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_4月22日 膀胱经-足跟痛 骨刺 水肿 头痛 目眩
2024-05-10 | 阅:  转:  |  分享 
  

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上可管头颈下可管小便症候,
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首穴晴明,末穴至
阴穴
头面部症状:头顶部百会穴两侧压痛胀、头
顶偏后头痛、头晕头重、目赤肿痛、眼周问
题、面瘫等
身体方面症状:骨痛、头痛、颈项僵痛、肩
背痛、风邪类病、五脏六腑之症候、腰脊疼
痛、腰肌劳损、尿频、小便不利、腰骶疼痛、
下肢痿痹
下肢方面症状:足跟痛、腿软无力、筋急不
能屈伸、外踝肿痛、小腿抽筋
睛明穴:小肠经、膀胱经、胃经、阴跷脉、阳跷脉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操作:不宜提插捻转,禁灸
主治:1、近视、目赤、肿痛、视物不明、夜盲、色盲、目翳
2、急性腰痛(膀胱经上竖起肌肉)
攒竹穴:
定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
主治:1、头痛、眉棱骨痛 2、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瞤(shun)动(眉毛
抽动,眼眨)
眼睑下垂、迎风流泪 3、面瘫 4、腰痛
眉冲穴:
定位:在头部当眉头直上入发际0.5寸
主治:1、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目视不明、鼻塞
2、癫痫

曲差穴: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主治:1、头痛 2、目视不明、鼻塞、鼻衄
五处穴: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操作:平刺0.3-0.8,可灸
主治:1、头痛、目眩、目视不明;2、癫痫、小儿惊

承光穴: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线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主治:1、头痛、眩晕、癫痫;2、目视不明、鼻塞
通天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操作:平刺0.3-0.5,可灸
主治:1、鼻塞、鼻渊、鼻衄;2、头痛、眩晕
络却穴: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主治:1、头晕、癫狂痫;2、耳鸣、鼻塞、目视不明
玉枕穴:
定位:在头部,横平枕外隆凸上缘,后发际正中旁开
1.3寸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主治:1、头项痛;2、目痛、目视不明、鼻塞
天柱穴:
定位: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
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后发际直上0.5寸,
旁开1.3寸)
主治:1、头痛、眩晕
2、项痛、肩背痛
3、目赤肿痛、目视不明、鼻塞
配伍:配列缺、后溪主治头项强痛
配少商主治咳嗽
晕眩
曲差穴治疗眩晕有特效
临床表现:
晕眩分为旋转性眩晕、起立性眩晕
旋转性晕眩:感觉周围事物如旋转一般,这是由于掌控身体平衡感觉
的内耳半规管功能失调所引起。
起立性晕眩:又称“脑贫血”,和长期卧位、瘫痪、极度疲劳、酒醉,
导致血管反射迟钝所致
原因1、梅尼埃病:因为压力、噪声、气味等刺激、导致内耳半规管
机能失调,产生恶心、头痛的晕眩。
原因2、疾病千兆:另有一种伴随剧烈头疼、恶心等情况的晕眩,很
可能是脑出血等疾病的前兆。
自我应对法:
按压曲差穴
曲差穴: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部、前发际线正中直上0.5寸,
旁开1.5寸,清热明目、通窍安神
神庭穴:在眉心向上、入前额发际0.5寸处,治疗头晕、头痛、
失眠、鼻炎等证
头维穴:在额角发际上0.5寸
按摩听宫、风池、昆仑
听宫:在耳前正中的前方,与下颌骨之间有一凹陷,听宫穴就在凹
陷当中
风池穴:位于而后凸起的骨头和颈窝连线的中点,后发际线上1寸
昆仑穴:位于外脚踝的正后侧、在外踝骨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浮 肿 :
病 因 : 运 动 不 足 , 长 时 间 采 取 相 同 姿 势 , 导 致 血
液 回 流 心 脏 的 功 能 降 低 , 便 会 引 起 腿 部 浮 肿 , 因
此 促 进 血 液 循 环 , 是 消 除 浮 肿 的 重 要 方 法
辩 证 :
脸 部 浮 肿 : 留 意 是 否 为 内 脏 疾 病
肾 脏 疾 病 : 伴 随 有 高 血 压 , 腰 痛 、 皮 肤 变 黑 等 症

肝 脏 疾 病 : 若 出 现 黄 疸 , 食 欲 不 振 , 则 可 能 是 肝
脏 病 变
取 穴
肾 俞 穴 : 在 腰 背 部 , 第2 腰 椎 棘 突 下 方 , 距 离 脊 椎2 指 宽 的 外 侧 , 与 肚 脐
同 高
肓 俞 穴 : 位 在 腹 部 , 在 距 离 肚 脐 两 侧 , 各 约 二 分 之 一 指 宽 的 位 置
瞳 子 髎 穴 : 位 于 外 眼 角 , 在 眶 骨 外 侧 边 缘 凹 陷 处
#委阳穴:三焦下合穴,水液代谢、消肿穴
定位:在膝部,腘横纹上,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主治:腹满、水肿、小便不利、腰腿痛
#委中穴:合穴,膀胱之下合穴 腰背委中求
定位: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腘筋脉出血,可灸
主治:1、腰痛、腘挛急、下肢不遂、下肢痿痹
2、腹痛、吐泻 3、小便不利、遗尿
4、丹毒、瘾疹、皮肤瘙痒、疔疮
配伍:
配 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士穴、太溪穴
主治腰痛
配 长强穴、次髎穴、上巨虚、承山主治便血
骨质增生(骨刺)中医辨证:
痰湿内阻:阳虚湿盛,湿聚成痰,随经脉流注于
关节部位,又体胖之人可加重关节之负重,造成
关节局部血运不畅,筋骨失养,久则成痹。
肝肾亏虚:肾精充足则机体强健,肝血充足则筋
脉强劲,静可保护诸骨,充养骨髓,动则约束诸
骨,免致过度活动,防止脱位。若肾精亏虚,肝
血不足,则骨髓发育异常,筋肉不坚,荣养乏源,
无力保护骨髓,久而久之关节在反复活动中渐渐
受到损害而过早过快出现退变。
脚部穴:足跟痛
跗阳穴:
定位:在小腿后区昆仑直上3寸,腓骨与跟腱之间
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主治:1、头痛、头重 2、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脚气
#昆仑穴:
定位:在踝区,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直刺0.5-0.8寸,肿胀可放血,可灸
主治:1、腰痛、足跟肿痛 2、难产
3、头痛、项强、目眩、鼻衄 4、癫痫
配风池、天柱、肩中俞、后溪穴治疗项强
配太溪、丘墟穴、三阴交治疗足跟痛
扑参穴:
定位:在跟区,昆仑之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直刺0.3-0.5,可灸
主治:1、下肢痿痹、足跟痛 2、癫痫
#申脉穴:八脉交会穴,膀胱经、阳跷脉之交会穴
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处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主治:1、头痛、眩晕、失眠、嗜卧、癫狂痫
2、目赤痛眼睑下垂
3、头痛、项强脊痛。足内翻
配后溪、前谷穴主治癫狂
配金门、足三里主治头晕目眩
金门穴:郄穴
定位:在足背、外踝前缘直下,第五跖骨粗隆后方,
股骨下缘凹陷
操作:直刺0.3-0.5,可灸
主治:1、头痛、癫狂、小儿惊风
2、腰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京骨穴:原穴
定位:在趾区,第五跖骨粗隆前下方,
赤白肉际处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主治:1、头痛、项强、目翳、癫痫
2、腰腿痛,踝关节痛
配风池、天柱穴主治头痛项强
束骨穴:输穴
在趾区第五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处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主治:癫狂、头痛、项强、目眩、腰腿痛
足通谷穴:荥穴
定位:在足趾第五跖趾关节的远端,赤白肉际处
操:直刺0.2-0.3寸,可灸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至阴穴:井穴
定位: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胎位不正用灸法,可灸
主治: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
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献花(0)
+1
(本文系顺溜泰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