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题(附参答)
2024-03-13 | 阅:  转:  |  分享 
  
【百师联盟】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题(附参答)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竹书纪
年》记载:“帝乙(纣之父)处殷。二年,周人伐商。”小臣艅犀尊上的铭文记载,帝乙十五年曾征伐夷方。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
外服方国出现了叛离行为B. 分封制加剧统治集团矛盾C. 周武王伐商得到方国响应D. 商代后期宗法制趋于解体2. 西汉政府在向西域派
驻以都护为首的特设机构的同时,还册封西域诸国的君长和部落首领。同时,都护和戊己校尉等地方高级官僚拥有传召、奖黜,甚至逮捕诛杀胡人君
长的权力。这反映了西汉A?地方实力得到强化B. 边疆治理恩威并施C. 民族交融方式多样D. 中原制度对外传播3. 唐代秘书省从事藏
书活动。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来华留学的日本学者阿倍仲麻吕就任从三品高官阶的秘书监,并在晚年荐举另一位日本学者藤原清河继任
秘书监一职。这可以佐证唐朝A. 科举选官方式式微B. 鼓励对外输出中华文化C. 开放包容大国气象D. 积极吸收域外优秀文化4. 宋
代诗人大多数并不需要像陶渊明那样荷锄躬耕,身处地主阶层的诗人下乡检校田庄有了接触田园景象的机会,宋人笔下的田园已不再是桃花源式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由此可以推知,宋代A. 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B. 地方士族庄园经济兴盛C. 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D. 农民人身依附
关系强化5. 嘉靖九年(1530年)正月,兵部尚书李承勋上言,希望皇帝“思小民衣食之孔艰,皆以重本抑末主”,明世宗“嘉纳其言,下所
司议行”。这表明当时A. 统治阶层否认工商业的价值B. 人地之间矛盾较为尖锐C. 传统民本治国理念得到传承D. 政府注重对小农的教
化6. 下表为1850-1859年,上海港和广州港的外籍商人数(单位:人),这反映出年份到上海港的外籍商人数到广州港的外籍商人数1
850年3623621855年2433341859年408172A. 区域贸易格局的调整B. 太平天国运动中心转移到广州C. 关税
自主权逐渐丧失D. 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7. 1919年前后日本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传入中国,到1920年,原信仰该主义的
一批知识分子认为,新村建设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推行新村,有大地主的阻碍,更有经济上的困难,社会是不可零碎改造的,应该竭其全力以铲除
推行之种种障碍”。这一转变反映出先进知识分子A. 已找到救亡图存的新路径B. 坚决抵制西方文化侵略C. 接受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D.
主张全面吸收西方文化8. 1924年,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刊文指出:“我们的党对于农民里的宣传应当注意地方政府征收田税的问题”,“
做总的政治宣传的时候,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口号。应当开始选派宣传员到乡村里去”。由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A. 注重革命动员的策略性B.
政治宣传服务于土地革命C. 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 存在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9. 1937年,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号召
进行识字运动,下图是边区报刊刊发的推广这场运动的漫画,画中的青年同属于一个识字组。该漫画可用于佐证当时A. 青年民主意识的提升B.
文化救亡活动的开展C. 边区教育水平较高D. 中国收回了教育主权10. 1953年,我国政法工作负责人彭真指出:“现在彻底消灭三
大敌人残余势力的社会主义改革运动大体结束,今后必须加强正规的革命法制建设,以保障国家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为此,
必须加强党对司法各部门的领导,加强法院和检察署的干部力量。”由此可推知,彭真主张A. 将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B. 党领导人民群众全
面依法治国C. 法制工作要坚守司法独立D. 法制建设应围绕党的路线展开11. 萨尔贡一世(公元前2354-前2279年)在征服苏美
尔的战争取得胜利后,宣称他受到苏美尔女神的眷顾得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得到苏美尔城邦保护神的认可,获得王位。萨尔贡一世的这些做法意在A
. 强调其统治合法性B. 打击两河流域的神权势力C. 宣扬君权神授观念D. 抵制汉谟拉比的对外扩张12. 1767年,德意志文学家
莱辛创作了《汉堡剧评》,批判了王公贵族以及教会的腐败。他反对机械地模仿法国的戏剧,主张在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的基础上,重建德意志民族戏
剧。莱辛的主张A. 否定了法国启蒙运动的理念B. 折射出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的现实C. 弘扬与丰富了西方人文精神D. 反映出德意志资
产阶级力量的强大13. 19世纪,英国文官考试针对不同职位,设置不同的考试内容。如竞聘工程指挥部建筑绘图员职位的考生要参加16门侧
重于工程类的考试,考试范围囊括了建筑业的绝大多数知识。由此可知,英国文官考试内容的设置A. 体现了政治中立的原则B. 适应了实际管
理需要C. 丰富了大学课程的内容D. 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14. 1894年,法国政府成立了殖民部,负责管理部分非洲殖民地。1907
年,德国组织了殖民部,管理德属非洲的事务。意大利于1912年建立了殖民部,负责非洲殖民地利比亚的事务。此外,荷兰、比利时以及西班牙
、葡萄牙也都设立了专职处理殖民事务的机构。这主要反映出A. 欧洲大陆国家主导世界殖民体系B. 殖民地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C. 帝国主
义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激烈D. 殖民地依附于宗主国的现实15. 1918-1920年,欧洲建立起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芬
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等8个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及1个独立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这可用于说明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A. 和平主义思潮非常活跃B. 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C. 区域政治版图出现重构D. 凡尔赛体系不断扩大16. 阅读下表“2003
-2009年上海合作组织与联合国互动的大事摘编”,这些互动年份大事摘编2003年莫斯科峰会上,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们指出,在处理重大国
际问题方面,联合国及联合国安理会发挥重要作用2004年在联合国大会第65次全体会议上,上合组织被赋予了作为观察员参与联合国大会的权
利2009年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与上合组织之间的合作》,再次表明联合国与上合组织提升协调合作水平的必要性A. 反映出上合组
织主导全球治理机制改革B. 表明上合组织逐渐成为永久性政府间组织C. 增强了上合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正当性D. 体现上合组织替代了联
合国大会部分职能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生天地之间,所以异于禽兽者,谓其知有
礼义也。所谓礼义者,无他,只是孝于父母,友于兄弟而已。若于父母则不孝,于兄弟则不友,是亦禽兽而已矣。李三为人之弟而悖其兄,为人之子
而悖其母,揆之于法,其罪何可胜诛。但当职务以教化为先,刑罚为后,且原李三之心,亦特因财利之末,起纷争之端。小人见利而不见义,此亦其
常态耳。恕其既往之愆,开其自新之路,他时心平气定,则天理未必不还,母子兄弟,未必不复如初也。特免断一次。本厢押李三归家,拜谢外婆与
母及李三十二夫妇,仍仰邻里相与劝和。若将来仍旧不悛者,却当照条施行。——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公书判清明集》(1)根据
材料,分析该案中李三被判“免断一次”而“押归家”的原因。(2)概括材料中该案件处理体现出的当时社会治理的特点。18. 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材料:1901年,黄中慧明确提出:今“无业游民生计日绌,苟不早为之所,则民不聊生,人心思变,更何堪设想?……兹谨拟工艺
局章程若千条,防患未形,寓养于教”。在1902-1909年间,山东、浙江等22个省都创办了省级工艺局。农工商部之工艺局开业之时,就
把游民中的少壮者作为主要的招收对象,到1907年时招收艺徒的规模已达500人,且“分隶各科,责成工师,认真指授,就所学之难易,分别
二年一年毕业”。?1903年,袁世凯创办了北洋工艺局,作为“北洋官营实业之总机关”。该局“先后毕业生共计二千余人。各属民办工厂,所
用技师匠目,多属该场毕业工徒”。一些士绅纷纷开设工场,吸纳了北洋工艺局毕业的工徒,仅高阳一地的棉布生产在1909年就达95万匹,1
910年上升到148万匹。四川工艺局成立后,到1910年已有近百家工艺局所和工场,生产有革制产品、肥皂、……其中不少“改良土产十分
行销”。在晚清开办的工艺局所中,虽然有相当数量的传授科目是现代工艺技术,但是,传统工艺的手工业技术培训仍是各地工艺局所中的大宗科目
,如木工、竹工等,而且还有不少属于特种手工艺的科目等。——摘编自张九洲《论晚清官办工艺局所的兴起和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学,说明“官办工艺局所”创办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官办工艺局所”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9. 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材料:70年来(1949—2019年),新中国外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六大特点:一是始终坚决捍卫和
有序拓展国家利益;二是始终追求和平外交政策,探索和平发展道路;三是顺应时代潮流、伸张国际正义和履行国际责任三位一体;四是坚持从世情
、国情、党情出发,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五是外交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目标明确,涉台、涉藏、涉疆外交地位突出;六是新中国外交逐步走向全方
位、全领域,外交制度、决策机制不断加强、规范和完善。——摘编自郭树勇《试论70年来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围绕“新中国外交”,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550年以来,全球气候下降显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皇家海军
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
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
、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
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
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摘编自潘荣
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中期英国出现能源危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17世纪后英国能源转型的影响。答案:1-16:ABCCC??ACABD??ACBDC? C17.(1)李三违反法律,悖其兄
长和母亲;因见利忘义犯罪尚可通过教化改过自新;出于改善恢复家庭关系的考虑。(2)礼教与法律结合,礼教为先,刑罚为后;受到理学深刻影
响;注重家庭、邻里的管教、调解作用。18.(1)列强侵华,内忧外患;游民众多,失业现象严重;清末新政的推行;近代西方技术与文化的输
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逐渐盛行。(2)工艺局所寓养于教,使游民得到就业安置,有利于社会稳定:工艺局所引进现代西方先进工艺
技术,促进了近代西方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工艺局所重视传统工艺培训,保存了传统手工业技艺,有助于近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工艺局所毕
业的学生增多,体现了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近代化;工艺局所的数量不断增多,带动的手工工场也在增多,体现出工场手工业及资本主义
近代工业的发展壮大;工艺局所的货物比较畅销,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19.论题:新中国走出了一条义利兼顾的外交道路
。阐述:20世纪 50年代,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有利于维护国家主
权,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20世纪 60 年代,我国对亚非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给予大力支持,赢得了亚非国家的信任,并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
誉,在亚非国家的支持下,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
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中共十九大以来,针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不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总之,新中国在不同时期走出一条义利兼顾的外交道路,这与我国国家性质、国情以及不同时期复杂的外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20.(1)美洲高产物种的传播及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人口出现增长;气候环境的变化;资本主义经济以及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需要用木材作为能源;海上贸易及殖民扩张的推进,刺激了对于造船和军备的木材需求量;英国对煤炭能源使用上的陈旧观念。(2)一方面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推动企业改进了生产方式;促进城市化发展;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方式;促进了英国的社会转型。另一方面煤炭的运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献花(0)
+1
(本文系乔一202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