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习作从仿写优美的句中开始
2024-04-24 | 阅:  转:  |  分享 
  
习作从课文例句的仿写开始——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端午粽》为例和平县教师发展中心 王柏棠摘要:语文教材是个例子,也是小学低
年级写话、中年级起步作文的例子。从例句中学习写作方法,凝练标准句式,选择类似事物或场景,进行仿写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书面
表达能力。关键词:例句、方法、句式、设计、仿写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阅读和写作
的技巧。”教材的优美句子也是写作例子,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例句,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仿写运用,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今以统编版语文一
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端午粽》为例,阐述教师应该如何选择教材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写法,设计仿写训练的思路。一、借助课文,挑选优
美的例句例句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句群,重点是例句应有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及价值!它藏着特色的词语、巧妙的修辞、清晰的脉络、独
到的经验,对学生学习写作,极具指导价值。如《9 端午粽》的第2自然段: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
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节选自屠再华《端午粽》。这三个句子组成了条
理清晰的句群,具体介绍了粽子的样子、气味、口味,语言比较形象、流畅。这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写作的例子。二、立足写作,学习例句的写法课文
的优美句子,就是学习写作的例子。教师要善于发现优美句子的亮点,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如《9 端午粽》的第2自然段,从以下三方面学
习写作:第一,有条理地描述食物。第一句从“外表、里面、中间”,按从外到内的顺序,介绍粽子的样子;第二句由“外婆掀开锅盖”,过渡到描
述粽子的清香气味;第三句由“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过渡到描述粽子的黏甜口味。内容上层次分明,描写了粽子的样子、气味、口味。第二,
用上叠词描述事物更形象。介绍粽子样子时,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叠词,形象地描述了粽子的样子,色泽鲜艳,令人喜爱,使读者阅
读时拥有鲜明的画面感。第三,内容过渡自然,层次分明。本句群三个句子分别描写了粽子的样子、气味、口味,不仅层次分明,而且过渡自然,从
“外婆掀开锅盖”,过渡到第二句香味,再由“剥开粽叶”联接到后面的口味,连贯流畅。 这三亮点,分别概括了描述内容、表达顺序、词语运
用、句子过渡等角度的写作经验,正是教师重点关注,并引导学生吸收的写作方法。三、通过凝练,概括特色的句式优美的句子特色各异,它涵盖了
写景、状物、写人、记事等体裁特色,以及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方式特色,还有词语、修辞运用与表达顺序的特色。教师要善于结合句子的具
体特色,引导学生梳理并提炼出表达的句式,如《9 端午粽》的第2自然段,可以从句子的适用范围、写作方法两角度概括,凝练出标准句式:介
绍食物或水果:由外到内介绍其“样子+气味+口味”这种句式适合于介绍食物或水果,既点明了写作内容,又强调了写作顺序。对于小学生写作,
这种标准句式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四、设计类句,填写类句的内容结合《9 端午粽》的第2自然段的例句写法,以及由外到内介绍一种食物
或水果的样子、气味、口味的句式要求,教师要及时选择描写类似事物的例句,或者自己精心写出类似事物的类句。如:晚上,妈妈买了一个圆圆的
大西瓜,它外面是绿绿的西瓜皮,里面是红红的西瓜肉,中间还有黑黑的西瓜籽儿。妈妈一切下去,成熟的西瓜就飘散出一股淡淡的清甜气味。我拿
来一块切好的西瓜,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汁水四溢,真是清甜可口,沁人心脾啊!然后,从有条理表达、运用叠词、过渡自然三个角度,给类似事
物的例句挖出高明的好坑,并引导学生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如: 1.从条理表达的角度设计填空。晚上,妈妈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它(
)是绿绿的( ),( )是红红的( ),( )还有黑黑的( )。妈妈一切下
去,成熟的西瓜就飘散出一股淡淡的( )。我拿来一块切好的西瓜,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汁水四溢,真是( ),沁人心
脾啊!2.从运用叠词的角度设计填空。晚上,妈妈买了一个( )的大西瓜,它外面是( )的西瓜皮,里面是(
)的西瓜肉,中间还有( )的西瓜籽儿。妈妈一切下去,成熟的西瓜就飘散出一股( )的清甜气味。我拿来一块
切好的西瓜,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汁水四溢,真是清甜可口,沁人心脾啊! 3.从过渡自然的角度设计填空。晚上,( )一
个圆圆的大西瓜,它外面是绿绿的西瓜皮,里面是红红的西瓜肉,中间还有黑黑的西瓜籽儿。( ),成熟的西瓜就飘散出一股
淡淡的清甜气味。我( )切好的西瓜,迫不及待地( ),汁水四溢,真是清甜可口,沁人心脾啊!从以上三个维度
设计类句填空,可以降低写话难度,使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迁移例句的写作方法,把事物描写得准确生动、流畅连贯。 五、运用写法,仿写类
似的事物仿写,就是运用从课文例句中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去描写类似的事物或景象,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仿写是非常必要的。如仿照
《9 端午粽》的第2自然段的写法,布置仿写任务:1.请仿照例句的写法,用几句话描写桃子样子、气味、口味,要突出桃子的特点。2.请仿
照例句的写法,用几句话描写炸鸡腿样子、气味、口味,要突出饺子的特点。指导仿写时,教师要强调学生按照介绍食物或水果:由外到内介绍其“
样子+气味+口味”的句式进行表达,要求做到有条理表达、运用叠词、过渡自然。也可以范例指导,如出示任务2的范例:“今晚,爸爸给我买了
两只炸鸡腿,刚炸熟的鸡腿表面是金褐褐的鸡皮,还粘着脆酥酥的面包糠。里面是白嫩嫩的鸡腿肉,中间还有一根硬邦邦的鸡腿骨。一打开包装的纸
袋,就飘出一股香喷喷的鸡肉味,还混合着一股微微的香辣味,令人垂涎欲滴。我赶紧抓起一根炸鸡腿,塞进嘴里,“咔吱”地咬了一大口,顿时肉
香爆满,夹杂着微辣,口舌生津,美滋滋的,真是香辣可口啊!”然后分析其写作特色,以指导学生再次仿写炸鸡腿。仿写课文例句,其本质是读写结合的过程,是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方法。建议把低年级写话、中年级起步作文做成学校的专题教研项目,做细致,做实在,做出成效来,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成就学生的终身发展。 2024年4月24日1
献花(0)
+1
(本文系王柏棠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