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黔江地震.docx
2024-05-15 | 阅:  转:  |  分享 
  
黔江地震咸丰年间,发生在黔江交界之大路坝、后坝一带。北至四川巫山,东南达湖南吉首,西南抵四川南川,最大半径230公里,有感面积超过12万平方
公里。中文名黔江地震地理位置黔江后坝乡与湖北咸丰大路坝乡之间(今黔江区小南海镇与咸丰大路坝镇之间)震中经纬度北纬29.7度,东经1
08.8度震源深度8公里震级里氏6.25—6.3级发生原因由于小南海地处渝东鄂西褶皱带内,以震旦系变质岩为基底,最近的构造运动主要
表现为大面积的隆起抬升。其地震的发生与本地基底断裂有关。有感范围地震山崩10余里,15里内民户皆为齑粉,压民居300余家。大山中断
如截,下陷上跃,连山推出数里外,平地涌出小阜十余。河为山石所壅,水乃逆行,淹没20余里,由许家湾、板桥溪抵蛇盘溪一带皆成湖(即小南
海)。历史依据清《黔江县志》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五月壬子(1856年6月10日),地大震,后坝乡山崩。先数日,日光暗淡
,地所蒸郁异常,是日弥甚。辰巳间,忽大声如雷震,屋宇晃摇,势欲倾倒,屋瓦皆飞,池波涌立,民惊号走出,仆地不能起立。后许家,溪口遂被
堵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袤20余里,适浸寺址,四面汪洋,宛如金礁,泽名小瀛海,土人讹为小南海”。同治四年《咸丰县
志》载“咸丰六年五月,地大震,大路坝山崩,由梅家弯、板桥溪,抵蛇盘寨三十余里成湖,压毙村民以数百计,李姓最多。”清同治五年《来凤县
志》也非常详尽地记述了这一次大地震:“咸丰六年丙辰夏五月初六辰时地震,屋瓦皆动。同时地震者,环数百里皆然。咸丰黔江之交,地名大路坝
者独甚……”整个记述的文字达200多字,其中特别提到:“山麓故有河,河为山石所壁,水乃逆行,淹没地方复二十余里;涨为池,广约六七里
,深不可测。”产生危害地震烈度八度区分布于咸丰县大路坝至蛇盘溪一线,在此区内,地面震动强烈,滑坡、山崩、地裂极为普遍,地面变形显著
,人畜伤亡惨重。地震时箭子岭西段山体被劈裂并产生左旋错动,导致大规模滑体堵截近东西流向的老窖溪而形成"地震湖",现名小南海。若轿顶
山山麓的滑塌体和被水淹没的堆石加以计算,则其总体积应以倍增。如此巨大的滑崩,在中外地震史上尚属罕见。地震烈度七度区北抵咸丰活龙坪以
北,南到黔江县城以南,东达茅坝、燕朝,西至毛坝子。在此区内,地面震动仍然相当强烈。距震中18公里的黔江,"室宇晃摇,势欲倾倒,屋瓦
皆飞,池波涌立,民惊号走出,仆地不能起立。"在活龙坪一带,大规模的山崩和滑坡计有九处。地震烈度六度区地面震动强烈,人普遍站立不稳,
田里水振荡,器皿中的水荡出,少数建筑物损坏,局部产生崖崩,地下水位有明显变化。尖山土司皇城遗址(建于明万历辛亥年,即公元1611年
),其石坊,皇坟等占建筑物均系长石石英砂岩巨块构成,地震时,上部构件与立柱及柱体两侧的装饰物都出现位错,衔接部位被拉开,最大3-5
厘米。谜团??谜团一、水下到底有没有庄园? 据《黔江县志》记载,1856年6月,小南海地震发生后,“延袤二十余里,土田庐舍尽被淹没
……”史料记载,罗家祠堂是一个四合天井院子,典型的土家族建筑风格,以吊脚楼、转角屋为主,包括宅院、祠堂、粮仓。今天,人们一直在渴望
能解开水下庄园之谜。小南海水下真有罗家庄园吗?谜团二、小南海大坝是怎样形成的? 地震使小南海形成了一道长1170米、高67米的大坝
。如此壮观的大坝是经过怎样运动程序堆积而成的?专家学者众说纷纭。长期以来,专家们公认为大坝是由北侧小垮岩抛洒堆积而成。但如今有专家
提出,不排除升降运动形成大坝的可能。谜团三、小南海原来的地貌是怎么样的? 根据现场断崖绝壁和地面堆积物,很多人试图描绘还原震前地貌
,但无一成功。大垮岩、小垮岩以及大坝在地震前具体是什么样子?至今仍然是个谜。谜团四、地震震级烈度到底是多少? 1977年版《四川地
震目录》载:小南海地震震级为5.5级,极震区烈度为七度。1981年,有研究者称:小南海地震震级为6.4级,极震区烈度为九度。200
0年底,中科院及国家地震局有关专家考察小南海,把震级定为6.25级,极震区烈度定为八度……如今,仍很多专家提出异议。评价1、此次地
震震级达6.25——6.3级,烈度约8度,是重庆市内发生最大地震。2、这次地震死伤千余人,是重庆近现代地震史上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大地
震3、小南海当时发生的这场地震,简直可以用天崩地裂来形容。遗迹景区当时作为一个大灾难的小南海地震,至今保留两大地震遗址:其一是地震
崩滑体、崩积物形成的一道长1170米,高67.5米,底部宽1040米的天然大坝。大坝上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形态狰狞,最大的滚石超万
吨;二是天然大坝堵塞板夹溪、白鹤溪、白矾溪、清溪沟、肖溪沟等五条溪流形成了长5公里,最宽处1公里,湖面积2.87平方公里,积雨面积
150平方公里的小南海天然湖泊。因地震遗址保存完好,规模宏大,所以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和旅游价值。??小南海位于重庆市东部黔江区
小南海镇境内。原名小瀛海。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区。人称“深山明珠”、“人间
仙境”。小南海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清咸丰六年(1856)大地震中,谷口被湮塞而为大泽。大垮岩、小垮岩、断碉绝壁及岩石
垒成的大坝等地震遗迹,于今仍清晰可见。小南海四周秀峰环列,湖口奇石竖立,溪水萦回,湖内港汊纵横,岛上茂林修竹。朝阳寺、老鹳坪、牛背
三个岛屿,古松蔽日,茶花连云,茅舍竹楼,鸡鸣犬吠,一派田园风光。??湖周秀峰环抱,植被苍翠,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色薄皮马尾松、黄杉
、水杉、铁尖杉、香柏、紫柏香樟、楠木、银杏、黄檀、白花泡桐等140多种乔木及100多种灌木。有黄猴、大鲵、巨蚌等数十种动物。湖面碧
波荡漾,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有白鲢、花鲢、鲤鱼等5 0多种鱼类。各种鱼类天然纯正,浓香可口。湖中有朝阳寺岛、老鹳坪岛、牛背岛等三大
岛屿。各个岛上林木葱郁、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其中牛背岛上建有宾馆饭店供游人休憩,并有土家、苗族风情表演。水下有罗家祠堂及因多年浸泡
形成的“醉汉森林”、水下农庄等景观。??景区先后建成了3个码头,以及震纪苑、电瓶车道、风雨廊桥、步游道、观景台、停车场等景区设施,
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的观赏游览。从黔江城至小南海风景区为水泥硬化三级公路,每半小时有班车往返,车程约40分钟。景区现有大小农家乐18家,备有各种土家风味特色菜品。还可接待客人住宿,体会农家风情。小南海还染有浓郁的革命色彩。辛亥革命前夕温朝钟等曾在小南海朝阳寺岛上组织发动了轰动数省的“铁血英雄会”武装起义。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在小南海打响了入川的第一仗。
献花(0)
+1
(本文系百草园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