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wuzhi9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06第十二期讲义之六:诗词曲赋联教程 第六讲
2024-01-07 | 阅:  转:  |  分享 
  
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诗
词曲赋联教程第十二期讲义?主 编:许广文、刘玉娥副主编:闫朝霞、陈 勇、翟玉梅、许立书、郭欣原编 委:王西成、陈桂香、董学锋、丁学
文、徐家忱、梁峙山、何淑芳、许风、刘春盛、王忠秋、吴晓娥、许惠芬、刘敦实、赵建英、路社萍、孙玉霞、杨宝俊、王建强、陈建海、阮翼飞、
李伍香、王春晓、陈玉刚、李宝辉、武磊、吕辉瑜、李振清、陈丽萍、北立新、马学莹、何维礼、王爱华、陈明、张艳秋、李如林、殷德鸿、张庆铃
、李强、王桂敏、甘昌乐、吴名晗、禹树景、丁心雨、洛淑萍、周建功、高永久、刘小溪、胡粉梅、王爱玲、范冬云、员嘉生、祝向前、王清明、徐
卫东、鲁文彦、潘月红、陈吉荣、罗天华、李长香、李年香、彭天勇、刘凤兰、郭卫东、李跃荣、陈章锋、郑继梅、朱彦、萧竹、万能、高令亚、吴
利民、李恩志、于朋甬、高红珍、饶长才、关里、熊波、王文献、许靖祥、张传栋、张怡谋、姬常生、慕硕林、唐静静、江金旺、李铁梅(因篇幅所
限,其他编委见书刊)备 课 教官团:龙风文化发展中心备课教官团备课督导审核:刘玉娥、许广文、许立书声明:本讲义根据许广文、刘玉娥等
编著之《新编诗词曲赋联概论》备课编辑,仅限于龙风文化发展中心体系内各教学院(社)使用。未经编著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及其他用途。原
著版权所有!-----------------------------------------------------------
-----------------------------------------------------------------
-----第三节 五言绝句之仄韵诗谱3.1 五言绝句之仄韵诗谱(一)五言绝句之仄韵诗谱,就是押韵句为仄脚句式的五言绝句全篇平仄格式
。依据在对句中(第二、四句)同出句(第一、三句)相应的节奏(第2、4位字)平仄相反规则;以及下一联的出句(第三句)与上一联的对句(
第二句)相应的节奏(第2、4位字)平仄相同规则。即“联内相对、联间相粘”规则,我们依据此规则将五言绝句的四个基本句型排列组合,可以
得出以下五言绝句之仄韵诗谱的四篇平仄格式,每篇诗谱以首句基本句式名称命名之。3.1.1 平起平脚押二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对(韵)仄仄仄平平,粘平平平仄仄。对(韵)--------------------------------------------
--------------------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1页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3.1.2仄起平脚押二仄韵式仄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对(韵)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对(韵)3.1.3平起仄脚押三仄韵式平平平仄仄, (韵)仄仄平平仄。对(韵)仄仄
仄平平,粘平平平仄仄。对(韵)3.1.4仄起仄脚押三仄韵式仄仄平平仄, (韵)平平平仄仄。对(韵)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对(韵
)★诗谱中声调与押韵说明:①诗谱中:“仄”处选用仄声字(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平”处选用平声字。②仄脚处(韵脚)选用同韵部或
者相邻韵部收录的仄声字,即也可以叶韵。这是仄韵诗的押韵特点,其中原因另文阐述。有关“叶韵”以及相邻韵部之合并、今后会讲到。初学者现
阶段创作练习以押同韵部之韵为宜。③诗谱中:“平起仄脚”和“仄起仄脚”两式,首句可用韵亦可不用韵,且以第一句不用韵者为正格,又以第一
句第二字仄声起为“仄起正格”、第二字平声起为“平起偏格”。其中原因另文阐述。④对:联内相对;粘:联间相粘。⑤若诗句中某字或某韵脚字
不符合诗谱的声律要求,则须换成符合诗谱声调及押韵要求的字,直到整首绝句中的每个字都完全符合诗谱声律要求为止。⑥绝句创作不要求但也不
限制对仗。【许广文、刘玉娥2021.09.】3.2 五言绝句之仄韵(一)《声律图谱》为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将诗谱转化为直观的图形。
图谱中“●”代表“仄”;“○”代表“平”。--------------------------------------------
-------------------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2页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3.2.1平起平脚押二仄韵式○○●●○
●●○○●对(韵)●●●○○粘○○○●●对(韵)3.2.2仄起平脚押二仄韵式●●●○○○○○●●对(韵)○○●●○粘●●○○●对(
韵)3.2.3平起仄脚押三仄韵式○○○●● (韵)●●○○●对(韵)●●●○○粘○○○●●对(韵)3.2.4仄起仄脚押三仄韵式●●
○○●(韵)○○○●●对(韵)○○●●○粘●●○○●对(韵)★图谱中声调与押韵说明:①图谱中:“●”处选用仄声字(上声字、去声字、
入声字);“○”处选用平声字。②仄脚处(韵脚)选用同韵部或者相邻韵部收录的仄声字,即也可以叶韵。这是仄韵诗的押韵特点,其中原因另文
阐述。有关“叶韵”以及相邻韵部之合并、今后会讲到。初学者现阶段创作练习以押同韵部之韵为宜。③图谱中:“平起仄脚”和“仄起仄脚”两式
,首句可用韵亦可不用韵,且以第一句不用韵者为正格,又以第一句第二字仄声起为“仄起正格”、第二字平声起为“平起偏格”。其中原因另文阐
述。④对:联内相对;粘:联间相粘。⑤若诗句中某字或某韵脚字不符合图谱的声律要求,则须换成符合图谱声调及押韵要求的字,直到整首绝句中
的每个字都完全符合图谱声律要求为止。-----------------------------------------------
-----------------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3页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⑥绝句创作不要求但也不限制对仗。参考文献:
[1]董文焕.声调四谱图说[M].上海.上海医学书局.1927.[2]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3
]洪成玉.古代汉语教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许广文、刘玉娥2021.09.】3.3 五言绝句之仄韵诗谱(二)五
言绝句四个基本句型之③平起仄脚:平平平仄仄、④仄起平脚:仄仄仄平平两句式,我们将其中第一节奏的第一个音节之平仄交换一下,并把它作为
基本句式固定下来:⑤平起仄脚:仄平平仄仄、⑥仄起平脚:平仄仄平平两句式;同时,与①仄起仄脚:仄仄平平仄、②平起平脚:平平仄仄平,按
照“联内相对、联间相粘”规则将①②⑤⑥四个基本句型排列组合,可以得出以下五言绝句之仄韵诗谱的四篇平仄格式(五绝仄韵诗谱二)。实践证
明,它与上述“五绝仄韵诗谱一”一样,作为基本谱创作训练,对初学者掌握平仄熟悉押韵很有裨益,有时还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3.1
平起平脚押二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对(韵)平仄仄平平,粘仄平平仄仄。对(韵)3.3.2仄起平脚押二仄韵式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对(韵)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对(韵)3.3.3平起仄脚押三仄韵式仄平平仄仄, (韵)仄仄平平仄。对(韵)平仄仄平平,粘
仄平平仄仄。对(韵)-------------------------------------------------------
---------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4页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3.3.4仄起仄脚押三仄韵式仄仄平平仄, (韵)仄平平仄仄
。对(韵)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对(韵)★诗谱中声调与押韵说明:①诗谱中:“仄”处选用仄声字(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平”
处选用平声字。②仄脚处(韵脚)选用同韵部或者相邻韵部收录的仄声字,即也可以叶韵。这是仄韵诗的押韵特点,其中原因另文阐述。有关“叶韵
”以及相邻韵部之合并、今后会讲到。初学者现阶段创作练习以押同韵部之韵为宜。③诗谱中:“平起仄脚”和“仄起仄脚”两式,首句可用韵亦可
不用韵,且以第一句不用韵者为正格,又以第一句第二字仄声起为“仄起正格”、第二字平声起为“平起偏格”。其中原因另文阐述。④对:联内相
对;粘:联间相粘。⑤若诗句中某字或某韵脚字不符合诗谱的声律要求,则须换成符合诗谱声调及押韵要求的字,直到整首绝句中的每个字都完全符
合诗谱声律要求为止。⑥绝句创作不要求但也不限制对仗。【许广文、刘玉娥2021.09.】3.4 五言绝句之仄韵(二)《声律图谱》为便
于理解和记忆,我们将诗谱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图谱中“●”代表“仄”;“○”代表“平”。3.4.1平起平脚押二仄韵式○○●●○●●○○
●对(韵)○●●○○粘●○○●●对(韵)3.4.2仄起平脚押二仄韵式○●●○○●○○●●对(韵)○○●●○粘●●○○●对(韵)--
--------------------------------------------------------------龙风文
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5页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3.4.3平起仄脚押三仄韵式●○○●● (韵)●●○○●对(韵)○●●○○粘●○○
●●对(韵)3.4.4仄起仄脚押三仄韵式●●○○●(韵)●○○●●对(韵)○○●●○粘●●○○●对(韵)★图谱中声调与押韵说明:①
图谱中:“●”处选用仄声字(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处选用平声字。②仄脚处(韵脚)选用同韵部或者相邻韵部收录的仄声字,即也
可以叶韵。这是仄韵诗的押韵特点,其中原因另文阐述。有关“叶韵”以及相邻韵部之合并、今后会讲到。初学者现阶段创作练习以押同韵部之韵为
宜。③图谱中:“平起仄脚”和“仄起仄脚”两式,首句可用韵亦可不用韵,且以第一句不用韵者为正格,又以第一句第二字仄声起为“仄起正格”
、第二字平声起为“平起偏格”。其中原因另文阐述。④对:联内相对;粘:联间相粘。⑤若诗句中某字或某韵脚字不符合图谱的声律要求,则须换
成符合图谱声调及押韵要求的字,直到整首绝句中的每个字都完全符合图谱声律要求为止。⑥绝句创作不要求但也不限制对仗。参考文献:[1]董
文焕.声调四谱图说[M].上海.上海医学书局.1927.[2]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3]洪成玉
.古代汉语教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许广文、刘玉娥2021.09.】3.5 五言绝句赏读3.5.1.历代五绝仄
韵诗赏读:1.闺人赠远五首 其四唐·王涯啼莺绿树深,语燕雕梁晚。不省出门行,沙场知近远。---------------------
-------------------------------------------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6
页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2.五绝·远寺钟唐·司空曙杳杳疏钟发,因风清复引。中宵独听之,似与东林近。3.五绝·新柳唐·司空曙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
。撩乱发青条,春风来几日。4.五绝·咏琥珀唐·韦应物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5.五绝·惜暮景唐·皎然疏阴花
不动,片景松梢度。夏日旧来长,佳游何易暮。6.五绝·山下泉?唐·皇甫曾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7.五绝·奉
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月池唐·韩愈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8.五绝·雪后宋·陈起青山当户牖,雪
后非吾有。为问谢家池,绿波还在否。9.五绝·武夷七咏(其五)趋真亭南宋·朱熹危亭久已倾,祇有颓基在。何事往来人,不知容鬓改。---
-------------------------------------------------------------龙风文化
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7页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10.五绝·秋华四首(其一)木芙蓉南宋·朱熹红芳晓露浓,绿树秋风冷。共喜巧
回春,不妨闲弄影。3.5.2 龙风教师五绝仄韵诗习作赏读:1.五绝·劝学【入声十一陌】刘玉娥求知岂有高,解语空思易。洗耳涧声悠,凝
眸寻妙迹。2.五绝·迎新年随笔【入声十三职】刘玉娥天心向素冰,世事随文墨。岁旦共留松,春临争秀色。3.五绝·秋【上声十三阮】闫朝霞
暮雨又天凉,君行归路远。秋风瑟瑟吟,雁过情思返。4.五绝·新航重启【上声八荠】闫朝霞龙风三月礼,几友诗筒递?复续旧时缘,新航重又启
。5.五绝·春意【去声七遇】陈勇小草含羞露,清风和细雨。苔茵绿色萌,物笑人欢姹。6.五绝·人生感悟【入声十一陌】陈勇岁月行无迹,人
生皆过客。经年有几何,一笑温今昔。------------------------------------------------
----------------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8页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7.五绝·观彼岸【去声十五翰】翟玉梅风平波已
散,渡口舟横断。淼淼水流长,遥遥观彼岸。8.五绝·卯兔年元旦伤思【去声二十三漾】翟玉梅空空百巷深,漠漠闲塘旷。顽痼破元春,恨无良药
防。9.五绝·武汉抗疫【入声十一陌】许立书汉口瘴云嚣,驱瘟庭院隔。雷神立顶巅,济世心肝赤。10.五绝·牛年咏牛【上声七麌】许立书英
威难敌虎,奋勉人称诩。快手遍山乡,拉风牛气鼓。11.五绝·伟哉《心之力》【入声十三职】欣原醒脑心之力,提神民所食。灭亡腐朽天,建设
清明国。12.五绝·敬毛公【上声二十五有】欣原豪气问苍茫,伟人摧腐朽。从容指点明,今古风流首。注:苍茫,苍茫大地。指点,指点江山。
风流,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3.五绝·咏竹四首(其三 劲节 )【入声十三职】许广文(以枚)风月倚千竿,九冬增气色。严霜砥竹筠,劲节终
成直。14.五绝·徒步感怀十首(其六)【上声四纸】许广文(以枚)落日满溪边,清风悠步履。心谐淡泊声,彼伏涟漪水。---------
-------------------------------------------------------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
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9页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15.五绝·惜别【入声四质】许广文(以枚)西风耒水亭,耒水西风疾。越雉抱林鸣,泣声何所失?编者注
:本教程讲义所选录编委之诗例词例,大多数是作者未经修改之旧作,又或是为了教学而即兴创作之初稿。诗词作品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
,供大家批评和指正。第四节 几点说明一、绝句:也有单称“绝”的,律绝相合,就叫“近体诗”,或称“格律诗”。绝句只有四句,没有“对仗
”要求,但也有用对偶句的,或一二句相对,或三四两句相对。至于四句诗为什么称为“绝诗”?却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普通大都是依元代范德机说
,是截取律诗的一半或截取律诗中间(或前后)四句的诗体,绝有“截”的意义。但是汉魏六朝的诗,已有五言四句的诗,题为“绝句”、“断句”
或“截句”等名称,并非创始于唐。赵瓯北(翼)《声调后谱》,也有“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始于六朝,元非近体。后人误以绝句为绝律体”的话
。因此所谓“绝者截也”的话,就生疑问。综合古今的说法,我们以为“截”,并非“截去”之意,应作为“截然而止”的“截”解,比较近于论理
。又按董文焕《声调四谱图说》云:“五绝之法,虽昉自齐、梁,但粘对尚未有定,唐人此体乃有‘律绝’、‘古绝’、‘拗绝’之判。律绝者即世
所传平起仄起四句是也。单用则为绝句,双用则为律诗。其用韵则平多仄少,与律诗大致相同。古绝者即前五言古图所列平仄韵各四句是也。其用韵
平声固多,仄声则专以此体为正,与古诗亦同。律古二格虽殊,而粘对之法则一,此唐人绝句之正式也。拗绝者即齐、梁诸诗之式,律古各句,可以
间用,且不用粘对,与律古二体迥别,与拗律亦异,此格最古,盛唐人间有用者。”尽管董文焕先生在其律绝仄韵声调图谱(律绝仄韵诗谱)中指出
:其用仄韵少,却未道出原由。其实造成律绝诗作“其用韵平多仄少”原因很多,如我们第一讲“概述”中所提及:历朝历代“科举取士”规定押平
韵之“制度导向”也是原因之一,但绝非“无诗谱”之缘故。原因很简单:无论平韵、仄韵之律绝,虽用韵有殊、而粘对之法则一。拗律亦然。二、
董文焕《声调四谱图说》律绝诗谱划分:①仄起平韵正格;②平起平韵偏格;③仄起仄韵正格;④平起仄韵偏格。其中于各正格、偏格图谱后再解曰
:又以第一句不用韵者为正格。三、五绝仄韵诗谱之用韵说明:3.1仄脚处(韵脚)选用同韵部或者相邻韵部收录的仄声字,即也可以叶韵。这是
仄韵诗的押韵特点,其中原因本人拙作另文阐述。有关“叶韵”及“邻韵部合并”、今后会讲到。初学者现阶段创作练习以押同韵部之韵为宜。3.
2“平起仄脚”和“仄起仄脚”两式,首句可用韵亦可不用韵,且以第一句不用韵者为正格,又以第一句第二字仄声起为“仄起正格”、第二字平声
起为“平起偏格”。初学者现阶段创作练习、此二式首句尽量押韵,且以押同韵部之韵为宜。------------------------
----------------------------------------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10页龙
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四、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略去“正格”、“偏格”之分,同时将“首句押韵”格式又单拟列出,分平韵四谱与仄韵四谱共八个格式并命名
之:4.1平韵诗谱:①仄起仄脚押二平韵式;②平起仄脚押二平韵式;③平起平脚押三平韵式;④仄起平脚押三平韵式。4.2仄韵诗谱:⑤平起
平脚押二仄韵式;⑥仄起平脚押二仄韵式;⑦平起仄脚押三仄韵式;⑧仄起仄脚押三仄韵式。五、本章第二节:2.3 五言绝句之平韵诗谱(二)
以及第三节:3.3 五言绝句之仄韵诗谱(二),作为“基本谱”有别于今后要讲的“用中谱”。所新增的两个“基本句式”: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是针对“前三平”、“前三仄”的进一步“律化”。以增强诗句的“节奏感”。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五言绝句(含平仄韵)诗谱(二
)于初学者掌握古典诗歌之“节奏”以及帮助诗者锤炼诗句都大有裨益!其中原因,笔者(以枚)有另文阐述。希望初学者依谱多创作并细细体味。
六、古典诗词赏读方面:着重学习作者思想情感之表达、诗句艺术手法之运用。还有就是善于运用所学的格律知识、分析诗句之平仄格式以及押韵特
点。例如讲义中诗例:皎然之《惜暮景》首句“动”字就不押韵,这是五绝仄韵“平起仄脚”式首句不用韵的一例。又如:初唐武则天之《赐姚崇》
:依依柳色变,处处春风起。借问向盐池,何如游浐水?首句“柳色变”三仄尾(尽量避免),“变”字所属“去声十七霰韵部”与“起”、“水”
所属“上声四纸”不在同一韵部,这也是五绝仄韵“平起仄脚”式首句不用韵的一个例子。再如:中唐刘长卿之《寄龙山道士许法棱》:悠悠白云里
,独住青山客。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首句“悠悠白云里”平仄格式为:平平仄平仄(此为五绝特殊句式,即:拗律句,李白《玉阶怨》“玲珑
望秋月”句亦同。今后会讲)。诗中“里”(去声四寘部)、“客”(入声十一陌韵部)、“寂”(入声十二锡韵部)三字各属不同韵部,其中“客
”、“寂”属于入声邻韵相押(叶韵),而“里”字符合五绝仄韵首句“仄脚”式不用韵之特点。尽管我们要求:初学者仄韵诗创作练习时,以押同
韵部之韵为宜,但是,有关唐宋仄韵诗的押韵特点,还是有必要全面了解。当然,我们在阅读古典诗词时,还可能会遇到某些属于今后要学习的“拗
救”句,大家可以先将疑惑记下,等我们学习到“救拗”知识时,就会豁然开朗了。望大家要有耐心,避免囫囵吞枣、杂乱无章的学习。须按“教程
统一安排”要求,掌握每一讲之主旨内容,认真完成好每一讲义课后所布置的作业。并且需反复练习,依谱多创作。同时,也希望各位教师严格遵循
“大纲”之规定。比如:讲“五绝”时、不要过多地讲析“七绝”;“绝句”还没有学完、不要一味灌输“律诗”知识;更不要:当学员“平仄”、
“押韵”都未掌握,就去讲授如何“填词”如何“作曲”。【许广文(以枚)2021.09.】----------------------
------------------------------------------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11
页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布置作业】1、题目自拟;2、注意谋篇(起承转合);3、押平水韵;4、五绝二首、严格按下列诗谱(8选2)创作;5、提交作
业不带诗谱。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五文学社xx分社xx分院 第六次作业学员: 学号: 1.平起平脚押二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对(韵)仄仄仄平平,粘平平平仄仄。对(韵)2.仄起平脚押二仄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对(韵)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对(韵)3.平起仄脚押三仄韵式平平平仄仄, (韵)仄仄平平仄。对(韵)仄仄仄平平,粘平平平仄仄。对(韵)4.仄起仄脚押三仄韵式仄仄平平仄, (韵)平平平仄仄。对(韵)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对(韵)5.平起平脚押二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对(韵)平仄仄平平,粘仄平平仄仄。对(韵)6.仄起平脚押二仄韵式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对(韵)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对(韵)7.平起仄脚押三仄韵式仄平平仄仄, (韵)仄仄平平仄。对(韵)平仄仄平平,粘仄平平仄仄。对(韵)8.仄起仄脚押三仄韵式仄仄平平仄, (韵)仄平平仄仄。对(韵)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对(韵)作业提交格式:1.五绝·题目(韵部)□□□□□,□□□□□。□□□□□,□□□□□。2.五绝·题目(韵部)□□□□□,□□□□□。□□□□□,□□□□□。---------------------龙风文化发展中心 龙五社 总社长陈勇执行总社长路社萍布置截止时间:2024.01.12晚上十点----------------------------------------------------------------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第十二期讲义 第六讲 第12页
献花(0)
+1
(本文系wuzhi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