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2024-04-02 | 阅:  转:  |  分享 
  
初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初中语文修辞手法详解01比 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常是
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为人所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令人生疏的事物。2.三个要素(1)本体: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用来
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
样、成了、是、变成等。4.典型例句(1)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2)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
面之上。(3)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02拟 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
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对所描写的事物感
到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3.典型例句(1)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2)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
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
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03排 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
表达效果。?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起到条理分明的效果。(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3)用排比来叙事写
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3
.典型例句(1)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2)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3)他的品质是那样的
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04夸 张1.定义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
、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要注意的是,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地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的,不同于说大话,而
是艺术地扩大或缩小。2.三个要素(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
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3.典型例句(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
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2)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3)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05借 代1.定义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
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2.表达效果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
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作用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3.典型例句(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3)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
华盛顿似的。06对 偶1.定义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2.表达效果整齐匀称,
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3.典型例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雾里看花,水中望月。(3)踏遍万水
千山,走遍海角天涯。07设 问1.定义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
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2.表达效果引起读者思考,也可以突出某些重点内容。3.典型例句(1)她敢从成把的火
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2)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3)幸福生活是
如何得来的?是靠我们的双手创造的!08反 问1.定义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
的意思或加重语气。2.表达效果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3.典型例句(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3)你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会做吗?
献花(0)
+1
(本文系内科博士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