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丝绸之路文明(67)西方艺术史 ——专制时代-巴洛克与洛可可(一)
2024-01-09 | 阅:  转:  |  分享 
  
丝 绸 之 路 文 明 西方艺术史——专制时代巴洛克与洛可可(一) PPT编
辑:赵小鹏(昆仑六月雪) 2023年1月荷兰风光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夜巡巴洛克时代 16世纪后期,欧洲陷入持续数十年的动荡
。对外,随着科学革命和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从认知和经济两方面不断向外扩展,对内,愈演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将人群分化,点燃了波及全欧的
三十年战争。为了承担高昂战争开支,一批欧洲国家建立了高效的专制政权,新的艺术面貌也随之出现。 大体来说,相较文艺复兴,这一时
期的艺术更加写实,追求宏大和戏剧化。我们常以“巴洛克”(Baroque)形容这种风格,这个词可能来自葡萄牙语,也可能来自意大利语,
往往和复杂、动感、夸张、不规则这些略带贬义的形容相关,与注重理性和秩序的古典艺术形成鲜明对比。但简单的概括,并不能够还原当时各国的
艺术风貌。 意大利:天主荣耀16世纪下半叶,罗马维持着意大利艺术中心的地位。为了和新教争夺信徒,天主教会迫切需要一种足够壮丽
炫目,充满情感,能让信徒拜倒其下的艺术。继承文艺复兴和样式主义的探索,巴洛克风格应运而生。以巴洛克珍珠为主体制作的吊坠,约1860
年贾科莫·德拉·波塔,罗马耶稣堂立面,意大利,1580年卡洛·马代尔诺,罗马圣苏珊娜教堂立面,1603年,可以对比下上图德拉波塔的
设计 建筑领域的巴洛克风格是最典型的。1564年,时任圣彼得大教堂设计师米开朗基罗去世后,样式主义建筑师贾科莫·达·维尼奥拉
接替了他的工作,同时负责耶稣会主堂的修建。维尼奥拉有个叫贾科莫·德拉·波塔的学生,他在老师死后修改了耶稣堂立面,以涡卷形扶壁连接上
下两层建筑,用大型壁柱装饰立面,这座立面被誉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立面。随着耶稣会的发展,德拉·波塔的设计迅速传遍全欧,甚至来到美洲和
亚洲。卡洛·马代尔诺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正立面从圣彼得大教堂穹顶望向贝尼尼设计的广场和罗马城 1596年,卡洛·马代尔诺为罗马
圣苏珊娜教堂重新设计了立面,突破了德拉·波塔的样式,将涡卷扶壁拉长,突出建筑的垂直感。马代尔诺的设计深得教皇喜爱,于是教皇委托他负
责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大教堂重建负责人几经辗转,最后落到贝尼尼手上。他为大教堂添加了延伸的椭圆广场,以此强调教堂正立面的高度,平衡
宽度,凸显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宏伟。贝尼尼,圣彼得大教堂的青铜华盖,高达30米,1624—1633年贝尼尼,圣特雷莎的狂喜,1645—
1652年 就像米开朗基罗那样,贝尼尼更以其雕塑闻名,他早年有编写剧本,设计舞美的经验,深知如何融合建筑、雕塑和绘画元素来营
造戏剧氛围。在接手大教堂总体设计之前,贝尼尼已将大部分创作生涯投入到圣彼得大教堂的装饰中。他为大教堂制作了一系列体量巨大,充满动感
和戏剧性的雕塑,把自己的雕塑和建筑结合在一起,这奠定了他作为巴洛克雕塑之父的地位。阿尔加迪,教皇利奥一世与阿提拉会面,1646—1
653年 贝尼尼的主要竞争对手阿尔加迪的雕塑不像贝尼尼那么激烈而有戏剧性,风格相对克制。他接手了贝尼尼经常回避的浮雕装饰,通
过浮雕深浅的变化,融合了巴洛克风格的戏剧性和古典艺术的内敛。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四泉圣嘉禄堂外立面,意大利,1665—1676年
17世纪中叶,建筑师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将巴洛克建筑推向新的高度。他为四泉圣嘉禄堂设计了波浪形的外立面,通过深入墙体的壁龛
强化了墙体的立体效果。在罗马圣依华堂的设计中,博罗米尼突破了传统穹顶外形,引入了复杂的凹凸结构,使穹顶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弗朗
切斯科·博罗米尼,圣依华堂穹顶,意大利,始建于1642年瓜里诺·瓜里尼,卡里尼亚诺宫,1679—1692年瓜里诺·瓜里尼,都灵神圣
裹尸布小堂穹顶,1668—1694年 教士出身的瓜里诺·瓜里尼继承博罗米尼衣钵。他借鉴博罗米尼的波浪外立面,将都灵卡里尼亚诺
宫外立面分为3部分,这种设计后来被许多巴洛克宫殿模仿。瓜里尼曾研究过伊斯兰建筑,为基督教堂设计了不逊色于中东清真寺的复杂穹顶。之后
几十年里,瓜里尼和博罗米尼的设计风格传播到奥地利和德国南部,在美洲尤其是巴西,他们的建筑风格也很流行。卡拉瓦乔,马太的召唤,意大利
,1599—1600年 和建筑相比,巴洛克绘画特色并不那么鲜明。卡拉瓦乔和卡拉齐三兄弟,一个开启了注重明暗和戏剧性的风格,一
群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美术学院,是意大利巴洛克时代绘画的两大代表。卡拉瓦乔,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意大利,1598—1599,或160
2年真蒂莱斯基,朱迪斯斩首荷罗孚尼,意大利,1614—1620年 卡拉瓦乔性格暴躁,蔑视权威,被人批为“绘画界的反基督分子”
。他将高高在上的宗教场景拉到凡间,以自然主义的写实笔触,用身边真人的形象描绘传说中的人物,通过平实甚至粗俗的场景表现神圣的宗教故事
,仿佛那一幕幕宗教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以此调动观众情绪。卡拉瓦乔,基督下葬,意大利,1602—1604年卡拉瓦乔,抱水果篮的
男子,意大利,1593年卡拉瓦乔精通用光,善于通过明暗之间的强烈对比,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他的画作大多色调黑暗,富于象征意义,
被称为"暗色调主义"(Tenebrism)。虽然卡拉瓦乔生命短暂,并未授徒,但他的艺术风格启发了拉图尔、伦勃朗等后辈,还有真蒂莱斯
基这样的优秀女画家,对17世纪的西班牙和荷兰绘画有突出影响。安纳巴莱和阿戈斯蒂诺·卡拉齐,法尔内塞宫天顶画:众神之爱,1597—1
606/07年安纳巴莱·卡拉齐,出埃及记,意大利,约1604年 和卡拉瓦乔正相反,卡拉齐三兄弟是文艺复兴艺术的忠实追随者。比
起写实或戏剧性的画面,他们更热衷表现自然的秩序和人类的理性。三兄弟立志向拉斐尔学习女性的优雅线条,向米开朗基罗学习肌肉的力量,向提
香和柯勒乔学习艳丽或柔和的色彩,融文艺复兴诸家于一炉。安纳巴莱·卡拉齐,吃豆人,意大利,1580—1590年,风俗画的增加是巴洛克
时期的普遍特征圭多·雷尼,屠杀无辜者,意大利,1611年 卡拉齐三兄弟在家乡创办了西方第一座专业艺术学院:启迪学院(Acca
demia degli Incamminati),也就是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的前身。学生可在学院学习解剖、描绘裸体,接受专业的美术教育
。启迪学院培养出了圭多·雷尼等优秀学生,它的诞生标志着学院派风格的开端,也象征着艺术家将要摆脱匠人的地位。科尔托纳,巴贝里尼家族的
胜利,意大利,1633—1639年乔凡尼.高利,耶稣之名的胜利,意大利,1676—1679年安德里亚.波佐,圣依纳爵的荣光,意大利
,1691—1694年 壮观的天顶画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筑装饰的一大特征。炫目的天顶画结合巴洛克式的建筑和雕塑,塑造出超越建筑本
体的夸张错觉,带着强烈的精神感召,迎合了教会吸引信徒,抵制新教改革的需求。科尔托纳、波佐、高利都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天顶画艺术家。提埃
波罗,行星和大陆的寓言,1750—1753年卡纳莱托,威尼斯大运河入口,意大利,约1730年 辉煌一时的威尼斯画派在巴洛克时
代停滞不前,直到18世纪的洛可可时期,才出现了一批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提埃波罗和卡纳莱托。他们一个发展了意大利的幻觉天顶画传统,在欧洲各地绘制了许多带有洛可可色彩的大作,被誉为当时最优秀的装饰艺术家。另一个则专注描绘威尼斯风光,用照相般的精确度,自然的光影和大气透视,记录下18世纪中叶的威尼斯。谢 谢 观 看荷兰风景
献花(0)
+1
(本文系昆仑六月雪z...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