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数学知识点
2024-03-13 | 阅:  转:  |  分享 
  
初 中 数 学 ( 公 式 及 性 质 版 )
1. 乘法 与因 式分解
2 2 2 2 2 2 2 3 3
①( a+b) ( a-b) =a -b ;②( a± b) =a ± 2ab+b ;③( a+b) ( a -ab+b ) =a +b ;
2 2 3 3 2 2 2 2 2
④( a-b) ( a +ab+b ) =a -b ;a +b =( a+b) -2ab;( a-b) =( a+b) -4ab。
2. 幂的 运算 性质
n
a
a
m n m + n m n m - n m n m n n n n n
①a × a =a ;②a ÷ a =a ;③( a ) =a ;④( ab) =a b ;⑤( ) = ;
n
b
b
1
- n - n n 0
⑥a = ,特别:( ) =( ) ;⑦a =1( a≠ 0) 。
n
a
3.二次根式
2
①( ) =a( a≥ 0) ;② =丨a丨;③ = × ;④ = ( a>0,b≥ 0) 。
4. 三角 不等 式
| a | - | b | ≤ | a ± b | ≤ | a | + | b | ( 定 理 ) ;
加强条件: | | a |- | b | | ≤ | a ± b|≤ | a |+ | b | 也成立, 这个不等式也 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 (其中 a , b 分别
为向量 a 和向量 b)
| a + b| ≤ | a | + | b | ;| a - b| ≤ | a | + | b | ;| a | ≤ b< = > - b ≤ a ≤ b ;
| a - b| ≥ | a | - | b | ; - | a | ≤ a ≤ | a | ;
5. 某些 数列 前 n 项之 和
2
1+ 2+ 3+ 4+ 5+ 6+ 7+ 8+ 9+ …+ n= n( n+ 1) / 2 ;1+ 3+ 5+ 7+ 9+ 1 1 + 13+ 15+ …+ ( 2n- 1) = n ;
2 2 2 2 2 2 2 2 2
2+ 4+ 6+ 8+ 10+ 12+ 14+ …+ ( 2n) = n( n+ 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n = n( n+ 1) ( 2n+ 1) / 6 ;
3 3 3 3 3 3 3 2 2
1 + 2 + 3 + 4 + 5 + 6 + …n = n ( n+ 1) / 4 ; 1 2+ 23+ 34+ 45+ 56+ 67+ …+ n( n+ 1) = n( n+ 1) ( n+ 2) / 3 ;
6. 一元 二次 方程
2
对于方程:ax +bx +c =0:
2
? b ? b ? 4 ac
2
①求根 公式 是x = ,其中△=b -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
2 a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 0时,方程有实数根。
2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 和x ,则二次三项式ax +bx +c 可分解为 a( x -x ) ( x -x ) 。
1 2 1 2
2
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 -( a+b) x +ab=0。
7. 一次 函数
一次 函数 y =k x +b( k ≠ 0)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b是直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称为截距) 。
①当k >0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
第 1 页 共 7 页 1②当k <0时,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直线从左向右下降) ;
③特别地:当b=0时,y =k x ( k ≠ 0) 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 y 与x 成正比例) ,图象必过原点。
8. 反比 例函 数
反比 例函 数 y = ( k ≠ 0) 的图象叫做双曲线。
①当k >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 ( 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
②当k <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 ( 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
9. 二次 函数
2
(1).定义 : 一般地,如果 y ? ax ? bx ? c ( a , b , c 是常数, a ? 0 ) ,那么 y 叫做 x 的二次函数。
(2).抛物 线的 三要素 : 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 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 a ? 0 时,开口向上;当 a ? 0 时,开口向下;
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 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 x ? h .特别地, y 轴记作直线 x ? 0 。
3 .
( ) 几种 特殊 的二次 函数 的图像 特征 如 下:
函数解析式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2
y ? a x x ? 0 ( y 轴)
(0,0)
2
y ? a x ? k x ? 0 ( y 轴) ( 0, k )
当 a ? 0 时
2
开口向上
y ? a ? x ? h ? x ? h ( h ,0)
当 a ? 0 时
2
x ? h ( h , k )
y ? a ? x ? h ? ? k
开口向下
2
b
b 4 ac ? b
2
x ? ?
y ? ax ? bx ? c ( ? , )
2 a
2 a 4 a
(4).求抛 物线 的顶点 、对 称轴的 方法
2
2 2
? b ? 4 ac ? b b 4 ac ? b
2
① 公 式 法 : y ? ax ? bx ? c ? a x ? ? , ∴ 顶 点 是 ( ? , ) , 对 称 轴 是
? ?
2 a 4 a 2 a 4 a
? ?
b
直线 x ? ? 。
2 a
2
② 配 方 法 : 运 用 配 方 的 方 法 , 将 抛 物 线 的 解 析 式 化 为 y ? a ? x ? h ? ? k 的 形 式 , 得 到 顶 点 为
( h , k ) ,对称轴是直线 x ? h 。
③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 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 ,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
是顶点。
x ? x
1 2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 ( x , y ) 、 ( x , y ) (及 y 值相同) , 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 x ?
1 2
2
第 2 页 共 7 页 22
y ? ax ? bx ? c a , b , c
(5 ). 抛 物 线 中 , 的 作 用
2
① 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 y ? ax 中的 a 完全一样。
2
② b 和 a 共 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 y ? ax ? bx ? c 的对称轴是直线。
b b
x ? ? , 故: ① b ? 0 时 ,对 称 轴 为 y 轴 ; ② ? 0 ( 即 a 、 b 同 号) 时 , 对称 轴 在 y 轴
2 a a
b
左侧;③ ? 0 (即 a 、 b 异号) 时,对称轴在 y 轴右侧。
a
2
③ 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 y ? ax ? bx ? c 与 y 轴交点的位置。
2
当 x ? 0 时, y ? c ,∴抛物线 y ? ax ? bx ? c 与 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 c ) :
① c ? 0 ,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 c ? 0 ,与 y 轴交于正半轴;③ c ? 0 ,与 y 轴交于负半 轴.
b
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 y 轴右侧,则 ? 0 。
a
(6 ). 用 待 定 系 数 法 求 二 次 函 数 的 解 析 式
2
①一般式: y ? ax ? bx ? c .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 x 、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2
②顶点式: y ? a ? x ? h ? ? k .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③交点式:已知图像与 x 轴的交点坐标 x 、 x ,通常选用交点式: y ? a ? x ? x ? ? x ? x ? 。
1 2 1 2
(7).直线 与抛 物线的 交点
2
① y 轴与抛 物线 y ? ax ? bx ? c 得交点为( 0, c ) 。
②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
2
二次函数 y ? ax ? bx ? c 的图像与 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 x 、 x ,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
1 2
2
ax ? bx ? c ? 0 的 两 个 实 数 根 . 抛 物 线 与 x 轴 的 交 点 情 况 可 以 由 对 应 的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的 根 的 判 别
式判定:
a 有两个交点 ? ( ? ? 0 ) ? 抛物 线与 x 轴相交;
b 有一个交点(顶点在 x 轴上) ? ( ? ? 0 ) ? 抛物线与 x 轴相切;
c 没有交点 ? ( ? ? 0 ) ? 抛物线 与 x 轴相离。
x
③平行于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 点
0 1 2 . 2
同②一样可能有 个交点、 个交点、 个交点 当有 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
2
ax ? bx ? c ? k
设纵坐标为 k ,则横坐标是 的两个实数根。
2
④一次 函数 y ? k x ? n ? k ? 0 ? 的图 像 l 与二 次函数 y ? ax ? bx ? c ? a ? 0 ? 的图 像 G 的交 点,由
y ? k x ? n
方程组 的解的数目来确定:
2
y ? a x ? b x ? c
a 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 ? l 与 G 有两个交点;
b 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 ? l 与 G 只有一个交点;
c 方程组无解时 ? l 与 G 没有交点。
2
⑤ 抛 物 线 与 x 轴 两 交 点 之 间 的 距 离 : 若 抛 物 线 y ? ax ? bx ? c 与 x 轴 两 交 点 为
A ? x , 0 ? , B ? x , 0 ? ,则 A B ? x ? x
1 2 1 2
第 3 页 共 7 页 31 0 . 统计 初步
(1)概 念 :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 从总体中抽
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 容量 .②在一组数据中,出
现次数最多的数( 有时不止一个) ,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
在最中间的一个数( 或两个数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 数.
(2)公 式: 设有 n 个数 x ,x ,…,x ,那么:
1 2 n
x + x + ...... + x
1 2 n
①平均数为: x = ;
n
②极差:用一组数 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 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 用这种方法
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 最大值- 最小值;
2
③方差:数据 、 ……, x 的方差为 s ,
x x
n
1 2
2 2 2
1

2
则 s =
x - x + x - x + . . . . . + x - x
犏 ( ) ( ) ( )
1 2 n
n 臌
④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数据 x 、 x ……, x 的标准差 s ,
1 2 n
2 2 2
1

= x - x + x - x + . . . . . + x - x
则 s
犏 ( ) ( ) ( )
1 2 n
n 臌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1 1 . 频率 与概 率
(1)频 率
频 数
频率= , 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 , 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 1,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
总 数
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 率
①如果用 P 表示一个事件 A 发生的概率,则 0≤ P (A )≤ 1;
P (必然事件) = 1 ;P (不可能事件 )= 0 ;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 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 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 事件发生的
概率。
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1 2 . 锐角 三角 形
①设∠A 是△A B C 的任一锐角,则∠A的正弦:s i n A = ,∠A的余弦:c os A = ,
2 2
∠A 的正切:t a n A = .并且s i n A +c os A=1。
0<s i n A<1,0<c os A <1,t a n A >0.∠A 越大,∠A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
②余角 公式 :s i n( 90 o-A ) =c os A ,c os ( 90 o-A ) =s i n A 。
③特殊 角的 三角函 数值 : s i n30 o =c os 60 o = ,s i n45 o =c os 45 o = ,s i n60 o =c os 30 o= ,
第 4 页 共 7 页 4t a n30 o = ,t a n45 o =1,t a n60 o= 。
铅 垂 高 度
④斜坡 的坡 度: i = = .设坡角为α ,则i =t a n α = 。 h
水 平 宽 度
α
l
1 3 . 正( 余) 弦定理
(1) 正弦 定理 a / s i nA = b/ s i nB = c / s i nC = 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 1 ) a = 2 R s i n A , b = 2 R s i n B , c = 2 R s i n C ; ( 2 ) s i n A : s i n B : s i n C = a : b : c
2 2 2 2 2 2 2 2 2
(2) 余弦 定理 b = a + c - 2a c c os B ;a = b + c - 2 bc c os A ;c = a + b - 2a bc os C ;
注:∠ C 所 对 的 边 为 c , ∠ B 所 对 的 边 为 b , ∠ A 所 对 的 边 为 a
1 4 . 三角 函数 公式
(1) 两角 和公 式
s i n( A + B ) = s i nA c os B + c os A s i nB s i n( A - B ) = s i nA c os B - s i nB c os A
c os ( A + B ) = c os A c os B - s i nA s i nB c os ( A - B ) = c os A c os B + s i nA s i nB
t a n( A + B ) = ( t a nA + t a nB ) / ( 1- t a nA t a nB ) t a n( A - B ) = ( t a nA - t a nB ) / ( 1+ t a nA t a nB )
c t g( A + B ) = ( c t g A c t gB - 1) / ( c t g B + c t gA ) c t g( A - B ) = ( c t g A c t gB + 1) / ( c t g B - c t gA )
(2) 倍角 公式
t a n2A = 2t a nA / ( 1- t a n2A ) c t g 2A = ( c t g 2 A - 1) / 2c t ga
c os 2a = c os 2a - s i n2a = 2c os 2a - 1= 1- 2s i n 2a
(3) 半角 公式
s i n( A / 2) = √ ( ( 1- c os A ) / 2) s i n( A / 2) = - √ ( ( 1- c os A ) / 2)
c os ( A / 2) = √ ( ( 1+ c os A ) / 2) c os ( A / 2) = - √ ( ( 1+ c os A ) / 2)
t a n( A / 2) = √ ( ( 1- c os A ) / ( ( 1+ c os A ) ) t a n( A / 2) = - √ ( ( 1- c os A ) / ( ( 1+ c os A ) )
c t g( A / 2) = √ ( ( 1+ c os A ) / ( ( 1- c os A ) ) c t g( A / 2) = - √ ( ( 1+ c os A ) / ( ( 1- c os A ) )
(4) 和差 化积
s i nA + s i nB = 2s i n( ( A + B ) / 2) c os ( ( A - B ) / 2 c os A + c os B = 2c os ( ( A + B ) / 2) s i n( ( A - B ) / 2)
t a nA + t a nB = s i n( A + B ) / c os A c os B t a nA - t a nB = s i n( A - B ) / c os A c os B
c t gA + c t g B s i n( A + B ) / s i nA s i nB - c t gA + c t gB s i n( A + B ) / s i nA s i nB
(5) 积化 和差
2s i nA c os B = s i n( A + B ) + s i n( A - B ) 2c os A s i nB = s i n( A + B ) - s i n( A - B )
2c os A c os B = c os ( A + B ) - s i n( A - B ) - 2s i nA s i nB = c os ( A + B ) - c os ( A - B )
1 5 . 平面 直角 坐标系 中的 有关知 识
1 P a b P x P a b P
( ) 对 称性 : 若直角坐标 系内一点 ( , ) , 则 关于 轴对称的点 为 1 ( , - ) ,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为 P (-a,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 P (-a,-b) 。
2 3
2 P a b h P a h b
( )坐 标平 移: 若直角坐标系内 一点 ( , )向左平移 个单位,坐标变 为 ( - , ) ,
向 右 平 移 h 个 单 位 , 坐 标 变 为 P ( a + h , b ) ; 向 上 平 移 h 个 单 位 , 坐 标 变 为 P ( a ,b + h ) , 向
h P a b h . A 2 1 2
下 平 移 个 单 位 , 坐 标 变 为 ( , - ) 如 : 点 ( , - ) 向 上 平 移 个 单 位 , 再 向 右 平
第 5 页 共 7 页 5移 5 个单位,则坐标变为 A (7,1) 。
1 6 . 多边 形内 角和公 式
多边 形内 角 和公 式: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n-2) 180 o(n≥ 3,n是正整数),外角和等于360o
1 7 . 平行 线段 成比例 定理
(1)平 行线 分线段 成比 例定理 :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 b c l l a b c A B C D E F
如图: ∥ ∥ ,直线 1 与 2 分别与直线 、 、 相交与点 、 、 和 、 、 ,
A B D E A B D E B C E F
则有 ? , ? , ? 。
B C E F A C D F A C D F
(2) 推论 :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 他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
如 图 : △A B C 中 , D E ∥B C , D E 与 A B 、 A C 相 交 与 点 D 、 E , 则 有 :
A D A E A D A E D E D B E C
? , ? ? , ?
D B E C A B A C B C A B A C
l
1
l A
2
E
D
A
D
a
A
b
B E
D E
c
C F
B
B C
C
1 8 . 直角 三角 形中的 射影 定理
C
o
直角 三角 形中的 射影 定理: 如图: R t △A B C 中,∠A C B =90 ,C D ⊥A B 于 D ,
2 2 2
则有: (1) C D ? A D ? B D (2) A C ? A D ? A B (3) B C ? B D ? A B
A D B
1 9 . 圆的 有关 性质
(1)垂径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具备以下五个性质中的任意两个性质:①经过圆心;②垂直弦;
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劣弧;⑤平分弦所对的优弧,那么这条直线就具有另外三个性
质.注:具备①,③时,弦不能是直径。
(2)两条平行 弦 所夹的弧相等。
(3)圆心 角 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
(4)一条弧所对的圆周 角 等于它所对的圆心 角 的一半。
(5)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的 度数 的一半。
(6)同弧 或等 弧 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8)90o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 直径 ,反 之,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 90o,直径是最长的弦。、
(9)圆内 接四 边形 的对角互补。
2 0 . 三角 形的 内心与 外心
1
(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 。
第 6 页 共 7 页 6(2)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外心就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a ? b ? c
常见结论: ① R t △A B C 的三条边分别 为 : a、 b、 c ( c 为斜边) , 则它的内切圆的半径 r ? ;
2
1
S ? l r
l 2
②△A B C 的周长为 ,面积为 S ,其内切圆的半径为 r ,则
2 1 . 弦切 角定 理及其 推论
(1) 弦切 角 : 顶点在圆上, 并且一边和圆相交, 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 。 如图: ∠P A C
为弦切角。
(2)弦 切角 定理: 弦切角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B
1 1
?
如果 A C 是⊙O 的弦,P A 是⊙O 的切线 , A 为切点,则 ? P A C ? A C ? ? A O C A
2 2
O
推论:弦切角等于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作用证明角相等)
如果 A C 是⊙O 的弦,P A 是⊙O 的切线 , A 为切点,则 ? P A C ? ? A B C
C
P
2 2 . 相交 弦定 理、割 线定 理和切 割线定 理
(1)相 交弦 定理: 圆内的两条弦相交,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如图①,即:P A ·P B = P C ·P D
2
( )割 线定 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点到每条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
等。如图 ②,即:P A ·P B = P C ·P D
(3 ) 切 割 线 定 理 : 从 圆 外 一 点 引 圆 的 切 线 和 割 线 , 切 线 长 是 这 点 到 割 线 与 圆 交 点 的 两 条 线 段
2
长的比例中项。如图 ③,即:P C = P A ·P B
C
C
C
D
P
B
O
O P
P
O
B B
D
A
A
A
① ② ③
2 3 . 面积 公式
2
①S = × ( 边长) . ⑦弧长L = .
正△
②S =底× 高.
2
平行四 边形
n ? r 1
⑧ S ? ? l r
扇 形
360 2
③S =底× 高= × ( 对角线的积) ,
菱形
⑨S =底面周长× 高=2π r h ,
1
圆柱侧
S ? ( 上 底 ? 下 底 ) ? 高 ? 中 位 线 ? 高

梯 形
2
2
S =S +S =2π r h +2π r
全面积 侧 底
2
⑤S =π R .

⑩S = × 底面周长× 母线=π r b ,
圆锥侧
⑥l =2π R.
圆周长
2
S =S +S =π r b +π r
全面积 侧 底
第 7 页 共 7 页 7
献花(0)
+1
(本文系拾穗夜行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