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大自然01
2024-02-01 | 阅:  转:  |  分享 
  
在地球上最美丽的疤痕中探访野生动物

汪永晨



  2011年7月,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一行24人来到了非洲的肯尼亚。在国土面积相当于中国四川省的东非高原之国肯尼亚,散落分布着大约60个野生动物园,其中有26个是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中,位于肯尼亚东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处的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堪称肯尼亚野生动物园的“王中王”。

  肯尼亚之行,我们一直行走在东非大裂谷中。大约两千五百万年前,这里丛林密布,后来地下炽热的熔岩向上涌动,地壳在强烈张力的作用下断裂,大型火山沿着断裂带隆起,留下一道无法愈合的疤痕,造就了东非大裂谷。所以有人将这里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一道疤痕”。然而,火山熔岩并不是毁灭者,而是新生命的缔造者,给万物带来了无限生机,促成了大量生物的繁荣和演化。大裂谷纵切东非九国,向南延伸数千千米,融合了大型山谷、火山和水草丰美的平原,塑造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养育了全世界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大型食草动物。也使这里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正是由于大裂谷的形成,森林逐渐后移,人类的祖先迁徙到了草原上。草原动物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有营养的食物,加速了人类的进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片热土——东非大裂谷。

非洲人以东非大裂谷为豪,说这里肥沃的绿地、富饶的村庄是他们宝贵且美丽的家园。在肯尼亚追寻野生动物的足迹,马赛马拉是不容错过的。我们之所以选择7月份去那里,是因为7月正是这里野生动物大迁徙的季节。

  爱莫能助的长颈鹿妈妈



  在肯尼亚观看动物大迁徙,最重要的地方莫过于马拉河。马拉河发源于多雨山区,将马赛马拉原野一分为二。每逢迁徙季节,数以万计的野生动物长途跋涉,不畏激流的阻挡和鳄鱼的袭击,强渡马拉河。那场面气势磅礴,惊心动魄。这场生死大逃亡犹如一部宏伟悲壮的生命史诗,阐释着大自然最朴素的生存法则。

  去马拉河准备一睹角马迁徙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有幸聆听到张宏宇先生的故事。他在肯尼亚已有二十多年的旅游经历,他给我们讲述了他亲眼目睹的狮子攻击长颈鹿的经过,本文将张先生的讲述转述如下,与大家共享。“在非洲看到一只长颈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因此,我们起初并没有太在意远处的一只长颈鹿。后来,我们发现这只长颈鹿的后面还跟着一只狮子,便驱车过去跟随。近一些的时候,我们发现,长颈鹿和狮子之间竟然还有一只小长颈鹿!母长颈鹿不时地往前跑出十多米,然后回头等着小长颈鹿,这样往返数次,后面的狮子一直紧追不舍。离得更近一些时,我们看到小长颈鹿的脖子上已经鲜血直流——它受伤了,但在这危急时刻,它却不能有片刻停歇。母长颈鹿在稍远处转身回望,急切地等待命悬一线的小长颈鹿,希望它赶快跟上来。但是,小长颈鹿伤势很重,只能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就在母子相距尚远的时候,狮子趁机窜了上来,猛地把小长颈鹿扑倒在地,张开了血盆大口。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母长颈鹿狂奔而来,用强有力的前腿做武器,对那只狮子又踢又踩。在这位高大的母亲面前,狮子不得不放弃了到手的小长颈鹿,快怏不快地逃到树丛里。

  由于离得远,我们看不到倒在草丛里的小长颈鹿,只看到它的妈妈一直守在那儿。这对无助的母子接下来还会遇到什么?小长颈鹿的劫后余生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几分钟后,小长颈鹿终于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母鹿便召唤着它继续前行。由于前面两次被袭击的经历,小长颈鹿的伤口鲜血如注,明显己体力不支。茫茫草原,前途未卜。

  天色已经很晚了,又有七只母狮围拢过来,把长颈鹿母子俩团团围住。此刻双方力量悬殊,母长颈鹿也命在旦夕了。然而,狮子们虽然气势汹汹,却也不敢轻举妄动,也许是对长颈鹿那强劲的腿功早有领教之故吧,它们只是围住这对母子。双方对峙的局面僵持了十分钟左右,母长颈鹿突然迈开长腿跑起来,几只狮子立即跟在后面追。另外两只狮子见小长颈鹿失去了靠山,便将其再次扑倒。

  追袭母长颈鹿的五只狮子跑了大概有一二千米后便放弃了,小跑着回来享受小长颈鹿这顿美餐。母长颈鹿也许心怀万千不舍和无奈,却又别无选择,值得庆幸的是“她”只身成功逃亡。

  其实,狮子通常是不袭击长颈鹿的,因为长颈鹿的腿强劲有力,能把狮子的脑袋踢碎。另外,长颈鹿身材高大,咽喉部位高达六七米,狮子难以企及,但矮小体弱的小长颈鹿就不同了。在草原上,这种残忍的杀戮和弱肉强食的场面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在生死较量中完成优胜劣汰,这是大自然的冷酷,也是大自然的仁慈,因为经过这样的考验之后,能活下来的必然是有利于种族延续的那一只。” 张红宇的讲述让我们感慨良久,能亲眼目睹动物捕食的精彩镜头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的确是难得的幸事,但如此血腥的场面实在叫人不忍直面。

  难得一见的非洲狮围猎



  这里的动物成群结队,散布在辽阔的草原,或走或跑, 自由游荡, 目之所及,处处如此。对于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来说,面对那么多平时只有在动物园甚至电视屏幕上才能看到的动物,要不是怕惊扰它们,大家真的要惊呼不断了。

  2011年7月26日下午,我们正在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里看角马吃草、长颈鹿漫步和狮子打盹儿,突然,所有的越野车都疯了一样往一个方向开过去——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场面。我们瞪大眼睛坐在车里四处张望,既紧张又兴奋。很快,汽车一辆接一辆,都挤在了一处——原来是难得一见的非洲狮围猎。有同伴看到了母狮子带着小狮子把角马扑倒在地的一瞬间,而我看到的是守望在旁的母狮和小狮子们进食大餐的情景。

  就在我们意犹未尽还想多拍些照片时,司机把车掉头开走了。他边走边解释:公园有规定,车子只能在公园里的路上走,不许轧草地。然而,每当遇到动物捕食的场面时,为了让游客尽兴,司机通常会网开一面,然后尽快开回路上,以免被罚。听到这样的解释,我们也理解了司机的苦衷,虽然我们深爱大自然,渴望亲近大自然,但是有时候,有些人确实在进行着伤害大自然的举动,真应该自觉遵守、积极维护。

  非洲狮有“林中之王”的美誉,属于大型猫科动物,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但是并未被列入濒危或受威胁物种。非洲狮体色多样,但以浅黄棕色为多,雄狮站立时肩部高达122厘米,体长150~240厘米,尾长平均90厘米,体重可达150~250千克。在所有猫科动物中,非洲狮的群体意识最强,它们能够和睦相处。头领雄狮的主要职责是保卫领地,其他雄狮负责保护雌狮。和所有的猫科动物一样,雌狮比雄狮体型要小。

  一个非洲狮群体中通常有近二十只狮子,包括十多只成年雌狮、四五只成年雄狮和几只幼狮。它们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横躺竖卧在树荫下休息,这也是其他猫科动物的生活习性。

  司机高敦告诉我们,非洲狮吃饱后可以一觉睡上五天五夜,醒了再吃下一顿。所以,在肯尼亚如果能看到狮子,无论它们是走着还是在捕食,都是难得的好运气。

  非洲狮群体的核心是四五只雌狮,它们从小在一起生活、成长,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母狮全年都能生育,允许群内非亲生的幼狮吃自己的奶,这在哺乳动物中是很少见的。幼狮6个月大才断奶,两岁左右便可以自己猎食。按照这样的繁衍速度,一个狮群通常能保持一定的个体数量,在年龄上也有合适的梯度。 在狮群中几乎所有的“家务事”,如狩猎、寻觅食物等,都由雌狮包揽。雌狮在逆风追捕猎物时十有八九能成功。

  同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狮子的视觉比嗅觉更重要。围猎的狮群通常有十来只狮子,它们把捕猎对象围在中间,切断猎物的退路,然后慢慢缩小包围圈。尽管狮子的奔跑速度高达每小时60千米,但是它们的猎物往往比它们还快。为了避免过早被猎物发现,狮子必须悄悄接近猎物,只有在30多米远的范围内发起突然袭击,才有可能成功。等待良机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雌狮必须具有极大的耐性。非洲荒原是安宁的,但安宁中又时时充满杀机。看到狮子捕食后,我由衷地感叹:大自然赋予每一种动物的本领真是神奇!我们在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两次看到狮子捕猎,一次成功了,另一次却失败了。狮子的主要狩猎对象是较大的羚羊、角马和斑马等。旱季来临时,这些食草动物会迁移到雨水充足、青草繁茂的地方去。在洪水泛滥的季节,留下来的狮群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非洲荒原的和谐社会



  其实,我们在非洲荒原上看得最多的并不是捕猎的景象,而是斑马、犀牛旁若无人地徜徉在湖岸边的草地上悠然吃草的和平景象。还有犀牛,它们身躯强壮,披着厚实坚韧的“盔甲”,除了人类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天敌敢向它挑战,哪怕是百兽之王的狮子也不敢藐视它。无论是能奔善跑的斑马还是体态纤小的鸟儿都是犀牛的好朋友。我们时常看到一只小鸟站在犀牛身上或近旁,如影随形,伴其左右,这便是“犀牛鸟”。它们是“清道夫”,专门为犀牛清理身上的寄生虫。有了它们的帮助,犀牛便可免遭蚊虫叮咬。难怪有人说:在动物世界里,犀牛与犀牛鸟演的是一出《哥俩好》的戏剧。

  非洲野生动物的奇观并不仅仅在于每年一次长途跋涉的大迁徙,还在于种类各异的食草动物的组合方式。虽然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食草技巧,但它们联合起来,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割草机”,并共同维系着草原生态的生物链。食草动物的聚合成群非常有学问。这样聚合后,不仅仅可以使敌人不过多地注意到自己,还可以和同伴们团结一致,用集体的力量互相保护。

  此外,我们从当地司机那里得知:角马的嗅觉异常灵敏,能觉察到远方的雨水,以此决定迁徙的大方向;斑马的视觉和记忆力超群,这样就可制定可靠的迁徙路线。所以,斑马总是迁徙大军的先头部队。

  生态学家徐凤翔通过细致的观察,对角马总结出三点认识:亮点、暗点和趣点。他认为,长期以来,角马名不正言不顺,以后要为角马正名。所谓“角马”,实际上并不是马,因为马无角,其准确的名称是羚,即黑尾牛羚。人们常说“风马牛不相及”,本意是说牛与马不相干。而牛羚与牛与马均不相干,而是羚羊的一种,称其为“白胡子牛羚”最为贴切。牛羚在马赛马拉已有两百万年的演化历史,已经有相关化石发现。

  草原上的肉食动物也很多,很多人一下就会想到狮子、豹子,也有人会想到秃鹫。在一些动物学家眼里, “对食肉动物即使是进行最粗略的调查,从秃鹫的生活方式上也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善良而有益的动物”。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们由于时常看到成群的秃鹫围着绵羊或小牛的尸体进食,因此人们就得出了一个结论—-秃鹫是食肉动物。其实,秃鹫是食腐动物,.它们的重要职责就是清除腐烂的动物尸体,这也是自然界中必要的物质再循环过程。秃鹫和鹰不同,秃鹫自己并不捕杀猎物,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处于绝望或饥饿状态的秃鹫才会捕食弱小的动物。

  我们在非洲时正是能看到野生动物大迁徙的季节,然而,我们在马拉河却没能一睹那壮观的场面。不过看到那么多野生动物在它们世代生活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解并学习动物的生存智慧,我们已很知足。

  我们此行还采访了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署的高级官员王之加先生,他说:从坦桑尼亚到肯尼亚,这些动物为什么每年都要这样大迁徙呢?从动物演化的角度来说,每年一次的大迁徙中,老弱病残就被淘汰掉了。特别是途经马拉河时,迁徙动物中的老弱病残者往往成为鳄鱼的腹中餐。正是这样看似残酷的自然淘汰保证了种群中的优良遗传基因能够传承下去。关于动物大迁徙的另一个理论是:旱季中的坦桑尼亚水草匮乏,而肯尼亚这边正是雨季,水草丰盛,动物大迁徙可以做到两边“通吃”。

  王之加先生说,有一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找到让人信服的解释,那就是动物在迁徙的时候,为什么能像训练有素的部队一样,一个挨一个地依序行进,而不是散兵游勇般乱闯?每天凌晨它们开始集结,形成方队,集结完毕后,头领会观察情况并决定何时出发,头领率先行动,然后才是按顺序的列队行进,这种有秩序的迁徙非常壮观,也很值得研究。动物世界奥妙无穷,可供我们人类学习的太多了。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危机就可能随时出现。这是我从非洲归来后的最大感受。

  水桶里上演赤道奇迹



  在非洲,肯尼亚是为数小多的跨越南北半球的国家,因其地理位置独特,在此可以观察到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赤道现象,为途经这里的人们平添一份惊喜。我们此次便有幸目睹了当地人用水桶演示的赤道奇迹——火柴棍的漂移。演示者首先在一桶水里放上一根火柴棍。水桶放在赤道上时,里面的火柴棍儿好像被催眠了似的一动不动。但只要把水桶移到离赤道几步以外的地方,桶里的火柴棍儿就像睡醒了似的开始在水里转动起来。神奇的是,水桶放在南半球,火柴棍儿会沿顺时针方向转;水桶放在北半球,火柴棍儿就沿逆时针方向转。是什么魔力使火柴棍儿在水桶中如此转动?表演者说,这是南北半球各自的磁场方向不同所致。

  对我们这些热爱大自然的人来说,在东非大裂谷,神奇的发现层出不穷。东非人裂谷并非像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那样纵深很人的大峡谷。它是一个经火山长期反复活动之后形成的缓盆状盆地,地层古老且土壤肥沃。由于这块盆地延伸很长,因而由几个国家共享这片得天独厚的富饶之地。东非大裂谷使印度洋和其他水系的水汽能够充沛环流、滋润万物;丰厚的土壤积累则为物种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交界处的裂谷地带,曾发现距今350万年的“能人”遗骨,正是这片热土养育了最早的人类。

  高居雪山的热带雨林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脉,海拔5963米,有“非洲屋脊”之称。乞力马扎罗山还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由三个主要的死火山——基博( Kibo)、马温西(Mawensi)和希拉(Shira)构成,至今还保留着典型的火山锥和火山口的形态。这里的植被因高度和坡向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垂直变化,周围高原的半干旱灌木丛、南坡水源充足的农田、茂密的云林、开阔的沼地、高山荒漠、苔藓和地衣的共生带等诸多景观集结于此,令人称奇。

  2011年8月3日,“绿家园生态游”一行人从坦桑尼亚一侧向乞力马扎罗雪山第一营地攀登。我们本想爬这座赤道雪峰,未曾想竞走在了热带雨林里。山麓气温有时高达59℃,峰顶的气温又常在零T34℃左右,我们穿梭于茂密雨林中,遥望白雪皑皑的山顶,领略着大自然的神奇。乞力马扎罗山体大致可以分为六个垂直自然带。受海拔、降雨、气温、植物群和动物群五个因素的影响,大约以海拔1000米为一个梯度分带。在海拔2000~5000米的山腰部分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其中不少树木是非洲乃至世界珍稀品种。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腰部分,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得益于肥沃的火山灰土壤,这里的热带经济作物长势良好,山脚部分气候炎热,树荫下的气温也常在30℃以上,这里的辽阔莽原已成为热带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家园。

  我们用了5个小时从山下爬到海拔3000多米的第一营地,沿途见到老茎生花、独木成林、绞杀攀附、悬垂气生根等诸多雨林胜景。在跋涉中收获欣喜,在欣赏中忘却疲惫,5个小时的行程竟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对于热爱自然、喜欢登山探险的朋友来说,攀登乞力马扎罗山实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体验从热带雨林到极地冰原跨度如此之大的气候变化,还能领略不同自然带的植被风光。然而,因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顶的积雪已经越来越少。近年来,山顶冰川退缩十分严重,甚至出现“雪冠”消失的情况。如果任其恶化,15年后乞力马扎罗山的冰盖将不复存在。据相关研究报告称,气候变暖已经导致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体积在过去100年间减少了近80%。如何保护好乞力马扎罗山的生态环境并使之永葆生机,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让高居雪山的热带雨林成为我们世代子孙都有机会探访的胜景,这些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

  一淡一咸,两湖遥相望



  纳库鲁湖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内,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北150千米处,海拔1753~2073米,长65千米,面积188平方千米。因处于火山带,湖水盐碱度较高。依赖这种水生环境的浮游生物引来了数以百万计的火烈鸟。1968年,当地政府在将其划为鸟类保护区的基础上,进而将其扩建为非洲第一个保护鸟类的国家公园。温和的气候,丰茂的水草,火烈鸟那白中带有玫瑰色的身影倒映在平静的湖面,湖岸的金合欢树如‘双双大手保护着这片享誉世界的鸟类天堂。在一望无边的荒原上,常能看到散布的一棵棵合欢树,行走在断断续续的绿荫下,我们不禁对这些孤独的“大手”产生疑问——为什么这里的树冠如此蓬勃伸展?生态学家徐风翔告诉我们:每一种植物的特点都与其生境密切相关。首先,这里光照强,植物为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其枝叶必然尽量伸展;其次,这里旱季雨季分明,水是生命之源,因而在暴雨时,植物的根茎叶势必趁机开启强大的吸收功能,丰盛的枝叶有助于锁住水分,以备生长所需。当长途跋涉的旅者干渴难耐时,在这些吸饱了水分的枝干上划一道,便可从中吸水,可解一时之困。此外,较大的树冠还可以减少蒸发量,有助于涵养水源。可见,为了在严酷的生态环境中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土树种经受了自然环境的长期考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在拥有众多野生物种集群的非洲荒原上,我们也常常碰到很多单株的面包树。当地人也管它叫父亲树或霸王树。面包树的形态特点让人一目了然:粗壮的主干非常醒目,有的树龄在千年以上,胸径竟然将近9米!与众不同的还有那复杂的分枝,看上去很像根系,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倒生的树,即说它上面是根下面是干。面包树的展叶期很短,每年大概只有两三个月,其他时间都是光秃秃的。它的果实是一串一串的,大小相当于菠萝蜜。

  徐凤翔先生说:这里的植物虽然看起来稀疏,但种类还是很多的,而且生在特定的干荒、干湿交替季节里,是典型的赤道干荒地区的植被。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使这里的经济作物,如木瓜、菠萝、茶和咖啡等拥有得天独厚的生长优势。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间眼前又出现了一片景色迷人的湖水。

  这是位于内罗毕市西北90千米处的纳瓦沙湖,距离纳库鲁湖仅30千米,虽然此湖也位于大裂谷内,但该湖是淡水湖,湖面海拔1900米,南北长20千米,东西宽13千米,最深处20米。纳库鲁湖和纳瓦沙湖一咸一淡,遥遥相对,如两颗明珠镶嵌在肯尼亚美丽的版图上。纳瓦沙湖被誉为是肯尼亚最美的淡水湖之一,湖边有大片纸莎草沼泽,湖中盛产鲈鱼和非洲鲫鱼,河马和各种水禽悠游自在,不时有小游船划过水面,游客可以借此饱览胜景。

  我们乘坐小快艇时,导游说给划船的船夫一点小费,就可以看到鱼鹰抓鱼,5美元一条鱼。我们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呢,船夫已经向湖里扔了一条小鱼。几乎是同时,从很远的树尖上飞下来一只大鸟。就在那一刻,我及时按下了相机快门,拍到了鱼鹰伸着爪子往前扑的画面。紧接着,鱼鹰用铁钩似的爪子从水中抓起鱼,然后飞回树上。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然而这激动人心的表演却让我们难以忘怀。

  湖中的新月岛是私人动物保护区,小岛美丽而富饶,因鱼虾众多,大白鹭、埃及圣鹭、鹈鹕、鸬鹚、非洲雉行鸟、黄嘴白鹭、斑鱼狗、鱼鹰等几百种鸟类在此汇集。这里不仅是鸟儿的天堂,也是斑马、长颈鹿和羚羊聚集之处。岛上的各种动物像是生活在一个和睦大家庭里的成员。动物与人友好相处,无论人们怎么靠近,或者拍摄它们,它们总能旁若无人地自娱自乐。岛上令人目不暇接的动物和悠闲自得的氛围让我们深深地眷恋这里,也让我们再次体悟到人类不仅是社会之子,更是自然之子,人与自然本应和谐共生。

  安伯塞利——大象的天堂



  在非洲看大象,安伯塞利国家公园几乎是所有游客的首选之地。在这片开阔的原野上,常能看到善良敦厚、憨态可掬的大象成群游荡。然而我们造访的那天,一进公园就看到一只大象一动不动地倒在泥地里,原本庞大的身躯有一大半都看不见了。众所周知,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几乎没有天敌,即便是自然死亡,也很少能在野外看到大象尸体。我们猜测,这只大象也许是患了严重的疾病,也许是过于年迈体衰,总之它已经预知自己生命将走到尽头,于是选择了安乐死——默默地沉入泥里,独自面对生命的结束。眼看着它进入这种状态,我们心头也沉甸甸的,只能在心里对它默默祈祷了。

  就在我们还沉浸在无限惋惜中时,一群大象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坐的越野车前走过。成年象泰然自若,步伐坚实,天真顽皮的幼象一边甩着长鼻一边小跑。它们身上沾着一层泥巴,有的地方已经晒干,有的还是湿的。

  安伯塞利的大象真不少。在两个半小时内,我们就看到了六七群大象,每群大约30只。它们与游客在5~10米近的距离内安然相处,那种感觉跟从屏幕上或动物园里看大象大不一样,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徐凤翔先生说,据他观察,这里的非洲象在丛林地带也显著存在。被大象啃食树皮后,豆科的刺槐成片枯倒,也是这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在两个半小时里,除了成群的大象外,我们还看到其他十多种野生动物。我不禁再次感慨:肯尼亚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虽然非洲在很多人眼里是贫穷的、落后的,但是那里的野生动物却能够自由安详地生活。这让我们每一位走进东非大裂谷的绿家园生态游参与者心生感慨。

  结语



  近年来我一直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关研究进展,特别关注乞力马扎罗山冰雪消融的相关报道。据气候变化组织研究,非洲大陆的地球物理学特征决定了这里的升温速度将比全球变暖的平均速率快1.5倍。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耕地逐渐退化、疟疾瘟疫流行,同时也迫使人们重新认识、思考并尊重自然规律。诸多现象警示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已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社会层面,而应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

  2011年11月底,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第17次气候变化大会上,有专家指出:极端气候已经打乱了非洲的农业和其他生存环境。前两年,我在国际环境记者论坛上曾采访过来自肯尼亚西部的农民奈丽。她告诉我,每年的六七月份是肯尼亚动物大迁徙的时间,但是这几年很多动物在迁徙途中因干旱渴死。而且,现在的肯尼亚,雨季的时间发生了变化,以往人们在大雨中庆祝圣诞节的情景已不复存在,如今的圣诞节常常是干燥的。二三十年前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从来不会被蚊子叮咬,可是现在,蚊子出现了,疟疾也来了,甚至有人因此而丧命。

  发达国家对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生活极为简单的非洲人却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的确发人深省!希望人们在欣赏非洲野生动物和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努力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而认真思考并付之行动。

空中巨无霸——白尾海雕

刘立才



  每年隆冬时节,在大连市金州西海近岸封冻的冰面及上空,常可看到一种体形健硕、性情威猛的大鸟。它们有时在蓝天上翱翔、盘旋、俯冲,有时在冰面上悠闲地漫步、起舞、嬉戏,有时杀气腾腾地驱赶、追捕海鸥……这些威猛的大鸟就是被誉为空中巨无霸的大型猛禽——白尾海雕,现为我国一级珍稀保护动物,它们身姿矫健,野性十足,令人神往。

  每年按时来度假



  元旦前后,我国北方地区逐渐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此时,大连市一些沿海浅滩通常会被冰面覆盖。2005年以来,每年1月初白尾海雕都会飞越千山万水,按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大连市金州西海,数量最多时达40多只。3月初海冰开始融化时,它们又会准时回迁。,其间,慕名而来的鸟类研究人员、观鸟爱好者和摄影人士络绎不绝。人们将汽车一字排开,停在海边,然后从车窗中探出长枪短炮般的摄影装备,瞄准冰面上和空中自由表演的白尾海雕尽情地拍摄,那阵势如同扫射一般,场面蔚为壮观。

  2008年5月,我开始成为这支大部队中的一员。虽然只是利用业余时间观鸟,但由于家住大连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对白尾海雕的观察和拍摄至今已经持续4年,对其冬季的生活习性也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

  白尾海雕属于鹳形目、鹰科、海雕属,是全球性近危鸟种,1988年成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8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白尾海雕体长约90厘米,重2.8~4.6千克,头及胸为浅褐色,嘴、脚为黄色,尾短而平,呈白色楔形,因此得名白尾海雕。亚成体褐色较重,嘴黑,不同年龄段具有不规则的锈色和白色点斑。随着年龄的增大,羽色越来越浅,嘴逐渐变黄,尾巴逐渐变白。白尾海雕多栖息于河边、湖泊周围及沿海地带,在我国繁殖于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池周围。冬季,白尾海雕主要集中在大连市,但也有少量出现在我国北方的其他地区,如北京野鸭湖湿地、沈阳和抚顺的浑河沿岸等。白尾海雕性情凶猛,以鱼、水鸟、鼠类及野兔等小型动物为食,也吃腐肉,据说食物匮乏时它们还会攻击猫、狗及其他家畜。我曾见到过这样一幕:一只狗凑到白尾海雕跟前,但白尾海雕不为所动,依然气定神闲——怎样一种威猛神勇才能成就这份从容镇定?

  白尾海雕每年都飞抵大连金州的西海过冬,是因为这里有比较丰富的食物来源,是相对理想的栖息场所。金州西海濒临渤海,属于滩涂湿地,毗邻沈大高速公路,距大连市中心区平均距离30余千米。大连毛茔子地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就建在这里,大量城市生活垃圾吸引着数以万计的灰背鸥、黑尾鸥、银鸥和红嘴鸥等前来觅食。而它们又吸引着白尾海雕前来觅食,于是形成了生活垃圾一海鸟一白尾海雕这样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另外,每到隆冬时节,这片浅海滩涂相当一部分将被冰面覆盖。,对白尾海雕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理想栖息地,吃住不愁,安乐无忧。因此,每年从1月初至3月初,白尾海雕都会按时来这里“度假”。

  观察和拍摄白尾海雕的过程充满乐趣。它们习性懒散,总是长时间蹲立在冰面上,一般中午前后才起来活动筋骨,开始觅食。它们在空中盘旋时颇有王者风范;有时在冰面上驱赶海鸥,所到之处,成群的海鸥蜂拥而起,白尾海雕趁机锁定目标,向鸥群中的老、弱、病、残发动袭击。别看白尾海雕体形硕大,但身手非常敏捷,我曾亲眼目睹一只白尾海雕轻而易举地捕获了一只海鸥,然后动作娴熟地将其羽毛撕掉大快朵颐。遗憾的是,由于距离太远,没有拍摄到它捕食海鸥的高质量照片。

  这些空中巨,无霸很聪明,我曾两次目睹这样的情景:海鸥腿上缠着塑料袋拼命地飞,海雕在后面穷追不舍。原来,捡食垃圾的海鸥有时会被塑料袋缠绕住腿,这一致命的累赘增大了飞行阻力,使其灵活性大打折扣,因此它们也往往成为白尾海雕的攻击对象。白尾海雕具有独食性,争夺食物时相互间也会大打出手,“雕”仰马翻, “食物保卫战”的场面也是动人心魄。

  帮海雕补充口粮



  2010年和2011年,金州西海曾经连续两年发生过白尾海雕死亡的事件,2011年有8只亚成体死在冰面上,令人痛惜。根据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化验的结果,排除了人为投毒的可能。那么它们为什么夭折呢?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野生鸟类观察研究和宣传报道的《大连日报》资深记者谷国强分析,这是由于食物短缺,海雕捡食生活垃圾中毒引起的。前些年每到冬季,仅海鸥就有4万多只来此过冬,此外还有野鸭等水禽。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恶化,海鸥数量锐减。记得我在2009年观察并拍摄白尾海雕时,垃圾场上空盘旋觅食的海鸥遮天蔽日,落在冰面上密密麻麻一大片,而2012年其数量明显减少到仅1万只左右。海鸥数量锐减,致使白尾海雕食物短缺,不得不捡食垃圾,亚成体因缺少生活经验,更容易因误食而中毒。

  为了避免白尾海雕中毒的悲剧再次发生,大连市的环保人士自发行动起来,学习自然保护区人工投食的做法,买来新鲜的鸡架投放在冰面上,为饱受饥寒的白尾海雕送来“爱心便当”。白尾海雕非常爱吃鸡架,有时它们来个俯冲,用锋利的双爪抓起鸡架飞到离岸稍远的地方享用;有时干脆就在投放点就地解决。它们用爪按住鸡架,用尖而有力的大嘴将鸡架撕成小块,然后连同骨头一起吞下。人工投食促成了雕与人和谐共处,形成了令人欣慰的双赢模式。2012年来金州西海过冬的白尾海雕共24只,因为有良好的食物补充,它们个个健康威猛,已于3月初飞回繁殖地。在人工投食的过程中,人们以真诚的行动取得了白尾海雕的信任。它们敢于大摇大摆地在距岸五六十米远处泰然自若地用餐,也给游人提供了理想的观察和拍摄机会。

  老朋友“小张”



  在每年前来金州西海过冬的白尾海雕中,有一只被鸟友们亲切地称为“小张”,这个名字从何而来呢?

  原来,几年前北京的鸟友来金州西海拍鸟,一只白尾海雕好像理解这些远道客人的心情,给他们创造了理想的拍摄机会,使他们拍到不少满意的片子。于是,有的鸟友就亲切地称这只善解人意的海雕为“小张”。一传十,十传百, “小张”的名气越来越大。

  “小张”是一只成年白尾海雕,也是金州西海的常客,每年都能在这里见到它的身影。它不但体形健壮、羽色漂亮,而且对人友善,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拿我今年的观察和拍摄来说,好几次理想的机会都是在“小张”的带领下创造的。当时,多只白尾海雕保持高度警惕,只在远处的冰面上观望,突然, “小张”从空中悄然而至,盘旋、俯冲,大大方方地落在投食点享用美餐,其他海雕见状便纷纷效仿,一时间在鸟友面前呈现出群雕进食、争食的生动场面, “咔嚓、咔嚓”的快门声顿时响成一片。

  然而,鸟友们对“小张”心怀感激的同时,又难免有些担忧。今年我们发现“小张”在进食时,只要其他海雕(哪怕是亚成体)前来争抢,它都会让开,不像其他海雕那样护食争抢, 可能“小张”是真的变老了。于是,鸟友们在谈论、感谢“小张”时又增加了新内容——祝它健康长寿。

  “跟屁虫”喜鹊



  日常生活中,喜鹊是最常见的鸟类之一。这种鸟的领地意识非常强,只要有“恐怖分子”进入其势力范围,便群起攻击,直至将入侵者赶跑为止。即使对于白尾海雕这种大型猛禽,喜鹊也像“跟屁虫”一样不停地骚扰。

  我在观察中发现,喜鹊虽然没有对白尾海雕实施猛烈的攻击,但常常像影子一样跟着海雕,特别是在海雕进食的时候,喜鹊围着海雕转, “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更有甚者还去啄海雕的尾巴,或跳到海雕的背上。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原来喜鹊是在捡食海雕进食时掉下的残渣。,白尾海雕对喜鹊的骚扰也是无可奈何。鸟友们觉得有趣,戏称喜鹊为“臭无赖”、 “跟屁虫”。

  “大本营”令人忧



  白尾海雕把大连金州西海当成了它们冬季的“大本营”。近10年来,每年都来这里过冬,平均数量三四十只,这在国内是极其罕见的,难怪一些鸟类研究专家把金州西海称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白尾海雕冬季栖息地。但目前这个栖息地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据谷国强介绍,金州西海的龙王庙疗养院墙外就是一片海滩,这里曾经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际濒危鸟类虎头海雕的越冬地。2004年他在做野生鸟类调查时,在岸边山崖上发现过虎头海雕。然而,由于海滩被填埋开发,虎头海雕早已销声匿迹,国人想观察和拍摄虎头海雕,不得不远赴日本北海道。每当谈起这件事,谷国强就痛心不已。目前,白尾海雕在金州西海的冬季栖息状况也不容乐观,有些被填埋的浅海湿地已经高楼林立,照此下去,虎头海雕消失的悲剧极有可能在白尾海雕身上重演。因此,我呼吁并祈祷:人们在发展和美化自身环境的同时,也给这些美丽、威猛的大鸟留点生存空间吧!

  2012年“斯巴鲁生态保护基金”发布会

  暨“斯巴鲁生态环保之旅”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为繁荣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和宣传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理念,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 2012年“斯巴鲁生态保护基金”发布会在国家林业局举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2012年斯巴鲁生态保护基金的使用计划,并同时举行了2012年“斯巴鲁生态环保之旅”启动仪式。

  斯巴鲁生态保护基金自2008年设立以来,以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持续注入善款,至今累计近500万元,现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益基金之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通过友好合作,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斯巴鲁生态之旅,大力宣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珍惜野生动植物的环保主题,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果。2012年,斯巴鲁生态保护基金将继续设置“斯巴鲁生态保护奖”,依照详细的参评办法评选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环保卫士”。相应的生态环保之旅已定于6月中旬在北京启程,届时斯巴鲁考察团将探访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以务实的精神践行“支持环保、平衡生态”的理念,带动更多民众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来,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努力,环保理念将深入人心,环保队伍将日趋壮大,中国的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有效的改善。

冬夜赴辽运麋鹿

郭耕



  麋鹿,俗称“四不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动物。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古人对麋鹿的记述不绝于书,屈原、班固、许慎、杜甫、沈括、苏轼、陆游、李时珍、爱新觉罗,弘历(清朝乾隆皇帝)……曾提及麋鹿的古人不胜枚举,甚至传说中姜子牙的坐骑以及指鹿为马、逐鹿中原等典故皆与麋鹿有关。

  北京南海子糜鹿苑(下面简称麋鹿苑)是麋鹿科学发现之地、麋鹿一度灭绝之地和麋鹿成功回归之地。2012年是麋鹿科学发现147周年、麋鹿回归祖国27周年。而今,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麋鹿苑,在人文、科普、环境教育和游憩等方面正在发挥着别具一格的作用。

  “何日相将去,千山麋鹿群。”这是唐代诗人贯休的诗句。2012年初,我设计“唐诗麋鹿台历”时特意选用这句诗,并为千山基地的朋友预留了几册。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一批糜鹿即将被输出到位于辽宁省辽阳附近的千山基地,它们将成为再现“千山糜鹿群”意境的希望之种。这一工作的完成标志着一个新的麋鹿迁地种群的建立及辽河平原麇鹿种群恢复的开始。

  多年来,北京麋鹿苑的保护者不断探索,使这里从1985~1987年只有最初的38头建群种发展到2010年繁育成活逾千头麋鹿。但是,来这里参观游览的人看不到这么多鹿,为什么呢?原来,其中大多数个体己被放归自然,将来还会有更多糜鹿陆续踏上回归之路。辽河流域是糜鹿历史分布区域的最北限,糜鹿种群在这里的恢复不仅具有动物地理学的自然历史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糜鹿苑与千山基地的研究人员将重点针对糜鹿在高纬度、低温度环境中的繁育情况开展研究,进而考察麋鹿对严寒天气的适应能力。

  2012年2月22日晚9时,运送麋鹿北上的两辆大型卡车率先出发了。半小时后,我们乘坐的小汽车也踏上了旅途。千山基地的马总亲自开车,同行的还有我和几位媒体记者朋友。尽管二十余年来我一直与动物相伴,但已多年没有长途运送动物了,新奇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为了与众多关心这次活动的朋友分享运送麋鹿的特别经历,我一路上用手机发微博,实时播报我们的行踪与见闻。我们乘坐的小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向北奔驰。2月23日零时,到达了河北滦县服务区,但是两辆先出发的运鹿车一直没有踪影。公路上的大货车非常多,难道是我们看得不仔细,错过了?我开始觉得有些不安了,电话联系后得知他们正在滦县加油。马总把小汽车停在滦县服务区进口外,我和记者小马绕场一周,在服务区内近百辆卡车阵中搜寻了两遍,才找到那两辆装载麋鹿的大卡车。看到车里的麋鹿一切正常,我才放下心来,零点23分,又忙里偷闲,发微博向大家报平安。

  我们继续前行,这次我来开车,2点20分便出了山海关。不久,马总一觉醒来,换下了我这个临时司机。



  3时50分,我们行至京哈高速葫芦岛段时,前方出现车辆拥堵,我们只好停车。没想到,从这时起,我们的堵车噩梦便开始了。我开始担心麇鹿的安危。一路上记者们最爱问的就是:麋鹿怕不怕冷?在东北养麋鹿,它们受得了寒冷吗?尽管我一直都回答:糜鹿不怕冷,但实际情况如何还得经过实践和时间的考验。现在谁也不知道会堵到什么时候,冰天雪地的冬夜里,又是在寒风凌厉的高速公路上,糜鹿会平安无恙吗?

  天色渐亮,我几次钻出车外拍摄附近的景致:一动不动的车队和路牌, 日出的雪景,还有路边卖方便面的一对农民夫妇。他们乐观善良的淳朴形象,提着暖水瓶扶危救困的行为,令在凌晨极寒时刻被困的司机们感到了丝丝暖意。8时50分,急不可待的我又发出微博: “昨夜九点三十从北京出发运鹿,现在我们和20头糜鹿被堵在京哈高速423公里的位置,因为从沈阳到万家路段全线堵死,我们在冰天雪地中已经等待了5个小时了,紧急!紧急!紧急!”如此天寒地冻的气候是对麋鹿生存的严峻考验。

  后来;据说就是我发的这条微博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并得到辽沈地区多家媒体的关注。大约10点,几位媒体朋友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下高速路后会有警车开道。但现在怎么办?车堵得水泄不通,何时才能下高速呢?

  10时52分,我惊喜地听到交响乐般悦耳的鸣笛声,前方车辆开始有动静了,长长的车队终于活动了!7个小时的漫长等待之后,鹿车终于可以启动了。

  11时47分我们经过塔山向锦州进发,一路多见破车残骸。由于昨晚先雨后雪,路面湿滑引发车祸,甚至还见到冲破围挡翻下公路的大卡车,可知昨夜车祸之多。我们本来计划在下一个服务区给麋鹿饮水,再给汽车加水加油,然而,早已在路上堵了7个小时的司机们都有相同的想法,路过的每一个服务区都车满为患。马总电话指示运麋鹿的卡车到服务区出口停车,工作人员提水桶进服务区加水,再出来喂鹿。幸亏我们的运鹿车在滦县服务区已预先加了油,才没有耽搁太久。

  11时58分,我发出微博:“到锦西东了,将从本辽辽出口下高速,人都饿着肚子,好在珍贵的糜鹿在塔山服务区喝上水了。” 13时32分,我们过辽河大桥,在本辽辽路口下了京哈高速公路,拐上G91国道,直奔辽中。

  此时,我们乘坐的轿车仪表盘己显示缺油,找加油站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在一个叫黄泥洼的地方,终于加上了油。此时已下午两点,大家一上午粒米未进。我们找到一家皑皑白雪环抱之中的乡村饭馆,疯抢似的把碗里的蛋炒饭往嘴里填。油足饭饱后再次上路,我们终于在23日下午天黑之前抵达此行的目的地——辽阳千山马家庄呈龙鹿业基地。直到天黑才卸下麋鹿,七八家媒体的记者帮着我们好一阵忙活,终于把麋鹿引进了它们的新家。我细数圈舍里的糜鹿,怎么只有19头?这才发现,由于一路长途奔波,1头未成年雌鹿已经死在车里了,实在叫人惋惜! 2月24日周五晚,我们完成运送麋鹿的任务踏上归途,在回京的火车上我有感而发: “此行辽宁运麋二十头,周三之晚上路,后半夜起于京哈堵车七个小时,全程耗时达二十小时,没吃没喝没睡,同行三家媒体记者一道备受冻饿之苦,周四傍晚终于抵达,连续作战,抢在天黑前顺利卸车放鹿,发现一鹿已毙。今晨再看,又一鹿口带血色,为昨夜跃栏所致,所幸大群安好。参观马鹿、林麝、獾子、野驴等动物后,离开马家鹿场,现于返京途中,祝愿此次迁地保护工作成功,运送到麋鹿历史上分布北限的麋鹿群繁衍壮大。”

  此次辽河之行,意在恢复麋鹿在东北的原始生境,为我国麋鹿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生态文化局面。让我们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保护麋鹿,珍惜麋鹿,共创和谐的地球家园。

走进“约塞米蒂”胜境

周国兴



  近些年,因工作需要我曾多次赴美进行考察与研究,造访过不少著名的风景区,唯独号称美国景色最美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虽多次计划前往,却总是因故无暇成行。2011年7月初的一天清晨,在水文地质学家罗的陪同下,我终于得偿夙愿。我们取道州道41号公路,从南面进入了公园,畅游了“约塞米蒂”胜境之精华所在:约塞米蒂山谷( Yosemite Valley)。

  曲折的发现和命名过程



  Yosemite又译为“优胜美地”或“优山美地”。据说“优胜美地”这个译名为艺术大家张大千先生所取,音意兼备,流传至今。关于“Yosemite”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白人最初来到此山谷时,误以为“Yosemite”是该地一个古印第安部落的名称,故以其命名。实际上,当地原住民为密沃克族(Miwok)印第安人,他们自称为“阿哇尼契”人,而“Yosemite”原是该族语言中的“Yo-shay-ma-tee”,字面意思为“它们中的一些是杀手”,实则指“灰熊”,因此约塞米蒂实际上是指“大灰熊”。灰熊当时是公园内最大的哺乳动物,亦是当地印第安土著的图腾,约塞米蒂曾号称“熊的国度”。不过如今灰熊早已绝迹,据称公园里现在仍栖息着500多头黑熊,它们到处闯荡惹祸,公园各处都有“小心,熊出没!”的警示牌。

  “阿哇尼契”人在约塞米蒂居留已久,以采集、打猎和捕鱼为生。后来人们在加利福尼亚州(下称加州)山麓发现了黄金,淘金者蜂拥而至,矿工们占据了一些部落的地盘。愤怒的印第安人在酋长领导下袭击了贸易站和内华达山脚下的白人移民。为了报复,1851年3月的一天,矿工们组织了玛利波萨军队深入到内华达山脉追击这里的印第安人,并虏获了酋长和族人。追击过程中,有一支分队进入默塞德河( Merced)畔一较隐蔽处,映入眼帘的竟是成片的花岗岩巨石、参天杉树和水花四溅的瀑布!队里有位年轻医生,以当地部落语言“约塞米蒂”称呼此处,约塞米蒂名声由此传开。其实,阿哇尼契人称“约塞米蒂山谷”为“阿哇尼”( Ahwahnee),意思是“嘴巴张开的地方”。约塞米蒂名声大振后,该山谷的原名“阿哇尼”渐渐为“约塞米蒂”所替代了。

  实力与机遇成就世界胜境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于加州内华达山脉的西麓,以内华达山脉的顶点为其东边界线,全境面积3108平方千米。与之相比,约塞米蒂山谷长仅11.2千米,宽1.6千米,虽为中心,面积却很小。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海拔600~4000米,流经公园的默塞德河与图奥勒米河(Tuolumne)均起源于白雪覆盖的山顶。默塞德河贯穿约塞米蒂河谷,而图奥勒米河则蚀刻出公园北半部的图奥勒米河大峡谷。在约塞米蒂可以见到壮观的地质地貌景观,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圆顶——半月丘和裸露的独块花岗岩巨石——船长岩,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约塞米蒂也是内华达山脉中范围最大、最完整的生物栖息地。因其高度落差较大,境内包含了灌木一栎森林、低山地、高山地、亚高山带针叶林和高地五种生态高度分区,其中超过95%的土地为原生地域或荒原。加州的7000多种植物里约50%分布在内华达山脉,而其中的20%生长在约塞米蒂。总之,约塞米蒂以其壮观的峡谷、高耸的花岗岩悬崖、壮观的瀑布、清澈的溪流、成片的巨杉林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闻名于世,正如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所言:这座山谷像座高山大厦,里面“收藏着自然界最精美的珍宝”。

  约塞米蒂长久以来甚少为外界所知。据文献记载,1833年,曾有人从附近经过并见到该山谷,此举被视为首次发现。1849年,两位矿工跟踪一头受伤的熊进入了山谷,成为进谷最早的美国人。1851年,前文提到的玛利波萨军队就是跟随这两位矿工进入山谷追击印第安人的。至此,约塞米蒂的神秘面纱才被揭开。1855年首个观光团沿印第安人小径进入山谷,此后观光人群接连不断。1864年6月30日,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签署了《约塞米蒂捐赠法案》,将约塞米蒂山谷和玛利波萨巨杉林设为受政府监督的公共保留地,约塞米蒂因此成为美国的第一个州立公园,故约塞米蒂山谷被视为现代自然保护运动的发祥地,此后,这座公园就扮演着开拓公园管理概念的重要角色。1890年10月1日,约塞米蒂成为继黄石公园之后的世界上第二座国家公园,并在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建立,主要归功于出身于苏格兰的博物学家约翰·缪尔。1868年,年轻的缪尔徒步来到这里,为冰川侵蚀形成的约塞米蒂山谷的壮丽景观而惊叹:“在约塞米蒂,你绝不可能两次目睹相同的景象!”这胜境激励他提出了全面保护该地的伟大计划。他睡树洞,以茶、面包为生,在山谷里度过了余生的大部分岁月,并成为此地最著名的向导和讲解员。他完成了众多关于约塞米蒂的著作,在他笔下,“没有任何人工殿堂可以比过约塞米蒂!”这些作品激起了公众对内华达山脉美景的极大兴趣。1890年,因为担心约塞米蒂高山地区和流域会被放牧业及伐木业摧毁,缪尔和《世纪杂志》的编辑罗伯特·江森发起了保卫约塞米蒂的行动。在他们的积极宣传和强烈要求下,国会终于通过了将约塞米蒂设立为国家公园的议案。当然,我们还不能忘怀另一个人:美国著名的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 Ansel Adams),正是他,从上世纪20年代起,在这里拍摄了许多传世精品,吸引了大量的自然爱好者前来“朝圣”。

  古老的巨杉与壮观的地质地貌



  我们的汽车在州道41号公路上向北疾驰,沿途所见,除了车还是车,路旁绝少有行人——美国真是个“车轮上的国家”!41号公路的终点便是公园边界了。进入公园后,我们又沿瓦沃纳路驶向公园的南入口。入口处所在的“瓦沃纳”原本是印第安人聚居的营地,北距约塞米蒂山谷56千米。现在这里设有约塞米蒂先驱者历史中心,陈列着西部开拓时代的房舍和马车等历史文物,游客可以借此了解约塞米蒂的开发过程和参与其中的杰出人物。公园入口处的东侧是玛利波萨路,可通向玛利波萨树林,林中长着许多伟岸的巨杉,据称多达500株,且树龄大都超过千岁。其中有一株被称为“大灰熊”的巨杉已有2700年的树龄,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树木,真可称之为“世界爷”!当初成立州公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这片巨杉林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共有三片巨杉林,除最大的玛利波萨林外还有图奥勒米林和默塞德林,后两者都在约塞米蒂山谷西北方120号公路沿线仙鹤原的附近。

早年为了吸引游客,人们在一棵名叫“瓦沃纳树”( Wawona Tree)的树干上挖洞,以便马车可以从树洞中穿过。1969年,该树终于倒下死掉了。今天,这些珍贵而古老的巨杉均受到法律保护,任何损坏它们的行为,甚至采集松果,都是违法的。同行的水文地质学家告诉我,约塞米蒂的历史可以上溯至5亿年前,当时的北美洲大陆仍是一片浅海。到了距今1亿2千万年前,随着地壳运动,太平洋板块被挤压至北美大陆板块之下,并伴随着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花岗岩。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沉积岩不断受到冲刷、侵蚀,原来深埋地下的花岗岩逐渐暴露于地表。之后岩石再经历冰河的侵蚀作用,便形成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景观。约塞米蒂山谷的形成分为4个阶段:

  第1阶段:开阔的山谷阶段。现在为山脉所占据的地区曾由平缓起伏的小丘和开阔的山谷所组成,迷宫般的溪流系统纵横其间,早期的默塞德河缓缓流淌。

  第2阶段:“V”型河川峡谷的形成。数百万年前,内华达山脉形成。高山隆升作用使默塞德河加速向西奔流,冲刷出600多米深的“V”型河谷。

  第3阶段:冰川期“U”型冰河山谷的形成。由于气候变化,形成了冰川,“V”型河谷受到巨大冰河的切割,形成了U型的冰蚀谷,并在山谷上方留下了许多“悬谷”,溪水支流从悬谷处的悬崖峭壁奔落而下,便形成了如今公园内众多著名的瀑布。河水冲刷掉较软的沉积岩后,便露出了下面坚硬的基岩——花岗岩,使地貌形成特殊的圆顶等形态,如“船长岩”和“半月丘”等。

  第4阶段:后冰川期。冰川共经历了3次进退,最后一次消融后退残留的冰碛物阻挡住水流,在新形成的“U”形山谷中聚水而成一个浅水湖,即约塞米蒂湖。

  今天的约塞米蒂山谷里,草原和森林交错,众多野生动物在多样的生态环境中繁衍生息着。 

  在上亿年的地质演变中,约塞米蒂山谷依次经过开阔的山谷阶段、“V”形河川峡谷的形成阶段、冰川期“U”形冰河山谷的形成阶段及后冰川期四个阶段后终于以现在的面貌呈现在众人眼前。站在远处极目远眺,只见约塞米蒂山谷为陡峭的花岗岩所环抱,东来的默塞德河两岸展布着大片红杉、冷杉、松树、桧树和栎树组成的森林,郁郁葱葱、满眼绿色。山谷的左边,陡峭的船长岩( El Capitan)拔地而起,高约1100米,是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最大的独立花岗岩块,同时也是攀岩爱好者的“朝圣地”;右边,与山等高的新娘面纱瀑布( Bridalveil Fall)闪闪发光、飞流直下,水流撞击山崖后升腾起团团白雾。瀑布上方为雄伟的大教堂岩( Cathedral Rocks)。远处的半月丘( Half Dome)是山谷内最著名的景观,像一座圆顶房屋被垂直分劈为两半,海拔2650米,虽说已有8700万年的高龄,却是公园内最年轻的花岗岩。许多攀岩爱好者常来此造访,据说攀援大教堂岩的难度甚至超过了攀援船长岩。在前方的山坡上拥立着一簇山峰——哨兵岩( Sentinel Rock)。极目眺望,云间憩处(Clouds Rest)的旷野上白云盘桓。确如约翰·缪尔所言: “内华达的宝藏不是黄金,而是约塞米蒂的天然风景。”

  远眺山谷的胜景之后,我们乘车来到第一个可以近观的著名景点——新娘面纱瀑布。瀑布高189米,从停车场可沿小径徒步直达,全程仅800米,漫步20分钟即可到达。瀑布所处山崖地势陡峭,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有水流不断涌出,以春季和初夏最盛。瀑布的水量虽不算大,但不时飞腾起来的水雾随风摇曳,似新娘的白色面纱般飘荡在空中,故而得名。当地的印第安人也称该瀑布为“阵风之神”,意为阵阵白雾犹如可见之风,是冥冥神灵使然。有时,激起的水花间还会出现彩虹,更为飘忽的瀑布增添了神秘色彩。由于今年雨水大,小径的部分路段异常潮湿,我们只好原路折回。船长岩全山是一整块裸露的花岗岩,吸引了世界上无数攀岩爱好者。攀援全程一般需两天,攀登者会在山崖上悬搭帐篷过夜。据称这里曾发生过意外:曾有一对异国夫妇来此攀岩,由于疏忽了天气变化,他们未带防寒衣物,夜里竟冻死在帐篷里。离开船长岩,我们驾车从山谷南侧的车道前往约塞米蒂村。公园内的车道长达315千米,游客可以自驾车前往不同景点。车道上禁止停车,也禁止将车辆驶离道路。



  从停车场步行不远便来到约塞米蒂村。在村中的游客中心,我通过互动式的“多感观展示”了解了约塞米蒂的自然和人文历史,又在放映室里观赏了介绍约塞米蒂概况的精彩短片,然后来到位于游客中心西边的印第安村,在印第安文化博物馆了解约塞米蒂山谷土著密渥克族( Miwok)和派渥特族( Paiute)的文化史。博物馆的艺廊里展示了许多以约塞米蒂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还有一个货品丰富的商店。游客中心有免费的穿梭巴士可以送游客到约塞米蒂的其他景点。当然,要想真正体验约塞米蒂的原始之美,最好的方式还是沿公园内的小径徒步旅行。这些小径总长约1288千米,可到达不同气候和海拔的生境。小径上禁止骑自行车,只有在公共柏油路、停车场或指定的自行车道上才可以骑车。这里的自行车道是行人和野生动物共用的,因此要求骑车速度不能太快。在内华达山脉的山脊,游客可以在海拔约2743米处徒步健行。这里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寒冷,地势低的地方较温暖干燥。公园管理处特别提示: “草原、河岸和森林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这些地方目前正在进行复育”、“请支持复育工作并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不要任意离开徒步小径”。我们挑选了公园推荐的两条易于步行的路线,以约塞米蒂下瀑布为重点徒步参观。匆匆用过午餐后,我们沿徒步小径环库克草原游览,全程1.6千米,旅游指南称仅需45分钟,其实我们走走停停,竟花了一个半小时。小径的起点在游客中心旁的穿梭巴士5号站,向西走到穿梭巴士6号站后,再往南沿着自行车道走到哨兵桥( Sentinel Bridge)停车场,然后上桥。在桥上便可见到半月丘在默塞德河上的美丽倒影。从停车场沿着木板铺成的栈道向北穿过草原,草原上到处是各种野花和草木。继续过马路,沿着小径向东行,就可以回到出发点。在这条小径上还可以欣赏到冰川顶( Glacier Point)、哨兵岩、约塞米蒂瀑布和御弧岩( Royal Arches)等绝美风光。

  冰川顶是个好去处,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这里被视为绝佳的暸望台。站在这里可以将整个约塞米蒂山谷的美景尽收眼底。正面有半月丘的巨石,右边有春天瀑布和内华达瀑布,下方有一条小约塞米蒂溪谷,还有三兄弟、北月丘(North Dome)和教堂尖塔等著名的秀峰。所以,在冰川顶可以鸟瞰整个约塞米蒂山谷、半月丘、约塞米蒂瀑布以及欣赏日出、夕阳甚至夜晚的星月。不过去该处需要比较充足的体力支持,只有留待下次再来了。

  这里的许多景点往往伴有印第安人的有趣传说,例如半月丘和北月丘。在印第安人的传说中,他们原来是一对夫妻,总是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动手打斗,最后,恶劣的情绪使他们变成这两座山丘,被小约塞米蒂溪谷分隔开,从此再也吵不起来了。再如,在约塞米蒂瀑布上方的右边可看到一支细长的花岗岩柱状突起,被称为“丢失的箭”。这个名字来自一个印第安猎鹿人的故事:部族成员在高山上庆贺猎鹿人的丰盛猎获时,猎鹿人站在山谷峭壁上将一支胜利之箭射向天空,没想到这支箭回落插进地面时竟然变成了石头……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回到穿梭巴士6号站,实际上就回到约塞米蒂下瀑布小径的起点了。从此处到下瀑布的观景桥全程1.7千米,来回一般需45分钟。这条小径路面平整,时而穿过树林,时而涉过溪流,走起来比较轻松。沿途的导游牌比比皆是,有铜铸的立体模型,有整条瀑布图案构成的图解与说明,有攀登上、下瀑布徒步小径的示意图,还有瀑布四季不同景色的照片等,无不表明这是山谷里颇具特色的景点。

  约塞米蒂瀑布落差达739米,号称“北美洲最高的瀑布”,并跻身世界十大瀑布之列。它虽然不如尼亚加拉瀑布那么气势磅礴,却也不失壮丽。这里从10月底到次年8月初水量丰沛,5月是最佳的观瀑时机,因为此时冬雪大量融化,水量最足。9月到10月初为枯水期,有时甚至断流。

  旅游资料中常将约塞米蒂瀑布分为上下两段,上瀑布落差达430米,水势湍急,在小瀑布中翻腾,然后再下跌:下瀑布落差300米,水流略缓。其实整条瀑布应分成三段,在上、下瀑布之间尚有一段阶梯状的小瀑布( Middle cascades),这在立体铜塑模型及瀑布构成示意图上均有标示。这个阶梯状的小瀑布在斜坡上跳跃流淌,由于坡度不是很陡,并未构成倾泻而下的湍急水流。我很高兴从远处拍摄到了一张瀑布的整体照片,可以明显看出整条瀑布分为三段,可与铜塑模型一一对应。沿小径走近下瀑布时,雷鸣般的水声传入耳中。走上观瀑木桥,阵阵水雾夹着寒气迎面扑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桥上观光的人群熙熙攘攘,人们站在水势汹涌的瀑布前竞相拍照。我到过不少名瀑,瀑布前总是人潮涌动。为什么人们如此喜欢瀑布呢?也许是出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吧——瀑布以一种能使大地震撼的巨大冲击力造就了令人惊叹的美景。

  我们进园时走的是山谷的南道,沿山谷的北道出园,即贯穿公园东西的州120号公路。无论是哪条道,沿途随处可见最原始的自然景象,美国的自然公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里很好地保持了原生态。树林里很少有清扫行为,人们任凭倒地的树木腐朽下去。这种保持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做法尤其反映在对待红杉林的山火上:美国的红杉林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并以特殊的繁育方式和强大的耐火能力著称。红杉的材质和树皮极具耐火性,那些巨大树干上常见的灼烧焦痕,正是它们历经无数林火仍屹立不倒的明证。红杉细小的种子需在裸露的、矿物质丰富的土壤中才能发芽;阳光从林火焚烧后形成的林隙透入。以提供给树苗成长所需的光照。长久以来,经,常自然发生的林火可使森林不致过于浓密,而且可以除掉过度竞争的植物,并在地面留下丰富的矿物质,这些正是红杉繁育所必需的。但是,多年来的人工防火措施使掉落的枯枝败叶都堆积在林床上,抑制了红衫苗木的发育,也让耐阴的植物乘机侵入。为此,目前公园方面以人工引火来模拟天然的林火,使森林原有的生态体系得以恢复,由此红杉林的发育终于逐步健全。根据公园条例,禁止任何人取走园内的任何东西,也严禁饲喂野生动物,以保持这里的自然生态平衡。违禁者一旦被发现要被严厉处罚,罚款额可高达5000美元。同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旅行者必须申请到入山证后才可以在公园内过夜。约塞米蒂公园是鸟兽禁猎区,但持有加利福尼亚州钓鱼执照者可在此垂钓。除了早期留下的历史性建筑外,公园内看不到任何醒目或碍眼的新建筑物。

  2010年,我曾极力推动在我的家乡江苏省南通市建立军山原生态自然保留地,以保存江淮平原上少有的野生生物基因库(见本刊2010年第5期)。没想到此消息在当地刊登后,不少闻讯而来的民众想赶在尚未建立保留地之前挖走野生药材、采摘野花和捕捉鸣虫,拍结婚照的年轻人也在保留地内肆意糟蹋,致使垃圾遍地。民众如此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真令我沮丧之至。美国人尊重和保护大自然的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行走于落基山脉

淡华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Yosemite National Park)在1984年被指定为世界遗产,是美国西部最美丽、参观人数最多的国家公园之一,与大峡谷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齐名,位于加利福尼亚东部内华达山脉。公园面积为3080.74平方千米,范围包括内华达山脉西侧山坡。每年有超过370万游客来此造访。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以其壮观的花岗岩悬崖、瀑布、清澈的溪流、巨杉和韦声的生物多样性闻名于世。

  约塞米蒂峡谷的船长岩(El Capitan)是一个让人惊讶的地质奇迹。整座山是一整块花岗岩,也是世界上最大一块裸露在地面上的花岗岩,高达1099米。更奇妙的是它的顶部居然还有数条小瀑布,这些瀑布以船长岩上的雪山融水为源,其中最有名的是马尾瀑布(Horse tail Falls)。在流水与太阳光配合得恰到好处之时,马尾瀑布会被阳光染成火红色,形成火瀑布奇观。火瀑布是阳光以一定角度照射在瀑布上形成的光学效果。这一景观只在每年2月末的两个星期内有可能出现。船长岩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攀岩爱好者。夏天乘坐公园的穿梭巴士时,司机会指给你看:某人在船长岩上已经爬了两天多,快到顶了;下面一点几的地方另一人正在休息;再往下另一人今天刚开始攀爬……那些攀岩者几乎是悬在垂直的岩面上,仅用绳索、岩钉等简单工具攀爬而上,其惊险与勇气,令人叹为观止!旁观者借助望远镜向上观望,常常可以看到如蚂蚁般的攀岩者在绝壁上蠕动,有时甚至能看到他们悬吊在崖壁上过夜的小帐篷。落基山脉纵贯北美洲,被喻为“北美洲的脊骨”。它所包含的各条山脉从加拿大艾伯塔省北部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向南延伸,经美国西部至墨西哥边境,绵延约4800千米。它的很大一部分位于加拿大境内,1887年,加拿大政府设立了落基山公园,总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包括贾斯珀、班夫、约霍、库特奈等国家公园,以及汉帕、罗布森、阿西尼伯因等省立公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我们所熟悉的黄石公园就位于美国的西部北落基山和中落基山之间。

  落基山在白垩纪初期还是浅海,后来这里发生了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火山爆发,在强烈的褶曲与压缩作用下,山脉隆起,形成了高大的花岗岩山系;第四纪时的冰川作用又留下了陡峭的角峰、冰斗和槽谷等冰川侵蚀的地貌特征,再加上长期的地壳变动,日久天长,逐渐形成了如今落基山特殊的地貌。

  数年间,我多次行走于落基山脉之中,寂寥的星空下有我独自仰望的身影,六月尚未解冻的冰山湖泊边,我曾用心谛听地球转动的韵律。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放松身心,找寻到自己与自然的契合之处,心中油然而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落基山脉多松树,因冰封期长,这里的松树每年只有三四个月的生长期。松树长到一人高便需数百年的时间,长至齐腰高也要百年,所以当地人对树木极为爱护,如呵护儿童般守护着这些顽强生长的树木。除了松树,这里最常见的就是杨树了,其树皮白如梧桐,树叶的颜色很像冬青,在五六月的微风中沙沙作响,给寂静的山脉带来别样的感觉。

  班夫( Banff)国家公园内有一座伦德( Rundle)山,海拔2949米,山名是为了纪念1847年第一位来此的欧洲传教士罗伯特·伦德。由于崩裂作用,伦德山山体向西倾斜,如同一匹正在长途奔驰却骤然而止的骏马,以前倾之势昂首挺立。宋代诗人辛弃疾曾经在浙江的江郎山留下这样的绝句:“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全诗磅礴大气!落基山带给观赏者的恰恰就是这种不屈和坚强的精神。行走在落基山的山脉中,我常常心生这样的感慨。

  约翰斯顿峡谷(Johnston Canyon)离班夫仅26千米,山幽林深。这座峡谷是万年前的构造作用形成的,移位的大山挡住了小溪,又经过8000年的水流切割侵蚀作用,形成了如今瀑布飞溅的壮观景象。如今的峡谷高160米,仍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加深。人一生的光阴对应的只是这峡谷变化过程中的小小一段,令人不免感叹人类的渺小。水与石8000年的搏斗,留下了峡谷里的奇石激流。石头决定着水的流向与形状,水却也在时时雕刻着石头,决定着它的去与留。以柔克刚,正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人类历史又何尝不是时间之水雕琢而成的石头?

  峡谷半腰处更为险峻,抬头只可望见天空一角。峭壁处有人工修建的悬壁栈道,是用钢梁打入山壁内固定的铁桥,望之甚险,走在上面也是心惊胆战。沿着峡谷旁狭窄的栈道继续走1千米,就来到了下瀑布,由这儿再前进1.6千米即可到达上瀑布,上瀑布落差有30余米。两处瀑布都很壮观漂亮。走在其间,我不禁回忆起幼时涉溪而过的日子。溪水冰冷,两旁的雪大多还未消融,真是“雪残幽谷春难到”。

  离开班夫,再向西行就进入了幽鹤( Yoho)国家公园。这里的马踢河(Kicking Horse)也是一条冰河,河中一块巨岩石因冰河的长期冲刷而被雕琢成一座天然石桥,水的顽强和力量又一次彰显出来。

  沿着马踢河谷一路上行,便来到翡翠湖 ( Emerald Lake)。据说Yoho是印第安人对翡翠湖的赞叹,意思是“哇,太美了”。如今它已成了翡翠湖所属地的国家公园的名字。

  翡翠湖面积约1平方千米,水深28米,形成于1万多年前,与落基山脉的许多湖泊一样,是冰碛石阻水而成,也是幽鹤国家公园内最大、最漂亮的湖。湖水大部分源自冰河,因为夹杂着岩石粉末,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如翡翠般的蓝色和绿色光泽,耀眼美丽、晶莹剔透,因而得名“翡翠湖”。湖面倒映着巴哲斯山雪峰、白云和翠柏,好一幅彩色缤纷的油画! 路易斯湖( Louise Lake)在落基山脉的几百个湖泊中名气很大。如果说落基山脉是一匹骏马,那么路易斯湖就是这匹马的眼珠,对落基山之美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路易斯湖是维多利亚冰川的产物,湖水来自维多利亚冰川。湖的远处尚可见海拔3423米的拉夫劳易山( Mount Lefroy)和海拔2744米的美景山(Mount Fairview),隆起的山峰好似城堡,岩石险峻挺拔,更衬托了路易斯湖的柔美。要看到它的美丽并不容易,我四五次来到这里,有时下雪,有时下雨,也有时乌云密布。唯有这一天清晨,我到达时天气很冷,没有其他游人,举目远眺,只见刹那间一抹绚丽的朝霞染红了维多利亚( Victoria)山峰上千年不化的冰川,寂静中只听见湖面冰层开裂的声音。然而这令人震撼的奇景只持续了不到几分钟的时间便消失了。

  从路易斯湖到梦莲( Moraine)湖的路程并不远,有一段是山路。其实,Moraine是“冰碛石”之意,梦莲湖就是由冰川携带并沉积下来的石砾和石块等堆积而成的湖。它被十座雪山环抱,宝石般湛蓝的湖水纯净无瑕。其水源来自周围雪山冰川的融雪,由于湖水中冰川刮蚀下来的岩粉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湖水呈现炫目的土耳其蓝绿色,这一特殊的色彩也为它赢得了“最值得拍照的湖”的美誉,此景已被用作为加拿大钱币背面的图案。

  在落基山脉的众多雪山中,有一座是根据真人命名的,这就是伊迪斯·卡韦尔山(Mount Edith Cavell),高约3363米。Edith Cavell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的一位女护士,护理过交战双方的数百名伤员。布鲁塞尔沦陷时,为了照顾伤员她拒绝撤退,后被德军杀害。加拿大政府为纪念她,便用她的名字为这座山命名,并将山上的冰川命名为“天使冰川”。要到达天使冰川脚下必须经过一条冰川小径,小径上满目皆为石头,颇为荒凉。几千年前这里还被冰川覆盖着,但现在一片森林已经悄然出现,在荒山乱石中,一棵棵幼小的松树正在成长,生命力就在这幽静的山谷中静悄悄却又顽强地绽放着。冰川脚下有一个小湖,应是冰川融水蓄积而成,湖水呈现罕见的翠绿色,上面悬浮着冰块,都是千年玄冰,晶莹剔透。这是落基山脉中唯一有玄冰漂浮的湖。因山形陡峭,经常有断裂的冰块伴随着“扑通”一声,落入湖中。山谷中天气寒冷,海拔3000多米处甚至下起了小雪。六月飞雪在平原地区可谓稀罕事,但在这山谷中却很常见。贾斯珀国家公园(Jasper National Park)是加拿大第五大国家公园,也是落基山脉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公园,占地11228平方千米,在这儿可以见到很多野生动物,包括熊、角马等。公园里散布着600多个大小湖泊,仅贾斯珀小镇周围60平方千米范围内就有60多个,还有很多峡谷和瀑布。这里的小镇独具特色,给人清新之感。站在街口向四周环视,连绵不断的落基山脉深藏着无数古老的传说和人类进步的脚印,使人沉浸在无尽的遐想和怀念之中。这就是落基山脉的独特魅力。

云中的“诺亚方舟”——金佛山

金文驰等



  重庆市南川区地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境内坐落着大娄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238米的金佛山。这里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十分显著,垂直落差近1900米,山体四周环绕着高达200~300米的石灰岩绝壁,绵延近60千米,金佛山因此成为一座岛状的孤山。飞瀑悬泉从绝壁上跌落而下,云雾升腾,氤氲缭绕,金佛山仿佛羞涩的少女半掩着面容,温婉动人。这片高海拔地区发育着许多世界罕见的大型溶洞系统,山林河溪孕育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金佛山位于我国三大植物特有中心之一的“鄂西一川东植物分布中心”,面积仅有1300平方千米,然而这里目前已知的高等植物多达5665种,约占全国已知高等植物种数的五分之一,令四川峨眉山、云南高黎贡山和海南尖峰岭等素以植物资源丰富而闻名的大山自叹弗如。由于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260万年前)的直接侵袭,金佛山成为大量中生代植物的避难所。奇特的地貌和孤岛般的生境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特有植物, 目前己知的当地特有植物多达129种。由于不时仍有新种发现,时至今日,科考人员还没有统计出金佛山的确切物种总数。

  金佛山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首批国家自然遗产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一连串耀眼的“头衔”。2001年11月29日,由于拥有罕见的动植物多样性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金佛山被联合围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远古植物的避难所



  6亿~2.7亿年前的金佛山地区是一片温暖的浅海,三叠纪(2.5亿~2亿年前)后才渐渐隆升为陆地。如今山体中仍能见到这一沧桑巨变的物证——曾经生活在海洋中的古生物化石。其中体型最大的要数宝塔状的震旦角石,它们生活在4亿~5亿年前的海洋中,与章鱼一样属于头足纲。2003年著名地质学家朱顺知教授在金佛山西坡发现一块长约1.2米的震旦角石,这也是当时已知的我国最大的角石。5年后,朱教授又在金佛山西坡一家采石场中发现一块长达1.31米的震旦角石,刷新了纪录。

  古近纪和新近纪(6500万~260万年前),北半球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许多植物从亚洲向北美洲和欧洲扩散,典型的有银杉和水杉等。不过好景不长,由于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冷,厚达千米的冰川覆盖了北美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植被几乎悉数被摧毁。由于金佛山地区纬度较低,北部还有天然屏障——秦岭和大巴山,因而侥幸躲过此劫,成为保存孑遗种的“诺亚方舟”。如今,很多繁盛于中生代的植物在北美洲和欧洲已经绝迹,人们只能通过冰冷的化石一窥其影;然而,金佛山上却有堪称活化石的植物,甚至是成群生长的,着实令人惊喜而感慨。

  金佛山中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段常常可见古老而高大的珙桐和红豆杉,树影摇曳,生动展现着地史时期的盛景。水青树是水青树科的唯一成员,木质部中没有其他木本植物用于运输水分和矿物质的导管,而以管胞替代;黄绿色的花序纷纷扬扬飘落在小径旁,宣示着勃勃生机,让人几乎不敢相信这满眼的绿色竟是珍稀的孑遗植物。

  银杉是我国特有种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属于松科银杉属。1958年以前,植物界普遍认为银杉早已在地球上绝迹,直到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和匡可任教授在广西花坪采集到银杉标本。相关论文一经刊出,立即引起国际植物学界的轰动。这一极为罕见的孑遗裸子植物零星分布在重庆、广西、湖南和贵州的偏远山区,野生数量约1万株。

  金佛山有6个居群的近2000株银杉,是全球银杉数量和居群数最多的地方。这里的银杉几乎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脊或孤立的石峰上,居群多样性高,有银杉一亮叶水青冈群落和银杉一马尾松群落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对进一步研究我国的植物地理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006年,我和植物学家易思荣、肖波等在金佛山北坡一处陡峭的山脊上看到数十株枝丫横生的高大银杉,随风拂动的叶片背面,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银杉便因此得名。

  告别银杉后,我们顺着山路向位于金佛山南麓的德隆乡杨家沟村进发。乍一看,这些山沟里的小村落毫无特别之处,但进入村子后,连片的高大银杏林顿时让我们目瞪口呆。银杏也是我国特有植物,虽然很多地区常见栽培植株,但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其野生群落仅见于浙江天日山。然而,这里的银杏林遮天蔽日,较粗的树干需数人才能合抱,显然是典型而罕见的野生银杏群落。据统计,这片面积约13000平方米的林地中共有70株银杏,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全球年轮结构最完整、跨度最长和植株数量最多的珍贵种群。附近的其他树种均以单株出现,就连枫香这样的乡土树种也未能占据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其实,以杨家沟村为核心的野生银杏群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沟口经杨家沟村到张家山一线均有散生、丛生或小片分布的银杏,不少植株还深入其他天然林中,以竞争的方式积极拓展生存空间。这足以证明,这片远古留存下来的珍稀银杏种群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和不断优化的更新能力。

  珍贵的物种宝库



  20世纪初,著名的“植物猎人”威尔逊多次途经重庆前往四川西部采集植物,但他从未踏入金佛山这一距重庆仅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植物王国。金佛山因而很长时间未能进入西方植物学家的视野,为我国植物学家留下了无数的惊喜和宝藏。

  在《中国植物志》中, 以“南川”和“金佛山”命名的植物有73种(含变种)之多,这还不包括近年来新发现的种,如2007年发表的金佛山附地菜等。据不完全统计,金佛山是471种(含变种)植物的模式产地,从苔藓、蕨类到种子植物均有。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调查资料, 金佛山面积仅150平方米的样地中就有67种植物,其中50种为特有种。

  1965年7月,著名兰科专家陈心启教授根据采自金佛山的多份标本发表了一个原始的兰科新属——金佛山兰,该属仅有金佛山兰一种。兰科植物是极为特化的类群,绝大多数花朵两侧对称,唇瓣特化,子房扭转180度,只有一枚雄蕊与花柱合生,极其适应虫媒传粉。金佛山兰的外形很像头蕊兰属的金兰,高不足30厘米,它的奇特之处在于:6枚黄色的花瓣辐射对称,没有特化的唇瓣,子房也几乎不扭转;柱头顶生,还有5枚退化的雄蕊痕迹——每个特征都与绝大多数兰科植物迥然不同。这一罕见的原始兰科植物仅产于金佛山及周边山区,数量极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金佛山的特有植物在北麓的南川城中也有惊人发现。南川殡仪馆内有一株25米高的笔直大树,四季常绿、枝叶婆娑,每年夏季树上总是挂满黄灿灿的球状果,这就是味美多汁、被当地人称为“水冬瓜”或“面包树”的南川木菠萝。1989年该种作为桑科波罗蜜属新种发表在《云南植物研究》上,此前,人们一直将这棵大树视为舶来品。著名的热带水果波罗蜜是波罗蜜属植物的代表,南川木菠萝是南川特有种,同时也是该属中分布最北的一种,可能是古热带留下的遗迹。目前,野生的南川木菠萝只有5株,可喜的是南川已建立保护和繁育基地,并培育出大量南川木菠萝幼树。由于生长迅速、树姿优美,2009年该树种已被选为美化重庆市新城区的9种基础树种之一。



  金佛山海拔1000~2100米处分布着一片一望无际的竹海,竹海的主角是金佛山方竹,面积约6700万平方米的金佛山方竹纯林堪称世界罕见,中无杂树,蔚为壮观。金佛山方竹属于寒竹属,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种,其奇妙之处在于:茎干看起来是圆的,但用手触摸就会发现其四棱相对、形似方柱,其种名也因此而得。

  人们常用“雨后春笋”描述春天雨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可金佛山方竹却在每年秋季出笋,堪称笋中极品。如今,鲜美的方竹笋早己成为畅销海内外的金佛山特产。

  金佛山还是我国杜鹃花种类最丰富、数量最多的山体之一。这里的杜鹃花属植物共有44种(含变种),是贵州毕节百里杜鹃花海中杜鹃种数的一倍多。金佛美容杜鹃等16种的模式标本都采自金佛山,阔柄杜鹃等12种为特有种。每年4月中旬到5月下旬,金佛山都会迎来杜鹃花节。海拔1700米以上地区分布着高大的乔木型杜鹃花,粉色的阔柄杜鹃、深紫红色的短果峨马杜鹃、黄色的树枫杜鹃、玫瑰红色的树生杜鹃、深粉色的不凡杜鹃……层层叠叠、铺金缀银,人们穿行其间便淹没在无尽的花海中。数层楼高的杜鹃树宛如座座花塔,气势磅礴,展现出灌木型杜鹃花少有的壮美;高12米、胸径1.2米的“杜鹃王”更是金佛山一绝。

  美哉喀斯特



  在平缓的山顶上,在连绵不绝的杜鹃花海中穿行,不知不觉之间便走进了生态石林,只见石峰、石屏、石芽和石扇等形态各异的石头如迷宫般交错林立。这些石头上往往附生着大量植物,其中不乏枝干道劲的杜鹃花和山茶,很多石头和树干上还覆盖着厚厚的苔藓,宛如热带高山上的苔藓矮林,呈现出一幅与别处石林迥然不同的景观。树缠石、石抱树,苦苣苔科植物也攀上石壁凑热闹。这里到处弥漫着湿气,平均每年263天有雾,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是全国植被发育和保存得最好的石林。

  温暖多雨的气候也为洞穴的发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金佛山山顶约12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竟发育了古佛洞、仙女洞和金佛洞等多个洞穴系统。其中,洞口海拔2121米的古佛洞是这里海拔最高、发育年代最早的洞穴之一。古佛洞曾是一条古地下河的河道,其洞顶有“龙脊”之称,进入洞内就能看见宛如脊梁般蜿蜒的水流痕迹。距洞口约自米处便可见到宽阔的主河道,其面积比标准足球场还大;洞高十余米,洞内如宫殿般宏伟瑰丽。洞中还有竖直的落水洞,截面为圆形,如人工开凿的巨井直通地面。这样的落水洞在金佛山很常见,当地人称之为“天眼”。2003年,重庆金佛山科考探险队在古佛洞内一个尚未开发的支涧里发现了巨大的短嘴金丝燕粪堆,高约3米、底部直径近5米,估计总重量在10吨以上。这—罕见的粪堆至少需要上千年的时间才能形成。

  1997年12月14日至18日,中,英联合探险队对金佛山的另一高山洞穴——金佛洞——进行了数次勘测,已探明的部分长11.8千米、面积约9万平方米,全洞尚未探明。洞内硝泥、坑灶和地铺随处可见,是我国目前已知最大的古代洞穴制硝工厂。国际洞穴协会副主席安德鲁·伊文斯如此评价金佛山的高山溶洞系统: “其海拔之高、形成年代之古老、洞内采硝规模之大和出产易溶盐类矿物种类之多等方面均居中国第一,世界范围内亦属稀有,将是中国最具鲜明特色的一种旅游洞穴类型。”

  从山顶经南坡下山,在半山处还能看见众多喀斯特峰丛景观:六峰联立的锦屏峰白石横天,如一扇巨大的屏风雄踞在金佛山之南; 近旁的鹰嘴岩惟妙惟肖, 如大鹏展翅直冲云霄。

  金佛山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很多奇特的洞穴动物。个头巨大的红点齿蟾蝌蚪生活在地下河里, 由于常年不见阳光,其全身透明甚至可以见到血管。这里的石灰岩崖壁上栖息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叶猴,它们全身黝黑,仅双颊各生有一撮白毛,看上去十分俏皮可爱。黑叶猴分布在我国和越南的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山区,总数量仅3000只,这里是黑叶猴全球分布的最北界,猴群数量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80只逐步恢复到现在的130只,如今还保持增长之势,令人欣慰。山脚石板沟中的石灰岩呈水平分布,极为规整,俨然一册巨大的石书,人称“万卷书台”。书台之上便是高近200米的龙岩飞瀑,宽达10余米的水流从巨大的峭壁上跌落,水花如帘,阵阵烟雨摄人心魄;若遇谷风上扬,水雾翻飞,高过瀑口,景观更为震撼。

  低山地区虽然人类活动频繁,但在喀斯特地貌的掩护下,一些原始沟谷仍然奇迹般地保留下来。2007年,金佛山当地的植物工作者便带领我们走进一条这样的沟谷,尽管这条沟谷与公路的水平距离不足1000米,但谷中溪水清澈,既无淤泥, 也没有任何人工痕迹。周围林木葳蕤,藤蔓穿梭,树干上附生着鹤顶兰等兰科植物,老茎生花的岩木瓜、叶花并美的秋海棠在沟谷中繁衍生息。更令人惊喜的是,我们还在溪畔的树枝上发现一个盆距兰属的新种。金佛山不愧为动植物宝库,时至今天,科研人员仍在不断发掘其中的宝藏。金佛山更是一艘诺亚方舟,在历经亿万年地质变迁的同时,孕育并呵护着缤纷多样的动植物。

野性的呼唤——记浙江天童山

胡瑾瑾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东南部,地处北纬29°48’,东经121°47’,介于山地和滨海平原之间,距海岸约10千米。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高等院校的老师和研究生驻扎并持续开展野外工作。华东师范大学在此处建立了天童生态实验站,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系统的野外观测和实验。每年四五月份,来这里实习的学生络绎不绝。曾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的我,也因此与天童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期间,我利用假期跟随王希华站长及其研究生在这里做野外调查,度过了3个多月的美好时光。如今我已大学毕业,与天章山也阔别数年,但是关于天童山的记忆却历历在目,那段经历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缤纷多姿、个性鲜明的植物朋友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同时含有一定数量的温带成分。常绿阔叶林为该地的顶级植被类型,可分为木荷-栲树群丛和长叶石栎-云山青冈群丛。壳斗科在天童地区占有优势,该科的栲树、石栎和青冈是这甩的优势种。另外,在长势良好的阔叶林下遍布着古老的真蕨类植物——里白,其郁闭度高达90%左右。里白的地下茎横走,喜阴,使林下其他灌木和草本植物难以生长。

  我在天童山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协助赵亮师兄在五个50×50平方米面积样地(分别为落叶灌丛、常绿灌丛、马尾松林、木荷林和栲树林)做一个演替系列的群落调查。我们要对五个样地里的乔木和灌木进行每木调查,记录每株植物的高度、胸径和基径,工作量实在不小。我们总是一大早便上山,背包里装着一天的干粮,一整天都在样地里奋战,直到夜幕降临才踏上归程。我印象最深的是调查落叶灌丛样地。这块样地位于山顶,我们每天要爬山近一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下山的时候经常是走到半路天就黑了,我们只能在朦胧的月色中摸黑下山。那条崎岖的小山路我们已经了如指掌,纵使天黑得完全看不清路,哪里石头多要走慢点儿,哪里树根多容易绊脚,我们都一清二楚。暮色中树影横斜、轮廓依稀,林间明月时隐时现、一路陪伴,美妙的景致让我们忘却了一天的劳累。在与天童山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认识了很多植物朋友,一个个别有寓意的名字引发了我无尽的想象。进山不久我就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深山含笑。它枝干挺拔,叶子光滑圆润,如同亭亭玉立的少女,从容典雅、笑意盈盈。深山含笑,我品味着这个名字——仿佛见到一位独行者穿梭于深山老林中,正在干渴劳顿时,忽见前方一女子笑容可掬,双手捧来一碗清泉。甘洌的泉水下肚后,旅人顿觉神清气爽,再定睛一看,刚才的女子已无影无踪,唯一树姿态优雅挺立于前,恰似那女子含笑而立,便称呼它为深山含笑。

  我还认识了木荷。之前这个名字就给过我无数想象,这次见到庐山真面目,顿感又惊又喜。它的叶子修长,环生于枝头,恰如莲花的神韵。天下之物果真阴阳相生、刚柔并济,有柔美灵动的凌波仙子荷花,就有苍翠挺拔的木荷相配,奇哉妙哉!还有野茉莉,名字虽好听,但模样可谓平平无奇,远不及茉莉那般清新灵动,反倒有形状粗犷之感,或许因此即被冠以“野”字。还有“米饭”,这个名字着实有趣。它叶子小巧而圆润,可爱至极,但我实在想象不出它跟米饭有何渊源,后来才知道它的果实可用来染米饭。

  在天童山, 像这样有趣的植物不胜枚举,若都仔细推究名字的来源,一定妙趣横生吧。大自然多么奇妙,无论多么微小的植物都有独特的不可忽略的特色,许多我们司空见惯的植物同样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个性或秘密。与它们接触越多,想要认识它们的愿望就越强烈。

  天童山的植物不仅名字有趣,性状也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且不说树形、叶、花和果的缤纷多样,仅树皮就个性鲜明。那些常见的树根据树皮就能辨别出来,尤其是那些长得太高看不清叶子的乔木,树皮就帮了我们大忙。其中最有趣的当数四川山矾的树皮,上面的皮孔酷似一只只眼睛,“眼眶”、 “眼珠”甚至连“鱼尾纹”都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令人叫绝。

  我总觉得,每种植物都跟人一样有它自己的性格。譬如红楠,它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秀气。曲线优美的叶片、整齐清楚的叶脉,明净的绿色微微带着一抹红色,干净清秀的气质赫然眼前。又如石斑木,就像一个温婉柔美的小姑娘,身形纤秀,平时平淡无奇,一旦换上春装便惊艳无比。木荷的性格则比较多变,它的叶子有的带锯齿,有的呈椭圆形,有的又是披针形,令人眼花缭乱,怪不得有“百变木荷”的雅号。山矾的性格似乎比较随和,叶子也很容易辨认,开花的时候一层白花如雪状覆盖于树顶,树下洒落一地的花朵似乎渴望与人亲密接触,让人忍不住停下来多看它几眼。而里白的性格就比较霸道,在栲树林和木荷林下,里白可谓肆虐横行。人走在林下,半身已淹没其中。其他植物慑于里白的威力大多乖乖地退出这片竞争舞台。赵师兄曾戏言:“我在毕业论文的后记里一定得写上:感谢里白,大大减少了我的工作量。”引得我们大笑。而大青就是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角儿,一般情况下它们总是毫不起眼地长在乱草丛中,但是有一次我见到一棵三四米高的大青,着实吃惊不小。赵师兄感叹道: “要是大青是动物,那这株简直就是个怪物!”大青的花也同样,浅浅的绿色,不起眼也不漂亮,但是又很特别。还有热情洋溢的马银花,低调的白花苦灯笼,刚毅粗放的苦槠,以及清高的隐君子六角莲,不一而足,都带给我别样的感悟。在天童山,人的心境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同。没有了城市中的焦虑和浮躁,心境仿佛也潜移默化地受植物影响而变得宁静而宽厚。爬山时,抓住一根树枝,哪怕只是细细的一根,就会有安全感;调查累了,可以靠着树干,仰望各种各样的枝叶拼出的天空图案,看着悠然飘游的浮云和云下的青山,便觉神清气爽。大自然总让我备感亲切,仿佛回到童年,回到那个无忧的纯真年代,仅仅这一点自由的情感寄托就足以让我甘于野外日晒雨淋的考验了。况且, 日晒雨淋也是当年快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啊!

  极富情趣的小动物



  曾有同学戏称我为“野人”。不错,在天童山我过的就是野人般的生活,与树木做伴、与蚊虫为伍。以前总以为山上很安静,只有风掠过时送来的阵阵林涛声。进山后才知道,林中虫鸣不绝于耳,其热闹喧嚣早盖过了林涛声。真不知道这些只闻其声、不见其身的小虫儿哪来如此旺盛的精力。甚至,我们向身边的记录人员报告调查样地的植物信息时,还得与小虫们的嗓门儿一决高下。更让我惊奇的是,回到学校后,耳畔竟然还常常回响着天童的虫鸣声。木荷林中的蚊子凶猛异常,见到人便一拥而上,连我这个号称“不招蚊子”的人也在劫难逃。树上还有一种大毛毛虫有高明的拟态手段,通常一动不动地附在树干上,足以掩人耳目。有一次我抓树时不小心碰到了它,手便如触电般缩了回来——它一定在为自己高明的乔装手段而洋洋得意呢!

  栲树林的常客是蚂蚁,经常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在栲树上奔走。我很好奇——栲树上有什么东西吸引来这么多蚂蚁?细细一看,原来是栲树分泌的一种黏液,闻上去甜甜的。这应该就是让蚂蚁大军孜孜不倦奔走的原因!更为有趣的是,我们拉样方时拴在树上的绳子竟然也成了蚂蚁大军的索桥,特别是下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在“桥”上往来穿梭,有条不紊。那些忙忙碌碌的小家伙一定不知道,它们的身影也给我们平添了几分乐趣。不过,它们也经常给我们带来麻烦,遇到太粗的栲树时,我必须抱住树干才能测胸径,测完就会发现蚂蚁已经顺势爬到我身上。我连忙把它们一只一只抓起来扔回地上,还不停地“教育”它们: “小朋友,不要乱爬呀,给我乖乖在树上待着,不然不小心没命了叮不要怪我哦!”长约1厘米的大蚂蚁可就不好对付了,被它咬一口就痛如针扎。还有会养蚜虫的白蚁。我实在佩服这些小家伙的能耐。

  马尾松林中数量最多的当数悠然自得的马陆。马陆是天童山中最温顺的虫子,它们的身形好似一辆小火车,移动时一排脚依次波浪状摆动,恰似滚滚前行的车轮。有些不怕虫子的师姐还调皮地把一只马陆环起来戴在手上当手镯,十分有趣。石龙子也很多见,常常一动不动地盯着你看,赶也赶不走。有一次,一只石龙子挡在我前面,跟我大眼瞪小眼地对视。我拿树枝扔过去想赶它走,可它纹丝不动、毫不畏惧。我们就这样僵持着,我移到哪里它就看向哪里,看这阵势,像是观察猎物、伺机行动的猎人。我被它盯得头皮发麻,只好投降撤退了。马尾松林中还有一种鸟, 叫声如同人们吹口哨,以至于我总分不清楚到底是鸟在叫还是师兄在吹口哨。每到黄昏,有一种虫还会发出凄厉的呜叫声,不知是不是因为黑夜将至,我们离开后它无人做伴,所以在顾影自怜地哀鸣。

  林中的蜘蛛也不可忽视。它们的天罗地网密布林中,以温柔的方式让猎物措手不及,无法脱身。常有几只不知天高地厚的知了被网缠住,无论如何挣扎都不得脱身,只得无奈地挥翅呜叫。林中的蜘蛛各种各样,颜色形态各异,不经意间-抬头,经常会发现一只蜘蛛挡住去路,通常情况下,我都会乖乖地“另谋出路”,尽量不破坏它苦心经营的那片小天地。还有一次,戚师兄抓了只独角仙当宠物养在寝室里,因他的外号是“七爷”,这只独角仙就被戏称为“八爷”,可见其地位绝不一般。不过它也确实不可小视。有一次我用手把它抓起来,它蹬着脚挣扎,竟然一下子就挣脱了,力量之大令我吃惊不小。

  变幻莫测的山雨



  雨中的天童山也别有一番味道。天童山的夏雨似乎总是变化莫测,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常让我们措手不及,突如其来的雨总是让工作中的我们无可奈何地成了落汤鸡。

  有一次,我们在栲树林里测量样地。起初天还是灰蒙蒙的,开工不久雨便不紧不慢地来了。雨下得时大时小,大时我便靠在栲树下躲雨,惬意地看着雨珠从天而降,敲打着叶面,再顺着叶缘汇聚、滴下,便有一片叶子接过水滴再传递给下一片——它们也在开展接力赛呢!

  另一次是在马尾松林中,雨是突然到来的,我们见雨势渐渐变大就决定打道回府。不料,刚上车雨却停了,一抹阳光洒在湖面上,金光粼粼,如同调皮的孩子在做鬼脸。我们无奈地笑笑,真是天意难测啊!

  台风登陆的时候,这里就会风雨大作,整个天童山都似乎要被暴雨冲到不远处的海里。遇到这种天气,我们野外调查就只能歇工了,我就会躲在屋里看窗外的树木与狂风暴雨顽强抗争。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我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好山好水好心情,在天童山的日子总是那么快乐。无论是山花开遍、尽显妖娆的春天,还是野生猕猴桃挂满山坡的秋天,天童山都让我流连忘返。白天大家忙于各自的野外观测和实验,相互帮助、其乐融融;晚上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天台上赏月,月移、云飘、眼动,物我两忘。偶尔天童寺的钟声传来,悠远厚重,顿觉心境澄明。闲暇时大家一起聊天玩乐或登山比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互称“天童山战友”。每一个在天童山工作过的人,毕业后都会说这样一句话: “以后一定回天童来看看。”是的,我相信,尽管天童山的记忆在我们心中会越埋越深,但永远不会磨灭,我们内心都经常能听见来自天童山的呼唤。

东海深海生物综合科考纪实



  分享东海深海西与我国大陆架相连,东、北与日本、韩国毗邻,南与太平洋相通。我国以往的海洋科考与渔业生产几乎从未涉及水深150~2000多米的东海深海,可以认为该海域几乎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千百万年来仍保持着非常宝贵的原始生态结构。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开发利用潜在生物资源,必须尽早摸清该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组米)观测。为了保护贵重的温盐深观测仪,科考队必须经常使用费时费力的颠倒温度计及其采水器来测温与采水。在无风三尺浪的深海,一些科考队员既要面临头昏脑涨与四肢乏力的晕船之苦,又要进行相当艰苦又细致的工作,在当时月工资仅几十元且无任何特殊补贴的情况下,如不具备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能够持续不断地完成此类艰辛任务是难以想象的。浮游动物调查按全国海洋调查规范进行分层(米)拖网,分别为0~10米、10~20米、20~35米、35~50米、50~75米、75~100米、100~200米、200~500米、500~1000米和1000~2170米。仅这一站的浮游动物分层拖网,就从当日17:35一直持续到翌日00:15,长达6小时40分钟。特别是起网的速度不能超过0.5米/秒,否则网...

东海深海生物综合科考纪实(中)

沈金鳌

  奇形怪状的深海鱼类



  人类的.祖先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对鱼类有所了解,然而海洋生物学家确认深海中有鱼类存在的事实还是近100多年之事。深海鱼类的生存环境是世界上最特殊、也是最严峻的。同样,栖息在东海大陆坡和冲绳海槽西侧(水深150~100Q余米)的大陆深海鱼类,也常年处于黑暗(水深200米处已一片漆黑)、低温(温度低于4~7℃)、高压(水深每增加10米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贫食(除中深海区有少量浮游动物外,其他海区主要为贫乏的碎食性和肉食性动物饵料)以及缺氧(水深1000米以下的溶解氧仅为海表层的50%左右)等非常严峻的环境中。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繁衍,除了要适应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律外,还必须在身体构造和器官功能上寻找突破点,选择有利的变异,最终经过漫长年代的演化,逐渐形成了现今一整套特殊的适应机制。

  为了适应黑暗,深海鱼类的眼发生了变异,通常向两个方向演化:其一,为更好地利用微弱的阳光或可能存在的生物光,大多数鱼类的眼部变大(如粗鳞灯笼鱼)或长成如望远镜般的形状(如棘尾银斧鱼);其二,极少数鱼类眼部退化,眼变小、为皮膜所盖(如角鮟鱇)甚至盲目。此外,很多鱼类自身还会发光。据统计,深海鱼类中约有40%以上的种类具有发光器,如钻光鱼科、褶胸鱼科、蝰鱼科、巨口鱼科、黑巨口鱼科、星衫鱼科、软颌鱼科、灯笼鱼科和新灯笼鱼科等,可见发光器在深海鱼类构造中的重要地位。这些发光器因身体内部萤火素的氧化而发光。有的个体具有众多发光器且遍及全身,有的甚至发展到鳍上;有的尾柄上方具发光腺鳞(如粗鳞灯笼鱼、棘尾银斧鱼)。这些发光构造可以帮助它们识别同种个体,突然喷射出的发光分泌物还能吓退强敌。更为奇妙的是,有些鱼的第一背鳍特化成钓鱼竿状的拟饵钓,端首也具有发光器,能模拟游泳生物,引诱其他生物靠近后伺机捕食(如约氏黑角鮟鱇),有些鱼的拟饵钓上还生有“钓钩”。这类别出心裁、无所不用其极的“鱼钓鱼”捕猎方法真是登峰造极,人类也只能甘拜下风。

  此外,为弥补视力不足的缺陷,有些鱼便向触觉方向发展,即有些鱼的身体上长有各种触觉敏锐的触须或特化的“鳍条”。有的鱼在吻端背鳍长有1棘,极长,约为体长的3.6倍,并且端部具拟饵体,如长尾大角鮟鱇;有的鱼喉部具有很多须,14个分支上又生有许多小分支,看似植物的根须,小分支端部各具一发光器,将触觉与发光的功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如多须丝角鮟鱇;还有鱼颏部具1须,略粗并具1纺锤形端球体,球体前端具许多细丝,在鳃盖骨后下方,具1黑色游离鳍条,先分出1小支,稍后又分出5小支白色长丝,如缨鳍巨口鱼。此外,个别鱼种为了弥补视力不足和种群稀少而产生的择偶困难,雄鱼甚至直接寄生在雌鱼身上。如上述的角鮟鱇,为了繁衍后代,雄鱼在幼鱼时就开始寻觅雌鱼,一旦遇上便狠狠咬住雌鱼“逼婚”,此后彼此的循环系统完全愈合成为一体,且雄鱼除生殖器外的其他器官都逐渐退化了。科考中采集到的角雌鱼体长为67厘米,而雄鱼体长尚不足10厘米。

  为了适应低温,深海鱼类的肌肉组织多水分,这样有利于使身体内外的温差趋于最小,以尽量减少体内热量的损耗。为了适应高压,深海鱼类的肌肉组织不但水分很多而且呈果冻状,皮肤松软而薄,骨骼也很柔软,体内无鳔,以尽量减少鱼体与外界的压力差。深海鱼类一旦被捕上船,在压力骤减的情况下,立即表现为缩水瘫痪状,看似一堆深色垃圾。黑暗的深海里浮游动物与中小型动物稀缺。为了适应这种贫食环境,深海鱼类主要依赖数量很少的碎食性和肉食性动物为生。为了掠取那些难以寻觅的食物,它们普遍扩大口部,生长着大牙、利牙和倒牙,甚至颌骨都可随意变动。如黑软颌鱼,它的口极大,上下颌很长;上下颌具固定牙,咽骨牙分为前后两群;可以吞噬比自身还大的食物,以致胃和肠壁都被食物填满、抻拉得很薄。与此同时,深海鮟鱇普遍特有的拟饵体,则为首创的另类有效的捕食方法。

  为了适应缺氧环境,深海鱼类会尽量少游动以减少氧的消耗。如鮟鱇鱼类多采取守株待兔的捕食方法。

  正如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精辟论断所述: “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物经常发生的微细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逐步累积有利的变异而发展成为新种”。考察中观察到的东海深海鱼类的演化,恰好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此外,由于深海中的生存竞争不如浅海中那样激烈,故许多原始土生种类得以保存至今,其中最重要的有深海鮟鱇、蝰鱼和巨口鱼等。

  深海动物区系具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如果按种属的比例来看,自浅海向深海循序减少,前者约为3:1,后者约为5:4。例如,入编《东海深海鱼类》的鱼类共计243种,分属26目99科181属,其中种属的比例接近5:4,因此,东海深海科考的结果与深海动物区系的这个显著特征一致。经多方考证,这次考察中我们最后确认的东海深海鱼类有72个新记录和8个新种。此外还有2种鱼值得一提。第一种是长吻六鳃魟,1982年科考船在水深810~950米处试捕时曾捕获2尾,全长114~117厘米,体型较大;吻部尖长三角形,呈晶莹剔透的玉色;身体其余部分为亚圆形,呈深褐色,与吻部呈现明显区别;因其具长吻和6对鳃孔,故得名。笔者依据它的外形确认这是东海深海科考3年来对该种的首次捕获,应该是非常珍稀的种类。然而,当时的鱼类标本采集人员只想保留1尾作为标本。笔者当即向他介绍了该种的珍稀情况,并强调:如果这是新种,仅有1尾鱼做标本是不足以鉴定之用的。之后,笔者与另一研究人员将鱼抬至冷藏库并系上标本签,航次结束后将其带回研究所进一步研究。结果确认该鱼为长吻六鳃缸,不久前它刚被发表为新种,可见其弥足珍贵。台湾自然博物馆的鱼类学家对该鱼非常青睐,当时曾以5000—10000美元的高价公开征求,许多渔船为此多方寻觅。后来笔者还获悉,该种鱼全球仅1科1属2种。

  第二种是箭鱼,亦称剑鱼。这是东海深海科考3年来捕获到的唯一的1尾,体长达2.83米,体重约100多千克。因其躯体延长粗壮,上颌突出并向前显著延伸成扁平箭(剑)状吻部,故得名。箭鱼属于大洋大型中上层鱼类,游速快、性凶猛,可利用箭状吻部攻击大型鲸类,甚至会攻击船只,可见此“箭”相当坚强。箭鱼的掠食对象以鲐鱼、竹刀鱼、鳕鱼、灯笼鱼及头足类为主,追逐食饵时可潜入深海。该鱼系大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和游钓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在印度洋、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近年渔获量通常可达1.0万~3.5万吨,渔获物在日本和欧美市场上属高档水产品。 光怪陆离的深海甲壳类、

  新种及可开发资源



  经考证,东海深海甲壳类最后确认总计91种,其中有55个新记录和4个新种(据《东海深海甲壳类》)。在大陆坡上中部多为游泳虾类,如短额弓背虾和齿额红虾(本次考察发现的种)等。此外,其他绝大多数系海底爬行类,大多数能作短距离游泳,除前端的螯足和步足适合于捕食底栖生物外,还摄食下沉的食物碎屑与动物尸体。海底的静水与软泥使得深海甲壳类的生存环境比上述鱼类的更为严峻。20世纪末期,东黄海鱼类资源严重衰退之际,正是其主要饵料——甲壳类——兴旺之时,这恰好表明在弱肉强食生存竞争中,它们属于弱势群体,在海洋食物链中多为鲨、鳐和缸等凶猛鱼类的掠食对象,故多采取防御策略。它们为了生长繁衍,必须进行像深海鱼类般的变异与选择,经过漫长年代的积累,逐渐演化出现今独特的适应机制。除了大多数的防御型外,还有少数进攻型,如蜘蛛蟹(科)等种类,它们却是凶悍的顶级肉食动物。如果将深海甲壳类与其浅海的同类进行形态对比,大多都体形硕大、全身棘多及步足修长,故其形态更显得光怪陆离。现将深海甲壳类介绍如下;

  披棘型头胸甲及足部满布大小棘刺,可阻碍敌害的吞噬。这种特征在深海甲壳类中相当普遍,如:栗刺动钳虾,全身布满尖长棘;长刺石蟹头胸甲背面密布长:短刺;短额多刺海螯虾(本次考察首次发现的种),全身绝大部分密布短小锐刺,等等。寄居型沿岸常见的寄居蟹在深海中并非罕见,有6种之多,成体多匿居于空螺壳内。如多斑细螯寄居蟹(本次考察首次发现的种)和多长毛寄居蟹等。

  拟态型必要时可将自身变得与周围环境相似,以蒙蔽敌害。如:栗刺仿石蟹,头胸甲与背面密布长、短刺,如遇敌害可缩成仿佛石块的一团,以蒙混过关;异突仿石蟹(本次考察首次发现的种)等。

  共生型寄居蟹与海葵共生的现象已为人们所熟知。前者依海葵的触手和刺丝可以帮助寄居蟹防御敌害,寄居蟹在海底爬行则便于海葵获得更多的食物,从而形成一种互利型的共生关系。例如毛螯拟寄居蟹,它是世界广深性深海种,绝大多数个体仅与寄居蟹鞘群海葵共生且终生相伴,一生不再更换居所,这一点与其他匿居空螺壳内的寄居蟹显著不同。又如经常与偕老同穴属海绵共生的俪虾,俪虾的甲壳软、体肥壮、第三对步足的螯特大,可以有效阻挡敌害入侵,而偕老同穴属海绵通常栖息在水深100米以深乃至数千米的深海海底,体长一般为30—60厘米,多呈柱状,利用其成束丝状的骨针附着在硬质海底上,俪虾幼体完成变态后,雌雄俪虾便成对经偕老同穴筛板孔进入中空的腔内,以摄取海水中的食饵为生,长大后再也不能钻出筛板孔,因而成虾被永久禁锢在偕老同穴内共生,直到死去。人们称恩爱夫妻为“伉俪”,故将此虾称为“俪虾”,将此海绵称为“偕老同穴”。后者骨骼呈精致的白色网络状而被誉为“维纳斯花篮”,不仅是珍稀的装饰品,而且在日本被认为是永恒爱情的象征,为馈赠情人的佳品。我国海洋中的海绵非常稀罕,故上述偕老同穴更显弥足珍贵。



  蜘蛛型蟹头胸甲通常前方尖突呈三角形或梨形;螯足、步足各节成管状,颇长,形似蜘蛛足,隶属于蜘蛛蟹(科);体具钩状毛,故常有海绵、名荷等动物被覆其上而成为巧妙的伪装。如:阚氏巨螯蟹是东海深海罕见的特大型蟹类,是日本的重要经济蟹类,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蟹类,肉多味美,体内有极灵敏的感震器官,可分辨周围的运动物体。它们凭借颀长的步足,在海底行动非常敏捷,喜食异腕虾。它们螯足长大,雄蟹个体左右展开的螯端逾3米,1对长螯酷似两把灵活的钢丝钳,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其十足全部展开时直径可超过2米。据称此范围内的动物都休想逃脱,即使人类身处其间也无法幸免,故巨螯蟹又有“杀人蟹”之称。

  为了适应周围的严峻环境,深海甲壳类往往在躯体构造上进行了变异与选择,形成了上述的多种生态类型,也再次验证了进化论中关于生存竞争理论的正确性。

  五花八门的深海贝类



  东海深海生物综合科考的主要目标是丰富我国的深海渔业生物资源,故未将底栖生物纳入科考范围。然而,笔者却经常被捕上来的丰富多彩的深海底栖生物所吸引,并忙里偷闲将它们收集起来。但由于对深海贝类的认知较少,在贝类学家何径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将鉴定圆满完成。现将它们的代表种类介绍如下。

  翁戎螺科是现生原始贝类、腹足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化石证据表明,早在寒武纪,它们的祖先就已经在海洋中生活了,组成了一个多达21个科的庞大家族。在现生种尚未被人类认识以前,科学家普遍认为它们早在几百万年前就灭绝了。然而,1856年人们在西印度群岛的深海发现了现生的姬翁戎螺,由此人们认识到翁戎螺并未灭绝,只不过它们从前生活在浅海,如今转移到深海中了。此后,在深海各处又相继发现了该科的现生种,迄今已达25种。其中,龙宫翁戎螺的个体最大,壳宽达20厘米,十年前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贝类展览馆收藏,价值66万港币,人称“百万富翁螺”。翁戎螺壳外侧有一条与众不同的狭长裂缝,是它的呼吸和排泄通道。虽历经5亿多年的演化历程,它的身体仍保持着极为原始的左右对称型结构,遂成为著名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20世纪80年代初长达3年时间的年东海深海科考中,笔者有幸觅得一枚寺町翁戎螺。它壳宽11厘米,壳质薄,呈低圆锥形,壳内壁具有珍珠光泽,壳面上布满红黄色火焰般色彩,整个造型犹如一座宏伟壮丽的锥形宫殿,华丽而精致。日本人在东海深海科考的数年间也仅觅得一枚,可见该螺的珍稀。

  峨螺科该科种类非常庞杂,仅我国海域就有140种,同时名称繁多、容易混淆。其壳体通常呈卵圆形或纺锤形,壳质结实,种间形态差异很大。主要分布在温带、寒带海域内,从潮间带至水深2000米的范围里都可见,如变幻胀香螺、容错峨螺和贾姑峨螺。角螺亦称长香螺,通常个体较大,在水深148—638米的东海大陆坡有广泛分布,近几年来已成为东海沿海各地备受青睐的海鲜品种。

  白法螺螺壳硕大厚实,内层呈珍珠光泽。若磨去螺顶,手握螺口用力吹,会发出洪亮的声音,故自古以来就是天然号角的首选。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渔民出海时普遍使用它传递信息。

  嵌条扇贝亦称白扇贝,为东黄海常见种。笔者曾将它们饲养在大型水槽中以研究其生态。某天,偶然发现原来静卧在槽底砂砾上的扇贝突然一跃而起,随着上下壳有节奏的开闭,不一会儿已窜上水面,并呈波浪状继续前进。有时数个扇贝同时作跳跃式游泳,好像在水中翩翩起舞,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扇贝竟然有如此独特的游泳姿态,真叫人啧啧称奇。无巧不成书,考察船在深海拖网时恰恰又采集到一枚白扇贝下壳化石。在其周围还有不少附生着的其他贝壳化石,它们不但相当珍稀,而且对地质研究也具有较大价值。

  船蛸科隶属于头足纲。雌性个体大,其次生性外壳主要由石灰质与镁构成,可容雌蛸卧于其中并作孵化幼蛸之用。这个能在海面上随波逐流的外壳形如一叶扁舟,故得名。船蛸又称贝壳章鱼和舡(船)鱼,因其外形与鹦鹉螺相似,也称纸鹦鹉螺。科考采集到的船蛸标本可分为两种:扁船蛸(Argonauta argo)和壳体较阔的船蛸。它们这种薄如羊皮纸的半透明外壳左右对称,具有约50根螺旋状的放射肋和相应的疣突,构成一幅美妙的半透明图案,因此受到贝壳收藏者的青睐。雄性不具外壳且个体很小,只及雌性的1/15—1/20,通常生活在深海区;捕捞困难。为揭开船蛸交配之谜,科学家进行了生态实验,结果表明:雄性成熟精荚的腕手会从身体上自然脱落,并自行游泳去寻找雌性,此时的腕手竟然如同具有自控装置的鱼雷一般,一旦选中对象,便立即钻入雌性的套膜腔内。这种独特且有趣的繁衍方式再次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绚丽多姿的深海珊瑚



  东海深海中栖息着大量鲜为人知的珊瑚,它们种类众多、形态各异、色彩绚丽,每一件都是大自然的艺术精品。谈及此,我不禁回忆起30年前首次发现红珊瑚的情景:当时“恭方”号正在进行拖网试捕,意外地捞起一大网红珊瑚。目睹一株株橘红色的珊瑚从深蓝色的海水中缓缓升起,现场的科研人员和老船长都惊呆了。虽然大家常年跟海打交道,但如此壮观的场面却是生平第一次看到。抚摸着这些美丽的珊瑚,众人情绪激动,兴奋异常。我兴奋之余写下一副对联:“千年珊瑚出东海,万顷碧波一片红。”

  在历时3年的科考中,科考队陆续发现不少深海珍稀珊瑚,其中有的可能是东海新发现。但是,这些深海珊瑚的鉴定却成了难题。最近得到我国台湾地区珊瑚学者的大力支持,大多数已鉴定至属或种。

 红珊瑚 通常是指日本红珊瑚(Corallium janomcum),它既像一簇经过修剪的硕壮树木,又似一座嶙峋的奇异山峰。其骨骼坚硬,呈深红色或橘红色,有时下枝或副枝呈白色,红白相间,相映成趣。我保存的这株高约35厘米,宽约25厘米,重约1500克,采自我国钓鱼岛东北约185于米、水深约150米的海底。红珊瑚因骨骼质地优良,颜色又是我国人民喜欢的红色,而且深海采捕相当艰难,历来为我国收藏或摆放陈设的首选。目前其资源已趋枯竭。



  深海黑角柳珊瑚(BaMypathes sp.) 采自水深640余米的海底,刚出水时,酷似一株无叶的垂柳,通体墨黑,其貌不扬。其主干较为挺拔,稍有弯曲,高约120厘米,主干直径2-8毫米;基盘清晰,在其上约5厘米处开始生枝,分支均匀直至顶部,全部是20~40厘米的细长柳条状,呈斜列左右对称,合计2列均位于一侧,列间有20°~40°的夹角。虽然出水己30年,仍然保持着墨黑挺拔的原色原形。由于黑珊瑚常年生活栖息于低温、贫食、黑暗、高压以及弱流等严酷环境中,其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每年仅生长1毫米。如此算来,这株黑珊瑚已经存世1200年了,可谓千年珍品。黑珊瑚比红珊瑚质优且稀少,而且这株黑珊瑚比较完整和高大,在我国东海或许是首次发现。

  白枝竹节柳珊瑚(Isis sp.) 形如一支无叶、有分支的翠竹,主干呈长圆柱形,洁白如玉,节为紫色扁圆柱形。主干与节大部分挺拔、小部分弯曲,质地坚硬。各干与节依次相连,又如一串乳白玉石与紫玛瑙。全长60余厘米,直径3-5毫米。

  深海黑角手套珊瑚(BathypaMes sp.) 形如一只棒球运动员使用的手套,由“拇指”套、“食指”套和“其余3指”套组成。“手腕”处具3-4个基盘,以支撑整个身躯。通体由均匀细小的铜丝状珊瑚骨骼组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全体褐色,高约25厘米、厚约3厘米。与前述的白枝竹节柳珊瑚一样,都是这次历时3年的东海考察中在深海采集到的唯一标本,其形态和色泽迄今仍保持不变,更显得弥足珍贵。

  深海鸟巢葵珊瑚(Caryophylha sp.) 整体呈椭圆锥状,宛如一个尖底鸟巢。俯视珊瑚,其外部呈椭圆形,内部的四周围绕着众多错落有致且呈放射状整齐排列的隔片,拥簇着中央簇形密集的点状骨骼。它很像一座庞大的露天体育场,又如一朵盛开的洁白葵花,造型奇特绚丽,颇为清新雅致。该珊瑚上部呈玉白色,中下部呈灰褐色,界限分昵长、宽、高分别为5.5厘米、4厘米和6厘米。刚出海面时,其上部的水螅体仍清晰可见。

  近年来,因过度捕捞,珊瑚资源趋于枯竭,需要加大保护力度。

  深海底上的意外收获



  深海浮石科考船在钓鱼岛附近水深150米处试捕时,因遇到障碍物而起网,网内收获寥寥,却有一块黑不溜秋的大石头。船员们将它搁在甲板边上,并未太在意。之后经风吹雨淋,其表面泥沙逐渐脱落,呈现灰白色,整块石头也变得更轻些。科考队员很轻易便能劈下一小块,放在水中将泥沙洗去后,它即刻浮在水面。此时大家才意识到它可能来历不凡,初步确认为火山浮石。原来海底火山突然喷发后,岩浆中的挥发成分在瞬间低压时会迅速释放,使岩浆膨胀得像泡沫一样。此时遇到低温海水的冷凝,它便骤然成为泡沫状岩石——浮石。之后,在大陆坡及冲绳海槽多处都有浮石发现。科学家采用铀238/钍232法测定它们的年代为1万~7万年前,这表明:当时,东海深海火山多发,但近1万年内深海火山未现爆发。同时,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由两种斑晶矿物组成。因此,深海浮石对于东海深海的地质研究颇具价值。由于浮石具有质地软松的特点,人们还将它作为一些日用器材的原材料。

  针镍水晶科考船在冲绳海槽西侧水深900余米处试捕时,发现网内充塞许多大大小小的“玻璃管”。其中最大的长逾1.4米,一头粗一头细,最粗处直径约5毫米,细处如发丝。从剖面看, “玻璃管”由多层同心圆组成。经化学与光学检测,得知它们并非硅酸盐类的玻璃材料。后来,我参观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时意外看到针镍水晶(体)标本及其说明: “近似针状的针镍水晶(体)形成.精美纤细一簇,它们在针镍矿的洞穴中生成,创造了这个世界著名样本。”据此我认为,这次考察得到的“玻璃管”可能就是“针镍水晶”。有的“玻璃管”体表附着橘红色生物,有的被深海二花链叶珊瑚(DesmophyHm diaMus)基部所包围,还有的干干净净。

  钓鱼岛列岛海域历险记



  1981年11月5日夜, “东方”号在钓鱼岛列岛海域起网时,不慎将大型渔网缠入推进器,发生“打叶子”的重大事故。船在突然的大震动后,立即失去动力并处于失控状态。当时天气晴好,但考察船身处深海无法锚定,只能在黄尾屿东北约30海里处漂流,同时发出我船失控的信号。翌日仍风平浪静,不时有外籍商船经过并表示愿意伸出援手。但为了避免支付巨额的救助费,我船都婉拒了。当时大家还没有什么危机感,或者说仍心怀侥幸。

  然而祸不单行,两天后由于特大冷空气南下,最大风力达11~12级,一排排巨浪连续冲击船体,不断发出“嘭、嘭”的声音,令人胆战心惊。当时,交通部救捞局从福州调来的救助船因风浪太大而中途返航。此后不久,赤尾屿小岛出现在我们面前。 “东方”号在大风大浪的逼迫下,身不由己地向该屿靠近。小岛就在我船漂流方向的正前方,越来越近。我船如不能尽快改变航向,必将酿成撞船惨剧,情况非常危急。

  就在危急关头,大副提出的自救措施得到了随船领导、船长和船员的一致赞同。随即,几名船员冒着被大浪打下海的危险,将笨重的大型网板以及防碰靠垫等重物系在长长的粗钢丝绳上,然后从船尾一侧全部投入海中。受到这个突然而至的拖曳作用后仅仅数分钟,船就开始偏离原方向了,又经过约半小时的漂流,我们的船终于与赤尾屿擦肩而过,避免了一场船毁人亡的悲剧。

  但失控的“东方”号仍处于惊涛骇浪中,随时都会遭遇不测。在焦灼的等待中, “东方”号终于迎来了上海救捞局特派的救援船——“德平”轮。然而, “德平”轮甩出的引缆立刻被狂风吹得偏离了方向,后来又多次采用人力和机械甩缆,也都未成功。最后还是“德平”轮船长当机立断,凭借其精湛的驾驶技术冒险顺风靠拢,抓住机会瞬间抛出引缆。成功了——这可是一条宝贵的救命绳!链接完成后,两船上下一片欢呼。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狂风巨浪中,如此粗的尼龙缆绳仍经不住船体的剧烈颠簸,竟然全部崩断,我们只好改用粗钢丝绳再次系牢。两船在惊涛骇浪中驶入避风港,才逃过了这次劫难。

  12日,两船在风平浪静中驶上归程,最后双双安全返回上海港。后来, “德平”轮因出色完成救援任务而受到交通部和上海市政府嘉奖。回顾这场危机,一些细节仍令人感动。在“东方”号有可能撞上赤尾屿的危急时刻,两位科考队员没有去拿救生衣,而是争分夺秒地将全部原始科考资料密封起来,并系上浮子以防因船只失事而沉入大海。这种因公忘私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敬仰。

北疆野外地质考察散记

赵文金

  浓厚的北疆情结



  对于从事地质古生物行业二十余年、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我来说,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和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一直是我梦想着烙上自己考察印记的地方。

  新疆,最早称为柱州,汉朝时称西域,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幅员辽阔,地貌整体上呈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的特点,即俗喻的“三山夹两盆”。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于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北疆城镇都坐落在绿洲上,一块块绿洲沿着准噶尔盆地边缘星罗棋布,好似颗颗明珠。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就是其中最为明亮的一颗,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

  北疆既有壮丽的雪山,又有富于异国情调的阿尔泰山脉、白桦林、神秘莫测的沙漠奇观和雅丹地貌。因位于古亚洲和特提斯两大构造区域结合的中北亚地区,这里的地质构造也相当复杂,是地球上古生代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与亚洲大陆的形成演化和阿尔泰有色金属成矿带的形成等密切相关,在地质矿产等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北疆如磁石般吸引着国内外地质学家和旅游爱好者。

  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发掘专项经费的资助下,2011年7月,我们早期脊椎动物课题组一行七人专程考察了新疆北部的古生代地层,希望在深入了解新疆北部古生代地层空间展布的基础上,能够发现一些化石,特别是早期脊椎动物化石的新资料。

  收获颇丰的考察之旅



  7月9日,我们如期踏上了野外考察的征程。7月的北疆正值酷暑,骄阳炙烤,但是徐徐微风中依稀能感觉到来自天山冰雪的气息,十分惬意。我们计划第一天先考察塔城地区沙湾县一个含工蕨化石的下泥盆统化石点,然后经克拉玛依市沿217国道赶往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和什托洛盖镇,考察那里的重点剖面。

  我们沿着连霍高速公路从乌鲁木齐向西行驶到沙湾出口,然后向北行驶到红旗农场一分场。下车后举目四望,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庄稼,根本见不到出露的基岩。想来这里经过数十年的人为改造和开发利用,王俊卿老师多年前发现的含工蕨化石的下泥盆统早已成为天山北麓肥沃农田的一部分了。短暂停留后,我们继续向和什托洛盖迸发。越往西北走,路两侧的庄稼越少,不知不觉就到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西南边缘,路两旁尽是地势平缓、覆盖着大片砾石的戈壁。戈壁一词源自蒙古语,意为“砾石质的荒漠”。

  快到克拉玛依时,沿途便有成群高耸的风车映入眼帘,巨大的叶片随风转动,颇为生动壮观。近二十年来,戈壁滩上建了许多这样的风力发电厂,不停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在寸草难生的茫茫戈壁上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的能源。临近中午,前方逐渐出现了成片的楼群,这就是石油城克拉玛依市了。过了石油城,依然是无边无际的戈壁,但成群的风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采油机和错落有致的输油管道。采油机就是俗称“磕头机”的传统抽油设备,随着抽油杆周期性的往复运动,井下的原油便源源不断地被输送上来。

  再前行不久,路两侧的山多了起来,都不太高,大多是一座座的、孤零零的。有的拔地而起,如柱、如树、如竹、如伞;有的匍匐在地,似狮、似虎;有的形状怪异,恍若神鬼;有的肃穆庄重,像城堡、像房屋。这就是新疆最有名的雅丹地貌之一——乌尔禾雅丹地貌,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风城、魔鬼城。别看现在这里一副安静祥和的景象,一旦刮起风来,这里便会黄沙遮天,大风在沟壑间激荡回旋,凄厉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魔鬼城因此而得名。实际上,这是一种风蚀地貌。在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长着茂盛的植物,空中飞翔着准噶尔翼龙,水中栖息着乌尔禾剑龙、蛇颈龙和其他中生代动物,这里是水族欢聚的天堂。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原来的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戈壁台地。其后这些湖相沉积的岩石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了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这就是神奇的雅丹。

  下午5点之前,我们终于来到以蒙古族居民为主的北疆重镇——和什托洛盖镇。第二天早饭后便赶赴镇北约10千米处的泥盆纪地层。最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古植物学者在这里发现许多泥盆纪植物新化石,因此我们计划在此多工作些时日,并希望能发现鱼化石。然而,经过一整天的勘察,除大量植物化石外,我们并未见到鱼化石的蛛丝马迹,只好决定第二天赶往另外几处含古植物化石的古生代地层。

  7月11日,我们先驱车考察了镇东北方向的芒克鲁剖面。这是西准噶尔地区上志留统一下泥盆统的标准剖面,我们重点考察了含古植物化石的地层。可是,经过半天的发掘,只找到一些笔石、腕足类、珊瑚和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化石及少量植物化石碎屑,仍未见鱼类化石的踪迹。不过我们发现该组地层中夹有轻微变质的生物灰岩透镜体,其中有可能含有鱼类微体化石,我决定采集一些岩石样品带回研究所进一步处理和研究。

  接下来我们考察了另一个含古植物化石的上泥盆统经典剖面——布尔果尔剖面。除植物化石外,大部分层位中主要含有腕足类、珊瑚及海百合等多门类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化石特别丰富,尤其是腕足类。闭着眼睛随手抓起一把碎石,其中就会发现几个完整的腕足类化石。

  置身化石丰富的晚泥盆世地层之间,我不禁联想起3亿7千万年前发生的重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F/F灭绝事件,因为发生在晚泥盆世弗拉期( Frasnian)与法门期(Famennian)之间,所以科学家用这两个地质时期的英文首字母F/F来代称。该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五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一,对浅海底栖生物影响甚大:竹节石和泥盆纪珊瑚礁等古生物全部消失,泥盆纪类型的珊瑚、层孔虫、苔藓虫也惨遭灭绝,腕足类中的无洞贝超科和五房贝超科、菊石中的尖叶棱角石类以及几个科的三叶虫均惨遭厄运;然而北疆洪古勒楞地区此时期却繁盛着!一些学者根据对这个剖面内化石的研究,提出了,“洪古勒楞生物避难所的假说”。

  考察结束,天色已晚,我们只好带着未发现鱼类化石的遗憾踏上归途,西准噶尔的地质考察也提前结束了。



  7月12日我们前往阿勒泰市继续考察下一个重点目标——阿尔泰山脉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阿勒泰地区的中下泥盆统,沿途顺便欣赏了乌伦古湖的美景。乌伦古湖又名布伦托海、福海,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由断层陷落形成,素以戈壁大海和鲜美的福海鱼著称,是新疆仅次于博斯腾湖的第二大渔业基地。这里的湖岸是一片由细腻柔软的白色石英砂组成的沙滩,几乎没有一点淤泥,走在上面犹如漫步在北戴河的黄金海岸。湖底坡降平缓,湖水清澈见底,岸边局部芦苇茂密,时不时还有成群的海鸥飞掠而过,使蓝天白云映衬下的乌伦古湖格外灵动迷人。我们在阿尔泰考察的重点是东部大面积出露的中下泥盆统,呈条带状沿北西西一南东东方向展布于市区以东的阿尔泰山脉南麓。然而,7月13日,我们仅在康布铁堡以西的阿勒泰组中发现少量海百合茎化石,其他门类的化石都没有见到。由于阿勒泰市周边的泥盆系中断层发育、火山岩常见,找到鱼类化石的可能性已经十分渺茫,我们决定次日东行至富蕴县城,重点考察县城周边出露的、含植物化石的泥盆系和石炭系。

  7月14日早饭后我们就匆匆离开阿勒泰市,经北屯沿216国道前往富蕴县,傍晚进入县城。阿勒泰地区是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哈萨克、回、维吾尔和蒙古等少数民族约占这里总人口的56%。除哈萨克族以外,蒙古族居多,不少地名都取自蒙古语,沿途不时还能看到矗立在戈壁滩上的蒙古包。居住在喀纳斯湖边的图瓦人也是蒙古族后裔,据说是成吉思汗西征过程中余部的后裔。

  7月15日至18日,我们以富蕴县城为根据地,详细考察了富蕴及青河两县境内的下泥盆统、中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等地层,并重点考察了沿乌伦古河两岸出露的泥盆系和下石炭统,在碎屑岩中发现了丰富的植物化石,在其中所夹的灰岩层中还发现了丰富的腕足类、珊瑚等无脊椎动物化石,但始终没有发现梦寐以求的鱼类骨片化石。由此我初步得出结论:泥盆纪及石炭纪期间的阿勒泰地区可能不适宜早期脊椎动物生存。

  7月19日,四名队员先期返京,我和留下的两人继续考察乌伦古河流域含植物化石的泥盆纪、石炭纪地层。两天过去了,仍未发现鱼类化石,第二天只好返回乌鲁木齐,短暂休整后又前往北疆东部北塔山及巴里坤地区做短期考察。7月21日,我们驱车沿216国道返回乌鲁木齐。漫长路途中,我们放眼窗外,欣赏大漠风韵。

  位于准噶尔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的是,它并非寸草’不生的流动沙山,而是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沙丘上生长着低矮的梭梭、红柳和胡杨。我们行至距乌鲁木齐约260千米时,隐约看到前面一片连绵的红彤彤山丘,这应该是新疆最美的雅丹地貌——五彩湾了。

  五彩湾又叫五彩城,这里本来沉积着很厚的煤层,后几经沧桑,覆盖在表面的地层被剥蚀殆尽,暴露的煤层在雷电和阳光的作用下剧烈燃烧,再经过亿万年的风蚀雨剥,就形成了现在以赭红为主、夹杂着黄、白、黑、绿等色彩丰富的连绵山丘。因为历经风吹、日晒、雨淋,又呈雅丹地貌,酷似童话世界中的五彩城堡,五彩湾因此得名。五彩湾不仅以与众不同的雅丹地貌闻名,还是一座天然宝库,储藏着大量黄金、玛瑙、石英、铁、铝和锌等20多种矿产和丰富的石油资源。目前这里已开发出继克拉玛依之后准噶尔盆地的第二大油田,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里已发现多种恐龙化石。

  7月23日,短暂休整之后的我们从乌鲁木齐出发,动身前往巴里坤继续考察之旅。通往巴里坤的路沿天山北麓延伸,虽然不是高速公路,但路况很好。路北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绿洲,路南是绵延起伏的天山山脉。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距乌鲁木齐仅110千米,海拔5445米,是天山东段的最高峰,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异常秀丽。峰北侧的天池古称瑶池,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峰顶的冰川积雪银光闪耀,与澄碧的天池水相映成趣,高山平湖,绰约多姿。临近下午4时,我们顺利到达巴里坤县城。7月24日,我们先驱车去考察北塔山纸房地区的下石炭统,据记载,这里广泛出露的姜巴斯套组中含植物和鱼类化石。原以为纸房是一个很大的地方,至少也应该有上百户人家,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那只是一个不到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村东不远处的低矮山丘便是含煤的侏罗纪地层,很多挖掘机正在挖煤。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纸房也许很快就会繁华起来。含鱼化石的姜巴斯套组主要分布在纸房以北约40千米、离国境线很近的姜巴斯套地区。过了纸房,路况更差,不到20千米后就几乎无路可行,只有茫茫戈壁和遍布地面、棱角分明的戈壁石。我们没有准备可在戈壁滩上行驶的硬轮胎,如果就这样继续前行,越野车轮胎一旦被戈壁石划破,我们就会身陷困境,后果不堪设想。我决定就近考察中石炭世地层后就返回,看来这次没有机会考察富含鱼化石的姜巴斯套组了,实在遗憾。

  7月25日,我们考察了出露于巴里坤县城以北的三塘湖地区晚古生代地层。1个多小时的考察中,并未见到鱼化石;之后便去考察石炭纪地层,发现数层丰富的植物化石。2个小时过去了,仍未发现鱼类化石的踪迹。看来前人所言:只要有植物化石就能发现鱼化石的说法在巴里坤地区未必成立。

  7月26日,我们按计划前往此次北疆考察的最后一个目标-1425高点,这是海拔1425米的一座小山,因为文献中均未标注山名,研究人员只好直接用其海拔高度来称呼它了。1425高点地处戈壁滩深处,人迹罕至,更没有路,越野车仍然不能直达,我们只好步行约3000米、花了近1个小时才来到小山脚下。半天的考察中仅发现一些疑似古植物的化石,前人记载的“丰富的笔石化石”我们并未见到。我们这次北疆野外考察也随着1425高点考察的结束而告终了。

  后记



  将近20天的时间里,我们考察了新疆北部从志留纪到二叠纪的沉积地层,重点在晚志留世至中泥盆世地层中开展了野外考察、发掘及微体化石样品采集等工作。虽然野外工作中只发现大量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化石,并未采获期望中的早期脊椎动物化石,为某些早期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起源、演化等研究积累重要化石资料的目标未能实现,但我们对新疆北部志留纪晚期一中二叠世地层的展布及其含化石情况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认识。考察期间顺便欣赏了新疆北部的秀美风光,更增加了我们对北疆风物的了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海上名山——云台山

刘军等



  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开篇写道:“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读来令人神往。唐代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道:“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西游记》中描述的花果山和李白笔下的瀛洲究竟在哪里呢?就在我国黄海之滨的云台山系中。云台山,史称郁州山、苍梧山、 田横岛、鹰游山和东海山等。云台山之名始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并一直沿用至今。云台山横亘百里,幽深叠翠,高耸入云,明代即被道教列入“海内四大灵山”。云台山坐落于江苏省东北部的连云港市内,为泰山山脉沂蒙山支脉的余脉,从苏北平原东北边陲一直延伸至黄海中;由6条山系组成,主峰东西长约30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总面积197.3平方千米。陆上自西南向东北依次有锦屏山、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和北固山,海上有东西连岛、秦山岛、前山岛、竹岛和鸽岛等岛屿,共44座山体、270座山头,平均海拔约300米。其最高峰为花果山玉女峰,海拔高度624.4米,也是江苏省最高峰。云台山的地质基础是前震旦系变质岩,形成于25亿一19亿年前,是我国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之一,山体以片麻岩和片麻花岗岩为主,另外还有变质岩、片岩、细粒磷灰岩和云母磷灰岩等岩石。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基因库



  云台山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于暖温带南缘湿润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季,生物资源丰富。由于岩层断裂的复杂性,这里山峦起伏、山体高差变化较大。既有山脊涧沟,又有山坡台地,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小地形和小气候环境,也因此孕育了很多珍稀植物,是江苏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库。现已知云台山有单子叶植物22科144属289种、双子叶植物114科455属928种,其中的药用植物多达1190种。在这些植物中,有亚热带植物红楠、紫金牛、油桐、油茶、油橄榄、毛竹和荔枝等,有温带植物蒙古栎、鹅耳枥和银杏等,太行铁线莲、大叶胡颓子、腺齿越桔、金镶玉竹、大紫草、珊瑚菜和海人参等则是省内罕见、国内少有的物种或古树名木。国内仅分布于云台山的植物就有近50种,不愧为我国宝贵的种质基因库和天然药园,每年吸引了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此研究考察。

  1953年,南京中山植物园(今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昌笃研究员专程到云台山开展生态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尽管云台山海拔只有624.4米,但南北两侧植被面貌差异显著,南坡多南方种属,如盐肤木、黄连木、枫香和化香,甚至有苏南宜(兴)漂(阳)山区常见的常绿阔叶树红楠;北坡多北方种属,如胡桃、栋、椴、杨等。云台山由海岛演变为大陆仅有300多年历史,其植物区系组成虽与现代生态有关,但因经历了长期的自然演替,表现出既有独特性又存在鲜明过渡的特点。其中,温带植物区系成分占主要地位,又渗入了亚热带和热带的区系成分。云台山的孑遗植物有枫香、康椴、紫萁、银杏和糙叶树等第三纪古热带的后裔,这些植物在我国一般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它们在云台山的分布对于植物区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在云台山的众多珍稀名木中,金镶玉竹和玉兰分别于1993年和2005年出现在全国发行邮票的票面上。金镶玉竹为竹中珍品,古海州志中称其为“金镶碧嵌竹”,其嫩黄色竹竿的每节生枝叶处都有一道碧绿色浅沟,节节交错。一眼望去,如镶嵌着块块碧玉的根根金条,清雅可爱。1993年6月,我国发行了一套4.枚《竹子》特种邮票,云台山的金镶玉竹便出现在第2枚上。云台山还有我国最大的玉兰,位于东磊风景区内的延福观内。该树高约25米,干周3.5米,两个成人都不能合抱,树龄达900多岁,是我国树龄最长、植株最高和干周最大的玉兰,有“中华玉兰花王”的美称。这株玉兰背倚青苔满布的石壁,花朵更显高雅皎洁。清代两江总督陶澍赞其曰: “奇石似人花下立,仙人如鹤竹间来。”延福观周围还有4株白玉兰,其中3株的树龄已有800多年,另一株也有200多年。几棵树毗邻生长,树冠连片如华盖。它们的花开得也非同凡响,每朵均如手掌大小,盛花时清香迷人,花瓣如白鸽飞舞,点缀在苍翠群山之中,游人在山下就可望见缀满洁白花朵的树冠,像一大片白云弥漫在半山之间,与云山相映衬;更显得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每逢清明玉兰花盛开之时,登山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鸟的王国



  云台山有关鸟类的文献记载非常丰富。4000多年前,这里是以鸟为崇拜物的少昊之国,据《尚书·禹贡》记载:“羽山(云台山)之谷,稚具五色。”从商代起,云台山就有“鸟的王国”之称。

云台山及其位于海中的姊妹岛屿都是我国鸟类的东方乐园,现已知有野生鸟类20目58科368种、亚种及变种。其中,丹顶鹤、白鹳、黑鹳、大鸨、白腹军舰鸟、白尾海雕和中华秋沙鸭等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黄蹼洋海燕(此种鸟在我国被首次观察到的地点就是云台山)、海鸬鹚、震旦鸦雀、鸳鸯、苍鹰、燕隼、白颈长尾雉、灰鹤和牛背鹭等3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属于江苏省鸟类新纪录的有10种;属于中日两国候鸟保护协定范围的有122种;其中,岩鸽和石鸡在江苏省境内仅云台山有分布。云台山的鸟类资源占江苏省鸟类种数的一半以上。

  云台山成陆考探



  古代的云台山四周环水,今天的许多山峰,如花果山、孔望山、渔湾和宿城等,都淹没于波涛海浪之中,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曾乘船而来。近年来,在连云港市新浦区、连云区以及下辖四县经常发现鲸类的骨骼化石,说明云台山系曾经被海水淹没。花果山所在的新浦地区紧靠海州湾,成陆时间较晚。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云台山志》和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云台新志》记载: “康熙四十年”,云台山与海州大陆“渡口渐塞”, “至五十年,忽成陆地”。由此可知,新浦地区成陆不过是250年前的事。新浦地区绝大部分是海积平原,是全新世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向东、向北移动后逐渐沉积而成的。

  而真正造成云台山主峰及前、中、后云台山成陆的直接原因是发生在344年前的郯(音:tan)城大地震。

  1668年(清康熙七年)7月25日晚,在山东省郯城县发生了一次里氏8.5级地震,震中烈度12度,与云台山极为接近。这次地震波及我国江苏、安徽等十几个省及朝鲜半岛。据史书记载: “有声自西北而来,如奔雷,又如兵车铁马之音”,刹那间“山崩地裂”, “城楼垛口、监仓衙库、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周围百里无一存屋”。郯城地震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生的最大一次破坏性地震。城郭、住宅、官署和庙宇等建筑物全部被毁,在南北长70余千米的形变带上发生了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和喷砂等现象,山川地形发生了剧烈变化。据文献记载:云台山区域由于海滩隆起,黄海海水向东退去约15千米。这次地震造成云台山海岸东移,但新浦地区大部仍为海水浸泡。之后发生在云台山境内的黄河改道,逐渐使新浦和云台地区淤塞成陆,原来的海上大岛形成了今天的陆上大山,即前、中、后云台山和锦屏山等。现在的云台山系东部仍与大海相连,其姊妹岛屿(如东西连岛、秦山岛、竹岛、鸽岛和前山岛等11座基岩岛)均点缀在黄海之中。

  郁郁名山孕育的文学名著



  在中国文学史上,云台山因其独特的地缘文化产生过许多有影响的、甚至可称为“拱顶之作”的文学巨著。被称为“海上仙山”的花果山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故乡的原型,当年的“淮海浪士”吴承恩正是依据这里的奇山异水描绘出“水帘洞府”的万种风情,至今在花果山上还有“娲遗石”、“水帘洞”、“八戒石”、 “七十二洞”和“唐僧崖”等引人遐想的自然景观。海州北虎山是北宋时的古战场,小说《水浒》中的英雄故事在海州民间代代相传,有梁山好汉被州守张叔夜围剿,兵败海州的事件。河北大兴人李汝珍更是多年寄籍于盐镇——板浦,一部《镜花缘》无处不濡染着古海州的山风海韵。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则是在赣榆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而作品中的杜少卿就是吴敬梓的人生写照。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窦娥冤》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位于连云港朝阳镇的“孝女祠”历经风雨,数百年延绵至今。 “精卫填海”的故事就发生在东海之滨,而《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记述的远古时期的十七个邦国就是云台山古代舆地的写照。在这个面向海洋的山脉上,不仅诞生了早期的人类文明,海洋文化也孕育出了中国早期的神话。

“灵根育孕源流出”,我国的名山大川比比皆是,但与如此之多旷世巨著渊源深厚的地方,舍此云台又有何处?

甘尼逊的金秋

孔祥虹



  又是一年金秋十月。2011年,我来到美国最大的白杨山林,坐落于落基山脉海拔2000多米的甘尼逊国家森林(Gmmison National Forest),在绵延百里的白杨林中亲身体会了一次大自然的神笔画作。

  一早从旧金山市起飞,向东穿过内华达州和犹他州,越过几乎覆盖了整个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后,飞机在下午时分降落到丹佛国际机场。出机场后,沿70号高速公路向西疾驰,翻山越岭,3个小时后车辆驶入甘尼逊国家森林的范围。入林区前,随眼望去已是处处白杨,进入林区后,密布的白杨林如海洋一般,一望无垠。山顶上一些松树类的针叶林如绿色的小帆飘浮在白杨林海之上,连绵不断的山峦恰如涌起的波浪,起伏跌宕,恢弘壮阔。说来有趣,一片片白杨树林看似由一棵棵独立的树组成,其实它们在地底下是同根而生的,生长方向由山脚下的水源地开始,沿着山坡向上以极缓慢的速度延伸。单棵白杨的树龄通常在百年左右,然而成片的白杨林却需要上万年的时间才得以形成。车由格伦伍德斯普林斯市的高速出口沿24号公路继续向南行驶了约1个小时,便到了此行的宿营地斯诺马斯村。这里人迹稀少,上山的路静悄悄的,四周暮色沉沉,头顶却有云霞染红了半边天。在一个拐弯处,我隐约觉得前方有东西在动,用车灯照肴,原来是一头野狼正优哉游哉地在空无一人的山路上穿行。

  一路风尘仆仆,疲倦的身体不得不早早躺下。第2天凌晨3点,我便按捺不住内心对莫朗( Maroon)湖的向往,起床后喝了些茶便匆匆上路了。莫朗湖坐落在雪山谷中,海拔3000多米。虽然与宿营地距离仅26千米,可全是高海拔的崎岖山路,驾车足足花了2个多小时。茫茫夜色中,终于到达湖边,令我感触颇深的是这里奇寒无比,即使穿上厚厚的滑雪羽绒服,仍被冻得不停地打哆嗦。雪山上常年积雪覆盖,加上风倚山势自上而下吹来,顿时觉得寒气逼人。然而令我惊讶的是,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居然有几位摄影者为拍摄日出,已经在湖边露宿一夜了,真是精神可嘉。待东方发白时我举目望去,原本应该金黄一片的湖边白杨林,叶子大多已经掉落了,除了一些金黄色的树冠。远远望去,成片的白杨树白花花、齐刷刷地立在那儿,仿佛用牙签精心排插出来的。远处的莫朗峰和北莫朗峰上还覆盖着薄薄的白雪,仿佛一位略施粉黛的少女静静地站立在那儿,宁静从容,不喜亦不惧,襟抱天地阔。山环抱着湖,湖倚着山,清澈湖水畸山的倒影让人觉得静谧安详,让在尘世中忙碌、漂泊的心顿时安静下来,浸润在舒缓的节拍中,体悟生命的美好旋律。这就是山水的魅力!看着近处山顶的晨曦、月亮和白杨树,我不禁联想到了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业当斯的一幅月升图。瑟瑟的秋叶与渐渐落下的一轮明月,使整个秋天的早晨充满诗意。天大亮后,我开车在周围的山上转了转。莫朗湖边上的小城阿斯彭是科罗拉多州最负盛名的观光景区。这里不仅有得天独厚的滑雪场,每年夏天还会举行音乐节。当地人的和蔼热情使这座小城更具魅力。由于城中大部分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且建筑风格独树一帜,这个优雅又充满人文气息的小城逐渐成为名人富人的聚集地,据说其中有一些还是全美国最贵的风景别墅。

  第三天的行程是深入甘尼逊林区。甘尼逊国家森林管理处成立于1976年,整个林区由约7000平方千米的国有林区和400平方千米的私人林区组成,林区内有两座山峰超过海拔4200米,而超过3900米的山峰有20多座。1853年,为了寻找将美国东部铁路延伸至西部的途径,约翰·甘尼逊( John Gunnison)的队长曾带队经过这里,甘尼逊森林因此得名。如今这个林区主要用于旅游和户外活动,如滑雪、打猎、露营、骑马和登山等,一切活动都在林区管理处艄严格管理之下。林区不收门票,甚至连大门都没有,在营地露宿的费用是一天12美元,但连续露营的时问不能超过14天。与其他的美国国家公园一样,这里的严格管理并不是靠雇佣大量的警卫来执行,而是依赖于大多数到访者的自觉意识,加上严厉的制裁来达到目的的。如果露宿后游人未将周遭收拾干净,必定会被人举报而招致重罚,如若不认罚认错还有可能会被公园警察拘留。

  十月的甘尼逊森林真是金秋处处。由于地处科罗拉多高原,阳光下的蓝天白云与远处的雪山交相辉映,高原上金黄色的白杨树冠显得格外的璀璨,与金黄色相间的绿色是高原上的针叶林。高原一望无际,万籁寂静。山谷里连绵不断的金色白杨树冠,高高低低地组成无数个“之”字形,蜿蜒不绝地向山顶延伸。一阵阵秋风刮得落叶雨点般到处飞舞。峡谷中的小溪边,类似胡杨的树木和其他的灌木植被将溪床点缀得一派秋色。

  甘尼逊的林区内还包括了一些私人牧区以及林场、秋色里,农庄简陋的板屋和马棚在晨曦中显得格外的纯朴与自然。在山路上,游客们偶尔会与牛群不期而退,没人催促也没人按喇叭,大家都静静地给牛群让路,同时安逸地欣赏远山的秋色。走近这里的民宅,便会觉得这里的人们在忙忙碌碌的农牧之中,并不曾失去对美的追求。湖边的座椅,翡翠般的小湖,倒影中的秋色,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恍惚中我仿佛已步入了桃花源里,完全忘了自己身处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第四天是甘尼逊白杨行的最后一天。凌晨3点,屋外下起了阵阵大雨,窗外黑漆漆的一团。我忽然想到,如果能够在雨停之前赶到制高点,或许能拍到一些不寻常的景色,于是赶紧收拾行李,喝了杯热咖啡后便开车往山上跑。多亏自己租了一辆六缸四驱的越野车,否则在这伸手不见五指、大雨滂沱的山路上过沟爬坎,还真是捏了把汗。由于在大雨中开得慢,天微亮时,才刚到半山腰。从后视镜望去,只见车后峡谷深深,雾障重重,如同神米之笔。陡然间,这干燥的高原峡谷中竟然平添了几分灵气。这雨来得猛,去得也快。到了山顶,才不过展开三脚架、装上镜头的儿分钟工夫,那雨便收得干干净净,留下的只是些急速消失的雨雾。远处金色的树冠随着纱幔般的雨雾飘过,忽隐忽现地“犹抱琵琶半遮面”,近处的红叶却稀稀疏疏地“未成曲调自有情”。须臾,仅剩的雨雾也收得干干净净,只有远处雪山顶上还在云雾交融。云隙处,一缕阳光将远处山坡上的一处秋叶照得分外夺目,要不是近处的秋色,没准以为是谁在这大山坡上撒了一把金砂呢。晨曦中,秋雨似乎已经洗净了整座山的铅华,露出了飒爽的秋林和山脚下亮晶晶的片片水泊。

  时间过得飞快,为了赶上回硅谷湾区的航班,早上9点一过我便急着往丹佛国际机场赶。经过高海拔的山路时,我明显感到这里季节交替之迅速。四天前来时还只是薄薄积雪的山林,现在已是一片白雪皑皑。四天前远远望去还是金灿灿的白杨树冠,如今已完全谢了“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整整齐齐地插在山坡上接受鹅毛大雪的洗礼。甘尼逊的金秋,让人眷恋不舍,回味无穷。我还会再来的!

奇特的翻车鱼

沈金鳌 金鑫波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一行人踏上了期盼已久的台湾环岛游之旅。途中到达东海岸的花莲市,它面向浩瀚的太平洋,因外有黑潮暖流经过,这里的海洋渔业资源较为丰富。午餐时,侍者端上一盆台湾特色美食——烩曼波鱼,大家觉得其色、香、味俱佳,但都不知道这究竟为何种鱼。回到上海后,我经多方核实,最后确定曼波鱼即我国大陆海域罕见的翻车鱼。这种鱼不仅外表奇特,而且在演化、生殖、生长、皮肤结构、游泳方式以及分布等生物学与生态学特点诸多方面都颇具特色,其中有些性征甚至为世界之最。

  曼波鱼的中文名为翻车鱼,鱼体侧扁而高大,近似椭圆形;仅有头胸部,腹鳍、尾鳍及尾部均消失,胸鳍小,背鳍与臀鳍均高大而尖,几乎相互对称,体形相当奇特。除了同科的长翻车纯与矛尾翻车纯外,几乎没有任何一种鱼的形态与它相似。从整个鱼体来看,它的重心偏高,身躯看似随时具翻转之势,事实上它确实会经常翻转身体平躺在海面上,故名翻车鱼。翻车鱼的仔幼鱼在体长13—80毫米的成长时期,尾鳍及其尾部会逐渐消失,其身体后部呈独特的镶嵌花边状,故德国人称其为头鱼。翻车鱼游泳时仅依赖强大的背鳍与臀鳍相互协调摆动,虽游速缓慢,但泳姿优美,日本人将它的泳姿与加勒比海岛国特有的一种以摆动臀部为特征的姿态优美的舞蹈——曼波舞—联系在一起,赋予它“曼波‘鱼”的美名。翻车鱼平躺在海面上时形似两侧具推柄的石磨,故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命名其为Mola mola。白天它为了吸引海鸟来啄食体表的寄生虫以及升高体温以增强肠胃蠕动,会经常平躺在海面上晒太阳,故欧美多国称其为(海洋)太阳鱼。翻车鱼夜间游泳时因搅动海水而使海中的夜光虫发光,翻车鱼体表的一些寄生虫也会发出微弱的光,故翻车鱼在上述各国又被称为月亮鱼。此外,台湾不少司机、乘客认为翻车鱼这个称呼不吉利,要求更名的呼声甚高,为此本世纪初台湾还专门召开了翻车鱼命名大会,结果“曼波鱼”一举夺冠。这种迷信思想在大陆民众中也存在。在以往运输翻车鱼标本的过程中,我就曾遇到过因司机认为这个名称太不吉利而断然拒绝出车的事,令大家啼笑皆非。

  翻车鱼系特大型鱼类,成鱼平均体重达1000公斤左右。1908年9月,澳大利亚悉尼的1艘渔船捕获1尾特别大的翻车鱼,体长3.3米,背鳍与臀鳍的鳍端间距达4.2米,体重约2235公斤,是迄今已知的世界硬骨鱼类体重之最。卵生鱼类产出成熟鱼卵的数量及其质量是该鱼世代繁衍的基础。据称已观测到1尾体长仅1.4米的雌翻车鱼的卵巢中有3亿粒鱼卵,但相应其卵径估计仅l—2毫米,由此估算的怀卵重量与鱼体重量不甚协调,故推测此鱼卵的统计数字有偏高之嫌。目前已知鱼类怀卵量与体长大致呈正相关,因此可以期望体型更大的翻车鱼的怀卵量可能达到如此巨大的数量。

  虽然翻车鱼雌鱼在海洋中产出数量极多的成熟卵,但大部分都被其他动物掠食,剩余的受精卵经过发育、孵化、仔鱼和幼鱼等一系列阶段的淘汰,生长为成鱼的寥寥无几。翻车鱼成鱼将身体压缩到仅剩头胸部,并以厚度最大可达76毫米的皮肤将自身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可能是世界上皮肤最厚、自身包裹最严的鱼类,这也是它为了自身安全而采取的防御策略。虽然一般的海洋生物都奈何不了它,只得悻悻离去,但翻车鱼仍会遭到少数凶猛动物的攻击,如海狮、鲨和鲸等进攻性大型海洋动物。秋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域,游客有时可以目睹大批海狮不断向翻车鱼发起猛烈进攻的情景,它们先是用嘴奋力撕咬翻车鱼的鳍,然后将几乎已失去游泳能力的翻车鱼奋力地甩到空中,这样产生的冲击力或可以加速撕裂翻车鱼的伤口。经过海狮群的撕咬抢食后,翻车鱼最终缓慢下沉至海底,成了众多棘皮动物(如海燕等)的美食。此外,翻车鱼游速缓慢且皮肤粗糙,易滋生大量的寄生虫而造成生存威胁,在其体表和体内已发现超过40个属的寄生虫,包括棘头动物棘吻科、环节动物尾鳃蚓、绦虫及桡足类等。一旦被这些寄生虫附身就很难将它们甩掉,于是我们有时会看到翻车鱼跃出海面(最高可达3米左右)后再平摔至海面上的独特现象。除了海洋中的天然敌害之外,翻车鱼如不慎误人海洋塑料垃圾堆,则可能因误食大量塑料却不能消化而死,或因困在垃圾堆中不能解脱,筋疲力尽而亡。人类的捕捞活动也对翻车鱼造成较大威胁,张网与流刺网是捕捞翻车鱼最常用的渔具,虽然世界各国海域都有捕获它的报告,但渔获量普遍很低,以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鱼产量统计中未将其列入。就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而言,平均每年捕获该鱼还不足1尾。虽然在台湾岛临太平洋一侧经常被捕获,但翻车鱼在台湾鱼产量统计中也榜上无名,可见它的总资源量并不大。有人估算,1尾雌翻车鱼所产的上亿粒鱼卵中最终成长为成鱼者仅约几十粒,雌鱼庞大的怀卵量与成鱼微小的资源量的对比似乎也支持这个估算。翻车鱼分布于整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及其附属海域的热带至温带海域,横贯东西360个经度,从南纬65。至北纬65。,纵跨130个纬度,除寒冷的南极圈和北极圈外的海洋中几乎都有它的分布,偶尔在地中海、波罗的海、白令海及挪威海亦有它的踪影。在我国的黄海、东海及南海近海较为罕见,但在台湾岛以东太平洋一侧较为常见。翻车鱼通常在水的上层活动,当该层摄食对象较为贫乏时,其往往会潜入深海掠食深海鱼虾类,最深记录为600米。

  从胃含物可以确定,翻车鱼是一种摄食多种动植物的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凝胶状浮游动物,如水母、僧帽水母与栉水母等,还摄食头足类、甲壳类、鱼类、海绵、海燕、鳗草甚至深海鳗鱼仔幼体。可见,水母类食物虽然营养价值颇低,但翻车鱼还是以它们为主要摄食对象,这可能与翻车鱼行动迟缓、只能摄食游泳能力较弱的水母有关。在我国黄海近海的捕海蜇网中曾捕获翻车鱼,或可作为一个佐证。翻车鱼初孵仔鱼体重小于或接近10毫克,若以翻车鱼最大体重2235公斤来推算的话,则其体重增长的倍数高达108数量级,堪称世界海洋鱼类的生长冠军。为了快速成长及满足自身消耗,翻车鱼必须不停地大量摄食,然而它行动迟缓且口很小,这又给它带来不少困难,以致它这种暖水性(适宜水温12—25qC)鱼类有时候不得不潜至水温较低的深海去摄食。

  翻车鱼在我国大陆沿海相当珍稀,捕获的个体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或标本观赏。在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一侧,翻车鱼的资源量略大。台湾人民为了扩大翻车鱼的影响力和改变人们对它的不良印象,不仅为它改了名字,而且将它妥善处理并精心包装成以“曼波鱼”命名的各种特色食品。

神奇的中越跨境山峰——西隆山

喻智勇 等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云南南部,这就是西隆山。这里不仅是被誉为“滇南的珠穆朗玛峰”的云南南部第一高峰,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拉祜族支系苦聪人原始社会长期生活的家园,更是重要的珍稀动植物种质基因库和生物物种避难所。

  西隆山地处中国、越南、老挝三国交界的“绿三角”地区,是动植物区系和物种交叉渗透的交汇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和物种分化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更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和重点地区之一,具有广阔的国际合作研究前景。西隆山是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三大林区之一,面积达20余万亩,1996年11月被纳入保护区管理,主要保护热带中山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原始自然景观、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种群资源以及重要的水源涵养机能。保护区内保存着完整的低纬度、高海拔热带中山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是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地;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藤条江水系的主要水源涵养林区。

  金平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这里的西隆山林区发育着山高谷深的典型山区地貌。西隆山主峰高3074.3米,山体垂直高差近2600米。在西隆山上半部,每条沟两侧都是刀削斧劈一般的悬崖峭壁,因而人迹罕至、上山无路。当地人谈到西隆山时,都带着神秘而坚定的表情,“爬神山要小心,已多次发生过意外”,其实大多数当地人都没有攀登过这座山。1995年3月,金平县政府组织工作队考察西隆山时,一位副乡长因食物中毒死亡,当地人却说“这是神山上的神灵作怪”,更增添了西隆山的神秘色彩。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毗邻中南半岛腹地——西隆山种子植物区系调查研究”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多家单位的13位专家和学者及40余位民工组成的考察队,于2010年5月28日至6月14日,冒着大雨、在恶劣的环境中对保护区“西隆山片区”进行了野外科学考察。如果不是亲身体会,绝对难以相信大自然神秘莫测、变幻无穷的力量。现在回想起来,西隆山的险、奇、峻、秀在带给我们心灵震撼的同时,也令我们心有余悸。

  山高水长流



  很难相信在哀牢山脉山势已成强弩之末的地区会耸立着这么一座高峰。登上西隆山顶,就再也没有任何山峰能阻挡攀登者的视线了:东看刀砍斧劈般的绝壁垂直而下,让人胆怯;南望越南的异国风光,别有一番情趣;西观国界山岭如巨龙蜿蜒起伏,伸向云雾弥漫的远方;北览群山臣服脚下,茫茫林海宛如一幅幅抽象的风景画。

  西隆山主要为云岭向南延伸的哀牢山和无量山余脉的帚状结构,被深切成破碎的中山地形地貌,河流众多,内有100多条大小沟谷、河流。潺潺的溪水和山泉流人数条银链般的小河,逐渐汇聚成向东南倾斜延伸的藤条江水系。2010年这里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情,但西隆山沿途仍随处可见清流小溪、飞瀑涌泉,气候清爽宜人。最令人震撼的是,暴雨过后溪流仍旧清澈见底。巍峨的西隆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河谷中的水汽上升到半山腰后受到高山寒流的阻挡,便汇集成气势磅礴的云海,云海夹带的充沛水汽为森林所吸纳,变成雾雨与径流,最后,携带大量富含养分的腐殖质流人河坝的江河水网,为河流中的生物提供养分,并经过千万条支渠水沟徐徐注入层层叠叠的梯田。这是一个完美的、天人合一的农林生态系统,也是“山上护好树,等于修水库,雨季它能吞、旱季它会吐”的真实写照。

  变幻莫测的气候



  西隆山不仅地理位置特殊,气候也独具特色。这里的地势高低悬殊,从海拔3074.3米的最高点沿山坡陡然下降到海拔仅290米的金水河。又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降水充足,形成了“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我们在登山的一条路上便经历了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几种气候类型。有时从一个山坳走过去,这边淫雨霏霏,那边却是艳阳高照,相隔何及一里;有时雾气乍散,随即又是狂风暴雨。最为奇特的是,这里在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的同时也会下着大雨;山上下雪的同时,山脚下的香蕉也在开花结果,让我们真正领教了西隆山变幻莫测的气候。

  完整的生态系统



  西隆山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因受季风影响的程度和相对海拔高度的不同,森林植被的垂直带谱变化明显。这里可以找到中国所有的植被类型,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热带山地生态系统,堪称中国植被类型博物馆。

  在海拔1000米以下是参差不齐的热带雨林,有高大挺拔的望天树、龙脑香等。海拔1000—1700米的热带山地垂直带上分布着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外貌波浪起伏、色调复杂,林木参差不齐,这是中国西南地区典型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向南部或低海拔季雨林过渡的一类南亚热带性质的常绿阔叶林。海拔1700—2500米处分布着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这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独有的、最为典型和完整的植被类型,其苔藓植物和自然景观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海拔2000—2600米的迎风坡与山顶部位的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又名“山地雾林”、“山地苔藓林”,常年云雾弥漫,生境异常潮湿。林冠以下至地表均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苔藓植物,有时还悬挂在树枝和树干上。苔藓的厚度一般为3—5厘米,最厚的可达12厘米以上,放眼望去,林内一片葱绿。林木枝条密集,树冠一般都很庞大并呈球形,远望好似许多起伏不平的圆丘组成的巨大的西兰花。

  山顶苔藓矮林分布在保护区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顶和山脊部位。其生境暖湿、多雾、多强风、土壤贫瘠,林内树木低矮,树干粗大弯曲、分枝低而多,偏冠严重,附生植物丰富,树干、树权、地表甚至树冠都挂满绿茸茸的苔藓植物,涵养了大量水分,号称“悬在空中的水库”。当地人的俗语“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主要就是指山顶苔藓矮林,这里已成为滇南著名景观“哈尼梯田”的源头。

  珍禽异兽和奇花异木



  西隆山高谷深、层峦叠翠,林间崖畔山花怒放,茫茫林海满目葱郁。鸟儿在树上跳跃、在林间飞翔,有的展开清脆的歌喉,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长臂猿、猕猴在密林间一晃而过;黑熊、麂、岩羊是这里的常见动物,它们过山林、下山谷、上山坡,转瞬便消失在林海之中;就连在中国灭绝了很久的印支虎、野牛也在这座山上有活动的痕迹。西隆山的树木比别处的高大,遮天蔽日,有的茎干圆滑通直,直冲云霄;有的茎干三方四棱,盘根错节;有的半枯半活,心空如室,却还枝繁叶茂;有的七凸八凹,外形像鸟似兽;有的姿态奇特,披着苔藓大衣,浑身上下长满五六十种或花或果的附生植物,形成天然的“空中花园”。一片又一片的马兰花、药囊花,艳丽迷人;星星点点或簇生成片的兰花、风仙花,芳香扑鼻。杜鹃和木兰的花朵尤其惹眼,白的如雪如玉,红的若残阳飞霞,黄的似金卉满枝,或云集乔林之下,或点缀万绿之中,或隐现于深峡低谷,或独霸峻岭高山,几乎随处可见。特别是到了红花荷开放的季节,成片成簇、含苞欲放的花朵犹如一个巨大的花篮,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西隆山的一切都值得我们保护和珍藏。数亿年前开始的地质运动让这里从海洋变为高山。试想,人们登山时迈出的一小步,便跨越了几万甚至几百万年间形成的岩层,这不也是一种令人感叹的传奇吗?



献花(0)
+1
(本文系在天涯37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