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4年济南天桥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4-05-10 | 阅:  转:  |  分享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2024.5)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一、
(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共9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情。"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让鲁迅先生念念不忘的是偏(pì)的江南水乡中映着皎洁月色的社戏;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出了他心中那永不变味的糜子、
油馍和米酒;刘成章以浸润着陕北黄土地磅(bó)、粗犷、豪放、震撼的气势的笔墨,描绘出让人大彻大悟的安塞腰鼓,使读者叹为观止;寄托着
吴伯萧"马前卒"誓愿的静穆而暖融融的灯笼,在记忆中永不褪色。经历了欢喜别离,领会了人情世故,才能洞见世间的美好,才能悟得人生的真谛
,才能体会蕴含在民俗中最朴素的愿望不会在时间的洪流中戛然而止。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或括号中拼音处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辟 薄 mí kuàngB.辟 礴 méi kuàngC.僻 礴 méi guàng
D.僻 薄 mí guàng2.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3分)A.大彻大悟
B.叹为观止 C.人情世故 D.戛然而止3.下列关于民俗的补充材料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学习民俗文化选文,
让我们不仅体悟了民俗背后隐含的精神文化内涵,而且了解了我国各地各民族的民俗风情。B.有学者认为,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的原因,
是目前的社会环境造成的。C.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D.通过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使我们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阅读下面材料,完成4~5题。(共7分)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光。我们吟诵着千古名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现在请
你参与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4.活动中班长搜集了很多描写四季美景的佳句,请你将以下所有名句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排列。(3分)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④千里黄云
白日睡,北风吹雁雪纷纷。⑤气肃霜降渐冷凉,草木枯萎凋零黄。排序: 5.(1)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
》。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2分)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成语: 解释: (2)请根据语境,补写出你阅读古
诗的感受。(2分)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俊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你能
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二、(36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共21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闻水声,如鸣飒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
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同游者:吴武陵,龚古
,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选自《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
悉皆怪石,欹嵌盘曲①,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③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
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裨④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神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
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选自《右溪记》)【注释】①欹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休:美好。③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
士。④裨:使。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水尤清冽 尤:好像 B.椒尔远逝 椒
尔:忽然C.不可名状 名:说出 D.悄怆幽邃 悄怆:凄凉7.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的"以其境过清"中以"字同"以刀狼眉"中的"以"字意思相同。B.【乙】文中"为之怅然"中的"之"字同"何陋之有"的
"之"字意思和用法不同。C.【甲】文《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是属于小说的范畴。D.【甲】文中"小
生"指京剧中扮演青年男子的角色。8.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甲文首段文字从小丘到篁竹,从篁竹到水声
,再从水声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B.乙文中写景大多为四字句。石、水、竹木,分别以"欹嵌盘曲""洄悬激注""垂阴相荫"等节
律明快的四言短句,使句式与景物的动态动势极为吻合,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C.甲文作者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受,为突出小石潭景色
幽静、冷寂的特点。D.乙文作者以右溪无人赏识、任使芜秽的遭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气。9.下列句子有两处需要断
句,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两处不给分。(2分)在人间 A 则可为都邑 B 之胜境 C 静者
之 D 林亭。10.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分)(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3分)
11.【甲】【乙】两文各从什么描写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乙文:(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2~13题。
(共7分)仲春郊外王勃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12.下列对
《仲春郊外》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移步换景,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美好景象。 B.领
联仅从空间角度写春光无处不在,"连""绝"二字精练而准确。C."何处染嚣尘"用反问手法,抒发诗人超尘脱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D.
全诗采用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描写春天,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13.有人评价"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三)根据原文默写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每空1分,共8分)"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宠辱不惊,闲看书卷奥秘;去留无意,漫随书卷人生;品味诗词,感受文人情思。伫立江畔,迷离在《蒹葭》"(1) ,白
露为霜。"的美好意境中;徘徊城头,从《子衿》"(2) ,悠悠我心。"中感受恋人深情的告白;偶遇桃源,惊叹《桃花源记》"(3) ,并
怡然自乐。"的岁月静好;遥望山河,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 ,(5) 。"中欣赏洞庭湖水的汹涌澎湃;浪迹天涯,从《送杜少府之
任蜀州》"(6) ,(7) 。"中感受跨越时空的真挚友情;信步梅园,体悟《卜算子·咏梅》"(8) ,只有香如故。"的人格写照。三、
(7分)15.名著阅读。(7分)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
才见。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又如"刃"字,在"刀"形上加
一点,指示刃之所在,也是的。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止""戈"为"武
","人""言"为"信"等。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
""(水)是形,"工""可"是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1)选文出自朱自清的《① 》,这是介绍中国古代文学、
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其中介绍了讲八卦的儒家经典《② 》,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著作《③ 》,记载战国时期说客说辞的著作《④ 》。
(4分)(2)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下面是一个汉字的
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根据图片字形推知其本义。(3分)四、(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
~19题。(共12分)材料一:①在古代春节,人们习惯将"福"字用仓颉文、垂篆文、鲁篆文、钟鼎文等书于红纸上,贴在壁、柜、箱、桶上面
,俗信能招福运。人们现今习惯于在门上挂春联,中间②甲骨文里就有"福"字。字的下面是人的两只手,手的上面是个盛着酒的酒樽,酒樽上面是
个"示"字,义为祭台。这是表示人们在春节时手捧着酒樽在祭台前祭献祈福。现今写的"福"字,仍是依照甲骨文的形体特征:左偏旁的""即"
示";右边的"福",古写为"日",是个盛着酒的长颈鼓腹的酒瓶。可见,"福"字的本义是在春节时以酒祈福。③古代,人们以酒祈福,是为求
得"五福"。《尚书·洪范》中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寿、富贵、健康安宁、美好的品德和长寿
善终为最难得的五种福气。到了汉代,由于人们择吉避讳,便把最后一种福气改为"多子孙"了。而今过春节,家家户户门上贴春联的横批常是"五
福临门",也是传习着"五福"的含贴"福",还要倒贴,"倒"谐音"到",表示"福到"。义。(节选自吴正格《"福"字里的春节》,有删改
)材料二:①春节临近,又该贴"福"字了,但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人喜欢将"福"字倒贴过来。对此,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则表示,大门上的福字
不宜倒贴。②冯骥才介绍说,在我国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大多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于这两处的东西要
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巧用"倒"的谐音字"到",倒贴福字,用"福至"来抵消"福去";另一个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
,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③冯骥才强调说,至于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是
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所贴的"福"字须端庄大方,故应正贴。这是中国人对生活的敬重
与对文化的虔诚。(节选自新华网,有删改)材料三:①从文化的深层意蕴来看,中国人的"福"崇拜背后有什么样的文化心理呢?②其一是"祈福
",代表了一种祛恶扬善的"向善之心"。祈福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善"的皈依。"向善"这个观念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周易·坤
卦·文言》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③其二是"种福",代表了一种立人达人的"利人之心"。种福是利人的行为
,是祈福之后的主动作为。将人生幸福像耕田地一样耕作经营,以便获得相应的福报,即所谓"种福得福"。"种福"的内涵中还包括"修己得福"
。修己就是修身,修养提升自己的德性。④其三是"知福",反映了一种知恩图报的"感恩之心"。人之最可叹者,莫过于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所
享是福,更不知福从何来,因而不可能怀感恩之心,做报恩之举。诚然,人生在世,处境各异,理解不同、境界不同,所谓"幸福指数",或者说幸
福感、满足感也不相同。所以古代智者认为"福由心生,境由心造",需要作一定的心理调适。(节选自王东林《"福"字的文化意蕴》,有删改)
16.以下关于三则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的第③段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从古至今人们以酒祈福的含义。B.
材料二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福"字倒贴的两种习俗。C.材料二中的加点词"不宜"意为不适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D.材料三开篇运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知所享是福,知
福从何来,才能怀感恩之心,做报恩之举,我们身在福中要知福、感恩。B.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因而应该倒贴,寓意"
福到"。 C.汉代,人们择吉避讳,"五福"指:"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D.甲骨文里就有"福"字,现今
写的"福"字,已不具有甲骨文的形体特征。18.通过研读以上三则材料,我们学到了一些研究汉字的方法。"龙"年已至,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向
他人介绍"龙"字呢?请简要概述。(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9分)"何不就叫杨绛姐姐" ——我眼中的杨绛
先生铁凝①作为敬且爱她的读者之一,近些年我有机会十余次拜访杨绛先生。②二OO七年一月二十九日晚,是我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在三里河
南沙沟先生家中,保姆开门后,杨绛亲自迎至客厅门口。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薄羽绒背心,藏盐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她一头银发
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活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着我,我有点拿不准地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
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道:"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自然不敢,但那份放松的欢悦已在心中,我和杨绛先
生一同笑起来。③杨绛先生起居十分规律,无论寒暑,清晨起床后必先做一套钱钟书先生所教"八段锦",直至春天生病前,弯腰双手可轻松触地。
我想起杨绛告诉我钱先生教她"八段锦"时的语气,极轻柔,好像钱先生就站在身后,督促她每日清晨的健身。那是一种从未间断的想念,是爱的信
仰。④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杨绛参加了邓小平为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举行的国宴,邓小平将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贵宾,
并把译者杨绛介绍给对方。杨绛先生说,那天她无意中还听到两位西班牙女宾对她的小声议论,她们说"她穿得像个女工"。"她们可能觉得我听不
见吧,我呢,听见了。其实那天我是穿了一套整齐的蓝毛料衣服的。"杨绛说。那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单从穿着看去,大约都像女工或男工。经历了
太多风雨的杨绛,坦然领受这样的评价。她成功地穿着"隐身衣"做大学问,看世相人生,哪怕将自己隐成一位普通女工。⑤二O一三年春节前,我
和先生同去杨绛先生家拜年,我们聊了一些家事,还讲到我们的女儿。杨绛先生嘱咐说:"下次来,送给我一张你们的全家福吧,照片背面要写上字
呢。"那慈爱的神情,就像我的娘家人一样。二O一四年四月,我和先生再次拜访了杨绛,我们遵嘱送给杨绛先生一张全家福照片,她看着照片上的
女儿,叫着孩子的名字,好像孩子已经站在她的眼前,杨绛先生比我们的女儿整整大了一百岁,她看着照片上的孩子时,仿佛时光倒流,她的神情刹
那间呈现出稚童样的活泼。这些年,越是和杨绛先生见面,就越是感受到她身上的家常气。今年春节前给杨绛先生拜年时(这也是我和杨绛最后一次
在三里河家中见面),刚刚坐在她的身边,面容已显出疲意、形态也显出虚弱的杨绛先生,开口便先问起了我们的孩子。她清楚、准确地叫着女儿的
名字说:"豆豆好吗?"这让我意外而又感动。事隔一年多之后,她还记得一个未曾见面的孩子。我相信,一百零五岁的杨绛,她爱的是天底下所有
的孩子。⑥我珍视和杨绛先生的每一次见面。也许一些人精致的俗相正需要经由这样的先行者,这样的学养、见识、不泯的良知去冲刷和洗涤。一个
不断崛起、日益被世界瞩目的民族,她的风骨、情怀与人文生态,仍然需要一代隐于人海的文化大家的长久滋养。我们的下一代,更下一代,当永怀
赤子之心,真诚生活,才配得上这些秉持着智慧之烛,光照后辈的先贤们的问候和祝福。2016年7月17日(选自《散文精读·铁凝》,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②段中的外貌描写充分展现了杨绛先生整齐、洁净的形象。 B.
第④段画线句意指杨绛先生为安心做学问故意打扮成普通女工。C.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表达了作者对杨绛先生的深切怀念。 D.整篇文章
的语言质朴、温暖,又能达到一种阔大,理性的境界。20.本文围绕杨绛先生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21.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字
"吧""呢"能否删去?谈谈你的理解。(6分)22.当今时代为什么需要杨绛先生这样的文化大家?请依据文意,归纳出三点理由,并联系生活
,各举一例。(6分)五、(60分)23.按要求作文。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
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杨绛来说,老王的厚道善良,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
,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700字。答案一、(16分)1.C 2.D3.C
【解析:A.语序不当,“体悟了民俗背后隐含的精神文化内涵”与“了解了我国各地各民族的民俗风情”调换位置;B.句式杂糅D.无主语】
4. ①②③⑤④ 5.(1)投桃报李 比喻彼此善来善往,以礼相待。(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2)示例一:有的澎湃激昂 有
的含苞待放二、(36分)6.A (尤:格外)7.B (A.“以”字意思不同,“因为”/“用”;C.“记”是散文的范畴;D.小生
,年轻人。) 8.C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由景及情,作者被贬此地,内心悲楚,一经眼前凄凉景色的触发,内心的忧愁便随之而来,意
在突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凄凉、忧伤。) 9.AC10.(1)(溪水)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秀美的树木
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11.甲文:(先正面点出水的清澈),重点从侧面(间接)描写突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乙文: 采用
正面(直接)描写突出“水流湍急”的特点12.B(颔联从时间长、空间广两个方面写春光无处不在)?13.示例一:两句中的动词都十分精妙
:“飞”“戏”“争”“啄”生动形象地写出春日里鸟飞鱼戏、莺闹燕忙的勃勃生机。(或“飞”“戏"二字生动写出鸟儿叫醒村庄,鱼儿在水中嬉
戏报春的情形;“争”“啄”生动形象地写出春日里莺闹燕忙的勃勃生机。)都传达出诗人面对大好春光时欣喜万分、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14.
(1)蒹葭苍苍(2)青青子衿(3)黄发垂髫(4)气蒸云梦泽(5)波撼岳阳城(6)海内存知己(7)天涯若比邻 (8)零落成泥碾作尘
三、(7分)15.(1)经典常谈 周易 尚书 战国策(2)书写:采。本义:上像手,下像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
叶子。意思是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下来。四、(31分)(一)(12分)16.B(材料二是分条说明“福”字倒贴的习俗,并非分类别。)1
7.A(B项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所贴的“福”字须端庄大方,故应正贴;C项到了汉代,由
于人们择吉避讳,便把最后一种福气改为“多子孙”了。D项现今写的“福”字,仍是依照甲骨文的形体特征。)18. 示例:①从“龙”字的来
源及演变方面介绍;②从“龙”字相关的文化意蕴方面介绍。(二)记叙文阅读(19分)19.B (结合第④段“那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单从穿着看去,大约都像女工或男工。经历了太多风雨的杨绛,坦然领受这样的评价”可知,杨绛先生并非是故意扮成女工的,而是当时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是这样的装扮;故选B。)20.①第一次见面杨绛先生让“我”称呼她“姐姐”;②杨绛先生每天规律地练习“八段锦”;③杨绛先生参加国宴衣着朴素(或:杨绛先生坦然面对他人的评价);④杨绛先生关爱“我”及家人。 21.不能删,“吧”和“呢”使语气亲切(或:活泼),强调了杨绛的家常气(或:像“我”的娘家人一样),突出她对“我”及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凸显杨绛的“姐姐”气质。 体现出“我们”的亲切关系,删去就显得生硬。21.理由一:一些精致俗相的人需杨先生这样文化大家去改变。举例:一些文化素养不高的流量明星,需要文化大家去提升。理由二:一个不断崛起的民族需要他们去滋养。举例:民族文化自信日益增强,是因为有了杨绛,季羡林、史铁生等一批文化大家的滋养。理由三:子孙后代需要他们去启迪。举例:我读了杨绛先生的作品,学会了真诚待人、时时反省自我。理由四:喧嚣浮躁的现实社会需要他们的淡泊、坦然去引领。举例:“‘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研究核武器,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88675...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