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考研分析、参考书目、复习指导经验
2023-11-20 | 阅:  转:  |  分享 
  
2023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考研分析、参考书目、复习指导经验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我在考研定专业时选择了跨考,我的本科是汉语言文学,选择跨
考广播电视的原因是自己高中时期就有着参加编导艺考的梦想,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所以在可以选择专业的考研中选择了跨考。并且我自己本科
也开设有影视相关的课程,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兴趣。因为本科就在北京上学,不过只是一个普通一本,自己有着名校情结,北京离自己的家乡又非
常近,所以在选择院校时第一步就把范围缩小到了北京地区。而北京师范大学是我纠结许久后做出的选择:既能满足我的名校情结,又比专业艺术院
校对跨考生接受度高,并且师资力量也非常雄厚,有周星、张智华等影视方面的学者名师。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硕近年来录取名额呈上涨趋势,
2022年广播电视04珠海方向扩招46人,共招70人,2023年04珠海方向招生65人,01-03方向招生3人,因此虽然我初心是想
留在北京,但由于04珠海方向招生更多,我认为机会更大,所以最终选择了04珠海方向。2.初试经验英语2我的英语基础还算较好,但是更倾
向于在考试中运气好的类型,单词基础并不牢靠,因此在考研初期我的所有时间都用在背单词上,每天三四个小时都在背单词,白天会用纸质版的单
词书,利用“A4纸背单词”法先背一遍,晚上睡前会用“墨墨背单词”App将白天背的单词再过一遍,每天200个左右。虽然这个方法有些费
时间,但是两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在App上测试的单词量从不到三千上升到了六千以上,再去看考研英语文章已经能读懂大部分了。在已经掌握大部
分大纲单词后,就可以开始做阅读了,建议不要留太多真题舍不得做,因为到后期更多时间就留给了专业课和政治,在早期完全可以直接开始真题。
我做阅读会先计时完成题目,对好答案后,会对照着黄皮书,把不认识的单词标注出来、有些困难的长难句分析一遍,做错或者侥幸做对的题目会根
据解析分析一遍,如果有实在不懂的题目,会找一些阅读网课来看讲解。英语二今年新题型、翻译较简单,完型的性价比也不高,因此我的大部分时
间都用在了阅读上,阅读的基础打好了,其他题型也都迎刃而解了。政治政治开始的时间不必太早,暑假后期也来得及,如果时间不充分,很有效率
的方法是根据“腿姐背诵手册”,学一章做一章肖1000题,并把错题勾出来二刷。后期的模拟卷我只做了选择题,并将时政以及一些查缺补漏的
知识点整理到了一起留在考前复习,大题我只背了肖四,北京作为旱区,大题的性价比不高,在选择题上少失分才是政治高分的关键。专业课专业一
为721艺术原理,题目比较基础,但是随着考研竞争的激烈,如何在基础的题目上锦上添花就成为备考中的重点。首先建议阅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出版、张同道老师的《艺术理论教程》,这本书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基础,内容也不多可以快速完成阅读,可以用作备考初期列框架、整理知识点的
书目。之后建议阅读彭吉象老师的《艺术学概论》,这本书的知识点更多,可以用作补充,更重要的是里面有很多艺术作品的赏析举例,可以积累下
来,为自己答题积累素材库。到了后期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再补充王宏建老师主编的《艺术概论》,在之前的基础上查缺补漏、更新素材库即可。专
业二为904影视基础,影视专硕的学生使用同一套卷子,名词解释、简答题的题目相同,根据报考方向的不同,论述题会区分方向。因此在备考期
间,电视、电影、新媒体的知识都需要涉及。电视方面推荐徐舫州、徐帆编著的《电视节目类型学》,里面对电视节目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
整理出很多专业的名词解释。但这本书年份较远,而电视节目又在随着时代快速发展,所以一定要结合当下的电视节目类型的不断变化进行有选择的
阅读。还推荐胡智锋老师主编的《电视节目策划学》,2023年的考研真题中也出现了节目策划题,因此节目策划也要成为备考的重点。电视节目
发展速度快,因此知识的时效性更加重要,推荐阅读《中国电视》《当代电视》等期刊,学习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与学者的专业语言表达,可以很好为
自己的简答题与论述题添色。也可以关注“传媒1号”“主编温静”等公众号,了解电视行业的最新动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电影
方面可以先阅读北京电影学院的《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这两本书内容简短但精华很多,跨考的同学可以用这两本书对电影史有一个初步的
掌握,之后可以补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这两本书内容更详细,可以补充一些新的知
识。但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考研真题中,广播电视方向没有涉及任何电影史相关题目,因此在之后的备考中,对于电影史的复习可以根据个人
意愿适当精简,将复习的重点更多放到电视与新媒体上来。新媒体发展十分迅速,因此更加注重参考书的时效性。书籍方面推荐《媒介热点透析与前
瞻》,这本书更新快,时效性强,表达专业,例证丰富,可以用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其次推荐一些公众号,比如“拖鞋哥新传考研”“新传土拨鼠
”等,这些公众号内容更新快、与考研答题适配度高,非常适合用来积累名词解释。在考研初期,要先阅读完这些参考书目,整理出框架,形成一套
自己日后背诵的笔记。最晚在暑假结束后,就要开始背诵了,背诵时要按照背诵新知识+复习旧知识的方法进行推进,否则只顾前进会发现过去背诵
的东西全忘了。背诵的时间开始越早、遍数越多越好,因为即使背过五六遍也会发现自己好像还是很难顺畅背出,因此背的越多心里越踏实。不过真
的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必太懊恼,可以挑一些重点的知识点进行默写,落在笔头上看一看自己究竟是真的没背下来,还是只是不能按原文一字不落背出
。背诵时只需记住大概意思与框架即可,不必过于纠结原文。背诵的记忆曲线也要不断更新,不必太过执着于艾宾浩斯曲线,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
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名词解释要多积累多背诵,简答与论述要多练习多熟悉,还可以自己掐时间进行几次模考,这样在考场上高强度的三
小时中才不会慌乱。3.其他除了各科目的具体经验,我还有一些其他心得。比如要学会适应孤独,备考初期我和朋友一起去图书馆,但是后来我们
发现坐在一起好像会互相影响无法专注,于是我们就分开行动,虽然没有人陪伴甚至一天都没人说话,但是这种孤独也会让我更加自律更好投入在学
习之中。再比如,文科考研有许多需要背诵的内容,默背时我很容易走神,后来我就带了坐垫去图书馆的楼梯间出声背书,感觉效率提高了很多。总之,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学习别人的经验时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那套学习方法,并且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随着进程的不断推进而随时更新的。要对自己有信心,心怀着梦想,努力冲刺吧!
献花(0)
+1
(本文系阿拉撕家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