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堅瓠集》提及之“險韻”及“險韻詩”
2024-05-12 | 阅:  转:  |  分享 
  
《堅瓠集》提及之“險韻”及“險韻詩”



上傳書齋名:瀟湘館112 Xiāo Xiāng Guǎn 112

何世強 Ho Sai Keung



提要:“險韻”之一定義乃以生僻、艱澀之字為韻,每一韻均有“險韻”。有些生僻、艱澀之字“險韻”。《堅瓠三集》中選取兩條〈險韻詩〉而談之。

關鍵詞: 平水韻 險韻 尫羸 霧豹





第 1 節 “險韻”三義

今以“平水韻”﹝傳統詩韻﹞為標準談“險韻”。

今先談何謂“險韻”,“險韻”應有以下三義:

在平水韻中,例如平聲韻,平聲韻中較少之韻是為“險韻”,例如上平聲之三“江”,下平聲之十三“覃”、十四“鹽”及十五“咸”等。

“險韻”之另一定義乃以生僻、艱澀之字為韻,每一韻均有“險韻”。平水韻,險韻、、

有些生僻、艱澀之字“險韻”。“險韻”生僻之字。

2條云每一韻均有“險韻”生僻、艱澀之字“險韻險韻”2條論。

,,“難人之所難”之感,

用“險韻”,。

“險韻”“險韻”

梅堯臣之〈古柳〉詩所押之韻上平聲之三“江”

北宋?韋驤〈再和所酬〉曰:

萇弘滅跡已綿久,誰于二月爲隆冬。相逢詩酒得賢侣,遽使炎燠生吾胸。

飲酣真趣不可壞,詩狂險韻皆能從。殷勤鄙句復叩激,自喜牙琴還遇鍾。

“詩狂險韻皆能從”意指一名善於酬唱詩文之人可稱之為“詩狂”。詩狂遇“險韻”

北宋?蘇軾〈次韻曾子開従駕二首?其三?再和二首〉(1087年):

眼花錯莫鬢霜勻,病馬羸驂只自塵。奉引拾遺叨侍從,思歸少傅羨朱陳。

衰年壯觀空驚目,險韻清詩苦鬥新。最後數篇君莫厭,搗殘椒桂有餘辛。

“險韻清詩苦鬥新”意指含險韻之詩不易為之,須作“苦吟”﹝辛苦推敲文字﹞及練句清新方可與原唱媲美。

一首詩只須有一句含“險韻”“險韻”。





第 2 節 《堅瓠集》涉及“陽韻”之“險韻詩”

《堅瓠三集卷之四》有〈險韻詩〉之條,其文曰:

劉玉儔﹝瑊﹞在南京讀書時,攜酒邀沈惟申﹝重巽﹞、盛仲交﹝時泰﹞同游清涼寺。上環翠閣,睹壁間諸詩,玉儔因以徉、狂、張、藏、尫為韻,苦仲交。仲交走筆書壁上曰:三人閣下共徜徉,此日風流壓楚狂。讀書不數鄭監稅,任俠那誇許少張。風生虎向谷旁吼,霧盡豹豈田中藏。從來陸雲最文弱,休笑形貌多嬴尫。詩成,二人吐舌相視,押韻雖妥,但失拈耳。

劉瑊,字玉儔,江西峽江縣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一甲第二名進士(即榜眼)。後授翰林院編修,又參與修撰《大明會典》。,萬曆十三年(1585 年),任北京國子監司業。萬曆十四年(1586年)任翰林院編修,同年卒於京。

以上故事言劉玉儔攜酒邀沈惟申與盛仲交同游清涼寺,同上該寺之環翠閣,玉儔以徉、狂、張、藏、尫五字為韻,請盛仲交作詩,仲交七律詩如下:

三人閣下共徜徉,此日風流壓楚狂。讀書不數鄭監稅,任俠那誇許少張。

風生虎向谷旁吼,霧盡豹豈田中藏。從來陸雲最文弱,休笑形貌多嬴尫。

鄭監稅相信為一名姓鄭之稅官,此人好讀書,生平不詳。

許少張指許荊,許荊字少張,生卒年月不詳。漢和帝時許荊任桂陽太守,桂陽風俗輕薄,少禮義,民風粗獷。許荊爲訂定婚喪之禮制,以四維及是非教化百姓。許荊在位十二年,頗受百姓讚譽與愛戴。其後任諫議大夫,任內逝世。桂陽人爲之建廟立碑。

今將上詩作簡介:

上詩屬下平聲七“陽”韻。

第一句指劉玉儔、沈惟申及盛仲交三人同遊清涼寺之環翠閣。

第二句指三人狂放不羈之態更勝“楚狂接輿”。

第三句指三人所讀之書不少於鄭監稅。

第四句指三人均有任俠之風,連許少張亦不值得誇許。

第五句指三人飛黃騰達時像風生之虎,在山谷旁大吼叫。

第六句指三人不會如豹般藏於霧中,霧散盡時亦不會藏於田中,即時機至時即各顯其才能。

霧豹,典出《列女傳》卷二〈賢明傳?陶荅子妻〉,文曰:

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

其意指南山有一種黑豹,可在連續七日之霧雨天氣中不食,只為其毛形成花紋,故須躲避以遠離禍害己身之事物。後以“霧豹”指隱居退藏避害之人。

第七句指陸雲最文質彬彬及身體瘦弱。

陸雲(公元262年至303

第八句之“嬴尫”之“嬴”應作“羸”。“尫”,粵音汪,陰平聲。“嬴尫”應作“尫羸”,“尫羸”亦作“尪羸”。“尫羸”指瘦弱或身體虛弱。第八句言陸雲乃多才之人,但休笑其體弱瘦小。

盛仲交所作之詩配合劉瑊所定之韻,但文末曰“失拈”,“失拈”即“失粘”,意指近體詩之平仄不能互相粘合也,即不配合近體詩之格律。

盛仲交之詩應為平起首句入韻之七律,其平仄如下:

1. 平平仄仄仄平平,2. 仄仄平平仄仄平。

3. 仄仄平平平仄仄,4. 平平仄仄仄平平。

5. 平平仄仄平平仄,6. 仄仄平平仄仄平。

7. 仄仄平平平仄仄,8. 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意須符合“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即“第一、三、五之字可不論其平仄,但第二、四、六之字必須平仄分明”。若一句之第五字平仄變換後末三字變為同聲,則第五字仍須論,即一句之末三字不能同聲,若同聲,此即為犯“下三連”之病。

以下為盛仲交詩之平仄:

1. 三人閣下共徜徉, 2. 此日風流壓楚狂。

原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合律﹞仄仄平平仄仄平﹝合律﹞

格律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3. 讀書不數鄭監稅, 4. 任俠那誇許少張。

原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 ﹝失粘﹞仄仄仄平仄仄平 ﹝失粘﹞

格律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5. 風生虎向谷旁吼, 6. 霧盡豹豈田中藏。

原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合律﹞仄仄仄仄平平平 ﹝失粘﹞

格律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7. 從來陸雲最文弱, 8. 休笑形貌多嬴尫。

原句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 ﹝失粘﹞平仄平仄平平平 ﹝失粘﹞

格律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原句平仄”與“格律平仄”有方格之平仄相同,是為“合律”;若“原句平仄”與“格律平仄”有方格之平仄有一字不相同,是為“失粘”;一首近體詩若有一句失粘,則整首詩算作失粘。以下為各句之簡評:

第一、二句合律。

第三、四句失粘,其第二、第四及第六字平仄全錯。

第五句合律,但末三字“谷旁吼”成“仄平仄”之格式,是為“拗句”。

第六句之第四及第六字平仄均錯,是為失粘;末三字“田中藏”成“平平平”之格式,是為犯“下三連”之病。

第七句之第二及第六字平仄均錯,是為失粘;末三字“最文弱”成“仄平仄”之格式,是為“拗句”。

第八句之第二字平仄均錯,是為失粘;末三字“多嬴尫”成“平平平”之格式,是為犯“下三連”之病。

現將各韻略為解說:

徜徉之徉,屬險韻,因除“徜徉”外,幾無他詞可用。

楚狂之狂,屬險韻,因“X狂”之詞不多,有亦未必合詩意。

許少張之張,屬險韻,因無“X張”之詞。

田中藏之藏,不算險韻,但不易押。

嬴尫之尫,屬險韻,因無“X尫”之詞,盛仲交將“尫羸”一詞二字倒置而成“羸尫”,為遷就險韻而為之者也。





第 3 節 《堅瓠集》涉及“吞”字之“險韻詩”

《堅瓠三集卷之四》有〈醉客賦詩〉之條,其文曰:

康熙中,德興張德象,字德章。省場失利,就太學補試。與二友夜詣市訪卜,因入肆沽酒,對月清飲。俄有客落拓造前曰:“能與一杯否?”張見其已醉,取杯滿酌,置几上。戲之曰:“觀吾丈姿貌不凡,能賦一詩,然後盡此乎?”客諾之,且請韻,張欲困以險韻。笑曰:“只用吞字。”客即高吟一絕云:“行盡蓬萊弱水源,今朝忍渴過崑崙。興來莫問酒中聖,且把金盃和月吞。”舉杯一吸而盡。眾方驚歎,迹之,已無見矣。

以上文意指康熙中,德興張德象因考場失利,遂就讀太學以補考試。某日與二友夜間問卜以占前程。至一酒肆,入內買酒對月而飲。有一落拓失意之客趨近乞酒,張德象視之乃一醉客,但其氣宇不凡,遂斟酒滿杯,置几上,要求客先賦詩一首,詩成方可飲酒,客請求張德象先定詩韻,張德象有意為難此醉客,遂要求客以險韻“吞”字為其中一韻,醉客遂吟一七絕云:

行盡蓬萊弱水源,今朝忍渴過崑崙。興來莫問酒中聖,且把金盃和月吞。

賦罷,客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三人正感驚訝醉客之才,隨即失其蹤影。

張德象限制險韻“吞”字,即醉客之詩須以平水韻上平聲十三“元”為韻,“源”、“崙”及“吞”均屬此韻。除“源”字外,“崙”及“吞”均屬險韻。

“蓬萊弱水”指神仙之境;“崑崙”亦為仙山。“酒中聖”依字面解釋即酒中仙也。“和月吞”,指月之倒影在酒杯中,飲酒時即“和月吞”,此乃難得之意境也。

第三句“酒中聖”之“中”字應為平聲,但“中酒”是指酒醉也,“中”之粵音為陰去聲,屬仄聲。若唸成仄聲,失粘。“酒中聖”三字成“仄平仄”之形式,是為“拗句”。

以下為《堅瓠三集卷之四》原文:























-1-





盛時泰,字仲交。應天府上元人,嘉靖時貢生。善畫山水竹石,亦工書法。

有意為難也。

同尪,粵音汪,陰平聲。瘦弱也。羸,就是瘦弱羸弱的意思。尫羸亦作尪羸。指瘦弱或(身體)虛弱。

伸出舌頭也。表示驚訝之表情。

粵音“雷”leoi4,陽平聲。弱也。

徘徊也。

春秋時楚國隱士陸通,字接輿,為避禍,佯狂不仕,時人稱之“楚狂”。後泛稱佯狂者或狂放不羈之人。

粵音“斟”zam1,陰平聲。

京師考試。

問卜以占前程也。

買酒也。

無食菜餚只飲酒曰清飲。

潦倒失意、鬱鬱不得志貎。

趨前也,到也。

為難他人也。

蓬萊乃渤海之仙山。弱水乃河川名,三千里遠。蓬萊弱水比喻難到之地。

崑崙山乃神話中重要之神山,有神仙出沒。

尋找其蹤跡。





献花(0)
+1
(本文系瀟湘館11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