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月球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研究(1)
2024-03-16 | 阅:  转:  |  分享 
  
月球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研究(1)

胡经国



前言

为了了解和探索地外星体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状况,之前本文作者已经著文《地球矿产资源基本信息及其解读》。在此基础上,下面将以《月球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研究》为题,介绍月球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状况,供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参考。

一、月球若干基本信息及数据

中文名:月球

外文名:the Moon

别称:月亮、地卫一

星体分类:卫星

发现者:古人

发现时间:史前

质量:7.349×1022千克

平均密度:3.35(水=1)

直径:3476.28千米

表面温度:因无大气保护,白天最高160℃,夜间最低-180℃

逃逸速度:2.4km/s

反照率:12%

视星等:-12

绝对星等:一般适用

自转周期:27.32天(同步自转)

距地距离:389802千米

离心率:0.0549

公转周期:27.32天(恒星月)

轨道倾角:18.28°~28.58°

表面积:3.79×10^7平方千米

大气压:1.3×10?1? 千帕

运动方向:以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转

在地球上之所以只能看到月球的半面(正面),这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严格相等。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其周期为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27.32天。所以,月球自转与公转同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称为“同步自转”。这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这是行星对其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

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平均直径的1/4;质量只是地球的1/81;引力是地球的1/6。

二、月球地质简介

1、月球地质科学简史

月球地质(Geology of the Moon)是一门研究月球表面特征、物质组成、物理场、地质构造、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等的学科。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体。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月球有浓厚的兴趣。早在1610年,天文学家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月球,指出月面上存在暗色和浅色的区域。在望远镜观测研究月球的基础上,天文学家编绘了各种形式的“月面图”。

1840年,天文学家拍摄了第一张月球照片。

1961-1968年,美国发射的“徘徊者”7号、8号和9号,以及“探测者”1号、3号、5号、6号和7号,对月球的正面和背面进行了普遍探测。其探测内容涉及月表特征、物质组成、月球磁场、重力场、宇宙辐射和太阳风对月球表面的作用等,并且编绘了“月质图”和“构造图”。这些探测成果为载人登月作了准备。

1969-1976年,美国发射的“阿波罗”11号、12号、14号、15号、16号和17号载人登月飞船,以及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6号、20号和24号登月自动站,对月球的不同地区进行了探测和取样,带回来380多公斤的月球样品。

上述及其以后的月球探测结果和月球样品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加深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把月球地质科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

2、月(球地)貌特征

⑴、月球地貌概述

月球是一个无大气、无水、无生命、冷热剧变的寂静星球。根据月面的地形地貌特征(山、海、陆地、溪、谷、沟、湖、湾、沼、丘陵、坑或盆地及辐射纹等),月球地貌单元可以粗略地划分为3大类,即:月陆(高地)、月海(陨石或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坑)和火山地貌。在月球上没有水,上述“水域名称”是借用地球上的术语。

其中,月陆和月海是月球两个最显著的地貌单元或地貌特征。它们覆盖了月面大约4/5的面积。

所谓的月海(Lunar Mare,Mare或Maria),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从地球用肉眼遥望月球看到的一些黑暗色斑块(大面积阴暗区)就叫做月海。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貌单元,其总面积上约占全月面积的25%。迄今已知的月海有22个。其中绝大多数月海分布在面向地球的月球正面。月球正面月海约占月球半球面积的一半;月球背面只有“东海”、“莫斯科海”和“智海”共3个,而且面积很小,仅占月球半球面积的2.5%。月海虽然叫做“海”,但是其“徒有虚名”,实际上它“滴水不含”,只不过是较平坦的比周围低洼的大平原。它的表层覆盖类似地球玄武岩那样的岩石,即“月海玄武岩”。

已知的月海有22个,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月球的向阳面(约占向阳面表面积的30%);只有3个月海位于月球的背阳面(约占背阳面表面积的2.5%)。最大的月海是“风暴洋”,其面积大约为500万平方公里;其次是“雨海”、“静海”、“澄海”、“丰富海”等。

下图示:月海(图源:网络)。







在月球表面,高出月海的区域称为月陆或高地。月陆一般高出月海水准面大约2~3公里。在月陆上面分布有连续的、险峻的山脉或山系;其高度可以达到6000米。月球上最大的山脉是“亚平宁山脉”,其长达1000公里,高出月面3000~4000米。

月谷大多分布于月陆的平坦地区。

月溪在月陆和月海中均有发现。

在月坑中,有的比较特殊,具有辐射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月坑是“第谷”和“哥白尼”两个辐射纹月坑;辐射纹通常是从月坑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第谷月坑”的辐射纹特别壮观,共有12条;其中最长的辐射纹达到1800公里。

下图示:月海和月陆(图源:网络)。







关于月海和月坑的成因,大多数学者都主张陨石(或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说。据计算,“雨海”可能是由一个直径为20公里的小行星以2.5公里/秒的速度撞击月表而形成的,即所谓的“雨海事件”。“阿波罗”14号的登月舱正好在“雨海盆地”的撞击溅射堆积物上着陆;所采集的岩石样品几乎全部由复杂的角砾岩组成,并且显示明显的冲击和热效应特征。这对于“雨海盆地”的陨石撞击成因说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未完待续)









4







献花(0)
+1
(本文系现代科普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