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学物理课题研究
2024-01-04 | 阅:  转:  |  分享 
  

中学物理课题研究
第一篇:中学物理课题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密切联系生活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
项紧迫任务,是
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材培养模式的重大进
步。物理教学如何密切联系生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进行这种
研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自有考试制度以来,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生分数的提高,轻学
生素质的培养,所带来
的负面效应,引起了许多教育专家的呼吁,得
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其目的,就是要扭转目前这种
不良局面。我进行这项研究,就是要探
索出一条素质教育的行之有效之路,尽我应尽之责,做我们应做之事。
2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社会生活涉及的范围相当广,这里我所指的社会生活包括指现代
家庭生活。现代家庭生活中处处时时都离不开现代家电,而现代家电
样样都离不
开物理学知识,从彩电冰箱、洗衣机,到微波炉,消毒柜,
抽油烟机,再到 DVD 、计算机、 MP3 等,无不如此,因此,物理教学

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客观的,也是必要的,关键是如何密切联系它,
要做到这一些,老师必须要有意识,有计划,有准备。在教案中要有
内容,在
课堂上要有体现,在课后要有作业,另外,就是要持之以恒,
不言放弃。
3 、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 1 )、使初中物理教学能很好地适
应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
材的不断调整变化,紧跟时代步伐而不被淘汰。
( 2 )、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的课历来都深受学生的欢迎。本
课题
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有利
于学生学习好物理知识,而且能激发他们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和激情,

此时如果能正确有序地引导他们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则还能提高学生
的综合科研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学好各学科的信心的增长。( 3 )、通

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形成初中物理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的成果报告,
包括能切入到社会生活中所有典型个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使
后来
者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性。
4 、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1 、探索出一条物理教学如何密切联系社生活的有效途径。
2 、寻找一些物理教
学如何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成功方法。
3 、通过这项研究,来证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4 、通过这项研究,使学生养成把学物理与社会生活
相联系的习惯。
5 、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及理性认识
1 、以生活中的物理引趣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物理。物理教学中
以书本上的知识进
行教学,学生觉得太理论话、很枯燥,获得知识的
面有限。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寻找实例,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
来,让学生对知识的“迁
移”和“内化”。其过程为:带着问题收集
资料、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学生汇报展示成果。例如在教学《热机》
一节时,我让学生课前分组去收
集有关热机的资料(内部结构、铭牌、
说明书、所用燃料、燃料的利用率,)。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
让学生分组去索取生活中的其他燃料
。这样由于前置知识比较充足,
在课堂上学习感觉就比较轻松,学习兴趣也特别的高。
2 、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生活例子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教
师若能以学生经历过的“趣题”、“趣事”导入新课,可以大大激发
学生的学
习兴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的进入新知学习准备状态,并唤
起潜在的有意注意。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充分挖掘课题知识与学生生活
经验有联系的的
趣味因素,找一些有关本节内容的,易于理解的趣题、
趣事、生活实例作引例导入,能牢牢吸引住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
生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学习“连通器”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2003 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有这样一个问题:
香港陶大花园爆发“S
ARS”,经香港卫生组织的调查,发现引起香
港陶大花园“SARS”病毒大面积传播的原因之一是:当地一些家庭很
少使用地漏排除地面上
的污水,从而造成与卫生间地漏相连的 U 型存
水弯头内没有足够的水,有的甚至是干的,因此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又如讲摩擦起电时,我引
导同学门回忆“冬天,天气干燥,长头发的
女同学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经常粘住梳子”。通过这些实例,
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
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借助身边的物品来做物理实验,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使
其自觉的投入到新课知识的学习中,例如
讲大气压强时,可以用两个
塑料挂衣钩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导入。教师准备两个塑料挂衣钩,用
力将它们挤压而合在一起,请一个力气大的同学
上来,看他能不能把
两个挂衣钩拉开?他费了很大的力气都可能不能把两个挂以钩拉开,
接着教师马上介绍“其实,早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德国
马德堡市长、
科学家格里克就当众做了一个精彩的实验。他所用的黄铜半球直径约
20 厘米,抽气以后合在一起,两边共用了十六匹马才把两
个半球拉开。
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刚才的实验,我可以不费吹灰之
力就把两个挂衣钩拉开。只要在挂衣钩上刺一个小洞,放气,
就可以
轻易把它们分开。”为什么抽气以后就拉不开呢?接着在黑板上板画
解释“球的四周只存在空气,显然是空气对球施加了压力。这些实验

生动地告诉我们,大气存在压强。用能顺手拈来的物品动手实验,更
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皆物理。
3 、利用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体验
、探究物理知识
(1 ).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体验
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对物理现象进行
加工、
处理、分析、推理、归纳的过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
是一个心理的自我体验过程,体验往往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是对自
己生活经验
的一种升华与超越,有了体验才有记忆和理解。所以我们
必须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
在让学生探索物理
规律时,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
生活经验去亲身感受和体验相关物理知识的产生过程。这种利用生活
经验的体验过程既能巩固
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能熟悉新的物理规律的
形成过程,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讲密度与物体温度的关系
时,向学生介绍“空调应装在离地面
较高的地方,而北方用的暖气则需装在离地面较低的地方”。学习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这一课内容时,通
过利用木筷子、耳塞、玩具
电子琴等工具让学生体验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怎样通过骨传导这种
方式“听到”声音的,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
神奇。又如学习“光
的折射”时,我在一个较深的水槽里装满水,水中放了一些橡胶小鱼,
我让一位同学通过一个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圆筒往水面
看,并用“鱼叉”
刺水里的橡胶小鱼。同时,通过实物投影把这位同学做实验的情景显
示给全班同学看,观看的同学会发现叉鱼的同学总是刺中
鱼的上方。
我于是引导同学们回忆“到游泳池游泳时,站在岸边,看着清澈见底、
深不过齐腰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冒险下去,因为,
水实际
上的深度比看起来深多了”这些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通过这样
的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引起他们的兴趣。( 2 ) . 联系
生活实际,
浅化知识难点
在教学中一些较难理解的物理概念、原理,教师虽然已经分析得
比较够透彻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解题时出现张冠
李戴或生搬硬套,
表述时逻辑混乱等。在教学中,教师若能联系生活实际,把这些抽象
的知识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学生就容易理解
。例如学习
功率这概念时,我首先播出一段录像,展示两位工地上的建筑工人把
两堆相同的砖块搬到二楼,通过比较两人搬运砖块所用的时间不
同和
相同时间内搬运砖块的多少,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与做功的多少无关。又让他们算出两人在相同时间内所做

的功,引导学生得出“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功率”,这就使学生较轻
松掌握教学的难点。又如在学习压强时,我首先出示两幅图片,一幅
是单杠
的图片,另一幅是沙发的图片,问学生:坐在哪里感觉比较舒
服?(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然后再拿出一个装着重物的背包,让一
位学生试背,
一次用扁而宽的背带,一次用细绳做背带,让他告诉全
班同学他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得到“压力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
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
小有关”。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实例都有助于创设物理学习情景,让学生
在趣味盎然的生活环境中探讨、运用物理知识,突破教学难点,从而

使学生从单纯的书本和封闭的教室走向充实而丰盈的生活,把个人知
识、直接经验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4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
解决生活问题中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加深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
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觉性。”在解决物理问题时,
把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深切体会
到物理学科的魅力,
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中结合声和光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
“打雷时 ,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 , 为什么先
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是因为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学完有关热学的知识后,就可以引导
学生成功地解释身边的现象,例如“夏天吃冰棍
儿时,刚从冰柜里面
拿出来,包装纸外面有‘粉’,剥开之后会冒‘烟’,把它放在茶杯
里,茶杯会出‘汗’”。学生知道了气体压强与流速的
关系后,教师
就可以让学生解释“地铁的站台上,都有一条黄色的安全线,候车时
乘客要站在黄色安全线外。”接着教师马上提出“打开的窗户
外面,
一阵风吹过后,窗帘会向哪个方向运动呢?”通过联系生活实例来学
习物理知识,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

中,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联系生活实际,矫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观念性” 错
误问题
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碰到的许多物理现象,他们单凭日常的观察和
直觉的经验理解,容易形成一些与正确的物理概念不相容的错误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可
作正误的对比,即针对学生理解概念中常出现的错
误进行设问,让学生从正确、错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提高概念的全
面性、准确性、逻辑性和
批判性。这种创设的纠错情境,由于给出的
结论与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学生寻找错误原因的动机非常强烈,一
旦错误被揭穿,必定会留下深刻
的印象。如,不少学生认为“重的物
体下落得更快”,“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可以运动”,“物体
浸得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木块
受到的浮力比铁块更大,因为
木块浮在水面而铁块沉到水底”等等。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误区,然后
采取先破后立的方法 ---- 先通过实验
推理排除错误的观念,后建立起正
确的观念。例如:为了纠正部分学生认为“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更快”
这个错误的观念,先让学生将一个一元
硬币和一张 16 开的白纸一起从
同一高度下落,结果较重的硬币下落得更快;然后把一元的硬币粘在
16 开的白纸上,再让单个的硬币与
粘有硬币的白纸一起从同一高度一
同下落,结果还是硬币下落得更快。又例如很多学生认为木块在水中
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大,针对这个问题,教
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水
中行驶的潜水艇受到的浮力比在水面漂浮的小木块受到的浮力小吗?”
这样,通过实际中的实验,因势利导,结合实
际进行矫正,使学生认
识到:只凭生活经验得到的“理论”,不能成为科学。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如能以一种开放、立体的教育视野和理

念进行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学生学
习方式的转变,把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这不仅能降低初中学生学习
物理知
识的难度,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激活物理课堂教学,
而且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探索、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案例:《声音的特性》、《平面镜成像》、《生活中的透镜》等
的课堂教学
第二篇:中学物理教学法课题研究计

中学物理教学法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师培养
二、课题题目:中学物理教师培养之先为人后为师
三、总体思路:作
为一名学生,以学生的视角,从我希望我的老
师是一个什么
样的老师以及我希望我的老师如何培养我的角度,去思考、研究
中学物理教师的培
养,并整理形成自己的思想,将其写成文章形式呈
现出来。
四、研究角度:主要从( 1 )教师的品质与态度( 2 )教师的知识
水平与
教学技
能两个大的角度思考、研究。应该会涉及 : 教师应有什么样的品质、
思想、态度,如何去培养,以及建构物理学知识结构,树立物理
学思
想及观点,了解课程改革,物理课堂的设计与反思等方面。
五、具体计划:第 5 、6 、7 周, 3 周时间从第一个大角度进行研

究;第 8 、9 、10 、 11 周,四周时间从第二个大角度进行研究;第 12
周,一周时间整理并完善作业;第 13 周提交作
业。
六、目前选备的参考书:《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李兵 侯德安 编
著《教师专业成长》 刘良华教育演讲录《中学物理教师的学习与思考

王力帮 编著《高等师范理科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王力帮 编著
第三篇:中学物理实验研究
1 、你认为本课程应该重点涉及哪些内容
? 在学习了本课程三个
星期之后,我认为本课程重点应该涉及初中、高中教学中几个基本的
实验的实验过程、原理等的介绍,以及与其相关的
课后习题等,最好
还能涉及一些竞赛的习题,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师范生在以后的教
学过程中更好、更熟练并且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有助
于培养初中
生和高中生对物理实验和物理课程的兴趣。
2 、根据你所掌握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情况,谈谈你对“物理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的地
位”的认识。
我认为,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可以起到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
养能力、助于理解等作用。如在初中物理第一课的教学上,学生们

触的第一个原理是“摆的等时性原理”,我觉得,将这个实验放在初
中物理课堂的第一课上来讲就说明了其重要性,以及实验对物理教学

重要性,我们需要将此实验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
理解所接触的第一个物理实验方法——摆的等时性原理,以及第一个
定理——
摆的等时性原理,即摆球摆动的周期只和摆线的长度有关。
诸如此类的实验,我们应该力所能及地将其搬到课堂上来,因为,实
验是物理学科中
至关重要的一环,没了实验科学家就不会发现那么多
造福人类的定理,我们需要使学生明确这一点,即在物理学科的学习
中,实验比起“做题”
更重要。可是如今的中学课堂上对于实验则是
能省则省,我觉得这种现象应该予以改正,否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
物理学科中的诸多原理。
3
、根据上海课程标准要求,写出上海市初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内容。
上海市初高中物理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让学生获得必须的物理基础知
识和基
本技能,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和历程;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
过程,感受、认识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收到科学精
神的熏陶,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具有现代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科学素
养。初中基础性课
程部分:
1 、用天平测质量
2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3 、测定物质大密度
4 、用弹簧测力计测理
5 、用 DIS 研究
二力平衡的条件
6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7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8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9 、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
电压表测电压
10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1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12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13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4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15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初中拓展型课程部分
1 、用 DIS 研究晶体熔化和
凝固的过程
2 、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 、测定物质的比热容
4 、斜面机械效率的测定 初中探究型课程部分
1 、利用简易激
光发生器测量物体位置和形状的微小变化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弦乐器音调和弦的长度、紧张程度的关系
4、白炽灯、热敏电阻的温度
特性
5、视网膜上的像 高中基础性课程部分
1、用 DIS 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2、用 DIS 测定加速度
3、研究共点力的
合成
4、用 DIS 验证斜面上力的分解
5、用 DIS 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6、用 DIS 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7、用 DIS
实验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用 DIS 实验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
9、用单分子油馍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0、用 DIS 实验
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
关系
11、用 DIS 实验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强与温
度的关系
12
、用 DIS 实验研究小灯泡的 U-I 图像
13、用 DIS 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
14、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高中
拓展型课程实验
1、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2、观察水波的干涉现象
3、用 DIS 描绘电场的等势线
4、用 DIS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
内阻
5、验证楞次定律
6、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
7、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王珏 物理师范 150111998
第四篇:中学物理习
题教学设计最优化课题研究
“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
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
,是教学设计与实
施的基本环节,习题教学直接影响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习题教学设计
仍存在着与
当今物理教育改革潮流不和谐的因素:习题教学功能的窄化;习题教
学设计策略与操作模式的缺乏;缺乏理论指导的习题教学实践的
茫然、
习题教学设计理论与习题教学实践融通性的阻碍等等。这些都需要教
师更新观念,提升素质,探索出提高习题教学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设想、计划、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
付诸实践的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界面。教师的教学设计预
设着
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预定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认为,
要想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真正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就必
须开展课改
背景下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习题教学设计”的上位概念是“教学设计”,“习题教学设计
最优化”指以现
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系统科学为理
论基础,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规划教学
全过程诸因素的相互联
系和合理组合,确定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步
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这种设计活
动所呈现的物化成果通常是一
份教学方案,即教案。
“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是指中学物理习题
教学设计是以新课程的实施为背景,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
研究关照着
新课程的实施这一现实的前提。
三、选题的意义
( 1 )习题设计是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
的深入与
完善是物理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基石和前提条件。
( 2 )习题教学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构建教学设计理论与中学物理习
题教学设计实践应用之间
的桥梁,真正实现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的
最优化。这是因为,我国的习题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的
脱节:
①、习题教学设计研究
主要基于完成了学习任务而对学生进行必
要的训练,重点设计“教”,很少与社会发展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相联
系,与学生的“学”脱节。
②、
在职教师在大学所学宏观层面的教育教学的通识理论没有具
体细化到习题教学设计的中观层面,更没有具体到涉及具体教学内容
的习题设计的微
观层面,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与茫然。③、因
缺少从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出发而建立的本土化的、适合教师具体使
用的习题教学设计操作
规范,使习题教学具有随意性和模糊性。
( 3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
学生观,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呼
唤教师设计能力的更新,呼唤与之相匹
配的新的教学设计。
四、理论依据
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对教师的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学习 者以自己
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教学就是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 环境,使

习者能积极主动构建它的自己知识。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
情境、协作、会活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
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
目的。

教学系统论认为:要从整体出发,既考虑教学系统的结构与功
能,又要考虑系统的层次与特征,立足整体,统揽全局,优选方案。
③教学传播理
论认为:教学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传播的最终效
益是由信息源——教师、信息——教学内容、通道媒体、接受者——
学生等存在动态联系的极
其复杂的制约因素决定的。
④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式、情感态
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培养学生的
物理实践能力与
创新精神;要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材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
同步改革;必须重新建构物理教学评价体系。
五、研究价

①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实践,构建起沟通教学设计理论
和物理教学实践的桥梁;
②通过研究,探索出物理习题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
和操作模式,
为物理教师开展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实践提供方法论
的指导。
③一线教师研究的成果和典型案例能为专业科研人
员开展习题教
学设计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的实例素材,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④物理习题设计的研究成果的推广能促
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⑤本课题的实施,有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促进教师在研究
的状态下工作,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研究目标
①通过研究,建立起“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新课
程改革的要求——物理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提高中学物理习题教
学设计的科学化水平。

②通过研究,构建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的方式策略和操
作模式。③通过研究,探索提高中学物理教师习题教学设计水平的有
效途径。
④通过研究,促使中学物理教师更新观念,提升素质。
七、研究内容
(1)中学物理教师对习题教学设计在认识与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情
况调查
及归因分析。(2)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学习需
要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最优化研究。
(3)提高中学物理教师习
题教学设计水平的措施研究。研究的重
点:
①如何设计物理习题教学目标 A、如何确立目标;
B、如何对三维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
C、
怎样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即保证基本目标的实现,兼顾“个性
化”目标及“生成性”目标。
②如何创设习题课的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A、
如何实现学生
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的融通;
B、如何将习题教学任务与教学情境有机整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C、如何根据物理学科特点进
行多种情境的整合。③如何利用教学资源
A、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
B、如何利用生活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C、如何对教材进
行二
次开发。④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A、如何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B、如何把握合
作学习的策略 C、如何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

D、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发挥方法的整体功能。 E、如何
进行习题教学的反思,以提高教师习题教学的反思能力。(4)中学物

理习题教学设计总成与教案编制最优化的研究。(5)中学物理习题教
学设计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研究。
八、研究假设
通过运用现代中学物
理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
实践,构建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实施策略
和操作模式、体系,以及如何提
高中学物理教师习题教学设计水平的
研究,能够提高中学物理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习题教学设计的水
平和能力,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水平。

九、研究思路
①调查中学物理教师在课改背景下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认识上和实
践中存在的误区,并进行归因分析。
②组织中学物理教师学习国
内外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的文献,以及
学习新课改对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要求,为课题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③一线教师运用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作
指导,研究重点放在习题
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实践操作层面。教研人员通过实践研究,构建起中
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模式

④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教科所将整合各教师的研究成果,汇编
写集。
十一、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法
②文献研究法
③经验总结法 ④
行动研究法
十二、实施步骤
①课程准备阶段( 2008 年 9 月—— 2008 年 12 月) A 、子课题负
责人的业务培训

B 、子课题“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研究”的
申报。 C 、成立子课题组,拟定研究方案。
②课题研究阶段( 200
8 年 12 月-2009 年 5 月)
A 、课题组成人员学习新课改对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的要求,为
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明
确研究目标与任务。
B 、在实际教学和研究中共同探讨在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习题教学
设计最优化的途径。 C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
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
计最优化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模式。 D 、收集和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
料。③成果评估阶段( 2009 年 5 月
—— 2009 年 9 月) A 、汇编研究
成果
B 、撰写研究报告及填写成果申报表,上送参评。
第五篇:课题结题报告中学物理课
堂实验教学的研究
《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理论基础 :
我们知道,我国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为主线的教育方式
,在教学
中也以知识教学为主。因此,就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等教
学手段。虽然在知识积累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 但在学生
情感、态
度、价值观领域和科学过程、科学方法领域的教育功能发挥的不够 . 学
习质量的好坏决定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就是人的情
感、态度,
决定于方法。其次是严格学科体系制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发展,挫伤中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感情与兴趣。光有老师的
积极
性,主动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上去努力工作,也是徒劳
的。只有全国的大气候,大环境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形成一股合力,

那样,我们的下一代才是有创造精神的人。而今应该重视物理课程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强调过程和方法的教学,不过分强
调知
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我们的课题基于这个观点提出,并几年的
研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里,我们对课题进行总结,给后来者一个
参照物。希
望中学生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既要有科学的思维,文
学的理解,数学的方法,
又要有操作的程序和实际动手的能力,我们
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不再是单
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
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
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 , 从课堂实验
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
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探究精神,钻研方法。
我们认为
中学阶段学生具体的形象思维还占据一定的地位,逻辑
思维仅具有一定的经验性,思维品质处于矛盾交错的发展时期。尤其
是独立性、批判性的
发展显著,但看问题只顾部分而忽略本质,容易
片面化和表面化。而课堂实验活动从形象思维出发,通过学生独立活
动和思考从而发展学生认识
问题本质的能力。我们的实验活动是在老
师的指导下,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活动选择和
确定研究的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
究的方式自主的对研究的内容进行
实验探究,去尝试、设计方案,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在活动
中获得知识,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
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初步形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能让学生主动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放性的,具有综合性的
能力,让物理回归社
会服务于社会和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
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只有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动手能
力有了,才能
教好学生。因此,我们还必须培训教师,提高他们的认识,这几年的
课题研究中我们着重教师的培训,有很多需要推广的经验,以
点带面,
扩大影响,让课堂实验教学之花遍地开放。
二、研究目标
初中物理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门学科,实验多,联系实际多,生活
实例多
, 是教材的特点之一 . 在我国,师资薄弱,设备缺乏的条件下,如
何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做实验,去研究物理,都能做实验,是我们物理

师的责任。物理教师也应担负起这个责任
本课题以“鼓励教师多进行‘课堂物理实验’的活动”为主题,
重点研究如何利用坛坛罐罐边角废料做
好实验,让师生都能从中获得
快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实施《课程标准》和《内容标准》,
实现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

了更好切入主题,现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发展需求
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为主线的教育方式,在知识积
累方面有着不
可磨灭的功勋。但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和科学过程、科学
方法领域的教育功能发挥的不够,其次是严格学科体系制约学
生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挫伤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感情与兴趣。
我们应该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强调过程

和方法的教学,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因此,我们认为
要落实《课程标准》必须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发展需求。
(二
)中学 “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案例设计和教学建议
1 .要使中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手能力得到养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
其中教学案例的设计和
教学建议很重要。我们想在调查研究学生的学
习现状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改变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变以往“以
讲为主”或“讲解加演示”的
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代之以“课堂实验
教学”的教学模式。
2 .教师在课堂边教边探究,创设科学探究的模式和途径,学生在
课堂边学边探
究,在学中逐步建立科学探究的意识,进而发展科学探
究的的能力,同时获得物理知识。教学中帮助学生如何通过对现象的
观察,分析出现的问
题,如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如何设计或利用实
验手段对问题加以探究。如实验中如何控制条件、减少误差;如何观
察、记录数据;如何分析、
归纳得出结论;如何对结论进行验证及评
价。由此可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教的是方法而不是结论,教师的示
范、引导要有科学兴趣,把学生带
到问题的前沿,并使他们感到这个
问题很具有挑战性,并且就在他的眼前,值得也能够亲自去进行探究。
3 .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实验,他们
将知道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知道可以运用实验手段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显然,学生的潜能
得以调动,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感受性、
具体性等思维品质将的
到训练。实验之前他们必须阅读或上网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课本、材料、
资料,或向教师询问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
项等,使他们感受
到,必须用理论指导实验,并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使
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技能,入动作的准确性、程序性、
科学性等等
得到养成和发展。通过观察,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得到结论并对结论
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或做出评价活动,学生将学到科学知识并在实
验中
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科学素养,如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
学精神,科学价值等将得到养成和发展。在教师的组织下,全体学生

都将完成实验,他们将体验到实验过程和成功快慰。教师注意及时加
以肯定并进一步指出存在不足,更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中学进行“
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物理实验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呈现形式是物理教学中的实验
设计与制作。特别是课堂实验的设计
与制作。 1 .课堂教学的类型:
( 1 )演示性边探究边实验;学生利用简易的器材做实验,观察物理现
象,思考理解物理原理。这些实
验一般都是定性实验。
( 2 )训练性边探究边实验:让学生认识、熟悉基本仪器、器材,
了解其结构与使用方法,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 3 )验证性边探究边实验:学生利用实验验证某一原理、定律或
现象,需要教师讲解实验原理,介绍器材及操作方法,学生观察记录,

论归纳总结做出结论。一般是定量或半定量实验。
2 .实验仪器设计与制作
( 1 )利用简易的器材设计与制作演示物理现象的实验;(
2 )充
分利用实验室装备,合理搭配组合,开设边探究边实验活动;
(3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仪器及实验器材的组合使用。
(四)组织进
行“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师资培养 如何提高教师
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科学地提供物理实验教学的
环境,这种环境既要符
合科学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谓
的物理实验教学环境,包含教学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应该从学
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着手。教师
的主要任务是:探讨一种适合中学生进
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地创设进行“物理实验教
学”场地和环境,自制简单有效的教
具。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养成课堂进行物理实验的习惯,提高科学探
究的能力,鼓励其动手制作。
我们将利用教研室这个有利条件,对教师进
行培训。以九江市六
中作为基地,以九江市物理中心教研组为核心,以九江市物理学会和
物理教学研究会牵头,把“物理实验教学”总结为一种
适合中学物理
教学的模式,做强做大,成为在全市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及内容
1 .实验初探阶段
2007 年
4 月——— 2007 年 5 月
( 1 )组织全体成员学习物理教学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讨
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
,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责职。
( 2 )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小范围试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
经验,掌握基本的数据,信息。
( 3
)根据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探究的素材,设计指导的方
案,准备必要的硬件设备。
2 .实验发展阶段
2007 年 10 月——
— 2009 年 9 月
( 1 )组织开题报告会。对方案论证和评审,领导动员,课题组成
员介绍前期研究情况,交流心得,互相切磋。

( 2 )指导选题。指导学生在拟定的素材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
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制作的教具,进行设计、准备材料、了解实验

程、达到的预期,或根据教材的某一个问题确定探究实验。也可以
是依据学生在自己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确定探究的实验。课外实验活
动是根据
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生活实际进行小实验。
( 3 )组建课题组。课内活动小组一般以学生的座位就近为原则兼
顾学生能力水平做
适当的调整。课外活动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
在人员人数上视情况对个别组织适当调配。每个教师担任 4 — 6 个小组
的指导工作,
保证小组的探究活动合理有序的进行。
( 4 )活动的开展。发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地、热情地、全身心地参
与到活动中,指导教师则更要在实
验方案的设计与问题提出,自身的
参与,过程的调控,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上精心准备,积极投入,研究
探讨上下工夫。
( 5 )活动的阶段
性小结。在活动开展一端时间后以教研组为单位
进行交流活动,教师在实验活动的基础上撰写有关小结文章或感想。
( 6 )课题组中题小结
。对工作进行回顾与检讨,调整方案积累素材并
撰写中期课题报告,写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2009 年 10 月——— 2010 年
4 月
将教师的教案(部分)、优质课录像或照片、奖状、有关教学论
文汇编。
2010 年 4 月——— 2010 年 8 月 结题
工作
3 .评估鉴定。评估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阶段与综合评估相结
合,学校与专家评估相结合。
( 1 )填写申报结题书,( 2
)举行学生问卷,收集成果供专家评
估。
(3 )完成结题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评价,举行结题仪式。
四、实施的方法:
1 、积极的引导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出新,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新”的内容,
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如“新材料”、“新科技”、“新知识”等。不
能像
过去按课本的要求或老师的布置一步一步地去做实验,缺乏主动
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学会出“奇”招。要把学
生的心思引
导到课堂中,就必须提出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让他们愿意
做实验,把课堂气氛搞活;能用实验说明问题的就一定要用实验说明,
要尽可能的把演
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能开展实验活动的让学生活动
起来。也就是说让学生感到物理课总是新奇的,激活学生的思维。教
师还要在趣上做文章,
学了音调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自制“独弦琴”,
学了凸透镜后学生可以制作照相机、望远镜。
“有进步就是好学生”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活
泼的、民主的
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在和学生平时的交往中,要用亲切的、和蔼的
态度去尽可能的引发学生发问,引发他们去思考。在课堂上我
们允许
学生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话,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浅显的、可笑的、
古怪的、甚至是故意刁难的。对那些一时无法解释清楚的可以课后

答,有意义的、可探究的引导学生课后组织探究实验去研究,对学生
的错误或是故意刁难的也要用诚恳的、善意的语调指出其不足,同时

要肯定其合理的部分。对那些有创意的要给予热烈的表扬。要随时
随地乐意地倾听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学生感到有趣的我们也要表示
好奇。要
从学生角度来看待他们的思维和方法,他们的这些思维和方
法对我们来说也许是司空见惯的,但对学生来说就可能是新思维和新
方法,甚至是创
造性的。对他们的好的见解要表示欣赏,使学生的好
奇和我们的好奇形成共振,创造良好的氛围是,使学生迸发出更丰富
的想象。
2 、培养
学生敢于提问,会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根据苏
霍姆林斯基的说
法,我们按照心理学的规律去培养学生这种发现、探究和探索的心理
需求,尽可能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他们会
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多看一些科幻小说,布置一些容
易使学生进行想象或猜想的小论文作业,在课堂上的教学中发掘教

的因素,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去假设。在实验活动中有目的引导学
生去观察,去辨析,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实验中尽可能让学生

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必我们一步一步地教学生去怎么做。尽可
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而不是由书本和老师来提
供。教学
中要注意引发学生产生联想想象,类比想象,因果想象等等,
进行一些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的训练。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讨论、
议论、争论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提问、急于要把问题弄明白的兴趣,
逐渐养成爱提问、会提问、敢提问的习惯和跃跃欲试去解决问题的习
惯。
要培养学生
能从日常生活中,身边的自然现象中和所做的实验中
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例如,你时时刻刻都可以感觉到摩擦,那么
你怎么判断出来的呢?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又如你天天走路上学,
上学之路有多长?你又怎么去度量的呢。在研究我们是怎样区分声音
的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用那
么多的实验来说明问题呢,什么叫控制变
量法呢。要深入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去体会里面的细微的差别,要
和其他情景去对比从中发现问题。

还要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常常
会有感受,但又往往道不明讲不清,对是生活问题和科学问题及物理
问题等分
不请。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情况适当加以引
导,把观测到的现象问题化,再帮助他们把问题转化为一个与物理学
有关的科学问题
。还可以进一步对问题深化,对思维进一步加工,逐
步地提高学生的设问的水平和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要进行有意的训
练,多让他们说,上讲
台表述,多给他们机会从中找出帮助他们表达
的方法来
3 、指导学生设计简单可行的实验,鼓励学生亲手做自己设计的实
验:
学生在学习
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可以让学生用已有的认知
水平对问题的成因及结论进行猜想。如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是力
的大小还是力的方向。
在探究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不是对问题胡猜乱想,
而是对这个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研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或
直觉提出的看法,也就是说
虽不一定正确但也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而且猜想活动要贯穿整个探究的过程,在实验进行中当原来的猜想被
否定或又发现新的情况时又必须进
行新的猜想。
有了猜想以后,我们及时地引导学生尝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
历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方案,这个过程是我们现行教材中很少提到
的,
对学生尤其重要。首先要明确探究的目标,要想去解决什么问题。鼓
励和帮助他们分解目标,要解决这个目标的问题先要解决哪些具体的

问题,分析哪些问题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哪些问题可以用查资料、调
查研究的方法去解决。当他们目标定得太大的时候或一时因条件不具
备尚无
法解决的时候,帮助他们修改目标,制定新的计划。同时要让
学生组织起来研究小组的学生充分讨论,猜想每个问题的可能的结论,
用什么样的
方法有几种方法能得出结论。每种方法怎样去实施,各需
要需要什么器材,需要哪些资料,根据现有的条件我们能准备什么,
没有现成的,能不
能用简易的方法自制,然后确定采用什么方法。根
据确定的方法选择合适器材,去调查如何去收集什么材料或资料。再
推敲如何安排合理的实验
步骤。例如:我校 初三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了
压力和压强后,有学生就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呢。接下来
就会想到用什么来了解压力作
用效果,怎样增大压力、怎样变化受力
面积等问题,在实验方案制定过程中就产生了用什么样的力,这个力
怎样控制才合适呢,又由受力面积的
选取想到该实验可能还与材料有
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对学生实验方案的制定也不一定全面,只
要无大错,方向正确而具有可行性,基本框
架有了就可以放手让学生
去做了。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实验或实
践方案。如上面的事例中,学生一开始也不可能想
的那么多,而是在
实验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面已改)
4 、重视实验过程,不过分强调实验的严密性:
在实验和实践
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做到老师要时刻关心学生
探究的全过程。
在实验中如用到新的仪器设备时,要注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会自
己阅读说明
书的习惯和能力,要看得懂说明书所表述的工作条件,操
作要求,注意事项。还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利用生活中可以收集到
的材料或用收集到
的材料制作探究需要的仪器。
在实验中必须注意操作安全性。要注意所用仪器安全,防止随意
损坏仪器,要注意仪器的测量范围,仪器允许工作
的条件,易破,易
碎的仪器要谨慎操作。还要注意人身的安全,如使用交流电的时候等。
要启发他们通过公共的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如图书馆,
阅览室,
科技馆,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要尝试着对信息进行评估,对所得
到的信息是否具有科学性,对你探究的项目是否具有有用性。要把

些有用的信息及时地用恰当的记录下来(如笔录,复印,录音等)。
注意引导他们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实验现象,做好数据的收集和实
验现象
的记录工作。(这一点对于初二的学生特别重要)还要特别注
意引导学生不能凭想象就下结论,不能随意记录,要有严格的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
。要知道事实是检验科学结论的唯一标准,数据失真,
实验探究就无法进行下去,实验的结论也就失去了依据。活动也就失
败了。还要会正确记
录数据,要注意环境条件对数据的影响,要注意
观察者自己的疏忽会对数据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依据这个数据而得
出错误的结论。
当他们遇
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给以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和他们
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
百折不饶的精神和
能力。对他们实验中的进展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肯
定,对他们的创意要表示惊叹和欣赏,让他们在实验中有一种成就感,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
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的科学的探
究精神和态度。在学生的实验活动中,我们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代替
学生去想,去做或者直接地告
诉学生怎么做,怎么下结论。而是要用
启发的方法,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即使是建议也要留有学生思考的
余地,让他们去想,去解决,他们往
往想出我们意想不到的绝妙的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5 、学会总结分析,评估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实验或实践的操作部分结束后,首先要
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
行描述,要尽可能使用物理语言,不要带着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来影响
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描述。描述要正确,能定量的
要尽可能要定量,
能用数学语言(如图表、图线、等)表示的尽可能用数学语言表示。
要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如比较
实验前
和实验后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实验前和实验后实验数据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不同点是什么:或者通过实验测得了什么数据。这个不同

或数据是在什么条件下获得的,再对所得的发现作进一步分析、归纳
和概括就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人类在分析和归纳的时候,要对学生进
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能力培
养,要从实验的过程中分析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是那一个条件
变化了引起了某个现象或某个数据发生了变化。对
数据处理的时候要
尝试数据之间是否和、差、乘积、正反比例等函数关系。启发学生自
己发现这些数据之间的规律,给学生一个发展创造性思维
的 空间。
记录好实验的过程,据实验的情况和对数据的分析所得的结论实
事求是地写好实验报告,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还可以把现在的结论

和原来的猜想或假设比较,是否相似,又能从中得到什么。要让他们
品尝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知许多物理原理,科学的结论原来我们也
可以
解决,从而悟出原来学习也可以是这样的。在实验中几经反复,
多次试验才取得成功的则更能体会成功的滋味。可以要求他们总结经
验和教训从
中体会学到什么新的科学的探究方法,体会到当遇到困难
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对今后的探究活动有什么启发,进一步提高探究
问题的能力,对那
些实验没有成功的,要帮助分析其原因,继续再干。
或者改变探究的方向继续实验,也可以从反面思考,实验没有成功,
从另一方面讲这又能说
明了什么问题。
总之,对他们实验中每一个合理的想法和做法要给予充分的鼓励
和表扬,让他们积累经验,增长知识,为下一个目标而努力。同
时还
要培养他们在实验中善于捕捉意外的信息,或者从实验中得到意外的
结果,从这些可以得到什么新的信息,会产生什么新的问题,又可以

有什么新的发现,开展什么新的研究。
6 、交流合作成果展示:
在实验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引导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与小组之
间积极开展
互相交流,相互合作。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善
于用语言、文字、图表、实物和简单的实验来表达或解释自己的观点
和看法。在合作的
过程中,要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要认真听取他人
的意见,仔细分析他人的观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地方,当发现自己的
观点有错误时,要勇于承
认,放弃自己的观点或修改自己的观点。即
使别人意见不完全正确,也要分析他的意见有没有合理的部分,尽量
吸到自己的方案中来。同时在合
作中注意坚持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
科学精神,努力依靠事实和证据,及科学的逻辑或推理来说服他人。
在合作的过程中要有合理的分工,既要
发挥各人的特长和聪明才智,
又要通过交流与合作克服自己的弱点,使自己的弱项得到加强,使每
一个成员在活动中知识能增长,能力能加强。

实验和实践活动开展一个阶段以后,我们一般采取以班级为单位
进行不同小组间的交流,或者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让他们各
个小组汇
报他们探究的什么问题,描述一下实验探究的过程,描述一
下实验中是如何克服一个个的困难,解决一个个问题,最后得到的结
论是什么。强调
学生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出发描
述整个过程。使其他同学从他们的探究中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使其
他同学从别人过程中获
得克服自己的困难信心,取得探究的成果。也
可以在描述实验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互相质疑,发现更多的问题,更引
人入胜的问题,开展新的一轮
探究。探究还没有成功的小组也可以自
己小组遇到的困难提供给大家讨论,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克服困难,
继续前进。进行成果展示和指导老
师的点评,可以让全体同学分享他
们的喜悦,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提高这些同学探究的
兴趣。通过点评和全班或年级交流,还可
以知道自己在探究活动时存
在那些问题,获得改进的建议,获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还
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到探究方法的重
要,会用探究的方法
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投身于探究
性实验活动,形成一个探究活动的热潮。
五、实施物
理探究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要有明确实验活动的目的:
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不是重在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掌握了多少科
学知识,而是
重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会提问题,会着手对
问题去进行探究,会进行证据的收集,归纳和分析。让学生在活动中
不断地获取科学知识
和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科技人员是用什么
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打破科学研究的神秘感,认识到原来我们也能
进行科学研究
2 、实验
活动小组的组织:
把学生组织起来组成研究小组时,如在课堂上进行的,我们一般
按教室里学生就座的座位为准组织小组,这样可以减少因组织
小组而
对课堂教学的干扰,使课堂教学能有序地进行,也便于课堂教学的组
织。如是在综合活动课或课外活动中,可以问题或兴趣为为核心,对

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组成 2 — 4 人的小组,人数一般不宜太多,多
了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人无所事事,甚至反而干扰活动的进行。(如

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较多,可以组织几个小组同时探究。)有时我们老
师也可以对小组进行适当的调整,对那些思维不活跃,还没有“问题”

的学生插入其他小组中去,带动这些学生共同投入探究活动中去。也
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选择探究的课题。总之要让尽可能多的
学生参
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尽可能让班级里的学生人人都成为探究活
动小组的成员。
3、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
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教师引导的好坏
是活动成败的关键。首先我
们要做到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的给以培育不要因学
生问题太简单而不给予支持,也不要因学生 的
问题太简单、太浅显而
不给与支持。同样对那好高骛远或因知识和能力的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要给以适当的疏导,使学生不因问题过难或过复杂而
失去探究活动中
的乐趣。其次不要忘记我们在活动中不是活动的主体,从思维的形成,
探究方案的落实,实验活动进程及最后结论的形成都主要
应有学生来
完成。我们在这儿是起着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的作用。
但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和关心学生活动的
情况,
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信心动摇的时候给予支持、促进,有时我
们也可以成为他们中平等的一员,共同研讨,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

困难把实验进行到底。
4、重在鼓励:
活动能否持续开展下去,保持学生的兴趣是成败的关键。学生的
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的本身,二是来
源于外界的评价。对任何一个活
动,只要能开展起来,总能从中找到成功的有用的地方,抓住这些优
点给予表扬和鼓励是重要的手段。对那些有
创意的思维和活动则可以
以班级或学校的名义,给以适当的奖励,使那些先知先觉者向更高的
层次跃进;也给后进者树立了榜样,促进他们比学
赶超。
六、物理探究实验带来的思考:
1 、活动开展以来,保持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对
科学探究的兴趣,许多同学在活动
中始终有一种兴奋感、满足感,激
发了学生质疑和探究的兴趣。我们感到许多学生学习物理的劲头提高
了,喜爱物理学科的人数更多了。
2
、某些所谓的“差生”也在实验活动中崭露头角,使得其他同学
刮目相看。问问题的人多了,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中
常常可以看到为了某一个物理问题许多人为它争论的面红耳赤,学生
间的交流多了,相互合作多了,关系更融洽了,更自信更富于挑战了。
原来很难开展的小制作,小论文的活动现在日益增多,逐渐丰富起来
了。
3 、探究性活动开展以来,特别是那些活动积极份子的观察能力,
思辩能力,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使得我校在省、市等各类和物理有关的竞赛中
获得了好成绩。如:已举办了多届的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中 2006 年
有两人获省一等奖,三人获省二等奖。
4 、活动开展以来,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局限于课本,不局限于初中
物理知识,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逼着我们教
师去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要去改变自己教学和辅导的手
段及方法,来适应新的情况。
活动中培养了我们教师要去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善于激发学
生质疑和善于鼓励学生把知己的思想付诸实践,去探究,去实验,活
动的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活动进行下去等能力。
活动消除了师生的对立的情绪,联络师生关系,密切了师生的感
情。取得了一定的开展探究活动的经验,为新课程的教学做了有益的
准备。
5 、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我校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
对探究性教学活动起来推动的作用。
在活动中我校的物理教师有多人多次在省、市的教育和教学论文
评比中获奖, 2005 年有一篇论文获省二等奖, 2006 年有两篇篇论文
获市一等奖,还有更多的论文在校内交流。通过活动,促进了青年物
理教师的成长,课题组黄金瑞老师, 2006 年被评为九江市“教学明
星”。并参与了新教材教辅材料的编写。
七、物理探究实验的自评结论:
1 、通过实验说明了探究性实验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
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浓 了。
2 、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的兴趣,活动中充分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作用。
3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了科学探究的方
法,初步学会了自主的用探究的、实验的方法去研究物理问题。
4 、通过实验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获得信息的
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5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6 、通过实际的操作说明了探究性实验活动在现行的条件下,在大
家的努力下是切实可行的。
八、问题和不足:
1 .我们感到由于受现行教材和考试制度的限制,探究性实验活动
目前还未能在大面积的在课堂全面推开,特别是初三年级下学期因中
考的压力,课后的探究性实验活动也因学生没有时间而无法正常进行
了。所以迫切希望使用新的教材和实行新的评价制度。
2 .要在课堂上大量的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实验仪器要做到尽可
能基本配套,取用方便。要靠课后或课前的老师或同学自备自制一学
期搞数次还可,多了老师和同学在准备费的时间太多,实际操作上有
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设法解决。
3 .由于我们物理教师上课的班级数较多,所教的学生数常常有一
百几十至二百多人,活动大面积开展起来,由于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
对某些小组和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和参与往往不能做到真正到位,教
学的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真正解决好,
需要大家共同探讨。
4 .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有的同学越干越有劲,而有的同学有兴
趣下降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全体教师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研究,把
活动开展的更精彩,更丰富,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方面
我们感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献花(0)
+1
(本文系考试资料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