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_4月23日 肾经-多汗无汗 腰膝酸软 骨蒸盗汗 肾虚高血压 阴虚火旺 水肿(1)
2024-05-10 | 阅:  转:  |  分享 
  

肾经不通表现症状:
头面部:面部发黑、口热口干舌干、两
眼昏花视物不清、咽喉肿痛、心像悬空
而不安、失眠、痴呆
身体方面:五心烦热、腰酸背痛、大腿
内侧后边痛,痿软、腰膝酸软、腿疼、
风湿关节炎、脚后跟痛、脚底痛、妇科、
怕冷等
涌泉穴:肾经井穴、治急症、热证,引火下行
定位: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操作:直刺0.5-1寸、艾灸(眩晕、高血压、口舌生疮)
主治:1、发热、心烦、惊风 2、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3、便秘、小便不利 4、足心热、腰脊痛
配:水沟穴、内关治疗晕厥
配:前顶穴、印堂、神门主治小二惊风配 、
配:太溪、照海、鱼际穴主治咽喉肿痛
然谷穴:荥穴(主热证)阴虚火旺
定位: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操作:直刺0.5-1寸,艾灸
主治:升清降浊、益气固肾、清热利湿、泄热、消胀
咳血、咽喉肿痛、消渴、足跗肿痛(足背部)
刮痧板点按,
有炎症虚火强刺激
虚、脚冷轻刺激、艾灸
配:肾俞、太溪、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配:肾俞、志室穴、气海主治遗精
配:尺泽、鱼际穴、孔最穴主治咯血
配:中极、血海、蠡沟穴、三阴交主治阴痒
太溪穴:肾经输穴 太溪号脉决生死除百病,补肾
定位: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1、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2、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齿痛
3、消渴、便秘
4、腰背痛、下肢冷痛
配:大陵、神门、太冲、志室主治失眠
配:尺泽、鱼际、孔最主治咯血
配:气海、三阴交、志室穴主治滑精
大钟穴:肾经络穴
定位: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
操作:直刺0.3-0.5寸
主治:1、癃闭、便秘 2、咳血、气喘
3、痴呆、嗜卧 4、腰背痛、足跟痛
配:孔最、尺泽、鱼际主治咳血
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配:肾俞、太溪、委中主治腰脊强痛
水泉穴:肾经郄穴 调整肾水 上不能盛水,下不能通的水
定位: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
操作:直刺0.3-0.5寸
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
2、目视不明
照海穴: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定位: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操作:直刺0.5-0.8寸
主治:1、失眠、目赤肿痛、咽干、咽痛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癃闭、疝气
3、癫痫
配列缺主治咽喉肿痛
配中极、三阴交主治癃闭
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复溜穴:肾经经穴,跟水、汗有关系 消浮肿
定位: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
主治:1、腹胀、泄泻 2、多汗、无汗、水肿
3、腰背痛、下肢痿痹
配:肾俞、关元、天枢、足三里主治泄泻
配:肾俞、脾俞、太溪、足三里主治水肿
配:合谷主治汗出不止
猴头菇: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功效:降低胆固醇、养护肠胃、抗衰老
提高抵抗力:含有丰富的多糖,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
功能。
保护胃粘膜:保护、修复消化系统,胃肠功能紊乱和胃溃
疡。
南瓜子仁:性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消
炎止痛和解毒杀虫功效。
怀山药:性平味甘,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去湿、生津,
益肺益肾作用。
薏仁:归脾、胃、肺经,健脾补中、利水消肿
茯苓:入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功效。
芡实:归脾、肾经,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黑米:归肾、心、肝、脾胃经,开胃、健脾、明目。
陕西中医药大学慢性病及养生食疗团队研发监制
益生菌:促进消化、改善便秘、增强免疫力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调节肠胃功能、保肝、抗肿瘤、宁心安神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能抑制胃排空及肠胃推动作用,山药
多糖能降血糖
富硒:抗自由基、抗肿瘤、保护视力、辅助蛋白质合成、抗衰老、
提高抵抗力,缓解桥本甲状腺炎、预防产后甲状腺炎,甲亢
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降血脂、血压、血糖
九制黄精,味甘,平。归脾、肺、肾经,滋肾润肺,健脾
益肾、补气养阴,对于糖尿病很有疗效。可以用于精血不
足,肾虚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阴虚肺燥,
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咳久咳等。脾胃虚弱。既补脾
阴,又补脾气。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黄精,常未食前,日两服,
旧皮脱,颜色变光,花色有异,眉须更改。欲长服者,不
须和酒,内生大豆黄,绝谷食之,不饥渴,长生不老。
扫 除 白 发 黄 精 在 、 君 看 他 年 冰 雪 容
补 中 益 气 乌 须 发 、 填 精 益 髓 润 五 脏
九蒸九晒黄精适宜人群
1、失眠、经常熬夜、没精力的人
2、脾胃虚弱、大便散、全身无力、免疫力低下的人
3、肺部燥热、皮肤干燥、干咳容易咳嗽的人
4、胃火亢盛:长痘、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大便燥结
5、糖尿病
6、高血压、高血脂、有动脉粥样硬化倾向患者、
7、辟谷减肥
8、补钙人群
药浴的由来:
周朝:香汤浴、中药煎制,具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
甲骨文:沐浴能够驱邪避害,并成为一种社交礼仪
唐朝:侍儿扶起娇无力,华清宫
宋朝:药浴逐渐流传到民间,特定习俗
清朝:药浴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的一部分
药浴的过程包括将中草药煎煮成汤或蒸汽,然后用于沐浴
全身或特定部位,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帮助
药物成分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相应的功效,起到疏通经络、
活血化痰、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等功效
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益卫固表
艾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鸡血藤: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丹参:活血化瘀、痛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桑枝:祛风湿、利关节
献花(0)
+1
(本文系顺溜泰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