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唐诗宋词欣赏总论演讲PPT
2024-03-25 | 阅:  转:  |  分享 
  
唐诗宋词欣赏总论目录1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2 风骨兼备的盛唐诗3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4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5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6 诗国余晖的晚唐诗
目录7 含苞初放的晚唐五代词8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9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11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12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一、总则现代社会要求 公民 具备良好的 人文素养 和 科学素养,具备 1 创新精神 2
合作意识 3开放的视野,包括1 阅读理解2形象思维与口头表达及写作能力3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总则
“唐宋诗词鉴赏”应发挥其 人文性 的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 交叉渗透 的发展趋势继承祖国的 优
秀 文化传统培养具有 较高文学素养 的人才以诗育人,在大学生 道德情感教育 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 
弘扬诗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今 西风劲吹,母语教育 危机重重,以诗词这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开展生动形象的教学,有利
于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 认同感 和 民族自豪感。 二、基本思路1、对中小学已学唐宋诗词系统梳理:大学生过去也接触过许多唐
宋诗词的名篇,但缺乏系统性。本课程按唐诗、唐宋词两条线帮助学生建立起较系统的相关知识体系,对已有知识及信息梳理、更新,学习新知识的
同时“激活”旧知识,从诗史、词史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基本思路2、以
诗词为媒介,以“高尚”与“和谐”为目标,开展道德情感教育。中国诗歌有“言志”的传统,中国历代的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都写过不少闪
耀思想光辉的诗篇,唐宋更是其高峰,结合诗词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感情,使之关心民生疾苦,具有仁者爱人的思想和刚直不阿的品格,同时
学习苏轼等人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品位。二、基本思路 3、继承宋以来的“疑古”传统学生求知往往经历:
无知——有知——怀疑——创新和朦胧——较清晰——再朦胧——再清晰的过程。学习唐诗、宋词的同时,学习 宋 以来的“疑古”传统,不
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对文学精品,也要敢于白璧求瑕,对大家、名家也要敢于找出其不足。少点迷信,多点独立思考,多点标新立异。这对学生
建立 开拓创新意识 很有好处。 二、基本思路4、“浅化”与“深化”相结合,“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相结合历来诗词鉴赏均采取注
释、赏析、作者介绍相结合的“浅化”模式,我们在“浅化”的同时还适当“深化”教材,通过单元“总论”、“集评”、“本事”、“附录资料”
、“作品综述”等 去“深化”教学内容,拓宽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部分优秀生可以开展 研究性 的学习,也迫使
老师去贴近学术前沿。 ?本课程坚持 以课外、课内相结合,要求学生从“不求甚解”——知之较多——渐入佳境,提倡“求甚解”与“不求
甚解”相结合 二、基本思路5、与诗词创作相结合唐宋诗词代表了中国传统诗词的最高水平,继承这份文学遗产,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字词、典故
或一般的内容分析、艺术赏析,还应通晓诗词格律,尝试写诗填词,尝一尝创作的甘苦,既可学会一种写作技能,更能以较为内行的眼光去鉴赏诗词
。让学生过过当“诗人”的瘾,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唐诗宋词欣赏课的功能本课程与 大学语文 等 文学素质课 一样,应
具有 传播 人文精神、开展 道德熏陶 与 思想情感教育 的功能,不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在唐宋诗词 精品 的
感染下,使学生 讲气节、讲节操、讲廉耻讲有所不为、讲正气、讲 不唯上 不唯官、讲民本思想、讲平民意识……从而促成其
思想境界 的升华 与 健全人格 的塑造,培养高尚的 道德情操。唐诗概论一、唐诗兴盛的原因二、唐诗的四个时期三、唐诗
的题材四、唐诗的形式“诗莫备于唐,诗莫盛于唐”唐代 (618-907)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
成就,是我们宝贵的文学遗产。唐代诗歌创作盛况空前,诗人众多,大家辈出。在作者群体中不仅有帝王和高级官员,而且有大量中下级官员以及普
通士人,甚至和尚、道士、妇孺等各种身份的人,也都热情地投身诗歌创作中。李白、杜甫、王勃、骆宾王、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
白居易、韩愈、孟郊、贾岛、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一连串闪亮的名字,如天上的明星熠熠生辉。唐诗继承了前代诗歌的成就,
总结了古典诗歌的音律美,发展了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风格流派众多,各体皆备,异彩纷呈,以气度恢弘、兴象玲珑、声韵婉转、意味悠长为特色
。唐诗概论一、唐诗兴盛的原因 :清代 乾隆 年间,编纂《全唐诗》,收录唐诗48900多首诗,诗人约2200多人,由此可见唐诗兴
盛的情况。一、 帝王的提倡:唐代很多帝王极力提倡唐诗的写作,对诗人非常礼遇二、 科举的影响:唐代以科举取士 三、 诗的写作范围扩大
:写诗几乎是全民运动四、 诗歌本身的发展:唐代有了平仄与押韵更严格的绝句、律诗,加上原来的古诗,形成唐诗三种主要的体裁。唐诗概论二
、唐诗的四个时期可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初唐( 618-712)从 高祖 武德元年至 玄宗 先天元年,约一
百年时间;盛唐(713-765)从 玄宗 开元元年至 代宗 永泰元年,约五十年时间;中唐(766-835)从 代宗
大历元年至 文宗 大和九年,约七十年时间;晚唐(836-907)从 文宗 开成元年至 哀帝 天祐三年,
约七十年时间。唐诗概论二、唐诗的四个时期1 初唐时期是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在继承前朝诗风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开始形成
唐诗独特的风貌。初唐太宗、高宗、武后均喜好文辞,围绕在他们周围的宫廷诗人创作以应制咏物为主,继承南朝遗风,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讲究声
律辞藻,风格华美典雅,对律诗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初唐时期 南北 诗风 融合 的工作则主要由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完成。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在文学创作上有一致的审美取向,提倡刚健、有骨气的作品,他们的诗歌题材较广,气势壮阔,初步体现了唐诗的
面貌,被称为“初唐四杰”。陈子昂,他在《修竹篇序》明确反对齐梁诗歌的“彩丽竞繁”,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标举“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光英郎练”的诗美理想,并以创作实践自己的理论主张。此外,王绩的田园隐逸诗开启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声沈佺期、宋之问在前人的基础上
,最终完成了律诗定型的工作张若虚亦是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家。 唐诗概论二、唐诗的四个时期2 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鼎盛期,涌现了大量杰出
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声律风骨兼备,境界雄阔、含蕴深厚、韵味无穷,洋溢着所谓“盛唐气象”。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
和杜甫。李白天生才气,狂傲自负,其乐府诗歌表现强烈的主观色彩,激情澎湃,想象奇伟多姿,意象壮阔,气势豪放飘逸,绝句则自然天成,清新
明丽,被誉为“诗仙”。“诗圣”杜甫奉行儒家思想,一颗忠君爱国的拳拳之心始终不变,他的诗歌能反映社会的重大变故和政治事件,是当时社会
历史的一面镜子,被称为诗史。杜甫诗集前人之大成,各体皆工,律诗成就尤其突出,以浑融的艺术境界、出神入化的技巧、沉郁感人的思想情操和
人格美著称于世。盛唐诗坛的其他诗人主要形成两大群体。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借描绘自然风光
表现闲适隐逸的情趣。高适、岑参等人的边塞诗歌,描写边地奇异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物人情,表现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大气磅礴,慷慨豪迈,
充满昂扬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唐诗概论二、唐诗的四个时期3 中唐是唐诗的变化期。在盛唐的难以为继之后,诗人们纷纷另辟蹊
径,自成一家,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开拓精神。大历诗人 经历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的社会巨大动荡,感受到唐王朝的由盛转衰,产生强烈的人生幻
灭感这一时期韦应物、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 等人的诗歌清雅淡远,时带冷落萧瑟气象,体现了时运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韩愈、孟郊一派,主张“
不平则鸣”,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艺术上注重锻炼,好为奇崛,追求险怪。白居易、元稹等人继承古乐府精神和杜甫写实传统,提倡新乐府运动,
重视诗歌的政治功能,诗风通俗浅易。刘禹锡、柳宗元皆有长年贬谪穷乡僻壤的经历唐诗概论二、唐诗的四个时期4 晚唐是唐诗的衰微期。本期
诗歌作品题材境界狭小,多咏史怀古之作,情调抑郁悲凉,整体创作水平不高,但仍有杜牧、李商隐等大家。杜牧为晚唐七绝圣手,笔力劲拔,俊爽
峭健。李商隐重在表现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诗风凄艳浑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此外,贾岛、姚合以苦吟的创作态度精雕细琢,作品工整精警;
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以社会现实为题材,反映晚唐的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可谓新乐府运动的余绪。 三、唐诗的题材唐诗题材广泛,无所不
包,从自然现象、社会风尚、国家大事、生活场景到个人情感遭遇,都可入诗,是唐代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和生动画卷。唐人生活中广泛使用诗歌,
干谒、寄赠、唱和、交游,以诗歌代书简,真正是一个诗的时代,诗的国度。 四 唐诗形式唐诗形式多样,各体兼备,即继承发展了古体诗,又完
善了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对音韵格律的要求较宽,句无定数,篇章可长可短,能自由换韵。近体诗对音韵格律要求严格,故又称格律诗。近体
诗于偶句押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一般押平声韵, 中途不能换韵。每首诗的句数一定,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每两句配为一联。绝句只有两联,律诗有四联,分别称做首联、颔联、颈联(也称腹联)和尾联。每句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相间,同一联的上、下两句必须符合“对”的要求,即上、下两句同一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对立;而相邻的两联之间要符合“粘”的要求,即上联的下句与下联的上句在偶字处平仄相同。律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律诗句数可以延长至十句以上,多至百韵,称为排律,除首尾两联,中间各联皆须对仗。近体诗 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献花(0)
+1
(本文系应霞的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