的责任。一个混
浊的时代,需要周敦颐的清正;一个动乱的时代,需要苏轼的旷达;一个颓丧的时代,需要刘禹锡的乐
观。当我们的人生遭遇不顺,我们也“何妨吟啸且徐行”;当我们壮志难酬,我们大可“仰天长啸出门
去”。
我们需要诗词中的铮铮风骨,它让我们不惧世态的炎凉;我们需要诗词中的铮铮风骨,它让我们活出更
高尚的姿态! 所谓“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首好诗要通于诗格,也要通于语法,但更要通于事理和
情理。反而言之,所有的诗格和语法都是为了更好地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情理和世间的道理。从而才又演化
出了许多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人的情感是多变的,或喜或悲、或高昂或低迷,因此诗词的格律配合着人的情感也是延绵起伏的。但
是,人的情感虽然多变,其本心是不容易变化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所有不同的音韵最后都回归到了同样
的韵脚。
而要通于语法,首先要学会辨别词性。词有虚实、有寒热、有表里。虚者在句中多无实际旨意,却使诗
篇更为通顺、调达;实词虽然旨意明确,却略显生硬。而于实词中,让我们感情兴奋者,其属性多属热;
而让我们情绪低沉者,其性多属寒。而词义又有表里之别,有表层之感,更有深层之意:需察其象、识其
意、明其境。其词,或表动作、或表形态,然其皆为一时或一段之状态;其词,或言声色、或言悲欢,其
皆为述内在或天地之心境。是故,以其大象观之,不必拘泥于其为形容或动作之异,不必计较其内外和高
下之差,而必要追究其词对人情感作用如何?
诗,所阐发之情,为人共有之情;诗,所阐述之理,为天地长存之理。此为其之所以能长流不衰之秘
也。诗词,若纯情而无理,必流于娇柔;若纯理而无情,必显现枯槁,其之所以老迈而又富有朝气,年轻
而又饱含智慧,正是由于情理结合甚恰。而事理中又以伦理为核心,故诗词如此强调其格律,格律真乃诗
词之伦理也。
融通之极,情感可以互通,为通感;事理可以互通,为同理;语法可以互通,为通法……而其根本还是
要掌握字义和词性。 诗词,是“美”的文字表现形式,并且它赋予了文字新的内涵。在文字创立之初,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
在一撇一捺之间找到了诗意。他们用最简单的笔画却写出复杂的字,之后,他们又用最简单的字词表达了
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更确切地说,诗意产生于文字之前。诗词,使人们终于在文字中找到了心
灵的依托。
如果没有诗词,恐怕就没有什么理想主义;如果没有诗词,恐怕也就没有什么爱情可言;如果没有诗
词,那还谈何高尚呢?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思绪的凝华和情感的寄托。它以文字为密码,封印着代代人
深邃的思想。
我们需要怀着一份敬畏去品诗,并在品诗的过程当中提升我们的诗品。
人的境界不同,其诗品亦不同。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诗词有分“有我之境”、“无我之
境”。此言谛矣。下品之诗,纯言一己之事,仅悲一己之秋;中下品之诗,托旁人之意而表一人之态;中
上品之诗,虽言个人之事却发众人之呼声,虽写一己之枯叶,却可感天下之桑秋;上品之诗,则毫无个人
之意,或已将自己融入天地之中,潇然其间。
诗词,藏则深邃,露则浅薄。然而,只藏不露,则显压抑;只露不藏,则示浮华。因此,能真正在诗词
的天地中运筹乾坤者,必是选词恰恰、藏露得当。
身经世间惊涛骇浪者,其诗词多波澜不惊;而初出茅庐者,其诗词多汹涌澎湃。年少强说愁,年老只道
好个秋。于诗中观人,观得真切。
诗品亦人品,诗之境界乃人之境界。如果写诗,只专注于文字工巧,而不注重个人品性的提升,那也是
徒得其表,辜负了诗词的一番美意! 常言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论绝句或律诗,都言辞简练、结构精悍。从起笔到收笔,情理流
露其中。其诗词的生命价值,看似为诗人所赋予,实则其结构本身就具备。
以七言律诗为例,其文理结构的“起、承、转、合”,恰恰与人的“生、长、壮、老、已”相呼应。由
此看来,诗人也只不过是“填鸭式”地将情感融入到诗词之中而已。这,是诗词的生命之道。
更奇妙的是,诗词中不单蕴含着生命之道,还融汇着宇宙之道——诗中有太极。
还是以七言律诗为例,其八句诗行对应着八个卦象,而每个短句有七个字位,正是之前每个卦再变幻为
八个卦后再减去一个卦所得。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要减去一个卦呢?”在我理解看来:如果都填满了,
则缺乏灵动。并且在语感上可以直接觉察到:八个字位,读起来显得拖沓。也正因为其文字的流动性才
有“回文”、“重序”等说法 。
这么去研究诗词,并不是要将诗词复杂化、玄妙化,而是要去探寻诗词格律的本源。曾仕强教授曾
说:“一字一太极。”说明每个字其实都是一个卦象,而七言格律诗恰好有64个卦位,(其中有八个是省
略,而非不存在。)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易理,更深一步地去探求“情、理、意、象、音等”之间的关
系。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诗经》中的诗最少也是一句四个字?为什么绝句是四句话?为什么律诗是
八句话?为什么汉字发音大多为单音节?为什么诗词要有平仄?这些和《易经》中的阴阳观有着密切的联
系。
《内经》中认为:宇宙万物多为体阴而用阳。而诗词也是字正韵圆、形方意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文化
富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从被创始的那一天开始,就被赋予着宇宙之道的内涵。 在上一个章节我们谈到了:诗词是有生命的,格律是它的骨架,文字是它的血肉,而中间的内涵则是它
的气息。那么,既然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它也就会有自己的性格,在此,我们称之为诗性。
诗性象水,它是流动的;诗性象火,它是明亮的;诗性象木,它是生发的;诗性象土,它是包容的;诗
性也象金,它是刚毅的。它既不单纯是理性的,也不单纯是感性的,而是两者的融合与转化。
西方人在谈论到情商与智商的时候,常常将两者分开来研究,所以从他们的教育模式当中培养出来的人
群中常常会看到高智商而低情商、甚至高分低能的不平衡现象。而传统中国教育中注重感性思维的培养,
这也许很难培养出一位高端的科学家,但是却可以培养出许多具有完善品格的人。并且历史也向我们证明
了,人的高情商是可以带动智商的发展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科学家会迷恋于艺术,比如从音乐
当中去获取科学的灵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音乐或者美术的天赋的,对于这两项艺术的学习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金
钱,更需要时间。对此,诗词这项既廉价而又高雅的艺术形式就成了许多文人陶冶情操、排解自我的方
式。因此,在众人的选择之下,诗词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断被淘洗,并越来越完善。
诗词的入门门槛可高可低,从打油诗到严谨的格律诗的都有,因此不管是来自于什么阶层的人,只要感
兴趣就可以入手。但不论如何,诗词的本性是没有变的,并且它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写作它的人。
因而,并没有人创造了诗词,而是我们发现了诗词,并利用了诗词罢了。诗词是温柔的,它总是在我们
失意的时候,抚慰着我们受伤的心灵;诗词也是冷酷的,它会在我们骄横跋扈的时候,背我们而去。它属
于任何人,但同时也不属于任何人。它或许只属于月亮、属于风、或者属于一颗残碎的心……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诗词从未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忘记了、
或者厌倦了它的陪伴。
现在有许多家长们想尽办法地想发掘孩子的潜能,想尽可能地开发他们的情商和智商。其实何妨让孩子
们去学写诗呢?我们相信,一个热爱诗词的孩子,他是善良的、是有才思的。学会了诗词,不仅仅学会了
许多道理,并且还有了许多忘世之交,他们会引导孩子的成长、陪伴孩子的孤独、解答孩子的困惑。
全人类有一门共同的语言,它不是英语或是汉语,而是“诗”的语言,它是我们共通的情愫和生活的
根。 当人们看到了周边的环境而产生了内心的某种情感时,就常常把这种情感寄托在这种环境、或这种环境
里的特定事物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意象的概念。因此意象并不是指单纯的事物,而是情感与事物结合的
共同体。
诗人常常不会直接表露自己的情感,而是借助诗中的意象来触发读者的共鸣。比如月表示思念、思乡
等,春代表希望、闺怨等……写一首诗好比是画一幅图画,不同的景物色泽、人物情态,都会给读者带来
不同的感触。
古诗词的字数很少,因此我们需要去接掂量每一个文字的重量,感触每一个文字的温度,这样完成的诗
作才是真正富有生命力的。
我常常告诫自己:在诗词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意”,做到“意在笔先、意随情转、意由理动、意
尽当止……”当诗意萌生于心中时,我们可以先选择韵脚。其实当我们有一定的创作之后会发现,虽然一
个韵部的字有很多,但适合作韵脚的并不多,并且一旦韵脚确定之后,一首诗的大致脉络走向也就确定
了,从中我们也可以发觉:音韵与情感之间关系其实并不是偶然,当中存在着许多的必然。
在诗词的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有集中的意象,而不能拼凑堆积,因为“意多诗乱”!同样的一个意
象,它可能被寄予了三个或者更多的情感,因此我们还需要加以修饰限制,使其更能准确的表达我们内心
自己的感情。
现代有些诗词爱好者们喜欢直接袒露自己的情感,而不借助于意象,但这样的诗词缺乏深意,很难让人
感动。也有的诗词写作者们太过于内敛,以致于他们的感情就只有自己明白。而这些我们都应当引以为
鉴,做到换位思考、高位观察。我要求自己:诗词语言要温而不燥、柔而不腻;诗词主旨要哀而不伤、乐
而不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运用意象表达情感的时候,我们要把握好意象的动与静:动而不静,则显浮越;
静而不动,则见刻板。而动,亦非乱动、飘动,而应灵动;静,亦非寂静、沉静,而当幽静。如此,可谓
诗中有画!
在我看来,对于意象的理解,其实也并非一成不变,只要符合特定的环境,言之合理,自成方圆即可,
有时我们大可推陈出新,甚至反其意而用之。
于诗词,应当“旧在体、新在意”,诚如人的外形不会随意被改变,但人的思想却与时俱进一般。因
此,我认为:不应当提倡在诗的文体上大做文章,而应当在诗的意象上面有更多的创新! 所谓“横看成林侧成峰”,同样的一首诗,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便会生出不一样的意思,这是由于诗
词“文简意繁”的客观性质所决定的,同时它也受到之前章节所讲的“诗心”、“诗情”、“诗品”等主
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谈及诗词的继承和发展,我们需要好好探讨一下诗的引导和转化。
诗是多变的,它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场境;诗是包容的,它可以接纳不一样的思想,不论是善或是
恶、美亦或是丑。在诗词之中,情感、道理、手法等都是可以转化的。所以,对于如此多变的诗词,如果
我们不加以引导,便很难为我们所用。
古人其实老早就发现了这点,于是用格律、意象等来引导诗词,他们通过这些来探讨诗词中美的规律。
但现代人的诗词,强调手法、而轻视格律。殊不知,格律,乃诗中之礼,礼者,理之行也;手法,乃诗中
之技,技者,修饰而已。
我们之所以引导诗词,是要发挥诗词的教化作用。子曰:不知诗,何以言?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言辞要
多么的华丽,而是强调我们平时的交流需要有诗性思维。诗词,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
富,它让我们发现,原来语言是那么柔软、那么富有弹性。古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音韵、情
理、字形等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篇篇诗章无不在向我们透露着:美,是有迹可循的。
而对于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而言,诗词又当如何转化自己,进而更好地引领我们呢?有人
说,应当对于诗词的形式进行改变。也有人认为,应当对于诗词的本质做出调整。而我认为:“文质彬
彬,然后君子”,对于诗词也是这样。也就是说,诗词的结构和功能必须要相互适应,才能发挥它更大的
效用。
在虚浮的时代,诗词常常被作为消遣、娱乐的方式;但在精进的时代,诗词则会被当作探讨道理、提升
自我的重要手段。而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人们渐渐地也不再满足于文字表面的观感,而想更
多地去发现实质的东西。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那些华丽词藻的堆砌终将消失殆尽。
诗词,小则可抒一人之悲愤,大则可见一国之兴亡。诗里,有我们的童心,也有我们的疯狂,有我们的
感触,也有我们的无奈。诗词,它的纯粹感动着我们,兴许多一份诗词,便也多一份和谐的呼声? 在了解了诗情和诗理之后,我们还需要运用恰当的诗词手法来更好地表达一首诗。
以格律较为严谨的七律诗为例:其首颔颈尾分别包含着起承转合的变化,而一首上品的七律诗常常夹叙
夹议兼抒情。首联常常交代作诗的原因和背景;颔联和颈联或是在描写、或是在说情,但其实质都是在言
理;而尾联大多是直抒胸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首七律诗包含着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并将言
事、说情、道理融会贯通。
所谓“文似看山喜不平”。前人云:首联当如长江东去、一泻千里;颔联、颈联却似涓涓细流、娓娓道
来;尾联则如同回锋收笔,刚劲有力,亦或如阳春白曲,绕梁三月。
吾常求古代诗人之深邃笔触、畅达心境:能言事于情理之间,道理于无形之中,托情于最敏之物。寥寥
数笔,却顺承或转折得如此妥帖。
七律诗的文体是高度成熟的结构,初学者可单用于言事、说情或道理,亦可并驾齐行。若用于言事则有
起因、经过、发展和结果的叙述框架;而用于道理则可从是什么、为什么(从正面、反面论述,安置于
承、转的部分)和怎么做入笔;如单是用于抒情则可依照散文构法。但是当已熟悉了每一种文体的表达
后,最好还是要将三者结合起来。
在七律诗当中,运用表现手法最多的当属颔联和颈联。除了对偶之外,常常还运用了比喻、拟人、互
文、拆字、顶针和回文等手法。这些手法使得原本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感情,也使得诗人的感
情流露得更加自然、委婉。而在四联之中,最能直接看出诗人气势和境界的当属尾联,此联是全诗的结
晶、或是升华。
因此,学习七律诗的写作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还能使思维变得更加严谨,进而提升境界。其
写作,重在灵感和构思,但平时亦需要勤加练习,熟能生巧。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诗词当
中有许多的意象思维,好比画国画、吹洞箫,并不多在于一撇一捺的雕塑、一高一低的拿捏,更需要宏观
地把握,才更有整体的意感。
(所谓“诗歌合为事而作”是指出诗词要言之有物、传递真情实感,而绝非仅仅写事。) 不论是诗情也好、诗意也罢,其都是来源于诗心,所以今天我们还需要来探讨一下它。
诗心既是指诗人之心,亦是指一首诗词的中心之意。叶嘉莹先生曾说:“诗人要以天地为心。”也就是
说:诗人要从世间万物中去获取写作的灵感,而不是凭空想象、捏造是非、无中生有、矫情造作!
前人说:悲愤出诗人;又云:不平则鸣。其实二者同出一辙。诗心过满则愤、不足则悲,而这两者都是
不平之态。
那么,诗词的种子究竟是从怎样的一颗心中萌发出来的呢?对此我们可以从字音上来探讨:诗者,思
也,我们发现许多的诗中都是寄托着思念之情;诗者,失也,我们也感受到诗中所描写的很多事物都是即
将逝去之物;诗者,誓也,诗中的许多话语千古流传,成了梗古不变的誓言。而诗者,又为史也,它记录
着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尚、人们的情感节操,将转瞬即逝的光阴转化成了历久弥新的精神。而诗人常常就是
怀揣着这些诗心进行诗词创作。
杜甫的诗心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李白的诗心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
尽还复来。”诗心是诗人诗风的重要根基,诗心不变,诗风长存。我们可以从一首诗的许多地方看出诗
心,比如诗眼、设韵、取意、用法、布局等等,但这中间最突出的还是诗眼,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
过它,一览无遗。
因此,诗词写作到了后期阶段,需要进行炼字。我也常常和我的诗友们说:“诗词,字数越少越难
写。”这是由诗词“文简意繁”的性质所决定的,就像是从古筝到古琴一样,古琴的弦更少,但是其中的
意蕴更为深厚。而在字词的推敲过程中,我们尤其需要把握其意思的轻重缓急。
“修诗,亦为修身”,对此我深有体会。这也是古人为什么如此爱好格律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生活
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没有杜甫的“国破山河在”,没有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但我们可以更深
入地去挖掘诗词当中的哲学内涵,借诗词以探道,借诗词以立身。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会写作诗词的人工智能机器,其写出的诗词骗过了许多专家的眼睛。这也
让我更深入的去反省什么是诗词?它不仅仅只是文字上的风花雪月、花鸟虫鱼,更重在诗心! 能与诗词相遇,真是我人生中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它陪伴我度过了我人生中最落寞的一段时光。在我眼
中:诗词是富有生命力的,每一个文字都像是一颗跳动的心脏,有温度、有颜色、更有感情。
记得以前高中老师让我找一首诗歌的诗眼在哪里?当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诗眼,但是我却莫名其妙地找
到了。当问及原因时,我只说道:“读到这个字的时候,我的心砰的跳了一下。”
从认识诗词到与诗词结为挚友,这中间发生了许多故事,看似偶然,但其实是一种必然。随着时代的发
展,有许多地方语言已经完全现代化了,很难在里面找到古语中的升上去入。而闽南语中却还保留了这
点,因此在考虑诗词平仄的时候,我只要想一想这个字的闽南语的读音就可以了。而丰富的朗诵和演讲经
历让我更加能够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和感情、加上我本身也是一个情感较为丰富的人,因此诗词就这样自
然而然地融入到了我的生命之中。
开始学习诗词的时候,我也不懂什么格律,只觉得一段话最后一个字押了韵那就好了。因此刚开始的那
些文字常常是随心而作、随感而发,很少去雕饰。当时甚至对所谓的格律不屑一顾,觉得那是古人思想上
的一种限制,作为现代人可以不用去遵守。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这样的偏见最终被瓦解了。的确,诗词就像是放飞自由的跑马场,而格律却是约束
情感的缰绳。我在思考:为什么古诗词可以用那么少的字词来表达那么复杂的感情?后来我渐渐的有些明
白:文字本身的含义可能仅仅只是感情表达的一方面,而文字音调的升降起落所触动的感情变化、以及文
字与文字对仗融合之后产生的新生物使整个意境更加的完整而丰富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例如时间与空间
相对仗、有形与无形相对仗等等。
于是我渐渐地从诗词中看见了中医、看见了道,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一种情感寄托,但是要如何对此进行
更深一步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从古至今,诗词中寄寓了人们太多美好的愿望和情感,在诗词中,我发现了太多的纯粹和感动,诗词成
了许多人的理想世界——精神桃源。它以美为形、善为质、真为意,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潮流。
在物质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迫切需要更加高度开化的精神文明来与之协调制衡,以致于人类
不会在物欲当中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我们需要诗词,不是要附庸于诗词当中的风花雪月,不是要陶醉于诗
词当中的言辞堆砌,而是要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回归到我们最朴素的情感。
献花(0)
+1
(本文系瑞风瑞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