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南通,连云港等地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24-04-28 | 阅:  转:  |  分享 
  
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南通,连云港等地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解析版)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
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
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
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
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图为“2024年元旦部分地区北京时间整点时刻晨线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表示北京时间8:00的晨线是(???)A.?L??B.?L??C.?L??D.?L??2.?该日甲、乙两地
的昼长差值约为(???)A.?40分钟?B.?1小时20分?C.?2小时?D.?2小时40分3.?该日,甲、乙两地昼长不等的主要影
响因素是(???)A.?地球形状?B.?地球自转?C.?距日距离?D.?黄赤交角【答案】1. C????2. D????3. D【
解析】【1题详解】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读图可知,晨线L?与赤道相较于90°E,根据所学可知,晨线与赤道的
交点时间为6时,则此时晨线L?与赤道交点的时间为6时,即90°E为6时,则此时120°E的时间为8时,120°E经线与晨线L?交于
甲点,则晨线L?是表示北京时间8:00的晨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日出时刻为8时,而乙所在晨
线L?与赤道相较于105°E,即105°E此时为6时,则可推知乙115°E的日出时刻为6:40。则甲乙两地日出时间相差1小时20分
,则其昼长相差1小时20分×2=2小时40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3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椭
圆形球体,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在地球上的直接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造成全球(除赤道外)的昼夜长短变化,
越靠近两极地区,其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纬度不同,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元旦这一天甲地昼长短于乙
地,地球形状是影响因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A错误,D正确;地球自转、距日距离对不同纬度
昼长长短的影响很小,BC错误。故选D。【点睛】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昼半球所占据的弧/15°=(12:00-日出时刻)×2=
24小时-夜长我国东北地区某河发源于火山口湖泊,冬季湖泊封冻后便无水体溢出。该河全长78.6km,总落差1667m,瀑布多,含沙量
少,冬季不冻。流域内平均海拔1034m,森林茂密,玄武岩地层广布。表为“该河月平均径流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月份1月2月3
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径流量(m3/s)4.214.314.154.444.915.398.086.395.
355.244.534.48?4.?该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雨水?B.?积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5.?该河
冬季不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①补给类型②河流比降③河水深浅④植被覆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4
. C????5. A【解析】【4题详解】河道中水量的多少与变化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降雨、地下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湖泊
水是河流重要的五种补给水源。从表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径流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小,从五种河流补给水源的特点可知:地下水补给稳定,季节变化较
小,而雨水、积雪融水补给的季节变化较大,说明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C正确,AB错误;由“冬季湖泊封冻后便无水体溢出”可知,
湖泊水不是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D错误。故选C。?【5题详解】结合上一题分析可知,该河主要补给类型是地下水,且该地玄武岩地层广布,
地壳活跃,地下水水温较高,冬季不冻,故①正确;结合题干材料“该河全长78.6km,总落差1667m,瀑布多”可知,河流比降大,水流
速度快,河水不易结冰,故②正确,题干中没有河水深浅的相关信息,河水深浅对冬季是否结冰影响不大,故③错误;植被覆盖对河流是否结冰影响
不大,故④错误。①②组合正确,故选A。【点睛】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和湖泊
水补给五种类型。冻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通常是由于冷暖空气势力都很强大,形成对峙形势;高空水汽凝结形成冰晶;下降过程中至2000~3
000多米高度的暖气流层融化为液态;而后至冷气流层形成过冷雨滴;到地表遇低于0℃的物体立刻冻结,形成冻雨。图为“2024年2月4日
我国冻雨区域预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日,冻雨影响范围较大的省级行政区有(???)A?渝、黔?B.?黔、湘?C.?湘、赣
?D.?赣、渝7.?下图与本次冻雨形成时气温垂直变化最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8.?该日,甲地近
地面、2000~3000多米高度风向分别为(???)A.?偏北风、西南风?B.?偏西风、东南风?C.?偏北风、偏东风?D.?偏西风
、偏东风【答案】6. B????7. B????8. A【解析】【分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冻雨的影响范围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贵
州省(黔)、湖南省(湘)两省;重庆(渝)、湖北(鄂)、安徽(皖)、江西(赣)影响范围较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
据材料“通常是由于冷暖空气势力都很强大,形成对峙形势;高空水汽凝结形成冰晶;下降过程中至2000~3000多米高度的暖气流层融化为
液态;而后至冷气流层形成过冷雨滴;到地表遇低于0℃的物体立刻冻结,形成冻雨”可知,气温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自上而下是高空较低,至200
0~3000多米高度气温升高至0℃以上;之后又开始下降,到地表低于0℃,与图中②气温变化相吻合,B正确,ACD错误。故选B【8题详
解】该日,甲地近地面受冻雨影响,应为冷空气入侵,为偏北风;2000~3000多米高度为暖气流层,气温较高,风向应为偏南风,A正确,
BCD错误。故选A。?【点睛】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
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严重的雨凇会
压断树木、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止,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北冰洋海平面气压场主要受波弗特高压和冰岛低压影响,高低
压之间形成贯穿北冰洋中部的穿极风。反气旋和穿极风分别驱动表层海水,形成波弗特环流和穿极流,沿途输送了大量海冰。穿极流流速随穿极风的
季节变化而变化。图为“波弗特环流和穿极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波弗特高压中心位置约为(???)A.?72°N,16
0°E?B.?72°N,160°W?C.?76°N,145°W?D.?76°N,145°E10.?表示穿极流流速季节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11.?甲~丁四处受海冰影响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
丁【答案】9. C????10. A????11. D【解析】【9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反气旋驱动表层海水,形成波弗特环流,图示可
知,该环流分布在75°N-80°N,推测其高压中心位于76°N,AB错误;北极上空地球逆时针旋转,波弗特环流所在地区经度逆时针转动
数值减小,可判断是西经,波弗特高压中心位置约为76°N,145°W,C正确,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穿极流由穿
极风驱动形成,穿极风的形成又受波弗特高压和冰岛低压影响,波弗特高压、冰岛低压冬季势力最强,穿极流流速最快,夏季其势力减弱,穿极流流
速也随之减慢,北冰洋位于北半球,冬季12月、1月、2月最强,夏季6月、7月、8月最弱,读图可知,①正确,②③④错误,A正确,BCD
错误,故选A。【11题详解】读图可知,丁地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受海冰影响最小,D正确。甲、乙、丙受波佛
特环流和传极流影响,受海冰影响更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波弗特海高压和冰岛低压间气压差直接导致二者间风力的大小,从而影响穿
极流的强弱。冰岛低压是亚欧大陆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带而形成的,冬季亚欧大陆冷高压强盛,冰岛低压也相对势力强盛;波弗特海海域常年存在高
气压,冬季海水温度低,气流下沉,高压势力强;即冰岛低压和波弗特海高压均冬季最强,两者的气压差大,风力大,穿极流强盛。即穿极流强盛的
季节是冬季。某谷地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图为“该谷地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坡顶到沟谷植被变化
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13.?影响该谷地植
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条件?B.?降水状况?C.?坡度陡缓?D.?土壤组分14.?该地地带性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A.?群落结构复杂?B.?季相变化明显?C.?植株粗壮茂密?D.?叶面宽大肥厚【答案】12. D????13. D????14
. B【解析】【12题详解】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根据示
意图,并未体现纬度的变化,A错误;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分异规律。虽
然示意图中标注了不同植被在不同海拔的分布情况,但是海拔差异较小,从沟谷到坡顶的海拔差异小于200m,其气温和降水差异较小,显然不是
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故并非属于垂直分异规律,B错误;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指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
也就是主要因水分条件的变化所致,又称“干湿度地带性”。图中并未体现植被从沿海向内陆分布的规律,C错误;地方性分异规律是指在较小的地
理尺度上,由于地方性的因素,如地形、岩石风化物等,通过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形成的地域分异现象。根据示意图,在较小范围的不同区域分布
着不同的植被类型,符合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山坡地势较高,而山谷地势较低,造成地下水水位不一,谷地中地下
水接近地表,造成土壤中水分较多,形成沼泽化土壤,形成水生植被,因此影响该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而与热量、降水状况和坡度
陡缓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该区域位于温带,其地带性乔木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群落结
构复杂,植株粗壮茂密,叶面宽大肥厚均指带热带雨林区域的植被,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方性分异是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普遍和最低级的地域分异。研究人口时空
演化特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图为“2013~2017年珠江—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年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201
3~2017年该经济带内人口(???)A.?增长方式单一?B.?增长速率相近?C.?分布差异减小?D.?集聚程度增强16.?南宁和
崇左人口密度年均变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广州远近?B.?城镇化水平?C.?家庭生育观?D.?水运通达度17.
?为优化人口分布格局,该经济带应(???)A.?加强区域分工协作?B.?加快自然资源开发?C.?遏制人口快速流动?D.?改善上游生
态环境【答案】15. D????16. B????17. A【解析】?【15题详解】该图为2013~2017年珠江—西江经济带人口
密度年均变化图,读图可知区域中的广州、佛山、南宁等核心城市人口密度增幅大,说明区域人口的集聚程度增强,D正确;该图反映的是人口增长
的实际情况,没有说明人口增长的方式,A错误;图示区域,各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的差异大,所以增长速率差异大,B错误;读图可知,核心城市的
人口密度增长快,人口在核心城市集聚,分布差异增大,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读图可知,南宁人口密度增长幅度大,崇左人口密度增长
幅度小,主要原因是南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镇化速度快,城镇化水平高,人口不断向南宁集聚,导致南宁的人口密度增长幅度高于崇左,
B正确;结合比例尺可知,南宁和崇左距离广州的距离都超过了5百公里,距离较远,而且南宁比崇左近了只有一百公里,影响很小,A错误;家庭
生育观在5年时间内对人口的影响很小,C错误;崇左和南宁都在江边,航运条件相似,水运通达度没有明显差异,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
】为优化人口分布格局,该经济带应加强区域分工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正确;加快自然资源开发,会吸引人口迁入,不利于优化人口分布格
局,B错误;遏制人口快速流动,不符合实际,C错误;改善上游生态环境,与优化人口分布格局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人口迁
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经济因素(主导):① 经济发展水平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社会因素:政
策、战争、社会变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的发展、家庭和婚姻。某千年堡垒古村位于摩洛哥南部山区的独立山丘上,该处曾是古代重要关口,守卫
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重要商路。村落以土坯建筑、迷宫般的街道和高大城墙为特色,是世界文化遗产,成为电影取景和旅游胜地。近年来,村民集体
搬迁至山坡下乌尼拉河对岸的新村。图为“该古村及新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该村建设初期的主要功能是居住和(???)A.
?防御外敌?B.?商业贸易?C.?文化传播?D.?手工制作19.?该村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理位置?
B.?资源禀赋?C.?产业基础?D.?配套服务20.?在乌尼拉河对岸建设新村,对古村的主要影响是(???)A.?改善人居环境?B.
?传承民俗文化?C.?保护传统建筑?D.?方便对外联系【答案】18. A????19. B????20. C【解析】【1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为古代重要关口,守卫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重要商路,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该村处于独立山丘上,地势高对外联系相对不便,同
时有迷宫般的街道和高大的城墙,都体现出明显的防御特点,所以有防御外敌的功能,选A;商业贸易应该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平坦地区,而不是山丘
上,故B错误;文化传播和手工制作,材料中都没有提到关于这两者的任何信息,故CD错误,所以选择A。【19题详解】从材料可知,该村是世
界文化遗产,成为电影和旅游胜地,说明旅游资源条件好,故B正确;该村古代地理位置优越,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其地理位置没有优越性,所以不
能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故A错误;由材料可知,该村为沙漠地区千年古村落,加之近年来村民集体搬迁至山坡下乌尼拉河对岸的新村,所以该村
的产业基础和配套服务都缺少,故CD错误,所以选择B。?【20题详解】村民迁至新村,古村没有人类居住,能够更好的让古建筑得以保留,不
会被翻新或拆除,所以C正确;由于古村人口迁出,人口和人类活动减少,环境和设施缺乏维护,导致人居环境下降,人口迁至新村,新村更便于对
外联系,古村联系下降,故AD错误;迁村与否与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没有关系,故B错误,所以选择C;【点睛】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
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因素(资源、工业、农业、交通、政治、科技、宗教等)。江苏省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多为淤泥质海岸,滩涂
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其土地利用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图为“元明时期以来江苏海岸线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江苏沿
海北部岸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B.?河道变迁?C.?地壳运动?D.?风暴侵扰22.?自元明时期以来,江苏
沿海滩涂主要利用方式演变顺序是(???)A.?垒灶煮盐、垦荒植棉、围海养殖、临海工业?B.?垦荒植棉、垒灶煮盐、临海工业、围海养殖
C.?垦荒植棉、围海养殖、垒灶煮盐、临海工业?D.?垒灶煮盐、垦荒植棉、临海工业、围海养殖23.?为促进江苏沿海滩涂的可持续利用,
应(???)A.?禁止滩涂养殖?B.?外迁临海工业?C.?限制围滩造陆?D.?实施铺沙护滩?【答案】21. B????22. A?
???23. C【解析】【21题详解】根据图示可知,江苏沿海北部岸线变化程度很大,在图中可以看到古黄河,说明古代黄河在该区域入海,
可判断该区域海岸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河道变迁,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关系不大,B正确,C错误;元明时期以来气候变
化不大,A错误;风暴侵扰对岸线变化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元明时期,江苏沿海滩涂主要利用方式是垒灶煮盐;明清时期,
江苏沿海滩涂主要利用方式是垦荒植棉;近代以来,江苏沿海滩涂主要利用方式是围海养殖;现代以来,江苏沿海滩涂主要利用方式是临海工业,A
正确,BC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禁止滩涂养殖、外迁临海工业、限制围滩造陆、实施铺沙护滩等措施,都是促进江苏沿海滩涂的可持续
利用的措施,但禁止滩涂养殖、外迁临海工业措施,没有体现对于沿海滩涂的利用,AB排除;材料中可知,江苏多为淤泥质海岸,淤泥质海岸是指
由粉砂和淤泥等细颗粒物质所组成的坡度平缓的海岸,河流所携带的泥沙物质在河口及沿海堆积,同时使海岸不断向外推移。 淤泥质海岸的物质组
成较细,结构较为松散,受到潮汐作用等影响被冲刷侵蚀后退,因此实施铺沙护滩作用较小,D排除;限制围海造陆,既没有过度开发,也没有禁止
开发,有利于滩涂的可持续利用,C正确,故选C。【点睛】海洋资源包括能量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空间资源。能量资源:潮汐、波浪、温
差、盐度差等;矿物资源:砂矿、海底煤矿、金属、天然气、盐等;动物资源:海龟、海豚、鱼等;植物资源:底栖藻、绿藻、褐藻、裙带菜、海带
等。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金沙江上游巴塘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属干热河谷,区内
有两条活动断裂带。该河段曾因大型滑坡堵江,形成古堰塞湖。该湖存在上千年后发生了漫顶式溃决,在下游形成大规模堆积体,堰塞坝溃决后仍有
部分残留于金沙江两侧。材料二:图为“该古滑坡及其周边区域遥感影像图”。(1)描述该河谷地貌景观特征。(2)简析古堰塞体产生的主要条
件。(3)推测甲、乙、丙堆积体形成的先后顺序并指出乙较甲堆积物特征的差异。【答案】24.?山高谷深;峭壁耸立;河谷呈“V”形。?2
5.?断裂构造发育,地壳运动频繁;气候干热,风化作用强烈;碎石物质多;河谷陡峻,坡面物质不稳,滑坡堵江形成堰塞体。?26.?乙、甲
、丙;粒径大;大小混杂;厚度大。【解析】【分析】本题以金沙江古滑坡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河谷地貌的特征、堰塞体形
成的条件、堆积物的特征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该河谷
所处的位置描述该河谷地貌景观特征,该河谷处在河流上游,我国第一阶梯处,流水下蚀作用强烈,山高谷深,峭壁耸立,坡度大,河谷呈“V”形
。?【小问2详解】古堰塞体产生的主要条件主要从堰塞体物质形成和动力机制角度分析。该处处在板块交界处,断裂构造发育,地壳运动频繁,岩
层破碎,气候干热,风化作用强烈,碎石物质多;河谷陡峻,坡面物质不稳,受重力作用、雨水触发等作用,出现滑坡灾害,滑坡堵江形成堰塞体。
【小问3详解】根据河流干支流判断上下游,甲处在上游,丙处在下游;结合图例可知,乙处在古滑坡周界内,乙受滑坡堆积形成;甲为湖湘沉积,
在乙之后形成;丙处在河流下游,河流溃坝后形成,处在甲之后;所以甲、乙、丙堆积体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乙、甲、丙。乙处堆积物是滑坡堆积形成
,沙石泥土较多,粒径大,大小混杂,厚度大。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刚果(金)位于非洲中西部,2023年人口达1.0
2亿,以农业、采矿业为主。该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品位最高、可露天开采的铜钴矿,开发前景巨大。图为“刚果(金)铜钴矿分布区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铜、钴都属于战略性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电器等行业。我国铜、钻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洛阳钼业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投资刚果(金)某铜钴矿开发项目,业务范围覆盖铜、钴矿石的勘探、开采、提炼、初级加工和销售。?(1)从生产成本的角度
,简述洛阳钼业在刚果(金)投资该项目的有利区位条件。(2)简析洛阳钼业在刚果(金)投资该项目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3)说明洛
阳钼业在刚果(金)投资该项目对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答案】(1)铜钴矿埋藏浅、储量大、品位高,开采和提纯成本低;劳动力丰富且廉
价;土地成本低;靠近原料地,原料运输成本低。?(2)提高铜钴产业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3)
拓宽进口渠道,保障战略性资源安全;保障相关产业原料供给,维护经济安全;加强与投资国共建共享,构建稳定的国际环境,保障国防安全。【解
析】【分析】本题以非洲国家刚果(金)为背景设置题目,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的影响、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
息能力和读图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生产成本包括矿产资源开采成本、运输(物流)成本
、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营销成本、关税成本等。刚果(金)具有丰富的铜钴矿产资源,矿埋藏浅、储量大、品位高,开采成本低且效率高,可以
大幅度降低开采和提纯生产成本;刚果(金)是非洲中西部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相对较低。劳动力是矿产开采的重要生产要素,利用当地的
劳动力资源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刚果(金)的土地成本也相对较低,这有助于降低项目在土地获取和使用方面的支出,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经
济效益。 该项目靠近原料地,这为矿产资源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小问2详解】我国经济较发达,产业技
术水平较高,科提高铜钴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了矿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带来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如道
路、电力、通讯等,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该项目的实施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如物流、加工、销售等,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
级。【小问3详解】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军事、国防)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环境生态安全等。通过对外投资获取矿产资源,拓宽
进口渠道,保障战略性资源安全;铜和钴作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电器等关键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洛阳钼业在刚果(
金)的投资有 助于确保我国对这些关键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保障相关产业原料供给,维护经济安全;洛阳钼业在刚果(金)的投资也有助于加强
与非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友谊,促进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与投资国共建共享,构建稳定的国际环境,保障国防安全。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境内的帕米尔高原由高原山地和山间盆地构成。高原山地海拔超过5000m;山间盆地海拔32
00~4200m,年降水量仅75~100mm。当地种植业规模很小,以游牧业为主,牧民在不同海拔间转场放牧。材料二:图为“我国境内的
帕米尔高原山间盆地湿地景观”。?(1)简析该区域山间盆地种植业规模小的自然原因。(2)有学者认为,当地游牧生产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试阐释这一观点。(3)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你认为当地可采取哪些农业技术措施?【答案】26.?海拔高,热量不足;冻土广布;夏季河水泛滥,易积水;蒸发旺盛,盐土广布?27.?有高寒草甸,宜发展高寒畜牧业;牧草稀疏,载畜量有限,需逐草游牧;不同海拔牧草生长期不同,需转场轮牧;转场放牧有利于保护和持续利用草场资源。?28.?培育良种牲畜;种植耐寒适生牧草;发展设施农业。【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以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为材料,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游牧生产方式、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农业区位因素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等)、地形、土壤、水源。材料提及:“山间盆地海拔3200~4200m”,海拔较高、导致热量不足;气温低导致冻土广布(土壤);夏季冰雪融化导致河水泛滥,土壤积水;地处内陆,蒸发旺盛,盐碱化发生,盐土广布。【小问2详解】当地有高寒草甸,宜发展高寒畜牧业;当地年降水量仅75~100mm,牧草稀疏,载畜量有限,需逐草游牧不同海拔的牧草,夏季林带以上海拔较高的牧场气候凉爽,水草丰美,是牲畜抓膘增壮、增长的良好场地;冬季山下海拔低的河谷低地和盆地,没有厚雪覆盖,便于牲畜觅食牧草,且气候不太寒冷,牲畜可安全过冬,需转场轮牧;转场放牧的好处还有使每一片牧草都休息的时期,有利于保护和持续利用草场资源。?【小问3详解】结合帕米尔高原的自然特征,该地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少,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要部门。为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可培育良种牲畜,如耐寒性好的;种植耐寒性牧草;发展设施农业,如塑料大棚等,改善热量条件。?
献花(0)
+1
(本文系乔一202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