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5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2024-05-15 | 阅:  转:  |  分享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导言
编者与编者的话
一、医经类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经
黄帝内经太素
难经
素问玄机原病式
难经本义
类经
医经原旨
内经知要
内经类证
二、通论
中藏经
诸病源候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医学启源
洁古家珍
儒门事亲
内外伤辨惑论
脾胃论
兰室秘藏
1医学发明
卫生宝鉴
医垒元戎
此事难知
丹溪心法
脉因证治
医学正传
韩氏医通
医学纲目
慎斋遗书
古今医鉴
万病回春
寿世保元
简明医彀
医宗必读
医门法律
辨证录
石室秘录
张氏医通
医学真传
医家心法
内景图解
医学心悟
串雅内外篇
兰台轨范
杂病源流犀烛
2医学实在易
笔花医镜
医门棒喝
医林改错
类证治裁
医醇賸义
中医临证备要
三、诊法
脉经
诊家枢要
濒湖脉学
诊家正眼
四诊抉微
脉理求真
三指禅
脉学精华
舌诊研究
四、本草
神农本草经
雷公炮炙论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本草衍义
藏府标本药式
珍珠囊药性赋
3汤液本草
本草纲目
炮炙大法
本草崇原
本草备要
本经逢原
本草从新
得配本草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求真
本经疏证
本草思辨录
本草正义
雷公炮制药性解
五、方书
肘后备急方
小品方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外台秘要
太平圣惠方
苏沈良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全生指迷方
普济本事方
严氏济生方
4瑞竹堂经验方
局方发挥
奇效良方
医方考
古今名医方论
医方集解
成方切用
种福堂公选良方
医方论
不谢方
汉方简义
六、针灸
针灸甲乙经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针灸资生经
十四经发挥
针灸大全
针灸聚英
针灸大成
经外奇穴
中国针灸学
子午流注说难
耳针疗法
点刺指针点脊疗法
陶针疗法
七星针疗法
5头针疗法
中国梅花针
针刺麻醉
七、推拿
小儿推拿秘旨
厘正按摩要术
推拿抉微
新推拿十八法详解
伤科按摩术
李墨林按摩疗法
八、内科
(一)伤寒
伤寒论
伤寒微旨
伤寒总病论
伤寒类证活人书
伤寒百证歌
注解伤寒论
阴证略例
伤寒论条辨
伤寒来苏集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伤寒贯珠集
伤寒论浅注
伤寒医诀串解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集注
(二)金匮
6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钩玄
金匮要略编注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翼
金匮要略浅注
金匮发微
金匮要略简释
金匮要略语译
(三)温病
伤暑全书
温疫论
痧胀玉衡
瘟疫明辨
温热论
湿热病篇
疫疹一得
温病条辨
温热病指南集
霍乱论
温热经纬
时病论
温热逢原
张氏温暑医旨
秋瘟证治要略
温病论衡
温热论新编
(四)专病专论
三消论
十药神书
7红炉点雪
理虚元鉴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血证论
何氏虚劳心传
中风斠诠
九、妇产科
经效产宝
妇人大全良方
广嗣纪要
济阴纲目
妇人规
邯郸遗稿
女科经纶
沈氏女科辑要
竹林寺女科秘要
妇科玉尺
傅青主女科
中医妇科治疗学
妇科知要
十、儿科
颅囟经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小儿痘疹方论
婴童百问
幼科发挥
8婴童类萃
小儿则
幼科铁镜
幼科要略
麻科活人全书
幼幼集成
幼科释谜
白喉条辨
喉痧证治概要
古代儿科疾病新编
幼科条辨
幼科刍言
实用中医儿科学
十一、外科
刘涓子鬼遗方
外科枢要
外科正宗
外科大成
外科证治全生集
洞天奥旨
疡医大全
外科医镜
疬科全书
疡科纲要
痔漏治疗法
痔瘘中医疗法
9外科要旨讲义
十二、骨伤科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世医得效方
正体类要
伤科补要
伤科汇篡
少林寺伤科秘方
实用正骨学
正骨学
刘寿山正骨经验
十三、五官科
银海精微
口齿类要
秘传眼科龙木论
审视瑶函
尤氏喉科秘书
咽喉脉证通论
重楼玉钥
焦氏喉科枕秘
眼科临症笔记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十四、外治法
理瀹骈文
外治寿世方初编
?溪外治方选
10膏药方集
中医简易外治法
点穴疗法
十五、医案
名医类案
续名医类案
寓意草
临证指南医案
古今医案按
吴鞠通医案
柳选四家医案
丁甘仁医案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邵兰荪医案
孟河费氏医案
十六、医论医话
褚氏遗书
格致余论
医贯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质疑录
侣山堂类辩
友渔斋医话
医学读书记
医医病书
1 1研经言
西溪书屋夜话录
潜斋医话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
十七、丛书、全书、类书
(一)丛书
伤寒六书
汪石山医书八种
东垣十书
万密斋医学全书
薛氏医案
赤水玄珠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刘河间医学六书
六科证治准绳
喻氏医书三种
徐灵胎医学全书
医林指月
沈氏尊生书
潜斋医学丛书八种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
世补斋医书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周氏医学丛书
王旭高医书六种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三三医书
药盦医学丛书
中国医学大成
珍本医书集成
12皇汉医学丛书
(二)全书
景岳全书
医宗金鉴
(三)类书
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
近代中医珍本集? 温病分册
十八、工具书
中国医学大辞典(全四册)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中药大辞典(上、下两册)
简明中医辞典
中医大辞典
中医词释
中医人物词典
中医难字字典
十九、法医类
洗冤录
电子版录入与校对
光明教材电子化公益项目
13言导
中医教育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中医教育的历史,若从师徒授受和
医籍编纂算起,已有两千余年。近代史上的中医教育,首推一八八五年浙江
陈虬创立的利济医学堂。新中国诞生不久,创办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
四所中医学院,从而揭开了当代中医教育的序幕,至现在,全国已发展到二
十三所。但是,如果把我国中医教育的实践经验加以分析、研究、总结和提
炼,升华,揭示它的规律,使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中医教育学的话,
那么,它还处在再创阶段。这就是说,中医教育及其规律存在的历史是悠久
的,但论述中医教育及其规律的学科却是崭新的。因此,中医教育工作需要
进行探索和研究。
在探索和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医教育的时候,我们必须植根于我们民族文
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充分重视中医典籍在培育和造就历代医家中的伟大作
用。事实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医药
理论体系,它既有丰富临床经验,又有高深的理论基础。历代医学家就是把
这些道理传授给他们的弟子,其中部分人经过刻苦自学和临床实践,成为医
术高超的医学家,这是我国历代医学家成才之路,亦是中医教育史上培养人
才的宝贵经验。这就是我们民族中医教育事业的光辉历史。
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医教育工作来说,既要给学生打好传统医学的基本
功,又要使他们掌握一些新兴的科学知识,使继承与发展得到统一。根据这
种认识,我们十分认真地研究和设计了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教学计划、教材
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归结起来即是:注重打好中医基本功,注意提
高中医基本理论水平和培养临床诊治技能,着力培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
竭诚发挥中医在防病治病中的特长。并在这个基础上,扩大学员知识面。我
们把这些要求与思想,全面体现在本校的教材建设中。其目的是使中医人才
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以便能担负起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防病治病的光荣
任务。
14在回顾中华医学教育历史,展望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总结三十多年
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要培养出适合四化需要的合格中医人
才,对中医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就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起为新
形势所需要的中医教材。我们正在朝这一方向努力。在认真研究高等中医院
校教材和广泛征询中医专家、学者和医务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新编了这套较
为完整的中医教材,定名为《高等中医函授教材》(包括了二十八门课程)
教材的编写人员,由本校选聘知名教授、学者和学有专长者担任,编写时,
我们力求各门教材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在内容上富有实用性,在文字表达上
深入浅出、简明易懂,以利便于自学或函授,此外,我们还将根据需要,选
编一些辅导材料,以帮助学员(读者)理解教材内容,更好地学取中医知
识。
由于教材编写时间仓促,又竭力于继承与创新, 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希学
员和广大读者惠赐宝贵意见,以便在再版时修订。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育研究室
一九八五年十月四日
15编的编者编与者编者者话的话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 主编
陈天祥 主编
陈天祥 呼素华 沈钦荣 周明道 张松耕 詹志良 合编
白永波 贾维诚 审阅
祖国医学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历代医家所编撰的医学专著汗牛充栋,其中
不乏精华名著。然而学员由于种种原因,对历代医籍难窥全豹,所知甚少,
抑或无所适从,以致学习研究时莫衷一是。为了使学员能花较少的时间,获
得较大的收益,少走弯路,以冀登堂入室,学有所成,我们编写了这部《中
国历代医籍选介》,以供阅读参考。
本书以光明中医函授大学“ 侧重临床,注重实用” 的教学宗旨为编写前提,以
“ 去芜存菁,切合临床,蒐集百家,富有特色” 为指导思想,全书分十九大
类,共收古今医籍三百一十七部。选材注重二个方面:一是系统性,一是实
用性。将每一类的书籍,从源到流,选取有代表性、有临床价值的加以收
录,特别是选取了一部分现代医籍,以弥补古书中某些科目的不足,希望能
够使学员不但知道读什么书,而且能够窥探整个学科的发展全貌。
在编写体例上,每部书首先介绍作者姓名及成书或刊行年代,以下则介绍书
的内容。对内容的介绍,除一般概括性介绍外,重点介绍其学术思想、特
色,作者的学术渊源,本书的学术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侧重于
临床方面,如对症状的精辟论述,久传不衰的名方、妙方等,均予以重点介
绍,以期学员在阅读这些书时能有所悟。最后介绍该书的流行版本。考虑到
16学员有专门的《中国医学史》学习,故对每书的作者不作详细介绍,只列其
字或号,以免重复。
本书的排列顺序,在每一类下,以成书或刊行年代为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准确无误,但由于各方面条件和编者水平所
限,且收集到的书籍不尽满意。挂一漏万者有之,错误之处抑或难免,恳请
学员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期有机会再版时加以修正。
陈天祥
一九八八年春记于绍兴市
17医经类一、
18经问素帝黄内
唐· 王冰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本书简称《素问》,共二十四卷,八十一篇,是王冰根据当时流传的《黄帝
内经》传本,进行大量的增补、校订,并加以分类编纂和注释而成。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本书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辨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
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以
及临床各科诊治的依据,后世奉为“ 经典医籍” 。
本书在论述脏腑部位、形态,基本上与现代解剖生理学相一致或相去不远。
在脏腑的生理、病理方面亦有其独特的认识,如把小肠的吸收作用归之于
脾,用现代医学的观点分析,似乎是不可理解,但由这一认识而产生的疗法
如“ 健脾助运” ,“ 健脾止泻” 等,用以指导临床,还是卓有成效的。他如“ 肺主
呼吸” ,“ 心主血脉” 及“ 肝藏血” 等与现代医学的理论比较相合。
本书在诊病方法上,颇重视望色,公元前三世纪,即《素问》著作年代,切
脉已成为专门技术。《素问》内所记的疾病主要是消化系统的病,据金代刘
完素《素问宣明论方》所载六十一证有二十几种全是消化系统的病。记载最
详者为发热性疾病,如热病,疟疾、麻风(疠)等。其次对于咳嗽、疼痛、
风湿(痹)、痿、昏厥等也有专章讨论。再次为精神病,如癫狂、癞痫、中
风、等“ 本书为理论性著作,治疗叙述的较少,主要是针法或灸法,几占全
书四分之一,其次是按摩法。
王冰对本书的注释很有独到之处,起到了弘扬经义之作用。如《至真要大
论》原文曰:“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王冰注
曰:“ 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曰:求其属也。” 他
的注释,后世多视之为至理名言。
总之,本书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历代医学大家,无不对它有深邃的研究。
19本书以196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较为流行。
20灵经枢
不著撰人,与《素问》合称《黄帝内经》。
本书又名《灵枢》、《针经》、《黄帝内经灵枢经》等。全书十二卷,八十
一篇,内容丰富、广泛,而又概括精要。书中论述的问题,与《素问》相
似,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方面,两书互为补充,各有阐发;在经络针灸方面,
本书较《素问》丰富翔实,故有《针经》之称。
本书突出的特点是系统地阐述了经络理论和针法,是总结汉代以前我国经络
学说和针刺技术的重要著作,为针灸学的发展真定了基础。在许多古代医籍
中,都反映着它的精神,如东汉· 张仲景《伤寒论》运用了六经辨证的法
则;晋代皇甫谧《甲乙经》依据《灵枢》、《素问》的理论提出针灸治疗的
各种方法和依据;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在本书的基础上补充了手足三阴三
阳流注和五脏六腑变化旁通的内容;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及元
代滑寿《十四经发挥》都在本书的基础上对经络学说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和研
究。此外,金代张元素的《脏腑标本寒热用药式》、清代赵术堂的《医学指
归》等书,均体现了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对临床用药所起的指导作用。特别
是现代,针刺麻醉技术的问世,也是《灵枢经》对影其响的标志之一。
因为《灵枢经》最早而系统地提供了经络学说的内容,所以对它进行深入探
索,是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途径。
《灵枢经》中对针法的论述颇丰,它不仅强调守神、候气这些针刺手法中的
关键问题,而且先后提出了数十种刺法,并对针具的使用、针刺部位、针刺
深度、针刺禁忌、针刺与四时的关系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
本书中许多理论原则与经络针灸的论述,皆为中医学术研究的准绳,两干多
年来指导中医学的发展,一直到现在仍是学习研究中医的重要典籍。
本书以1982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较为流行。
21经素太帝黄内
隋· 杨上善注撰。成书于后周。
本书是杨上善奉朝廷之命对《内经》全文进行分类编订的典籍,也是我国现
存最古的《内经》注本。原书三十卷。现存本为肖延平校勘本,仅二十三
卷,缺卷一、卷四、卷七、卷十六、卷十八、卷二十、卷二十一,共缺七
卷。其它卷内亦有部分残缺。据考这部著作是清代光绪年间,杨惺吾在日本
获得的抄本影录回国。近年又发现了卷十六、卷二十一两卷,并有线装本刊
行。
本书从分类、注释和校勘三个方面研究了《内经》。杨氏将《素问》和《灵
枢》的原篇拆散,再按内容分成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输穴、营
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
气论和杂病等十九大类。每类分若干篇目,这样,不但系统了《内经》的学
术内容,同时也勾划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大致轮廓。
本书以《说文解字》和《尔雅》等书为根据,对《内经》中的部分文字进行
了诠释和校勘,训释较优于王冰注本。如黄以周氏说:“ 其文先载篇幅之长
者,而以所移之短章碎文附于其后,不使原文糅杂。其相承旧本有可疑者,
于注中破其字,定其读,亦不辄易正文,以视王氏之率意窜改,不存本字,
任意移徙,不顾经趣者,大有迳庭焉。” 王氏即王冰,所论有据,故后世常
以本书作为《内经》的校正参考本之一。
本书对《内经》的注释,多较精当,使经文更易理解。如《素问· 八正神明
论》云:“ 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 ,杨上善注解后四字说:” 天温血气
淖泽,故可刺之,不须疑也。” 就是说,天寒时不宜刺法,而天温则无须迟
疑。此解前后文理通顺。而后世马莳、张志聪、高世栻均将句中“ 疑” 字改成
“ 凝” 字,则前后文理反不如杨注通顺。
杨氏把两经分类注释,有其优点,但从具体运用来看,仍嫌其类目琐碎,不
得其要。但统而言之,本书不失为是一本研究. 《内经》的重要参考书。
22本书以1981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较为流行。
23经难
战国· 秦越人(世号扁鹊)著。成书年代当在《内经》之后,汉代以前。
书凡一卷,设有八十一难,由于其体例和内容是以设难答疑的形式发挥《内
经》的理论问题,故原书名为《黄帝八十一难经》,亦称《难经》。内容包
括人体生理、解剖、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方面。以条文顺序言之,一
至二十二难,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论脏
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难,论腧穴;六十九至八
十一难,论针法。
本书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它不但在《内经》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某些问
题,而且有以下五方面的创见:一、首创独取寸口和分寸关尺的三部诊脉
法,为中医学脉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提出与《内经》不同的三
焦、命门说。如“ 三十六难” 提出“ 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
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为
首开命门学说之先河。三、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病症,弥
补了《内经》经络学说的不足。四、论述了五腧穴、原穴、腧穴、募穴的作
用,并阐发了“ 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的针灸治疗原则,进一步发展了祖
国医学针灸学的理论。五、在疾病理论上提出了广义伤寒、五脏生积、六腑
成聚等问题。如说:“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
病。” 以上诸论,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书有1699 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文盛堂《医要集览》丛书刻本等流

24素病原问式玄机
金· 刘完素(又称河间)撰,成书于1155 年。
全书一卷。书中以《素问· 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为基础,将常见病作了
比较系统的归类,对其病因病机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和补充。并对“ 五运六气”
学说作了浅近和形象的解释。以“ 亢害承制” 的理论为依据,对疾病的病理、
诊断、治疗、演变规律各方面提出了具有独到的见解。倡“ 六气皆从火化” 的
学说,并提出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治疗热性病的法则,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
成有导源作用。
本书将临床病证分为“ 五运本病” 和“ 六气本病” 十一大类。五运本病的具体内
容为: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诸痛痒疮肿,皆属心火;诸湿肿满,皆属脾
土;诸气膹郁、病痿,皆属肺金;诸寒收引,皆属肾水。六气本病的内容
为:诸暴强直支痛,软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
筋,小便浑浊,腹胀大鼓之如鼓,痈疽疮疹,瘤气结核,吐下霍乱,瞀郁肿
胀,鼻塞鼽血,血溢血泄,淋泌,身热,恶寒战慄,惊惑悲笑,谵妄,衄蔑
血污,皆属于热;诸痉强直,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吐泻,体重,胕肿肉如
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诸热瞀瘛,暴喑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胕
肿疼酸,痰气逆冲上,禁慄,如表神守,嚏呕,疮疡,喉痹,耳鸣耳聋,呕
漏溢,食不下,目眛不明,暴注瞤瘛,暴病暴死,皆属于火;诸涩枯涸,干
劲皴揭,皆属于燥;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彻清冷,癥瘕?疝,坚痞腹满,
急痛,下利清白,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属于寒。
刘完素是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本书是他学术思想的代表作,
“ 火热论” 是他学术思想之核心。他针对北方热性病流行较广的情况,以及当
时医生拘守《局方》的成规,不知变通,乃创“ 火热” 学说。在本书所归纳的
几十种病症中,直接、间接与火热有关的达到十之七、八以上。并指出其它
诸气的疾病表现,也多与火热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学术上大胆创新,提出使
用寒凉药物以降心火、益肾阴的主张;发挥《内经》理论,推广仲景芩、
25连、膏、黄诸方的论治,开展学术争鸣,卓然成为各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派
别。因而本书备受后世医家之推崇。
然而,本书立论也有过偏之处,如将喘证归属于热类等,无疑遭到后世温补
学派的猛力抨击。《四库全书提要》评曰:“ 明药务审证,不执一也。倘辨
证不明则参桂误用也可杀人,同样不可归罪于景岳辈。”
本书以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较为流行。
26义本难经
元· 滑寿(字伯仁)撰,成书于1366 年。
全书分上下二卷,计八十一篇。为《难经》注本之一。作者鉴于《难经》原
书文字缺漏,编次错乱之处较多,而历代又缺乏较佳的注本,于是参考有关
文献进行诠释、编撰而成本书。
全书首列汇考一篇,论《难经》之名义源流;次列阙疑总类一篇,记脱文误
字;再次列图说一篇,附图十一幅,以上三篇皆不列入卷数。上下两卷按
《难经》八十一难原文依次注释。注文除援引《灵枢》、《素问》以论证
外,并博引张仲景、王叔和、吕广、杨玄操、李东垣等二十多家之说以畅其
义,同时发挥自己的见解以明其旨,有不少独到之处。如《五十一难》云:
“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滑氏在注释中引
杨玄操谓:“ 温病乃疫疠之气,非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者。” 此论点对新感
温病学说的提出和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又如《五十九难》对癫狂病的性质论
述含糊不清,滑氏则明确指出:“ 狂发于阳,癫发于阴。”“ 重阳者狂,重阴者
癫。” 使后人对癫狂的认识更加深化。全书辞达理明,阐义精微,辨疑正
误,考证评审。
《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说:“ 考《难经》文义深奥,自来注家者不下三
十余家,然散亡已多,近年所见仅十五六种而已。且语多支蔓浅晦,绝不能
就其发难之情,而申述其微言奥旨。独滑氏伯仁之《本义》具有条理,并非
随文注释,都能别其异同,辨其是否,溯源及流,要必有羽翼乎《内经》而
后止。是则《本义》一书,谓为冠乎诸家,非饰辞矣。” 给本书以较高的评
价。总之,《难经本义》为目前现存较好的《难经》注本。
本书以1956 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流行较广。
27经类
明· 张介宾(号景岳)著。刊于1624 年。
本书是将《素问》、《灵枢》二书的原文,就其内容性质,从类分门,因而
称为《类经》。书凡三十二卷,分为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
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类,类下又分为三百六十多
节,分别引摘了《素》《灵》原文,纲目清晰,条理分明,较《内经》更为
系统。
本书是一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著作。张氏不惜冒“ 割裂经文” 之谤,将《素
问》《灵枢》原文,大胆地进行整理,做了大量的汇辑工作。并在引证前贤
论说之余,常按己意,附以病案,如于论汗、下、温清治法之后曰:“ 唯补
之字,则所系尤切,而人多不知之。夫用补之法,岂止因于中气,盖实兼乎
表里。如表邪不解,屡散之而汗不出者,中虚无汗,阴气不能达也。盖汗即
水也,水既不足,汗从何来?人知汗出阳分,升阳可以散表,而不知汗出于
阴,补阴最能发汗,今有饮水而汗出者,即其义也。又如内热不解,屡清之
而火不退者,阴不足也。邪气有余,正不胜邪,病必留连不解,有如是者,
不可攻邪,但当实其中气,使正气内强,逼邪外出,所谓温中有散寒之意,
此不散寒而表自解,不攻邪而邪自退,尤非人所知也。仲景立三百九十七
法,而脉证之虚寒一百有余,定一百一十三方,而用人参者三十,用桂、附
五十有余。人之挟虚伤寒者十尝六、七,而传诵伤寒无补法者,十之八、
九,虚而不补,且复攻之,余目睹其受害者盖不可胜记矣,心切悲之,故力
辨于此,欲以救时弊耳,非好补也。” 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说服力的议
论。
又如虚实阴阳论说及虚损治法,独僻蹊径,是景岳学说的精髓。“ 善补阳
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是阴阳论治的要旨。景岳
常以地、芍配附、桂,使刚柔相济,阴阳平调,虽非创见,但有发挥。张氏
又据《内经》先后天之论,治病常以扶植元气为主,不同意丹溪“ 阳常有
28余,阴常不足” 之说。此不但阐发了经旨,而且对临床实践有很大的指导价
值。
综观《类经》全书,张氏多从易理、五运六气、脏腑阴阳气血的理论来阐发
经文蕴义,颇能启迪后人。
本书以1980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较为流行。
29旨原医经
清.· 薛雪撰,约成书于1754 年。
千百年来,由于《内经》在我国医学上的理论渊薮地位和文意古奥难通,为
其作注者代不乏人,而《医经原旨》是其中较有个性的一种。薛雪认为,
“ 闻陈言于古老,敷衍成之” 的《内经》,虽然医理“ 不磨” ,然而“ 文多败阙” ,
因此,在集注过程中,他采取了张景岳《类经》“ 别裁伪体” 的做法,把《内
经》中《素问》、《灵枢》两经的编目体例进行了“ 彻底掀翻,重为删述” ,
以期符合《内经》的原意本旨,有利医家的临床实用。
本书六卷,分为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正、论治、疾病八类,
注释为融会《类经》和各家有关学说,并且附以己见,故读来义深而晓畅,
有总会诸说之特点。
本书以1928 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较为流行。
30要知内经
明· 李中梓(字士材)撰,成书于1642 年。
本书二卷,为《内经》的节注本。作者选择《灵枢》、《素问》中72 条重要
条文,进行分类注释而成。全书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
治则、病能八类。概括了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
本书分类既系统全面又简明纲要。先列道生类,论述人的养生和健康之道,
体现了《内经》中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及“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 恬憺虚无,
精神内守” 的未病先防思想;次列阴阳类,发挥了《素问》“ 治病必求其本” 的
经义,把阴阳学说引入医学领域,贯彻于各个方面;再以脏象、经络类,阐
明生理病理;色诊、脉诊、病能(态)、治则类,则反映了辨证论治的要
领。虽仅八类,而生理、病理、诊断、治则的内容无不包括。实为攻读《素
问》、《灵枢》的一部入门佳作。
此外,书中所选《内经》条文虽少,但确有独到之处。早于李氏的滑伯仁著
《读素问钞》,讲脏腑不选《灵枢· 本输篇》,遗漏了五脏六腑表里相合的
重要问题;论望诊不选《灵枢· 五色篇》,忽视了,颜面色诊的有关论述;
述经络不选《灵枢? 经脉篇》,则对手足阴阳各经的循行起止语焉不详。比
观两书,本书虽数量少于《读素问钞》,而其学术价值,当在滑氏之上。
作者对原文所作的注释,能广采众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阐释,故
其注文紧密联系实际,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如治则篇中注释“ 治病必求于
本” 时说:“ 故治病者,万绪纷然,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阴阳既
得,病祟焉逃,苓连姜附,尽可回春,参术硝黄,并能起死。此之未辨,畏
攻畏补,忧热忧寒,两歧必至于误生,广络遗讥于圣哲,本顾可弗求乎
哉” 。又如阐述“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时指出:“ 此二语为医宗之纲领,
万世之准绳,其言若浅而易明,其旨实深而难究。夫邪气者,风寒暑湿燥
火;精气即正气,乃谷气所化之精微。盛则实者,邪气方张,名为实证。
…… 夺则虚者,亡精失血,用力劳神,名为内夺。……似实似虚,举世殽
31乱,故曰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辨之不可不精,
治之不可不审也。” 言简意赅,可收“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的教益。
本书分类简要,注释畅明,清代医家薛雪见而折服,认为比其所辑《医经原
旨》更佳,遂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于1764 年重新校订,并加按语。现今流行
本,即为薛氏重校本。1955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目前较为流行。
32证类内经
秦伯未编著,余瀛鳌重订。刊于1929 年,重订于1961 年。
本书系将《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中有关叙述病症的记载摘录
出来,进行分类编纂,共得四十四种病类(如中风、伤寒、温热、暑、湿、
霍乱等)和三百一十一种病候。每一病类,分为概论和各症。条文的次序一
般是按因、症、脉、治排列,附上篇名,并将生僻病名的音义加以简释,提
纲挈领,揭示线索,使读者从探讨各类症治中认识中医学理论的完整性。更
于每病类后把西医学习中医在临床上所得的体会,作了比较平正的按语。如
伤寒病类按云:“ 中医所说的伤寒,概括多种发热性疾患在内,也包括西医
所说的伤寒(即伤寒杆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病)。我们体会中医在治疗过程中
极重视阳明一环,就是消化系统。《内经》指出病情好转时期不可多食,更
不宜食油腻,更是说明古人早已有丰富经验。倘从伤寒病整个发展过程来
看,中医不仅;分别表里,还注意合并症;不仅重视病邪的亢进,还随时留
意正气的耗伤。在临床上,我们曾用中医药治疗过一些肠伤寒病例,经过相
当时期的摸索,感到用葛根芩连汤合《感证辑要》附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早
期患者,在退热和缓解消化道症状方面颇有效验。对于一些因高热持久而耳
聋,或见唇舌干裂,舌不能伸出,神识矇眬者,口服抗菌素有时不能奏效,
常须合并输液治疗;中医则以清热化湿,兼顾气阴的方法,有相当疗效。”
这对临床颇多启发和帮助。因此本书是西医学习中医及临床、研究者的重要
参考书。
本书以1962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流行较广。
33论通二、
34中经藏
汉· 华佗(字元化)著,成书年代不详。
全书三卷,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医论,共四十九篇,主要论述各个脏腑
的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等法,同时联系脏腑生成和病理的虚实寒热,分析症
候和脉象。后一部分介绍各科治疗方剂及其主治病证,包括内、外、妇、
儿、骨伤、五官、口腔等科较常见的病证及其主治方药。
本书最早以脉证为中心来分述五脏六腑病证的寒热虚实性质,形成了系统的
脏腑辨证理论,对后世脏腑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唐代孙思邈《千金
要方》中的脏腑辨证、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儿科脏腑辨证,均吸取
了本书的精华。金元时期的张元素,在其所著的《医学启源》中,几乎全部
引用了本书脏腑辨证的內容。书中还认识到天人统一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学
说和寒热虚实辨证法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为建立中医学基础理论的
逻辑体系作出了典范。
本书介绍的病证,以内科杂病为重点,如阴厥、劳伤、传尸、中风偏枯、脚
弱、水肿、痹症、痞症、癥瘕积聚等;并兼论外科常见的疔、痈疽病证及
妇、儿、骨伤等各科病证。书中所列方剂,大多配伍严密,有较详细的服用
法,便于读者使用;而其中不少方剂不见于其它方书,临床用之又颇有效
验,弥足珍贵。
对于本书的作者,历来认为是后人托名之作。有人考之谓华佗之弟子吴普、
樊阿等依据华氏遗意录辑,后人撰抄而成。
现有《医统正脉》、赵孟頫抄本等多种刊本,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年出
版的铅印本较为流行。
35候诸论病源
隋? 巢元方等著,约成书于610 年。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的著作。全书五十
卷。卷一至卷二十七为内科诸病。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为五官科疾病。卷三十
一至卷三十六为外科和伤科诸疾。卷三十七至卷四十四为妇产科诸病。卷四
十五至卷五十为小儿科诸病。共计71 类疾病,1739 种病证。在编写上,本
书以病为纲,每类疾病之下分述各种病证,然后再论述每种病证的概念、病
因、病机和证候,包括诊断和预后。
该书最大的贡献,首先在于对疾病记载的广泛与详确。书中所列的主要病
类,有中风、风湿痹、虚劳、伤寒、天花、霍乱、疟疾、痢疾、水肿、黄
疸、消渴、脚气、呕哕、痔漏、痈疽等,以内科为主,包括外、儿、妇产、
五官、神经精神等各科疾病的内容。如妇产科分为妇人杂病、妊娠病、将产
病、难产病、产后病五类,其中有月经不调、白带、阴挺、乳痈、妊娠恶
阻、难产、产后恶露等,可见所载疾病的范围相当广泛。本书对疾病记载的
详确,从对消渴病、麻风等病的描述可见一斑。如“ 夫消渴者,渴不止,小
便多是也。……其病变多发痈疽。……有病口甘者,……此肥美之所发。此
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 。“ 凡癞病……初觉皮肤不仁,或淫淫苦痒如虫行,或
眼前见物如垂丝,或隐轸辄赤黑,……令人顽痹,或汗不流泄……身体遍
痒,搔之生疮……顽如钱大,……锥刺不痛……眉睫坠落,……鼻柱崩
倒…… 从头面即起为疱肉,如桃核小枣” 。其描述之祥,如亲见其人;其确
切,也令人叹服。
其二,对病源的认识,除根据传统的医学理论对病源进行解释外,还有所创
新。如“ 瘟病候” 中,认为某些传染病,是由“ 乖戾之气” 所引起的,这些物质
“ 多相染易” ,并且可以服药预防。关于寄生虫病的感染,明确指出疥疮中“ 并
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排得” 。又说患寸白虫(绦虫)病,是因吃不熟的牛
肉所致。“ 漆疮候” 说:“ 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
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 ,已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人的体质禀赋有关。
36其三,本书关于治疗方面的内容偶有论及治则和汤剂,但每病后,大多附有
“ 补养宣导” 的其体方法,特别是对导引、按摩、推拿极为重视。
本书以《内经》基本理论为本,详加阐述病证的病因病机学说,对某些问题
的论述,颇为科学可贵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但唐以后的许多医学著作直接或
间接引用过本书的原文和观点,至宋代更被指定为专业医生必读之书,定为
国家考试医科学生的科目之一。本书在国外亦有一定影响,日本的《医心
方》亦大量引用本书的内容。
本书以1980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南京中医学院校释本较为流行。
37论证病因方极三一
宋? 陈言(字无择)撰,成书于1174 年。
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又简称《三因方》。全书十八卷,分一百八十
门,录方一千五百余首,包括内、外、妇、儿诸疾。每种疾病有论有方,条
理清晰,一目了然。
三因之说出《金匮要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 三因者,一曰内
因,为七情发自脏腑,形于肢体;一曰外形,为六淫起于经络,舍于脏腑;
一曰不内外因,为饮食饥饱,叫呼伤气,以及虎狼、毒虫、金疮、压溺之
类。” 陈氏立足三因,结合病证治疗,重点讨论。强调临证施治必先详审其
三因之所在,认为能否抓住病因是保证疗效优劣的根本关键。指出:“ 医事
之要,无出三因” ,“ 倘识三因,病无余蕴” ,所谓“ 分别三因归于一治” 的基本
含义,故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他对三因的鉴别是:“ 六淫天之常气,
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自脏
腑部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
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疰忤跗着,畏压溢溺等,有
背常理,为不内外因。” 大大发展了张仲景的病因学理论,为后世病因病理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书所载的不少方剂为宋以前医学文献所不备。后世推崇本书为“ 文词典雅
而理致简赅,非他家俚鄙冗杂之比。” 后世的严氏《济生方》多取材于此。
总之,本书无论是从病因学说的阐发上,还是临床诊治上都不失为一部重要
的参考文献。
195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38源启医学
金? 张元素(字洁古)撰,约成书于1186 年。
本书三卷。上卷为天地六位脏象图、手足阳明、五脏六腑十一经脉证法、三
才治法、三感之病、四因之病、五郁之病、六气主治要法、主治心法九门。
中卷为内经主治备要、六气方治两门。下卷为用药备旨一门。
张元素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受到《中藏经》、《千金方》、《小儿药证
直诀》等书的启示,结合自己的经验心得,总结以脏腑寒热虚实论病机的学
说,将脏腑的生理、病理、辨证和治疗各成系统,初步完善了脏腑辨证理
论。如论述肝脏,张氏首述肝脏生理,次述其六种病理表现,再述肝脏的虚
实寒热及是动所生诸病,最后指出肝病的种种演变及预后,对肝病的治疗提
出原则性措施。“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肝欲散者,急食辛以散
之,川芎。补以细辛之辛,泻以白芍药之酸。肝虚,以陈皮、生姜之类补
之。” 张元素这种从生理到诊断,从病理到辨证,从预后到治疗,各成系统
的论述,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张氏在药物学的理论认识和临床脏腑用药方面,也有不少独创和发挥。张氏
运用《内经》关于药物气味厚薄、升降浮沉及五脏苦欲理论,对药物进行归
类,并指导制方。其巧妙地把五运六气理论扩大运用到制方遣药方面。言
药,则分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言制方,则分
风、暑、湿、火、燥、寒六气制法。张氏对药物学理论的另一突出贡献是首
先提出药物归经说和引经报使理论。如羌活为手足太阳引经,升麻为手足阳
明引经,柴胡为少阳、厥阴引经药,独活为足少阴肾引经药等。张氏的这些
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在今天仍有继续研究的必要。
本书以1959 年北京人民出版社铅印本较为流行。
39珍家洁古
金? 张元素撰,成书年代不详。
书凡一卷。载有中风、破伤风、历风、伤寒、咳嗽、吐、热、疟、眼、衄
血、消渴、疮疡等十二论。先论后方,其论简明扼要,颇为精辟,其方富于
独创,自成家法,多切实用。如“ 热论” 云:“ 有表而热者谓之表热,无表而热
者,谓之里热,有暴热者病在心肺,有积热者病在肾肝。……有病久憔悴,
发热盗汗谓之五脏齐损,此热劳骨蒸之病也。瘦弱虚烦,肠癖下血,皆蒸劳
也,治法宜养血益阴,热能自退,此谓不治而治也,钱氏地黄丸主之。” 又
如“ 咳嗽论” ,指出脾湿为痰,但有风、热,湿等痰之别,宜随证而治。“ 咳而
无痰者,以辛甘润其肺,咳而嗽者治痰为先” 。此确为经验之谈。其组方十
分严谨,如湿痰、气痰、寒痰同用半夏、南星。但湿痰加用白术健脾燥湿,
气痰加用橘皮理气,寒痰加用官桂去寒,一味之差,主治迥异。足见张氏用
药之灵活圆通。
张氏学术思想除深受《内经》影响外,其受仲景、钱乙、河间的影响于此书
中亦可窥见,如“ 风门” 以小续命汤治八风五痺痿厥等疾,以六经见证加减,
其所创之九味羌活汤乃师仲景大青龙汤法所化裁;“ 小儿四时用药” ,多采钱
乙之方,其黄芪汤是由钱乙泻白散演变而来;“ 疮疡证” 的主火论及自制新
方,是受刘河间的影响。可见其融各家之长,并结合自己实践而勇于创新,
对后世影响很大。
1938 年涵芬楼《济生拔粹》影印石刻本为流行本。
40亲事儒门
金? 张从正(字子和)著,成书于1228 年。
本书为张氏与麻知几、常仲明等医家讨论医学,讲求医理的言论编辑而成,
共十五卷。其中前三卷凡三十篇为张氏亲撰,后十二卷为张氏友人、弟子据
张氏记述整理而成。
张氏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善用汗、吐、下三法。本书详细介绍三法的理论和
各科临床实践,论述和见地甚为精辟。书中有三大特色:首先,张氏强调疾
病的产生是由于邪气侵犯人体而致。他继承了刘完素的学术思想,认为无论
是在天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在地之邪(雾露雨雹冰泥),或者水谷之邪
(亦称人邪:酸苦甘辛咸淡),这些致病因子,全非人体固有。一经致病,
以攻为上,病去则止,一反当时的“ 强补” 之风。同时,张氏还强调人体应以
气血通达为常,提出“ 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营卫昌” 的论点,指出:攻
下之法是“ 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 。由于其临证善用攻下,被后
世称为“ 攻下派” 。
其二,运用汗、吐、下三法有独到之处。人体有邪,当以攻为先;然病有在
上、在中、在下之不同,病有轻重深浅之异,故张氏提出以“ 三法” 祛邪。张
氏在临床应用上,扩大了三法的应用范围。张氏认为凡风寒诸邪病在皮肤
间、经络内的,可用汗法;凡风疾宿食,病在胸膈或上脘的,可用吐法;凡
寒湿痼冷,或热客下焦等在下的疾病,可用下法。同时指出:凡是灸、蒸、
渫、洗、熨、烙、针灸、砭射、导引、按摩等解表之法,都是汗法;凡能引
涎、豁痰、催泪、喷嚏等上行之法,都是吐法;凡能催生、下乳、磨积、逐
水、破经、泄气等下行之法,都是下法。还总结出汗、吐、下三法常用药,
如吐法的栀子、黄连、苦参、大黄、常山、瓜蒂、远志、芫花等,下法的大
戟、牵牛、巴豆、甘遂等。其运用“ 三法” 之娴熟程度,到了左右逢源的境
地。
其三,表现在对情志疗法的贡献上。张氏在《内经》情志五行相克理论指导
下,具体提出“ 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
41狎之言娱之;恐可以胜喜,以迫邃死亡之言布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
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
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 在张氏治疗的医案中,以喜胜悲治
息城司核心下痞痛案及根据“ 燥者平之” 理论,治张某恐惧证案,是非常典型
的病例。
张氏虽以攻邪著名,亦并非视虚而不顾。张氏以攻邪为第一,补虚为第二,
认为邪未去而先投补,往往是以粮资寇,反而助邪伤正,唯有纯虚无邪者,
方可进补。张氏对补虚之法,论述甚简,而其观点却颇有新意。张氏谓“ 善
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 ,其“ 养生当论食补” 的著名论
点,对后世影响深远。当然,张氏在扶正与攻邪、补与泻的关系上,其理论
有一定的偏面性,而以三法代替八法,亦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宗其学
者,不知察脉虚实,论病久暂,概以峻利施治,遂致为世所藉口。
本书以1958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的铅印本较为流传。
42辨论惑外内伤
金?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撰,成书于1247 年。
本书又称《内外伤辨》,三卷。卷上为辨阴证阳证、辨脉、辨寒热、辨外感
八风之邪,辨手心手背、口鼻、筋骨四肢、头痛,辨气少气盛,不恶食、不
渴、劳役受病,辨证与中热等十三篇论述。卷中为饮食劳伤、四时用药加
减、暑伤胃气等论并附方。卷下为用药所宜所忌,附内伤用方,以及酒客
病、临病制方、随时用药等。
全书以脾胃气虚立论,着眼于内伤与外感病证的鉴别,认为“ 脾胃有伤,则
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营卫不守,诸病由之而生。”
虽有恶风寒,身疼痛诸证,实为“ 无阳以滋于皮肤” ,绝不同于外感风寒之
证。所以他强调外伤风寒六淫客邪,皆有余之病,当泻不当补;饮食失节,
中气不足之病,当补不当泻。世医不辨内外伤,以饮食失节,劳役所伤,中
气不足当补之证,误认作外感风寒有余之病,重泻其表,使营卫之气外绝,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本书的基本论点,故其辨证诸论,强调外感
内伤证脉的不同。在论治方面,中卷着重补脾胃之虚,二十四首方剂中,均
于补气健中药中辅以升发清阳之品,反映了他重脾胃阳气,“ 脾胃内伤百病
由生” 的指导思想。下卷着重疗饮食之伤,计载枳术丸等二十三方,在消导
的方剂中,不仅不用峻药攻伐,反佐以健脾厚胃之品。全书阐述医理深微,
列方切于实用,是研究东垣学说及临床参考的主要论著之一。
195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重版流行。
43脾论胃
金?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撰,成书于1249 年。
李杲,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倡导“ 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 的观点,强调补脾益
胃,故后世称为“ 补土派” 。本书是他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以脾胃为本的观
点。全书三卷,以脾胃虚实传变为纲,概述了胃气是脏腑内外供给物质营养
的源泉,论证了脾胃虚实相互转化的关系,特别强调“ 人以胃气为本” ,如因
于饮食、劳倦损害胃气,可导致脾胃受病,从而阐发了脾胃对整体机能的重
要作用。本书的要点主要有四:
1. 脾胃与“ 元气” 的关系:李氏指出:元气是决定人体健康与否的关键,而脾
胃又是决定元气虚实的关键。书中曰:“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
也,非胃气不能滋之” 。又曰:“ 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
所由生也” 。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
则疾病所由生,这是李氏阐述脾胃与元气关系的基本观点。
2. 脾胃在升降运动中的枢纽作用:书中曰: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
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若脾气虚,升降失常,内而五脏六
腑,外而四肢九窍,都会发生种种病变。李氏的这一观点,是临床实践经验
的高度总结。理论上他善于阐发升发脾胃之阳,治疗上喜用升麻、柴胡以遂
其升生之性,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内核。
3. 提出了“ 益元气、泻阴火” 的基本理论:李氏认为阴火的产生,系由于饮
食、劳倦失调而致伤脾胃,脾胃中元气下陷可导致肾肝的相火离位,上乘脾
胃,干扰心包,而谓阴火。临床常见“ 阳气下陷,阴火上乘” 的病理状态。” 火
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这是李氏立论的要点。在治则上,提出了“ 升
阳” 与“ 泻火” ,先以“ 益元气” 为主的见解,元气旺,自然阳气升而阴火降,故
创造了“ 甘温除热法” ,这又是一个他的学术思想的精髓所在。
4. 善用补法:李氏的治则,来源于他的理论基础,以脾胃为内伤的病理机
制,使他创立了一系列补土的方法,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是他的代表
44方剂,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至今仍为临床医生所习用。
李氏的脾胃学说,具有独到之处,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的基本理
论,对后世影响极大,本书确有特殊的贡献和价值。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1976 年有注释本,均较流行。
45藏秘兰室
金? 李杲撰,成书于1251 年。
本书共三卷,分二十一门。卷上首列饮食劳倦、中腹胀满、心腹痞、胃脘痛
四门,突出阐述了其脾胃学说的理论;卷中自头痛门至妇人门;卷下自大便
结燥门至小儿门。每门之下,发有总论,以证候为主,详论各证候的病源、
治疗,后载列处方。方中药味虽多,但配伍精当,多为李氏创制,后世用之
辄效。
本书贯穿着李氏内伤脾胃学说的基本论点,如汗泄烦渴,少气心慌,神疲嗜
睡,懒于动作等,都是劳倦伤脾的症状表现。因而发挥“ 经” 旨,指出:“ 夫喜
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倦,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
脾主四肢,故内热、无气以动,懒于语言,动则喘乏,表热自汗,心烦不
安。……皆因妄作劳役,形气俱伤,而胃中之气散解,不能滋荣百脉,灌溉
脏腑,护卫周身之所致也。” 又如劳动没有节制,汗泄过多,律液耗伤,卫
阳散解,元气内伐,阴火上凌,可造成“ 火与元气不两立” 的病理形态。并且
创制甘温补中” 的治疗方法。“ 中满腹胀论” 中,论述胀满是脾胃之气虚弱,不
能运化精微,聚而不散所致。“ 脾胃虚损论” 中,极言寒凉峻剂之害。“ 经漏不
止有三论” 中,论述经血因脾胃虚“ 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经漏不
止” 的机理。眼耳鼻门,论述了眼病和脾的关系。提出“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
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
皆失所司,不能归于目矣。” 在论治方面重在益气升阳、调理脾胃者多。如
神效黄芪汤治麻木不仁,两目紧急缩小,羞明畏日,隐涩难开,或视物无
力,睛痛昏花,目少精光。益胃升阳汤治血脱。凡先他病后及脾胃者,或发
病脾胃后生他证者,均从脾胃论治,此为本书的特点。
195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46明发医学
金? 李杲撰,成书于1315 年。
本书据《元史艺文志》及《古今医统大全》记载:原有九卷。而目前通行本
如《济生拔萃》本。《医统正脉》本等均为一卷。1959 年人民卫生岀版社
据明抄善本补入原序四篇及九卷本目次和第一卷正文,并与有关刊本进行互
校、增补,是比较接近原书的一种刊本。
本书依据《內经》的理论,结合作者的学术观点,论述了医学之源、三焦病
等基础理论性问题,阐发脏腑、经络,病机等学说,指出了因时、因人、因
病等不同情况而变化用药的方法。全书共载方七十五首。
书中阐述了中风的病机,认为“ 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年逾四旬,气衰
者多有此疾。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 在“ 中风同堕坠论” 中将中风与
肝脏瘀血的机理相联系,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这些不仅在理论上有他的
创见,而是作者临证经验的总结。由于作者开创了补土学派,故在论病因
时,着重于“ 饮食所伤” ;在论用药原则时,主张“ 温补脾胃” 。因而书中列方
以温补为多;医论以补脾为主。对后世很有启发和影响。
1959 年以人民卫生岀版社铅印本较为流行。
47鉴宝卫生
元? 罗天益(字谦甫)撰,成书于1281 年。
罗天益乃李杲门人,独得李氏之正传。本书承袭了东垣理论,集录诸家之
说,结合自己的临证心得和经验良方编纂而成。全书共二十四卷,卷一至卷
三为药误永鉴,阐述了临床上用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卷四至二十为名方类
集,古今之方,择之甚精,并详加论述方义,读之使人甚明;卷二十一为药
类法象,每药说明其功用主治、加减及炮制等;卷二十二至二十四为医验记
述,遇如是病,用如是药,获如是效。另有附遗一卷,系后人重刊时所增,
阐发仲景以下诸医家治内伤外感中暑各经验方,庶免浅学之辈,妄投七剂,
误伤人命。
罗天益全面继承了东垣学说,且有所创见。其论脾胃所伤,有饮与食之分;
论劳倦所伤,虚中有寒热之辨,较东垣所论更详细而有条理。《内经》“ 饮
食自倍,肠胃乃伤” ,罗氏认为“ 饥则损气,饱则伤胃” ,必须节注饮食,勿饥
勿饱,定时定量,才能防止伤损后天之本,保证身体健康,罗氏还主张力戒
苦寒宣发攻下及嗜酒过度,认为“ 久饮伤神损寿” ,“ 过伤之毒一发,耗真之病
百生” 。这亦是葆养后天、达到延年益寿的具体方法,很有独特见解。
罗氏善于合参脉证,对病因病机的辨证分析准确而周密。如“ 温中益气治
验” ,“ 胻寒治验” 及“ 中寒治验” 等案,均以《内经》《难经》之说,结合脉
证,以及禀赋、时令、六淫、情志、饮食、劳倦等多方面因素,正确分析,
提出“ 随所宜而治之,可收十全之功“ (“ 凡治病必察其下” 案)。又善从脉象
探求病本(如“ 用热医热从乎中治” 案等),并从脉证推侧疾病的吉凶(如“ 主
胜客则逆” 案〉,这些均显示了其高超的医术。
1959 年商务印书馆有铅印本。196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1987 年有
校点本,均较流行。
48戎元医垒
元· 王好古(号海藏)撰,成书于1291 年。
王氏早年师事张元素,后复从学于李杲,于医学造诣甚深。本书以十二经为
纲,皆首以伤寒,附以杂证,大旨祖长沙绪论。所论“ 伤寒不可汗、不可
下、不可吐” 篇中曰:“ 大法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以汗及吐、下汤剂皆
中病而止” ,寥寥几笔,却精辟地论述了运用汗、吐、下三法的原则,对后
世医家很有启发。对三法的应用则曰:“ 若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
也,宜附子汤” ,“ 若少阴病脉细、沉、数,病在里,不可发汗,宜当归四逆
汤” 。“ 若四逆厥及虚家不可吐,厥者宜当归四逆汤,虚者附子汤” 。“ 若咽中
有动气,不可下,咽中闭塞不可下,宜乌扇汤” 。“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虚家
亦然,厥宜当归四逆汤,虚者宜附子汤” 。可见,王氏以十二经为纲,对伤
寒、杂证的论述比较全面,对汗、吐、下之法运用准确、灵活,如无丰富临
床经验不会有此建树,
本书原为十二卷,初撰于公元1291 年,后因原稿亡佚,“ 予职州庠,杜门养
拙,虀盐之暇,无可用心,想象始终,十得七八,试书首尾,仅得复完” 。
于1297 年刊行。其自序云:“ 予自河南与诸友兄弟等日从事于患难之场,随
病察诊,逐脉定方,开之劫之,薄之发之,以尽其宜,吐之补之,汗之下
之,以极其当,攻守不常,出没无定,不啻胸中自有十万精锐,其敌可却,
其胜可决,而其安可图,故曰《医垒元戎》,良医之用药,若临阵之用兵
也” 。王氏之论述是建立在高深的理论和丰富临床经验基础之上,故有较高
的临床参考价值。
本书世多传钞本,错漏伪字颇多。较好的版本为《济生抜萃》、《东垣十
书》和《中国医学大成》本,均收载本书。
49知难此事
金? 王好古撰。成书于1308 年。
本书是集李杲医学论文之专著,其伤寒证治尤详。书凡两卷,上卷从“ 臣之
可法” 至“ 太阳六传” 集论文三十六篇。论以脏腑、病源、病证及仲景之法为
主,收载仲景《伤寒论》七十九个方证。下卷论文五十八篇,以经络、脉证
为主,对于难解的论说,往往用图解以助说明。并附录十六种杂证。
王氏对经典之论造诣很深,如对“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中
的“ 不足” ,认为是太过自伤。对“ 痛随利减” 之“ 利” 字训作“ 通” 、“ 导” 是非常确
切的。书中对“ 太阳证六传” ,“ 太阳病当汗不当汗” ,“ 阳明证气病误用血药” ,
“ 血病误用气药” ,“ 少阳半表半里” 等理论均作了详细的发挥。故本书是一部
理论联系实践,尊经而不泥于经,有独特见解的实用之作。
书中序文中说:“ 人徒见是书为伤寒之法,而不知上合轩岐之经,中契越人
之典,下符叔和之文” 可谓对该书的概括。
本书虽云王氏辑集李杲之医论,由于“ 旬储月积,浸就篇帙” ,书已失传,复
经王氏自为录辑,实乃王氏之作。书中将许多杂病分别归纳在六经中进行论
证治疗,从而扩大了《伤寒论》以六经分证的应用范围。可见王氏学术思想
实基于张仲景的《伤寒论》。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较为流行。
50法心丹溪
金? 朱丹溪(名震亨,世居丹溪,人称丹溪)撰,成书于1347 年,1481 年经
明? 程充编校刊行。
本书系丹溪弟子据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平素所言纂辑而成。书凡五卷,
卷首收载十二经见证、不治已病治未病、亢则害承乃制、审察病机无失气
宜、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治病必求于本等六篇医论。而后以内科杂病为主,
兼及外、妇、儿等科,分列近百种病证,逐一论述其证治。内科证治中,特
别强调相火之生理与病理变化,指出:相火妄动则为害。进而申述了“ 阳常
有余,阴常不足” 的学术观点,力倡养阴的学术思想。例如在临床治疗中,
对于邪火亢盛,真阴不足之证,善用滋阴降火法。提出:“ 阴虚火动难治,
火郁当发,看在何经,轻者当降,重者则从其性而升之……有补阴、火即自
降,炒黄柏、生地黄之类。……虚证本难治,用四物汤加黄柏降火滋阴,龟
板补阴,乃补阴中之阴。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降火,非阴中之火
不可以用。” 可见丹溪治火,为人所不能及。后人之养阴、救津、填精等法
与其影响有关。
朱氏临症不仅善治火热之疾,而且更长于以气血痰郁论治杂病,书中所载朱
氏对杂病治疗方面的一系列创见及其行之有效的方药,有些仍为目前广大医
务工作者所沿用。
本书是现存资料中反映丹溪学术成就较为全面的重要著作之一,为后世学者
研究、探讨丹溪学术的主要参考文献。
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较广。
51治证脉因
金? 朱丹溪著,刊于1358 年。
全书二卷,共列各科病证六十三种。卷上二十七证,卷下三十六证,又有医
论六篇。书中每病证论述次序为脉诊、病因、证候、治法,故名曰《脉因证
治》。
本书对病证的辨证治疗,强调脉、因、证、治四者的完整性,体现中医“ 辨
证求因” 、“ 审因论治” 的特点。四者中尤强调首察脉象。每一病证,常先列出
常见脉、易治脉、难治脉、生脉、死脉等不同表现,据脉辨证。书中列五脏
证、七情证、杂证、杂治、察视、汗等六篇专论,体现了朱氏重内伤火热,
善以气血痰郁治杂病的特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 其书按四时气候,
详列诸病,先脉,次因,次证,次治,颇有条理。而分属处未免牵强,如霍
乱泄泻属夏三月,伤寒属冬三月,已为拘滞。至于以癫狂、惊痫、痔漏、脱
肛分属冬夏,益为无说矣。春三月之证,分别真阴、元阴,真阳、元阳,其
意主先后天,立说亦牵合,不能了了。”
至于本书的作者,一般认为本书非朱氏原著,系后人集《丹溪心法》、《活
法机要》、《格致余论》有关内容而成。故有人认为本书是丹溪以上各书之
节本。本书中载有左归丸、右归丸之类,为非朱氏原著增加了佐证。
本书收入《周氏医学丛书》、《中国医学大成》中。
52传正医学
明? 虞搏(字天民)撰,成书于1515 年。
本书共八卷,按内、外、妇、儿四科分别介绍近百种病证,收罗一千余方。
书中论述,主要以《内经》为本,佐以诸家之说,博收广集,傍通已意。书
前首列医学或问五十一条,阐明前人“ 言不尽意之义” ,然后分门论证。每门
先论证,次脉法,次方治,皆采历代名医之语。如伤寒宗张仲景;内科杂病
宗李东垣;小儿科多本钱仲阳。其余诸病,悉以丹溪要语及其所著方论为
主,同时选录刘守真、张子和,李东垣三家之方列之,以备参考。并附虞氏
家传经验和自己的学术见解、验方和验案。
虞氏私淑丹溪,对丹溪“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的发挥,独其一格。例如在卷
一“ 医学或问” 中所指出:“ 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者,在天地则该乎一体而
论,非直指气为阳而血为阴也。经曰阳中有阴,阴中亦有阳,正所谓独阳不
生,独阴不长是也。姑以治法兼证论之,曰气虚者,气中之阴虚也,治法用
四君子汤以补气中之阴。曰血虚者,血中之阴虚也,治法用四物汤以补血中
之阴。” 可见虞氏将丹溪之“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发挥为阳有余是指气中之阳
有余和血中之阳有余,阴不足是指气中之阴不足和血中之阴不足。这一见解
对临床亦有指导价值。
1965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53通医韩氏
明? 韩懋(字天爵)著,成书于1522 年。
本书为韩氏搜辑家传有效方案,结合个人临床心得编撰而成。全书两卷,分
九章,共九十五则。上卷,分绪论、六法兼施、脉诀、处方、家庭医案五
章,论述了脉法、处方用药、医案规则等事宜。下卷,分悬壶医案、药性裁
成、方诀无隐、同类勿药四章,记载了韩氏施治验案、用药心得、所用方
剂。
韩氏对医案书写规则论述颇详,他发展了医案程式,提出六法兼施并十分重
视四诊对病证的鉴别。认为:“ 六法者,首填某地、某时、审风土时令也。
次以明聪望之、闻之,不惜详问之,察其外也。然后切脉、论断、处方,得
其真也。各各填注,庶几病者,持循待续,不为临敌易将之失,而医之心思
既竭,百发百中矣。” 韩氏善用补法,对常用补药的配伍和用法深有研究;
重视用药与人之体质、年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关系,提出“ 老
年宜专调气” ,“ 中寿之年,惟宜补剂” ,善用五谷、五果治病,如治一淋证患
者,嘱其专食粟米粥,绝他味,其人病情旬余减,月余痊。韩氏制方颇具深
意,其自制的三子养亲汤为后世广泛应用。另外,书中还介绍了半夏曲制
法、固本丸制法、枳术丸烧饭法以及食疗中对黄牛肉、梨汁等的临床应用。
本书有1958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排印本流行。
54目纲医学
明? 楼英(字全善)撰,刊于1565 年。
本书四十卷,卷一至卷九为阴阳脏腑部,分述诊法、治法、寒热、劳瘵、久
疟诸证证治、刺灸、调摄等内容。卷十至卷廿九为各脏腑有关病证的证治,
其中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五官科等病证。卷三十至卷三十三为伤寒
部,以伤寒病证为主,兼述温病、暑病、瘟疫等。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九为
妇、儿科病证治。卷四十为运气部。每部之中治法方药,又各有区别。治法
皆以正门为主,支门为辅。例如心痛为正门,其下卒心痛、胎前心痛、产后
心痛等便为支门。治法则以心痛正门为主,而卒心痛、胎前、产后则旁考以
佐之。凡门分上下者,其上为《内经》的原法,其下则为后贤的续法。至于
有病在本条,而方见于别条的,就详载目录,以备检阅。又有方名而无药名
的,另外补遗,以备参考。凡《经》衍文错简、脱简者,均以理考而予释
正;传失《经》旨,众论有矛盾的,各正之以《经》加以明辨。这样就可使
读者曲畅旁通,精粗相因,巨细毕举,同病异法如指诸掌。所以被誉为“ 医
学类书中之最有法度者。”
楼氏辨证论治重视脏腑病机。例如咳嗽,认为“ 有一咳即出痰者,脾胜湿而
痰滑也;有连咳十数不能出痰者,肺燥胜痰湿也;滑者,宜南星、半夏、皂
角灰之属燥其脾,若利气之剂所当忌也;湿者宜枳壳、紫苏、杏仁之属利其
肺,若燥肺之剂所当忌也。” 又如癃闭,认为合而言之为一病,分言之有暴
与久之分,因为闭者,暴病为溺闭,滴点不出。俗名“ 小便不通” ;癃者久病
为溺癃,淋沥点滴而出,一日数十次或百次。并认为“ 小便不通,腹下痛,
状如覆碗,痛闷难忍者,乃胃干涸,膻中气不下” 所致。治疗主张用木香、
沉香酒调下;或八正散,甚者宜上涌之,令气通达,便自通利。并说:“ 小
腹痛胀,如覆碗为实。其法有二:气壅塞于下者,用吐法以提之;血瘀于下
者,用桃仁之类以破之。” 这是从脏腑气机进行辨证论治。可见楼氏分病辨
证,重视病机。
55本书采集的资料丰富,对总结继承明以前各家学说,及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可供临床参考。
1937 年世界书局有铅印本出版。198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点校本出版,流
行较广。
56书遗慎斋
明? 周慎斋(名之干,号慎斋)述,约成书于1573 年。
本书系由周氏口授,门人记录,并经后人整理而成。全书十卷。卷一载“ 脏
腑阴阳” 、“ 亢害承制” 、“ 气运经络” 等篇;卷二论望色切脉。卷三以歌诀形式
阐述二十六字元机。卷四叙述用药权衡与药物炮炙。卷五阐述古方。卷六载
寒热、辨内外伤等,卷七至卷十,列九十八种病证的证治,并附以验案或方
剂。
周氏深得薛氏薪传,善用六味、八味、补中益气诸方,变化心裁,自出新
意,不拘成方。其论医理,多本阴阳五行之说,阐发扶阳抑阴与亢害承制之
理。如周氏治一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坚大如石的患者,认为无阳则阴不
长,无阴则阳不化,用滋肾丸,立见显效。周氏治病十分重视脾胃,从生
理、病理分析,到辨证、治疗与用药,无不一一贯之。他说:“ 神气之所以
因之衰旺者,胃也;能治病者,必不可忘胃。”“ 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
中,方无一失。”“ 凡治百病先观胃气之有无,次察生死之变化,所至重者,
惟中气耳。” 周氏好用单方验方,多属简便易行,确有实效者;对用药剂
量、服药方法等,亦颇具巧思,给人以启发。周氏将平生经验归纳为理、
固、润、涩、通、塞、清、扬、逆、从、求、责、缓、峻、探、兼、候、
夺、寒、热、补、泻、提、越、应、验二十六字元机,更有其独到之处,可
供临床医生参考。然本书体例多为条文或札记,系统性较差。
本书较流行的版本为1959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57鉴医古今
明? 龚信(字瑞芝)撰,刊于1576 年。
书凡八卷。卷一述脉诀、病机、药性、运气、中风。卷二至卷三论内科时病
及杂病,计三十二种。卷四载内科疾病二十种、外科疾病四种。卷五论杂病
和上窍五官诸病,计二十二种。卷六专论妇科,述九种经产疾病。卷七专论
小儿,载儿科病证二十种。卷八论十九种外科病之证治,兼载数十种外科轻
微病证之简易治法、各种膏药之配制、救济饥民的方药等。
本书对历代名家所论,博采众长,上至秦汉,下至金元,通论合编、门类齐
全。无论脉诀病机,药性运气等基础理论,还是内外妇儿各种临床病证,论
之精细,治疗详明。例如便秘,有虚实之分,治疗中列举了润肠汤治虚症老
人大便闭结;润肠丸治老人血少肠胃干燥,大便秘结;东流饮治大便热结之
闭塞;厚朴汤治胃虚而闭不能饮食,小便清利;三和汤治七情之结,心腹痞
闷,大便秘结;六磨汤治气滞腹急大便闭结;通幽汤治大便难,幽门不通;
活血润燥丸治久病腹中有实热者等等,确属临床常用之法。
龚氏论病,均按脉、病、治、方四项内容进行阐述,首明脉象,次析病机,
继立治则,后述方药。龚氏还认为脉诊可“ 以处百病而决死生,” 故本书论脉
甚详,以脉断病,不但切合临床实用,而且是一大特色。
龚氏对中风有新的创见,指出“ 治疗之法,重在活变,若重于外感者,先驱
外邪,而后补中气,重于内伤者,先补中气而后驱外邪。” 反对刻舟求剑,
胶柱不变。防治方法指出“ 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
肉微掣,此中风之先兆也。或先服竹沥枳术丸及搜风顺气丸,何中风之
有?” 论点精辟,经验丰富,富有临床实用价值。
以1958 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为流行本。
58春回万病
明? 龚廷贤(号云林)撰,成书于1587 年。
龚廷贤世医出身,生平著述颇多,本书是他的代表作。龚氏参阅上自《内
经》《难经》等古典医籍,下迄金元四大家等历代医学著述和方书,吸取前
人有关论述的精华部分,参以己见编纂而成。以“ 凡疾者疗之,沉疴顿越,
如草木之逢春” ,故名。全书共八卷,卷一首以“ 万金一统述” 为题,概括性的
论述天地人、阴阳五行、脏腑功能、主病脉证等理论性问题;次载药性歌、
诸病主药、形体、脏腑、经脉等总论。卷二至卷八分别论述内、外、妇、
儿、五官等各科病证190 余种,每种病证述及病因、病机,一并载其治法方
剂于下,后附医案以阐其意旨。书末附“ 云林暇笔” 一节,主要有医家十要,
病家十要等内容。本书是一部价值较高的综合性参考书,对后世医家有较大
的影响。
本书的编写平中见奇,常中存妙,如卷一“ 药性歌” 录常用药二百四十种,编
成简括歌诀,扼要说明了药味的性味,主要作用和主病,既可作为初学中医
者掌握药物性能的入门读物,也可供临床医务工作者借鉴。
《万病回春》辨证清晰,方药精当,充分显示了龚氏高超的医疗技艺。如内
科证治的中暑病,有属汗法的香薷饮,有属清法的人参白虎汤,这些都是其
主要方剂。暑伤气,热伤阴,因而又设生脉散、清暑益气汤之类。龚氏用药
灵活,善于化裁,如治痰湿的二陈汤,就是在原二陈汤的基础上加白术、苍
术、砂仁、山药、车前、木通等药,并注明泻下不止加肉蔻、诃子,或选香
砂六君子汤加减,滑泻不止灸百会、天枢、中脘、气海。足资可见他丰富的
临床经验。
本书是一部价值较高的临床参考书。
以1984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较为流行。
59元保寿世
明? 龚廷贤撰,成书于1615 年。
本书是龚氏晚年的著作。全书共十卷:卷一总论脏腑、经络、诊断、治则等
基础理论;卷二至卷六为内科杂证;卷七为妇科诸疾;卷八为儿科;卷九为
外科;卷十为民间单方、杂治、急救、灸疗等分。
本书的特点有二:一是龚氏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的论述,在“ 医说” 一章中,概
述了由“ 神农尝百草” 、《内经》,直到《难经》、《伤寒》、《金匮》及后
世医家的贡献。对基础理论中的重点内容如“ 脏腑论” 、“ 血气论” 等作了专门
论述。二是重视老年病的治疗和摄护。书中有“ 老人” 篇,专论老人摄养;有
探讨衰老机理的“ 衰老论” ;对老年病如卒中、消渴、虚损、皮风等证治,简
明实用,先论理,后列方,并附有医案,是研究老年病的一分宝贵资料。
龚氏对衰老首责脾肾,指出“ 两肾之间,白膜之内,一点动气如筋头、鼓舞
变化,开閤遍身,熏蒸三焦,腐化水谷,外御六淫,内当万物” 。比较详尽
地论述了人体衰老与肾阴、肾阳的关系,而治疗喜用温补。对老年摄养重视
节慾惜精,动静结合,力主戒酒,并指出“ 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血,女子
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 。对早婚和
弱婚者,指出可影响身体健康和减少寿命,这一论述在当时则为难能可贵。
同时说明龚氏重视精血、肾阴肾阳和脾胃生化在衰老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并多以歌诀形式阐述,便于诵记,读而不厌。主
论精详,选方又多切于实用,是一部很好的临床参考书。
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60彀医简明
明? 孙志宏(字克容)撰,成书于1629 年。
孙氏“ 幼业制举,长乃专医” 。其治学,善于博采诸家之长,对戴元礼、薛立
斋二家的学术经验尤为膺服。其父孙桂岩,嘉靖间以医术名于时,原有编撰
方书济世之宿愿,惜未能实现。志宏秉父愿,搜集古今群书,反复演互,编
成是书。其自序谓:“ 其书备而不冗,约而不漏,义类浅显,人人可解,若
射必有彀” ,故名曰《简明医彀》。
全书八卷。卷一为“ 要言一十六则” ,重点论述养生、察病、辨证、制方法
则、补泻药的用法、汗吐下三法之运用、药物炮制、煎服大法等,为全书之
总括,且为经验之谈。卷二谈六淫致病和病症,卷三为七情九气致病和病
症。卷四为虚损。卷五为诸痛及五官、口齿症。卷六述婴科,详细论述初生
之后的各种疾病。卷七列女科,详述经带胎产的常见病。卷八阐外科,论阴
阳虚实以及灸针砭刺等法。全书述症简要,方治详备。每症后设主方,后附
成方及简效方,其方均为自订方,立方缜密,用药灵活,迥然有别于一般方
书,对于临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论述病证,“ 首《内经》要旨,次先哲格言,次感受根源,次本证形
状,次治疗方法,次脉理大体,悉从简经明白……。” 临床部分又以介绍方
治为主,各种病证列有主方、成方及简便方,便于医者作较多的选择。所列
主方,多系参酌古今文献,结合个人经验体会的自订方,虽无方名,但组方
缜密,遣药灵活,或附加减用法,均能切中病机。
本书医理简明,方药精练。书中之主方充分反映了孙氏丰富的临床经验,对
临床医生的学习与提高,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84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点校本出版流行。
61读必医宗
明? 李中梓(字士材)著,成书于1637 年。
全书十卷。卷一为医论及图说,其中医论十四篇。卷二为脉诊、色诊。卷
三、卷四论述常用药物三百五十余种。卷五论伤寒。卷六至卷十论内科杂病
三十五种。各卷均先取《内经》条文,次采各家名论,并参以己见或医案举
例。
李氏在书中明确提出“ 肾为先天本” 、“ 脾为后天本” 和“ 气血俱要,补气在补血
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 ;“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 等著名论断。
治先天本分水火,治后天本分饮食劳倦。水不足而火旺,用六味丸壮水以制
阳光;火不足而水盛者,用八味丸益火。饮食伤者,虚中有实,用枳术丸消
而补之;劳倦伤者,属虚用补中益气汤补之。其论中风一症,则辨别真类;
泄泻之治,立法昭明;心胃之痛,详加注别;咳嗽腹痛,皆分别外感內伤;
肿胀之症,分别虚实寒热。明? 秦景明云“ 先生大意,多得之王宇泰准绳,而
立论则宗薛氏十六种。” 李氏宗薛己、张介宾之说,主张脾肾并重和阴阳并
重,以阳气为主的学术思想,是温补派的著名代表。本书简明扼要,颇受初
学者欢迎。但书中的观点新意不突出,且有些提法欠妥。如虚劳吐血条下,
首列苏子降气汤,极为不可;又曰犀角之性,能升散一切有余之火,阴虚者
则不得不诫等等,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书有1957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流行。
62律法医门
清? 喻昌(字嘉言)著。约成书于1658 年。
本书六卷。卷一,叙述口诊之法律及《内经》、《伤寒》之证治法则。卷二
至卷六,以六淫及杂证为纲,分为中寒、中风、热暑湿三气,秋燥及疟疾、
痢疾诸门,分别阐述其证治。每门之下,先论病因、病理及其演变,次论
法,再次言律。喻氏自谓“ 法者,治疗之术,运用之机;律者,道医者之
失,而判定其罪,如折狱然” ,“ 昌此书专为庸医误人而作,明察秋毫,足使
临诊者不敢轻试。”
喻氏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医家,他认为《内经》病机十九条独遗燥气,大胆
提出“ 秋伤于燥,冬生咳嗽” 的观点,指出历代诸贤随文作解,皆谓秋伤于
湿,是“ 弗察其讹” 。喻氏所制的清燥救肺汤,清燥热,养气阴,疗效卓著,
影响极广。在《大气论》中,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胸中大气的重要
作用,并立辛温通阳之法,对后世医家颇有启发。如后世张锡纯议“ 大气下
陷” 病证等,即是受其影响。
他还认为“ 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书中阐述和发挥了明以前经
典医籍中有关脏腑经络的论述。如对脾胃的论述:“ 夫人天真之气,全在于
胃,津液之多寡,即关真气之盛衰。而胃复赖脾以运行其津液,一脏一腑,
相得益彰,所以胃不至于过湿,脾不至于过燥也” 。指岀了若“ 守东垣一家之
学,遇胃病者咸用补法” 的流弊。
本书论析明白透彻,书中所制订的“ 法” 和“ 律” ,对一般医生技术水平的提高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现存多种清刊本,1957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出版流行。
63辨录证
清? 陈士铎(字远公)撰,成书于1687 年。
本书又名《辨证奇闻》、《辨证冰鉴》,是一部综合性医书。凡十四卷,分
一百二十六门,载七百六十余证。卷一至卷十为伤寒、内科杂证、五官疾患
等。卷十一至卷十二为妇科。卷十三至卷十四分别为外科、幼科。其中对每
一病证,先列症状,次以阴阳互根,五行生克之理,辨析证情,确定证候性
质,随即立法处方,说明方药作用,以及配伍关系。每一证除有一个主治方
外,还附有一备用方,以资互参。本书的内容重在辨证,以“ 辨病体之异
同,证药味之攻补” 为特点,故名《辨证录》。
书中虽以《灵枢》、《素问》、仲景之说为立论根据,但师古人意而不泥古
人法,“ 辨论证候,均岀新裁” ,随证用药,极为灵活。如卷一“ 伤寒门” 第七
证“ 冬月伤寒发厥,面青手冷,两足又热,人以为直中阴寒也,宜用理中汤
治之,而不知非其治也。此乃肝气邪郁而不散,凡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若
用理中汤治之,必然发狂而死矣。夫直中阴寒之证,未有不从足先冷者也。
今两足既热,其非直中肝经明矣。……治法用小柴胡汤加减,以散半表半里
之邪,而肝气自安,外邪化为乌有。” 可见阐理透彻,辨证精细,并施治灵
活。且书中内容近似医案,故对临床很有指导价值。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64录秘石室
清? 陈士铎述,约成书于1687 年。
本书假托岐伯口授,张机、华佗、雷公、秦越人、孙思邈等发明。书前有岐
伯、张机序各一篇。有人认为该书实际系傅青主的遗著,经陈氏补充整理而
成,也有人认为傅青主著作是从本书摘录。
全书共六卷。卷一至卷五统述正医、反医、内治、外治、急治、缓治等128
法;卷五后半部分论述中医基础。卷六论述伤寒、杂病等证治。
本书所列之方,多不经见,书中议论亦不同凡响,其中有不少独特的见解。
在编写上,不以疾病分类,而以治法为纲,于医理认识与临床实践均有较高
的参考价值。书中所言治疗法则,除有内治外治、劳治逸治、急治缓治外,
还有因人而治的男女治法,老少治法,产前产后治法,贫富治法,因时而治
的春夏秋冬治法,因地而治的东南和西北治法,因病而治的寒治、热治、正
治、反治等等。马弘儒以为“ 内外之理咸备,正反之论有条,缓急奇异之推
求,各尽其极,叹斯人之用意,良厚且閤” 。书中还提出以“ 霸治法” 治疗大
渴、大吐、大泻等急症;“ 吸治法” 之治疗产后胎盘不下、脱肛;“ 傅治法” 之
治疗肺痈等,以及提出儿科望山根的诊断方法,颇切实用。本书在扬州流传
甚广,对扬州医家影响较大。
本书内容繁杂,文字艰涩,又诡称前圣所授,涉于荒诞,令人难于捉摸。
《四库提要》曰:“ 方术家固多依托,然未有怪妄至此,亦拙于作伪矣” 。当
然,这于当时的文字狱亦有一定的关系。
清季广陵温热派名医闵纯天,羡此书之别开生面,而又病其庞杂与部分处方
之药量太大,不便推广,于是将原书主要精华部分加以整理,辑成《重订石
室秘录? 临证一百二十八法》;闵氏原拟删节后,另题以《石室余录》之名
单行,惜着笔未竟而殁。
国内现存各种刊本多达30 余种,以1984 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铅印
本为流行。
65通医张氏
清? 张璐(字路玉,号石顽)撰,撰于1695 年。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医书,共十六卷。编纂系统,内容丰富,流传颇广。全书
系征录历代有关文献百余种,参以张氏临证经验,历时七年,十易其稿,编
撰而成。分论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的证治,并附治例与方剂。其
中,眼科治例系其子张倬补辑,痘疹系另子张柔补充。另专方一卷,以病集
方,方有方解。祖方一卷,所谓祖方,乃介绍方之原委,辨析配伍,详述应
用。
本书有1955 年锦章书局铅印《张氏医书七种》等流行本。
66传真医学
清? 高世栻(字士宗)讲授,其弟子王嘉嗣等摘录汇集成书,约成书于1699
年。
全书不分卷,设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三焦、命门、五运六气、原病、治
病、外感内伤、诊脉大法、内科诸证以及幼儿、胎产等四十三论,详述用药
方法及辨药大略。
本书力除只阅方书而不明经论之弊,阐明中医学基础理论以开后学门径,介
绍临床有关病证的辨治经验以启发医者。本书论述详明简要,善于辨别疑似
之证,深究疾病原委,反对成方套用,强调辨证施治。有人评论曰:“ 虽语
焉未详,然已启《灵》、《素》诸书之端绪,而指人以升堂入室之所自矣。
即其中矫枉过正交辞不无一二,然绎其首尾全文,实为补弊救偏而发,初非
举一废百之偏词,固与《灵》《素》诸书大旨,有相合无相悖也。” 本书对
研究医理、指导临床,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有1983 年人民卫生岀版社岀版的《侣山堂类辨》合排本。
67法心医家
清? 高鼓峰著,成书于1725 年。
本书不分卷,设专题二十余篇,分别论述诊法、方论及内、妇、儿科等常见
病的诊治,特别是根据临证经验,阐理鲜明,见解独到,所谓《心法》名
篇,揭示出了书中的大意要旨。
书中论述重在辨证施治,介绍常用方剂和临证治疗心得。其中有论、有法、
有方、有案。高氏的临证治疗,别具一格,其从五脏生克的关系出发,各选
用五方,共以二十五方主治五脏诸病,这在医籍的记载中很有特性;其中尤
着重于养肾疗法,并大加阐发,常规中寓有发挥,看得出他的学说是以元气
为主。写作上,高氏很少引经据典,而重在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和经验体
会。高氏夙以奇论鸣世,而治疾又独擅其奇,富有独创精神,有人以为本书
“ 议论颇偏”“ 词多偏驳” ,其实所谓的“ 奇” 与“ 偏” ,只是高氏不囿于经旨的框
框、似欲出前人之蕃篱而已。这种“ 奇” 与“ 偏” 的观点,是值得医家学习效法
的。
本书曾由胡珏订正并加评注,与高氏原著有所不同。
本书收入1896 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石印本《医林指月》中。
68解图内景
清? 顾松园(名静远,字松园)著,成书于1718 年。
本书是《顾氏医镜》第三卷中的一个部分。是论述生理、解剖比较完整的专
著。书中上图下解,后附歌诀。如“ 手太阴经肺图” ,解云:“ 肺形四垂,附着
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为脏之长,为心
之盖。肺叶白莹,谓为华盖,以覆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竅,吸之则满,
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籥。引经报
使,用升麻、白芷、桔梗、葱白;寅时气血注于肺” 。歌诀云:“ 手太阴肺中
焦生,注云:起于胃之中脘也,手之三阴,从脏走手。下络大肠还贲门。注
云:在本经曰脉、在他经曰络。上膈属肺从肺系,注云:喉咙也。横出腋下
臑内行。注云:胁之上曰腋,臑内,膊之内也。凡诸经脉,阳行于外,阴行
于内。肘臂寸口上鱼际,注云:寸口,即动脉也;鱼际,手腕之肥肉隆起处
者是也。大指内廉爪甲根。支者别从腕后出,注云:支者,如木之有枝也。
次指内廉接阳明。注云:十二经者营也,故曰营行脉中,首言肺者,肺朝百
脉也。循序相传,尽行肝经,终而复始,又传于肺,是为一周” 。顾氏认
为:脏象内景及经脉不明,动手便错,故以内景绘图注释,经络歌括,重为
考订,学者但能熟此,便皎然于心目矣,且文字通俗,浅显易懂,既适宜于
初学中医者的阅读,又适合针灸医生的临床参考。
本书有1924 年上海扫叶山房《顾氏医镜》铅印本、1961 年河南人民出版社
《顾松园医镜》校订本较为流行。
69悟心医学
清? 程国彭(字锤龄)著,成书于1732 年。
全书五卷。卷一总论,阐述八纲辨证、八法治病和保健预防的要点法则等内
容;卷二辨析《伤寒论》六经证治;卷三至卷五,分述内科、外科、妇产、
五官等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程氏深感“ 医道贵精思审处而自得之” ,业医30
余年,自觉有所悟,乃著成本书。
本书在医理、治则上均有创见和发挥。在诊断上,他将传统的辨证方法,明
确地归纳为“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 八字,成为诊病之“ 八纲” ,是对中医诊断学
的一大贡献,八纲辨证法一直沿用至今。他所归纳的汗、吐、下、和、温、
清、补、消的“ 八法” 治疗,比较全面而扼要,且各法正反俱论,知其所当用
或不当用,审常知变,颇有助于临证。如论“ 和” 法:“ 伤寒在表者,可汗;在
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加减是也。
然有当和不和误人者;有不当和而和以误人者;有当和而和,不知寒热之多
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辨也。” 在
临证各科中,列述常见病证一百余种,每证分别记述病源、病状、诊断和治
法,下附一、二主治方剂,并详载各方加减法。选方无论是自制还是成方,
大多为程氏“ 苦心揣摩所得,效者极多” ,所创止嗽散诸方,疗效显著,至今
仍为广大医家所喜用。本书论述简要,治法切实可行,自清以来,一直作为
初学中医之必读参考书。
本书流传较广,现有二十多种版本,有些版本中附有程氏《外科十法》。人
民卫生出版社1955 年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70外串篇雅内
清? 赵学敏(字恕轩)撰,成书于1759 年。
全书共八卷。系赵学敏同宗“ 走方医” 赵柏云的口述及其手抄方书,并参考
《百草镜》、《极生海》、《养素园》、《江闽方》以及社会上流传的验方
而成,实属走方医的经验汇编。取名《串雅》意在表白走方医别具特色和深
入民间“ 救世济危” 的雅行。
“ 顶” 、“ 串” 、“ 截” 为走方医治疗疾病的三大方法,也是本书主要内容。顶即
“ 顶药” ,赵氏释曰:“ 凡药上行者叫顶,故顶药多吐。”“ 串” 即“ 串药” ,赵氏云
“ 下行者曰串,故串药多泻” 。“ 截” 即“ 截药” ,赵氏说:“ 截,截绝也,使其截
然而止。” 即阻截疾病,使病停发,驱邪于外,清除病灶之剂。
因走方医大多缺乏系统理论。论治一般只言某方某药某法专治某病,多不注
重或不会辨证,故本书未将方药分证类例,而主要是从用法和方药效果的角
度进行分类编次。
《内编》四卷,卷一、二及卷三前半部份,介绍走方医以截药治疗内外科疾
病诸法。卷三后半部记载顶药和串药诸法以及治疗内科病的单方。卷四为医
治杂病、外科、意外损伤及奇症怪疾的单方。
《外编》亦四卷,有时病、疫疠、杂证、暴死、虫疾、外科、妇科、儿科、
虫蛇咬伤等病。治法有内服、外敷、熏蒸、洗涤、熨贴、针灸、引火、填
塞、食疗等。且记载了一些具有一定实效的“ 假药” 制法。
本书所辑的走方医的各种疗法和方药,均具简、便、廉的特点,其中不少为
医书不载的民间有效验方。如五倍子研末,涂脐治盗汗;吴茱萸贴足心治咽
生疮,陈小麦粉治毒痈发背等等。
《内篇》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外篇》1960 年人民卫生
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二者均较流行。
71范轨兰台
清? 徐大椿(字灵胎)撰,刊于1764 年。
徐氏博学多才,尤精于医,行医五十余年,富有临床经验。他重视医学理论
的研究,勇于实践,在医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平生著述颇多,本书是他
的代表作之一。书凡八卷,卷一为通治方;卷二为风、痹、历节、痿、厥、
虚劳、消症;卷三为伤寒、百合、感冒、寒热、霍乱、痓、癃闭利淋;卷四
为湿、暍、痎疟、痢、癫狂、癎、痰饮、咳嗽、疝;卷五为喘、臌胀水肿、
肺痿诸血、噎膈呕吐、泄泻;卷六为积聚癥痞、虫、诸病、脚气;卷七为疫
疠鬼痊、诸疸、情志卧梦、五窍病、杂病;卷八为妇人病和小儿病。全书按
病分门,分述病名、病因、病证、治法与主方。每病以《内经》论述为本,
以《难经》、《伤寒论》、《金匮》索求治法,未备者,又取六朝唐人方以
予补充,对宋以后诸家方则“ 择其义有可推试多获效者附焉” 。
本书论病广泛,取材严谨,并有自已独特的见解。书中“ 通方” 中选取了诸多
的治疗老年病方及延年益寿之方,如宝美髯、三才封髓丹等,是防治老年
病,研究老年养生的宝贵资料。同时书中对小儿种痘论述颇精,指出:“ 痘
疮无人可免,自种痘之法起而小儿有避险之路,此天意好生有神人出焉,造
良法以救人也。然人往往以种痘仍有死者疑而不敢种,不知苗之不善,非法
之不善也,况即有死者不过百中之一,较之天行恶痘十死八九者,其安危相
去何如也” 。可见其重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本书是徐氏较有影响的医学著作。特别是对方剂的取材,对那些杂药奇法,
效未可知者;方中有难得之药者;及大药重剂,修治艰钜,非救病之急剂者
与飞练、禁咒等一概不录。本书具有探本溯源,简括明备,务求实效,易于
通晓等特点。所附注语,又能疏通证明,具有精理。本书最宜临床参考。
1958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72流烛犀病杂源
清? 沈金鳌(字芊绿,晚号尊生老人)撰,刊于1773 年。
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曰“ 杂病” ,实泛指一切疾病,非
与外感而立之杂病。沈氏认为:“ 无论何因,凡发生于皮毛、肌肉、经络、
脏腑的病证,在辨证治疗中极易杂乱混淆,故统之曰“ 杂病” 。基于这个原
因,故撰此书,分证以探其由来,审其变迁,从流溯源,而后明其治法,变
杂乱为明晰。
书中论述内科杂病及五官科等病的源流、证治,其以脏腑、奇经八脉、六
淫、内伤外感、面部、身形等六门分列诸病。每门分若干病证,如脏腑门又
按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的次序分
为十二类,每类之下,再分列常见病证。每病各著源流一篇,并详述病证原
委,悉其形证,考其主治,因病用方,理法方药非常契合。同时在介绍方治
外,并附导引等治法。
本书论述较为完备,颇多可取之处。其临证重在辨明其源流。如论“ 脾” ,在
指出脾“ 赡运用,散精微,为胃行津液” ,“ 以升为德” ,“ 当水谷之海” 、“ 十二
经根本” ,“ 后天之本” 的同时,又指出“ 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
病,亦必待养于脾” ,其论可谓简明。如“ 泄泻” 一证曰:“ 泄泻,脾病也,脾
受湿不能渗泄,致伤兰门元气,不能分别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泻,故口渴,
肠鸣、腹痛、小便赤涩,大便反快,是泄固由于湿矣” 。又指出虽然风、
寒、热、虚均可致泄,但“ 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 。病因既明,而
后分型论治。“ 其湿兼风者,飨泄也……宜平胃散加羌、独、升、柴;其湿
兼热者,……宜六一散或胃苓汤加黄连” 等。所论源流清晰,辨证精详,立
法确当,方药可取,既尊古经之旨,又参明己见,广为发挥,确有燃犀烘
幽,启蒙解惑的作用。
本书每门之末,又附养生导引之术,提倡综合治疗,亦是别具特色。此外,
书中强调预防,主张“ 守静定息,节饮除欲,则百病不生。” 反映了沈氏既长
73于辨证用药,又善为气功导引之术。本书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重要的
实用和参考价值。
本书收载于《沈氏尊生书》中,有1957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排印本较为流
行。
74在医易学实
清? 陈念祖(字修园)著,成书于1808 年。
全书八卷。卷一为中医基础理论。卷二至卷四,为内科杂证。卷五至卷七,
系各证诸方。卷末为补遗并外备诸方,以及妇科诸病的方治。本书用通俗易
懂、明白晓畅的文字,对中医理论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引导后学知其易而
造诣其难,则易者不易而难者不难,故名《医学实在易》。
本书以“ 深入浅出,返博为约” 为编写宗旨,论证以表、里、寒、热、虚、
实、盛、衰为提纲,以所属诸证分别归入以上八类之中。论脉以浮、沉、
迟、数、细、大、短、长为提纲,以同类诸脉附之。纲举目张,易于掌握应
用。每证之后节录《内经》原文“ 以示穷流必溯其源。” 并附有每证之歌诀,
便于记忆、理解。徐序谓:“ 举八脉之显证可见者为诸脉据,举一证之确然
不移者为诸证据,线索在手,操纵自如,‘ 易'' 之至也。” 又有人评曰:“ 连篇累
犊而不繁,寥寥数语而不漏。” 本书是自学与教学的重要参考书,也是流行
广泛的医学启蒙普及书。
本书有195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流行。
75镜医笔花
清? 江涵暾(字笔花)撰,成书于1824 年。
江氏是清代官吏,服官于粤。中年后习医,颇有心得,博釆张仲景、李东
垣、张景岳、程钟龄诸家之论,参以己意,撰成《医镜》,供人借鉴,故以
书名。全书凡四卷,卷一总论四诊的运用,辨证候的表里虚实寒热及内伤、
外感等证方药。卷二论述脏腑证治,以脏腑十二经分部,具体阐明了各病证
的鉴别及其治法;按脏腑辨证用药,列补泻“ 药队” 和方剂。卷三为儿科证
治,从初生到小儿常见病,予以论述;卷四为女科证治,包括总说、经、
带、嗣育、胎前、产后诸证。本书内容精要翔实,文字浅显易懂,故流传较
广。
书中多釆集诸家学说,从临床实用出发,无浮辞泛论,纲举目张,层次分
明。江氏认为,任何疾病不离乎表里、寒热、虚实,最关键的是审知病在何
脏何腑,证既洞澈,药自效灵。故治病不在多立病名,多立方书,而是以形
求理,以简驭繁,欲其精以穷其变。用药主张须量其材力之大小而宜。他认
为,药物之用有一利,亦有一弊。如大补、大攻、大寒、大热之品,误用而
能伤人。他善于辨别脏腑的表里寒热虚实,选方用药也必依脏腑辨证。所
以,各“ 药队” 分“ 猛将” 、“ 次将” 。例如心部药队中的补心猛将为北五味,补心
次将为枣仁、柏子仁、远志、丹参、龙眼肉,麦冬、当归、白芍、茯神。泻
心猛将为石菖蒲、黄连、木通、朱砂、犀角,泻心次将为山栀仁、连翘心、
通草、车前子、竹卷。江氏如此详细列药,以示后人不可孟浪,必斟酌分
量,庶知利害。
总之,本书的特点是:辨证精细,用药切当。篇幅不多而条理井然,是一部
较好的医学门径书。
1957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较为流行。
76喝棒医门
清? 章虚谷(名楠)撰,成书于1825 年。
本书有初集、二集之分。初集书成于1825 年,二集书成于1835 年。书中主
要论述了中医基础理论、诊法、内、外、痘疹各科,尤其对伤寒和温病阐发
尤多。
章氏推崇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学说。认为“ 治病者,必审其现证。……药随病
变,朝夕不同;惟求其当而已。……仲景之法,全在审证立方,其邪既变,
故方药亦变。” 章氏在温病方面推崇叶天士、刘完素、朱震亨、张介宾、李
东垣等学说,但批判接受,取长补短,并非盲从。如张景岳在治疗上强调
“ 扶阳抑阴” 。章氏指出:“ 景岳昧于《易》理,执迷《丹书》‘ 先天为阳,后
天为阴’ 之言。又要穿凿扶阳抑阴四字,遂臆造阴多阳少、阳弱阴强等似是
而非之说。” 认为“ 阴阳之道,本无有余、不足” ,“ 一阴一阳之为道,则阴阳
贵平,非固有尊卑,而当扶之、抑之也。” 又引《内经》说:“ 经言:‘ 阳杀阴
藏’ 是阳又主杀矣。则必扶阴抑阳,方为善乎。” 语虽偏激,但也不无道理。
章氏对内科杂证的辨证论治,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例如论虚损,指出:“ 治
损者,先辨阴阳,次分上下。阴虚者,最忌助气;阳虚者,大禁寒凉。上
损,则清金为先;下损,必固肾为本。” 又说:“ 正亏为虚,邪盛为实。……
正虚者,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异。阴阳虚者,须培肾元。……气血
虚者,须调脾胃。” 又说:“ 纯虚者,补之尙易;纯实者,攻之不难。无如纯
虚纯实之证少,而虚实错杂之证多也。正虚挟邪,执用补法则锢其邪;执用
攻法则正气脱。” 这些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总之,章氏对医学阐发有不少特点,他遵古而不泥古,能大胆揭露诸家流
弊,阐明经旨,有助临床,是一部值得学习的好书。
本书有1929 年绍兴墨润堂岀苑石印本流行。
77错改医林
清? 王清任(字勋臣)著。成书于1830 年。
全书两卷。上卷主要辨析古人在脏腑解剖和生理方面的错误,并叙述了通窍
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及膈下逐瘀汤主治的各种病证。下卷,重点论述半身不
遂的病理及治疗,对瘫痿、瘟毒吐泻转筋、抽风、痘、妇人胎产疾病、痹证
等也有所论及。
本书中反映了王氏的学术观点及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首先,王氏纠正了前人医著中对人体脏器记载存在的大量错误。他认为“ 业
医诊病,当先明脏腑,”“ 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
何异于盲子枉行?” 为此,王氏历尽千辛万苦,顶着各方面舆论的压力,亲
赴义冢察看死尸,历四十余年著成本书。王氏在书中纠正了肺有六叶两耳、
肝有七叶、心有七孔三毛、脾闻声则动、肺中有24 孔、尿从粪中渗出等错误
论断,发现了人体内部的“ 卫总管” (腹主动脉),“ 荣管” (上腔静脉),“ 遮
食” (幽门括约肌),“ 津管” (总胆管),“ 总提” (胰脏),“ 膈膜” (横膈
膜)等结构。尤其对膈膜的记述相当准确,曰:“ 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
纸,最为坚实” 。同时,他再次肯定脑子主宰思维记忆的功能,认为“ 灵机记
性,不在心在脑” ,此谓补前人之未备。
其次,王氏丰富和发展了补气活血、祛瘀活血法理论在临床的应用。王氏认
为“ 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 ,因此,他多从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两个方面
来论其病机,所制方剂,亦多具补气、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治疗半
身不遂的补阳还五汤及其衍方十余首,其中除急救回阳汤外,全以黄芪为主
药,剂量最大者用至八两。王氏对有关血瘀所致病证的论述,较前人更为丰
富;其所制的血府逐瘀、膈下逐瘀、少腹逐瘀诸方,更是流传广泛,深为医
家所推崇。
另外,王氏治吐泻转筋,分攻补两法;谓小儿抽风非中风,以大补元气一方
治之;论痘非胎毒,痘浆非血化等,亦足供临床医家所参考。
78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及观察条件诸因素的限制,王氏也有论述错误之处。如
他误认为“ 心无血” 和“ 头面四肢按之跳动者,皆是气管” 。而其他医家提出肺
“ 吸之则满,呼之则虚” 的正确意见,王氏却认为是错误。然白璧微疵,本书
仍不失为一部颇有创新精神、实用价值较高的重要医著。
本书对后世影响较大,解放后屡次重版,以1966 年上海科学技术岀版社铅
印本最为流行。
79裁治类证
清? 林珮琴(字云和)撰,成书于1839 年。
林氏由儒而医,勤学不倦,灯下披阅方书,数十年如一日,至老弥笃。其学
“ 贯串于《灵枢》、《素问》、《难经》之书,以意为变化,而不泥于古。”
所著《类证治裁》八卷,分门别类地叙述内科、妇科,外科的各种病证。书
中釆摭历代医著,择其精要,参以己见,识证精确,运用治法适当,在临床
参考书中颇具影响。
林氏治学,主张“ 博”“ 思” 二字。提出“ 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
微,惟博也故腕妙于应,而生面别开,惟精也故悟彻于元,而重关直闢。平
时灼有定见,临证不设成心,诊毕矣,审用何法,法合矣,选用何方。权衡
乎禀禀厚薄,病之浅深,治之标本,药之浮沉,及一切正治从治,上取下
取,或上病取下,下病取上,或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必先岁气,毋伐天
和,乃知执一者拘,多歧者泛,师心者愎,随俗者庸。至于体贴病情,曲折
都尽,习圭所授,立起沉疴。” 可见林氏不是深于学,精于思,难臻此境。
林氏宗经立论,酌古用方。他认为,辨别证候是临床处方用药的关键环节,
提出:治病之难在于识病,而识病之难在于辨证。故在每一类病中,首先概
要地论述其病因和脉证辨治,继之详细分辨每类病中的重点证候,介绍治法
和应用方剂,并附有医案以互相参照。因此,本书是一部辨识病证,运用治
法的必读之书。
1988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点校本出版流行。
80义賸医醇
清? 费伯雄(字晋卿)撰,刊于1863 年。
费氏是晚清以来孟河四大医家之一。世代业医,至伯雄已历七世。禀承家
学,究心《灵》《素》,服膺长沙,而于历代诸家及时贤之长,则兼而取
之,故能学贯古今,名噪咸丰、同治间。费氏因感当时医学芜杂,医者不善
继承前人学术,乃集其平生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著《医醇》二十四卷,未及
付剂,即毁于兵燹。晚年追忆《医醇》中语,但“ 不及十之二三” ,遂取名
《医醇賸义》,计四卷。论理平正,切于实用。
本书系作者平生治疗经验心得。以“ 首察脉,次辨证,次施治,此三者为大
纲。列述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候以及虚劳内伤等诸杂证(伤寒除外),讨论
病证,随载自拟效方及成方,皆平实可依。治病讲究实效和变通化裁,自谓
“ 就治字中,又分三层,曰理、法、意。医有医理,治有治法,化裁通变,
则又须得法外意也。” 语极中肯,较有参考价值。在临床上,费氏十分重视
调营之法在治疗中的作用。他认为:“ 人之一身,大俞十有二经,络三百五
十三溪,全赖营血灌输,方能转运。” 其作用有二个方面,即二荣者发荣
也,非血则无以润脏腑,灌经脉,养百骸,此滋长之义也。一为营,营者营
垒也,非血则无以充形质,实腠理,固百脉,此内守之义也。” 因此,诸如
眩晕、肝风内动、痿、虚劳、痺症、咳、呕、吐逆、肝胃气痛、关格,月经
不调、外伤、目疾,以及小儿解颅、龟背等症,无不着意调营,广泛使用。
调营以治肝,亦是费氏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有抓住主证治疗的,
如羚羊角汤、滋生青阳汤等;有结合兼证治疗的,如茱萸附桂汤、涵木养营
汤、解郁合欢汤等;也有联系到其他内脏的,如抑木和中汤、调营敛肝饮
等。调营治肝的药物,如当归、川芎、红枣、丹参、芍药等血药,亦为费氏
所喜用常用,即使肝胃不调与肝胃气痛方中,亦皆用之。其经验均来自临床
实践,故近代名医秦伯未氏盛称“ 《医醇賸义》里有不少肝病处方,配伍严
密,值得探讨”
1957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较流行。
81证要备医中临
秦伯未等著。刊于1963 年。
本书主要是帮助读者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之后,在临床上如何运用辨证论治
方法来诊治疾病。书中以形体部位,分为全身、头面、目、耳、鼻、口唇、
舌、牙、咽喉、颈项、肩背、胸胁腋乳、腰、腹脐、四肢、手足、前阴、后
阴、肉脏、妇科证状等二十门计四百一十七证。其中以内科为主,择要地结
合了妇、儿、外和眼、喉等科,并以方药为主要疗法,斟酌附入了针灸和推
拿等一些治法。内容切合实际,可备临床参考,因名《中医临证备要》。
本书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研究的成果和编写者个人的经验,加以
简要的论述,对于每一类证状,先作概括性的介绍,然后分别说明其原因、
病理和治法,既全面,又简明。方剂亦相当丰富,有通治方,亦有主治方,
也酌收一些验方和单方,并力求针对病证常用有效者为标准。如“ 眉棱骨痛”
用选奇汤;“ 妇人阴癢” 用溻癢汤熏洗,都是屡试不爽的有效方。有些证状不
出方剂,则注明参阅他条;有些方剂用量,因古今度量衡制度不同,各地区
的传统习惯也有岀入,特别是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年龄的老少等不
同,故附方一概不注用量。对于特殊的方剂则仍附药量和治法、用法,以免
影响疗法。明确反应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的特点。
篇后附有“ 辨证论治浅说” ,提岀:一,首先抓住主证进行询问。获得材料进
行全面研究,作出初步印象。二,对病人所述的材料,结合兼证包括脉、
舌、气色等进行辨别,作出诊断。三,根据诊断定出治疗方针,然后根据治
疗方针选方用药。同时结合实际病例,说明在临证时如何抓住主证,探讨病
因、确定证候,进行治疗的示范。因此本书具有临床手册的作用,可供中西
医临床参考之用。
197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本较流行。
82法诊三、
83经脉
晋· 王叔和(名熙,字叔和)著,约成书于280 年。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全书十卷。卷一主要论述二十四种病脉体象。
卷二主要论述寸、关、尺各部脉象主病与治疗。卷三为脏腑的平、病、死
脉。卷四主要论述“ 遍诊法” 与独取寸口法的各部脉象主病。卷五辑扁鹊与仲
景脉法,扁鹊与华佗察色闻声要诀。卷六专论脏腑病机与病证。卷七述汗、
吐、下、温、灸、刺、火、水等治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卷八论杂病脉证并
治。卷九阐述妇儿诸病的病理、脉证与预后。卷十为“ 手检图二十一部” ,然
已亡佚,唯剩论脉的“ 前、后、左、右、上、中央” 诊法及其诸种脉象主病等
内容。
王氏自谓“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
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 于是” 撰集岐伯以
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靡不赅
备” 。
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其贡献,首先在于推进了独取寸口诊脉法的临床
普遍应用。其二,首次把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
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
四种,并将每种脉的脉象(包括脉的体状、搏动特征及其变化),都作了具
体描述,并将一些相类似的脉象进行排列比较,使人易于理解和掌握。其
三,是把诊断与治疗统一起来。如中风和头痛病人,“ 脉紧上寸口” ;” 伏者霍
乱” ;” 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微则为虚,代散则死” ,“ 肺中隐隐
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 ,用桔梗汤治疗。书中将脉、证、治有机地联系
起来。另外,本书收集了古代关于脉学理论的大量资料,使之保存下来,成
为后世中医脉诊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总结了三世纪前的脉学理论,并
充实了新的内容,被后世医家广为推崇,对世界医学亦有一定影响。
五代时高阳生将本书的要点加以重新整理,编为歌诀,题曰《王叔和脉
诀》,简明易诵,切合实用,流传甚广,有“ 《脉诀》出而《脉经》隐” 的说
84法。
本书人民卫生出版社有1956 年据元代广勤堂本影印本及1984 年福州市人民
医院校释本较为流行。
85要枢诊家
元· 滑寿(字伯仁)著,约成书于1359 年。
本书不分卷,是脉学的门径书。书中载” 脉象大旨” 、“ 左右手配脏腑部位” 、
“ 五脏平脉” 、“ 四时平脉” 、“ 呼吸沉浮定五脏脉” 、“ 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 、“ 三
部所主” 、“ 诊脉之道” 、“ 脉阴阳类成” 、“ 妇人脉法” 、“ 小儿脉法” 诸篇。除介绍
脉象的原理外,凡脉的名称和形象,类分条析,扼要叙述,语简而义详。
书中详细论述了三十种病脉的体象和主病,并以浮、沉、迟、数、滑、涩六
者作为诸脉提纲,提纲挈领,便于读者掌握。同时重视分寸、关、尺三部候
脉,脉象主病,多按三部分论。书中还专门论述了妇人及小儿脉法。在切脉
方面,滑氏所归纳总结的“ 举” (轻手切脉,相当于浮取法)、“ 按” (重手切
脉,相当于沉取法)、“ 寻” (不轻不重,介于浮取、沉取之间的中取法)三
法,尤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和效法。
本书经清· 周学海校注后,并将注释的“ 诸脉条辨” (出程文囿《医述》),
“ 持脉总论” (出李中梓《士材三书》)二篇,增入为附录,补充了元以后有
关的脉学论著,尤便学习。
本书有周氏医学丛书等数种木刻或石印本及1956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流行。
86学脉濒湖
明·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著,成书于1564 年。
本书不分卷,前半部分主要以歌诀形式论述二十七种脉象;后半部分为经过
李言闻删补的《四言举要》(崔嘉彦著),以四言诗体形式论脉。李氏鉴于
世传的《脉诀》(五代· 高阳生撰)中错误或缺漏颇多,虽有元· 戴启宗《脉
诀刊误》一书加以辨正,仍有不明或不妥之处,乃撷取其父李言闻《四诊发
明》中有关脉学的精华,参以诸家学说、个人心得编成本书。
李氏在书中详细论述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
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二十
七种脉象。对每脉象,首先作“ 体状诗” 描述此脉的体象,继以“ 相类诗” 阐述
此种脉象与相类脉的区别,后立“ 主病诗” 以阐明此种脉象的主病。《四言举
要》部分,主要论述脉象的机理、诊脉法、五脏平脉、辨脉提纲(以浮、
沉、迟、数为诸脉提纲)、各种病脉体状、脉象主病、常见病证的主脉、妇
儿脉法、奇经八脉诊法和诸种“ 真脏脉” 。本书虽以脉学为主,但书中特别提
到“ 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
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对纠正当时医家诊病只重脉象一项,提倡四
诊合参有一定作用。本书诊脉简要,易学易用,又以诗歌形式编写,故流传
甚广。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谓:“ 可谓既能博考又能精研者
矣。自是以来,脉诀遂废,其廓清医学之功,亦不在戴启宗下也。”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年有影印本出版,内附李氏所著《奇经八脉考》和
《脉诀考正》,并于1973 年出版了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编写的《濒湖脉学
白话解》,对理解原著有一定帮助。
87眼正诊家
清· 李中梓著,成书于1642 年。
本书初刻于1650 年,后原本散佚,1667 年李氏门生尤乘予以增补,并与李
氏另两种著作(《病机沙篆》、《本草通玄》)合刻,名为《士材三书》,
目前所见到的单行本,即从《士材三书》中抽出镌刻的。全书二卷。上卷四
十七篇,重点论述脉学基本理论,并简述望、问、闻三种诊则。下卷为辨二
十八脉和脉法总论二大篇,主要论述了二十八种脉象。
本书详细论述了切脉部位、时间、方法及寸口三部脉分属脏腑的机理,诊脉
重视结合患者年龄、性别、体型、禀赋、动静等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因
人而异。辨五脏平脉、病脉、死脉和真脉,强调脉以胃气为本,脉贵有神。
对奇经八脉病变与脉诊的关系,妇人和小儿脉法,均有所论及。并以四言歌
诀分述二十八脉的脉象、主病及兼脉,李氏参酌各家脉学理论,结合个人体
会予以阐述,对高阳生《脉诀》进行辨误批评。书末附“ 脉法总论” ,认为脉
象临床虽见多种,但从理论上可以概括为表里阴阳、气血虚实几类。
1966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88微抉四诊
清· 林之翰(字慎菴)著,成书于1723 年。
全书八卷。林氏有感于当时只重脉诊而忽略望、闻、问诊的弊端,“ 所以抉
先哲之精微,导入入于正轨也” ,著成本书。卷一至卷二为望诊;卷三为闻
诊和问诊;卷四至卷七为切诊;书末“ 管窥附余” 一卷。
本书的特点是倡导四诊并重。林氏在书中力求全面地介绍诊法,在四诊中以
脉诊内容较为充实。望诊方面,重点在于望颜色神气,包括望面部气色、五
官、口齿、爪甲、舌诊、体表诸部、大小便以及小儿指纹、虎口纹的辨识,
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闻诊的重点在于闻声审音,如听取患者的气息、呻
吟,以察元气之盛衰及病痛之所在。问诊以明悉起病的原因及其病情变化,
并以明代医家张介宾“ 十问歌” 的内容予以阐发,如问生活起居、嗜欲情绪
等。切诊则以脉诊为主,详述其切脉部位、指法及辨脉法。在介绍各种脉象
时,仿李时珍《濒湖脉学》的体例,列述了三十种脉象的形状、鉴别要点及
主病等。详而不繁,简而不漏。
林氏博釆众家之长,能结合病理说明原理,结合诊断介绍治法,善于鉴别异
同。如对“ 面赤” 的辨析,指出面赤有虚有实,实症面赤不独为热,也有寒郁
而面赤者,戴阳症、劳瘵都为虚证,亦有面赤,不可不辨。如在书末“ 管窥
附余” 一卷中,重点分析浮、沉、迟数等脉,启发读者对这些脉象须认识其
常变,作为辨治时的参考。
另外,书中紧要处大多编为四言诀,便于诵记,亦便于流行。
本书有清代的各种刊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年有排印本出版流行。
89真求脉理
清· 黄宫绣(字锦芳)著,成书于1769 年。
全书三卷。卷一为“ 新著脉法心要” ,其中对于诊脉部位,各种脉象的主病,
都有较详的介绍,并引据各家论说加以申述。卷二为“ 新增四言脉要” ,所谓
四言脉要,为宋人崔嘉彦所作,黄氏认为有驳杂未清之处,故加以注释阐
发。卷三为“ 十二经脉歌” 、“ 奇经脉歌” 。末附” 脉要简易便知” 。
本书可谓一部临床脉理学,尤其在卷二中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及自己的脉学心
得,阐述脉象的机理及与临床见证的关系,有很多皆为经验之谈。如:“ 四
时百病,胃气为本” ,黄氏注曰:“ 凡病诊得脉缓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
小,不疾不徐,意思悠悠,便为胃气。不拘四季,得食则生,不得则死。今
人混将时令克应推循过极,殊失胃气之本矣” 。同时对脉法中某些比较重要
的问题亦作了扼要的叙述。本书是一部较为实用的脉学书。
本书有195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流行。
90三禅指
清· 周学霆(号梦觉道人)著,成书于1827 年。
全书三卷,为脉学专著。自“ 总论” 以下,共设八十一个论题,具体说明诊脉
的部位、方法以及切脉诊病等问题。周氏论脉,以“ 缓脉” 作为正常脉,指出
医生首先应精熟缓脉,然后才能体会到各种病脉。并以浮、沉、迟、数为四
大纲,共列二十七脉,包括微、细、虚、实、长、短、弦、弱、滑、涩、
芤、革、紧、散、濡、牢、洪、伏、结、促、动、代脉。周氏善于用对比的
方法分析各种脉象的不同点,如“ 微” 与“ 细” 对,“ 虚” 与“ 实” 对等,便于读者理
解掌握。由于周氏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论述各病时,能以脉诊紧密联系病
因、病理、症候以决定治法和方药,这种具体结合方药治疗的脉诊专著,使
读者易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也有利于脉学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周氏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较重,认为在短暂的切脉过程中,患者全身的脉
症都可以在医生的三个手指的感觉上反映出来,而这又“ 全凭禅悟” 所得,故
名《三指禅》。
本书有清刻本及近代石印本十余种,以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为流
行。
91华精脉学
清· 昊崐(字山甫,号鹤皋)著,约成书于清末。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分述取脉八式;寸关尺义;六部所主;五脏浮沉;
取脉有权;五脏经脉;五脏病脉;五脏死脉等共十三条。下卷分述脉位法天
论;大小肠脉在两寸间;三焦脉在右尺辨;寸口者脉之大会;脉有神机;三
部九候等共五十条。论述简明扼要。
本书颇有价值的是脉案书写格式,如其中记载:一书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占
运气与方宜也;二书其人年之高下,形肥瘦长短,色之黑白枯润,声之清浊
长短,用以合脉也;三书其人之苦乐病由,始于何日,占七情与久近也;四
书初时病证服某药,次服某药,再服某药,某药少效,某药不效,用以斟酌
己见也;五书时下昼夜孰甚,寒热孰多,喜恶何物,脉之三部九候如何,用
以辨气血,察阴阳脏腑,并以之合年形声色病证也。亦引经旨以定病名,某
证为标,某证为本,某证为急当先治,某证为缓当后治,某脏当泻,某脏当
补,以示辨症有据,选方正确也。七书当用某方加减某药,某药补其脏,某
药泻其脏,君臣佐使之理,吐下汗和之急,一一详尽。八书某郡医生某某
拟,以示病家对自己医术之检验和自己之负责也。这些论点,直到今天临床
上仍有其实用价值。
本书民国26 年由桐乡张文冲校订,上海中医书局出版。
92究研舌诊
陈泽霖、陈梅芳编著,刊于1965 年。
全书四章。第一章为概说,叙述舌诊的发展概况、临床意义、舌诊的诊察方
法及舌下望诊法。第二章介绍舌诊的研究方法,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舌诊的研
究方法和资料。第三章为正常舌脉,介绍了正常舌象的形态和变异,以及舌
的解剖、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第四章为病理舌象,有淡白舌、红绛舌、青
紫舌、白苔、黄苔、黑苔等。每种舌象都附有临床分析若干例,并讨论该种
舌象出现的有关因素。最后附录前人的一些察舌辨证用药经验。书中附有插
图及彩色照片图一百余幅。作者广收中西医有关舌诊的文献及科研成果,运
用现代医学知识,阐述各种舌象的形成机制,系统整理前人对各种舌象分类
方法及临床意义的见解,并对每一种病理舌象加以观察和分析,是一部初学
者较好的舌诊参考书,也是运用现代医学知识,解释舌诊的一次尝试。
本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 年初版,1982 年第2 版。
93草本四、
94草神经农本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约成书于
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中辑录而
成,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三种辑本:一是孙星衍等辑本(清嘉庆四年),二是
顾观光辑本(清道光二十四年),三是日本· 森立之辑本(1852 年)。
本书总结了秦以前药物学成就,首为序例,总论药物理论及配伍规律。次载
药365 种,分上、中、下品三大类,上、中品各载120 种、下品载125 种。对
每种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等都作了叙述。其中以植物药
为最多,计有252 种,动物药67 种,矿物药46 种。上品一般是无毒或毒性较
小,多为补养类药物;中品多为补养而兼有攻治疾病作用的药物;下品大多
数具有毒性而专用于攻治疾病的药物。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
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简明地记载了各类药物的正名、别名、产
地、性味、功能、采集时间和炮制贮藏等方法。
书中所记载的药物功效,大多是正确的,如当时所用的下药大黄、芒硝、巴
豆等,解热用葛根、黄芩、知母、桂枝、麻黄、柴胡等,吐用瓜蒂、栀子
等,直到现在仍在应用。其中大黄、芒硝、巴豆和麻黄已成为世界通用的
药,大黄自十五世纪至十九世纪为我国出口药物之一,麻黄平喘尤具卓效,
可见现代医学的成就受赐于我国祖先的智慧者甚多。至于止痛镇静用附子、
杏仁,其中杏仁是现代世界上仍然通用的镇咳药,附子为公元前七世纪已发
现的毒药。其次有利尿作用的茯苓、泽泻、健胃用的姜、甘草、枣、葱白、
陈皮,治痢用的白头翁、黄连、抗疟用蜀漆,治疥癣用水银、硫磺等一直为
现代应用,而且确有疗效,至今仍被科学实验所证明。
本书奠定了我国本草学的基础,以后历代本草均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充实和发
展,是学习和研究本草学的必读文献。
1963 、1982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了清代孙星衍辑本。
95炙雷论公炮
南朝刘宋· 雷敩著,清· 张骥辑。约成书于公元五世纪。
全书共三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炮炙学专著。它详细论述了中药制
剂学的基本理论,并对三百多种药物的炮炙加工方法,作了具体介绍。首先
明确指出各种炮炙方法的概念及其操作步骤。如:所谓“ 炮炙” ,就是采用一
定的方法,“ 煅炼” 药品,使其性质发生一定的改变。而由雷氏首创的方法有
炮、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熬、露、摋、爁等十
七种,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在讲到具体制法时则说:炮者,置药物于火
上,以烟起为度也,如炮姜根之类。爁者,火焚也。煿,炒也,迫于火上。
炙,俱火烧也,如炙甘草之类。煨者,以药置火灰中,煨之使熟也。煅者,
置药物于火上烧,令通红也,石类、介类多用此法。炼者,药石用火久熬
也。制者药性之偏者、猛者,制之使就范围也。有水制、姜汁制、童便制、
蜜制等多种制法。本书中记载了当时炮制技术方法。
本书原书早佚,其内容多散见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雷公炮炙
药性赋解》等书中。直室晚清张骥方将散见于各书中的有关内容重新辑集而
成此书。
本书不仅是我国早期中药炮炙的规范,而且对现代中药的炮制工艺仍有重要
的指导价值,不失为一部重要参考书。
本书有1932 年成都义生堂刊本流行。
96集本注草经
梁· 陶弘景(字通明)注,成书于494 年。
本书是以《神农本草经》残卷与陶氏《名医别录》综合编辑而成。全书共七
卷。第一卷为序录,论药物之源与病名之诊。第二卷为玉石。第三、四、五
卷为木部。第六卷为虫兽。第七卷为果菜米谷及有名未用诸药。以上玉石、
草木合计为三百五十六种;虫兽果菜米食合计为一百九十五种;有名未用者
一百七十九种,共计收集药物七百三十种。
本书特点颇多:第一,采用朱墨间写的方法,将《本草经》的原文区别开
来,新颖醒目。同时创用朱墨点记药性代替注文:“ 朱点为热,墨点为冷,
无点为平” 。其次,按照药物的天然来源,制定了新的分类方法,从三品分
类发展到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大类,是药物分类
的一大进步。再次,陶氏重视药性,不局限于《神农本草经》所说的药有五
味,把药性详细地分成寒、微寒、大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等八
种。如硝石,在《神农本草经》为寒,而本书则为大寒,提高了对药性的认
识。
本书在药物产地、采集时节、形态鉴别、和真伪鉴别方面也有较详的记载。
在中药制剂方面,记述了丸、散、膏、丹、汤剂、酒剂等多种剂型,对制剂
的操作规程也有较多的阐发,为后来的中药制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
药物的煎服方法也有详细而科学的论述。
《本草经集注》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但其多数药物至今仍为临床常用之
品,书中所载药物比《神农本草经》增加了一倍。所增药物中除有常用药物
如枇杷叶、芦根、豆豉外,还有一些特效药物,如槟榔治“ 寸白” (绦虫)、
栝蒌治消渴,茵陈治黄疸,牵牛子疗水肿,木瓜治脚气,枳节疗脚痹,苦楝
皮祛蛔虫等。
陶氏不仅重视本国药物的研究,还注意收集国外有效的药物,如槟榔、葱、
蒜、檀香、乳香、苏合香等。这对后世药物学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
97用。
该书早已遗佚,现仅存有敦煌残卷两种。但其主要内容被辑录在唐《新修本
草》、宋《证类本草》和明《本草纲目》中,故得以保存流行。现有尚志钧
辑本为流行本。
98草本新修
唐· 苏敬等撰。成书于659 年。
本书简称《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全书有正文、图
和图经三部分,共五十四卷,惜图及图经两部分早已失传,仅存正文部分三
十卷,专言本草,现存正文部分但又残缺不全(缺卷一、二、六、七、八、
九、十、十一、十六)。
现存版本卷目的内容:卷三、四、五为玉石部上、中、下品。卷十二至十四
为木部。卷十五为禽部,卷十七为果部,卷十八为菜部,卷十九为米部,卷
二十为有名未用。全书共收载药物八百五十种,详细论述了药物的性味、主
治、用法及产地良劣,采集时间等。
本书最初由苏敬(恭)撰成,表请修定,唐高宗李治诏命李勣、长孙无忌等
廿二人共同编纂。书刊行后很快流传全国,直至宋代《开宝本草》问世后,
才逐渐取代它的地位。本书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公元713 年,日本已见
手抄本,而且官方规定为学医的必修书之一。
书中保存了不少古本草著作的条文,系统总结了唐以前药物学的成就。其正
文部分,是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删补增辑而成。作者发现在这以前的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两书中都存在一些混乱和错误,如牡荆和蔓
荆混为一物,钩吻和黄精误为同类,铅锡不分,柚橘不辨等,于是便一一加
以更正。除了纠正名实外,对药性的寒温、主要功用,采收季节都有错必
纠。全书增加新药一百一十四种,合成八百五十种。每种药物及其图样,都
是由政府向全国征集而来。因此,不仅增加了药品的数量,还充实了大量民
间药物学知识。因此,本书搜罗药物广泛,考定真实,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这是当时同类书籍无可比拟的。直至今天,许多药物仍被广泛地应用。如薄
荷:“ 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 芦根:“ 疗反胃呕逆,不下食,胃
中热,伤寒内热。” 蒲公英:“ 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之及封之,立消” 。椒
目:“ 治腹水胀满,利小便” 等等。此外,还有新增的诃黎勒、鹤虱、大蒜、
血竭、姜黄、胡黄连等疗效亦均得到证实。
99本书正文在唐以后被收录于《证类本草》等书中。经后人回复重辑,目前可
见的《新修本草》有:一为1955 年群联、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纂喜庐
丛书之二》,后由上海科技出版社于1959 年影印出版。二是日本冈西为人
所辑的《重辑新修本草》,1964 年台湾出版了单行本,1978 年由日本学术
图书刊行会出版。三为1981 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岀版的尚志均辑校本。
100草急备史本证经类
宋· 唐慎微(字审元)著,成书于1086 年。
本书简称《证类本草》,是我国本草学中一部重要文献。全书30 卷,载药一
千四百五十五种。卷一至卷二为序例,收载宋以前著名药物著作的序言及有
关药性的论述。卷三至卷三十分别载玉石、草、木、人、兽、禽、鱼虫、
果、米谷、菜部;及经外、有名未用草木类药物。
本书特点是广搜博采,内容丰富。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的成就,纂集了
《神农本草经》以后的备种主要本章著作如《嘉祐补注本草》、《图经本
草》、《唐本草》、《藏器本草》、《食疗本草》的内容,收其所遗药物五
百余种。还收辑了经史传记,佛经、道藏等书中的有关药物资料,选辑书目
达二百四十七种。自六朝至宋的方书,如陈延之的《小品方》,范东阳的
《范汪方》,葛洪的《玉函方》,释僧深的《深师方》,甄立言的《古今录
验方》,崔知悌的《崔氏方》,孟诜的《必效方》,薛弘庆的《兵部手集
方》,僧文梅的《梅师方》等均已亡佚,这些资料惟《千金要方》、《外台
秘要》二书及本书得以保存。故实是研究六朝、唐、宋亡佚方书的重要资
料。
本书对本草学的基本理论,及各种药物的名称、药性、主治、产地、采收、
炮制和附方等记述颇详。绘图也精致清晰,实是有本草书以来最为完备的。
在明代《本草纲目》刊行前,上下五百年,一直作为研究本草的范本。直至
现在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在宋大观三年经医官文晟等重修,作为官定本刊行,
改名《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到政和六年,又经医官曹考忠重加校定,再次
改名为《政和新修证类备用本草》。后于宋· 淳祐九年,由平阳张存惠将寇
宗奭的《本草衍义》随文散入书中,作为增订,改名为《重新政和经史证类
备用本草》。
本书有195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流行。
101义衍本草
宋· 寇宗奭著,成书于1116 年。
本书是本草学中一部有特殊价值的著作,作者寇宗奭对本草学很有研究,他
认为当时及宋以前的本草书,如《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唐《新修
本草》、宋《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和《政和证类本草》等均有疏
误和释义不明之处,故考诸家之说,并参酌自己的经验,对以上各书未能详
尽的四百七十种药物,详加辨释和补充,撰辑成书。
全书二十卷,首列序例三卷,阐述药物发展史及本人的学术思想。次载药品
十七卷,所列药目四百七十种,其中玉石类69 种,草类126 种,木类80 种,
兽禽类45 种,虫鱼类62 种,果类34 种,菜类31 种,米谷类23 种。除此,尚
在各条中有兼述的药物八故全书载药计五百七十余种。
本书的价值在于把古代药物的性味、效验重加补充说明,如对陶隐居药分
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提出:“ 性寒热二种,何独
见遗?如寒可去热,大黄、朴硝是也;热可去寒,附子、肉桂之属是也,今
特补此二种,以尽厥旨” 。这样药物的性能则更加完全。
本书对药物的论述,除补未备外,对于药物的产地、形态、采收、鉴别、炮
制、制剂、性味、功效、主治、禁忌等各个方面,亦作论述,意在用以鉴别
药物的真伪,尤其是作者对于本草各条的考订,不仅是引诸家之说,以书为
证,而且主要根据实际观察和临床实践进行考订,同时加以辨证与解释,且
有很多的发明,如水味不因菊花而香,鼹鼠不能遗溺生子,玉泉为玉浆之
伪,蘭花为蘭草,卷丹为百合等,都以亲身体验来证明,这对后世研究本草
的学者和医家,有很大的帮助。故流传很广,影响较大。
1957 年商务印书馆有排印本出版。
102本式药府藏标
金· 张元素著,约成书于1234 年。
本书不分卷,内容系根据《灵枢· 经脉篇》中所载五脏、六腑及三焦之本
病、标病、证候以及虚补实泻等原则,对相应的药物,作了系统的整理。如
肺实宜泻,而泻又依不同病情选用不同药物,如泻水用灌泻、葶苈等;除湿
用半夏、苡仁等;泻火用石膏、知母等;通滞用枳壳、木香等。书中辨证从
虚实寒热着眼,施治以温凉补泻为指归。脏腑病的治疗除了“ 实者泻其子,
虚者补其母” 的原则和用药外,还有其它各种具体用药法。如肝有余泻之,
不足补之,本热寒之,标热发之。心实泻之,神虚补之,本热寒之,标热发
之。脾土实泻之,土虚补之,本湿除之,标湿渗之。肺气实泻之,气虚补
之,本热清之,本寒温之、散之。肾水强泻之,水弱补之,本热攻之,本寒
温之,标寒解之,标热凉之。胆实火泻之,虚火补之,本热平之,标热和
之。胃实泻之,胃虚补之,本热寒之,标热解之。大肠实则泻之,肠虚补
之,本热寒之,本寒温之,标热散之。小肠实热泻之,虚寒补之,本热寒
之,标热散之。膀胱实热泻之,下虚补之,本热利之,标寒发之。三焦实火
泻之,虚火补之,本热寒之,标热散之。命门火强泻之,火弱补之,精脱固
之。在上述藏府病变用药大法之下,列举种种药物,可以开拓临床处方用药
的思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书无单行本,采录于《本草纲目》,后经高邮赵双湖增补,并加按语,辑
入《医学指归》中。后又收于建德周学海的《周氏医学丛书》中。再后又经
张山雷予以补注,书名《藏府标本药式补正》。
103药赋性珠珍囊
金· 张元素著,成书于1234 年。
本书一名《洁古老人珍珠囊》,原书已佚,今仅存辑入《济生拔萃》的节录
本。不分卷,首载113 种药物的阴阳寒热,性能主治、归经宜忌,其次也述
了君臣佐使配伍方法等。内容简略,是一部指导临床用药的专书。
张氏从气味厚薄,升降浮沉将药物分为五类:
1. 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防风、羌活、
升麻、柴胡、葛根、威灵仙、细辛、独活、白芷、鼠粘子、桔梗、藁本、川
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芥、薄荷、前胡之类属之。
2. 热浮长: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黑附子、干
姜、川乌头、良姜、肉桂、桂枝、草豆蔻、丁香、厚朴、益智仁、木香、川
椒、吴茱萸、茴香、玄胡索、缩砂仁,神曲之类属之。
3. 湿化成:戊土本气,平;兼气,温凉寒热,以胃应之。己土本味,淡;兼
味,辛甘咸苦,以脾应之。黄芪、人参、当归、熟地黄、半夏、白术、苍
术、橘皮、青皮、藿香、槟榔、京三棱、阿胶、诃子之类属之。
4. 燥降收:气之薄者,阳中之阴,味厚则泻,酸苦咸寒是也。茯苓、泽泻、
猪苓、滑石、瞿麦、车前子、木通、五味子、桑白皮、天冬、麦冬、犀角、
乌梅、地骨皮,枳壳、琥珀、连翘、枳实之类属之。
5. 寒沉藏,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泻,酸苦咸寒是也。大黄、黄柏、
黄芩、黄连、石膏、龙胆草、生地、知母、防己、茵陈、朴硝、栝蒌皮、牡
蛎、玄参、苦参、川楝子、香豉、地榆、栀子之类属之。
张氏还发明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学说。李时珍认为:“ 《珍珠囊》大扬医
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 本书收入《济生拔萃》丛书中。
104草本汤液
元· 王好古(号海藏)著,成书于1264 年。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药性总论部分,首刊“ 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
说明各药性味对人体的影响,从而概括地介绍用药原则;次叙“ 药类法象” ,
“ 用药心法” ,系引用李东垣有关药物论说。后附五宜、五伤、七方、十剂等
内容,乃王氏用药宜忌和方剂配伍的研究心得。中卷及下卷分论药物,共收
药凡238 种。分为草部、木部、果部、菜部、米谷部、玉石部、禽部、兽
部、虫部等九类。每药各有气味、性能、主治等项。所论除引用《神农本草
经》以下各家本草书外,又增入了李东垣、张元素等的学说,概括了宋元时
代的本草学成就。
本书的体例特点约之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药物的分类排列,按本草诸药
配合三阴三阳十二经络,仍以主病的为主,次以佐使臣应。如太阳经首列桂
枝、麻黄,继述桂、麻二汤的其余药物;阳明经先列石膏,后述白虎汤的其
余药物;少阳经则先列柴胡,随之论黄芩、半夏诸药。其论药性均根据药物
归经的特点,结合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等性能予以发挥。并附引
了有关各家的论述。
王氏说:“ 《素问》被公认为医方之祖,但不知轩歧之书实际出于神农本
草。殷代伊尹以本草为汤液;汉张仲景又推广汤液为大法,这是医家的正
学。” 因此名其曰《汤液本草》。王氏虽师从李东垣,对李氏劳倦内伤学说
有所发展,以为不论外感内伤均有内因,然后成病。辨证论治则扩充张仲景
六经分证的应用范围。
《汤液本草》收药虽仅二百余种,但在本书“ 珍云” 部分可以看到《洁古珍珠
囊》的原始内容,实属可贵。对于药性的注释合理,发挥得宜,被后世本草
书所引证的较多。如甘草“ 吐肺痿之脓血,消五发之疮疽。甘味入中,有升
降沉浮,可上可下,可外可内,有和有缓,有补有泻,居中之道矣。仲景附
子理中汤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恐其速下也,此缓之之
意。小柴胡有柴、芩之寒,参、半之温,用甘草和之;建中汤用之,以补中
105而缓脾急;封髓丹用之,以缓肾急而生元气乃甘补之,又能引诸药直至病
所,以甘味入脾,归其所喜,此升降浮沉之理也” 等等。
《四库全书提要》说:“ 本书所列,皆从名医试验而来,虽为数无多,而条
例分明,简而有要,亦可云适乎实用之书矣。”
本书收入《医统正脉》丛书中,198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点校本出版流
行。
106目纲本草
明· 李时珍著,成书于1578 年。
本书系编取《神农本草经》以下诸家本草,历时三十余年,荟粹成书,它总
结了明以前的医药经验,成为祖国医学遗产重要文献之一。全书共五十二
卷。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
兽、人等十六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即水部二类,火部一类,土部一类,金
石部五类,草部十一类,谷部四类,菜部五类,果部六类,木部六类,服器
部二类,虫部四类,鳞部四类,介部二类,禽部四类,兽部四类,人部一
类,计六十二类。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新增加药物三百七十四种。
附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插图一千余幅。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的药物学巨
著,而且是一部具备了初期植物形态分类学内容的伟大著作。
李时珍鉴于过去的《本草》“ 品数既繁,名称多杂” ,有同一药物误为二物,
也有二物混为一种的;甚至“ 草木不分,虫鱼互混” 。为了纠正这些错误,他
博览群书,广采众长,引据了历代诸家本草八十四家;古今医家书目二百七
十七家,还阅读了大量的古今经史资料,共达八百多部。
李氏勇于科学实践,坚持实事求是,除了广泛参考文献,还深入调查研究,
虚心向农民、猎户、渔民、樵夫、药农、铃医请教。并且不知疲倦地爬山涉
水,进行实地考察药用植物,解剖药。用动物,采掘和炼制药物。安徽、江
苏、江西、湖南等省都踏遍李氏的足迹,在掌握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实践知识
后,进行“ 删除繁复,补充缺漏,纠正讹误” 的艰苦工作,三易其稿,终于完
成了这部宏伟巨著。
本书的论述特点是,在正文前先列总目、附图。每药标以正名、释名,次列
集解、辨疑、正误、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体现了纲目分明,条理
清晰,考证确切,论据充分,方药结合。同时纠正了不少过去本草的错误,
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反映了他的临床经验和朴素的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107《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十六世纪以前药物学方面的光辉成就,丰富了祖国
医药学宝库,同时对矿物学、化学、地质、天文等学科也作出了突出的贡
献,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有重要地位。本书从明· 万历24 年刊行以来,成为
医家必读之书,而且国外也纷纷翻译学习。1606 年传到日本,1783 年被译
成日文,相继传至欧洲。据近人李涛所考,《本草纲目》一书已有拉丁、
法、俄、英、德、日与汉七种文字流行于世。它已不单是祖国医药宝库的一
颗明珠,而且也是世界药学方面的一份珍贵财富。
1957 年、195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1982 年有刘衡如点校本为流
行。
108法大炮炙
明· 缪希雍(字仲醇)著,成书于1622 年。
本书是一部中药炮制修治方面的专著。全书不分卷,分水部、火部、土部、
金部、石部、草部、木部、果部、米谷部、人部、兽部、禽部、虫鱼部等十
四类,叙述了四百多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每药之下,列有出处、采集时间、
良劣鉴别、炮制材料、操作程序以及炮制后贮藏法等项。此外,还分别论述
了各药炮制前后在药性上的变化,从而说明不同的治疗作用。卷末所附《用
药范例》,对制药、煎药、服法等也有详细记载。如“ 生地黄大如指者良。
酒洗晒干,以手掰之有声为度。将酒拌匀,置瓷瓮内包固,煮熟一昼夜,即
为熟地黄。恶贝母,畏芜荑,忌葱蒜、萝卜。制地黄勿犯铜铁器” 等等。
本书所述内容皆出自《证类本草》,除对中药专业人员有指导作用外,对临
床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1956 年人民卫生岀版社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109原草本崇
清· 张志聪(字隐庵)、高士宗纂集,成书于1663 年。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列上品125 种,中卷列中品120 种,下卷列下
品120 种。作者运用五运六气之理,诠释《神农本草经》,以此阐明药性。
他说:“ 本五运六气之理,辨草木金石虫鱼禽兽之性,而合人之五脏六腑十
二经脉,有寒热升降补泻之治……。有春夏秋冬长夏之五时。其形有青黄赤
白黑之五色。其气有臊焦香腥腐之五臭,其质有酸苦甘辛咸之五味” 。认为
药物是天生万物之一。从五行、五色、五味、五气等方面进行研究,便可以
执简驭繁地拿握药性与功用。例如茯苓条下注云“ 茯苓,本枳木之精华,借
土气以结成。故气味甘平,有土位中央而枢机旋转之功。禀木气而枢转,则
胸胁之逆气可除也,禀土气而安五脏,则忧郁惊恐悸之邪可平也。里气不和
则心下结痛,表气不和,则为寒为热,气郁于上,上而不下,则烦满咳逆,
口焦舌干;气逆于下,交通不表,则小便不利。茯苓位于中土,灵气上荟,
主内外旋转,上下交通,故皆治之。久服,安肝脏之魂,以养心之神,木生
火也;不饥延年,土气盛也。”
对于药物的采集炮制,亦根据运气之理,提出了“ 司岁备物” 的主张。这对保
证药物质量,理高疗效有重要意义。如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司岁,则多备温
热之药;太阴湿土司岁,则备甘润之药。因药物得其主岁之气运则效力更
专。药物的炮制,亦宜以助其药力为准则,如黄连水浸、附子火炮都是为加
强药物的作用。张氏对药性理论的阐述,对药物的采集、炮制、应用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
本书收入1896 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医林指月》丛书中。
1 10要草本备
清· 汪昂(字讱菴)著,成书于1694 年。
全书共八卷。分草部、木部、果部、菜部、金石水土部、禽兽部、鳞介鱼虫
部、人部八类,收载药物计四百七十八种。
汪氏鉴于古今本草著作不下几百家,其中《本草纲目》考究渊博,但卷帙过
繁,备而不要;《本草蒙荃》、《本草经疏》等颇有精义,但文句拘于对
偶,说理又太繁琐;在发明主治、制方之理方面虽有长处,但不详道地、修
治与药物真伪的鉴别,常用药物收得太少,因而收集诸家本草,以《本草纲
目》和《本经疏证》二书为主,取其中最常用的478 种药物加以删节补正,
编成是书,特定名曰《本草备要》。
本书首列“ 药性总论” 一篇,槪括论述了五味五气所入;气味之阴阳属性及效
用;药之升降浮沉;不同形态的生药和根、茎、枝、叶、花的不同功效;五
脏所欲和补泻意义;六淫主治所宜;五行生克与五行所伤;药物命名涵义;
产地与功效的关系;药物炮制与用法大义。每药项下,阐述药之性味、归
经、功效、主治、禁忌、七情配伍、用法。有的药物还注明毒性、饮食宜
忌、同种药物的不同名称及功效等。
本书的特点是扼要通俗而又实用,体现在以下方面:1. 收载常用药,不收冷
僻药物。2 。记述药性既概括又具体,突出主要用途。如麻黄“ 治痰哮气
喘” ;石膏“ 治发斑之要药” 等。3. 功效相近的药物有比较,如蒲公英“ 泻热解
毒” 、,白翁“ 泻热凉血” ,猪苓“ 行水利湿与茯苓同而不补,耗津液,多用损
肾昏目。” 瞿麦“ 降心火、利小肠,逐膀胱邪热,为治淋要药” ,海金砂“ 除小
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五淋茎痛” 。等等。
本书虽专论本草,必参之以论证,将治疗学与药物学融于―炉,使读者既明
理义,又切实用。故三百年来流传不衰。
本书以1954 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为较常见。
1 1 1原经本逢
清· 张璐著,成书于公元1695 年。
全书共4 卷。分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
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木、乔木、灌木、寓
木、苞木、服器、虫、龙蛇、鱼、介、禽、兽、人等三十二部。书中收录药
物,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另加各类常用药物共七百余种。
本书所录药物均先明药性、功能、主治、炮制、产地。继之凡属《神农本草
经》所载之药,即行录其原文,次则广引诸家之说并参以作者本人的见解及
临床心得,加以阐释发挥。书中对于药物的治疗功过的论述颇多发明。指
出:药物功效因配伍不同而不同,如白蔹,同地肤子同用治淋浊失精、同白
芨同用治金疮失血,同甘草同用解狼毒之毒。独活升中有降,能通达周身而
散风胜湿,与细辛同用厥阴头痛目眩。他主张:药物配伍要互监互制,如吴
茱萸,“ 椒性善下,茱萸善上,故服茱萸者有冲膈、冲眼、脱发、咽痛、动
火、发疮之害。其治暴注下重、呕逆吐酸、肝脾火逆之征,必兼苦寒以降
之。” 本书还十分注意药物的个性,如苏子:“ 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性能
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但性主疏泄,气
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张氏还强调临床用药应注意患者个体的差异,如苏合香“ 能透诸脏窍,辟一
切不正之气。凡痰积气厥,必先以此开导,治痰以理气为本也。凡山岚瘴湿
之气袭于经络,拘急弛缓不均者非此不能除。但气燥气窜,阴虚多火人禁
用。”
《四库全书提要》说“ 时珍书多主考订,希雍书颇喜博辨,璐书则惟取发明
药性,辨别功过,使制方者易明。” 是对《本经逢原》的最好说明。
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排印本岀版流行。
1 12新草本从
清· 吴仪洛(字遵程)著,成书于1757 年。
本书为订补《本草备要》而作,全书十八卷,收录药物720 种,分草木、
果、菜、金石、水、火、土、虫、鱼鳞介、人等九部。部下分51 类。每药述
气味、归经、功用、主治、修洽、禁忌、产地、优劣、相须相使及恶、畏、
反、杀等项。
本书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药材产地与药物质量的关系,如曰白术以野生术最佳,为“ 味重金浆,
芳踰玉液,百邪外御,六腑内充” 。其次是于潜术,再次是狗头术。栽种的
白术中推浙江天台产为好,而江西术最为苦劣。细辛:“ 北产者细而香,南
产者稍大而不香。” 黄连:“ 雅黄、马湖连最佳,云南连、古勇连次之,水连
头又次之。新山连、土连、鸡屎连服之害人,云锦连不入药。”
2. 重视药物真伪的鉴别,强调当时药铺某些药材中多夹杂品种,必先拣净方
可应用。如柴胡中夹杂白头翁、小前胡、远志苗、丹参等;花草子伪充沙苑
蒺藜等等。
3. 着重观察外形来确定药物,如沙参体虚无心而味淡,桔梗体实有心而味
苦,党参体实有心而味甘,土人参体实有心而味甘淡,人参体实有心而味甘
微带苦,自有余味。
总之,本书体现了吴仪洛从实际出发的治学态度,颇值得医者学习。其繁简
适中,颇切实用,较之《本草备要》更为完善,故很有价值,至今在本草书
中仍占有相当的地位。
本书以1957 年上海卫生出社版铅印本为常见。
1 13草配得本
清· 严洁(字西亭)等撰,成书于1761 年。
全书十卷,附《奇经药考》一篇。书中选《本草纲目》中药物647 种。按
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竹、服帛、虫、鳞、介、禽、
人等分类。每药介绍性味、归经,主治,而以评述各药之间相互配合应用为
重点,并附炮制及禁忌等事项。
本书特点在于评述药物配合应用,订出得、配、佐、和四例,故书名《得配
本草》。后附“ 奇经药考” ,列药43 种,简介药性归经等问题。
曹炳章说:“ 药不可以独用,病不可以泛治。” 本书专研古方,先辨药以明其
体,次详治以达其中,其旨在得一药而配数药,一药收数药之功。配数药而
治数病,数病仍一药之效。以正为配,或以反为配,运用之妙出乎异常。凡
读是书者,皆能知其药即知病,知其病即知其所以能治病之道。
1957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出版流行。
1 14纲遗目拾本草
清· 赵学敏(字恕轩)著,成书于1765 年。
全书共10 卷。卷首列序例、正误。以下依次列水部、火部、土部、金部、石
部、草部、木部、藤部、花部、果部、谷部、蔬部、器用部、禽部、兽部、
鳞部、介部、虫部。共载药九百二十一种。
本书是赵学敏的代表作,花了四十年时间而写成。因其参照《本草纲目》之
体例,收载《本草纲目》未收录的新品种编辑成书,故称“ 拾遗” 。书中广泛
引用了多种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临床心得分别予以介绍,同时还发
掘了民间验方和当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并对药房配方、诸书引用的药材也
广加采摭。
本书除增补《本草纲目》中未收的药物外,对李时珍原书记载有误或不详之
处均一一加以订正。如《纲目》中无藤部,藤部药归入蔓部,而赵氏设立藤
蔓部。又《纲目》中无花部,花类药附入木部,而赵氏独立花部。同时将贝
母分为川贝、象贝,大枣分为南产北产等,都比《纲目》翔实。
本书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药物学成就。临床常用药物中,如太子参、冬虫夏
草、鸦胆子、千年健、银柴胡等,则首见于《拾遗》。同时书中所载的民间
草药,多系有效验者,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如白毛夏枯草、千里光、万年青
等,临床医师多喜用。另外,书内还收录了国外药物,如西洋参、东洋参、
烟草、鼻烟等五十余种。
总之,本书是对《本草纲目》的进一步完善,它在我国本草学的发展中起了
一定的促进作用,临床中亦有实用价值。
1955 年商务印书馆有排印本出版,198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标点本出版流
行。
1 15真草本求
清· 黄宫绣(字锦成)著,成书于1773 年。
全书共十卷,分上下两编,共载药物520 种。上编一至七卷,按药物之品性
分为补、涩、散、泻、血、杂、食物七类。各类又分若干子目,如散剂中分
散寒、散热、吐散、平散等。这种分类便于对药性的辨析,有助于临床应
用。各类中对药物的形态、性味、功能、主治及禁忌等记载颇详。下编八至
十卷,分列“ 脏腑病证主药” ,“ 六淫病证主药” ,“ 药物总义” 等三部分,概括介
绍了每味药物的临床应用。
本书论述药性,皆从气、味、形、质四方面逐一推敲,不轻易沿袭前人的陈
说。对每味药的临床疗效,又多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加以阐述。如述“ 刘寄
奴” 一药,除点明其具有破瘀通经的作用外,还指出该药可用于金疮出血。
此外,对于一些相互类似而易于混淆的药物,均一一考订详明。
此书总结了前人有关本草学的经验,其分类独特,从临床角度出发,药性对
应病证,如补药中有温中、补火、滋水,温肾的不同,这对于临床治疗虚
证,既方便又实用,特别是对于初涉临床的人更有指导价值。
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 16证经本疏
清· 邹澍(字润安)著,刊于1837 年。
全书共十二卷。收录药物一百七十三种。其中石类药二十五种,草类药七十
五种,木类药二十三种,人类药三种,兽类药七种,禽类药三种,虫鱼类药
十四种,果类药六种,谷类药十一种,草类药六种。
本书用分析古医方中药物配伍的理论以注释《神农本草经》。参以《伤寒
论》、《金匮要略》、《千金方》,《外台秘要》以及金元诸家,并兼取六
经、五雅、诸史、说文,旁及道经、佛书,群芳谱名人等有关药物之论说,
疏明《神农本草经》之本意,并交互参证。同时对各药功效的阐述,密切结
合临床,某证宜某药,某药适某证,分析古方配伍,如书中论白术治眩晕:
“ 白术治眩,非治眩也,治痰与水耳,有痰与水何以能使人眩?盖眩者,神
之功,神依于心,心恶水,水盛则心神摇,成为眩。譬如人在舟中能发眩
也……” 。可窥见本书之特点。
本书对研究古代方剂及《神农本草经》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以1873 年友经堂重刊本较为流传。
1 17思本录辨草
清· 周岩(字伯度)著,成书于1904 年。
治病主要取决于辨证和用药,会辨证而不会用药,不仅达不到治病的效果,
反而会促进疾病的恶化。作者有鉴于此,特搜集常用药物128 种,按《本草
纲目》编次排列,并主要依据《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的文义,对这
些药物的性能和在临证中的应用,加以精辟的解说。同时,还广引历代名家
之注解,凡有异议之处,均一一加以分析和辨正,故名“ 思辨录“ 。
周氏认为:“ 读仲圣书而先辨本草,犹航港绝潢而望至于海也。夫辨本草
者,医学之始基,实致知之止境,圣人列明辨于学问思之后,其功自非易
致。” 本书结合临床阐发药性,独具特性,同时指出各家的讹误,如石膏,
周氏认为其性味辛甘寒,功能解肌。《别录》于石膏解肌发汗连称已属不
妥,而王海藏谓石膏发汗,朱丹溪谓石膏出汗,皆哄空文附和,未能实申其
义。” 又如芍药,“ 若用为补剂,必配合得宜,……殆善师成无己酸以收之,
甘以缓之,酸甘相合,用补阴血,敛逆气、除肺燥之意耳。此最得用补之
法。单用讵能即补?洁古谓入脾经补中焦,东垣谓在西方故补,皆足贻误后
人。洄溪又但以为养肝之圣药,其亦味之至矣。” 再如女贞实,周氏认为“ 本
经女贞主治,张石顽谓咸指枸骨,诸家误列于此。观邹氏之疏,则知张氏实
误矣。女贞当春夏秋生长之令,被蜡虫蚀肌吮血,身无完肤,仍不废开花结
实,而其所成之蜡,非它膏脂可及。是故中之所以补,五脏之所以安,精神
之所以养,百疾之所以除,皆人于热气耗败之余之大效,非本经无端加以隆
誉。然则用女贞者,当知苦平非温补之品,而功与温补埒者,其故自有在也
“ 。本书不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书中的药物性能和作用,而且还有助于
更深刻地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部中医经典的用药经义。
1960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出版流行。
1 18义草本正
张山雷(名寿颐)著。成书于1921 年。
全书共七卷。书中参考诸家之说,撷取《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的精
华,通过正义、广义、发明和正讹,对诸药的性味、功用、主治、炮制、用
法及宜忌等,作了深入的阐发,反映了作者应用药物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的独
到见解。例如:
1. 力辟金代著名医家张洁古的桔梗载药上行之说,认为桔梗味辛气温,所治
皆宣泄散寒之用,无论上焦下焦结滞之病一概通治。洁古说桔梗为诸药之舟
楫,载药上行,不能下沉,是不足信的。
2. 黄芪非通治痈疽疮家必用之药,认为历来许多医家仅根据《本经》黄芪“ 排
脓止痛” 四字,而忽视“ 久败” 二字,误认为此物可泛治各种疮疽,指出“ 毒势
方张而用实表之药,为虎添翼,适以愈张其炎,则肿疡难消,溃疡毒炽,排
脓适以生脓,止痛乃以增痛,皆误读《本经》之咎矣。”
3. 对柴胡的见解:认为柴胡的功用主治止用二层,一为邪实,则外邪之在半
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还于表而寒邪自散;一为正虚,则清气之陷于阴分
者,举而升之,使返其宅,而中气自振。在肝络不疏一证的治疗剂中加少许
柴胡为佐使而作响导则奏效甚捷。
4. 阐明大黄无毒说:大黄气味俱厚。沉降纯阴,直入血分,导瘀滞,通利胃
肠而逐宿垢,故《本经》主下瘀血血闭,破癥瘕积聚宿食,荡涤肠胃,通利
水谷道,是其主治之大纲,而推陈致新,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十二字,于大
黄功用尤推崇备至。而近世本草竟把它列在毒草类,令人望而生畏,这是
《纲目》的一条错误。
5. 土茯苓为专治杨梅疮毒之圣药,指出:“ 此物利湿去热,能入络脉,搜剔湿
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以渗利下导为务,专治杨梅疮毒深入百络,
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及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因其淡而无味,极
其平和,惟专用大剂,采取鲜根,熬膏常服,以多为贵。
1 196. 对药物炮制的见解:认为应用之适当,不是每药必用炮制,更不应滥用炮
制。本书举滥用炮制之例:如对半夏浸之又浸,捣之又捣,致使药物本真久
已消灭;市肆中附子皆是盐渍已久,而又浸入水中,去净盐味,实则辛温气
味,既受制于盐之渍,复受制于水之浸,其性几乎尽失。
本书对临床药物的运用,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仅1930 年兰溪中医专门学校铅印本为现存本。
120雷性药公解炮制
旧题明· 李中梓著,乃系托名,原著撰人未详,成书年代无考。
全书共六卷。所述药物分金石部、果部、谷部、草部、木部、人部、禽兽
部、虫鱼部,计269 种。每种药物之下,介绍药性,并别附宋· 雷敩《炮炙
论》(已佚)有关“ 性味炮炙煮熬修治之法” 。故书名冠以雷公。
《四库全书提要》说:“ 其称雷公者,盖采《炮炙论》之文,别附于末。考
宋· 雷敩《炮炙论》三卷,自元以来,久无专行之本。惟李时珍《本草纲
目》载之较详。是编所采,犹未全备,不得冒雷公之名。” 曹炳章在《中国
医学大成总目提要》中提出:“ 是篇所采似未全备,冠以雷公之名,伪也。
然搜采药性,多通用之品。初学诵读,实不可少耳。” 本书为初学中药的门
径书,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1956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21书方五、
122急肘方后备
又名《肘后方》,晋? 葛洪(号抱朴子)著,约成书于公元三世纪。
全书共8 卷,计73 篇。作者摘录其自著的《玉函方》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
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编撰而成。初称《肘后救卒方》。后经梁? 陶宏
景增补,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复经金? 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
的单方编入,取名《附广肘后方》,亦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的定本。
本书内容包括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的常用效方。卷一至卷四为内科常
见病用方,卷五为外科常见病用方,卷六为眼、耳、鼻、喉常见病用方,卷
七为治诸伤及解诸毒方、解酒醉诸方。卷八为百病备急丸散膏诸方及治牛马
六蓄疫疠诸方。综观全书各卷诸方,是以卒病急症的救治为主。
本书记载的疗法和方药,“ 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己买之者,亦皆贱价,草
木所在皆有,兼之以矣。” 故本书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书中在疾病
的论述上,葛氏亦有独到见解,如认为“ 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
而源本小异” 。这种观点对后来的温病研究有一定影响。此外,对一些传染
病的论述极为精当,如对二尸注“ 鬼疰” (结核病),癞病(麻风)等病的病
源、传染途径、症状以及诊断要点都极为确切详明。特别是对狂犬病的治法
“ 仍杀所咬犬,取脑敷被咬处” ,此种方法,与法国人巴斯德发明狂犬病预防
接种法意义相同,可称为是一种引而未发的免疫学上的成就。同时,葛氏还
提出过以朱砂和雄黄消毒以预防疾病的措施。
《肘后方》不仅有用常山治疟,麻黄治喘,大黄治泻、赤石脂收敛等记载。
同时还记载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失载的张仲景方剂,如通治诸客忤
方、半夏麻黄丸等。
总之,本书内容丰富,颇有实用价值,所谓《肘后》即有随时可取之含义,
可供临床参考。
196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23小方品
晋? 陈延之著,约成书于公元454 年至473 年,原书早佚,1983 年天津科技出
版社出版了高文柱辑技本。
全书共十二卷。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方书。它是继晋代《针灸甲乙
经》、《脉经》之后,在整理“ 经方” 方面的代表作,后来流传到日本,对日
本的古代医学也产生过一定影响。本书亡于宋末,其主要内容被唐孙思邈的
《备急千金要方》、唐。王焘的《外台秘要》等书收录,成为弥足珍贵的史
料。如葳蕤汤(葳蕤、石膏、白薇、麻黄、独活、杏仁、川芎、青木香、甘
草)是用于温热病的名方,开创了辛凉解表的先河。又如葛根汤,乃三拗汤
加葛根、知母、黄芩等凉润之品,再加桔皮以和胃。以上两方用以治温热,
弥补了《伤寒论》治温之不足。在治咳方面,有紫菀七味汤,生姜五味子汤
等都是治疗寒饮咳嗽的佳方。后者桂附合用,有温少阴心肾之功,可用于肺
心之邪导致的咳嗽。它如寒疝腹痛里急的当归生姜四味汤等,亦为有效之
方。
1985 年有人在日本发现《小品方》残卷,经鉴定为唐太宗李世民以前古写
本的传抄本,其内容包括序文、总目、用药犯禁诀、卷一目录、卷一调三焦
诸方。序文指出,陈延之编撰《小品方》的目的是“ 若不欲以方术为业,惟
防治救危者,当先读此经方小品,紧急仓卒之间即可用也” 。序文还记载了
十八种参考书目。
本书是一部具有文献价值的方书,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可供学习、研究和
参考。
124金方要急备千
唐? 孙思邈著,成书于652 年。
本书简称《千金要方》、《千金方》;孙氏认为“ 人命至重,贵在千金,一
方济之,德踰于此” ,故名。
书凡三十卷,系统而全面的总结、反映了唐以前的医学成就。书中内容广
泛,集医药之大成,内、外、妇、儿临床各科无所不涉,特别是对防病、养
生、针灸、方剂等诸方面的论述和阐发尤为卓著,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极
大。本书的贡献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养生学及营养学的认识:本书将延年益寿学说同防治老年病紧密结合起
来,使之理论联系实际。孙氏认为人通过运动、气功等养生方法,可以得到
长寿,甚至活到一、二百岁也有可能。据近代科学推断,人的寿命应该是一
百岁到一百七十五岁,而孙氏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能对人的寿限做出比较
正确的判断,这是十分可贵的。此外,他认为人的寿限是可以改变的,提出
用“ 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 的方法来延缓衰老。书中详细描述了衰老
的各种征象,提出;“ 养老之道,无作搏戏,强用气力,无举重,……无哀
物,无庆吊,无饮兴” ,“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
妄念” ,认为避免过度劳力、情志刺激等因素与延年益寿有密切关系。孙氏
总结出养生十要点:“ 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
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这些论述对
后世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同时本书对营养学的论述,亦有新的见解,提出营养缺乏病,并介绍治疗经
验。如论述脚气病的症状、分类,收录了90 多张处方,并提出用谷皮预防。
首用羊肝、猪肝等动物肝脏来治疗雀盲(夜盲),还指出因水质不良可引起
瘿病(甲状腺肿),孙氏是世界上第一位用动物甲状腺(羊靥、鹿靥)来治
疗五瘿的医生。《千金方》中的“ 食疗” 是我国最早的饮食疗法专论。
1252. 对针灸学的贡献:本书中收录了大量的经外奇穴及针灸处方。在现存的唐
以前文献中有关对经外奇穴的记载甚少,本书中孙氏以临床疗效为取舍标
准、对此作了大量的记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穴名,有部位,如寅门、
当阳、当虚等,一类是仅有部位而无穴名,如“ 小儿暴痫,灸顶上回毛中” 。
并最早提出了“ 阿是穴” 之名。书中对刺灸法的论述,亦有不少发挥,从针法
看,有锋针、毫针、大针、火针、白针、温针、燔针等,并对针具操作、临
床要求、疗程、禁忌以及主治病证都有较完整的论述。同时还大大充实了隔
物灸法,为外科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并指出用竹茹代艾柱可灸恶核。
《千金要方》收录各种针灸处方400 多条,涉及100 多种病症,不仅收集前
人文献,也重视同代医家的经验。本书可贵的是第一次提出了预防保健灸
法,以灸体上二、三处预防川、吴之地常见的瘴疟、温疟等疾,可谓后世保
健灸法的一代先宗。
3. 外感病的防治特点:本书对外感病的防治论述很有特色,首先重视外感病
的预防,提出了以“ 天地所生之物” 即用药物防御外感病,收录的预防方剂有
药酒、散剂、丸剂、熏烧剂、搐鼻剂、外用扑身及洗方、佩带方等。其次对
已发生的外感温热病,则强调早治,“ 若小有不和,即须治疗” 。反之“ 则难可
制止” 。为争取时间,孙氏提出应准备成药以备危卒之急。另外,书中精论
治法,提出因地因人施治的观点:“ 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
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理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土地刚燥,其人皮
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 在具体治疗中,非常重视清热解毒的方
药,有些药是前人从未使用过的,如苦参、大青、车前草、龙胆草、羚羊
角、玄参、寒水石等,同时以清热解毒药与其他治疗方法配伍施治,为外感
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4. 方剂学的成就:本书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关键是其中的方剂在临床上确
有显著疗效。书中许多方剂,如温脾汤、小续命汤、独活寄生汤、温胆汤、
苇茎汤等,不仅千百年来被中医界广泛应用,并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孙
氏临证中善于化裁,创制新方,如将张仲景治疗寒疝腹痛的生姜羊肉汤灵活
化裁为四个方剂:羊肉汤治疗产后风寒证兼腹痛;羊肉当归汤治疗产后中
风,往来寒热,无力不能食;羊肉杜仲汤治疗产后腰痛咳嗽;羊肉生地黄汤
126治疗产后三日腹痛。又如以《金匮要略》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黄芪建中汤,
加当归构成内补当归建中汤,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5. 提出了“ 部位三焦说” :书中对于“ 三焦” 的认识非常明确,指岀三焦不但“ 有
名无形” ,而且“ 可闻不可见” 。上焦实质上是指心肺所居的区域。上焦有病就
是心肺两脏的病证,“ 实则上绝于心,若虚则引气于肺” 。其治疗必须从治心
肺入手。中焦实质上是指脾胃所居的部位。中焦有病就是脾胃有病,“ 实则
生热,热则闭塞不通,上下隔绝。虚则生寒,寒则腹痛洞泻,便痢霍乱,主
脾胃之病” 。治疗中焦病证时,“ 若虚则补于胃,实则泻于脾” 。下焦实质是
肝、肾、大肠、膀胱等所居区域。下焦有病就是指肝肾有病,故曰:“ 主肝
肾候也,若实则大小便不通利,气逆不续,呕吐不禁,故曰‘ 走哺'' 。虚则大
小便不止” 。对下焦的治疗,“ 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 。本书记载的三焦学
说,是孙氏从实践的基础上得到认识和总结出来的,被后世很多医家所宗。
6. 对外、妇、儿科的贡献:书中不但对外科的各种病证加以分类罗列,而且
创立了十三丁之说,将丁疮的全身症状及局部形态归纳为十三种。首创“ 痈
疽” 病名,对手指和手部的各类型急性炎症和化脓性疾患作了细致的描述。
书中重视妇科病,将其冠于全书之首,除一般的症证论述和治疗外,尙完善
了以子宫为病机定位的理论,同时重视胎养、胎教及孕、产妇的卫生保健,
专设养胎一节,论述颇详。并且从本书中首见绝育、引产之法。
儿科的临床各证皆有详细论述,除重视新生儿的疾病预防及合理喂养外,在
治疗方面提出根据小儿特点,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如药敷乳头上,捉绵慢
慢滴入儿口,小心吹入咽喉,少量多次频服等。
此外,本书中首载《大医习业》与《大医精诚》两篇,专论了医生的业务钻
研及道德修养,孙氏提倡医德,倡导侧隐之心,强调“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勿避险峨,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他的
高尙医德、伟大情操与医学巨绩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一直被人们所称
道。
1955 年、198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127方翼千金
唐? 孙思邈著,成书于682 年。
全书亦三十卷,是作者补充《千金要方》而作,两书相距三十年,全面反映
了孙氏的医学成就。本书内容有药录纂要、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
性、辟谷、退居、补益、中风、杂病、疠病、风炼、疮痈、色脉、针灸、禁
经等,凡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二干九百余首。故本书载方丰富,取
材广博、本草、针灸、养生、诊断等“ 至纤至悉,无不该备” 。
书中对急性传染病极为重视,以“ 论伤寒” 一节最为详备,专取仲景之说,以
太阳方证比类相附,论述三阴三阳宜忌,霍乱吐下发汗后,阴易劳复病等,
阐发仲景之义甚为得当。
书中尙收载了一些唐以前本草书中未曾提到的药物,以及民间单方验方,印
度及西域诸国的外来药物,如“ 庵摩勒”“ 毗梨勒” 等。
1955 年、198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128要秘外台
唐? 王焘编著,成书于752 年。
本书为著名方书之一,与《千金方》等齐名,为汇集唐与唐以前的数十种医
学著作分类选编而成。全书共四十卷。分一千一百另四门。论述内、外、
妇、儿、五官各科病症,及采药、制药、服石、腧穴,灸法等。
本书的医论部分基本上是在《诸病源候论》的基础上阐述发展起来的,如每
门中论述病因病机,然后示方。医方部分选《千金方》最多,其余所选各
书,均注明书名卷弟,这种方法为王氏首创。书中记有天行病,多至二十一
门,是重视传染病最早的人,其中收治疟方八十六首,这些方中大多有常山
一药。记有疗婴方三十六首,其中二十七方皆含碘植物,如用海藻、昆布一
类药。眼科方面,记有绿内障、倒睫等,并记有内障的手术法。书中对脚气
一病论述颇详,篇幅占全书的十分之一,治疗常用防风、杏仁、蜀椒、桑
叶、车前子等,近代分析这些药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乙。同时书中治热痢
普遍用黄连,驱虫用使君子、槟榔、雷丸。贯众、酸石榴根皮等,十几种方
中一律采用,看来唐代即已普遍使用了这些药物。
本书收载医方六千余首,内容丰富、资料广博,其中有不少古医籍,如《深
师方》、《集验方》、《小品方》等均早已失传,而本书将其资料保存下
来,这对学术的研究则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1955 年、1958 年、198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129惠太方平圣
宋? 王怀隐等编撰。成书于992 年。
简称《圣惠方》,全书共100 卷,分1670 门,载方16834 首。宋太宗喜好医
学,曾藏有经验名方千余首。继位后下召王怀隐与王祐、郑奇、陈昭遇等人
进行校勘类编,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 年)始,至淳化三年(公元992
年)编撰而成,并由宋太宗赐以书名和亲为作序。
本书是一部临床实用的方书,故首列“ 诊断脉法” ,次列“ 用药法则” ,以后则
按各种病因、病候详列处方和其他有关的医疗方法。内容包括了脏腑病、伤
寒、内科杂病、外科、妇人病、小儿病、服食食治、针灸等。其中有关理论
性的引述,大多出于隋?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一书,因此本书不但内容
丰富,集宋以前各家验方之汇编,而且在理、法、方、药的统一上也作岀了
相当大的贡献。
本书广行搜集宋以前的方书,仿《外台秘要》等书之分类方法,取脏腑病证
的分类记述,书中记有28 种病皆可用饮食疗法,记有虚劳的证候多至44
种,每种后面均附以方药。同时书中记用砒霜治疟疾、痢疾、痔疮、瘰疬
等,用水银为利尿剂,并用水银利枣膏制成坐药治蛲虫等等。所载方药大多
有效,如大活络丹、犀角散、正阴散、搜风顺气丸等,迄今仍是常用的方
剂。
本书继承了前代的医学成就,又反映了当代的医学经验,对临床参考和研究
宋代医学成就,均有较高的价值。
1958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较为流行。
130方良苏沈
北宋· 沈括(字存中)、苏轼(字子瞻)编,约成书于公元十二世纪初。
全书共15 卷,现流传较广的为10 卷本。本书又名《苏沈内翰良方》,为沈
括的《良方》和苏轼的《苏学士方》的合编本。体裁近乎医药随笔,论述范
围很广;有本草、单验方、炙法、养生及炼丹等。书中对《神农本草经》等
古本草学记载某些药物特性的错误作了纠正。对某些药物存在的“ 一物多名”
“ 一名多物” 和“ 名实混乱” 的问题作了细微的考订。关于釆药时间,反对一概
在二、八月份,指出应该根据所用药材的部分,而在不同的季节采收。并且
要根据产地、气候、品种、个体差异和种植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另外,还提
出“ 汤散丸各有所宜” 。
卷六秋石方,阴炼法,阳炼法中,记载了我国早在十一世纪便成功地从大量
人尿中,提取纯净性激素结晶并应用于临床的经验。提取过程中用皂荚汁
(即皂甙),沉淀甾体(即类固醇)这一特异性反应。西方医学在公元
1909 年才有这方面报导,这一光辉成就得到西方科学家的高度赞扬,称“ 这
是医学史上卓著的新篇章” 。
关于疾病治疗的记载,有内、外、妇、儿、眼各科简易有效的疗法,所载方
药,大多附有验案。其中所列灸法,详论主治病证及取穴方法,切实可行。
《四库全书提要》说:“ 盖方药之事,术家能习其技,而不能知其所以然。
儒者能明其理,而又往往未经试验。此书以经效之方,而集于博通物理者之
手,固宜非他方所能及矣” 。
1959 年商务印书馆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31方剂和平局惠太民
宋? 陈师文等撰。成书于1110 年。
全书共十卷。分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眼
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诸疾、小儿诸疾十四门,载方七百
八十八首。是宋代太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
宋元丰中,神宗赵桢下诏,令天下高明医生各以有效秘方上报,经太医院试
验,依方制药出售。崇宁中增设和济惠民药局。大观中诏库部郎中陈师文等
校正《和剂局方》。经一年,校正708 字,增损70 余方。书凡五卷,计21
门,载297 方,作为当时专门管理,经营药物的“ 和剂局” 的统一配方,或配
成成药出售。陈师文等进书表文中说:“ 顷因条具,上达朝廷,继而被命,
遴选通医,俾之刊正,于是请书监之秘文,采名贤之别录,公私众本,搜猎
靡遗,事阙所从,无不研核,或端本以正末,或溯流以导源。订其谬误,析
其淆乱,遗佚者补之,重复者削之,未阅岁而书成,缮写甫毕,谨献于朝。
将见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饮饵者无纤芥之疑。颁此成书,惠及宇区” 。后在
南宋绍兴、宝庆、淳祐共一百多年中,几经重修和增补,逐渐增至788 方。
公元1148 年,“ 和剂局” 易名“ 太平惠民局” ,故将本书改为《太平惠民和剂
方》。
本书是宋代以来著名的方书之一,书中所载之方,都是将各地所献医方,经
反复试验,重复验证后方选入册。书中于每方之后,详列了主治证候,同时
对药物炮制法和药剂的修制法作了详细的说明,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书在两宋盛行二百余年,影响很大。因此,书中收方不仅被宋以后各家方
书广泛引用,而且有些成方流传至今,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参苓白术散、
平胃散、二陈汤、至宝丹等等,仍被临床医家广泛应用。
由于本书的方剂大量制成丸、散等成药,不仅使患者服用方便,而且为推动
我国成品药的生产和发展也有大影响。
195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1987 年有点校本出版,均较流行。
132迷全方生指
宋? 王贶(字子亨)著,成书于1119 年。
本书又名《济世全生指迷方》。全书共四卷。《宋史? 艺文志》作三卷,原
书早佚,今通行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厘为四卷。
书中设二十一门,按病证分类编次。而以论脉列诸篇之先,其中脉论及辨脉
法条叙述尤详,且明白晓畅。凡三部九候之形,病证变化之象,及脉与病相
应不相应之故,无不辨其疑似,析其细微。本书不同于一般方书,仅仅标明
某汤某丸主治某病,写明药品分量而已,而在每证之前,必详述病状,且一
一论其病源,使读者掌握要领,易于运用。
本书所收方剂,一部分采自古方,如卷二“ 麻黄加术汤” ,“ 苡薏仁汤” 等,卷
三“ 十枣汤” ,卷四“ 大半夏汤” 等,均为仲景经方。另一部分则引自当时名医
著作,如卷二治“ 热证” 之五味子汤,卷四“ 治呕吐” 之白术丸等,均引自宋时
名医史堪撰的《史载之方》。同时“ 指迷茯苓丸” 用治脾阳虚亏,痰饮内停,
流注经脉,阻遏气血运行而致的臂痛,今天仍广泛用于临床。
本书注意辨析病证的疑似,明确其阴阳虚实的属性,故名为“ 全生指迷” 。
1930 年上海中医书局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33事普方济本
宋? 许叔微(字知可)撰,成书于1150 年。
本书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本事方》。全书共10 卷。为许氏取平生亲
自试用过的有效方剂编辑而成,故取名《本事方》。书中方剂按病分为二十
三门,共收载366 方(包括针灸及其它疗法),广集内、外、妇、儿、伤、
五官、针灸等各科方剂。
本书既辑录了古代名方,也收载民间验方。如治“ 伤寒时疫” 的方剂,大多沿
袭张仲景的麻、桂、柴、葛、白虎、青龙一类经方,其它杂证则多旁搜各家
之方,或博采民间验方。书中处方精炼,选药精当,且多有发明,常用峻毒
药以挽沉疴。如治疗哮喘发作的紫金丹,用之可收佳效;玉真散治破伤风;
三生丸治风痰瞑眩。至于动物药和金石药也是许氏常用之药,书中例举硇
砂、水银治肉积;神曲、麦芽治酒积;水蛭、蝱虫治血积;木香、槟榔治气
积;牵牛、甘遂治水积等等。
《本事方》为后世留下不少名方,如安神镇心的妙香散,治疗聤耳的红棉
散,补脾开胃的七珍散等。另外,本书每方所用药味必详列炮炙修治诸法,
高度重视药物的炮制质量。如:巴豆、去皮、心、膜,细研,新瓦上出油,
至今仍沿用此法。明清两代的医籍中,有关药论和药性歌括多以本书为圭
臬。
本书还记载了许多作者自己的治疗验案,用实例来说明方剂的效用。因而本
书对后世影响较大。如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徐
灵胎的《兰台轨范》等,辑录本书方剂颇多,至今仍在指导临证用药。
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34生严方氏济
宋? 严用和(字子礼)撰,成书于1253 年。
全书共十卷。有论治80 篇,载方433 首。卷首为五脏门;次为诸风门、诸寒
门、诸暑门、诸湿门、痼冷热积门、诸虚门、诸痹门、血病门、心腹痛门、
癥瘕积聚门、宿食门、胀满门、水肿门、蛊毒门、黄疸门、咳嗽痰饮门、诸
疟门、大便门、小便门、霍乱门、呕吐翻胃噎膈门、脚气门、消渴门、诸疝
门、眩晕门、口齿门、耳门、鼻门、头面门、腰痛门、妇人门、痈疽疔肿
门、疥癣门、瘿瘤瘰疬门、五痔肠风脏毒门。
本书内容丰富,既有论,又有方。主论以脏腑学说为基础,特别是“ 脏腑虚
实论治” 各篇,对脏腑辨证及治法论述尤为精辟。书中病种包括内、妇、
外、五官各科。所收方剂除了辑自《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
《和剂局方》和《三因方》外,还收入了自制之方,大多用之有效,有的成
为后世名方,为医家所习用。如:十灰丸、十补丸、人参胡桃汤、三圣丸、
六合汤、四磨汤、加味肾气丸、羚羊角散、归脾丸等。另外还广泛收集民间
验方,如治脏毒下血的蒜连丸、治下痢的一味椿根皮丸等。作者对于前人的
经验既有继承,又有发挥,制方注重法度,动静结合,阴阳相须,如归脾丸
中用木香则补而不滞。又如治疗血证,不专事止血,多参以温化袪瘀之品,
或入姜汁,或入绵纹,或入葱汁,或入乳香,使法度更趋缜密。值得指出的
是,本书既重脾胃在人体中的作用,更重视肾的作用,强调肾中“ 真火” ,对
命门学说的发展有一定贡献。在处方用药上偏重温补,温脾阳多用毕澄茄、
干姜、肉果、丁香之类;补肾阳多用鹿茸、苁蓉、菟丝子、肉桂、阳起石之
属。温补方如参附汤、芪附汤、沉香汤等温补脾肾之剂,记载甚多。
本书对药物的炮制也十分讲究,以巴豆和附子为例:巴豆除了去油用霜一法
外,有用他药拌炒取其性者,如治疝的金铃子散,巴豆与川楝子同炒,去巴
豆用川楝子;至于附子则有生用、炮用、或去心入他药蒸用,或以生姜自然
汁淬之,使姜汁尽入而用者。可见其用之精细,甚得制方之剂。
135本书立论精当,辨证详明,制方不泛不繁,既有继承性,又有创造性,是不
可多得的历史名著。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136经方验竹瑞堂
元? 沙图穆苏(字谦斋)撰,成书于1326 年。
作者考订各家方书,博采各地经验撰成本书。原书15 卷,分为诸风、心气
痛、疝气、积滞、痰饮、喘嗽,议补、头面、口眼、耳鼻、发齿、咽喉、杂
治、疮肿、妇女、小儿15 门,载310 余方。本书国内早已失传,日本有复刻
本。国内现行本为5 卷,另附补遗1 卷,是从明《永乐大典》中辑录改编而
成。分24 门,共载187 方,其中调补9 方,消导8 方,劳伤5 方,遗浊5 方,喘
嗽11 方,反胃6 方,湿气9 方,诸痛6 方,脚气6 方,疝11 方,淋2 方,泄2
方,蛊1 方,眼8 方,耳1 方,鼻9 方,唇1 方,面1 方,髭髮5 方,女科8 方,
幼科9 方,疮科52 方,补遗9 方。
本书载方甚有特色,首先处方醇正,如调补门9 方,共用99 种药物,除紫石
英、龙骨各一见以外,不轻用金石之品。另一特点是丸散方特多,简便切
用,如女科门的八珍散和疮科的内托千金散等方。
本书卷三髭髪门中有三首“ 掠发” 方剂,似有试用和研究价值。如其中一首
为:丁砂散,掠髭发,大诃子一个,母丁香一十五个,百药煎一钱,针砂少
许,醋炙七次,高茶末。右为极细末,用水一大碗,熬数沸,不去渣,收干
净瓷器内。每夜临卧,温浆洗净髭法,用药水掠水,次早用温浆水洗浄。百
日其发髭自黑。用药浸一新钉尤妙。妇人亦可用。
1982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重订本出版流行。
137挥发局方
元·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撰,成书于1347 年。
本书不分卷。是作者为纠宋代官修的《和剂局方》之偏而立论。书中以问答
形式的体裁,每条均先设“ 或问” ,提出问题,而后阐发作者本人的意见,先
后讨论问题三十余则。
朱氏针对《和剂局方》仅于每方之下条列症状,而不论述病因病机,立法简
单而又少变通,用药偏于香燥刚烈等问题,一一加以辨驳,阐发自己的观
点。他指出:虽然《局方》所集皆前人已效之方,但若不明病源、病理之变
化,不知方药变通之法,以不变之方,应万变之病,则犹如刻舟求剑,按图
索骥,冀其偶中,实为难矣” 。《局方》的盛行,到元代已到了“ 官府守之以
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为命,世人习之以成俗” 的程度。朱氏
为了补偏救弊,力戒时弊,力倡重养阴、戒燥热的观点,强调补阴降火的治
疗大法。
朱氏此作与其《格致余论》互相阐发,异曲同工。后者着重从正方立论以申
其说,前者则从批驳《局方》入手,进而加以发挥。总之,两书较系统地阐
发了作者的“ 相火论” 和重视养阴的学术思想。
本书的观点遭到明代张景岳的反对。云:“ 《局方》一书,虽云多用热药,
然于实热新邪,岂云皆用此法?观其所载太平丸、戊己丸、香连丸、薷苓汤
之类,岂非以寒治热者耶?……丹溪之言火多者,谓热药能杀人,而余察其
为寒多者,则但见寒药之杀人耳” 。
《四库全书提要》有中肯的评论,说朱、张两家“ 各明一义而忘其各执一
端,其病实相等也。故介宾之说,不可不知,而震亨是编亦竟不可废焉。”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138方良奇效
明? 董宿原辑,明? 方贤编定,成书于1470 年。
全书共69 卷。分六十四门,每门先分小类,次作论,后列方。汇集了自宋至
明初医方的精华,综合了内外妇儿各科的医疗经验。将临床各科的方剂按不
同病证、治则分别编纂。每方除载药物组成、份量外,对用法尤为详尽。
本书除记载大量名方外,对于正骨、针灸等方面治法也有详细论述。
作者董宿为明初太医院使,尝集诸家之方,未及编成而卒。御医方贤惜其内
容采集未备,于是与御医杨文翰翻检古籍,再行搜集,重加订正,“ 凡方论
之轻重失宜,先后不论,烦而未及删,要而未及采者,悉从校勘。与夫投门
而经验者,悉从收入,条分缕析,精思博究,汇萃成编” 。故本书对于学习
整理研究应用宋元时代和明初方剂学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1959 年商务印书馆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39医考方
明? 吴昆撰,刊于1584 年。
书中选历代较常用方七百余首,按病症分为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瘟疫
等四十四类,每类下集同类方若干首,“ 揆之于经,酷以己见,订之于证,
发其微义” ,予以论议;各方“ 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
考其变通,考其得失” ,阐述其组成、方义、功用、适应证等。在方剂书
中,本书很有影响,深受医者推重。
本书以《中国医学大成》中单行本为流行。
140医论方今古名
清? 罗美(字东逸)撰,成书于1675 年。
全书共四卷。作者认为:仲景乃医方之祖,《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尽
善尽美,而柯韵伯所著《来苏集》对仲景方多有发明,故本书中,于伤寒方
多采柯氏之论。其次,如成无己、赵以德、程郊倩、张石顽,喻嘉言诸家对
经方也各有发挥,于方论之佳者,也多遴选辑入本书。
本书详论药性,君臣佐使的配伍法度和方名含义,复论诸方适应证的内外新
久之殊,寒热虚实之异;更引诸方而比类之,又推本方而互通之。论一病而
不为一病所拘,明一方可得众方之用,游乎方之中,超于方之外,全以活法
示人。故对后世医家很有影响,为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本书以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较为常见。
141解集医方
清? 汪昂(字讱庵)撰,成书于1682 年。
全书共二十三卷。体例大致沿袭明代吴昆的《医方考》。本书取材广博,注
释详尽,分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袪风、祛
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
产等二十一类。后面附急救良方与《勿药元诠》。共收录正方三百八十八
首,附方共计八百六十余方。常用方悉备,不仅为临床家喜用,且是历来中
医课徒的方剂学范本。
本书选方精炼,所择正方,皆为“ 诸书所共取,人世所常用” 而不可不备者,
可谓简而不失其要,且药味平易,凡峻厉怪僻方药概不收录。药味简洁,凡
一方内药过二十味者,即不予收录。
本书集精荟萃,阐释详明,每门之首先述方剂的功用,适应证及其主治病证
的病因病机,使人开卷了然。每个正方之下,首标该方功用,次明方剂出
处,继列主治症状及病机,再出药物组成及其修治,进而论述药物的性味归
经,配伍意义及其加减法,最后殿以诊方派生方或类似方,条分缕析,眉目
清楚。如六味地黄丸一方之解,既有钱仲阳制方之精义,又列李时珍论药之
妙,更采丹溪相火之说,赵养葵命门之论,兼及李中梓所陈此方“ 四失” 之
论。俾使不知医者“ 平居读之,可使心理开明,临证考之,不致攻补误用,
脱遇庸劣之手。既可据证以校方,设处穷僻之乡,不难检方以用药” 。
本书开创了方剂学新的分类法。它匠心独运地揉合各家之长,创立了按病因
和治法综合归纳方剂的办法,使它不再依附于本草学和症状学,而成为了一
门独立的学科。直至今日统编《方剂学》教材,也基本沿用了《医方集解》
的分类法。
本书自1682 年问世以后即风行海内,当时学者称之为“ 博采广搜,网罗群
书,精穷蕴奥” 。时贤陈梦说它简明扼要,颇切实用,三百余年来流传很
广。
1421958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43用切成方
清? 吴仪洛撰,成书于1761 年。
本书是取明代吴鹤皋《医方考》和清代汪讱菴《医方集解》两书所载方剂加
以增改而成。吴仪洛认为,《医方考》门分七十,而方却仅七百首,每证不
过数方,失之过少,同时象五积散,逍遥散等常用名方皆未收入,实属阙
略。《医方集解》专录古方,未采新方,是其不足之处,所以补录了不少时
方。
全书十三卷。收集古今成方一千二百三十七首,其中正方六百九十八首,附
方五百三十九首。因“ 所录皆取切于时用之方” ,故名《成方切用》。书中每
方先述适应证候,次述药物组成及加减法和附方。逐方解释制方原理,做到
条理清晰,词旨明畅,而注释引证不厌其详,使读者既知规范,又审时宜。
吴氏毕生服膺喻嘉言学说,故注释采用喻氏论述最多,其次引清代周扬俊之
见也不少。是一本受人推崇的方书。
1958 年上海科技出本岀版铅印有版社流行。
144种良选福方堂公
清? 叶天士(名桂)原著,华岫云编,成书于1775 年。
全书共四卷。为叶氏学生华岫云搜集先师验案与多种经验方编辑而成。卷一
是叶天士的“ 温热论” 与“ 医案” 。叶天士是清代最享盛名的临床家,对于治疗
温热病(急性热病)有独特的经验,而“ 温热论” 中记载了叶氏毕生的经验,
因此,读了“ 温热论” 再看叶氏的医案,就能更好地学习叶氏对温热病的理
论,这对研究和应用温热病疗法极为有用。卷二至四系各科常见疾病的验方
选集,并详列适应证,配制法,对临证处方颇有参考价值。末附急救诸方,
多为简便易行。
本书所载不乏佳方。如治盗汗方:“ 莲子七粒、黑枣七个,浮麦一合,马料
豆一合,水煎服。沉香郁金散(沉香、木香、郁金、乌药、降香、细辛)。
治疴气寒凝以致腹痛。治老幼脾泻久不愈神方:饭锅巴、莲肉、白糖。小便
下血:旱莲草、车前子。肠风下血:柿饼、地榆、槐米。治风寒湿痹药酒
方:羌活、桂枝、归身、秦艽、狗脊、虎骨、防风、杜仲、续断、川芎、蚕
砂、附子、桑枝、生姜、大枣、陈酒。玉泉散治消渴:甘葛、花粉、麦冬、
生地、五味子、甘草、糯米等等诸方,今日用之仍有效验,正如书前杜玉林
序曰:“ 倘于乡陬僻壤,症患奇难,一时罕有良医调剂,备此査考,对症用
药,立能起死回生,功效匪浅,慎勿以此编易简而勿诸” 。
1960 年、1982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点校本出版流行。
145医论方
清· 费伯雄(字晋卿)撰,成书于1865 年。
全书共四卷。系评论汪昂《医方集解》一书而撰。费氏根据临床实践,认为
《医方集解》中可用之方固多,但不适用者亦不少见。于是取《医方集解》
所选之方逐一加以评论。如评加减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加川牛膝、车前子)
时说“ 此方之妙,全在导龙归海。命肾之火衰微,浊阴日渐凝结,始则小便
不利,继则水气泛滥,腹胀肢肿,恒用分利之剂,徒然耗正劫阴,小便仍不
能利,惟用附桂以直达命肾,使命门之火得以薰蒸脾胃,肾中之真阳发越,
则肾气通畅,而寒水亦行,小便通,则泛滥之水如众流赴壑矣。人但知水能
克火,而不知火亦能制水,壮阳光以消阴翳,此类是也” 。又如评“ 越鞠丸”
说: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此方注云“ 治六郁” ,岂有一时
而六郁并集者乎?须知古人立方,不过昭示大法,气郁者,香附为君;湿郁
者,苍术为君;血郁者,川芎为君;食郁者,神曲为君;火郁者,栀子为
君。相其病在何处,酌量加减,方能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读一切
方书,皆当作如是观。
费氏治学主张醇正、和缓。在自序中云:“ 醇正” 不是“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若仅如是,是浅陋而已矣,庸劣而已矣,何足以言醇正?” 他明白晓示:“ 所
谓醇正者,在义理之的当,而不在药味之新奇。” 主张制方不仅要守法度,
还要善变通。费氏还认为,不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无以知立方之
法;不读金元四家之方则无以通晓补泻温凉之用而墨守成方。
本书以1877 年清光绪三年丁丑重刊本较为常见。
146不方谢
清? 陆懋修(字九芝)撰,刊于1885 年。
全书不分卷,篇幅不多,叙述简要,不标目次,不作泛论,仅载常用方三十
余首。其中外感杂用方为最多,女科方仅三首,儿科方只一首。
本书论方,首立病名,依次为病,次述症状、诊断、方治、药物,最后是禁
忌等。很多甚至没有方剂名称,但颇为实用。如:风寒温散:此即小伤风
也,其冬月正伤寒须用桂麻青龙者不在此例,切忌早用寒凉:防风、荆芥
穗、苏叶、姜半夏、枳壳、桔梗、炙甘草,加生姜去皮。头痛甚加藁本、蔓
荆子。风热凉散:此即风温之轻者,凡羌、独、柴、前、芎、芷、升、葛随
证可加。病与风寒无大异,独不得用桂麻:防风,荆芥,薄荷、桑叶、淡竹
叶、连翘、山栀、桔红、枳壳、桔梗、炙甘草。加莲须、葱白头。作者指
出:“ 医家用药,随证重轻,临时酌量,岂有一定?” 故仅举药而不书分量。
综观《不谢方》,所选方剂不多,药皆常用之品,适用于常见症,特别是
“ 已疾之后,未病之先” 的早期症状。故颇切实用,切勿以药味平淡而弃之。
1922 年香光庄严室校刊本较为流行。
147义简汉方
王邈达撰,刊于1942 年。
全书一册,不分卷。主要阐述张仲景《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的精意,分析
其药物的作用及方剂的配伍应用。并对用药的加减和份量轻重绳以规范。本
书的定名,作者自谓:“ 汉方者,汉医圣张仲景先师所立之方也。方以汉
称,所以别中外、分时代也。简义者,以简单之辞,简明之旨释明医圣立方
之精意,故名《汉方简义》。”
本书中太阳上篇共16 方,太阳中篇共37 方,太阳下篇共15 方,阳明上篇共4
方,阳明中篇共4 方,阳明下篇无正方,少阳全篇8 方,太阴全篇2 方,少阴
前篇6 方,少阴后篇共8 方,厥阴全篇6 方,伤寒过经不解共3 方,差后劳复
阴阳易共6 方。
本书编写体例是先列方而后序病。其次序:方名、药物、份量、煮法、服
法、适应证,方义。释病多采高汉峙之见,释药多宗邹润安之意。故本书列
方先后多依《尙论篇》的次序。
本书内容很具特色:如解释桂枝汤的食忌,主张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方中所加
的应是肉桂而非桂枝,等等。本书还参考了《伤寒杂病论》的白云阁藏本,
补出了通行本中遗失的禹余粮丸等三方并阐明阳旦汤证,与成无己、尤在泾
等诸家的理解完全不同,很有参考价值。
马一浮序曰:“ 信王君之笃嗜仲景,其言必不苟且,不为枝蔓之辞,题曰简
义,其不违精约之旨可知也。王君更能揭櫫汉方,发挥古义,此其志尤足多
者。”
本书1955 年、1956 年杭州新医书局、上海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出版流行。
148灸针六、
149乙针经灸甲
晋? 皇甫谧(字士安)编著,约成书于282 年。
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又名《黄帝甲乙经》、《甲乙经》、
《黄帝三部针灸经》。本书将《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即《黄帝明堂经》)三书的有关内容,采用“ 使事相从” 的归类法,将各书
相类原文辑集一起,“ 删其浮辞,除其重复” ,进行编次而成。原书以天干编
次,内容主要论及医学理论和针灸之法,故名《针灸甲乙经》。
全书十二卷,共分一百二十八篇。卷一,主要论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卷二,
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循行、主病及骨度分寸。卷三,列全身六百五十
四俞穴,主治并检穴法。卷四,论诊法。卷五,言针灸大法,详述九针形
状、长度、作用及针刺补泻手法,禁穴、禁忌证等。卷六,以阴阳五行学说
论述人体生理、病理等有关问题。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
内、外、妇、儿各种的针灸治疗。
本书收集了晋以前大量针灸学资料,并加以整理提高,是对晋以前针灸学成
就的一次大总结。书中腧穴和腧穴主治部分的内容来自于《明堂孔穴针灸治
要》,而该书早已亡佚,故本书成了保存该书资料的一部重要著作。本书在
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分部依线检穴法,即将头、面、项、胸、腹、
四肢等划分为三十五条线路,这对《内经》十二经循经取穴是一个重大改
革,给针灸取穴带来了方便。提出补泻迎随手法观点,丰富了针刺手法理
论。书中还具体介绍了针刺深度,如一般头面部诸穴刺三分,肢末、背部、
胸胁等处刺三~ 四分,肩部五~ 七分,腹部八~ 十分。补充了200 个常用穴的
留针时间,一般每次留六~ 七呼,少则留一呼,如少商;多则留十呼,如下
髎;最多留二十呼,如环跳、内庭、公孙等。
本书较《内经》所载针灸内容丰富、具体。如唐宋时期流行的起泡化脓灸,
本书中就有详细记载。同时对误刺误灸某些穴位所造成的后果也有所论及。
本书虽为针灸专著,但实际上是将中医基本理论与针灸的理论融为一体,更
切实际,更易掌握。
150本书对后世针灸学发展影响深远,如《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均以本
书为参考。日本、朝鲜等国医事律令中均将本书列为学医的必修教材,后世
几乎所有的针灸学著作无不在本书的启发和指导下撰成的。
本书现存的有明刻本数种,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后又重
印数次。1979 年、1983 年有校注本出版流行。
151经灸针人图腧铜穴
宋? 王惟一(字惟德)著,约成书于1026 年。
本书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全书三卷。卷首列“ 俞穴都数” 简记俞
穴部位。上卷,绘有仰伏人尺寸图及十四经、十四经络俞穴图等。卷中,列
针灸避忌图,详述俞穴的位置,主治疾病,针刺深浅度,灸疗壮数及针灸禁
忌等。下卷,以五俞穴为主,论述经穴的作用。书中论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
和任督二脉的循行及其腧穴,并附经脉三人图各一幅,十二经穴图共十二
幅,成为我国较早的针灸图镨。
本书的特点为考订经穴。王氏对《灵枢》经脉篇原文作了注释,旁证博引,
进行考据,描述了经脉循行路线及俞穴位置,并一直被后世所公认。同时,
详论了穴位的适应证,如委中穴,曰“ 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
伸” 等治疗范围。风府穴可以治疗“ 头痛鼻衄” 等。
北宋以前的经穴图谱,粗糙难辨,文字叙述不清,或各执一说。由感于此,
王氏十分重视经穴的规范化,于是编为是书,并刻于碑石,还铸造了铜人,
对经穴教学的形象化、直观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5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152生针经灸资
宋? 王执中(字叔权)著。约成书于1220 年。
全书七卷。卷一,总列诸穴,附经穴图四十六幅,并对穴位、取穴法、主
治、禁忌等进行了考订。卷二,论述针灸法,如定穴、宜忌等,以灸法为
多。卷三至卷七,叙述各种病证的取穴施治。本书是一部因病配穴,罗列详
悉,内容丰富的类纂性临床针灸专著。
本书的贡献,首先在于对各穴位的取用方法,进行了精心考订;对本书以前
不载的穴位和当时民间已经用之有效的别穴,也有所选入。如对前顶穴部位
的考证,指出甄权以为此穴在囟会后一寸不妥,当依《素问》在囱会后寸半
为是。对悬枢穴取法,将《明堂》、《素问》、《铜人》三书所述不同处,
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论为“ 第十三椎节下间” 取穴。
其二,重视压痛点取穴,是王氏治病的一大特色。王氏认为“ 须按其穴酸疼
处灸之方效” ,“ 按其穴酸疼,即是受病处。” 如治喘与哮,王氏常按肺俞穴,
无不酸疼,为之缪刺或灸,屡获显效。惟按肺俞不酸痛者,再按其它俞位,
凭酸痛者针灸之。治痛疾,常按风池穴,皆应手酸痛,灸之而愈。王氏这种
凭痛选穴法,对后世影响较大,目前仍被临床医师所喜用。
其三,重视灸法的运用。书中对灸疗叙述特详,可概见宋以前的灸疗方法,
后世《针灸聚英》、《针灸大成》、《针灸集成》等书,从本书中均有所摘
录。卷三至卷七论述各种病证的治法时涉及灸法尤多,如“ 治梦遗失精” ,列
出20 多种兼证,用穴31 个,大多标明用灸治疗。
另外,对某些穴位的针刺深度及禁忌,也有自己的观点。如对睛明穴的针刺
深度,《明堂》云一分半,《铜人》云一寸半。王氏认为面部所针,浅者入
一分,深者四分,“ 一寸” 乃为“ 一分” 之误。对承泣和心俞穴禁针或禁灸之
说,王氏以为承泣两禁之说可存疑,心俞并非不可用灸。
本书有广元勤书堂刻本及《四库全书》本流行。
153发十挥四经
元? 滑寿著,成书于1341 年。
全书三卷。上卷为“ 手足阴阳流注篇” ;中卷为“ 十四经脉气所发篇” ,对全身
十四经脉循行的记载作了较详细的注释和发挥,下卷为“ 奇经八脉篇” ,论述
奇经八脉的循行内容。书中附图16 幅,即十四经加正、背面骨度分寸图各一
幅,配上经穴歌及每穴所在部位的说明,使之明白易懂。滑氏自序云:“ 以
《灵枢经》本输篇,《素问》骨空等论,裒而集之,得经十二,任督服之行
腹背者二,其隧穴之周于身者,六百五十有七” ,考正其阴阳之经复,气穴
之会合,详加训释,著成本书。
滑氏把督、任二脉与十二经合论为十四经,使经络学说益臻系统、完善。将
经脉与俞穴合论,陈经脉系俞穴而论,述俞穴遵经脉而谈,把俞穴归入十四
经系统。同时发明了循经取穴法,成为后世取穴定位之所本。书中纠正了
《圣济总录》中足少阳经、足阳明经在头面部某些穴位的记载错误,以及足
太阳经在背腹部的一些穴位排列次序与经脉循走方向差误。本书阐述了经络
理论,补充诸经主病,如督脉主病,补充曰:“ 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
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游、嗌干,治在督脉” 。从而发展了经络
学说,推进了针灸学的发展,是学针灸、论经脉的必读之书。
1956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承淡安校注本出版,1986 年又有茹古香等人校注
本出版,二者均较流行。
154全大针灸
明? 徐凤(字廷瑞)编著,约成书于1439 年。
全书六卷。卷一、卷二介绍针灸歌赋;卷三为周身折量法;卷四是窦汉卿八
法流注;卷五是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六介绍灸法。本书以介绍历代针灸文
献资料为重点,是一部综合性针灸学著作。
徐氏曾于1400 年向倪孟仲、彭九思学针灸,传习窦汉卿针法,并深受席弘
学派学术思想的影响。其特点为重视针刺手法;按时选穴,倡用灵龟八法与
飞腾八法。
徐氏的针刺手法,在本书《金针赋序》中称“ 梓岐风谷,飞经走气补泻之
法” 。他首先在赋文前半部总论中诠释了窦氏手指补泻十四法,后又载述使
“ 气至病所” 的“ 调气法” ,用捻转、按压、插针等操作法来控制针感传导,后
二者徐氏称为“ 龙虎升腾” 和“ 纳气之法” 。赋文的后半部分,列述了烧山火、
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八种复式手法(实为九法)。最后论“ 通关
过节” ,“ 飞经走气” 法,使复式手法达到了十五种,丰富了针刺手法,奠定了
针刺手法理论基础。
徐氏还十分推崇按时取穴学说,并有所发展和创造。“ 子午流注” 之名,虽出
于《子午流注针经》,但对其命名意义的全面解释,则始见于本书。徐氏
谓:“ 夫子午流注者,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
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
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 针经井
荥歌诀” 仅有腑(阳)经返本还原穴的记载,没有脏(阴)经返本还原的穴
位,徐氏作了补充,使之更趋完备。徐氏作“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 ,对
推广此法起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发展了八脉八穴按时选穴学说,倡用灵龟八
法和飞腾八法。徐氏的按时取穴法被后人所宗,曾转载于《针灸聚英》、
《针灸大成》等书,现代临床所用的子午流注法,也是遵循徐氏的记述,增
入后世的经验和穴位而成的。
155另外,本书介绍了定取四花六穴、膏肓俞、肾俞、骑竹马灸、灸气穴等法,
这些古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定穴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年有影印本出版,1987 年有点校本出版,均较流行。
156英聚针灸
明? 高武(字梅孤)著。成书于1529 年。
又名《针灸聚英发挥》。全书四卷。卷一为经络、腧穴,介绍了仰人伏人尺
寸、十二经穴、奇经八脉穴、络穴、原穴、募穴、俞穴、八会穴、五输穴等
内容。卷二为各病取穴法,载有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的取穴,包
括特定穴(骑竹马法、四法等)、子午流注、东垣针法等方法。卷三为针灸
法,包括补泻、刺法、灸法。卷四为针灸歌赋,集辑了十四经穴歌、流注指
微赋、标幽赋、通玄指要赋等六十三个歌赋。书末附“ 附辨” 一篇,以问答方
式论述针灸中的一些问题。高氏自序云“ 不溯其原,则昧夫古人立法之善,
故尝集节要一书矣。不穷其流,则不知后世变法之弊,此聚英之所以纂
也。”
本书虽以选集前人文选为主,但亦有不少发挥。如对古书中关于禁针禁穴的
说法,高氏认为“ 一穴而有宜针、禁针,宜灸、禁灸者,看病势轻重缓急,
病势轻缓者,当别用一主治穴以代之;若病势重急,倘非此穴不可疗,当用
此一穴。若诸书皆禁针灸,则断不可用矣。” 体现了高氏治病选穴的原则性
与灵活性。对壮数的多少,高氏亦说:“ 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
说。” 在取穴上,高氏注重骨骼标志,提出“ 先将瘦人量取穴,后再依法量肥
人” ,反对用其它办法取穴。因为骨性标志固定不移,而其它则不然。如肾
俞穴,《千金》以平脐取穴,徐氏谓“ 肥人腹垂则脐低,瘦人腹平则脐平” ,
此法不足凭。高氏还认为“ 《资生经》立诸病目,以各窌穴分属,似难于
阅” ,故“ 以各经窌穴为主,以主某病分属之” ,提倡按经论穴,按穴论证,便
于学者掌握应用。
高氏在古人按时取穴法理论的影响下,经过自己长期临床探索,主张废弃当
时流行的“ 按时用穴” 法,倡用“ 定时用穴” 法,提出“ 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
随说” ,即近人称之为“ 子午流注纳支(子)法” 。因其所选用的都是十二经的
五输穴,所以又称“ 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 法。高氏认为必须“ 使人知
某病宜针灸某经某穴,当用某日某时开方针” ,即先知病,后定经穴,最后
157决定选用该经该穴的开穴时辰,施以针灸,这样,可以避免因按时用穴而致
延误病情的弊病。高氏的学说,进一步完善了按时选穴理论。
现有明刻本及日本复刻本(后者扩大八卷,内容未变)存世,1961 年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后又重印数次。
158成大针灸
明? 杨继洲(字济时)著,成书于1601 年。
本书是在杨氏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基础上,广泛参考明代
以前主要针灸学著作,并结合作者的针灸临床经验编写而成。全书十卷,卷
一首载仰、伏人周身忌穴图,针道源流,其次为“ 针灸直指” ,包括选自《内
经》、《难经》的17 篇有关针灸论述。卷二、卷三列针灸歌赋三十余则。卷
四为针法,卷前重点论述了九针,继之介绍了各家针法。卷五为“ 十二经井
穴” 、“ 五俞穴” 、“ 子午流注” 、“ 灵龟八法” 。卷六、卷七为脏腑、经络和俞
穴。卷八为诸证治法,分作二十三门,论述各科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卷九
为名医治法、杨氏医案等。卷十为《陈氏小儿按摩经》。
杨氏在临床处方选穴配穴方面颇具特色。在卷五“ 十二经井穴图” 中,叙述了
井穴主治的许多病症,并指出用缪刺法,行六阴之数等。重视经外奇穴,认
为奇穴“ 旁通于正穴之外,以随时疗症者也。” 卷七专立“ 经外奇穴” 一节,论
述35 个经外奇穴的名称和主治。更重要的是对不少病证,杨氏均配有两组主
方,一为首选方,一为备用方,如卷九“ 治症总要” 以问答形式论述了151 条
各种病证“ 前穴未效,复刺后穴” 的理论,为它书所未备。在针刺手法方面,
杨氏除详细收入前贤各种针刺手法外,尙有不少发挥。如对运用九六补泻法
有独到之处。他认为“ 九六” ,主要指捻针次数而言,即捻拨九下为九阳数,
为补;捻拨六下为六阴数,为泻。并发展了候气、取气、行气手法,重视得
气,提出“ 用针之法,候气为先” ,“ 宁失其时,勿失其气” 的见解,书中还具
体介绍了各种激发针感的方法。同时,对疗程、晕针等治疗中常见的问题,
亦有不同一般的见解。
本书虽为针灸专著,然杨氏以为针灸、药物、按摩各有所长,不应偏废。杨
氏谓“ 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
熨焫不能以达” ,认为针刺长于行气,灸焫长于散郁;针刺长于治外,汤药
长于治内;针灸还有携带方便、操作简便等优点,且无药物具新陈、真伪、
时有短缺之弊。杨氏对按摩疗法也颇为重视,故专列按摩一卷。
159本书内容丰富,论述精辟,影响较大。自1601 年问世以来,至今已有40 余
种版本,其中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年排印本较为流行。
160穴奇经外
承淡安编撰,刊于1952 年。
人体十二经穴以外,还有奇穴、别穴,最早散见于唐宋以前的针灸著作中,
这些穴位临床应用时疗效快、作用大。作者广搜古代各种针灸书籍,然后加
以分析和整理,详细介绍了经外奇穴的穴位所在和取法、主治等;并把骑竹
马、四花穴、膏肓俞穴等灸法,汇列于后;另附刺疔捷法之头面图等,可供
外科针刺时检查穴位之用。书末附有经穴检查表。
本书1952 年由中国针灸科学研究社出版。
161灸中学国针
承淡安编著,刊于1957 年。
本书是作者针灸理论与经验的总结。全书分针科、灸科、经穴、治疗四篇,
将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临床应用手法与科学实验以及临症要点等,均予以
较详尽的分析和叙述,特别着重于实际应用方面,力避空泛的理论。书中取
穴方法详明,并配有插图。为便于中西医学习针灸,于治疗篇中所治各病,
参以中西医学病名。另外,作者尙指出了学习针灸学的方法与步骤。对初学
针灸之人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1957 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62注难说午子流
吴棹仙著,成书于1945 年
全书两卷。纵观内容可分三个部分,首先为子午流注环周图与环周图说难。
上卷为本输穴说难。下卷为综合论述。书中收集了十二经井、荥、俞、原、
经、合的六十六穴及十二络穴(除去任、督、脾之大络)以及三个合穴共八
十一个穴。对每穴的部位、证治、针灸方式、深浅、留针时间等都作了详细
说明。并解释了“ 五脏五俞六腑六俞” 、“ 终始根结” 的意义以及补泻,寒热、
升降、卧针迎随、进针、催气、调和荣卫等手法;阐明了针脉法、针效、针
害、针灸禁忌等。书后附验案七则。
全书说理透析,论述精辟,且切于实用,是近代关于子午流注针法的一部较
好参考书。
1950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163法疗耳针
河北省中医研究院编著,成书于1959 年。
本书内容设有导言、耳部概述,针刺部位及反射区分布情况、适应症和禁忌
症、痛点的探査、针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耳针诊断的应用、耳针的理论探
讨等八部分。每一部分的叙述,简明扼要,切合实用。
耳针疗法,是利用针刺耳部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是我国针灸医学的一
种。据考,耳针古代称为“ 小针” 、“ 微针” ,“ 耳底神针” 。耳针之所以能起治疗
作用,主要是两耳与全身经络有关。《灵枢》指出:“ 耳者宗脉之聚也。” 宋?
杨士瀛指出:“ 十二经脉,上终于耳” 。都说明耳部和全身经脉有着极密切的
关系。因此,耳针疗法是值得医学界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本书介绍的疗
法简便易行,易于掌握,疗效显著,是一本适合针灸和农村医生的读物。
1959 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64法脊点刺疗点指针
曲祖贻编著,成书于1959 年。
本书介绍了三种民间疗法:即点刺疗法、指针疗法及点脊疗法。点刺疗法是
用短针迅速地在皮肤上浅刺,也是由单针浅刺改进的一种疗法,一般适用于
急性病,特别是属于神经性以及淋巴系统一类的病。指针疗法是以指代针,
运用点掐的技巧,施于一定的经穴,或适当部位上,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点
脊疗法最适宜于儿童,在脊柱两旁点捏,主治伤奶、食积、腹胀、腹泻等消
化系统疾病。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三种外治法的起源、治病原理、操作方法、
适应症等。通俗易晓,切合实用。
本书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165法疗陶针
覃保霖撰,刊于1959 年。
陶针疗法,是属于针灸医学领域中的特殊技法,与针灸学的起源和发展有着
密切的关系。它是采用废弃的旧陶瓷片,经过消毒处理后,用刀脊轻轻敲击
成为具有锋芒的陶片针,然后根据对病症的诊断,选定体表一定部位,运用
不同手法施行针刺,以达到解除疾病、恢复健康的效果。
陶针治病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陶针的轻刺手法,属于浅刺术,古称半刺,
正如《灵枢? 官针》篇所说:“ 半刺者,浅内而急发针,如拔毛状” ,其重刺手
法,以见血为目的,亦符合《内经》“ 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之旨。故其
功能在于宣导经络,通调气血,助营卫运化,致阴阳平衡,其理论与我国经
络学说相一致。
本书介绍了三十多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可供一般针灸工作者参考。这一
疗法的特点:取材容易,施治方便,见效迅速,无不良副作用。是具有一定
治疗价值的民间疗法之一。
本书195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66疗七法星针
吴艺卿编,刊于1960 年。
七星针属于多针浅刺范畴的一种针术,与梅花针、罗汉针相似,但无梅花针
过密,罗汉针过疏之弊。本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且对某些疾病有良好疗
效。本书分总论、腧穴、诊断、刺法、治疗四章。系统地介绍了七星针疗法
的有关理论、操作方法、诊断、治疗等内容,叙述详细具体,浅显易懂。书
中论述治疗时,强调中医辨证论治,针刺部位按经络循经取穴,颇具特色。
可供临床医师参考。
本书1960 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67法疗头针
山西省稷山县人民医院编,刊于1973 年。
本书介绍了头针治疗原理及其主要适应征和具体操作方法,并附1046 例各
类疾患疗效分析。头针对脑血栓形成、脑出血、颅脑损伤、巴金森病(震颤
麻痹)、美尼尔综合征等疗效较好;头针的创用,为古老的针灸术带来了新
的生机。
197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岀版。
168花中针国梅
钟梅泉编著,刊于1973 年。
本书原名《梅花针疗法》。全书共两篇。上篇是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梅花针
发展史,治疗原理,工具制做,持针和手法以及用于梅花针疗法的特殊诊断
法—— 脊柱两侧检查法;概要阐述了治疗部位的范围、刺法、主治以及每个
部位中的常用穴位,还介绍了对经脉、穴位和阳性物的刺法和要求。下篇是
临床治疗,重点介绍治疗部位和配选法,以及常见病症70 种,并附验案。每
一病证分“ 概述” 、“ 脊检所见” 、“ 治疗部位” 、“ 手法” 和“ 效验” 五项叙述。梅花
针疗法具有治病范围广,收效快,经济简便,容易推广的优点,尤适宜于广
大乡村应用。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说理浅显易懂,是一部梅
花针疗法的较好参考书。
1973 年、1984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69醉麻针刺
翁思琪、顾培笙主编,刊于1984 年。
本书为介绍针刺麻醉专书,作者在七十年代出版的《针刺麻醉》一书的基础
上,加以补充研究针麻的新成果、新知识,同时缩短了原书篇幅,本着深入
浅出的精神撰写成书。书中首先介绍了针灸麻醉的历史和现状,针麻的常用
穴位和方法;详细论述了针麻在颅脑手术、耳鼻咽喉手术、口腔颌面部手
术、颈部手术、心脏手术、肺切除术、胃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妇产科手
术、小儿手术中的应用及耳针麻醉在各种病中的应用;分析了针麻失败病
例,对针刺镇痛原理作了探讨;最后介绍了晶体管电针麻醉仪器的使用方
法。本书对针麻临床与原理作了深入研究,发掘和提高了中医古老针灸学
术,增添了新的手法,并提出了新理论,为中医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门径。
1984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170拿推七、
171拿旨秘儿小推
明· 龚云林(字廷贤)著,清 ?姚国祯补辑,刊于1604 年。
又名《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或《小儿推拿活婴全书》。原书二卷,
后析为上、中、下三卷。卷上为总论,对小儿常见病的病因证治作了较系统
的论述,并详载各部位的取穴原则与方法;卷中、下以歌诀形式总结了小儿
常见病的推拿治疗经验,并附常用方50 余首。龚氏认为小儿“ 体骨未全,血
气未定,脏腑薄弱,汤药难施” ,“ 每患药饵为小儿之所苦,思得是术以佐理
之” ,乃著成是书。本书重点介绍小儿推拿疗法,并阐述一般儿科疗法,为
我国现存较早的儿科推拿专著,后世推拿专书,多以此为蓝本。
书中龚氏不但总结了前人经验,而且结合个人心得阐述了辨证论治观点在儿
科推拿术中的应用。对推拿穴位、手法、主治均记述颇详,并多配以歌赋、
图解,使人易记易诵,便于理解掌握。本书的内治方面,除一部分根据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改写外,其余部分大多为龚氏自己的经验,其中不乏
心得之言。如云“ 婴儿之病大抵半胎毒,半伤食,外感风寒十一而已” ,并告
诫孕妇节嗜欲、调饮食,以防儿患。
1958 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江静波校订本,使之广为流传。
172摩术要正厘按
清· 张振鋆(字筱衫)著,成书于1888 年。
本书原出于明代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一书,经张振鋆厘正增补后更名而
成。全书四卷。卷一为辨证,重在诊法,除收录四诊八纲诊法外,尤侧重小
儿望诊,并载胸腹按诊法。卷二论立法,包活按、摩、掐、揉、推、运、
搓、摇八种手法,以及针、灸、淬、砭、浴、熨、汗、吐、下等近30 种治疗
方法。卷三论按摩取穴原则,强调八纲辨证与循经取穴的重要性。卷四收录
24 种小儿常见病的治疗经验及多种内服与外治方药。书中对手法的运用有独
到之处,每一手法均配以绘图,并附文献出处。治疗除手法外,多配有内服
药。特别是诊法中,增有胸腹部按诊一法,为现代腹诊法奠定了基础。
1955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原刊本排印出版流行。
173微抉推拿
涂蔚生(字学修)著,成书于1917 年。
本书系推拿专著,为选择各家推拿法,加以注释,并参以个人见解编著而
成。全书四集。第一集为认症法,第二集为推拿法,第三集为药剂法,第四
集为治疗法。作者以为小儿与大人“ 有可服药与不可服药之区别” ,若不可服
药者,则“ 以手代药” ,推拿的作用是因为“ 人之头面手掌诸穴,与内部脏腑均
相联系,脏腑是其根本,诸穴是其苗叶,小儿肉既嫩脆,推其苗叶,根本自
易牵动” 。本书阐发了作者推拿的独特见解,对风症、惊症诸疾有新的认
识,同时书中还附有插图。全书说理透彻,论述清晰,诊断与洽疗结台,手
法与用药互补,可供推拿医师参考。
民国19 年千顷堂书局初版。
174八法新十详拿推解
陈宇清著,成书于1957 年。
本书为陈氏硏究推拿术的心得。全书共列推拿、按摩、拍、打、迭、摩、
揉、掐、点、搓、压、捵、运、捻、摇、掸、分、合十八法,对各种手法的
施术部位、顺序和效用,以及手法的相互联系等,依次说明。同时尚验证了
各法的治疗原理和科学根据。
本书内容翔实,言简意明,并附有插图,易于阅读,可供推拿医师参考。
1957 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75摩伤术科按
郑怀贤编著,刊于1964 年。
全书七章。第一章为按摩概述,第二章论述按摩对人体的作用,第三、四章
介绍按摩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手法,第五章重点介绍经穴按摩,第六章介绍运
动按摩,第七章论述按摩在伤科治疗中的运用。本书从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
两方面,对按摩医术作了理论概述,对于处理各种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以
及劳损等方面,都根据经络学说介绍了按摩的基本手法和应用范围,对经穴
按摩手法,也作了较详细的叙述。本书出版后,深受广大医务者欢迎。
1978 年又再次修订,对按摩中的刺激点确定了名称,指出了部位和主治等
内容,并增附了部分插图。同时对按摩基本手法的分类,作了合理的归纳,
增加了颈椎病按摩疗法等。从而更适于临床医师及运动保健的需要。
本书1980 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76李疗摩墨法林按
李墨林、陶甫合著,刊于1986 年。
李墨林医师,河北省元氏县人,自幼学习祖传正骨按摩技术,后又受业于少
林支派,成年后行医于民间,至今已五十余载。他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积
累了丰富的按摩经验,尤其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方面更具独到之处,不但手法
简便,而且疗效可靠,受到国内患者的欢迎和国外友人的称颂。由于他以治
疗软组织损伤为其专长,业已独成一派,故书题曰《李墨林按摩疗法》。
本书共有十四章,包括按摩简史、软组织疾患的病理、按摩治疗软组织疾患
的疗愈作用、按摩技术的运用、经穴应用、按摩手法,以及颈、胸、肩、
肘、腕、手、腰、臀、髋部软组织损伤和一些关节脱位的内容。书中重点介
绍了按摩的操作手法、适应症,以及治疗前后和各部位的练功方法等。李氏
的按摩技术,经穴与手法相结合,稳准娴熟,刚柔相济,明确诊断,辨证施
治,很有特点。
全书插图三百余幅,本书不但内容新颖、丰富,而且结合插图很有直观的效
果,易懂易学,是中医骨伤科、按摩科医师的良好参考书。
198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77科内八、
178)伤寒(一
179伤论寒
东汉· 张仲景(名机)撰,约成书于三世纪初。
本书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伤寒杂病论》晋时已散失,经
当时王叔和的收集整理,使原书中的论伤寒内容得以保存下来,称为《伤寒
论》。目前《伤寒论》通行的有两种版本:一为明· 赵开美的影宋刻本《伤
寒论》(简称“ 宋本” ),一为金· 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简称“ 成本” )。
《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载一百一十三方,应用药物八十二种。书中作
者运用《素问· 热论》的理论,博采众方,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外
感热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治疗等进行了精辟的阐发。首创了对伤寒病的
六经辨证方法,将外感疾病所表现的具有规律性的各种症候,归纳为太阳、
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每经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
实以条文形式对各证逐一进行辨证论治,即有“ 同病异治” ,又有“ 异病同
治” ,确立了伤寒病的治疗规范,将理、法、方、药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
一部临床巨著。
书中创立的一百一十三方,不但组方严谨,效用颇佳,而且其治疗原则,对
临床各科均有指导意义,如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小柴胡汤、理中汤等
已成为广泛应用的名方,至今仍被医家所推崇。
本书总结了汉以前有关热性病的理论和经验,充实和发展了《内经》热病的
学说,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对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成为中医
的著名“ 经典” 。
1955 年重庆人民出版社有赵开美影宋刻本出版流行。
180旨伤论寒微
宋· 韩祇和著,成书于1086 年。
本书又名《伤寒微旨》。全书二卷,十五篇。卷上,分伤寒源、伤寒平脉、
辨脉、阴阳盛虚、治病随证加减药、用药逆等八篇。卷下,分总汗下、辨汗
下药力轻重、温中、大小便等七篇。书中间附方论。本书从脉证分辨,以脉
为先,总为发明仲景未尽之意,而随时随证又为变通于其间,对仲景学说有
所推阐。韩氏善于以《内经》旨意解释《伤寒论》,如其对《伤寒论》六经
的解释,即遵《素问· 热论》之理论,以经络阐释之。
本书可与庞安常《伤寒总病论》互为参阅。南唐李思训认为庞、韩二氏“ 二
公虽不足为汉之仲景,亦足以为今之仲景也。” 元· 王好古《阴症略例》中引
录本书论述颇多,甚宗韩氏之说。然元· 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中认为韩氏
“ 以温暑作伤寒立论,而即病之伤寒,反不言及,此已是舍本徇末,全不能
窥仲景藩篱,并未悟出仲景立法本旨。” 不过,本书仍不失为研究《伤寒
论》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原书早已亡佚,现在所见之书是据《永乐大典》辑录而成。常见版本为上海
千顷堂书局1914 年石印本。
181病伤论寒总
宋· 庞安时(字安常)著,成书于1100 年。
全书六卷。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论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
述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证。卷四至卷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证治。卷六载
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
庞氏依据张仲景六经分证法,说明病证由五脏六腑传变而来,治疗上主要用
汗、吐、下、和诸法,根据具体情况,随证治疗。处方多采用《伤寒论》原
方,并说明药物佐使加减的关系,同时还补充了不少自己的验方及诸家之效
方。
本书的突出贡献是庞氏对《伤寒论》的内容有不少补充发挥,并提出一些新
观点。他认为广义伤寒的病因是“ 寒毒” ,只不过由于感受邪气的时间、地
域、体质不同,而表现出伤寒、中风、风温、温病、湿病、暑病等不同的证
候,治疗上只要抓住“ 毒” 这个共性,即抓住了本质。指出“ 勇者气行则已,怯
者则著而成病” ,说明素体盛衰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同时感受寒毒,
冬时即发为伤寒,因春温气诱发则为温病,因夏暑气诱发则为热病;山居者
多中风中寒之疾,平居者多中湿中暑之疾,指出发病与四时气候、地域居处
有密切关系。庞氏还将温病分为两种,一种是触冒寒毒;至春及夏至前发的
一般温病,一种是感受异气而成,以具有流行性、传染性为特点的温病,率
先提出温病当与伤寒分治的观点,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影响颇大。庞氏在
临证实践中认识到,温病一类以温毒最为险恶,并将其归纳为青筋牵、赤脉
攒、白气狸、黑骨温、黄肉随五大证,治疗上使用大剂量清热解毒,辛温散
毒,善用大剂量石膏,对后世余师愚治瘟疫而创清瘟败毒饮有直接启发作
用。
1956 年商务印书馆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82伤人活寒书类证
宋· 朱肱(号无求子)撰,成书于1108 年。
又名《南阳活人书》、《无求子伤寒百问》、《无求子伤寒活人书》。后经
王作肃增注,题为《增注类证活人书》,收入《古今医统正脉》丛书中。
全书二十二卷,设一百问。卷一至卷十一以问答形式,剖析伤寒的各种相类
证候。卷十二至卷十五解释《伤寒论》113 方。卷十六至卷十八载《外台秘
要》、《千金方》等各家之方126 首。卷十九至卷二十一介绍妇人与小儿伤
寒及其治疗方法,并论小儿疮疹。卷二十二“ 为李子建伤寒十劝篇” 。最后附
《活人书释音》、《伤寒药性》,以音释生字和简列药物性味。本书于各卷
之首设该卷内容提要,卷一和卷二附有经络图和脉穴图。全书通过问答形
式,阐明伤寒各证和诸种杂证的诊治方药。
朱氏研究《伤寒论》的特色是着重探讨六经的实质,认为六经是以经络为基
础的,《伤寒论》所言之三阴三阳即是人体三阴三阳六条经络,开创了六经
经络说之先河。同时对伤寒之脉象、表里分证、阴阳分证,以及治法,均提
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后世影响较大。
1955-1957 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有排印本较为流行。
183证伤歌寒百
宋· 许叔微著,成书于1132 年。
本书以七言歌诀的形式阐述伤寒的证状,全书五卷,歌诀100 首,每20 首为
一卷。卷一、卷二,为伤寒辨证总纲歌诀。卷三至卷五,为各种证候之歌
括。本书主要是“ 取仲景方论编成歌诀一百证,以便后学之记习,其中间或
有仲景无方者,辄取《千金》等方以编入” 。在论述方面,也间取巢元方、
朱肱等人的观点加以补充。如第三十证:食积、虚烦、寒痰、脚气“ 四证似
伤寒” ,即采录朱肱等人的论说补入。五十一证“ 发痰证” 中,则补入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中有关温毒热疮发斑的内容。许氏重视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的辨证,把其内容编排在“ 表证歌“ 、“ 里证歌“ 、“ 阴证似阳歌“ 、“ 阳证似
阴歌“ 等歌诀内,并根据其临床经验,对真假寒热、阴阳疑似证的)鉴别,
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许氏重视八纲辨证,但不废六经之说,认为它们是相互
联系的两个方面。本书对指导初学者的临证实践有重要作用。
本书有1956 年商务印书馆《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本》流行。
184寒注论解伤
金· 成无己著,成书于1144 年。
本书以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为蓝本,对《伤寒论》原文进行逐条注释,
故名《注解伤寒论》。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
本书是全面注解《伤寒论》的第一部著作。其突出贡献在于用《内经》《难
经》之说解释《伤寒论》的内容,使《伤寒论》的理论第一次得到阐发与说
明。成氏根据《伤寒论》原序中“ 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 之
语,始终运用《内经》、《难经》的理论注解各条文方证,力图忠实于仲景
之原意。成氏采用以经注论的究方法,不仅使《内经》、《难经》、《伤
寒》一脉相承,融会贯通,同时尚阐发了仲景原文的微旨大意。成氏认为,
《伤寒论》详于述症、设方和用药,而对于病因、病机及方理的论述略简,
故在全面注解《伤寒论》时,将《伤寒论》的临床诊治内容与《内经》、
《难经》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加充实了《伤寒论》的理论体系。他
不仅以经注论,而且以经注方。如注解桂枝汤时云:“ 《内经》曰:辛甘发
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 ,注解四逆汤云:“ 《内经》
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甘草姜附相合,为
甘辛大热之剂,乃可发散阴阳之气。”
《注解伤寒论》的问世,更加阐明了《伤寒论》的理论,从而颇被医家所重
视,并对其研究而蔚然成风,为后世伤寒学派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后
人对成氏的成就评价颇高,清· 汪琥曰:“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犹王太仆
之注《内经》,所难者惟创始耳。” 本书对学习和掌握《伤寒论》原意有很
大帮助,现已成为学习《伤寒论》的选本。
本书以196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最为常见。
185例略阴证
元· 王好古(号海藏)著,成书于1236 年。
全书一卷,王氏有鉴于一般研究《伤寒论》多详于三阳证,略于三阴证,而
阳证易辨易治,阴证难识难疗,故专以阴证设论。全书总计42 条,一方面采
前人之说,另一方面又根据自己的见解一一加以评述,对阴证的阐发颇为全
面,书末附有临证治验。
王氏受张元素脏腑虚损论、李杲脾胃气虚说影响,重视内因在阴证发病中的
作用,认为阴证“ 在人本气虚实之所得” 。对阴证的变化、假象,论述尤详。
如“ 论元阳中脱有内外” 篇:“ 或有人饮冷内伤,一身之阳,便从内消,身表
凉,四肢冷,脉沉细,是谓阴证,则易知之;若从外走,身表热,四肢温,
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医者不察,便与表药双解等,复使汗
出,三焦之气绝,以此杀人者多矣。” 制方五十首,大多侧重于温补脾肾,
如返阴丹、回阳丹、火焰散、霹雳散、正阳散、附子散、肉桂散、白术散等
八方,是王氏治阴证的代表方,方中多以大温大热的附子为主药。另外,王
氏在服药方法与服药时间上,亦均有严格的要求。
书较系统地总结了元代以前有关阴证的论述,有论有辨,证方俱备,审证用
药,结构严谨,是研究伤寒阴证的重要文献,亦是研究杂病阴证的重要参考
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本书以1956 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较为流行。
186条伤辨寒论
明· 方有执(字中行)撰,成书于1592 年。
方氏以为治伤寒要“ 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以之” ,认为经王叔和编次的
《伤寒论》已非仲景原本,应还其本来面目而研究之。故潜心研究二十年,
遂重予考订和编注。
全书八卷。方氏将原书太阳病中的“ 卫中风” 、“ 营伤寒” 、“ 营卫俱中伤风寒” 三
篇,列为第一、二、三卷。阳明与少阳二篇合为第四卷。太阴、少阴与厥阴
三篇合为第五卷。有关温病杂病的条文,认为是“ 此皆旧本错杂乱出” ,遂将
其条文以及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诸篇,合成第六卷。将辨痉湿暍病证一
篇与辨脉法、平脉法二篇,合为第七卷,将汗吐下可与不可诸篇,合为第八
卷。书末所附“ 本草钞” ,将《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以及九十一种药均备
录而解释之。有“ 或问” 四十六则,设问答以发挥书中未尽之意。有“ 痉书” 则
辨痉与惊风之疑似。
方氏重点着眼于“ 卫中风” 、“ 营伤寒” 、“ 营卫俱中伤风寒” 的观点,以此作为调
整《伤寒论》太阳篇的依据,将各有关条文以类相从。凡桂枝汤证及其变证
一类的条文,列于“ 风伤卫” 中;麻黄汤及其有伤寒二字列于条首的条文,列
于“ 寒伤营” 中;凡青龙汤证及“ 脉浮紧” 、“ 伤寒脉浮” 诸条文,则汇于“ 风寒两
感营卫俱伤” 中。后世伤寒名家喻昌在此基础上则明确提出了“ 仲景立桂枝
汤、麻黄汤、大青龙汤,鼎足大纲三法,分治三证” 的“ 三纲鼎立” 说。方氏把
风寒伤营卫提到整个太阳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来认识,深刻揭示了太阳病的发
病、传变与转归的规律,是对仲景学说的一个发挥。方氏对《伤寒论》的重
订,绝非只是条文的编排或篇章的移动,而是反映了他对伤寒病的发病及传
变规律实质的认识,这是方氏重订《伤寒论》的贡献所在。
本书问世后,引起后世医家极大反响,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从而促进
了仲景学说的深入发展。
1957 年人民卫生出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87苏伤集寒来
清· 柯琴(字韻伯)编著,成书于1674 年。
本书包括《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三书。《伤寒论注》
四卷,成书于1669 年。书中柯氏对《伤寒论》原文逐条论注,颇多发挥。
特别是“ 以证为主” ,而以相关各条归类阐析,条理井然,立言明彻。《伤寒
论翼》二卷,成书于1674 年,为《伤寒论注》的补充论述。主张《伤寒
论》之六经辨证方法是为百病立法,而非单指伤寒。《伤寒附翼》二卷,成
书于1674 年,是论方专书,主要剖析《伤寒论》诸方,对每方均分别列述
其组成意义和使用法则。
柯氏的可贵之处是富于创新精神;其主要贡献是对《伤寒论》一书提出以方
类证,以方名证,方不拘经,汇集诸论,各以类从的方法,对《伤寒论》条
文进行重新编次。柯氏反对三纲鼎立之说,力主因证立方之论,重视辨证施
治,医不执方。同时认为仲景六经为百病立法,非单适用于外感热证,扩大
了《伤寒论》的应用范围。从而为六经正义,提出了腰以上为三阳地面,腰
以下为三阴地面,分属六经,创立经界学说,阐明仲景六经不能以经络来概
括。认为《伤寒》六经是辨证的纲领,论治的准则,与《内经》六经为经界
之经不同。并且对合病、并病的定义作了阐发。提出“ 并病与合病稍异者,
合则一时并见,并则以次相乘” 。
本书观点新颖,论说有据,又文畅词雅,是研究《伤寒论》的名著之一,颇
受后世医家推崇。在柯氏分类编次的思想启发下,后世有按法类证编次的,
有分经审证编次的,有按因类证编次的,更有按症类证、按理类证编次等,
从而促进了对《伤寒论》的研究。
本书有1959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流行。
188法证辨寒治六伤经
清· 沈目南(字明宗)撰,成书于1693 年。
全书共八卷。沈氏十分推崇方有执、喻嘉言二家研究《伤寒论》的观点及方
法,本书的编次亦与喻嘉言《尚论篇》大同小异,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
两伤营卫为纲论述太阳病。
沈氏认为《伤寒论》中所谈的六气外感,主要是“ 风伤卫、寒伤营” ,“ 而括燥
湿于寒伤营,春夏温热该于风伤卫” 。批评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编次不
明,故在编注时,突出六经主病,颇多个人见解。书中以太阳阳明、正阳阳
明、少阳阳明阐发阳明病;置合病、并病、坏病于三阳经之后,以明邪在三
阳之出入进退。每篇之中,均取其脉证正治之法置于前,以误治、变证、救
逆之法隶于后。本书与喻氏《尚论篇》相较,喻氏重视以法释治,沈氏则重
视以经释证。本书虽无新的见解,然书中说理明白易懂,编排上有条不紊,
各卷、篇之首的大意简明扼要,有利于初学者学习,是一部学习和研究《伤
寒论》较好的参考书。另外,沈氏提出的《伤寒论》中所论外感,不仅指寒
邪,而是包括六淫之邪的观点,在临床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书以1959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铅印本为常见。
189珠伤集寒贯
清· 尤在泾(名怡)著。成书于1729 年。
全书八卷。卷一和卷二为太阳篇,卷三和卷四为阳明篇,卷五为少阳篇,卷
六为太阴篇,卷七为少阴篇,卷八为厥阴篇。
本书的特色是将《伤寒论》条文归属于治法之下,强调治法在《伤寒论》中
的重要意义,并将治法归纳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
明辨法、杂治法等七类,使《伤寒诒》的治疗法则更加明晰。尤氏所立以上
诸法,是在辨明各经病变的本证、变证、坏症、兼证、病因异同的基础上制
定的,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尤氏论伤寒,反对风伤卫,寒伤营之说。他认
为“ 寒之浅者,反伤于卫,风之甚者,并及于营;卫之实者,风亦难泄,营
之虚者,寒亦不固。但当分病证之有汗无汗,以严麻黄、桂枝之辨;不必执
营卫孰虚孰实,以证伤寒、中风之殊” ,反对方有执、喻嘉言之论。另外,
尤氏研究《伤寒论》,着眼于《伤寒论》辨证论治精神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
义,故有其实用价值。
本书以1979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流行。
190浅伤注寒论
清· 陈念祖撰,成书于1803 年。
全书六卷。卷一,为凡例、读法、张仲景自序、辨太阳病脉证,计四十一
节。卷二,辨太阳病脉证,计八十一节。卷三,辨太阳病脉证,计五十九
节。卷四,辨阳明病脉证,计八十节。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十节、辨太阴病
脉证八节、辨少阴病脉证四十五节。卷六,辨厥阴病脉证五十五节、辨霍乱
病脉证十一节、辨阴阳易差后劳复七节、痉湿暍篇等。书中删去了《伤寒
论》中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诸不可等篇。
陈氏注解《伤寒论》属维护旧论观点,更接受六经气化理论,注文以张隐
庵、张令诏为主,兼采各家之说,认为二张俱从原文注释,虽间有矫枉过正
之处,而阐发五运六气、阴阳交合之理正与《伤寒论》“ 撰用《素问》、
《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 之旨吻合。陈氏于《伤寒论》原
文中加注诠解,以阐述《伤寒论》要旨,原文与注文可以连续,亦可以分
读。另外,陈氏对“ 传位” 、“ 直中” 的认识亦颇有见地。陈氏谓:“ 直中二字,
《伤寒论》虽无明文,而直中之病则有之。有初病即见三阴寒证者,宜大温
之;有初病即是三阴热证者,宜大凉之,大下之。是寒热俱有直中,世谓直
中皆为寒证者,非也。有谓递次传入三阴,尽无寒证者,亦非也。”
本书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对初学者很有帮助。
1938 年上海大文书局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91诀解串寒伤医
清· 陈修园(名念祖)著,约成书于1803 年。
又名《伤寒真方歌括》。全书六卷,以《内经》理论为依据,以标本中气、
经络学说为基础,采用综贯衍绎的方法,把《伤寒论》各篇条文,按不同的
内容分成若干段落进行综合分析,既说明了条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又
指出了辨证要点。书中立足于六经气化理论,创分经审证之法,充分体现出
方证的联系及其传变、转归的机理,使学者能融会贯通而得其要旨。本书将
《伤寒论》方剂与主治编成歌诀,后附方注及证候辨治,以串解形式阐明作
者观点,故名《伤寒医诀串解》。书中文字通俗流畅,说理浅显明了,易于
读者理解和记诵,在当时流传较广,影响较大。
1959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92寒注名大伤百论家合
吴考槃撰,刊书于1924 年。
书凡十六卷。卷一至卷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卷十至十二辨阳明病脉证并
治法;卷十三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卷十四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五上
下两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卷十六上下两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重编了
原《伤寒论》的三百九十七法,考订了一百一十三方,删去了前面的脉法、
序例,痉湿暍和后面的霍乱、劳复、可汗等。每条经文之后,注以名家之议
论精要者。书中发挥经义、羽翼圣心,是一部集伤寒论注家之大成,故秦伯
未氏对本书的评论是:“ 吴君此书,兼收并蓄,不主一家言。比之叙争讼之
人于一室,置读者于裁判地位,细聆双方执词,定其曲直,曲者闢之,直者
彰之,破千古之歧说而归于一,倘亦整理中医书籍之嚆矢也。”
1926 年上海千顷堂书局有石印本出版流行。
193伤集论寒注杂病
黄竹斋著,成书于1926 年。
全书18 卷。作者上考《灵》、《素》、《本草》、《难经》、《甲乙》,穷
究其本源,下据《玉函》、《脉经》、《巢氏病源》、《千金》、《外
台》,校正其乖讹,参阅古今上百种方书,从前人的注释中选出其中较具代
表性的注文,加以归纳后,成为一部注解的汇集,其中亦不乏作者自己的见
解。本书的特点,一是将各种注解集在一起,可以开阔读者的思路,易于领
会原文本义,避免偏从一家之说。其次书中的注文分有“ 正注” 和“ 旁证” 两
类,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使读者易于掌握要点。本书是一部学习《伤寒
论》较有价值的参考书。
195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94)金匮(二
195略论方匮金要
汉· 张机撰,约成书于公元2 世纪。
本书简称《金匮要略》,据考是汉· 张机《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伤
寒杂病论》是由“ 伤寒” 和“ 杂病” 两部分内容组成,原书早已亡佚,晋代王叔
和搜集整理了“ 伤寒” 部分的内容,编次了《伤寒论》,而“ 杂病” 的内容直到
宋代林亿时才得以校订,将断简残卷经过整理后,厘为三卷,定名为《金匮
要略方论》。
本书是中医最早论述杂病的专著,内容广泛而系统。全书设二十五篇,载病
六十余种,列方二百六十余首。
本书的特点首先辨病,然后辨证。书中所论疾病有痉病、湿病、暍病、百合
病、狐惑病、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痿、肺痈、咳嗽、
上气、奔豚气、胸痹、心痛、短气、腹满、寒疝、宿食、五脏风寒、积聚、
痰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水气、黄疸、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
血、呕吐、哕、下利、疮痈、肠痈、浸淫疮、趺厥、手指臂肿、转筋、阴狐
疝、蛔虫,以及妇人妊娠呕吐、妊娠腹痛、妊娠小便难、产后痉病、产后郁
冒、产后大便难、产后腹痛、产后中风,产后下利、带下,转胞、经痛、阴
吹、阴寒、阴中生疮、咽中如有炙脔、脏躁、吐涎、痞病等。每一病既论病
因、病症,又论病机和诊断,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认为疾病的产生
都是脏腑病理变化的反应,在此基础上详加辨证、如水气病,有心水、肾
水、肝水、脾水、肺水之分。同时尚对疾病的病位和类型亦有所判断。
在治疗上,根据辨病与辨证相参确立治疗原则。本书的治疗特点是一方治多
病,或一病用多方。如葶苈大枣泻肺汤,既用于痰饮病,又用于肺痈病,充
分体现了“ 异病同治” 和“ 同病异治” 的治疗原则。书中的方药,大多实用有
效,后世不断采用,如以蜀漆散治疟疾,以大黄牡丹皮汤治肠痈,以泽泻汤
治水气病,以白头翁汤治痢疾,以茵陈蒿汤治黄疸等等,临床至今仍在应
用,而且疗效甚佳。
196本书不仅在辨病和治疗上,对临床有指导性作用,而且提出了早期治疗、治
未病脏腑以防止病势发展的重要原则,从而发展了《内经》“ 治未病” 的思
想,这对于临床的诊治更有较高的价值。
本书是后世杂病和妇产科学的基础,它使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更为深入,影响
较大,成为学习中医的必修书目,也为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197玄钩金匮
元· 朱震亨撰,明· 戴元礼校补,成书于1358 年。
本书为综合性医书,论述临床各科病证。全书三卷。卷一、卷二以内科杂病
为主,兼述喉科及外科的一些病证,如中风、六郁、内伤、伤寒、温病、咳
嗽、痢、泄泻、伤食、五疸等症。卷三为妇科及小儿科,包括妇科经、带、
胎、产病及儿科吐泻、黄疸、急慢惊风、疳病等症。
书中分证论治,所列各证,有论、有方;每病之下,先述病因、病机,次言
脉证、治则,后立方药,即理法方药俱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 震
亨以补阴为宗,实直开补真水之先,其以郁治病,亦妙阐《内经》之旨” 。
朱氏书中所论及他拟订的大补阴丸、越鞠丸等,均充分反映了朱氏的学术思
想特色。同时,本书曾被其门人戴元礼所补订,其补订的内容,亦颇精当可
取,对朱氏学术思想多有发明。书末尚附有“ 火岂君相五志俱有论” 、“ 气属阳
动作大论” 、“ 血属阴难成易亏论” 、“ 滞下辨论” 、“ 三消之疾燥热胜阴论” 、“ 泄
泻从湿治有多法论” 六篇医论,为戴氏所撰,亦很有见地。
本书曾因避清代康熙名讳,将“ 钩玄” 改为“ 钩元” 。《薛;氏医案丛书》收入
本书时,将书名改为《平治荟萃》。
1980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198略注编匮金要
清· 沈目南撰,成书于1692 年。
初名《张仲景金匮要略》,1693 年重刊时改题本名。全书二十四卷。卷
一,首列叙例、时令病、问阴阳病十八、望色、闻声、问治未病、五脏病喜
恶、五脏攻法、误治救逆、切脉、厥论、喘论等篇。卷二至卷二十四,每卷
列病证一篇。
沈氏以为世传的《金匮要略》刊本“ 编次失序” ,与张仲景原意不合,认为“ 从
来著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 ,谓“ 叔和更作序例,濒举汗吐下诸条为
蛇足,予以一概删去” ,“ 惟以仲景原论合梓是书,乃补《灵》、《素》不
足。故余每于注证之后,引经文混合一论,以证轩岐仲景本一源而出,俾后
之学者,一览晓畅” 。沈氏将《金匮要略》重予编排,以序例冠于首,将以
下的方论部分略予贯串整理,使之趋于条理。这是沈氏研究《金匮》的突出
贡献所在。沈氏所加注文,多为其本人研究《金匮》的心得之言,发明颇
多。如对“ 小建中汤” 的注文,沈氏在论述其病因病机、组方意义后阐发道:
“ 盖营卫阴阳两建之方,欲补其血,则加当归芍药之类;欲补其气,则加参
芪甘术之类;欲补其阴,则加地黄知柏之类;欲补其阳,则加桂附之类,以
此类推,变化无穷矣。”
本书以《中国医学大成》本较为流行,曹炳章在收入本书时改名为《沈注金
匮要略》。
199略典心匮金要
清· 尤在泾纂注,成书于1726 年。
本书简称《金匮心典》。全书三卷,共二十二篇。卷上,载“ 脏腑经络先后
病脉证” 至“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七篇。卷中,载“ 奔豚气病脉证治” 至
“ 水气病脉证并治” 七篇。卷下,载“ 黄疸病脉证并治” 至“ 妇人杂病脉证并洽” 八
篇。删去原《金匮要略》中最后三篇(论述有关食疗和食物禁忌)以及后人
增添的一些内容。书中编集了一部分前人对《金匮要略》的注释,结合个人
心得,予以阐发,同时又校正了原书传写之误,比氏自序谓“ 以吾心求古人
之心,而得其典要” ,故名。
本书是尤氏集十余年研究《金匮》的心得之作,全书解释清楚,条理通达,
力求得其典要,抉其精义,切合临床。注释时先分析其症状,次则论述治
法,再次议用方,言简意明。清· 徐大椿评论本书谓:“ 其间条理通达,指归
明显,辞不必烦,而意已尽,语不必深,而旨已传。虽此书之奥妙不可穷
际,而由此以进,虽入仲景之室无难也” 。本书是注释《金匮要略》中较有
影响的著述,学习和研究《金匮》的辅助读本之一。
1975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排印本出版流行。
200金翼匮
清· 尤在泾撰,成书于1768 年。
本书为内科杂病专著。尤氏曾注释《金匮要略》,名《金匮心典》,为补充
该书之不足,又撰是书以为辅翼。全书八卷。卷一为中风、诸湿。卷二为痰
饮、诸血、大便下血。卷三为膈噎反胃、虚劳、发热、疟疾。卷四为尸疰、
癫狂惊痫、黄疸、消渴、水病、胀满、积聚。卷五为头痛、眩晕、耳鼻舌口
齿咽喉诸病。卷六为心痛、胃脘痛、腹痛、腰痛、胁痛、四肢肿、脚气之
源、痹症。卷七为咳嗽、喘、呕吐、泄泻、痢疾诸症。卷八为梦遗精滑、便
秘、闭隆遗溺、疝证。最后附有“ 诊候生死要法” 一篇。
是书为尤氏参考历代方书,参以个人心得经验编撰而成。每门首列统论,其
次分述各种病证和治法,后附尤氏按语。对内科疾病分类较细,论述简要清
楚,选方精当实用。所提出的治法,如治“ 卒中” 的“ 开关、固脱、泄大邪、转
大气、逐痰涎、除热风、通窍隧、灸腧穴” 八法,治痰的“ 攻逐、消导、和、
补、温、清、润” 七法,均为尤氏的临证经验。对临床医师有较高的参考价
值。
1957 年上海卫生岀版社有铅印本岀版流行。
201略注浅匮金要
清· 陈念祖撰,成书于1803 年。
全书十卷,书中删去了《金匮要略方论》中的后三篇,同时于第22 篇(妇人
杂病脉症)中增补了妇人阴挺论等内容。
本书选集了前人有关《金匮》注文,参以己见,以浅显的文字阐述《金匮》
要旨,是学习《金匮》的辅助读本。其注释体例,以小字附在《金匮》原文
中,使之原文、注文并读,更易理解。
书中所选的前贤著述,陈氏认为均系能阐释本文奥旨,且立论平正者,对理
解原文大有裨益。本书正文之前所列的“ 金匮要略浅注读法” 七则,对《金
匮》一书中脉因证治、分篇原则、标本之说等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均作了精辟
论述,是陈氏研究《金匮》的精华所在。
1959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202微发金匮
曹颖甫(字鹏南)编注,成书于1936 年。
全书不分卷,自“ 脏腑经络先后病起,至“ 妇人杂病” 止共载二十二篇。
曹氏注解《金匮要略》,能结合个人临床心得,力求提要钩玄,分析精义,
并部分地校订了原文,纠正了前人一些错误或不当的注解。本书的特点是以
临床治验验证《金匮》理论。如曹氏认为:一物瓜蒂汤治太阳中暍,仅使微
汗而已,并无催吐之功。甘草粉蜜汤中的“ 粉” 是铅粉,不落赵以德注为胡粉
的窠臼。蒲黄散之“ 蒲” 为大叶菖蒲,一改尤在泾香蒲之旧说,蜘蛛散之蜘蛛
并无毒,治狐疝如神。曹氏善用经方,名闻于当时,被誉为曹派,影响较
大。
1956 年上海千顷堂书局将本书与《伤寒发微》合刊出版,为铅印本;1956-
1957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重印。
203略释简匮金要
秦伯未编著,刊于1957 年。
作者根据《金匮》原书所列的病类,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历节
病、虚劳病、妇科病等38 种。除按照原文分门别类列举证治,并加以扼要的
解释外,还依据个人的治验,列出对各病的治疗方法及所用方药。阅读本
书,不但可系统扼要的了解《金匮》原意,而且还可以了解近代中医对上述
各病的治疗。作者认为,学习《金匮》应深入理解其原文旨意,正确对待经
方派与时方派,这样有利于临床的诊治。此外,作者还将原书方剂归纳在一
起,每方附上主治,便于阅读。本书是初学《金匱》者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之
一。
1958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流行。
204略译语匮金要
中医研究院中医教材编委会编,成书于1959 年。
本书是《金匮要略》的语译本,设有原文、注释、语译、按语几部分,其原
文部分以明代赵开美刻本为主,并参考其它版本和注本作了校正。原文之
后,即有注解和语译,各篇中均有按语,提示本篇脉因证治的重点,对同一
类病证则予以鉴别比较,方后附有方解。本书校勘精当,立论平允,语言通
俗,说理晓畅,是学习《金匮》较好的参考书。
本书于1959 年初版,于1974 年重版;重版时在原书基础上作了较大程度的
修订,补充了大量研究《金匮》的新成果,使之更为充实。
195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1974 年又再版修订。
205)温病(三
206书全伤暑
明· 张凤逵(字鹤腾)撰,成书于1623 年。
本书共上、下两卷。上卷载“ 春夏秋冬温暑凉寒四证病原” 、“ 天时” 、“ 地气” 、
“ 辨寒暑证各异” 、“ 暑证” 、“ 暑厥” 、“ 暑风” 、“ 暑疡” 等十余篇医论,阐明暑证
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下卷,论治暑主方,并附“ 服药总结” 、“ 古今名
医品汇” 、“ 名医类案” 等内容。在编写体例上,先采各名家论暑原文,后附作
者品评。本书对暑症的辨治较为全面,故名《伤暑全书》。
作者在自序中云:“ 伤暑一症,医书止列小款中,世皆忽之,一遇是证,率
目为伤寒,以发散等剂投之,间加衣被取汗。甚之用灸,以致伤生者累累不
悟,可不悲欤?” 于是,张氏遂潜心于此道的研究。在全面、深入地钻研了
先贤对暑症的各种论述后,认为暑症为夏日“ 暑火所感而成,与冬之寒气,
毫不相涉” ,应属新感范畴。在论述暑症时,除常见的暑厥、暑风等以外,
还记载了“ 常有此证,从无此名” 的暑疡、暑瘵等病,并详细描述了其发病特
征。本书收暑病之广,述病症之详,为他书所不逮。
书中广载诸名家的治暑名方,如介和汤、香薷饮、益元散、藿香正气散、清
暑益气汤、生脉散之类,并概收诸名家的论暑高见,不愧“ 全书” 之称。周禹
载谓:“ 张凤逵《伤暑全书》,申明理蕴,精确不磨,虽有小疵,不掩大
德。”
此书后经叶霖增订,名曰《增订伤暑全书》。
本书收入1937 年大东书局铅印《珍本医书集成》丛书中。
207温论疫
明· 吴有性(字又可)著,成书于1642 年。
本书专论温疫,为温病学重要著作。全书二卷,补遗一卷。卷一载论文五十
篇,卷二载论文三十三篇。全书似随笔札录,不甚诠次。内容包括温疫的病
因、初起症状、传变诸证、兼证、治法,以及妇女、小儿时疫特点,调理法
等。
吴氏在书中明确指出温疫与伤寒有霄壤之别,列举温疫与伤寒相反的十一种
情况(包括脉、舌等的不同),认为温疫是由感染异气所致,“ 温疫之为
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吴氏把异气又
称为杂气、戾气、疠气或疫气)。不同的疠气,有不同的致病力,侵犯不同
的脏腑经络,引起不同的温疫病。“ 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
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耳” ,“ 盖当其时,适有某气专入某
脏腑经络,专为某病” ,“ 众人触之者,各随其气而为诸病” 。认为痘疹与疔疮
等外科化脓感染也是由戾气所引起。“ 疔疮、发背、痈疽、流注、流火、丹
毒,与夫发斑、痘疹之类,以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实非火也,亦杂气
之所为耳也” 。
书中阐明“ 异气” 为病,病邪不由皮毛而由口鼻而入,不依六经传变而是伏于
膜原表里分传。疫疠犯体,“ 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挟脊之内,去
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
原是也” 。诊断上重视舌苔的变化,以测病邪的轻重及发展趋势。“ 舌上白苔
亦薄,热亦不甚,而无数脉,其不传里者,一二剂自解。”“ 感之重者,舌上
苔如积粉,满布无隙” 。“ 舌根先黄,渐至中央,邪渐入胃” 。
治疗上提出温疫先里后表,里通表和的治疗总原则,以驱邪为第一要义,早
下急下,表不解有里热即可下,“ 凡下不以数计,有是证则投是药” 。吴氏自
制的方剂如疏通膜原的达原饮、表里分消的三消饮、升散温毒的举斑汤,疗
效确凿,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吴氏用药上,除擅用大黄攻下驱邪外,亦善
208以梨汁、蒜汁、甘蔗浆、西瓜汁之类养阴生津,成为后来吴瑭创制雪梨浆
方、五汁饮方的范式。
吴氏的《温疫论》在温病学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对后世的温病学家,诸
如余师愚、戴北山、叶天士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吴氏的“ 疠气” 学,比细菌
和其它微生物被人类发现之前早二百年,他的科学创见,难能可贵。将外科
感染的病因,摆脱了千百年的“ 火” 邪致病说而归之于“ 戾气” ,更为卓越的责
献。
本书清代编《四库全书》时,将下卷安神养血汤、太极丸等条,以及成书后
陆续补入的正名、伤寒例正误、诸家瘟疫正误等篇,并为一卷,以作补遗。
1955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流行。
209衡玉痧胀
清? 郭志邃(字右陶)著,成书于1675 年。
本书为治痧专书,全书三卷。上卷,载“ 痧症发蒙论” 和“ 玉衡要语” ,以明痧
症的病因、病机、诊法和治法。中卷,述各种痧证的症状,并附以治疗验
案。下卷,为治痧方药。卷后,为“ 痧胀看法” 及“ 痧胀兼证及变证” ,并附医
案,以补前三卷之未备。痧证为病,常作肿作胀,故称“ 痧胀” ,“ 玉衡” ,表
明作者编书时旨在使医者治痧胀有法可依,权衡度测,不越规矩。
痧证的记载始见于明末,无专书,郭氏在前人零散经验的基础上,参以个人
心得,提纲挈领,推究始终,著成本书。书中阐明痧证的病因为天地间的
“ 戾气” ,为热毒之邪,痧证有传染性。指出痧证发病途径是自口鼻而入,病
变部位或在肌肤,或在血肉,或在肠胃经络及脾肝肾三阴,提出根据病情轻
重不同,施行刮痧、放血疗法和内外兼治等治疗方法,书中详述各种痧证以
及兼证、变证,载方56 首,药70 余种。由于本书取材丰富,论述详明,后
世治痧诸书,多祖述本书,《松峰说疫》中所记载的刮痧放痧等疗法,亦渊
于此。
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210辨疫瘟明
清? 戴天章(字麟郊)著,约成书于1722 年。
本书又名《广瘟疫论》、《医学瘟疫指南》。全书四卷。卷一,论瘟疫早期
证候特点、瘟疫性质、感人途径、瘟疫兼挟证。卷二,辨析瘟疫传表之证。
卷三,辨析瘟疫传里之证。卷四,论瘟疫的治疗、虚实疑似辨、瘟疫后遗诸
证诊治、妇人儿童瘟疫诊要。卷末,附本书所用之方。
戴氏宗吴又可之说,然又有所发挥。书中从气、色、舌、神、脉五个方面提
出瘟疫早期诊断要点,详述瘟疫的常见症、疑似症、危重症、后遗症,总结
出治瘟疫汗、下、清、和、补五法,并载方八十余首,较吴又可论治瘟疫更
为详备。戴氏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发现,治瘟疫不可拘泥于伤寒“ 下不厌迟”
之说,创造性地提出瘟疫“ 下不厌早” ,对后世影响颇大。然戴氏把温疫病因
归之于“ 湿温二气合成” 所致,反而不能自圆其说。
本书经陆九芝删补后题名为《广温热论》;何廉臣在陆氏的基础上,博引前
人名著,综合印证,重为订正,著成《重订广温热论》。此书重新感伏气之
说,治疗宗丹溪养阴法,戒燥热,颇受后人推崇。
1931 年上海中华书局有铅印本出版,1957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重印本较为常
见。
21 1温论热
清? 叶天士(名桂)述,相传系其弟子顾景文录其口授而成,约成书于1746
年。
本书一卷,书中提出了温病的传变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治纲领,阐明
了辨舌、验齿、察斑疹白?对判断病邪深浅、预后凶吉的意义,同时还论述
了妇女胎前产后、经水适来之际所患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本书是继吴又可
《温疫论》后又一重要温病专著,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叶氏在学术上勇于创新,自成一家,首先提出温病的传变规律是“ 温邪上
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 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指出“ 在卫汗
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制
定了汗、清、透、凉四法。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兼证的治疗大法,“ 在表初
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
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叶氏之前,只有“ 一切温
病须刻刻顾及津液” 之说,叶氏则明确指出:“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以
察舌验齿作为辨识胃津、肾液存亡的主要根据,吴鞠通受其启发,养胃津用
沙参麦冬汤,增肾液用加减复脉汤。湿家忌下,张仲景早已列为治禁,叶氏
则得出湿家可下、下之宜轻宜频、粪燥下止的结论,后人试之颇多效验。湿
性粘滞,最易阻遏阳气,治温病医家常感通阳最难,叶氏别开蹊径,提出
“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的独特见解,使人有“ 柳暗花明又一村” 之感,被
清代医家周学海称之为“ 治温病中半截要著” 。叶氏十分重视观察舌、齿、斑
疹、白?在诊治温病中的重要作用。“ 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
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当可救。”“ 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
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成可救者” 。白?以晶莹饱满者预后良
好,白如枯骨,空光无浆者,气液竭,预后差。叶氏的这些论述,大大丰富
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在遣方用药上,叶氏善于巧制新方,以用药清灵、疗
效卓著见称于世。
212叶氏的温病理论,受刘河间、吴又可等人的影响较深,“ 温邪上受” 之说,即
是受吴氏邪从口鼻而入的启发。叶氏学说影响深远,继承招述者代不乏人,
如章虚谷、吴鞠通、王孟英、周学海等,近代则有王香岩、裘吉生、何廉臣
等,后人称之为“ 叶派” 。
本书最早见于华岫云编之《临证指南医案》(1766 年),名《温热论》,
世称华本;次见于唐大烈《吴医汇讲》(1792 ?1801 年),作了一些修饰
移辍,名《温证论治》,世称唐本。王孟英辑入《温热经纬》,更名为《叶
香岩外感温热篇》,以华本流传为广。
213篇病湿热
清? 薛雪著,撰年不详。
本书专论湿热时病。不分卷,设四十六条,分论湿热诸证之治,每条之下均
附有薛氏自己的注解。本书详论湿热病之性质、特点、感人途径、湿热主
证、兼证的治则方药,并于最后详析湿热所致的痉、厥、疟、痢诸证的辨
治。
薛氏十分重视湿热病发病的内因,他说:“ 太阴内伤,湿邪停聚,客邪再
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由脏之谓。”
太阴内伤主要是指足太阴脾及与其相表里的腑胃,“ 湿热病属阳明太阳者居
多” ,认为脾胃是湿热病病变的中心。在辨证上,薛氏首明湿热病的主证,
“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苔白,口渴不引饮” ,再辨其
兼证,“ 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
木” ,兼少阳者多见耳聋、干呕;兼厥阴者多见痉厥。对湿热证的治疗,薛
氏提出宣透、芳化、淡渗、清热四法,并以治湿健脾为中心。同为化湿之
法,随病位不同而异。邪在气分,用芳香透化的霍香、佩兰、荷叶;邪在膜
原,用宣透膜原的厚朴、草果、槟榔;邪入营血,参以银花、连翘、菖蒲透
热转气;浊邪蒙窍,配以菖蒲、郁金、皂角。在祛湿的同时,念念不忘健脾
以治本,不论病在上焦,或中焦,或下焦,均加用苍、朴、夏、苓之类健脾
之品。本书在论述湿热病的辨治时,将八纲、脏腑经络、六经、三焦、卫气
营血多种辨证方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互相阐发,择善而从。对湿热病的论
治,条分缕析;极尽变化,论其常,治其变,有评之谓“ 其见之也确,其言
之也详;其治之也各得其宜,可为后世法。”
本书原本无从获见,首刊于舒松摩《医师秘籍》中,凡三十五条。后王孟英
《温热经纬》中所载称其为湿热病篇,增为四十六条,其中增加了痢疾、湿
温、暑月病证等内容。《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章虚谷《医门棒喝》、吴
子音《湿热赘言》等书中均有收载,惟内容稍有出入。
214得一疫疹
清? 余霖(字师愚)著,约成书于1794 年。
本书专论发斑疹性瘟疫,共上、下两卷。上卷,论疫疹病源、诊治要点、常
见症状辨析。下卷,述疫疹差后诸证的治疗、斑疹形色的辨别,疫疹诸方析
义。后附余氏亲治的十一例疫疹重症验案。余氏自谦“ 千虑之一得” ,故名。
余氏宗吴又可“ 疠气” 之说,然又有所不同。余氏认为“ 疠气” 乃为五运六气太
过不及所形成的“ 不正之气” ,终属外在火热之邪。明确指出温疫与伤寒的区
别。余氏认为太阳阳明头痛不至如破,而疫则头痛如劈,沉不能举。伤寒无
汗,而疫证仅下半身无汗,上半身往往多汗,尤以头汗为甚。少阳之呕,胁
必痛,疫证之呕,绝无胁痛。太阴自利,多见腹满,疫症自利腹不满。
余氏认为“ 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 ,故立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为治疫疹的
大法,创制了著名的清瘟败毒饮方,方中重用石膏,并根据病情轻重,分大
中小剂之不同。“ 六脉沉细而数,即用大剂;沉而数者用中剂;浮大而数者
用小剂” ,附设了五十二种加减法。书中对疫疹重症论述颇详,设专篇论述
观察斑疹的形色以测预后,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王孟英誉其“ 独识淫热之
疫,别开生面,询补昔贤之未逮,堪为仲景之功臣。”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清道光延庆堂本影印出版,为常见本。
215辨条温病
清? 吴瑭(字鞠通)著,成书于1798 年。
温病学名著之一。全书共六卷,卷首引证《内经》经文,以溯温病学说之
源。卷一至卷三分条论析温病三焦辨证和治法,并加吴氏自注。计:上焦篇
法五十八条,方46 首;中焦篇法一百另二条,方88 首,外附3 方,下焦篇法
七十八条,方64 首。卷四杂说,设短论18 篇,讨论温病有关理论,卷五为
解产难;卷六为解儿难,结合温病理论研讨产后调治、产后惊风及小儿急慢
惊风、痘疹等。本书编写体例仿《伤寒论》,于每种病之下,细设条文,辨
证论治;条文之中,首立病所、病因,次述脉证,继明治法,再列方药,且
自注此病病机、鉴别诊断及方药之理。
吴氏在书中首创温病三焦辨证说,并提出具体治法。吴氏认为,温病顺传规
律是“ 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始上焦,终下焦” ,“ 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 。提出三焦温病的治则
是,“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
不沉” 。在这个治疗原则思想指导下,吴氏创制了银翘散、桑菊饮、清营
汤、定风珠、加减复脉汤等著名方剂,疗效甚佳,至今仍为广大临床医师所
喜用。
在临证实践中,吴氏总结出辛凉保津、急下存阴、甘寒生津、咸寒滋阴诸
法,丰富了清热养阴法在治疗温病中的应用,有别于伤寒之扶阳保阳。吴氏
集伏气、新感、戾气学说于一书,重视气候、环境、体质诸方面对疾病的影
响,立论明确,治法简洁,曹炳章称其为“ 极便初学诵读,是使治温病者,
不致盲人瞎马,误入歧途” 。
吴氏的三焦辨治说,完善了温病学说理论体系,汇八纲、卫气营血、三焦、
脏腑经络辨证于一书,又未舍去六经辨证,为融通中医诸辨证理论提供了门
径。吴氏的温病理论受吴又可、叶天士影响极大,书中有不少理论及治疗,
系直接采自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可以说是对叶氏温病理论的发展和具
216体实践者。本书在当时及后世影响颇大,曾由此而引起学术界“ 伤寒温病” 之
争。
本书以清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 年)淮阴汪廷珍刻本为最早,1955 年人民
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1956-1957 年有影印本发行。
217指集南热温病
清? 陈平伯撰,成书于1809 年。
全书一卷。首列温热病大意一篇,次为风温证条例十二条,论述风温诸证证
治,介绍其立法及具体方药,逐条予以辨证分析。后列湿温证条例三十一
条,内容与《湿热条辨》大致相同。书末附培荪案温热赘言三十一条,察舌
一条,辨脉四条。
本书仿《伤寒论》体例,有纲有目,分析脉证,辨其表里虚实、用药机制,
在风温、湿温两证的病因、病机探讨方面有独到处。如陈氏认为风温病病理
变化的关键是风温邪客肺胃。“ 风温证,身热,咳嗽,自汗,口渴,烦闷,
脉数,舌苔微黄者,热在肺胃也” 。治疗原则“ 当用川贝、牛蒡、桑皮、连
翘、橘皮、竹叶之属,凉泄里热” 。对风温病的兼证亦辨析详明,“ 风温证,
热久不愈,咳嗽唇肿,口渴胸闷,不知饥,身发白疹如寒粟状,自汗,脉数
者,此风邪挟太阴脾湿,发为风疹。” 书中所论简明扼要,切合临床实用,
是温病学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吴子音《温热赘言》、王孟英《温热经纬》对本书均有收载。
218霍论乱
清? 王孟英(名士雄)著,约成书于1838 年。
本书为治霍乱专著,共两卷。上卷为病情、治法两篇,以研究霍乱为重点,
选录了《内经》、《伤寒论》、《医彻》、《玉衡》等十余种医著资料,详
论其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和方药等。下卷为医案篇,引述了历代名医论
述及王氏医案;药方篇,介绍了霍乱常用药的药性及方剂。
王氏首先提出霍乱有寒热之分,“ 热霍乱流行似疫,世之所同也;寒霍乱偶
有所伤,入之所独也。” 打破了《病源》、《三因》纯为风冷之说的框框,
发展了霍乱证治理论。指出饮水“ 臭毒” 是霍乱发病的重要因素。提出多种治
疗方法,其中不乏简单易行而行之有效者。如“ 生大蒜杵烂,贴两足心;吴
茱萸一两研末,盐卤和,涂两足心;辣蓼草八两杵烂,木瓜四两,老酒二斤
加水煎,乘热揩熨患处及手足偏身” 。提出的预防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 当
此流离播越之时,人居最宜审慎,住房不论大小,必要开爽通气,扫除洁
净” 。“ 食开水,每交夏令,宜入白矾、雄精之整块者,解水毒而解蛇虺也;
水缸内,宜浸石菖蒲根、降香” 。“ 天时潮蒸,室中宜焚大黄、茵陈之类,亦
可以解秽气,或以艾搓为绳,点之亦佳” 。“ 无论老少强弱之人,虚实寒热之
体,常以枇杷叶汤代茗,可杜一切外感时邪” 。所选26 味治霍乱主药亦有特
色,如“ 原蚕沙,诸霍乱之主药也” ,“ 黄芩,温病转霍乱之主药” ,“ 石膏,暑
热霍乱之主药” ,“ 滑石,湿热霍乱之主药” ,“ 薏苡仁,霍乱转筋,溺秘者之
主药” 等,使初学者用之有据也。
清道光年间,王氏曾在天台著《霍乱论》;咸丰间至上海,适遇霍乱大流
行,王氏将旧书重加订正,并补充很多内容,名之曰《重订霍乱诒》,公之
于世,救人无数。1958 年上海科学枝术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219纬经温热
清? 王孟英编著,成书于1852 年。
本书是温热病的专著。书凡五卷。卷一为“ 内经伏气温热篇” ,选辑《内经》
中有关温病的原文。卷二为“ 仲景伏气温病篇” 、“ 冲景伏气热病篇” 、“ 仲景外
感热病篇” 、“ 仲景湿温篇” 、“ 仲景疫病篇” ,择《伤寒论》(包括王叔和所撰
的“ 平脉法” 、“ 辨脉法” 和“ 伤寒例” 等篇内容)和《金匮要略》中有关温病的条
文而录之。卷三为“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 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 。卷四为
“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 薛生白湿热病篇” 和“ 余师愚疫病篇” 。卷五为“ 方论” ,
详述本书所载诸方的药性和方义,共载方113 首。本书以“ 轩岐仲景之文为
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其间王氏加以注释,故名《温热经纬》。
书中所选典籍原文,分条辑录,逐条注释析义,王氏自谓“ 其中注释,择昔
贤善者而从之,间附管窥,为加雄按二字以别之。” 王氏对温病的研究,既
博采诸家,又能钻研深理,自出新意。如他认为“ 阳邪为热、阴邪为暑” 的说
法不妥,暑即是热,不可妄立阳暑、阴暑之名,且认为云暑多兼湿则可,
“ 暑必兼湿” 不可。综观全书,王氏之论多属允当,为后人荟萃诸家之说的范
本。
本书以清咸丰二年壬子(1852 年)刻本为最早,现在流行的有1956 年人民
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66 年铅印本,1987 年浙江科技出版社《近代中医珍
本集》亦选有本书。
220时论病
清? 雷丰(字少逸)著,成书于1882 年。
本书专论时病,共八卷,根据《内经》论四时病大意,先分述各种时病的病
因、病理、症状以及立法依据,次列作者自拟的“ 诸法” 和常用成方,最后附
以个人治案。书中的医案病轻病重并收,选一方而方中之利害必参,立一法
而法中之用意必释,“ 切于实用而多效” 。书末有13 篇附论,亦反映了雷氏的
学术观点。
雷氏幼承父学,以治时病见长,尤特重时令。同是散寒因时而异,伤寒用麻
黄汤;春温、风寒则用辛温解表法,方中以葱豉代麻黄;治阴暑,用辛温解
表法去防风加藿香、香薷。同是秋季,秋分之前四十五日,宗《内经》“ 秋
伤于湿” 之旨,化湿为主;秋分至立冬,遵嘉言“ 秋伤于燥” 之说,治燥为主。
遇到疑难症,亦常以时令辨之。湿温与诸温挟湿临床很难区别,雷氏认为湿
温发病以夏末秋初之界为妥;而温病复感湿,当云温病挟湿,病时在暑;素
伤湿又加中暑者,当云中暑挟湿,病时在夏。而温病挟湿治宜清凉透邪,中
暑挟湿宜清凉涤暑,湿温宜清宣温化。雷氏还告诫人们,非其时而有其气,
治当随之而变。春应温反寒成寒疫之证,用辛温解表法;春应温而过热成风
热之证,宜辛凉解表法;冬应寒而反温成冬温之证,当先辛温解表法散其表
寒,再以凉解里热法清其内热。本书简明实用,流传甚广。
1883 年有许莲书屋刻本。1964 年、1972~1980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
流行。
221原逢温热
清? 柳宝诒撰,约成书于1900 年。
全书三卷。上卷引录《内经》中伏气温病,以及《伤寒论》中暴感暴热、兼
感湿温等原文,并博引各家学说后阐发己见,广为注解。中卷辨正《温热暑
疫全书》、《伏邪篇》、《初寒绪论》中有关温热病的条文,对吴又可、周
禹载等人的学术观点,提出商榷意见。下卷就某些有关温热病的病因、症
状、疗法等内容加以论证,重点讨论伏气温病。柳氏在书中对温热诸候,变
证挟证,辨释特详,且颇多个人见解,不失为一部温病学重要参考书。
本书收入《三三医书》、《中国医学大成》丛书中。
222暑旨医氏张温
清? 张畹香著,撰年不详。
本书一卷,不分门类,为张氏临证经验随笔所录。主要论述常见外感性热病
的证治,内容包括温邪瘄疹风温、热入血室、痢疟暑湿、伏暑等类。张氏为
古越治伤寒温暑之先辈,临证经验丰富,书中除详辨舌苔,细述治法外,对
论述各地风土习惯、用药特色诸方面,颇有独到处。本书不尙虚论,唯务实
用,书中附有医案,对纠正时弊、启导后学,大有裨益。曹炳章《中国医学
大成总目提要》称本书“ 实为嘉惠后学之作” 。
本书收于《中国医学大成》丛书中。
223治略要瘟秋证
曹炳章(字赤电)著,约成书于1918 年。
全书分秋瘟之定名、病原、病理、诊断、证治及秋瘟现症之鉴别、秋瘟之预
防七章,主要阐述了秋季温热病的发生原因、病变机制、证治方药,以及症
状鉴别诊断。书中强调年岁时气与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提出秋季温病有
偏燥偏湿之不同,患者体质有阳虚阴虚之差异。曹氏谓:“ 瘟疫病之与体
质,有肥瘦之关系、强弱之关系。肥瘦关系者,在平时阳虚多湿疾,阴虚则
多内火” 。在诊断上,曹氏除重视脉、舌外,还注意观察患者的便溺、遗
精、带下。“ 亦有热不自持遗溺者,其人必昏沉呓语,遗不自知;亦有因热
毒下陷逼肾,引动相火,男子遗精,自己不知,妇女带下,绵绵不断者,清
解疫毒之中,必须兼加连柏,以坚阴清相火” 。本书内容论述简炼实用,在
当时流传广泛。徐有成在序言中说:“ 凡得是书者,会而通之,推而广之,
亦可兼治春之风温及春温,夏之暑风及暑温,秋之秋燥及伏暑” 。
1987 年浙江科技出版社收入《近代中医珍本集》丛书中。
224衡论温病
谢诵穆(字仲墨)撰,刊于1936 年。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 温病学说思想之变迁” ,叙述了从《内经》《难经》到
戴北山、陆九芝为止的二十八家温病学说之本义,然后在结论中发表自己的
见解。第二章“ 温病病名名实之歧异。” 讨论了湿温、风温、温毒、温疟、冬
温五个古今名实淆乱的温病。第三章“ 伏气与外感” ,为研究温病病因之专
篇,其中对伏气学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第四章,“ 伤寒温病与时行” ,列述
了前代医家的各种论说,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第五章“ 清代温病书中所包
含之疾病” ,剖析叶派之学说,认为其中至少包括了肺炎、肠伤寒、猩红
热、脑膜炎、丹毒、霍乱、痢疾、疟疾、中暑、耳下腺炎、黄疸、胸膜炎等
几种病在内。第六章“ 叶派温病治术之批评” ,指出了叶派治术中的不足之
处,并加以批评。本书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书后附《湿温论治》,分引言、证状、诊断、治疗、方选、药选和医案等七
类,指出湿温实隶属于伤寒,而为伤寒分证之一。
1936 年知行医学社出版。
225新温编热论
金寿山编著,刊于1960 年。
全书十二章,依次为温病大纲、逆传入营、流连气分、邪留三焦、里结阳
明、卫气营血看法、论湿邪、察舌、验齿、辨斑疹、辨白?、论妇人温病,
书末附方剂索引。
《温热论》为温病学派的代表作,作者认为系统性不强,故重新整理、编次
章节,使其条理分明,层次井然。在编写体例上,首列原文,其次为各家注
释,选有代表性者辑入,再次为按语,把原文与各家学说,进行分析归纳,
联系临床实际,使之古为今用。每章之后,另撰“ 衍义” ,在不失原意的前提
下,适当地将原文用现代文辞畅衍其义,以便学者理解。
又由于原著中对于具体方药介绍不多,故金氏参合个人经验心得,融会叶氏
原意,引伸补充,增附方剂。本书章节分明,文字浅显易懂,书中所论,颇
多己见,从而阐发了叶氏之精义,可供学习温病者参考。
1960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226专病专(论四)
227三论消
金? 刘河间(名守真)撰。约成书于1186 年。
本书不分卷,主要内容阐述三消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药。
刘河间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本书是他的代表作。河间之学术思想源于《内
经》,衍于伤寒,其倡导“ 火、热” 之说,对三消病的认识亦不例外,他认
为:“ 三消渴者,皆由久嗜咸物,恣食炙煿,饮酒过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
散,积久石热结于胸中,下焦虚热,血气不能制石热,燥甚于胃,故渴而引
饮。若饮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饮水多而不甚饥,小便数而渐瘦
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脂液者,名曰肾消,如此三
消者,燥热一也。” 确认燥热是三消之病因。论病机,则曰:“ 盖燥太甚,而
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渗泄浸润于外,荣养百
骸,故肠胃之收,燥热太甚,虽复饮于中,终不能浸润于外。故渴而不止,
小便多出者,如其多饮,不能渗泄肠胃之外,故数溲也。”
三消之治,刘氏则认为宜用清热之剂而止渴,兼通经之痺,采用神白散、猪
肚丸等八方,共计三十六味药物,以大黄、黄连、瓜蒌根、黄芩、石膏、甘
草、知母、泽泻、滑石为主。且主张药与饮食皆宜清淡,这在当时已注意到
饮食与消渴病的关系,确是一种伟大的发明。本书颇有临床价值。
本书收载于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儒门事亲》一书中。
228书神十药
元? 葛可久(字乾孙)撰,成书于1348 年。
又名《治痨症十药神书》,是一部治肺痨的专著。凡一卷,按甲、乙、丙、
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列,立方十首,分治肺痨各证。十方即:十
灰散、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保真汤、太平丸(又名宁嗽金丹),沉
香消化丸、润肺膏、白凤膏、补髓丹。附方有:平骨散方、四君子汤。葛氏
于每方后详述其组成、药量、服法和辩证加减用药,附有汤头歌诀和加减
歌。
十方中三方是止血剂,三方是止嗽剂,三方是营养剂,一方是安眠剂。葛氏
主张肺痨呕血、咳血者先服十灰散止血,如不止须加花蕊石散止之,血止后
用独参汤补之。咳嗽用保和汤止咳宁肺,肺燥阴虚者用太平丸、润肺膏润肺
扶痿,痰涎壅盛者用消化丸去痰,对体虚骨蒸之证用保真汤、补髓丹治之等
等。此外,葛氏在本书“ 引言” 中,认为老年肺痨之因,多因青壮年时“ 不守真
元” ,嗜欲惑乱精神所致,强调防重于治。
本书专题论治肺痨,清代名医叶天士很推崇本书的方剂,临床多予采用。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229雪点红炉
明? 龚居中(字应园)撰,成书于1630 年。
本书又名《痰火点雪》,龚氏认为,痰火是导致虚损痨瘵的主要原因,他
说:“ 痰火者,痨瘵之讳名,病之最酷者也” 。故以名书。各凡四卷,其一、
二两卷类列了有关痰火痨瘵各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大都以脉验证,因证立
法,由法定方。因此,在每条证论之后,各列主方、捷方,并附治验,以反
复说明正治、从治各有所宜。第三卷除列有部分分论与杂证补遗外,特别着
重叙述了痰火痨损的脉候,兼列补泻用药等项,示人以准则。第四卷为灸法
及“ 却病秘诀” ,主要介绍了气功可以祛邪治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龚氏对痨瘵病机的认识重在金水二脏。认为痨伤精气血液,遂致阳盛阴亏,
火炎痰聚;以标本论,则火为痰之本,痰为火之标,而其阴虚,则又为致火
致痰之本。故全书以水亏火炽金伤立论,提出益水清金降火的治疗原则。他
说:“ 凡痰火之证,始于阴虚,于法当补。但证有虚实,法有宜忌,倘不以
脉症互参,孟浪报剂,则触处成滞,宁无颠覆之患乎?盖脉之可补者,浮而
芤濡虚大,迟缓无力,沉而迟涩弱细,结代无力,皆虚而不足,可补者也。
当君参、芪,佐归、芎、芍、地,务使阳生阴长,其病乃愈。若于此不补,
或恣用苦寒,则虚虚之祸,岂不旋踵而至耶?其脉之不可补者,弦长紧实,
滑数有力,皆火郁内实,不受补者也” 。可见龚氏强调正虚,却无偏执之
弊。故本书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1958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较为流行。
230鉴元理虚
明? 绮石著。约成书于1644 年。
本书凡二卷。上卷首叙“ 治虚脉法总括” ,“ 脉法分类” ,“ 治虚有三本、二统” 等
三十二论,叙述脉法、病因、治疗大法和预防原则,然后讨论了吐血劳嗽,
骨蒸遗泄、传尸尸疰等各种虚痨证的证治,均一一辨析,悉以中医“ 八纲” 为
讨论中心。继述“ 知节” 、“ 知防” 、“ 知护” 、“ 知候” 、“ 知守” 、“ 知禁” 等调养措
施。下卷叙“ 虚劳本治方” 及其加减运用和十八种治虚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用
药禁忌。
本书总叙三个重点:一为虚劳病机的阐发,指出引起虚劳的病因有六种,即
先天、后天、痘疹病后、外感、境遇之因、医药之医,此称为虚劳六因说。
二为虚劳论治大法,提出治虚劳的“ 三本二统论” 。“ 三本” 即指肺、脾、肾。
前人论脾肾者多,论肺者少,而作者独详于肺,提出阳虚统于脾,阴虚统于
肺的观点。三为虚劳的预防,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预防措施,即“ 六节” 、“ 七
防” 、“ 知护” 、“ 知候” 、“ 知守” 、“ 知禁” 。其中六节指节嗜欲,节烦恼,节忿
怒、节辛勤、节思虑、节悲哀,以防情志、思虑、劳伤而致病。“ 七防” 即“ 春
防风,夏防暑,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更防
非节之暖” 而致病。“ 知护” 即强调“ 四时贼风每从风池、风府而入,秽恶不正
之气,每从口鼻而入,或气因食郁,寒自足生” 当注意保护。“ 知候” ,是指要
了解时令,节气变化对病证影响最大的有三:“ 一为春初,木盛火升;一为
仲夏,湿热令行;一为夏秋之火,伏火烁金” 当注意调摄。“ 知守” 有二:“ 一
服药,二摄养,二者所宜守之,久而勿失也。”“ 知禁” 为“ 一禁燥烈,二禁苦
寒,三禁伐气” 。以上六种措施,不仅对虚劳,而且对其它疾病的调养,也
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书主旨:治阳虚以健中扶脾,治阴虚则清金保肺为原则。对学习虚劳病的
辨证论治与临床实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231治大四劳证臌风膈
清? 姜礼(字天叙)著。约成书于1790 年。
本书不分卷,以论述中风、虚劳、水肿臌胀、呕吐、噎膈反胃的证治为重
点。同时,简述了霍乱、呕逆、噫气、嘈杂、咳嗽、梦遗,小便癃闭诸疾。
姜氏勤求古训,结合临床,其理论遵《素》《灵》之旨,治法本《难经》之
说,辨治从越人、仲景之法,并据东垣、丹溪、立斋、喻昌之言,纳绮石之
“ 治劳三本” 、生生子之“ 治劳三愆” ,赵献可之“ 龙雷相火论” ,缪仲醇之“ 治血
三法” ,陈修园之“ 诸虚劳用药” 等,熔古今论治之精华为一炉,内容非常丰
富。
书中论病,概念清楚,说理透彻,立法妥当,方药可行。如其论中风云:
“ 及余考之《内经》、《金匮》诸篇,其论偏枯猝仆诸证,未尝专主于风立
说。及余每验中风之人,于未中之先,必有先征,或十指麻痹,或肌肉蠕
动,……诸多隐微见于一二年前,人多不觉,直至一时触发,忽焉倒仆。其
若果为外中风邪,何以预为若是也?且每见中风之人,必中年以后,或肥盛
之躯。岂外风之来,必中年肥盛者方感之耶?若此,则中风之证非特外风所
中也明矣。” 如此指出了中风病的实质。又论臌胀,谓其“ 外虽坚满,中空无
物” ,治宜“ 补其脾” ,兼“ 养金以制木” ,使脾胃无贼邪之害,滋水以制火,使
肺得清化之权。书中力戒不察病情,滥用攻利之剂。姜氏曰:“ 病者苦于胀
满,喜行利药,以求通快,不知宽得一日半日,其胀愈甚,而病邪愈盛矣,
真阳伤矣。” 此说颇有裨于临床。又如对虚劳之治,提出:“ 凡治虚损之病,
当从《难经》治法,损其肺者益其气(四君子汤加黄芪、麦冬、五味、山药
之药);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八味汤加枸杞、枣仁、石斛、柏子仁);损
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建中汤、参术膏之
类);损其肝者,缓其中(四物汤倍白芍、甘草、枸杞、山萸);损其肾者
益其精(熟地、牛膝、人参、五味、菟丝子、苁蓉之类)。并强调“ 凡虚劳
之症,以脾肾两脏为两大纲。……治脾之药,多碍于肾;治肾之药,多碍于
脾;善用者必使治脾之药无碍于肾,治肾之药无得于脾,斯为上着。” 这些
都是姜氏临床中的经验之谈。
232本书内容翔备,理法可师,是一部较好的论治风劳臌膈四大难证的专著,可
供临床医生参考。
1957 年江苏人'' 民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233血论证
清? 唐宗海(字容川)著。成书于1884 年。
书凡八卷。卷一,总论阴阳水火气血,男女异同,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
药宜忌等。二至五卷,分论“ 血上干证治” ,“ 血外渗症治” ,“ 血下泄证治” ,
“ 血中瘀证治” ,载“ 吐血” 、“ 呕血” 、“ 经闭” 、“ 胎气” 等共三十三证。六卷为“ 失
血兼见诸证” 及与失血有关各证。第七、八两卷为“ 方解” ,编列本书引用各
方,附以解说。
本书是血证专著。唐氏认为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不外阴阳水火二气的不断
运动所形成,但二者之间则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如血的运行,有赖于
气的统率;气的安谧,有赖于血的濡润。血液运行不息,才能输送营养于全
身;阳气安谧,才能维持一身的生理活动。如果血瘀或气郁,都可逼血妄行
而造成各种血证。唐氏对这些问题,体会甚深。他说:“ 运血者即是气,守
气者即是血。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为水虚” 。又说:“ 气
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
则血脱,气迫则血走(吐血)” 。可见气血两者之间卿关系,是一阴一阳相
互维系,只可相得,不可相失。
在治疗方面,唐氏尤重视调理脾气;补虚应以培补脾肾。此外他又提出止
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步骤。他认为出血证,特别是大出血证,往往气
随血脱、危急异常,” 此时血之原委,不暇究治,唯以止血为第一要法” (吐
血)。血止以后,已离经脉而未出体外之瘀血,必须及早消除,免得以后变
证百出。这是第二法。血止瘀消以后,若元气运行仍未安谧的,须防血再鼓
动,所以宁血为第三法。出血以后,往往出现阴虚症状,阴虚则阳无依附,
久则阳气亦虚,所以以补虚为收功善后之法。方药的选用,亦有独到处。如
论述血虚证时,认为其病机为“ 肝失所藏,木旺而火愈动,心失所养,火旺
而益伤血,是血病即火病矣。治法宜大补其血,归地是也,然血由火生,补
血而不清火,则治亢而不能生血,故滋血必用清火诸药,四物汤所以用白
芍,天王补心丹所以用二冬,是补虚不忘降火。”
234本书是唐氏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而写
成,是一本较好的临床参考书。
1958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235劳传心氏何虚
清? 何炫(字嗣宗)著。刊书于1888 年。
本书不分卷。首列虚劳总论、脉法、死候,次叙虚劳所宜饮食药物及养生之
法;再次则详论虚劳所忌饮食诸物及却病之方;最后列有前贤及其本人之医
案若干。其论虚劳,认为并无外邪相干,皆由内伤脏腑所致,阐发阴虚成劳
之理,如酒、色、思虑、劳倦、郁怒等皆可致之。他认为:虚劳之病有传,
即“ 诸病始于肾,而脾又传肾,谓六经已尽,一脏不可再伤也。如肾病不传
心而传肺,此间一脏,以子病及母也。如不传心肺而传肝,此间二脏,以母
病及子也。如不传心、肺、肝,而传脾,此间三脏而传于己之所不胜,所谓
轻而侮之也” 。而劳虚之治有七误,即龙火不能安其位,浮越于上而误用引
火归元;胀满泄泻而误用理中温补;肺火烁金而咳,化为浓痰而误用参芪助
火;虚火阴亏,而误用苦寒泻火;阴水不足,肺受火侮,由是津液凝浊生痰
而误用二陈消痰;午后阴虚发热而误用辛剂发散;虚症渐见,犹不求治,自
恃饮食如常,毫不加意,以致治疗过时之误。条分缕析,详辨其所以致误之
由,阐述精当,切中时弊。书中何氏提出虚劳治法有三大要点,即一为补肾
水,二为培脾土,三为慎调摄,可谓要言不烦而中肯。书中选方二十一首,
如保阴煎、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左归饮等,同时自制三方。治疗中变通化
裁,法中有法,法外有方,切合实用。
1984 年上海学林出版社有影印本流行。
236诠斠中风
张山雷纂辑。刊于1933 年。
全书三卷。卷一为中风总论,凡十五节。论述“ 风之为病,以外因、内因为
两大纲” ,强调辨“ 风” 务先分内外。评述《伤寒》《金匮》《甲乙》等从外风
立论的错误观点。卷二为“ 内风脑神经病之脉因证治” ,分列“ 总论” ,“ 脉法总
论” ,“ 治法总论” ,“ 论闭证宜开” ,“ 论脱证宜固” ,“ 论肝阳宜于潜镇” ,“ 论痰
涎宜于开泄” ,“ 论气逆宜于顺降” 等十一节。着重从诊断与治则上斠诠古贤之
说。第三卷为“ 古方平议” 先列“ 成方总论” ,次列开关、固脱、潜阳摄纳、化
痰、顺气、清热、滋养、通络、风家服食和通治中风诸方之辨正,共十类,
采辑《伤寒》《金匮》《千金》《甲乙》《本事方》《局方》《宣明论方》
等书治中风之方剂八十余首,逐一评议,正误纠偏,使之符其新说。
张氏之学承《素问》《千金》《外台》之说,而不迷信前贤的某些论述,敢
于进行辨难批驳,富有创新的科学态度。他指出:“ 凡《素问》之所谓中
风,皆外感之风邪也。分别外因、内因,最是清析,初无一陶同冶之误。自
《甲乙经》有偏中邪气,击仆偏枯之说,乃始以内风之病,误认外风,而
《金匮》以后,遂以昏厥暴仆,瘫痪不仁诸证,一例名以中风,且比附于
《素问》之所谓中风,于是内因诸风,无不以外风论治。此其误实自《金
匮》《甲乙》开其端,而《千金》《外台》承其弊……。” 于是二千年来,
以讹传讹,因而则大倡内风之新说,为临床思维又开拓了新的境界。
关于中风的病理和治疗,张山雷服膺张伯龙《秘旨》之论,而又为之发挥。
张氏说:“ 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之中风,皆由肝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
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而为昏不识人……,皆脑神经失其功
用之病。苟能于乍病之时,急用潜阳镇逆之剂,抑降其气火之上浮,使气血
不走于上,则脑不受其激动,而神经之功用可复” 。因而详陈了上述“ 古方评
议” 的治则,运用临床,仍切实用。
本书是一部论述中风病的专著。观点明确,论理清晰,治法得当,方药可
行,值得参考。
2371958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238妇产科九、
239宝产经效
唐? 昝殷撰,成书于853 年。
本书又名《产宝》,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产科专书。共三卷,上卷论述妊娠
及产期各种疾病的治疗。其主要内容有安胎、食忌、恶阻、胎动不安、漏胞
下血、身肿腹胀,以及难产诸疾、胎死、胎衣不下等、书中所论大多以养
胎、保胎为要,反映了中医对妊娠疾病的治疗特点。在论难产中,重点介绍
了横产、倒产。中卷和下卷论述产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中风、烦闷、淋
浊、下痢、虚羸、血晕、小便遗血、乳汁缺乏、乳痈等二十五种产后疾病。
其中对产后诸病论治尤详,特别是血晕的急救方法,颇含实际而简便易行。
他说:“ 产后血晕者,其状心烦,气欲绝是也。……须速投方药,若不急
疗、即危其命也。…… 烧秤锤江石令赤,置器中,向产母床前帐裹,报醋淬
之,得醋气,可除血晕之法也。” 在“ 小便赤方论” 中,对阴道膀胱痿的发生,
已肯定为难产损伤所致。
本书的特点是:妊娠期以养胎,保胎为要;治疗上重视调理气血、补益脾
肾。书后所附续编一卷,收载了宋代一些产科名著如周頲的《传授济急方
论》,李师圣、郭稽中的《产编》等,从而更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1955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北宋本影印出版,较为流行。
240全方良人妇大
宋? 陈自明(字良甫)撰,成书于1237 年。
本书又名《妇人良方》《妇人良方集要》。全书二十四卷。卷一为调经;卷
二至卷八为众疾;卷九为求嗣;卷十为胎教;卷十一为候胎;卷十二至十五
为妊娠疾病;卷十六为坐月;卷十七为产难;卷十八至二十三为产后;卷二
十四为疮疡等共十门,每门列述若干病证,总共二百八十三论,分述各病的
病因证治。论后附方治验。本书内容丰富,论述精辟,且多实践经验,对后
世影响甚大。
陈氏对妇人病多有独到见解。如治疗月经病注重“ 调护气血” ;对于孕期卫生
及“ 不孕症” 指出其常见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妇科杂病之对“ 阴挺下脱” (即现
代所谓子宫脱垂)治以益气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等。同时尙有对顺产、难
产过程的描写及其处理。陈氏在许多问题上的观点和认识,均对后世有着重
要影响和启发。另对“ 乳岩” 一症,描述详细,颇有见地。而且还能够认识到
这种疾患早期治疗或可内消。若失去治疗时机,症见“ 巉岩崩破如熟榴,或
内溃深洞,血水滴沥” 的晚期,则预后险恶。早在七百多年前的陈氏有如此
精辟的论述,实属难能可贵。
本书是一部妇产科名著,其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后世颇有影响。明? 薛己对
本书增删了部分内容,同时遂篇附以按语和治验,自此以后,本书流行更为
广泛。明? 王肯堂《女科准绳》、清? 武之望《济阴纲目》对本书的内容均有
收录。
1956 ?1958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及1985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较为
流行。
241要纪广嗣
明? 万全(字密斋)撰,成书于1549 年。
万氏出身世医家庭,二十多岁以后即从事歧黄之业,以济于世,有丰富的临
床经验,尤以妇、儿两科最精。在妇科方面,辨证以肝、脾、肾立论,用药
以培补气血,调理脾胃为主。辨证严谨,方药显效。
本书共十六卷。卷一为修德。卷二为寡欲。卷三为择配。卷四为调元。卷五
为协期。重点强调清心寡欲,保护精、气、神是维护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
础。卷六为胎前忌宜。卷七至卷十三为胎前诸疾。卷十四为预防难产,采用
丹溪达生散、束胎丸和万氏“ 难产七因” 。指出安逸、奉养、淫欲、忧疑、软
弱、仓皇、虚乏都可导致产难。卷十五为育婴方论。卷十六为幼科医案,
(一名《小儿全书》)附万氏实验病证十七种。
漏下多因劳伤气血、冲任虚损所致。故万氏重在培补气血。他认为:“ 女子
之血,在下为经水,在上为乳汁,一朝有妊,则经水不动,乳汁不行,聚于
子宫,以养其胎也。故胎之有血,如鱼之有水,水深则鱼得活,水涸则鱼困
矣。今有妊而腹下血,乃气虚血虚,胞中有热,不亟止之,但恐血枯,子命
难全,母亦随毙。法当用人参、白术以补其气,归芎以补其血,黄芩以清其
热,生甘草以泻其火,阿胶以止其血,未有不安者矣。” 立论精辟允当,切
合实用,可为后人效法。
本书主要论述有关广嗣、妊娠及婴儿疾病的症治,还归纳了影响生育的男女
生殖器畸形、损伤等内容,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本书以清敷文堂重刻《万密斋医书十种》单行本为常见。
242目纲济阴
明? 武之望撰,成书于1620 年。
本书共十四卷。卷一为调经;卷二为经闭、血崩;卷三为赤白带下;卷四为
虚劳;卷五为积聚癥瘕;卷六为求子;卷七为浮肿、前阴诸疾;卷八、卷九
为胎前;卷十为临产;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为产后;卷十四为泄泻、痢
疾、大便秘涩、大小便不通、遗尿、淋閟、小便数、小便不禁、小便出血、
大便出血、产后阴下有物脱出、产肠不收、产门不闭、肿痛及乳病等十六
门。末附保生碎事。每一证候,首先阐明病因病机,次列脉证,后附方药。
书中内容丰富,论理简明,纲目条晰,易于寻读、深为后世中医妇科医家所
珍视。并有一定影响。
本书既论述了诸疾的证治常法,又有临床施治的通常达变。例如卷一《调经
门? 论热入血室》既载小柴胡汤、刺期门等治之常法,又兼取了许学士、寇
宗奭、薛立斋等医家的变法。如小柴胡汤加生地,小柴胡汤加官桂、干姜,
香砂六君子等皆可应用。
又如《产后门? 血晕》引《良方大全》云:“ 产后血晕者,由败血流入肝经,
以致眼黑头旋,不能起坐,甚至昏闷不省人事,谓之血晕。以细酒调黑神散
最佳,若作暗风、中风治误矣,服童便最妙” 。郭稽中产后血晕用清魂散,
也云:“ 或入童便即灌之,下咽、眼即开,气定即醒” 。本书既有经方、时
方,同时又广集单方、秘方,故有简便、廉、验之特点。
本书虽取材于王肯堂《女科准绳》,但非抄袭转录之作。本书上溯《内
经》、《金匮》、《巢氏病源》、《千金方》等经典,旁及《妇人良方大
全》、《产宝》、《产论》等著名妇科专著,并进行了大量的评译,在某些
方面具有一定的独到之处,是妇产科临床的重要参考书。
1958 ?1959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243妇规人
明? 张景岳(名介宾)撰,成书于1624 年。
本书共上下两卷。上卷为总论、经脉、胎孕等三门。下卷为产育、产后、带
浊梦遗、乳病、子嗣、癥瘕、前阴等七门。每门分若干病证,有论有方(方
存索引,另参《妇人规古方》,即《景岳全书》第61 卷)。
本书对每一病证从病因、病理到诊断、治疗,论述颇为详尽而全面。上引
《內经》、《难经》之经义,下迄历代医家之论说并附之本人见解,理论与
临床实践密切结合,颇有卓识之见。
张氏对妇科的论点,与其整个学术思想是一致的。他在《上卷? 经脉诸脏病
因》中说:“ 女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
此。故治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先” 。阐发女子属阴,而血属阴,故女子以
血为主,其生理特点以月经为重点,所以月经之调与不调,可反映身体的健
康状况,故妇女首重调经。
在治疗中,张氏认为先天之肾和后天之脾有密切关系。故指出:“ 调经之
要,贵在补脾胃以滋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 且妇科疾病,“ 虚者极
多,实者极少。”“ 凡今妇人,十有九虚。” 故治法上多切健脾补肾。脾肾之
中,尤以肾为重要。所谓“ 阳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此
源流之必然,即治疗之要着。” 论述精辟,独具匠心。
又如“ 上卷? 经脉门” 中指出月经三本说,“ 是以男精女血,皆由前阴而降。此
可见冲脉之血,又总由阳明水谷之所化。” 强调冲脉血海之血,来源于水谷
之精气,而胃为水谷之海,心、脾为阴血生化之源的生理病理的特点。又
说:“ 其他如七情、六淫、饮食、起居之失宜” ,无不影响到心脾胃气和冲任
二脉。故调理月经,对于这些因素,均应加以注意。
本书是张氏的妇科专著,内容较为完备,理论详明,方药丰富。对临证治疗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441986 年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罗元恺校点本,广为流行。
245稿遗邯郸
明? 赵献可(名养葵)撰,成书年代不详。
赵氏继承薛立斋重视脾肾的学术思想,倡命门学说,是一位对后世有影响的
医学家。晚年所著《邯郸遗稿》,为妇科专书。《史记》载扁鹊“ 过邯郸,
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因以名书。清萧赓称此书为“ 胎产秘籍” ;吴升序谓
本书云:“ 其论胎产别开生面,实有发前人所未发者” 。并深有体验地说:“ 屡
于临症时师其大意,辄获奇效” 。可见前人对本书的高度评价。
赵氏以倡导命门学说,在探讨命门与妇女生理、病理关系上有独到创见。书
凡四卷,卷一论调经;卷二论血崩、带下、淋浊;卷三论妊娠、临褥;卷四
论产后。其学术特点,独重肾水命火,认为妇科病与气血失调,中气虚弱,
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更取决于命门水火的盛衰。如论调经,强调
“ 以滋水为主,不须补血” ,“ 滋水更当养火” ;论妊娠主张“ 肾中无水胎不安,
用六味地黄丸壮水;肾中无火,用八味地黄丸益火……,此诸书所不及,余
特表而出之” 。可见赵氏的命门说,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本书内容简要,切合实用,且对妇科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79 年上海古籍书店有影印本出版。
246纶经女科
清? 萧壎(字赓六)撰,成书于1684 年。
本书在历代医籍名著女科证治理论的基础上,摘精选粹纂辑而成。书凡八
卷,分月经、嗣育、胎前、产后、崩漏、带下、杂证等七门。每门之下,又
分若干小题。每一题内,先引前贤的有关论述原文,随加按语以作补充解
释,或纠偏示正。凡证候的内外、虚实、寒热无不涉及,有条不紊,陈理简
明,参考价值较高。
本书重点突出对妇人月经,胎产、崩淋、带下之论治。如卷一月经门,提岀
调经先顺气的原则,主张“ 调经养血莫先于调气” 和“ 调气与养心实脾相结
合” ,并提出“ 调经以滋水为主,不须补血” ,“ 调经滋水必须养火” ,“ 调经以大
补脾胃为主” 等大法。
书中按语有不少卓见。如卷四“ 胎前证下” 关于妊娠泄泻之论,按云:“ 妊娠泄
泻,必原其由,大抵不外脾肾二脏者居多。夫血统于脾,血壅胎元,则脾阴
虚而食不运化,水谷难消而作泻;胎系于肾,肾气弱,命门火衰,胎窃其气
以拥护,而肾间之阳不能上蒸脾土则为泻,此妊娠泄泻之由也。虽其间不无
风寒暑湿之外感,饮食生冷之内伤,而属于脾肾有亏者,其本也” 。论理透
彻,可见其医学造诣之深。
本书共列病证一百六十三种,引录各家论述七千余条。其主要特点是:以论
述证治理论为主,略于方药。诚如萧氏自序所言:“ 余纂辑医学经论,博极
群书,兼综条贯,…… ,略方名,详治论,俾学者知所从事。”
1957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247科要辑氏沈女
清? 沈尧封(字又彭)撰,成书于1764 年。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论经病、带下、求子、胎前诸病;下卷论临产,产
后诸病及妇人各种杂证等。
本书所辑都是妇产科常见之证,将《内经》之旨与历代诸名家之论辑出,然
后附以己意而成。如上卷“ 带下” 中云:“ 带下有主风冷入于脬络者,巢元方、
孙思邈、严用和、杨仁斋、楼全善诸人是也;有主湿热者,刘河间、张洁
古、张戴人、罗周彦诸人是也;有主脾虚气虚者,赵养葵、薛立斋诸人是
也;有主湿痰者,丹溪是也;有主脾肾虚者,张景岳、薛新甫是也;又有主
木郁地中者,方约之、缪仲谆是也。……白带即同白浊,赤带即同赤浊,此
皆滑腻如精者。至若状如米泔或臭水不粘者,此乃脾家之物,气虚下陷使
然。高年亦有患此,非精气之病,不可混治。” 亦属顺理成文之论。
本书原稿初由王孟英加按后方始刊行。王氏所加按语补沈氏之不足,颇有裨
益。近人张山雷氏认为本书“ 寥寥数十页,精当处勘透隐微,切中肯綮,多
发前人所未发,实验彰彰,始觉轩爽豁目。” 因为之重加编次,分上卷为三
十十节,包括月经病、带下病、求子、受胎、妊娠诸病等内容,并附录合信
氏全体新论诸说,引进了西医妇产科学的内容。下卷分为五十一节,包括临
产、产后诸病、妇科杂病等内容,有女科书大略及诸方记载。并根据辨证论
治的原则,逐条阐释,或为驳正,反复剖析,不厌其详,突出了理论指导临
床和中西汇通思想,诚有功于沈氏,有利于医界。因此本书可作为中医和西
学中的医务工作者的参考。
1958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248竹秘科林要寺女
竹林寺僧撰,刊于1771 年。
本书又名《胎产新书》、《竹林寺女科全书》,《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
书》,全书共二十卷,分前、后、续三集。第一至八卷为前集,称《女科秘
要》、由静光禅师撰,总列经、带、胎、产各症的论述和治疗。第九至十二
卷为后集,称《女科要旨》,由雪岩禅师撰,论述妇女逐年经症;诊妇人有
孕论;诊产后症论;治十八般难产论。卷十三至卷二十为续集,称《女科秘
旨》,由轮印禅师撰。分别为安胎论、辨胎歌、恶阻、胎痛、胎漏,跌仆伤
胎、子胎、子悬,产后中风等八十多种病症的论述,全书叙述简要,内容翔
实,颇具治疗特色。
本书安胎,重在调理脾肾,如以四味平胃散健脾理中,方用茯苓、山药、炙
草、陈皮,取培土抑木之意,以治胎前春令泄泻;用理中汤加五味子温中暖
下,治胎前严冬泄泻。用和气饮燥脾和胃。以平胃散加藿香、砂仁、木香、
小茴之类除湿化浊,配桔梗、丁香升清降逆,治胎前呕吐。若浊气犯心,方
用顺胎散,选草果破阴转气,五灵脂、元胡、没药理气止痛,治胎前心痛。
又如三和汤调中胜湿,以白术、陈皮、炙草、腹皮、木香、沉香、槟榔等运
脾除满,羌活、苏叶辛散表湿,治胎前长夏泄泻;用藿香正气散散寒化湿,
理气和中,治秋及冬初胎前泄泻等,处方严谨有度,用药灵活可法。对产后
生化汤的运用,详辨虚实,以补虚不滞邪,攻祛不伤正,恰到好处。如以虚
证为例,以傅氏生化汤加参并配以益胃升阳之白术、陈皮、升麻,以顾及产
后胃气之虚,较原方更胜一筹。加杏仁、桔梗、天冬、花粉等,治产后感受
温邪。加黄芪、防风、麻黄根、地骨皮、白芷等,治产后发热盗汗。去桃
仁、陈皮、升麻,治产后气血俱虚,败血循经而作乍寒乍热。若产后劳倦,
则用原方,但又不可无原则的蛮补,需用黄芪、生熟地时,必审其恶露已
尽,方可加入。即有实证,亦是虚中挟实,临症细辨,实施治疗大法。
竹林寺女科僧僧相传,已历百世,所著不同版本,已达四十余种。本书选方
实用,流传颇广。
2491886 年(清光绪十二年丙戌)汉皋成堂有重刻本流行。
250尺玉妇科
沈金鳌(字芊绿,晚号尊生老人)撰,成书于1773 年。
本书共六卷。卷一为求嗣、月经;卷二为胎前;卷三为小产、临产;卷四为
产后;卷五为带下、崩漏;卷六为妇女杂病。每篇先列总论,次列脉法,再
次逐一分述诸证,最后载录方剂。本书虽未及武之望《济阴纲目》的全面,
但较武氏有更多自己的见解和精义。故沈氏自序其书云:“ 尺寸划分寸、量
短长,取其准也。尺而以玉为之,分寸所划,坚久不磨,尤准之准也。” 故
名《妇科玉尺》。
本书论理精当,重点突岀,以妇人经、带、胎、产之常见病为主。如“ 带
下” ,先论带下之因,一因气虚;二因胃中湿热及痰;三因伤于五脏;四因
风寒入于胞门,或中经脉,流传脏腑而下。然后根据“ 因伤五脏” ,辨征论
治。可谓分析透彻,面面俱到,施治得宜。又如“ 恶阻” 一症,古人以形病而
脉不病别之。沈氏指出恶阻“ 无不喜食酸物,不若以嗜酸别之为更明切。亦
有平日气血调和,脏腑荣畅,不患恶阻,虽患亦甚轻甚暂,又不可不知。”
认为气血充实是养胎的主要方面,主张养血顺气而以四物加香、砂;益气顺
气四君加香、砂为养胎保孕的要着。及对恶阻的诊断应以嗜酸与否为判,但
不排却“ 不患恶阻” 即没呕吐、厌食、不嗜酸食,妊娠反应极少的孕例。这些
确是经验之谈,反映了沈氏在妇科学上的深湛功夫。
又如小产,沈氏有一段精辟的议论。他说:“ 小产元气虚损,不能荣养乎胎
而自堕。昔人譬之以枝枯则果落,藤萎则花坠是也。然或劳怒伤情,内火发
动,亦能堕胎。则犹风撼其木,人折其枝也。夫火能消物,造化自然。说者
乃谓风冷伤其子脏,此未病情者也。大抵属虚属热,当视其轻重而知之耳。
是知正产者,正如果中栗熟,其壳自开,两无所损。半产者,则犹之采摘新
栗,碎其肤壳,损其皮膜,然后取得其实。以其胎脏伤损,胞系断坏,而后
胎至堕落,故小产后须十倍调治,总以补血生肌养脏,生新去瘀为主。”
1958 年上海卫生岀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251女傅科青主
明? 傅山(字青主)撰,刊于1827 年。
傅氏博通经史百家,且工诗文书画,尤精医学,长于妇科。
本书共四卷。卷一为女科,列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卷二为妊
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卷三为产后编,列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
宜忌、产后诸症治法。卷四论述误破尿胞、淋、泻、完谷不化、痢、霍乱、
呕逆不食、咳嗽、水肿等多种杂病。
傅氏运用祖国医学的脏腑学说,阐明了妇女生理、病理的特点。其立论着眼
于肝脾肾三脏;治疗重在培补气血、调理脾胃。如卷一“ 白带下” 中说:“ 夫白
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
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
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方用完带汤。”
傅氏崇经而不拘经,勇于独创,别具一格。如书中所用方剂,既取前人已效
之良方,又列本人所创而又行之有效的经验方。其中有不少方剂如完带汤、
易黄汤、生化汤等,已被临床医生广泛使用,并誉之为妇科名方。
傅氏在处方用药上,虽是“ 制方则极平易精详之至,不失古人准绳。用药醇
和,无一峻品,补多于攻,或攻补兼施” 。(祁尔诚序)但其用药的特点,
是主攻方向明确,君臣药用量均重,佐使药则用量极轻,反对“ 杂泛均停,
既见之不明,而又治之不勇” (顾炎武《傅青主大小诸证方论序》)。
关于本书是否傅氏原著,历来争论较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1978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1984 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有何高民校
释本出版均较流行。
252中疗治医学妇科
卓雨农撰,刊于1961 年。
全书分上下两篇,共十章。上篇为总论,主要介绍妇科的定义和范围,妇科
学的发展概况,冲任督带四脉和妇女的生理关系以及治疗原则。下篇为各
论,分别论述月经、带下、妊娠、临产、产后和妇女杂病的病因、病理,辨
证治疗的方法。每一证候分概述、辨证论治两个部分,并举证例说明,有利
于临床借鉴。为了追本溯源,作者又适当引用了一些古人的学说,以便读者
进一步钻研。
卓氏非常重视冲、任、督、带四脉在妇女生理和妇科病上的重要作用。他认
为《素问》的“ 女子七岁肾气盛” 到“ 七七任脉虚,大冲脉衰少,天癸竭,
……” 一系例叙述妇女生理发育过程和妇女生殖机能的成长和衰退,无不决
定于冲任二脉的旺盛和虚衰。所以冲、任直接关系着妇女的月经和胎产等生
理功能。所以历代医家对于不孕或月经、胎产方面的疾病,无不追源于冲任
二脉。卓氏说:“ 学习和研究妇科,必须了解四脉,特别是冲任两脉的作
用,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病情中,抓住关键,解决问题” 。
在妇科病的治疗中,卓氏认为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调气血、和脾
胃、养肝肾的原则,调整和恢复全身机能。
1. 调气血。妇女以血为本。“ 气病则血不能独行,血病则气不能独化” ,说明
血和气互相依存,不可分离。所以卓氏指出:“ 妇科病虽然以伤血为主,但
血病必连及气。因此,治疗妇科疾病,首先着重调气血。……即使使用清
凉、攻下诸法也要注意不伤及气血,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和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生化之源。“ 如果由于情志不舒,影响脾
胃…… ,于是心无所生,肝无所藏,冲任无血以荣,就要发生经、带、胎、
产的疾病。……和脾胃正是为了调气血,所以和脾胃是治疗妇科病重要的一
环。”
2533. 养肝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肾通诸经之血,主藏精而系胞,又为
冲任之本。” 所以,古人有八脉丽于肝肾的说法。妇科疾病多为冲任损伤,
冲任损伤将影响肝肾,肝肾有了病变,又将影响冲任。……所以在治疗时,
常常从肝肾入手,治肝肾即是治冲任。肝肾得养,则冲任的功能自然恢复。
养肝肾也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原则之一。”
总之,本书内容丰富,辨证详明,文字通俗,理论与临床结合密切,是中医
妇科和临床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1964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铅印本出版。
254要知妇科
徐荣斋撰,成书于1979 年。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诊法;中编为症治;下编为方药。其特点是
侧重临床,结合理论,内容深入浅出,有条不紊,切合实用。故以《内
经》:“ 知其要者,一言而蔽之” 之意,名为《妇科知要》。
本书记录了徐氏的临床心得体会,并汲取近人临症经验而成。在“ 四诊” 中着
重于望形态、望神色、问现证、闻声息和切脉象。问诊自编“ 十问歌” ,便于
记诵,每一项下,均加说明,辨证求因,详尽无遗。诊脉也有其独特的见
解,如“ 脉书都说孕妇脉滑,据我临床诊得,凡妊娠一两个月间,滑脉多不
明显,只见数脉” 。证之临床,确是如此。
在证治中,按照妇科特有疾患,分月经、带下、胎前、产后、乳房、前阴和
妇科杂病等七类;各种不同证候,如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闭、崩漏、月
经紊乱、经期合并症等附属之,依据反映出的虚、实、寒、热不同证型共五
十六个疾病。以病统症,按证分型。并提出积聚、癥瘕、盆腔炎、肿瘤、子
宫外孕和某些脏躁症、不孕症和习惯性流产等多种疾病都与瘀血有关。在施
治方面,选用传统有效成方一百二十三首,各地交流的经验方三十九首,每
证以单用一方为主,也有按照证情需要,两方配合使用的。选用古方或新
方,原则上都随证加减,不固守原方。不论单方或成方,大部分都通过临床
实践。在“ 方药” 编中,重点突出施治。提出一病有一病的主方,而一方也能
治多病,如四物汤、逍遥散,归芍六君汤、人参养荣汤、六味地黄汤等方,
既可用于月经病、带下病,也可用于胎前、产后以及乳部、前阴等疾患,则
充分体现出古今医家灵活用方的临床经验。因此,本书可作妇科学的入门向
导,也可供中医妇科临床参考。
1981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55科儿十、
256颅经囟
本书不著撰者名氏,据载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原书早佚,现行本为
《永乐大典》中的辑录本。本书《宋史艺文志》中载有二卷。《四库全书总
目》曰:“ 其名颅囟者,按首骨曰颅,脑盖曰囟,殆因小儿初生,颅囟未
合,证治各别,故取以名其书” 。
书分二卷,包括脉法、病证、惊癫痫、疳痢、火丹、杂证等六个部分。上卷
首论小儿脉法与大人不同;次列病证,讨论了小儿鹅口疮、夜啼、下利、目
赤、温热、惊痫、呕吐、客忤、诸疳(心疳、脾疳、肺疳、肝疳、筋疳、血
疳、骨疳)、疟疾、脑顶风、腹痛等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下卷
先论火丹证治,列举了十五种丹毒的名称,并根据其证候的不同,提出了相
应的外治药物;次论杂证,如“ 脐中不干” 、“ 阴囊或如疝肿胀” 、“ 蛔虫咬心痛”
等十六证。全书载方四十二首。方论中对惊痫,火丹论述尤详。诚如《中国
医学大辞典》所说,此书“ 要言不烦,极中肯綮,亦多秘方,皆他书所未
见,盖必有师承,故能精晰如此” 。
书中文字叙述朴实、言简意赅,富有科学性。如“ 三岁以下,呼为纯阳” 等对
小儿生理特点的概括,为后世小儿体质的“ 纯阳” 学说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儿
科医家影响颇深。如宋? 钱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为“ 五脏六腑,成而未
全,全而未壮” ,“ 脏腑柔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书中提出的浮、沉、
迟、数,或如弓之张弦,或忽而不见等六种脉法,颇具纲领性;对诸色疳十
五种基本症状的概括和对火丹按初起部位不同进行分类,均颇切实用;其所
载的温脾散、虎睛丸、治痢方、治蛔方及和平饮子等方剂,都具有承先启后
的作用,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书中重视小儿用药剂型,多用丸散少用汤
剂,常为后人效法。此外,书中关于“ 变蒸” 之说,亦多为后世医家所沿用。
《宋史? 方技传》说“ 钱乙始以《颅囟经》著名,……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而
其源实出于此书。” 总之,本书大体总结了唐代以前儿科学的主要成就,为
祖国儿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我们研究儿科学及其发展史的重
要文献。
257现存的版本因是辑录本,某些地方有明显的错讹和脱落,未能反映原书全
貌。此外,书中尚有占卜、寿夭等迷信色彩,可批判地吸收。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流行。
258论急备儿方斑小疹
宋? 董汲(字及之)撰。成书于1093 年。
本书是中医较早的一部痘疹专书。书凡一卷,分总论和方药两部分。全书对
小儿痘疹的证候作了简要说明,重点阐述痘疹的辨证论治,并附方17 首。
宋时所称斑疹、系概指痘疹而言,包括痘疮与麻疹。董氏在书中对痘疹的临
床见证、各种转归,治疗方药等都有了较详的认识。董氏认为:“ 大抵斑疹
之候,始觉多咳嗽,身体温壮,面色与四肢俱赤,头痛、腰疼、眼睛黄色,
多睡中瘈疭。手足厥,耳尖及尻冷、小便赤、大便秘,三部脈洪数。” 其病
因病机,则是“ 本以胎中积热,及将养温厚,偶胃中热,故乘时而作。” 并援
引《外台》之说,提出“ 府热即为疹” ,“ 脏热即为疱” 。因此,在治疗上主张
宜用清凉,反对妄投温热。他说:“ 大率世俗医者,斑疹欲出,多以热药发
之,遂胃中热极,其初作时,即斑疹见于皮下,其已出者,变黑色而倒陷,
即见不快,犹用热药,熏蒸其疾,斑疹得热,则出愈难,转生热证,大小便
不通,更以巴豆取积药下之,则使儿脏腑内虚,热又不除,邪气益深,变为
喘满便血,或为疱痈,身体裂破,遂使百年之寿,一旦为俗医所误也,不可
痛哉。” 主张“ 其证候未全或未明者,但可升麻散解之;其已明者,即可用大
黄、青黛等凉药下之;次即与白虎汤,……大率疹疱未出即可下,出足即宜
利大小便,其已出未快者可与紫草散、救生散、玳瑁散之类,其重者以牛李
膏散之。或毒攻咽喉,可与少(许)紫雪及如圣汤,无不效也。其余热不
解,身热烦渴及病疹,儿母俱可与甘露饮。或便血者,以牛黄汤治之,兼宜
常平肝脏,解其败热” 。
董氏不仅重视痘疹的具体治疗,而且还重视对痘疹的护理。指出:痘疹“ 已
出未平,切忌杂人” ,“ 未愈不可当风” ,“ 又左右不可缺胡荽” ,“ 如儿能食物,
可时与少葡萄” 。其中忌杂人、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直接吹风等护理,至今
仍为中、西医临床家所沿用。
董氏在学术上宗钱乙之说。其治痘疹之法与钱乙一脉相承,被世人同称“ 寒
凉派” 。后人阎季忠、张涣、初虞世等均宗其派,足见其影响。本书被后人
259誉为“ 痘书之嚆矢” 。
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为1936 年德建周学熙家刻原本(福慧双修馆刊本)
《周氏医学丛书》影印本。
260诀证药氏直小钱儿
宋? 钱乙(字仲阳)撰。门人阎季忠编集,成书于1119 年。
本书系钱乙门人阎季忠搜集其师生前的论稿、医案、验方等整理编集而成。
由于内容翔实、条理清晰,如实地反映了“ 钱乙的学术思想、实践经验及学
术成就,所以称为《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本书三卷。上卷,为脉证治法。论述了小儿脉法、变蒸、五脏所主、五脏
病、急慢惊风等八十一脉证;包括了小儿脉法、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五脏辨
证,以及小儿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等内容,是全书的核心。中卷,记载其所治
的二十三例病案。下卷,为诸方,载方一百二十余首。卷末,附《阎氏小儿
方论》及《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二书。
本书是现存儿科著作中第一部较为系统论述儿科疾病辨证论治的专著。书中
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论述精详,认为小儿“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
壮” 、“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因此,在治疗上要注意辨其寒热虚
实,以妄攻误下为警戒。即使是非下不可之证,亦必须“ 量其大小虚实而下
之” ,“ 补母而泻其本脏” ,以免损阳亡津。在治疗思想上,重视脾肾。并告诫
不可滥用寒药、温药,指出“ 小儿易虚易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
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 。这种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作为临床治疗
基础的认识,不仅对儿科临床有指导意义,而且成为小儿科发展成独立专科
的基本条件。
本书论治疾病以脏腑辨证为宗旨。从五脏辨证论治,是全书的核心。钱氏根
据《内经》五脏五行、五脏病机以及五脏虚实等理论,结合其后各家对脏腑
病机的论述以及小儿的证候特点,采用五脏辨证作为纲领。即以五脏为基
础,以证候为依据,辨别其虚实寒热,以作为论治的准则。其中又用“ 风、
惊、困、喘、虚” 来归纳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证候特点,用虚实
寒热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用五行来阐述五脏之间以及五脏与气候时令之
间的相互关系,立五脏补泻方作为治疗的基本手段。执简驭繁、提纲挈领,
261颇切实用。这种五脏辨证,既继承和发扬了祖国医学的脏腑辨证理论,又为
儿科的辨证论治打下专业基础。
书中在论述诊断方法上,特别强调小儿与成人不同。主张在四诊合参的同
时,应特别重视望诊,既望面部目内之颜色(称之为面上证,目内证),又
注意望形体动作及排泄物,从而丰富了儿科临证诊断法。
书中对儿科麻、痘、惊、疳四大证论治甚详,指出了疱疹特点和水疱、脓
疮、斑、疹等出疹性疾病的形态鉴别;提出了惊风和癫痫的区别,并将惊风
划为急惊、慢惊两类,指出两者“ 阴阳异证,切宜辨而治之,急惊合凉泻,
慢惊合温补” ;在论“ 诸疳” 中,提出了“ 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 的著名论
断,且先分冷热次别五脏,根据临床的各种表现分心、肝、脾、肺、肾、
筋、骨七类,以利于临证辨别施治。
书中载方,立法严谨,选药精当,轻灵柔润,讲究剂型,善用成药,量少易
服,独具一格。注重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化裁古方,创制新方。如将金匮肾
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化为异功散、七味白术散,立五脏补泻诸
方,其泻白散、泻黄散、泻青散等均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成为古今名方。特
别是钱氏化裁的地黄丸,充分体现了小儿生机蓬勃、阳多阴少的特点。该方
对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囟开不合、足软、行迟、语迟、夜尿频等有关营养障
碍,发育不良等确有一定疗效,已为临床实践所证明。
《直诀》一书对后世儿科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明? 薛铠《保婴撮要》中的
脏腑辨证即渊于钱氏。《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为“ 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
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 。其辨证论治的理论,对后来易水学派(包括李东垣
的脾胃学说)、丹溪学派及温病学派影响甚大。
本书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为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年影印本。
262疹论方儿小痘
宋? 陈文中(字文秀)撰。成书于1214 年。
本书一卷。首论痘疹病因,次论治法,最后类集痘疹有效名方。
痘疹是儿科四大证之一。陈氏论治痘疹,首重八纲分证。他说:“ 凡疗疮
疹,先分表里虚实。如表里俱实者,其疮易出而难靥,表里俱虚者,反是;
表实里虚者,其疮易出而难靥,表虚里实者,亦反是。” 在辨痘疹虚实时则
又曰:“ 属于实者为壮热,发痘光泽,起发肥满而易靥;属于虚者必憎寒,
发痘不光泽,不起发,不红活而难靥。” 提纲挈领,执简驭繁,颇为实用。
陈氏主张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辨证不仅适得其要,而且颇多临证经验。如
书中辨疹出轻重时曰:“ 轻者三次出,大小不一,头面稀少,眼中无根,窠
红肥满光泽也。重者一齐出,如蚕种,灰白色,稠密,泻、渴、身温腹胀,
头温足冷也” 。此说颇与临床相合。对临证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在痘疹的治疗上,陈氏强调据证立法,依法施方。重视托里、疏通、和营卫
三法的运用,反对妄投宣利之剂。主张用温补之法治疗痘疹,首创用附、
桂、丁香等燥热温补之剂,治疗痘疹由于阴盛阳虚而出迟或倒塌者。陈氏认
为,天地万物遇春而发,至夏而长成,疱疹之病,脏腑调和,则血气充实,
自然易出易靥,若妄投寒凉之剂,恐冷气内攻,湿损脾胃,以至腹胀喘闷寒
战啮牙而难治。故当痘疹出现里虚之时,则急用十一味木香散;表里俱虚
时,急用十二味异功散送七味肉豆蔻散。因此后世有些医家认为:“ 钱氏治
痘,专用凉泻;陈氏治痘,专用温补” 而成为北宋后治痘之寒温二派。
十一味木香散,用木春、陈皮、大腹皮调气;丁香攻里,桂心发表;人参、
炙草补中益气;赤苓、半夏、前胡化湿祛痰;诃子涩止泻,以治痘疹“ 内虚
寒而外假热” ,脾胃亏损,诸脏虚寒之败症。此方去大腹皮、前胡、诃子、
甘草、茯苓易赤苓,青皮易陈皮,官桂易桂心,复加厚朴、当归、白术、肉
豆蔻、附子,各十二味异功散,治痘疹已出未出,表里虚寒,急用此方以回
真阳。陈氏谓:“ 此方家传五世,累经效验。”
263陈氏作为痘疹温补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多为后世医家所釆纳。明代万全、
薛己,清代冯兆张及近代上海儿科名医徐小圃等多崇其说。
痘疮(天花)一症,虽已在我国绝迹,但陈氏用温补之法治痘,为儿科其他
传染病的治法提供了借鉴,故本书在目前仍有其一定的临床价值。
本书较为流行的版本为商务印书馆1958 年铅印本。
264问百婴童
明? 鲁伯嗣著。约成书于1506 年。
本书以问答形式论述小儿疾病的诊治。书凡十卷,每卷十问,共一百门,故
其名曰“ 婴童百问” 。
书中列问答疑,将有关幼儿的初生养护及证候证治等内容,列为一百个问
题,并逐一从病因、病理、证候、治疗、方药等方面加以详细论述。可谓
“ 每问必濬之以源,表之以证,对之以疗” 。全书列病证九十四种,附方八百
八十六首,内容丰富,切合实用。如十九问“ 惊痫” 一证,鲁氏将其分为心、
肝、脾、肺、肾五痫。病因上认为是小儿“ 血脉不敛,骨气不聚,为风邪所
伤,惊怪所触,乳哺失节,停滞经络而得之” 。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
现,将其分为阴阳二证及惊、风、食三型,主张“ 阳证不可用温,阴证不可
用寒” ,风痫应先散风,惊痫宜先治惊,食痫当先消积,然后再以定痫剂治
之。
此书收集宏博,取材精要,融汇诸说,自成一体。论证既本经论,更采众
长,其中以《巢氏病源》、《钱乙直诀》、《葛氏肘后方》、《千金方》、
《仁斋直指方》等采录甚多。诚如王肯堂评说:“ 于凡人之所病,无不洞究
而默契之,故其为书,论辨详审,制合精当……参会众说,自成一家,病无
遗载,方有余奇,开卷昭然” 。
本书目前流行的版本以人民卫生出版1961 年铅印本及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
年影印本为较广。
265挥发幼科
明? 万全(字密斋)撰。成书于1549 年。
本书四卷。卷一,论小儿生理、诊断和肝经主病、兼证、所生病等。卷二,
论急惊风证、急惊风变证、急惊风类证、慢惊有三因、惊风后余证及心经主
病、心经兼证、心所生病等。卷三,为脾经主病、兼证和所生病。卷四,论
疟、疳、疸病和肺、肾经主病、兼证、所生病及五脏虚实补泻之法、五邪所
致病等。
书中首先综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诊断方法及小儿初生时的疾病,次按肝、
心、脾、肺、肾五脏顺序,介绍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每脏先列主病,次
及兼证,再次为所生病。在阐述病理时多有个人发挥,处方用药则多用其家
传秘方,且每病都附有医案。
本书在学术上宗钱乙之说。在论述小儿生理病理、诊断方法、五脏论治、遣
方用药等方面,都深受钱乙的影响,并在钱乙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尤其是书
中对小儿“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的认识及对急慢惊风分类的论述,见解独
特,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之说,源于丹溪。万氏经过实践,把它应用于小儿,
并作小儿脏腑的特点加以阐发。认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是其“ 本脏之
气” 。肝常有余,“ 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草木方萌,乃少阳生长之
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 ;脾常不足,因其“ 肠胃脆薄,谷气未充,此脾所
以不足也” 。这里所谓的有余不足,既不是指一般的虚实,更不是“ 邪气盛则
实,精气夺则虚” 的病理状态。这种对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认
识,为儿科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惊风有急慢之分。万氏在书中强调审因论治,指出惊风有“ 三因” ,强调从肝
脾论治。书中将急惊风又分有“ 类证” 、“ 变证” ,指出瘫痪、失语为“ 惊风后余
证” ,从而丰富了前人对惊风这一证候的认识,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66总之,本书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既有继承,又有发挥,承前启后,颇具实
用价值的儿科医书。
本书目前较流行的版本为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年铅印本及1963 年重印本。
267萃类婴童
明? 王大纶撰。成书于1622 年。
书凡三卷。上卷,论述初生儿的生理、病理、诊断、调护及夜啼、急慢惊
风、噤口、撮口、脐风、胎毒等病的证治。中、下二卷,为小儿各论。论述
小儿痫证、中风、伤寒、咳嗽、喘、呕吐、泄泻、痢疾、黄疸、水肿、疳
证、淋证、遗溺、行迟、语迟等三十余种常见病证的辨证与治疗。最后又列
“ 治杂证日用补遗方”25 首。
本书系王氏“ 潜心觅古,凝志探今,备考先贤之论,附察有验之方,积以岁
月” 精心编著而成。书内容丰富,论述精当。既集前人儿科之精萃,又录自
身临证之经验,依时用药,随病制方,有许多独到之处。尤其是其“ 辨风
土” 、“ 按时令” ,根据风土、时令季节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辨证用药。王氏
认为:“ 北方凛冽,药宜辛热;两广烟瘴,解毒为先;云贵高暖,清凉取
胜,江南亦然;江北地卑多湿,辛温是主” 。又说:“ 春季则以升阳散火,加
以辛温;夏则清暑益气,济以清凉;秋当肃杀之时,清金去燥;冬则闭藏之
候,药宜辛热” 。书中王氏又将这一思想具体应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如论
治咳嗽时,王氏特别强调“ 须明四时,而施补泻” 。认为“ 秋季肺经正旺,其病
咳者,病必实,其症:面赤身热,痰涎壅盛,法当下痰,降火为先。冬季咳
嗽,病则头痛身热,口干鼻塞,乃伤于寒也,“ 药以辛散为主。” 并列加味参
苏饮,以治伤风咳嗽及四时瘟疫,其方由紫苏、干葛、陈皮、茯苓、半夏、
枳壳、桔梗、前胡、人参、甘草等十味组成。应用时春加升麻、防风;夏加
香薷、石膏;秋加杏仁、金沸草、桑皮;冬加麻黄、杏仁、桂枝。王氏这种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用药特色,颇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至今仍为临床医家
所沿用。
此外,王氏用药主张以权为贵,以和为当。反对滥用有毒之品。即使不得已
而用之,亦当斟酌,中病即止。王氏认为“ 金石之药,取以镇惊安神,多服
令儿痴呆。麝香、冰片,用以通窍,多服反泄真元。巴豆有定祸乱而致太平
268之功,非制得法,反受其害矣” 。又告诫曰:“ 凡用毒剂,以甘草煎引佐之则
善矣。”
本书条理清晰,文图并茂,更编以歌诀,易学易记,是儿科临床一部较好的
参考用书。
本书较为流行的版本为人民卫生出版1983 年铅印本。
269小则儿
明? 张介宾撰。成书于1624 年。
《小儿则》收载于《景岳全书》中,是一部小儿病专著。共分上、下二卷。
上卷(第四十卷),为总论、初涎法、护养法、初生儿看病法、脉法、声
音、颜色、药饵之误、小儿诊治大法等,通论小儿的抚育、保健及诊治概
要;并论及初生儿脐风、发搐、夜啼、发热等病证。下卷(第四十一卷),
论述了小儿霍乱、吐泻、五疳、癫痫、腹胀腹痛、痞块、尿白、盗汗等十个
常见病证,并对小儿变蒸进行了阐述。
书中论治,广收博采,辨析详尽,颇具独见。在生理上,张氏继承了前人关
于小儿五脏六腑“ 全而未壮” 、“ 有如水面之泡,草头之露” 等机体幼嫩,脏腑
机能未臻成熟完善的思想;并提出了小儿“ 元气未充” 、“ 气血未坚” 、“ 真阴未
足” 等观点,认为小儿在气、血、精、津、液等方面,都处于“ 未足” 状态,并
不主张小儿为“ 纯阳” 之体的说法。
在病因上,张氏认为小儿致病因素单纯,且在疾病过程中无精神负担,神气
安静,因而轻病不药可愈,重病只要处理及时,用药恰当,护理得宜,亦能
迅速痊愈。指出:“ 盖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为内伤饮食,以至惊风吐
泻及寒热疳痫之类,不过数种,且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
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癡顽者之比” 。其中“ 脏气清灵,随拨
随应” 则集中地概括了小儿生机蓬勃、活力充沛、反应敏捷及病后容易恢复
的生理病理特点,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
在诊法上,张氏认为小儿病因单纯,病证较少,故临证分析当辨清寒、热、
虚、实,而“ 四者之中尤惟虚实二字最为紧要” 。并把“ 内察其脉候,外观其形
气,中审其病情” 作为辨别虚实的关键。对于小儿诊脉,他认为“ 小儿形体既
具,经脉已全,所以初出胞胎便有脉息可辨” 。但小儿脉象则较成人简单,
只察“ 强弱缓急” 。以强弱辨虚实,缓急判邪正。反对“ 单以一脉凿言一病” 的
机械做法;反对用察指纹来代替诊脉及仅凭指纹的颜色来确定病因和性质。
认为观察小儿虎口指纹,只能在危重之时辨别病证的轻重,推测预后的凶
270吉。指出了察指纹在儿科临床诊断上的局限性。同时,主张察脉与其他诊察
方法相结合,强调四诊合参。指出:“ 凡诊小儿既其言语不通,尤当以脉为
主,而参以形色声音,则万无一失矣” 。并认为这种诊法是“ 最活最妙之心
法” 。
在治法用药上,张氏基于小儿“ 真阴不足” 、“ 元气未充” 的特点,故在治疗中
处处顾护正气,立方遣药多从调补脾肾着手。指出:“ 小儿气血未充,而一
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时……药饵尤当慎也” 。对于病证属实,正气不衰者,其
治法“ 宜精简轻锐,适当其可,及病则已,毫毋犯正气” 。并认为“ 有是病而用
是药则病受之矣,无是病而用是药则元气受之矣” 。反对临证心中无数,辨
证不明而滥用“ 散风、消食、清痰、降火、行滞、利水之剂” 。提倡治病用药
“ 中病即止,非可过也” 。谨防“ 病已伤之而医复伐之” 的弊端发生。他还指出
“ 小儿以胃气为主” ,对于“ 大黄、芒硝、黑丑、芫花、大戟、三棱、莪术之类
的苦寒攻下,峻猛有毒之品,非必不得已皆不可轻易投也” 。至于轻粉损
心,朱砂损神,皆伤脾败阳之药,使实者变虚,弱者变生诸病,不可不慎。
此外,在全篇所列一百九十七方中补益剂占多数,也体现出张氏重视扶正的
学术思想。
张氏医学造诣很深,其虽不以儿科著称,但本篇也可称为是一篇很好的儿科
著作。后世曾有《小儿则》单行本刊行,以广流传。
本书收载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年《景岳全书》影印本中。
271镜铁幼科
清? 夏鼎(字禹铸)著。成书于1695 年。
书分六卷。卷一,论“ 小儿须知” 、“ 九恨” 、“ 十三不可学” 、“ 十传” 和小儿推拿
法等。卷二,先论小儿诊法,次论脐风,胎寒、胎热、胎毒发丹、胎黄、蒸
变等证治。卷三,论惊、痫、痉三病的证治。卷四、五,论麻疹、腹痛、吐
泻、痢疾、疟疾、咳嗽、疳疾、淋证、黄疸、龟胸、龟背、黄水疮等病证
治。卷六,论药性和方剂。
本书系夏氏家传经验的总结。夏氏上宗灵素、下理百家,集家传经验与临床
实践为一体,熔先贤卓见和自身心得为一炉。辨证,论点鲜明、词义朴实;
论治,语极中肯,论不泥古。在诊断上,注重望形色、审苗窍、辨宝色。夏
氏认为,面上的颜色(红、黄、青、白、黑)和苗窍(鼻、眼、口、唇、
舌,耳)能直接反映出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因此,医者诊病必须在“ 望诊”
上下工夫。“ 小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外者内之著也。望形审窍,自知其
病” 。对于危重病证,则应辨宝色,以判死生。“ 宝色” 者,即有神之色。如
《卷一? 死症辨》说:“ 面黄四肢肿,若黄有宝色,补脾行气自消,却非死
症” 。对于脾虚慢证“ 惟于面上看宝色,脾胃间探消息,生死便了然在目矣” 。
充分体现了《内经》“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的辨证思想。
在辨证上,多出己见,立论引喻,辨析井然。书中对惊风证,论述颇详,从
病因、病机到治法,无不详尽。并专列“ 辟诸惊之名之谬” 一节,力辟时弊。
夏氏认为“ 惊生于心,痰生于脾,风生于肝、热生于肺,此一定之理也。热
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此贼邪逆克必至之势” 。提出了“ 疗惊必先豁
痰,豁痰必先袪风,袪风必先解热” 、“ 若解热必先袪邪” 的治疗原则,为后世
医家指明了治惊准则。
在治疗上,注重护脾,法出心裁,特别擅于推拿、灯火急救病儿,并有家传
秘方“ 天保采薇散” 。该方由羌活、前胡、半夏、陈皮、柴胡、赤芍、茯苓、
川芎、枳壳、厚朴、桔梗、苍术、升麻、葛根、藿香、独活、甘草十七味各
等分为末组成。主治小儿外感风寒湿和内伤饮食等症。夏氏在书中多用于表
272散外邪、透疹袪毒。在“ 麻疹内闭” 、“ 惊痫” 中用之尤多。如“ 流行麻症……
隐而不见,腹内作痛,治之神莫神于天保采薇汤,圣莫圣于天保采薇汤。只
须一服即发出;或有不尽发者,再加一服,从未有不效者” 。并曰“ 余以汤名
曰天保采薇,取其治外治内之意” 。验于临床,此方对儿科一般外感内伤,
收效甚捷。
本书在学术上,本于《内经》,兼采百家,重视实践,力辟诸谬。对后世颇
有影响,久负声誉。后人陈复正著《幼幼集成》、鲍相璈撰《验方新编》等
多引用夏氏学说。
本书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为上海科技出版社1958 年铅印本。
273略要幼科
清? 叶桂(字天士)撰。成书于1746 年。
《幼科要略》系叶氏儿科的传世之作。传说,叶氏著作多系后人、门人所
辑,独此书为其手定。1746 年首由门人华云岫辑入《临证指南医案? 卷十》
中,得以传世,并由清代名医徐灵胎评点。1852 年王孟英又将其辑入《温
热经纬》中,稍作删节,更名《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此后,又经周学
海补注增订,辑入《周氏医学丛书? 二集》,仍称《幼科要略》。
本书分上、下二篇。上篇,论儿病伏气、风温、夏热、疳、胀、吐泻、霍
乱、疟、痢、秋燥、冬寒的证治。下篇,为看三关法和痧疹、痘、惊、疳、
春温、风温、暑热的证治。本书以小儿四时时病(春温、暑热、秋燥、冬
寒)为纲,阐述惊厥、喘胀、泄泻、疟痢、疳证等病证,最后专论痧痘,并
附有医案。全文篇幅不长,所论病证不多,但临床儿科之常见病证,已概其
要略。
书中重点论述了小儿温病,详细阐发了小儿春温、风温、暑热、秋燥、痧痘
等病的证治方药。叶氏认为“ 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 ,而“ 小儿
热病最多者,以体属纯阳,六气着人,气血皆化为热也。饮食不化,蕴蒸于
里,亦从热化矣” 。在病因上,认为“ 婴儿肌肉柔脆,不耐风寒,五脏六腑气
弱” 。小儿抗病力弱,则“ 间有秽浊吸入,即是三焦受邪” 。又由于“ 幼稚谷少
胃薄” 、“ 质薄神袪” 故易发病。在治疗上,针对当时世俗流弊,指出杂用表
散消导,苦寒下夺,每使小儿胃气受损,变证错杂。叶氏认为,若误“ 汗
则…… 胃汁受劫烁” ;若误“ 用消滞,攻消有形,胃汁先涸,阴液尽劫者多
矣” ;若遇燥热之证,“ 加芩、连之属,不知愈苦助燥,必增他变” 。指出小儿
温热病“ 阴伤为多,救阴必扶持胃汁” ,提出了保胃气、救胃阴在小儿温病治
疗上的重要意义。书中所选方药,工细熨贴。如在温病初起主强用薄荷、连
翘、牛蒡、象贝、桑叶、沙参、栀子、蒌皮、花粉等辛凉之品,以“ 清肃上
焦” 。诚如徐灵胎评论说:“ 此书论幼科及看痘之法,和平精切,字字金玉,
可法可传,得古人之真诠而融化之,不愧名家。”
274本书虽论幼科,但它的贡献和价值,巳远远超出儿科之外。其关于四时温病
的发病、传变规律、辨证论治及其用药特点,对内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因
此,本书不仅在儿科学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温病学方面也同样占有重
要地位。
本书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为清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年)至宣统三年辛亥
(1911 年)池阳周氏福慧双修馆刻成汇印《周氏医学丛书》本。
275人书全科麻活
清? 谢玉琼(字昆秀〉撰。成书于1748 年。
本书四卷。卷一,载麻疹骨髓赋、麻证条目法旨用药要诀十九条、增订治麻
问答捷要、麻疹形式要旨证治秘诀、麻疹证治大略括等十四篇。主要论述了
麻疹的病因、分类、兼证及不治症等。卷二至卷四,列麻疹始出见证、麻即
出吉凶、顺逆、转归及其治疗。最后附录麻疹论、瘄论、麻症补论等。
本书系谢氏积数十年之精力,博采各家麻疹之论,潜心研究,辨其药性,别
其证候,历经四改,精心编著而成。名曰:麻科活人全书” ,冀以此而能“ 活
天下之人” 。
麻疹系儿科四大证之一。“ 小儿之证,麻为最险” 。历代医家均有散论,但鲜
有专述。是书较为详尽地论述了麻疹的病因、临床表现、治法方药、预后转
归及麻疹与痘疮的鉴别等。条理清晰,系统全面,颇具特色。谢氏认为,
“ 麻虽胎毒,多带时气,气候喧热,常令男女传染而成……先起于阳,后归
于阴,毒兴于脾,热流于心,脏腑之伤,肺则尤甚。” 其临床表现,谢氏概
括为:“ 麻初呵久喷嚏嗽,密密无缝疿蚤形;下出上收烦躁渴,毒从脏腑发
皮生;麻疹之证面必红,咳嗽喷嚏鼻流脓;两泪汪汪如哭状,莫作伤寒一样
攻” 。
关于麻疹的治法,书中论述精详,并专列“ 用药要诀” 一节,首论大法曰:“ 初
起已出及已收,证立条目治立方;不敢峻热与用霸,随时解毒万无妨。” 次
按病程之先后,详述治疗之方药。“ 初起潮热者,用宣毒发表汤,除升麻、
桔梗、甘草,加紫苏叶、葱白” 。“ 已出潮热者,用葛根疏邪汤,加黄芩” 。
“ 已收潮热者,用地骨皮汤,去甘草,加黄连、枳壳” 。最后还逐一指出了麻
疹合并烦躁、谵语、咳嗽、泄泻、呕吐、大小便不通等十七种见证的具体治
法与方药。其条分缕析,简明实用、立法准确,选方得当,为麻疹的治疗,
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治疗方案。
276此外,书中对麻疹与痘疮的鉴别也很有特色。指出:“ 痘出于五脏,脏属
阴,阴主血,故痘有形而有汁,其证寒热备有;麻发于六腑,腑属阳,阳主
气,故麻有形而不浆,其证多实热而无寒。痘以稀疏为贵,麻以透密为佳。
痘以气尊血附为美,麻以血凉肌解为妙。痘忌汗泻以泄气,麻喜吐衄而分
消。二者相去迳庭。” 虽寥寥数语,却将痘疮与麻疹之别概括无遗。
总之,本书论证著明,治方全备,是一部较为系统而完整的麻科专著,深为
后世医家所推崇。至今仍是我们研究麻疹病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本书目前较流行的版本为1937—1948 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1957 年上海卫
生出版社铅印本。
277成集幼幼
清? 陈复正(字飞霞)辑订。成书于1750 年。
本书共六卷。卷一,载“ 赋禀” 、“ 指纹晰义” 、“ 小儿脉法” 、“ 保产论” 、“ 变蒸
辨” 等十七篇。阐述小儿生理、病理及其诊法特点。卷二,列“ 惊风辟妄” 、
“ 惊风” 等八篇。录诸家惊风之说,辨致妄之由,立误搐、类搐、非搐三门,
并附小儿时疫及痫证等病之治。卷三、四,论述“ 咳嗽” 、“ 哮喘” 等四十余种
小儿杂病的证治。卷五、六,记录经陈氏修订的万氏痘麻歌赋。如痘疹天元
赋。麻证西江月等,共二百四十五首。书末附方凡二百三十九则。是书内容
广博,从胎禀胎生到儿童时期,诸及保育调护、病证防治,所列甚全。每篇
均以经旨立论在先,继而证因脉治于后,各病证均附以正方、简便方、外治
法等。说理畅达,用方简切,注重疗效,颇具临床参考价值。
本书立论以《内经》为据,学术思想深受夏禹铸《幼科铁镜》的影响。书中
继承前人的指纹学说,系统地论述了指纹的生理、病理与临床之间的关系,
并将指纹的辨别方法归纳为:“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以
“ 风轻、气重、命危” 三关测轻重。陈氏的这种辨察方法,经长期的临床实
践,一直沿用至今。
书中对惊风一证,研究颇深,独具创见。陈氏为纠正当时医家“ 但知有惊
风,不知有伤寒” 的局面及世人“ 误以伤寒无汗之表证为急惊,以伤风自汗解
肌证为慢惊,以脾败胃伤竭绝之证为慢脾” 之偏见,力辟时弊,主张废除惊
风之病名,以“ 搐” 易“ 惊” ,创立误搐、类搐、非搐。将小儿伤寒痉病,立名
误搐;小儿暑证、疟痢、咳嗽、丹毒、疮痘、霍乱、客忤、中恶等病证而致
搐者,归为类搐;慢惊风、慢风,因大吐泻、久病脾胃虚败而作搐者,名为
非搐。并提出“ 三搐” 的证治。把致搐的病因分为外感、杂病、脾虚三类,治
疗上提出解表、清热、温中三法,切忌滥用金石脑麝,妄行开关镇坠、截风
定搐。陈氏此“ 三搐” 之说,堪与景岳“ 非风之说” 先后辉映。裨益于患者,有
功于医家,对后世儿科临床确有一定启发。
278本书在论治疗时,善顾后天之本。以保护脾胃生生之气为原则。指出“ 凡欲
治病,必先借胃气以为行药之主” ;认为小儿生理并非“ 一团阳火,肆用寒
凉,则每败伤脾胃” 。在治法上,博采众长,广集治法,并根据“ 小儿脏腑未
充,则药物不能多受” 的特点,创立了不少外治法。如按摩、热敷、贴药、
针刺、灸法、艾火、神火、刮痧等法。特别强调火攻为第一要方,并详述火
攻宜忌。主张断脐须用火烙,实为一大进步。书中还自创八个集成方,均为
珍贵验方,至今仍为临床医家所喜用。
总之,本书观点明确,内容全面,不失为一部儿科较好的著作。
本书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为上海科技出版社1950 年铅印本及1962 年、1978
年再版本。
279谜释幼科
清? 沈金鰲撰。成书于1774 年。
本书系沈氏“ 遍考方书,广搜秘录,识取其精,论采其卓” 精心编辑而成。因
幼儿“ 如哑不言,如谜难卜” ,而取名曰“ 幼科释谜” ,冀以释明幼科之义理。
书凡六卷,分二十四门。卷一,载“ 总论” 及“ 初生诸病” 、“ 惊风” 二门,其总论
主要为小儿诊法。卷二、三、四,共载二十二门,论小儿痫痉、疳积、发热
烦躁、伤寒、麻疹、黄疸、水肿、食积、吐泻、痢疾、感冒、咳嗽、哮喘及
五官疾病等。卷五、六,为方剂。共载方三百九十首。
本书于每论各门症候之前,均著四言韵语,以探源析流,阐明义理,简括扼
要,便于诵习。继后则采前人议论,以相发明,选择精当,皆可法取。如论
惊风,首曰:“ 小儿之病,最重惟惊。惊必发搐,惊必窜睛,惊必牙紧,惊
必面青,惊必鱼口,惊必弓形。心经热积,肝部风生,肝风心火,二脏交
争,血乱气壅,痰涎与并,百脉凝滞,关窍不灵,或急或慢,随其所撄。急
由阳盛,慢属阴凝,急缘实病,慢自虚成。” 继后择取钱乙、娄全善、危亦
林、杨士瀛、张元素、朱震亨、曾世荣、李仲南、薛己、王肯堂、叶桂等名
家之论,使其论理有据,施治有本。
沈氏虽非专攻儿科,但对儿科临床颇有卓见,阐幽发微,师古不泥。如其论
食积中指岀:“ 儿病多由食积,固是要语,医家不可不知。然亦有禀受薄
弱,或病后虚怯,其所生病有全无食积者,不得以此语横亘心中,仍为消
导。即或有之,亦当扶正而使积自消” 。在论治疗时,沈氏认为,小儿脏气
未全、形气嫩弱,不胜药力,故用药不可太猛,峻攻骤补,反受药累。并对
前人一味偏于“ 专攻” 、“ 专补” 、“ 专凉” 、“ 专热” 的治法提出异议,主张小儿用
药应以“ 中和当病” 为准则。在制方时,告诫“ 医者固不可执古方以治今病;亦
不可妄作方剂有背古人之意” 。
本书论述了多种小儿常见病证,惟独缺“ 痘” 证,其不载之原因,是由于作者
“ 弗获相随痘家,亲聆教诲” ,所以“ 弗敢言也” 。由此,足见沈氏治学之严
280谨,著说之求实,实为后世楷模。
总之,纵观全书,书中所载,既无错杂,亦少重叠,更无支离牵扯。虽卷帙
不多,而义理明朗。是一部颇值一读的儿科著作。
本书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为上海科学技术岀版社1959 年铅印本。
281辨条白喉
清? 陈葆善著,成书于1897 年。
本书为白喉专著。全书一卷,分辨病源、辨经络、辨色、辨脉、辨手太阴本
症证治、辨手少阴标病证治等十五篇。书中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白喉的病
因、病机、诊断、治疗以及用药禁忌、善后调理等内容,汇集了前贤论治白
喉的主要成就,并记述了自己辨治白喉的丰富经验。陈氏所创“ 三气降龙丹”
一方,疗效显著,影响良大。所谓六种禁忌证:“ 忌升提并吐,忌温散发
汗,忌大汗亡津,忌刀针,忌病重药轻,忌苦寒助燥” ,为后人指点了迷
津。
195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282治要概痧喉证
丁甘仁著,约成书于1926 年。
本书为喉痧证治专著,书中系统论述了喉痧的辨治方法。全书一卷,首立
“ 时疫烂喉痧、麻正痧、风痧红痧、白喉总论” ,详细论述诸痧的临床特征、
辨证要点、施治方法;继述“ 吹药、痧毒敷药” ,介绍外治方法;其后附“ 验
案” 十一则,以资佐证。书后并录“ 慈溪邵琴夫先生喉痧有烂喉白喉之异论” 、
“ 元和金保三先生烂喉疫痧辑要说” 、“ 叶天士先生烂喉痧医案录烂喉疫毒经验
阐解” ,最后为“ 论症六则” 、“ 论症续要” 、“ 要方备査” 。
痧,方书名麻疹,浙人呼为瘄子,丁氏所谓的正痧、风痧、红痧,即指麻疹
而言,有咽痛,有不咽痛;虽有咽痛、亦不腐烂。时疫烂喉疫痧,亦称烂喉
疫痧,既见痧疹,又有烂喉之症,而且往往疫痧轻者,其喉烂亦浅;其疫痧
重者,其喉烂亦深。书中详述各痧之证状、病因。“ 夏秋时之红痧、风痧,
初起时寒热骨痛,胸闷呕噁,舌苔白腻,外热极重,而里热不盛,咽喉不
痛,或咳嗽,或不咳嗽” 。时疫烂喉疫痧,发于夏秋者少,冬春者多” ,“ 喉与
痧略有分别,喉则成片,痂则成颗” 。并将诸瘀与白喉详加区别,提出“ 白喉
固宜忌表,而时疫喉痧初起,则不可不速表” 。丁氏治痧分初、中、末三
期,以表、清、下立法,用药清灵,制方独具巧思,自拟的解肌透痧汤、加
减麻杏石甘汤、加减升麻葛根汤、加减黑音汤、凉营清气汤、加减滋阴清肺
汤、败毒汤、加减竹叶石膏汤八方,为后人效法。并善于外治,所选玉钥
匙、金不换、锡类散诸吹药,贴喉异功散等外贴药,三黄二香散、紫金锭等
敷药,多为疗效卓著者,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本书是在作者逝世后一年,由其子仲英刊行,先载于中医杂志,后附于《孟
河丁氏医案》之末。1927 年孟河崇礼堂有铅印本出版。
283编病疾代新儿古科
高镜朗编著。刊于1956 年。
书凡一巻。分初生论、发育与饲养、营养病类、系统病类、传染病类、杂病
类等六篇。书中论述了80 余种古代儿科疾病,大都是现代小儿科中的常见病
证,包括小儿传染病和各系统重要诸证;各证按照现代的分类方法,分项叙
述,同时,还介绍了古代新生儿的处理和饲养方法。
本书系高氏专门为西医学习中医者编写的一部儿科材料。全书的特点主要表
现在:
1. 用现代的知识诊断古代的疾病。如书中高氏将宋代创立的小儿八痢论(即
水谷痢、冷痢、热痢、滞痢、积痢、疳痢、虫痢、休息痢),规纳为现代医
学的急性、慢性二类。高氏曰:“ 凡便含白冻或白脓,或周身兼呈慢性虚弱
之象者,皆属于慢性痢。便含血积,或脓血交杂,腹中绞痛,或周身兼呈急
发之症状者,皆归急性痢或旧疾之急性复发” 。如此分类,简单明了。
2. 搜罗其他史料,作为研究病史的佐证。书中在论述疾病时,多引用其他史
料作为其立论的佐证。如论述伤寒时,高氏旁引岳阳风土记等史料,以作为
“ 仲景所说的伤寒,大多数为沙门氏菌病” 的佐证。高氏曰:“ 仲景系长沙太
守,居于湘岳天气终年温暖之区,乃沙门氏菌最为流行之地。观于宋代范致
明记湘岳民俗探病一节,更加可以确信该区民间疾病,自古流行最普遍者,
群众最畏惧者,亦属于饮食传染病。范氏说:“ 民同风俗,亲戚远近皆不探
望,因欲得病。邻居望病,反不传染云” 。诸如此类,书中不胜枚举。
3. 提倡用科学方法整理古代的临床医学。本书编写体裁科学合理。每一病证
分名称、病源、症状、诊断、历史等项目,先述症状,后讲历史,使读者有
线索可寻而易懂;尾列总结,提纲挈领,以备参考。书中所论,实事求是,
富有科学性。如对麻症、天花病源的认识,高氏否认了古人的“ 胎毒” 之说。
作者认为:“ 麻症的病源,自古以来始终归咎于胎毒,这是绝对不正确的。
麻症的病毒现在已经分离而得,且已试制成疫苗” ,“ 古人定论,痘系胎毒,
284这种见解已从鼻苗证实不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插入痘种,发出痘疮。
因果昭昭,何关乎胎毒?科学推论,切忌主观的空想” 。
总之,本书是一部颇有临床价值的儿科教材,对于西学中者及当代中医儿科
工作者尤值一读。
本书的版本有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 年铅印本。1982 年本书经高氏修订,改
名《古代儿科疾病新论》,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85辨条幼科
张奇文主编。成书于1981 年。
本书是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分会儿科委员会发动全省中医儿科工作者,在
总结整理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发掘民间经验方药,筛选
编辑而成。是山东中医儿科临床经验的会萃。
全书分为八章。总论四章,分述小儿病因、诊法、治法和保育。各论四章,
分述初生儿疾病、小儿时行病、小儿杂病和小儿外科病。列儿科常见多发病
症七十八种,收临床验案一百三十七例,载方五百二十二首。
本书具有全、精、新和实用的特点。全,系指内容全面,理法方药完整,富
有实践性和科学性。精,指其辨析精当,有一辨一,有二辨二,实事求是,
每条因、证、辨、治具备,而重点突出“ 辨” 字。新,指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
创新。
书中辨证在强调四诊、综合分析的前提下,特别突出了常为临床诊断所忽视
的腹诊,并介绍了腹诊的方法、腹诊的分类及其临床意义。治法遵古而不泥
古,知常达变。如指出清热凉血、苦寒解毒在麻疹早期并非绝对禁忌。热毒
太盛,气营两燔,用大剂清热解毒后可随毒解而疹透。此时若以透疹为主,
不拈苦寒,势必热毒鸱张,旋变险候。” 实为经验之谈。遣方既有历代名
方,又有自制验方。如阳气不行、湿滞经络、筋脉失养、手足痿废不用之
证,创制甘草芍药附子汤,以温阳化湿,濡养筋脉。并指出“ 本方治疗多发
性神经炎,有明显的祛风止痛、促进食欲、增强肌力的作用,连续服用,可
缩短病程而无副作用” 。方中药仅三味,照顾全面,切中病机。验于临床,
疗效显著。用药亦提出新见解。如“ 前人有‘ 冬不用石膏,夏不用麻黄’ 之戒,
认为麻黄乃峻汗之品,石膏为大寒之物,柔嫩小儿岂可与之。据蒯仰山医师
经验,麻黄乃是治疗小儿咳喘的主药,百日以内小儿亦可应用;不但风寒凛
冽的冬月可用,即使是严夏酷暑,亦可用。只不过是在剂量上需掌握权衡。
百日以内小儿用1.8 ?2.4 克,周岁可用3 克,2 ?3 岁,4.5 ?6 克。不发热者
用蜜炙麻黄。方中石膏的剂量应倍于麻黄。” 此种见解,颇有见地,亦切合
286临床。在治疗方法上,书中鉴于小儿给药困难的特点,而釆用多种疗法,以
提高疗效。如治疗脐风用雄黄解痉膏,敷颈颌部;治疗肺炎用肺炎熨敷法;
治疗惊风、遗尿、肠痈、滞颐等病症用针灸法;治疗顿咳、口疮、腹胀、泄
泻用推拿疗法;治疗各种癃闭证用点压利尿法等等。既简便实用,又确有实
效。
总之,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完整,自成体系,体例新颖,内容翔
实,编排实用,是中医儿科临床一部较好的参考用书。
本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年出版.
287言刍幼科
董廷瑶著。成书于1982 年。
书凡一卷。分概论、治疗经验、医案、医论、医话等五章。概论十篇,从明
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等方面,简要叙述了董氏的治学经验及
临证体会。治疗经验十二篇,详细论述了麻疹、乙脑、痢疾、百日咳、肺
炎、哮喘、疳积、泄泻、癫痫、口腔病等十余种小儿常见的治疗经验医案约
百数十例,均为董氏临证验案。医论十三篇,医话十二则。有“ 小儿用药六
字诀” 、“ 育儿须知” 、“ 浅谈调摄小儿脾胃” 等,均为临证经验之谈。最后附内
科医案六十余例,医论多篇,合为一章,殿于书末,以明科目之主次。
本书系董氏集六十余年临证之经验,汇毕生一得之见,一技之长,裒集而
成。
董氏幼承庭训,师古不倦。上溯《灵》《素》,下逮近贤,旁及宋元诸家;
撷伤寒、温病学说为核心,以家学遗训为羽翼。临证数十年,诊病百万次,
经验良多。在书中,董氏将其学习、运用祖国医学的经验概括为明理、识
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配方、配伍、适量、知变等“ 九要” 。并告诫
曰:“ 设能致力于这九要,来一番苦功,定能提高业务水平而渐臻精湛” 。此
实为“ 金玉良言” ,对后学者颇有指导意义。
董氏论治,十分重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常谓:呱呱襁褓,未能自白,而
脏腑柔弱,易起卒变,故当仔细体察儿情,决不应“ 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
临床上主张明理识病,辨证求因,随机应变,不囿成法。在治疗中强调“ 既
要师古,又应创新” 。如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之高热不退。中医辨证属温毒
犯肺、痰火内郁。董氏自创熊麝散,药仅熊胆、麝香二味,然切中病机,故
每能药到病除,出奇制胜。“ 多数病例服后一天开始退热,气急和缓;重者
三天内热退,气和咳爽,病情就安,屡用屡验。” 又如“ 温脐散” 治疗肠麻痹
症,因该症其势危急,病情严重,时因药入即吐,汤剂不纳。董氏遂另觅途
径,釆取外治之法,以丁香、肉桂、木香研末为散,加麝香为引敷于脐上,
使散中温香诸药,借麝香渗透之力,旋运气机,往往在敷后二小时内肠鸣连
288连、频转矢气,大便通下而吐止气平。董氏谓:“ 此法颇建奇效。” 笔者在临
床上也曾用此法治疗小儿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泄泻,每获良效。可见董氏
之论,确为经验之谈,经得起实践验证;且这种因症制宜的用药特色,对后
之学者亦颇有启发。
总之,本书论理精辟,语言通俗,载方实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独到之
处。是目前儿科临床中一部较好的参考用书,颇值一读。
本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年出版。
289实科儿用学中医
王伯岳、江育仁主编。刊于1983 年。
本书系全国著名老中医王伯岳、江育仁教授,与全国九个医学单位的四十多
位儿科专家、学者一起编撰而成。
全书计百余万言,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包括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小
儿生长与保育、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诊法治法、以及小儿常见证候并治。下
篇各论,介绍了初生儿疾病、传染病、时令病及内、外、五官各科病证一百
六十多种,具体分析了每种病证的历史源流、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总
则、分证施治、单方验方以及预防护理,并摘编了大量文献参考资料。最后
附方剂索引和中医儿科历代重要著作提要选编,以备读者査阅参考。
本书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小儿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核
心,突出中医儿科理、法、方、药的特点。是书内容宏博、全面而系统,论
述详细、确切而实用,形式与内容统一,理论和实践结合,是目前具有较高
学术水平和临床实用价值的中医儿科参考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年出版。
290、外科十一
291鬼方遗涓刘子
晋· 刘涓子传,南齐· 龚庆宣整理,成书年代不详。
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原书十卷,早已亡佚。宋以后有两种残
本:一为题《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的一卷本,内容主要是痈疽的证治。
一为题《刘涓子鬼遗方》的五卷本,即现流传本。书中卷一论痈疽病因、鉴
别。卷二为金疮、外伤治法。卷三为痈疽、发背、妬乳、乳结等证治。卷四
为黄父痈疽论及痈疽治方。卷五除痈疽方外,尚有疹癣、面?、发颓、妇人
乳肿、痈疽、小儿头疮、热毒以及竹木刺伤、火伤等方药。
书中首先明确指出痈疽的病因病机是血涩不行,热盛肉腐,并提出其鉴别诊
断。“ 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久则血涩不行,血涩不行则卫气从之不通,壅
遏不得行,火不止,热盛,热盛则肉腐为脓,故曰疽。疽上皮肉以坚,上如
牛领之皮。痈者薄以泽,背其候。” 并对痈疽辨脓颇详,如“ 痈大坚者,未有
脓;半坚薄,半有脓;当上薄者,都有脓。” 所载内治法,强调辨证论治,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气生津为大法,为后世外科“ 消、托、补” 三大治
疗原则奠定了基础。书中提倡早期治疗,指出“ 痈疽者,初发始微,多不为
急,此实奇患,惟宜速治之,急治不若速,成病难救。” 并将活血化瘀法用
于创伤外科,这一观点至清代唐容川提出“ 离经之血便是瘀” 后,被后世医家
广泛应用。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治疗方法,如治疗外伤的止血、止痛、收
敛、镇静、解毒等法,并用黄连、大黄、水银等多种药物配成软膏、膏药治
疗痈疽,用针烙排脓治疗痈疽等。书中金疮内容颇为丰富,是我国古代军阵
外科的较早记载。本书蒐集了两晋南北朝时外科方面的主要成就,为后世外
科的辨证施治,与外治疗法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在临床应用或文献研究,均
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宋刻五卷本影印本出版流行。
292要枢外科
明· 薛己(号立斋)著,刊于1571 年。
全书四卷。前三卷为医论,共六十篇。卷一,详述疮疡的各种脉证、治法、
用药、用针等。卷二、卷三,主要介绍三十九种外科常见病的病因、证治,
每篇之后都附有验案。卷四,为疮疡各症方剂及加减用药。
薛氏以擅长辨治著称,即使外科疾患,亦主张以内治为主。薛氏辨疾,首重
脉证,故在书中的第一节就开宗明义地介绍了疮疡二十六脉的主病及疮疡预
后善恶。治疾重标本虚实,提出“ 若病急而元气实者,先治其标;病缓而元
气虚者,先治其本;或病急而元气又虚者,必先于治本,而兼以治标” 的治
疗大法。用药好温补,反对寒凉,指出“ 运气得寒而不健,瘀血得寒而不
散,瘀肉得寒而不溃,新肉得寒而不生” 。恶针刺,谓“ 若妄用刀针,去肉出
血,则气无所依附,气血愈虚,元气愈伤矣” 。治病重时令,又不为时令所
囿,善于抓疾病的本质所在。“ 若肿赤烦躁,发热引冷,便秘作渴,脉洪数
实,是其常也;虽在严寒之时,必用大苦寒之剂,以泻热毒。若脉细反寒,
泻利肠鸣,饮食不入,呕吐无时,手足逆冷,是变常也;虽在盛暑之时,必
用大辛温之剂,以助阳气。”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各症之后,都附有验案,对
书中所论作了补充说明。全书内容翔实,选方实用,说理透彻,又理论联系
实际,是外科医师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本书载于198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薛氏医案选》上册(包括《外科
发挥》、《外科枢要》、《疠疡机要》、《正体类要》、《口齿类要》)。
293宗正外科
明· 陈实功(字毓仁)著,成书于1617 年。
全书四卷。卷一,以歌诀附加注释的形式,总述外科疾患的病因、诊断与治
疗。卷二至卷四,分述外科中各种常见疾患一百多种。书中述病首论病理,
次叙证象,而后详论治则及所用方药,并附有典型病例。同时还有插图三十
余幅,描述各种重要疮肿的部位及形状。
陈氏特别重视手术外治法在外科中的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为治疗
脓肿应“ 开户逐贼”“ 使毒外出为第一” 。详述扩创、引流或用腐蚀药清除坏死
组织之法。陈氏所创用的切除鼻瘜肉手术法,不仅是医学文献上记载较早
的,而且其手术原则至今尚在临床应用;对脱疽病的治疗,首次提岀从关节
面实行离断的手术原则;对良性肿瘤的割治,较早地发现连同包膜一起完整
切除的临床意义;对痈疽已溃排脓不畅者,主张剪除坏死组织,扩大创口,
以利引流等;对气管缝合、咽喉食道铢针取出术等,亦有所论及。在内治方
面,注重辨证论治,主张温补。提出“ 内之证或不及于外,外之证则必根于
其内” ,“ 痈疽虽属外科,用药即同内伤” 的观点,认为脉虚病虚,首尾必行补
法,表实里实,可临时暂用攻方;疮疡溃后治当大补,切忌寒凉。强调托、
补二法,重视保护脾胃,提出“ 治疮全赖脾土”“ 饮食何须戒口” ,体现了东垣
脾胃学说在外科中的发展运用。另外,书中还介绍了枯痔散、枯痔钉、挂线
等治疗痔瘘的方法、对皮肤病亦有不少记载,如奶癣病名即最早见于本书。
同时书中还记述了多种肿瘤,最早提出了粉瘤的发病与失荣,不但对其症状
描述颇为详尽正确,还创制了“ 和荣散坚丸”“ 阿魏化坚膏” 等方剂,对改善症
状延长患者生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选方实用,内外治并重,对后世影响较大。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流行。
294成大外科
清· 祁坤(字广生)著,成书于1665 年。
全书四卷。卷一为“ 总论部” ,论述痈疽之原委证治,脉法经络。卷二为“ 分治
部” ,依其痈疽所在部位而分类辨证。卷三为“ 分部证” ,重点论述头面小疵及
眼、耳、口、鼻、喉、舌等部位的外科诸疾及随处可生的大毒等。卷四为
“ 不分部治” ,皆为不依穴次而生的小疵。末附炼取诸药法。作者有感于“ 外科
诸书,或博而寡要,或隐而未备,有主证而不言脉者;有图象定名色而不分
穴次者;有辨大毒而忽小疴者,有小毒反详而大毒反略者” ,乃遍搜古今名
贤之确论,结合其家传与个人经验编成是书。本书论述了外科证治要点与常
用方剂,详细介绍了内痈、流注、瘿瘤、金疮及多种外科疾病的辨证论治,
对痈疽之原委、症候、诊法、经络、治法等论述颇详,特别对内外治法理论
的阐述较前人有进一步提高,书中所记述的“ 痈,以寒为内消;疽,以热为
内托” 以及用循经取穴的方法为治疗原则,更是祁氏独到之处,为后世所遵
循。书中载对已溃脓肿用棉纸拈蘸玄珠膏涂之,使脓会齐,三、二时取出
拈,以利脓液排出,其原理和方法与近代西医纱布条引流术比较相似。书中
还指出失荣、舌疳、乳岩、肾岩翻花为疡科中之四大绝症,亦属经验之谈。
本书分类清楚,列症详明,方法善备,对后世外科学发展有一定影响。《医
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诀》即以本书为蓝本。
1959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就行。
295外生全科集证治
清· 王洪绪(字维德)著,成书于1665 年。
又名《外科全业集》,为较有影响的外科专书之一。全书四卷。卷一,载痈
疽的病因、症候、诊法并列症29 种。卷二,扼要论述外科诸病治则及王氏家
传经验,并收有各科治法。卷三,介绍外科常用药的炮制法及常用方百余
首。卷四,为煎剂类、丸散类、敷药类、吸药类、膏药类,以及新增马氏试
验秘方。
本书辨证以阴阳为纲,认为“ 痈发六腑” ,“ 疽发五脏” ,以“ 痈乃阳实之症,气
血热而毒滞;疽乃阴虚之症,气血寒而毒凝” 为理论依据,主张采用“ 阳和通
腠,温补气血” 的治疗方法,创制著名的阳和汤、犀黄丸等方。书中介绍的
小金丹、梅花点舌丹等均为外科常用之有效成方,至今仍为广大医家所常
用,现临床上常用的小金片,就是依据小金丹减味制成的。书中强调“ 以消
为贵,以托为畏” 应是痈疽初期的治疗原则,认为痈当清火败毒,非溃者不
可用托毒之法,治疽宜开腠理,散寒凝,溃者当温补排脓。本书是王氏毕生
临床经验的总结,辨证立法颇多可取之处。晚清孟河马培之对本书有评注,
公允精当,并附马氏本人的经验方,可资参考。
1956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铅本流行。
296旨奥洞天
清· 陈士铎(字远公)著,成书于1694 年。
本书又名《外科秘录》,全书十六卷。卷首,为十四经络图穴。卷一至卷
四,总论痈疽疮疡证治。卷五至卷十三,论述外科、皮肤科以及跌仆、金
刃、虫兽伤等一百五十余种病证的证治。卷十四至卷十六,载疮疡诸疾的内
治与外用方药以及针灸与手术疗法等。
本书为陈氏集前人名论及家传刀针良法、验方,参以本人临床经验、心得编
写而成。陈氏擅于辨证,长于内治。辨证首重阴阳,指出“ 外科治病贵识阴
阳,阴阳既明,则变阴变阳之异何难辨别。” 篇中各论辨阴阳颇精,并以新
久别虚实,“ 乳痈初起多邪实,久经溃烂为正虚” ;提出“ 补中散邪” 治疗总原
则,创和乳汤、消化汤、化岩汤诸方,为后世效法。所论述的“ 咳唾脓血,
其气腥臭,入水则沉者,肺痈也;反之,若所唾者只是涎沫而无脓血者则肺
痿” ,近代“ 三层试验法” 诊断肺脓疡与其基本一致,可见当时陈氏的鉴别诊断
水平之高。同时,还为外科贵急治,因此时正气未虚,用药易见效。痈疽疔
毒,不要因其初起病小而忽之,使其酿成大患。告诫医家颈以上诸疾,不可
轻灸,以恐生变。另外,书中对手术治疗亦有所论及,认为疮势大横,溃烂
瘀肉,“ 用之当,则免养痈?败之害” ;对疥疮病因虫而致、梅毒属于性病的
认识亦属可贵。
本书的版本常见者为上海扫叶山房刊本。
297全大疡医
清· 顾世澄(字练江)著,成书于1760 年。
全书四十卷,为汇集自《内经》以下历代外科著述,并分类编纂而成,是继
《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后的又一部外科巨著。卷一,集中引录《内经》有
关原文,逐句注释。卷二至卷九,内容为诊断、脏腑、五运六气等论述及痈
疽、疮疡辨证总论和艾灸、针烙、刀针砭石、辨脓、生肌、溻渍、汤洗等
法。卷十至卷二十九,按头面、眼目、颧脸、耳颏、唇口、舌、龈齿、咽
喉、颈项、腋臂、胸膺脐腹、脑背、前后阴、腿膝、腓腨、足踝部位以及内
痈、诸疯、癞癣等分类介绍外科、皮肤病的证治。卷三十至卷三十三介绍小
儿诸疮、痘疹症治。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五为诸疮疔证治。卷三十六,为跌打
损伤证治。卷三十七至卷三十九,为急救及诸虫咬伤证治。卷四十为奇病治
法。书中首列《内经》原文,阐发“ 外症必发于内” 的观点,次论疡科诸症形
候,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每论一病症,辄引用先贤精言,后附作者按语及
经验方药。本书病名详细,辨治精当。书中介绍的唇裂修补术,在麻醉、手
术步骤、缝合止血、术后护理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水平。其它如肛门闭锁、
阴道闭锁等手术,临床亦很实用。本书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注重理论联系
实际,切合实用,堪称疡科书中的“ 大全” 。
本书有清· 乾隆年间刊本、同治与光绪年刊本及近代上海迎时书局石印本等
多种版本先后流行。
298镜医外科
清· 张贞庵(号药樵)撰,成书于1883 年。
本书不分卷。首载“ 痈疽提纲” ,详辨阴阳及其治法之大要。张氏认为痈疽二
毒,阴阳各殊,红痈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滞;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
而毒凝。斯二症判若霄壤,治法一误,不啻冰炭之相报。审证清楚,治法自
然灵活。次列“ 痈疽真假例论” 。认为阴阳既辨清,病情已见其梗概,“ 而阴阳
之中,又有真证假证之辨焉。真者阳也,皆火毒也,而或有似阴之象假者;
阴者皆寒疽也,而或有似阳之象。因遏此易疑,故再悉其蕴于左” ,作列论
六条。如:“ 疮口高突作疼,止有一点黄头露形者,此真象也。”“ 疮口作痒,
既而变痛,旁出无数小头,大势平陂,而无高突之状,止现圆圆一线之红
影,或脉来急数者,此假象也” 。三列外科症状五十一证及处方一百零五
则,全身各部位疮疡,无所不包,内容非常丰富。如一切痈毒用“ 降痈活命
饮” 。一切阴疽用“ 托里散” 等,其处方有前人效方,但大多自制,临床效验颇
佳。
本书是外科临床工作者颇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1936~1937 年大东书局《中国医学大成》本。
299书全疬科
清· 梁希曾(字柘轩)著,刊于1909 年。
全书一卷。首述点疬药品,介绍新出窑石灰、干饼药、硃砂等药的制作、贮
藏等。次述点疬法,详细介绍各种点病方法。以下述辨疬治疬法,此为本书
重点。其中以辨寒热虚实为其大纲,辨病重脉舌,治法以理气疏肝、通络调
血为总原则,善于化裁。若临床见阴亏本虚之人用以加减六味地黄丸;若见
唇舌常白,面色痿黄,脉沉迟无力者,加附桂。同时介绍了辨疬养疬法,提
出“ 疬之成症其结核最坚最实,因其积染郁结至深至远而成故也,所以治之
者动辄累月经年,乃能奏效” 。凡发病易,治亦易;发病难,治亦难,并告
诫患者不要以治久而以为医之无能。认为患疬之人忌夜不早眠,因易致阴火
暴发,对于其它劳神之事更应避免。书中最后介绍了疬家之忌食、宜食。认
为鹅肉、羊肉、牛肉等及一切煎炒之物燥火忌食;而鸭肉、墨肉等清润降火
宜食,鸡蛋清润宜食,冬瓜清解宜食。本书从疬证的辨证治疗到养疬法、宜
忌宜食等论,条分缕析,论述详尽,堪称疬科全书。
书中的突出贡献是作者介绍了独一无二的点药法,不但操作方便,而且疗效
颇验。对于花柳颈疬两门尤有较深的研究,很有独到之处。作者自序中谓
“ 如颈疬也,人多用剖割或用丹出核,仆则专用潜消奏效,虽久不特形质无
损,更可永保无虞。如花柳也,人多用吊丹或大攻泻,仆则专用内解成功,
又速不特元气无伤,且无下漏瘫痪牙瘵涌血之虑” 。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内容丰富,尤其是点疬法,值得临床上
进一步研究和试用,并加以提高。
1958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300要纲疡科
张山雷著,刊于1927 年。
全书共二卷,分四章。第一章总论:从外疡症状的不同脓血滋水色泽形质的
辨别,统论其病理、诊断与治疗。第二章脉状:依据脉状的不同,阐述其与
外疡的呼应联系,从而辨证施治。第三章药剂:从总的内服、外治在疡症中
的效用,以至退消提托之不同施用,及治痰清热理湿温养等的分别处治,来
进一步论述一般通用丸散的利弊。第四章膏丹丸散方:根据效用及病症,介
绍敷贴吹掺及内服方六十六首,并详述方药的配合、使用、贮藏方法。
书中阐发了外疡的辨证和治疗要从整体岀发的观点,注重内在因素,重视局
部与脏腑气血的关系,指出“ 寻常疮疖亦无不与内证息息相通” ,“ 内病外疡更
多相因为患” ,提倡外证内治,反对一方套治,纠正过去仅侧重局部外治的
偏差。同时,书中讲究外治方药的配制,主张药不必贵而奇,惟在适用而有
实效。并取中西药物之长,配合运用以补旧法之未逮。书中立法简要,辨证
精确,制方巧妙,可资临床医师参考。
本书最早有张氏《体仁堂医学丛刊》本,解放后有再版本。
301疗痔法漏治
黄济川著,刊于1955 年。
本书为作者60 年治疗痔疮和漏症的经验总结。书中论述了痔疮和漏症的概念
及其治疗方法,介绍了治疗痔漏的药方和医疗用具、消毒方法及其预防方法
等,并附有图解。书中所述多为作者的经验之谈,其治法简便有效,说理明
确易懂,并公开介绍了家中祖传秘方,颇为实用,尤宜在农村医院推广使
用。本书可供临床医师参考并作进一步研究。
1955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302医法疗瘘痔中
朱仁康编著,刊于1958 年。
全书分五章。第—章总说,扼要介绍了肛门与直肠的构造及其检查方法。第
二章以后,一方面叙述了中医的痔瘘名称和现代医学痔瘘分类等,另一方面
着重介绍了枯痔疗法(包括插药疗法)、结扎疗法、挂线疗法等医疗方法。
书中除援引历代有关资料外,对近几年来中医治疗痔瘘方法的改进和提高的
经验也作了介绍。该书重点介绍中医治疗痔瘘的经验,参合必要的现代医学
理论,古今经验并蓄,内容丰富,是一部中医治疗痔瘘较好的专书。
1958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303旨义讲科外要
清· 傅嬾园撰,成书于1924 年。
本书共十章:痈疽总论,论证,论脉,论治,诊断,验案,翼义,外治法,
制药法,论列方。书中详列各种见症,论述了肿疡不足、溃疡有余、溃疡作
痛、溃疡发热、败毒、托里、汗下,虚实异治、浅深异治,定痛法、腐肉治
內、管漏治法,走黄治法,翻花、起肛治法,生肌收口治法,患孔、毒根治
法,毒气攻心治法,疮疡发痓治法,疮疡出血治法,疮疡不寐治法,疮疡作
渴治法,疮疡作呕治法,阳气脱陷治法,疮疡泻利治法,大便秘结治法,小
便淋涩治法,舍时从证治法。全书阐述细微,治法完备,每条均附傅氏按
语,论述精辟,甚有价值。
傅氏治疗外科的特点是:未溃主张托里健脾;已溃必须清洁疮口;生肌必须
培补脾胃。指出脓毒未尽,不能使用生肌之药,否则是“ 留盗在室” ,“ 后患何
可胜言哉” 。因此,生肌收口,必须培补脾胃。“ 夫脾胃为肌肉之根本,血气
所自出,血气所以助生肌肉者也。肌肉不生,由于血气不足,血气不足,由
于脾胃不强。不知培补脾胃,而但用生肌之药,收口之剂,是犹墙垣不固,
而徒恃关门闭户,诚何益之有哉。” 此为至理名言,有助于外科临床工作者
的借鉴。
本书有1925 年浙江中医专门学校铅印本洗行。
304伤科骨十二、
305方断续授秘理仙伤
唐· 蔺道人撰,约成书于846 年。
又名《理伤续断方》、《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中医骨伤科专著。
本书不分卷,首论“ 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 ,次论“ 方论” ,后论“ 又治伤损方
论” 。内容包括有四肢骨折、脱位、颅骨骨折、腹部损伤、内伤及创伤后遗
症,并介绍了正骨手法的十四个步骤、方法和方药,记载了开放性创伤常用
的止血、手术复位、扩创、填塞、缝合等具体操作方法及验方。
蔺氏继承了唐以前骨伤科成就,并大胆革新,有所创造。首先提出整复、固
定、活动和内外用药为治疗骨折的大法,总结出“ 相度” 、“ 忖度” 、“ 拔伸” 、
“ 撙捺” 和“ 捺正” ,即手摸心会、拔伸牵引、端挤提按等主要整骨手法;发明
了用杉木皮衬垫夹缚固定骨折的方法,后世小夹板固定,即渊源于此;其固
定与活动相结合的观点,是后世一千多年来骨折治疗的准绳,有重要的临床
价值和科学意义。
书中,对肩关节脱位采用“ 椅背复位法” ,对后世影响较大,元代危亦林的“ 架
梯复位法” ,以及目前临床用于陈旧性关节脱位的“ 改良危氏法” ,即由此发展
而来。同时对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提出除创口清理、填塞、缝合外,应尽量
做到“ 无菌” 要求。如冲洗创口必用“ 煎水” ,缝合后用净绢片包裹,勿使伤口
“ 见风着水” ,以免感染,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本书还介绍了骨折损伤内外用药的经验,奠定了骨伤科辨证、立法、处方、
用药的基础。书中提出“ 便生血气,以接骨耳” 的理论,并以大活血丸、小红
丸、大红丸以及“ 常用整骨药” 等大量活血化瘀类药物应用于骨折的治疗,为
后世“ 祛瘀接骨说” 提供了有力佐证,其名方四物汤,更是影响深远。书中还
记述了洗、贴、糁、揩等外治法,大大丰富了骨伤科疾患的治疗方法。
本书有明· 洪武年刻本、正统道藏本,均收于《青囊杂纂》中。1957 年人民
卫生出版社有《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仙传外科验方》、《秘传外科方》
306三书合刊本。
307效世方医得
元· 危亦林撰,成书于1337 年。
全书共20 卷。系作者根据其五世家传医方编写而成,故名《世医得效方》。
书中按照元代医学分为十三科的顺序:一为大方脉科,二为小方脉科,三为
风科,四为产科,五为眼科,六为口齿兼咽喉科,七为正骨兼金镞科,八为
疮肿科等,分为十九卷。附以孙真人养生法节文一卷。
书中分别论述了各科各类疾病的脉病证治,对于症状分类较细,采集医方较
多,有经危氏斟酌损益的古方,也有危氏自己的验方。其卷九治水肿的秘传
八方,卷十九治痈疽的秘传十方,则是危氏家传的两套秘方,十分珍贵。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论证准确,条理清晰,组方严密,并始终贯串了辨证施治
的原则。另外本书记载了不少古代方剂,对于考订古方有一定价值。
危氏于卷十八的正骨兼金镞科中介绍的某些手术方法也很有价值。如整复骨
折和脱臼,采用以蔓陀罗、乌头为主药的麻醉法;又如采用悬吊复位以治疗
脊柱骨折,这比西方医家使用此法要早六百余年。同时,书中还记有当时使
用的手术器械如剪、刀、铁钳、条白线等。
《世医得效方》在內科方面也有传世名方,如玉屏风散等,至今仍为临床医
家所喜用。
本书编撰始就,先由江西官医提举目校正,上报太医院,发至各路提举司重
校后复报太医院,经院长及僚属24 人一致认可,方予刊行。时人赞本书“ 编
次有法,科目无遗” 。
1964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308要类正体
明· 薛己著,约成书于1529 年。
本书两卷。上卷,论正体科之证治,分主治大法、扑伤治伤、坠跌金伤治
验、烫火伤治验四门。下卷,为诸伤方药。本书为伤科病案专书,其内容包
括十八大法,验案七十八例,载方七十一首。
本书是伤骨科辨证施治的代表作。薛氏认为肢体外伤,必导致体内气血紊
乱,极力反对单纯重视手法、轻视内治的风气,如陆师道在本书的序言中
说:“ 且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豈可
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 因此,薛氏治伤独重
辨证施治。
书中所列举的症候归类有瘀血停滞、瘀血内结、阴血伤、气血俱伤、气血虚
和血热、瘀血作脓等,治疗上宗杨清叟用营卫返荣汤,强调“ 顺气匀血” 之
意,进一步总结运用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为主治外伤,主张平
补,反对寒凉。十分强调元气和脾胃的作用,把肿痛不消、肌肉坏死、新肉
不生、损伤后瘀痛及出血等损伤的症候,都归因于元气不足、脾胃气虚所
致。薛氏强调八纲辨证,重视损伤后体内气血紊乱的病机,主张以补气血、
补肝肾为主,行气活血为次,他是温补派的重要代表。《医宗金鉴· 正骨心
法要旨》即以此为蓝本编写而成。
本书对完善骨伤科辨证施治理论,有重要贡献。
1957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排印本出版。另有明· 薛己的《薛氏医案》丛
书本、《中国医学大成》本。
309要补伤科
清· 钱秀昌(字公汉)撰,成书于1808 年。
全书四卷。卷一,首列人图穴位、器具图法、周身名位骨度注释以及伤科脉
诀。卷二,载有“ 治三十六则” 规范。卷三,为有关伤科的“ 汤头歌括” 。卷
四,附录历代名家秘方,并附急救良方。全书共载治骨折脱位复位固定十
则,论跌打损伤十七则,附方九十二首,同时载有秘方四十七首。
钱氏治伤遵薛己学说,是平补派在清代的代表人物,具体反映在本书中的学
术观点为:重虚实。“ 若皮不破而内损者,多有瘀血停滞,当攻而行之;皮
开肉绽,亡血过多者,可当补而行之。” 重元气。“ 若元气素壮,败血易消,
刻期而愈;元气素弱,势必难支,若手法再误,万难挽回,尤当慎之。” 重
脉证。如在“ 脉诀” 篇云:“ 蓄血之证,脉宜洪大,失血之脉,洪大难全” ,“ 失
血诸证,脉必见芤,缓小可喜,数大堪忧” 。钱氏手法宗《金鉴》,但也有
不少自己的经验,如提膝屈髋伸足法复位髋关节脱位等。本书理法方药俱
备,堪为初学指南。
1955 年、1957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影印本流行。
310纂科伤汇
清· 胡廷光(字耀山)编著,成书于1815 年。
全书共分十二卷。卷一、卷二记叙了伤科理论及解剖问题。卷三介绍手法及
治疗器械。卷四至卷六介绍内、外各证,并附医案、治验数十则。卷七、卷
八介绍用药处方。卷九至卷十二系本书的后集,即正集的补遗,一部分介绍
伤科应用本草,一部分按致伤性质列病四十余种。
作者自序中谓“ 遵御制《金鉴正骨要旨》四卷为经,以诸子百家为纬,博搜
伤科诸要,更参以家传之法,汇辑成编。” 本书辑集了清代以前有关伤科的
主要文献,内容十分丰富,“ 凡属有关跌闪伤损之论,无不搜罗” ,“ 设或专门
口授手法,以及村妪野叟单方,若经试验,尽皆叙入” 。书中既有理论,又
有经验,其中解剖知识、外治手法、辨证用药并重。所辑方药,以方剂字数
归类排列,并录治伤药物名称,可称是伤科方药之总汇。书中间有十四幅骨
折脱位手法复位图,是古代珍贵的骨折复位图谱。其中用腰部枕垫法复位脊
柱骨折脱位,用拉推翻托法复位及超关节正副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
折,用汗巾提法复位颈椎骨折脱位,已达较高水平。书末附有家传的《陈氏
秘传》,从内容上看,属明末清初少林寺流传的秘本,其独特的治伤方药,
为本书增色不少。
伤科专著历来很少,大部分资料散见于综合性医书中,胡氏将有关文献资料
集于一体,且编排合理,使后学翻阅简便,切合实用。
1962 年人民卫生岀版社有排印本流行。
31 1少秘科林方寺伤
德虔整理,成书年代不详。
本书原名《少林寺伤科秘抄》,记载了一千七百五十三方,这是少林寺历代
僧医和武僧经验方药的集锦。原书藏在法堂,一九二八年石友山火焚少林寺
时被燃为灰烬。幸有永祥法师在1927 年曾选抄了六百余首方药带回原籍,
后返回寺院时献出,使少林寺伤科秘方得以保存下来。
全书十一卷。卷一,为少林伤科概论,总述少林伤科辨证、治疗、用药特
色。卷二,为少林伤科拟定秘方,介绍了十三位总方、十四位加减方、伤后
补体秘方、少林七厘散等著名方剂。卷三,为少林点穴残伤救治秘方,详细
叙述了治点伤三十六致命穴秘方、治点伤诸穴秘方及点伤脉络救治方。卷
四,为少林伤科主方加减方,共七十三方。卷五,为少林伤科全身用药方,
共十方。卷六,为少林刀枪伤秘方,共四十一方。卷七,为少林接骨内传秘
方,共二十方。卷八,为少林寺跌打损伤秘方,共一百五十方,并附少林寺
伤科常备药囊。卷九,为少林伤科偏验单方。卷十,为少林小儿伤科秘方,
共二十五方。卷十一,为少林伤科医案。
书中不尚虚论,唯重实用,治伤重气血,以活血祛瘀为先,用药平和;书中
所述之治点穴残伤救治方,更有其独到处;专列小儿伤科一卷,为它书所不
及。书中内服、外治并重,膏、丸、散、酒各种剂型俱收,蔚为大观。
本书为少林寺历代僧医、武僧治伤经验的高度总结,内容巨丰,可供临床医
师在临证中参考运用;书中不少未解之奥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1987 年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312骨实学用正
郭汉章编著,刊于1959 年。
河南洛阳平乐村,自明末起即以正骨闻名遐迩,郭氏为其传人。书中介绍的
经验既有祖传的秘术,又有作者本人的心得体会,内容丰富。书中关于骨
折、脱臼等的原因、症状、诊断、手法、手术及药物治疗等,分门别类,作
了简明系统的叙述,文字浅显、切合实用。同时还着重介绍了郭氏特有的正
骨术,临床除配合揉、敷、薰、服(内服)各类药物治疗外,主要在于手
法、手术(揉研、端、捏、提、按、整、推拿、按摩、活运、牵引、旋转及
固定等法),介绍方剂分古代方剂、家传方剂及自制的方剂,书末附有二十
七例病例介绍。
该书1959 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313正学骨
郑怀贤编著,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整理,刊于1960 年。
本书是作者40 余年行医经验的丰富总结,初稿完成后,由成都体院附属体育
医院加以整理,并配制了大量的插图。
该书介绍了骨伤诊断、正骨手法、夹板固定法和用药法等内容,均有独到之
处,实用效果好。如在诊断中除望、问、摸诊外,专列认诊一节。如梅毒患
者,检查时要注意其外伤局部有无出血和呈黑圈,父母有无梅毒史,摸在局
部有无凹陷、久而不起的现象等,若有上述现象,应诊断为梅毒性关节疾
患,不要因其有外伤史而诊断为一般的外伤疾患。对结核患者,也要根据既
往史,现病史、结核检查、局部检查等加以综合分析来确诊,不能率意诊为
外伤性关节疾患。郑氏还根据古人的记载和临床认症的经验,列九种病为难
治之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后专设病例一章,并附正骨用药一
览表。
该书1960 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314刘经骨寿验山正
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编,刊于1966 年。
全书共九章八十六节,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述了正常人体解剖、诊断、手
法、固定用具、用药概述、练功疗法等内容;下篇具体论述各种骨折、脱
位、伤筋病的诊治。刘氏操伤骨科半个多世纪,学验俱丰,特别以手法取效
而闻名遐迩,曾持“ 七分手法三分药” 之说。他总结出推、拿、续、整、接、
掐,把、托接骨八法,提、端、捺、正、屈、挺、扣、捏上骱八法和戳、
拔、捻、捋、归、合、顺、散治筋八法,较之《医宗金鉴》的正骨八法,则
有较大发展与提高。强调伤虽自于外,病已及于内;伤虽在于筋骨,病已及
于血气。故治外伤,当明内损;治疗筋骨,当重气血。并十分注意男女老少
之不同,体质强弱之各异,必随其虚实,而施轻重徐疾之不同手法。用药宗
三期分法,早期以活血祛瘀,中期和营顺气,后期强壮筋骨。伤筋者,审其
对骨骼的影响;折骨者,察其所属筋膜的损伤,筋骨并重。现代名医任应秋
评其“ 既有整体观,又有辨证法;既有独特的临床经验,又有坚实的理论基
础;外科不离于内科,心法尤优于手法。” 本书经验与理论并存,文字说明
与图例配合,颇为实用。
196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5 年修订再版。
315官科五十三、
316微精银海
唐· 孙思邈辑,成书年代不详。
本书系眼科专著。全书两卷。上卷,述“ 五轮八廓总论“ 及“ 赤脉传睛” 等六十
四种常见眼病。下卷,续载目疾十五种,并有“ 审证秘论” 、“ 审证应验口
诀” 、“ 眼科用药次第法” 等有关眼科疾病辨证施治,立法用药及针刺外治等论
文十余则。
书中论目疾,以脏象立论,倡五轮八廓之说。指岀“ 五轮肝属目,曰风轮,
在眼为乌睛;心属火,曰血轮,在眼为二眦;脾属土,曰肉轮,在眼为上下
胞睑;肺属金,曰气轮,在眼为白仁;肾属水,曰水轮,在眼为瞳人。” 论
述了天、火、地、水、山、风、雷、泽等八廓的有关理论。“ 五轮八廓” 说,
体现了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为历代眼科医家所推崇。
四诊中特重望诊,提出诊察眼病的顺序和方法。“ 凡看眼法,先审瞳人神
光,次看风轮,再察白仁,四辨胞睑二眦,此四者眼科之大要。看眼之时,
令其平身正立,缓缓举手,轻撑开眼皮,先审瞳人,若有神光,则开合猛
烈,次看风轮” 。辨析诸证,颇为明晰;法以补泻兼施,寒温互用,无偏主
一格之弊。除一般内服、外治法外,还常配合薰、洗、针、烙等手法,对
“ 金针拨障术” 亦有所论述。书中载有眼科方107 首,包括点、搽、贴、薰、
洗等剂型的制备及用法;并介绍了一百三十四味常用中药的药性及功用,对
后世有一定影响。
本书多数学者认为非孙氏所著,成书年代有人考证在元明之间。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317要类口齿
明· 薛己著,刊于1528 年。
本书为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口齿科专著。不分卷,依次论述茧唇、口疮、齿
痛、舌证、喉证等疾患,书末附有诸鲠、误吞诸物疗法以及药方十多首。同
时对每种疾病的叙述均附有医案。
本书论证口齿疾病的疗法,重视整体观念,辨证求因,颇为详尽。如茧唇病
“ 或因七情动火伤血,或因心火传授脾经,或因厚味积热伤脾,大要审本
证,察兼证,补脾气,生脾血” 。善用内服药施治,主张温补,反对苦寒解
毒及手术疗法。书中医案,辨证精详,理法方药具备,为后人推崇。
本书收入《薛氏医案》石印本中。
318秘木龙传论眼科
明· 葆光道人撰,约成书于1575 年。
又称《眼科龙木论》。全书十卷。卷一至卷六载“ 龙木总论“ 及“ 七十二证方
论” ,论述72 种眼科病证及治疗方药。卷七为“ 诸家秘要名方” ,引录了“ 巢氏
论针眼候” 、《三因方》、《本事方》、《百一选方》、《和剂方》等书中
38 个眼药方。卷八为“ 针灸经” ,从历代书中辑录了眼科常用针灸穴位、针灸
治法以及适应症与禁忌症。卷九至卷十为“ 诸方辨论药性” ,记述了155 种眼
药之药性、主治、炮制和用法。卷末附“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内有论五轮
八廓、钩割针镰法、论眼捷法、论眼昏花捷要、七十二问题,内容与“ 龙木
总论” 之“ 七十二证” 并不完全相同。
书中对眼病的病因论述颇详,“ 六淫外伤,五脏内郁,饮食房劳,远视悲
泣,抄写雕镂,刺绣博弈,不避烟尘,刺血发汗,皆能病目。” 重视辨证论
因,审因论治。“ 医者视形色,察脉理、秉度量,立规矩,知其有余不足与
法之顺逆,然后可以为施治之则” 。书中除内服药外,对针刺钩割等外治法
亦有不少论述。本书内容丰富,为我国现存较早的眼科专著,对中医眼科学
发展有重要影响。
本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学术界有争论,有人考证为宋元年间编集而成。
1958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校勘本出版流行。
319函瑶审视
明· 傅仁宇(字允科)著,约成书于1644 年。
又名《傅氏眼科审视瑶函》、《眼科大全》。全书六卷,卷首介绍五轮八
廓、五运六气及前人医案23 则。卷一为总论,叙述五轮八廓所属论、目为至
宝论、钩割针烙宜戒慎论、内外二障论等。卷二论述病因病机,内容录自
《原机启微》。卷三至六介绍眼病症候,述其证因治法,兼论小儿目疾,眼
科针灸等。本书将眼病分为19 类,108 症,收载眼病方300 余则,论前并附
有歌括。
傅氏遍访名公遗著,广购藏书禁方,蒐繁辑简,前后历三十余载,乃著成是
书,“ 间有立论堪採,而主方雷同,有单方擅誉,而症候不明者,添颊虽
工,效颦知陋,概不敢录” ,可见其治学之严谨。
本书对眼科的基础理论(如“ 五轮八廓” 说等)论述颇详,对眼科疾病辨治颇
精。金针拨障术描述亦为详尽、全面,并介绍了钩、割、针、烙、点、洗、
敷、吹等眼病外治法。书中附有多种手术器械图,还有煮针法,对术前洗
眼、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均有记载。书末附“ 眼科针灸要穴图象” ,定针灸适
应症13 种,介绍常用穴30 个,并附各类眼药的配制方法。书中总结了前人
的经验,又有自己的见解、心得,内服药与外治法均备,又附有图说、歌
括,内容丰富,不愧为眼科大全。对后世眼科有一定影响。
1977 年上海人民岀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320科书秘氏尤喉
清· 尤乘(字生洲)著,刊于1675 年。
全书一卷,首列喉症总论,次列咽喉门各证,次列治法,次列制药法则,喉
症应用主方,牙症应用主方,外治用药法,加减良方等类及外吹各药制法。
书中将喉证病机总归于少阴、少阳君相之火,所谓“ 一阴一阳结,为之痹” 。
并记述了口、齿、舌、咽、喉、面、腮、颈等部位的常见病证治。本书详辨
证,重选药,记载了十四种方药的制法,收有不少的验方,具有简明而实用
的价值。
1958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尤氏喉科秘书》《咽喉脉证通论》合订本出
版。
321证论通喉咽脉
清· 许梿(字珊林)校订,刊于1825 年。作者不详。
本书作者不详,相传是宋异僧所遗,海宁许梿得之,以其篇第考之而成是
书。其内容包括总论、通治用药、用药禁忌、丸散方药和喉科十八证。书中
先总论病态,次系用药,后详方证,并复列用药禁忌。本书的最大贡献是把
咽喉诸疾归纳为十八证,并详述辨证用药要点。“ 夫喉证向有三十六法,今
余列十八证,名目虽简而治法已备。要之十八证中,又可以风与痰与火概
之。凡遇此证,不论缓急,只以下气消痰为主,次则清火凉血,若不分先
后,混乱用药,贻害非浅。” 这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其中提出的用药禁忌
多为经验之谈。如书中提出甘草桔梗当忌用,以喉症为火毒上升,用药当以
降气泻火为主,不能用性升之药,恐反助风、痰、火邪上壅。半夏、生姜虽
有祛痰之功,然一辛燥,一辛散,用之于疾不利,亦属当禁之列。另外,书
中所载的成药,如牛黄解毒丸、冰硼散之类,皆属疗效确凿者,至今仍在临
床广为应用。
1958 年上海卫生岀版社有《尤氏喉科秘书》《咽喉脉证通论》合订本出版
流行。
322钥玉重楼
清· 郑梅询(字若溪)著,刊于1838 年。
全书两卷。上卷分17 则,分论病因、证治及不治之症等。列36 种喉风名
目,将咽喉、口齿、唇、舌各症均以“ 风” 字名之,治方以紫地汤化裁。卷下
论针法及喉间发白症,对白喉诊治及宜忌论述尤详。所论忌药,为后世《白
喉忌表抉微》的渊源。
书中简要介绍了咽喉部解剖生理,详述喉科三十六证的病发部位、症状演
变、施治用药等;对病情恶化及预后险重者,专列“ 坏症须知” 、“ 附纂咽喉不
治症” 两节;每证之首,冠以歌诀,易于初学记诵。同时对类似白喉的“ 白缠
风” 的辨治有独到之处,所创制的养阴清肺汤,疗效确凿,是当今抗白喉合
剂的祖方,目前仍为临床医师所喜用。另外,本书对口、齿、耳部疾病的证
治经验作了介绍,并对咽喉部疾病的针灸治疗论述尤详,颇有心得。本书是
一部较有影响的喉科专著。
该书曾经郑氏同里知己方成培整理,其子郑枢扶增补。并有方成培《重楼玉
钥续编》2 卷、郑枢扶《白喉阐微》问世,可与本书相资参考。
1956 年、198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流行。
323科秘枕氏焦喉
清· 焦氏(佚名)原撰· 金德鉴(字保三)编,刊于1868 年。全书两卷。
上卷,首列治喉科法,次列治喉要诀、临证二十法、手术针刺及外吹内服
药;次列焦氏喉症图形七十二证,针药秘传,吹服兼施。下卷,列应用良
方、秘方吹药。末附灸刺各法及附方等。书中审证明确,用药精当,针石与
汤药并施,内服与外用兼治,所选成方,亦多有卓效者,并附绘图,有一定
参考价值。
《中国医学大成》本,1936~1937 年大东书局仿南宋大字本铅印,及1985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较常见。
324症记笔科眼临
路际平撰,成书于1962 年。
本书为作者以笔记形式记录中医眼科临症经验。介绍眼疾八十条,凡一百五
十二方。每一眼疾,详述病状、病理、治疗、病例、诊断、处方、针法,并
附记单方或割法等。每一症候,初诊时即查明病因,然后确定诊断、处方,
防患未然。指出:“ 如变为严重者,多因初期诊断不确,治疗不良,以致恢
复无时。初诊严重症,亦必追本究源,按症投方,恢复顺利,以免预后不良
之弊“ 。每则处方,有按古人原方加减者;有师友验方者,也有自己心得之
单方者。所用剂量,具按病情轻重、灵活损益,力求达到精当适用。选用针
刺穴位,都经过作者自己的临床验证。至于刺法强弱,行针补泻,或深或
浅,或急或缓,作者认为临时斟酌,贵在灵活。
本书不载五轮、八廓和灸法。其认为“ 五轮者,五脏生克之理也;八廓者经
络部位之方也,此乃属理论形式之学,非实际经验之论” 。言针而不言灸
者,“ 因为眼疾因火生有十有八九,因寒而起者百无二三。经曰头为诸阳之
会。又曰“ 火曰炎上” ,况灸法为灸而去寒也,目少寒症,灸何益焉” 。送些都
是一般眼科医生秘而不言的经验之谈。
为了便于记忆、运用,本书每条的辨症、用药要点,都以歌诀形式加以概
括;并附有五十四幅彩图,绘出了主要眼疾的形容、状态,以利于初学者的
辨别。
1963 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325要经六眼法医科中
陈达夫著,刊于1977 年。
本书从六经的各种现象来辨眼科疾病,故名《六经法要》。
书中以六经为宗旨,从六经的症状以及脏腑与经络的关系来辨别眼疾。其理
论贯穿眼科五轮八廓学说,临症中循序分开各经的表里虚实病型。本书仿
《温病条辨》之体例,专条论述,并以经方为经,时方为纬;眼科选药,只
列举每味药的药性概要,以突出该药在眼科中的作用。书中强调眼和脏腑的
联系,辨证全面,方药得当,又能执简御繁,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眼科学的内
容。
1978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326治法外十四、
327文骈理瀹
清· 吴师机(名尚先)著,刊于1864 年。
原名《外治医说》,因其正文是用“ 骈文” 形式写成的,故改名为《理瀹骈
文》。本书是一部以内科理法方药为理论依据,而以外治法为主要内容的临
床著作。全书不分卷,首载《略言》,总论外治之法,正文分别叙述伤寒、
中风痹证等多种病证的外治法;书末附外治常用膏药的配方与治法。并附
《治心病》一文。
本书的贡献,是在于作者将祖国医学理论直接应用于外治法的临床实践,并
不是单纯的汇集外治用药经验。吴氏以为“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
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 外治必先知内,先求其本,本者何?
明阴阳,识脏腑” 。同时还指出“ 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
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矧上用嚏,中用填,下用坐,尤捷于内
服。” 他认为凡属内治的汤剂丸散,无一不可以熬制膏药;凡是服汤、丸能
治愈的病,也无一不可以改用“ 薄贴” 而会收效。他的这一观点,一直指导着
自己的临床实践,书中用于外治的经方、时方、单方、验方,约达五六千
首,其治疗范围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
本书治法丰富,对每一病证,“ 先列辨证,次论治,次用药。每门以膏药为
主,附以点、搐、熏、擦、熨、烙、掺、敷之佐药” ,治法多样、简便、经
济有效。因本书既有理论,又有经验,被后人称为“ 外治之宗” 。
1955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1984 年有注释本流行。
328外初方治编寿世
清· 邹存淦(字儷笙)编辑。刊于1877 年。
全书共四卷。卷一为伤寒、中风、诸风、痰疾、劳伤诸汗等症的外治方;卷
二为身、发、面、耳、唇、舌、项等处疾患的外治方;卷三为肩腋、乳、
心、背、腹等处疾患的外治方:卷四为妇科、儿科、痘瘄、急救、杂病等症
的外治方。作者以为老人、小儿脾胃不堪药石之苦,尤宜外治,且痘瘄、产
科、疮痒疔毒诸疾,外治有显效,又穷乡僻壤,药物难售,外治法简便实
用,颇受欢迎,故决议编成是书。作者在编撰时,师吴尚先《理瀹骈文》之
意,广采前人外治之方,所辑各方依门分类,便于查阅。本书取材广泛,选
方精良,有一定参考价值。
1877 年有杭州勤艺堂刻印本传世。
329治选方溪?外
陆晋笙辑,刊于1918 年。
全书两卷。上卷介绍了治疗关窍、筋、骨、身形诸疾的外治方;下卷介绍了
治疗饮食、中蛊、中毒、中恶等诸疾的外治方。本书为外治方专辑,收录了
大量古代及民间行之有效的单方、验方,这些外治方大多具有廉、便、验的
特点,其中不少验方至今仍在农村地区广为应用。如治产后血运,用铁器烧
红,更迭淬醋中,就病入之鼻熏之。治泄泻不止,用梧桐叶煎汤沐足。泄泻
暴利,用大蒜捣贴两足心并贴脐中。治遗精,用文蛤研细末用水调贴脐内
等。
本书收录较详,对保存、收集外治方有一定贡献;对临床医师亦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1918 年有石印本流行。
330集方膏药
贾维诚编,刊于1957 年。
膏药,唐宋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各科,具有疗效确实、使用方便、药力
持久、合乎卫生等优点。本书辑录了历代方书中有关膏药处方资料,予以汇
编成册。对各方的来源,均注明出处,并分内、外、妇产、儿四大类。每方
之下,列有功用、组成、制法及用法等项,具体说明了膏药方的使用和制
法。
本书195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331医治外中法简易
曲祖贻编,刊于1959 年。
作者根据临床实践,并参考了《本草纲目》、《理瀹骈文》、《?溪外治方
选》等书籍,共选出45 项外治疗法,汇集而成。其中包括内、外、妇、儿各
科疾病,详细介绍了其适应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本书尚收录了针灸
疗法中的火针、挑针、指针三种。
外治法简单实用,经济易学,疗效显著,在广大农村尤为适用。本书可供农
村医生及一般家庭参考之用。
195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332法疗点穴
马秀堂著,刊于1959 年。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针灸与按摩的原理;第二至第四章,介绍了
点穴疗法的原理、手法及适应症的配穴;第五章,介绍典型病例;第六章,
介绍点穴疗法常用的穴位和取穴方法。
点穴疗法无痛苦,无损伤,对害怕针刺和灸热的人更适宜,对小儿腹泻、由
感冒引起的气管炎等疾病有显效,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本书详细介绍了点穴
疗法的四个手法(即平揉、压放、皮肤点打、经络循按)、适应症及选穴、
配穴方法,可供临床及家庭参考应用。
1959 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333、医案十五
334案类名医
明? 江瓘(字民莹)编,刊于1591 年。
全书十二卷,共分二百零五门。辑录了明以前历代医学名著及经、史、子、
集中所载的大量医案,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类案著作,具有较高的临床和文献价值。江氏受《诸氏遗
书》“ 博涉知病,多诊识脉” 学术思想的影响,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勇于探
索,本着“ 宣明往范,昭示来者” 的宗旨,编成此书。然未获刊行而病逝,后
由其子应宿将遗稿予以编次补遗,方得刊行。江氏注意选叙述较完整、理法
方药较契合的案例,并于若干医案加有夹注或按语,或述病因病机,或明诊
断要点,或扬遣方之妙,或言用药之精,或明成功之所在,或言教训之所
出,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如在腹痛门载罗谦甫治愈因寒邪所伤而致的腹痛
案例后注曰:“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诸寒在内作痛,得
灵则痛立止。” 一语道破所以获效的原因。
江瓘原书中并没有附个人的医案,在江应宿于述补时,增入江瓘和他自己的
治验,附在有关病证之后。后魏之琇将此书予以校阅,认真考订了江氏父子
著述中存在的疏漏和脱文;鲍廷博在重刊时,还改正了原书中的一些讹字,
使本书较明刊本尤为生色,成为后世的通行本。
《四库全书提要》评本书“ 可为法式者固十之八九” ,然后世亦有评江氏收辑
资料不够详备、颇多挂漏者,故嗣后魏之琇编撰了《续名医类案》,以补江
氏之遗。
1957 年、198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流行。
335类续案名医
清? 魏之琇(字玉横)编著,成书于1770 年。
全书三十六卷,共三百四十五门。一至二十二卷为内科杂病、时病及五官科
诸病。二十三至二十五卷为妇科。二十六至二十七卷为痘疹。二十八至三十
二卷为儿科和外科。
本书的体例与《名医类案》相似,是魏氏在校订《名医类案》时发现该书内
容阙漏不少,故续撰此编。其与《名医类案》不同的是该书以明代以后各家
医案为主。由于明清以来温病学迅速发展,因此,本书对温病医案收录较
多。
书中每举一病,常列数家医案,以便从不同角度鉴别病证,以启读者思路。
如二十四卷“ 下痢门” 中,收录了各种妊娠下痢的病案,其中一例为薛立斋所
治的久痢胎气不安,用补中益气汤收效;另一例是马元仪所治的孕八月患痢
案,用人参一两合附子理中汤而愈。两例互参,颇有启发。魏氏对所选医案
的夹注和案后所写的按语,着重发明、辨析有关案例证治的异同,议论较为
平正可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学术见解,对临床医生颇有参考价值。
书中亦选录了个人的若干医案。
魏氏此编采摭甚博,内容丰富,是一部大型的类案汇编。
1957 年、198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信述堂重刊本影印出版。
336寓草意
清? 喻昌著,成书于1643 年。
本书不分卷,共载六十余则病例。书中规定了议病格式,病案包括伤寒、杂
证两大类。
喻氏的“ 议病式” 内容详尽,不但规定了望、闻、问、切的各项要求,还记述
了病人的生活习惯、环境、发病季节和以往治疗史,为中医病案的书写树立
了规范。喻氏毕生钻研《伤寒》,善用经方,在本书有处方的三十余案中,
用伤寒方的就有二十五案。喻氏的“ 大气论” 、“ 秋燥论” 观点,在其医案中有
明确的反应。本书有论有据,有立法有处方,立案严谨全面,对初学者学习
医案有较大帮助,书中所述的医疗经验,对临床医师的实践,尤其是对伤寒
证的诊治,大有裨益。
1959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337南案医证临指
清? 叶天士著,刊于1746 年。
全书十卷,分八十九门。卷一至卷八为内科,卷九为妇科,卷十为儿科。是
书乃叶氏门人华岫云搜集叶氏医案整理而成。全书以病症类案,次第罗列治
案,每案先论证,言简意赅。每症之后,由华岫云邀集同道撰写一段文字,
提纲挈领,探析病源,以便后人观览。
叶氏终生忙于诊务,著述甚少,其在临证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理论,主要集
中在该书之中。叶氏临证立法严谨,用药轻灵,自出新意,屡获奇效。如对
中风的治疗,既采纳丹溪的湿痰说,也尊重东垣的气虚说和河间的火盛说。
在缪仲淳内风暗动的启发下,提出肝阳化风的理论;认为类中风的病机是本
虚标实,并制订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堪为后世治中风者所效法。叶氏根据脾
胃的生理特性,认为胃阴虚则不饥不纳,应以清养甘濡而润之品治之,即提
出了“ 胃阴虚说” 理论,弥补了李东垣《脾胃论》惟重益气升阳之不足。叶氏
在理论上虽提高脾胃和贬低肾命,但在医案中可见他未必拘于成见。其虽以
温热著称,但医案中也常使用仲景伤寒方,并不囿于温热病一隅。叶氏对内
伤虚劳之证,善用血肉有情之品治疗。对久病入络者,擅用虫类药。
本书是叶氏学术思想、学术经验的大荟萃,该书刊行之后,风行海内,自清
以来,翻刻40 余次。后世对叶氏医案节选、评点者甚多,徐灵胎的评点颇有
见地,对理解叶氏的治病思路,有一定帮助。
1959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338案古按今医
清? 俞震(字东扶)纂辑,刊于1778 年。
全书十卷。按证列目,选辑历代名医医案,上至仓公,下至叶天士共六十余
家,一千零六十余案。所选医案多出自江瓘《名医类案》,并参录其他有关
医学著述,间或收采诸史传、说部、杂著中医案有新意或立法奇者,以广读
者见闻。对“ 议论精详,方药切当者,以及叙脉病因症紧要关键处均加密
点” ,以引起读者的重视。
本书所选的医案,一般以脉证俱全,辨证详明,有议论、有发明者为依据。
俞氏于案后加写的按语,注重说理,概括性强,对读者有启发作用。对所选
案例的辨证治法,能辨其是非真伪,分析其同中之异,指出证治要领和案例
特色。如阴虚证,他宗朱丹溪的滋阴养血法,对阳虚证则赞成张景岳、薛立
斋的温补法。
俞氏在自序中说:“ 名医能审一病之变与数病之变而曲折以赴之。操纵于规
矩之中,神明于规矩之外,靡不随手而应” 。认为学习医案的关键,是要读
者掌握名医治病的“ 巧法” 与“ 活法” ,为学习医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另
外,俞氏所选医案中,有一些是属于比他年轻的医家经治案例,这种不囿名
家,唯以务实的作风,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本书刊行后数十年,王士雄于1853 年复将此书中较好的医案分类选辑,编
成《古今医案按选》,并增写了不少按语,进一步阐明治案中的辨证、立法
和处方精义,可一并参阅。
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339医吴案鞠通
清? 吴瑭(字鞠通)著。刊于1798 年。
本书四卷,第一卷为温病,伤寒列病七种;第二卷及第三卷为杂病列病三十
二种,第四卷为妇科、儿科,列病十六种。每种之下,载医案若干则。
吴氏上尊《内》、《难》,下宗叶桂之旨,对温热病有精深的硏究。所著
《温病条辨》已成为研究温病的必读之书。本书第二卷的温病医案,可以与
《温病条辨》相印证,对研究温热病学很有帮助。其伤寒、杂病及儿科各
案,又可与《温病条辨》中的“ 解儿难” 、“ 解产难” 等篇相呼应。其中有不少
心得可供临床医生参考。
如卷一的湿温案,心下两胁俱胀,舌白、渴不多饮,呕噁嗳气,用生姜泻心
汤苦辛通降法。药后阴霾已退,湿已转阳,故清气分湿热。用石膏五钱,连
翘五钱,广郁金三钱,飞滑石五钱,藿香梗三钱,杏仁泥三钱,芦根五寸,
黄芩炭三钱,黄连二钱,银花五钱。药后,气血两燔,斑疹已现,用玉女煎
合犀角地黄法。岀现面赤、舌黄、大渴、脉沉、肢厥,十日不大便、转矢
气、谵语等可下证,用小承气汤。恐下后伤阴,又用增液法护阴,药后大便
不爽,脉浮,渴思凉饮,为气分热,用玉女煎加苦药清热。经大用辛凉,微
甘合苦寒,斑疹续出,身热退其大半,不得再用辛凉重剂。用甘寒令化阴
气,加辛凉清斑疹。待邪少虚多为主时则用复脉法。通过本案的记述,可以
加深对《温病条辨》诸法的理解。
卷三噎食案,患者五十五岁,酒肉甫下咽而闻凶信受惊,急速步行而疲乏口
渴,急饮冷乌梅汤而心下隐痛,病日增,医治一年无效,饮水则胃痛如刀
割,干饭不能下咽已十日,骨瘦如柴,面赤如赭,延吴氏诊治,脉沉洪有
力,胃中痛处高起如桃大,按之痛不可忍。断为食膈。拟用重剂大承气汤加
牵牛子以下之。一剂煎分三碗,服一碗痛至脐;服二碗痛至小腹,服三碗,
痛至肛门,大痛不可忍,又不得下;于是减半剂量,服一碗,外加蜜煎导
法,始下如鸡蛋物,黑而有毛,坚不可破。继予五汁饮。次日进烂面半碗,
340次日饮粥汤,五日能吃干饭矣。从本案可知吴氏治疗杂病,经验丰富,胆识
过人。有谓其仅擅温病,只会用轻清凉剂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1960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341家案医选柳四
清? 柳宝诒选评,刊于1904 年。
本书包括尤在泾的《静香楼医案》两卷,曹仁伯的《继志堂医案》两卷,王
旭高的《环溪草堂医案》三卷,张仲华的《爱庐医案》,为四家医案合刊。
尤氏的《静香楼医案》,是由其门人整理而成。尤氏对仲景学说很有研究,
其医案善用经方而又能随证化裁,不蹈袭成方,而立法严谨。如内伤杂病门
第一案,阴亏于下,阳浮于上,服八味丸不效,考虑附子走窜不纳,故将八
味丸改为桂都气丸而收效。
曹氏的《继志堂医案》,是在曹氏的《过庭录存》、《延陵弟子纪要》医案
基础上,又从其弟子所录存的医案中选编整理而成。其中,医案脉证理法方
药记录较全,且多连续复诊,可以了解治疗的全过程。案内多湿热夹阴虚等
复杂病证的治疗,颇多特色。
王氏《环溪草堂医案》,是据多种抄本及方耕霞刊本选辑,以内科杂病为
主,是《王旭高医案》未载者,两书相互阐发,为研究王氏学术思想及临床
经验的重要参考书。王氏先以疡科闻名,后专内科,其治案从古法中化裁的
新方颇多,其善于治肝的特色在病案中亦有体现。
张氏的《爱庐医案》是从一百余案中精选出来的,柳氏评张氏“ 其论病选药
思路深细,用法精到” ,治病重视脾胃是其特色。
全书编排按病类分为40 个总目,总目下据不同病证又分子目,便于查阅。每
一医家柳氏均有一总的介绍,各则医案加按评述,按语简明中肯,颇有启发
性。
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排印本出版流行。
342医丁案甘仁
丁甘仁(名泽周)著。于1927 年由其后裔弟子搜集整理出版。
本书所集系作者临证医案中具有典型性的验案,共八卷。分列为中风、伤
寒、湿温、内伤杂病、妇科、外科等目。收载病例四百个,其中颇多重病险
证的验案。在诊断、处方中充分体现了表里虚实,脏腑经络,舍证从脉,舍
脉从证,补泻寒温等辨证论治思想。书后所附《喉痧证治概要》是作者独具
匠心的经验心得,理论切于实践,可谓其独得之秘,尤值得学习。
丁氏家学渊源,个人好学不倦,对诸经典著作深有研究,并指导临床实践,
内外儿妇各科均以六经辨证为指导,在内科范畴,如用瓜蒌、半夏治胸痹,
麻黄、附子疗水气,治痢疾则辨明寒湿、湿热,分别主以桃花汤与白头翁
汤。温病后痿痹从养肺阴、清阳明着手。中风各案,多辨为虚证,不泥于
“ 续命” 、“ 三生” 诸方。吐血案中,有崔姓患者,吐血盈盆,便血色黑如墨,
断为阳虚气滞,以理中汤加味治其中焦而取效。更有包姓吐血盈盆,便血如
注,伴发热形寒,头痛骨楚,乃内伤而挟新感之证,治疗颇为棘手,丁氏以
独有胆识,一反夺血者禁汗的惯例,投以轻清解表之药,待表解散,继之以
养阴凉血,清降肺气以治本而收效。
在外科方面,丁氏认为脑疽与发背俱属太阳。太阳膀胱经标阳而本阴,不宜
乱投寒凉。对于头面部暴发的疔毒来势凶猛,常有朝发夕死之险。丁氏常用
一味野菊花捣汁饮之,以渣外敷患处,以消肿救急,既经济又有效。同时还
告诫不可轻动刀针,随意挤压,以杜“ 走黄” 之险。
丁氏强调:疫喉痧与白喉二症,极不相同,“ 白喉忌表,误汗则殆;喉痧宜
表,有汗则生” 。治疗有内服的解肌透痧汤;吹药如金不换;外贴药方如贴
喉异功散;敷药方有紫金锭等。其治疗疫喉痧的经验甚为丰富。
1962 年上海科学技术岀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343编案验国类名全医
何廉臣(字炳元)选编。刊于1927 年。
何氏鉴于我国幅员广大,民俗各异,南北土性燥湿,与医理息息相关,如无
各地医家各出验案,以析异同,交流经验,将无法促使医学的发展。于是编
辑了《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书中收载各地名医80 余人的验案,共370 余
例。每案以病者、病名、病因、证候、诊断、疗法、处方、效果以及复诊为
程序,并附加个人的看法和自己的临证心得。是一部眉目清晰,内容广泛的
大型医案集。
本书分二集,上集六卷,为四时六淫病案。第一卷风淫病案,第二卷寒淫病
案,第三卷暑淫病案,第四卷湿淫病案,第五卷燥淫病案,第六卷为温热病
案。下卷六集为六种传染病案。第七卷温疫病案,第八卷喉痧病案,第九卷
白喉病案,第十卷霍乱病案,第十一卷疫痢病案,第十二卷瘄疫病案。每病
案下又设子目,有本症、兼症、夹症、变症等项。
当时由于西医的传入,中医界一些学者设想了“ 衷中参西” 的研究方向,并在
临床实践中探索中西医汇通的具体方法,因而书中也选载了一些初具中西汇
通的治案,如风淫病案中选录了张锡纯的中风医案后,何氏分析道,肝热和
酒热挟脏腑气血上冲脑部,脑中血管因冲击太过而破裂渗血,故使人昏厥。
何氏按语还指出,根据解剖所见,中风患者脑中多有死血和积水,因而在治
疗上除引血下行,镇肝熄风外,更应采用活血化瘀法。鹤膝风案中,有的病
案除服用驱风逐湿、凉血解毒的中药外,同时兼采西法,以法国成药美卢白
灵于患部施行肌肉注射。何氏按语谓“ 辟去常解,殊有新识” 。热入血室案
中,有一例用了“ 子宫炎” 的病名。何氏按曰:“ 患处必红肿热痛,延久则溃
烂,亦必兼下脓血。” 脚气冲心案中有的釆用西医的叩诊和听诊来进行诊
断。
何廉臣是近代学验俱富的老中医,在继承和发扬中医事业中,作了不少有益
的工作,《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为研究整理近代名老中医经验提供了重要资
料。
3441954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345华案医代精名清医
秦伯未(号谦斋)选辑。刊于1928 年。
本书选辑清代名医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尤在泾等二十家的医案计
2069 条。其中以內科为主,按人编排,每人之前冠以小传,藉考师承及学
术渊源。
秦氏认为,中国医学,至清代而阐古启新,可谓极盛时期。医案之多,超过
任何朝代,但医案之芜杂,也较任何时代为甚,故有必要加以提菁撷华,删
芜存纯,按理法并重的原则,选取平正通达,用药切实,施治有效的案例成
册,以资学习借鉴。
章太炎说:“ 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名家工巧,悉萃乎是。” 阅读本书,可
取各家比观,广釆众长。如“ 虚劳” 治法,诸家各具匠心,各有侧重。今选介
数例,以资对照:
叶天士医案:
此少壮精气未旺,致奇脉刚维失护。经云“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
者,补之以味。” 今纳谷如昔。当内充养。补之以味,莫若以饮食补之。
牛骨髓 羊骨髓 猪骨髓 茯神 枸杞 当归 湖莲 茨实
薛生白医案:
骨小肉脆,定非松柏之姿,脉数经停,已现虚量之候。先天既弱而水亏,壮
火复炽而金燥。岁气一周,一损豈容解损,秋风乍荐,已伤难免重伤。证具
如前,药惟补北,不敢说梦,聊以解嘲。
生地 沙参 地骨皮 麦冬 金石斛 生鳖甲
吴鞠通医案:
346劳伤,急怒吐血,二者皆治肝络。医者不识,见血投凉,以致胃口为苦寒伤
残,脾阳肾阳亦为苦寒滑润,伐其生发健运之常,此腹痛晨泄不食,脉沉弦
细之所由来也。按三焦俱损,先建中焦,补土可以生金。肾关之虚,亦可赖
于胃关矣。
茯苓块 人参 莲子 白扁豆 芡实 冰糖 广皮炭
尤在泾医案:
肝脏失调,侵阳则腹痛,侮肺则干咳,病从内生,非外感客邪之比,是宣内
和脏气,不当外夺卫气者也。但脉弱而数,形瘦色槁,上热下寒,根本已
漓,恐难痊愈。
归身 白芍 炙草 茯苓 桂枝 饴糖
以上四案,叶氏治疗善用血肉有情之品,薛案着重泻南补北,吴案遵《难
经》之旨补益中土,尤氏则遵仲景以建中为主。各有遵循,各臻其妙。
本书对近代中医界响应很大,目前仍是可供参考的医案读物。
1958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347医邵案兰荪
清? 邵兰荪(一作兰生)撰。近代曹炳章纂辑。刊于1937 年。
邵氏为绍派伤寒大家之一,自幼拜前清王馥原为师。生平服膺叶天士、程钟
龄二家。擅长于诊治温病、虚劳及妇科经带。医声播于两浙,毕生忙于应
诊,因此无暇著述,身后竟无片纸只字流传。本书四卷,系曹炳章在十余年
中,向绍兴城乡各病家征集到邵氏治愈方案200 余则,予以分门别类整理成
书。大致分为风温暑热病,虚劳病、妇产科病治案。
邵氏治温病,师法叶氏而不拘泥。如叶氏对于少阳相火在温病发病过程中刼
液化燥的证治略而不提。邵氏则深有究心,如治叶氏一案,初诊风热头胀、
脉数、气轮红,外寒内热,心悸。处方:冬桑叶三钱、焦山栀三钱、蕤仁一
钱半、木贼草一钱半、夏枯草二钱,生石决明六钱、人中黄八分、光杏仁三
钱,淡竹叶一钱半,密蒙花三钱。此证外因感冒风热,内因肝胆郁热,故用
疏风泄热、清肝明目之品,急在清泄少阳,以肝胆同源,木从火化之故。如
此随证加减三诊而愈。
邵氏的湿温治案有二大特色,一是善用茵陈。自《伤寒》、《金匮》将茵陈
用治黄疸后,后世医家莫不遵奉。茵陈固为治疸要药,但其善治湿温之功同
样不容忽视。本书收录邵氏治湿温医案二十则,其中十则都有茵陈。第二个
特点是善用桂苓甘露饮治湿热互结、脾阳被遏之病。如治邵氏一案,寒热交
作,肢冷,呃逆、便利、脉沉弱,舌黄滑,两边微白,脘闷。处方:茯苓三
钱,桂枝八分,苍术一钱半,泽泻三钱,猪苓一钱半,滑石四钱,仙半夏一
钱半,条芩三钱,大豆卷三钱,藿香二钱,焦神曲八钱。按:此系暑湿弥漫
三焦所致。按照常理,当用《温病条辨》中的三石汤。然三石汤用治暑湿弥
漫三焦而症偏热者,故方中有银花、金汁清暑解毒。而桂枝甘露饮加减可治
暑湿弥漫而症见寒热夹杂者,故桂枝与寒水石同用,邵氏增入黄芩、藿香、
仙半夏、大豆卷,清热利湿、芳香化湿之意更加完备。
除本书外,邵蘭荪医案尙有三种,分别由裘吉生、周毅修、潘国贤征集编
纂。前者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3481937 年上海大东书局有铅印本流行。
349氏案医河孟费
清? 费伯雄(字晋卿)、费绳祖著。刊于1964 年。
本书为费氏祖孙之医案合刊,费伯雄医案载有时病、疟、中风、痿、诸痛以
及妇、外、喉诸科疾病,计二十四门。费绳祖医案有伤寒、感冒、春温、湿
病、奇病以及妇、儿,喉诸疾病,计三十八门。
费伯雄善于调营治肝,广泛应用于中风、眩晕、胃痛、痿证、虚损、不寐、
吐血、久嗽等内科杂病,同时也用于妇科、眼科、喉等方面疾病。不仅用于
一般虚弱之症,而且许多急症、重症也常以调营为主要治疗方法,如论中
风,责诸“ 皆由气血损亏,外风乘隙而入” ,故用清营化痰,熄风理气为治。
如本书中风门第一案:风门有四,首重偏枯。就偏枯一门,又有中络中经、
中腑中脏之别。恙起于右体不仁,大筋软缩,手指屈而不伸,风疾流注经
络,诊脉病尺虚细,关左弦右滑。急宜养血祛风,化痰涎,利关节:
大生地、当归身、杭白芍、生白术、川独活、甜瓜子、化桔红、姜半夏、川
断肉、汉防己、嫩桑枝、怀牛膝、虎胫骨、生姜、红枣。
费绳祖认为,人身之气血皆从胃中谷气生化而来。胃病固宜调胃,五脏任何
脏虚损而关于胃本,必须从胃治。胃气有权,脏虚皆可弥补。他示人“ 顾胃
救人” 是必效之法。治疗一些杂病的后期多以益胃法善后。如老年冬温、痢
疾等症,值邪去正衰之际,均以益胃气,养胃阴之品以资巩固。外感病误治
伤阴,亦常用此法挽救。如本书感冒门第一案,足可说明:
晋卿生母孔夫人,病感冒,医用发散太过,阴液伤残,心悸不能自持,内热
口干,头眩耳鸣,神倦自汗,夜不成寐,每日只饮米汤数匙,其势更危,延
余诊之,脉来弦细,阴血亏损已极,倘汗多气促,即是脱象。遂用西洋参三
钱,麦冬三钱,白芍钱半,甘草五分,石斛三钱,小麦五钱,红枣五枚。速
进三剂,诸恙皆减。照方加大生地三钱,服十剂而安。
按:本案系高年妇人,偶因感冒,医以表散太过,至阴液伤残,出现自汗、
不寐、心悸、心阴已伤;头目眩晕,肝阴受戕;内热口干,显系胃阴已涸,
350神疲不振,表示脾亦受害。耳鸣云者,肾液衰亡。谓“ 倘加汗多气促,即成
虚脱” 。故用参麦散去五味,合甘麦大枣汤,加白芍滋肝血,石斛养胃阴。
无怪投之辄效,调理不久即愈。
上述说明,费氏医案中可资借鉴之处甚多,值得一读。
本书有1964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排印本流行。
351医论医十话六、
352书遗褚氏
南齐? 褚澄(字彦道)撰,成书于483 年。
褚氏以医术称妙当时,所著《医论十篇》,系唐人从褚氏塚槨中发现石刻,
后经整理而成,故题称《褚氏遗书》。
书凡一卷,分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
问子十篇。内容简短,说理多据《内经》加以阐述发挥,如阴阳二气之行昼
夜不息,有一偏则疾生。把人身分为五体:耳目鼻口阴尻为窍,臂股指趾为
肢,双乳外肾为关,齿发爪甲为余,枝肢旁趾为附。论脉寸关尺三部,左右
上下的位置及所属脏腑与传统之说相反。同时论治中提出“ 寡妇僧尼,必有
异乎妻妾之疗” 。“ 吐血、便血,饮寒凉百不一生” 等主张,多为后人所引用。
褚氏重视精血、津液学说,并提倡晚婚。指出“ 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
而精通,必三十而后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 强调发育成
熟,并非婚配年龄。只有“ 皆欲阴阳完实而交合” ,则易孕易育,而后一代才
能“ 坚壮强寿” 。褚氏的这些主张与现在遗传、优生以及适当的晚婚晚育与健
康长寿有着密切关系的理论相附合。
本书收载于《六醴斋医书十种》中,有1891 年广州儒雅堂刻本流行。
353论余格致
元? 朱震亨(号丹溪)撰,成书于1347 年。
丹溪自序本书谓:“ 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故目其篇曰:《格致余
论》” ,本书是丹溪的代表作。
丹溪生当承平之世,目睹人多酗酒纵欲,精竭火炽。当时流行宋代官方编纂
的《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其中多用辛香刚燥之剂,易于伤阴,故而创“ 阳
常有余,阴常不足” 之论,主张节食、远色、以保阴精。治疗善用滋阴降
火,成为“ 滋阴学派” 的代表人物。
本书共二卷,收医论四十一篇。主要论述“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之说和独重
滋阴降火、导痰引滞之法。论中多以验例取证所论。本书是一部从养生防病
角度,对人之生理、病理作了高度概括的书。为研究养阴派学说的主要读物
之一。
肝肾阴亏,以致君相火旺之证,在临床中屡见不鲜,所以丹溪的“ 滋阴降火”
治法有其现实意义,可以说它是中医治疗的升华。但张介宾对此论持有不同
看法,因倡“ 阳非有余,阴常不足” 之说。本书着重阐发了内伤阴虚火热的病
机,立滋阴降火大法,制大补阴丸之名方。从内伤的角度,大大发展并完善
了刘河间的火热病机说。指出相火妄动、阴精亏损是导致疾病的关键。
强调抑制相火、保护阴精是精生、防病及临证施治的中心环节。书中有关朱
氏善以气血痰郁论治杂病的理论亦多,为后世医家所尊崇,故多有临床指导
意义。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流行。
354贯医
明? 赵献可(字养葵)著,成书于1617 年。
全书六卷。卷一为玄元肤论,论《内经》十二宫、阴阳、五行。卷二为主宫
辨疑,论中风、伤寒、温病、郁病,卷三为绛雪丹书,论血症病。卷四、卷
五为先天要论,主要论述八味丸及痰、咳、吐血、喘、消渴、泻利、梦遗
等。卷六为后天要论,讨论补中益气汤及伤食、疟、痢等。因本书以保养
“ 命门之火” 贯串于养生、医疗等论题之中,故命《医贯》。
赵氏倡言“ 命门之火” 是人体之本,强调命门真火、真水的重要性。认为养生
者不知保养节欲,而日夜戕伐此火,则易衰易疾;治病者不知温养此火,竟
用寒凉以灭此火,无疑要更伤人之生气,欲温养命门之火,须细辨水火阴阳
互根之理,当知命火寓于肾水,一水一火,合而不离,火之有余缘于水之不
足,火之不足因见水之有余。一句话,“ 壮水之主以镇阳光” ,“ 益火之源以消
阴翳” ,对阴阳偏盛,特别是对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都有其实践意义。
由于赵氏发挥了命门学说,强调水火阴阳二气的重要,从而临证治疗悉以养
火、养水之剂的六味丸与八味丸为主要方剂,随证加减。其以水火阴阳之辨
概括一切疾病,是其偏颇的一面,曾遭到后世医家的评论。但其“ 命门之火”
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学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本书195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
355记广学醒笔斋先医
明? 缪希雍(字仲淳)撰,成书于1622 年。
本书原名《先醒斋笔记》,是其门人长兴丁长孺根据其师缪氏征验不忒之一
方一案,辑录而成。后又经缪氏亲为增益群方验案,并兼採本草常用之药四
百四十一种,同时增入伤寒时疫治法,故名“ 广笔记” ,简称《医学广笔
记》。全书四卷。卷一至卷三为缪氏临床经验心得及验案、效方,并总结出
某些病证的治疗规律及大法,如“ 吐血三要法” 。卷四选常用药四百四十一
种,介绍其形态、炮製及用法等。语简法备,颇多独到之处。
缪氏生活于明末灾疫连绵,疾病丛生之时期,而医之寒温之争方兴未艾,时
医常失察前人本旨,或偏于苦寒,或拘于温燥,缪氏不同于这种偏见,认为
“ 治病全在活法,不宜拘滞” 。他不仅对《神农本草经》有湛深研究,同时对
外感热性病亦颇多阐发,以得力于《伤寒论》的研究为多,他曾有“ 熟读仲
景书,即秘法也” 之说。故能“ 师其意,变而通之” ,“ 如是则法不终穷矣” 。同
时,他又善取诸家之长,结合时地,而多创见。他的这种治学态度,是值得
后人学习和借鉴的。
缪氏提出治疗阴虚吐血的要法是:“ 宜行血,不宜止血” 。认为止血虽可收效
于暂,然每致成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液不循常道而复出。因此,宜
效大禹疏浚治水之意,不要蹈鲧筑堤之误。“ 宜补肝,不宜伐肝” 。肝为将军
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
能藏血,血愈不止;故当顺其性而治之。“ 宜降气,不宜降火” 。气有余即是
火,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之窍之患矣,降火必
用寒凉,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而血愈不能归经。血之失常,每缘
于气火之乱。此法一则治气以降火,使气调火平,血得循经。二则可免致脾
胃两伤。血頼脾气统摄,脾气不伤则血症自有可瘥之理,这不仅体现了重视
脾胃之治,更有防患于未然之意。
1958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
356质录疑
明? 张景岳(名介宾)撰,成书于1624 年。
书凡一卷,共收论文四十五篇。是张氏晚年为纠正前人之谬而著。自从刘河
间和朱丹溪力倡火热学说以后,时医滥用寒凉,每致克伐阳气。故此,张氏
力矫时弊。他在“ 论阳常有余” 篇中指岀“ 阳来则生,阳去则死” 。认为以苦寒
之品补阴必误伤阳气,反复强调阳气的重要性。为此,对所谓“ 诸病不宜补
气” 、“ 肝无补法” 等均进行了质疑。
本书强调辨证论治,对历代医家执一方治百病,或机械分型作法进行了批
判。如《论痢无止法》篇中提出了:“ 痢有寒热,不当以赤白分气血” 。他
说:“ 痢以赤白分寒热,巢元方而下主之,此自古法,不为谬论。自河间白
属肺,肺主气;赤者属心,心主血,亦属有理。丹溪因之,遂谓白痢自大肠
来,赤痢自小肠来。愚谓赤痢亦有寒证,终是热多;白痢亦有热证,终是寒
多。” 张氏主论辨证中肯,既阐明了前贤治痢法,又提出了自己的治痢见
解,以补前人之不逮。并还对《局方》治痢,专主苦寒之偏见提出质疑。他
如论中风半身不遂,不能从左为血,右为气分,必辨十二经证。论三消有寒
而不专主火。论命门在两肾之中,子宫为命门,反对左为肾右为命门的观
点。论血证则不泥于张洁古见血无寒说等等,皆有卓识。因此,可以看出张
氏重视阳气,习用温补之剂以治虚寒证的特点。
本书是研究张氏学术思想内容较为丰富的主要读本之一。
本书载《医林指月十二种》中。1984 年江苏科技出版社有单行本。
357类侣辩山堂
清? 张志聪撰,成书于1670 年。
张氏钻研古典医籍,卓有成效。偶慨叹“ 既瀾圣绪,仍任习讹,譬比倒瀾、
等同鸥泛,爰是错综尽蕴、参伍考详” ,集同学友生及诸门弟子数十人,讲
学于侣山堂,研讨中医学术,“ 随类而辩起焉” ,因名之为《侣山堂类辩》。
书凡二卷。上卷载医论六十篇,其所论辩的内容,有属于脏腑、经络、气
血、病因等基础理论的;有属于四诊、八纲等诊断学说的;有属于病症辨证
施治的;有属于医籍评介的等等。下卷主要论述中药,除方药论十余篇外,
论述了四十多种药物的命名、性味和功用主治等。辨其是非,所谓“ 辩之而
使后世知其同,即知其所以异矣;知其异,即知其所以同矣;知其同不为
异,异不为同,即知其所以同,所以异矣” 。所以有人认为本书“ 观其准古衡
今,析疑纠谬,足为后学规矩准绳” 。
张氏在伤寒研究方面,有较大成就。本书“ 医学入门” 一节中曾说:“ 夫伤寒,
外因也。而《伤寒》经旨,风寒暑湿之六气,咸所俱载矣。其间分析表里、
阴阳、寒热、气血、邪正、虚实、靡不备悉。明乎伤寒之道,千般病难,不
出于范围焉” 。因此,他把这种方法和观点作为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依据。
但他不是人云亦云,亦有其自己的见解。如对人身六气的产生与分布,指
出:人身六气,内生于脏腑,外布于体表,如“ 君相二火,发原在肾,太阳
之气生于膀胱;风气本于肝木;湿气本于脾土;燥气本于肺金” ,而后各循
其经,分主有关皮部。强调了六经气化为病的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理论,张氏也以之探讨药物性用。以五色、五味、四气、四时命名
药物;以形体、功能、形象命名药物。以之施治,各有功能。同时还根据气
味、颜色、形态、生长、采集季节等情况分析和认识药物的性能作用。
总之,本书“ 名言精理,所蕴不少,人当殚思细参,以收其益” 。
1983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侣山堂类辩、医学真传》合刊本。
358医友话渔斋
清? 黄凯钧(号退庵居士)撰。刊于1812 年。
本书八卷,卷一为一览延龄,阐明养生导引诸法,调摄之术;卷二、卷三为
橘旁杂论,辨论历代医书大意,读书诸法,辨治、辨证、辨药,论病后调
摄,煮药之法;卷四为上池涓滴,阐明五脏性状、各脏为病,及五脏的调摄
和治疗。卷五、卷六为肘后偶抄,系治验医案;卷七为证治指南,卷八为药
笼小品,述常用药物三百二十种,辨明性味、效用、主治。
本书是作者毕生的经验荟萃,反映了他“ 凡人以攝生为第一” 的教人应防病攝
生在先、既病而治在后的思想。书中对老年颐养尤为重视,除奉行前贤所云
固精气、节嗜欲、保胃气外,突出的见解有三:一曰“ 负腹” ,劝人切勿恣意
啖饮,主张食无过饱;二为心情要开朗,无使郁怒、忧忿,则气血条畅,疾
病不生;三为动静结合、动静从性,补充发展了古来提倡的养生“ 以静默为
主” 的观点。提出“ 动静于人,不可勉强,喜静则静,喜动则动” 这样的因人而
宜,量力而行,劳逸适度,听任自然的生活规律。
作者的医论记述简单,但其义精辟,足资临床参考。
本书载于1957 年上海大东书局《中国医学大成》本中。
359书医记学读
清? 尤怡撰,刊于1814 年。
本书凡三卷,又《续记》一卷,共述八十六题,为尤氏读书之杂记。他在自
序中称:“ 自轩岐以迄近代诸书,搜览之下,凡有所得,或信或疑,辄笔诸
简,虽所见未广,而日月既多,卷帙遂成。” 书中阐述了经典医理及各家之
说,内容主要包括部分基础理论,多种病证的辨证施治,若干方论,某些医
籍和医家论述的正误与论辨等,其中予以扼要的辨析,或作评述和考证。所
论多精要,并平正通达,对后学很有启发和参考价值。
尤氏在辨证方面颇有见地。如“ 水液浑浊,有脾经谷气不化,湿热下流;亦
有因肺金气衰,而津液停凝。盖肺司州都之气化,中气不足,则泻便为之
变。未可执其‘ 皆属于热’ 之一语而施治也。” 明确指岀“ 水液浑浊” ,一因湿热
之下流;一因中气之不足。这些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垂训,比比皆是,颇有
启发。关于方剂的解释,尤为精辟,如释桂枝汤云:“ 风之为气,能动阳气
而泄津液,所以发热、汗自出,与伤寒之发热、无汗不同。此用桂枝外发邪
气,即以芍药内安津液;炙甘草合桂枝之辛,足以攘外,合芍药之酸,足以
安内;生姜、大枣甘辛相合,亦助正气去邪之用。盖以肌解而邪不去,故不
用麻黄发表,而以桂枝助阳以为表;以其汗出而营自和,故不用石膏之清
里,而用芍药敛阴以为里。此桂枝汤之所以大异于麻黄、大青龙也” 。又如
“ 口腔溃烂” 一症,是临床多见病,每以苦寒泻火,终难收效。尤氏采用王肯
堂以“ 人参、白术、干姜各二钱、茯苓、甘草各一钱,煎成冷饮,日数服,
乃已。” 尤氏认为“ 胃虚食少,肾水之气逆而乘之,则为寒中,脾胃虚衰之火
被迫上炎,作为口疮。” 故以补脾健胃,补气和中之法为治,所谓土温则火
自敛也。尤氏主张“ 治病者,必知前哲察病之机宜,与治疗之方法,而后合
之气体,辨之方土,而从而损益之。盖未有事不师古,而有济于今者;亦未
有言之无文,而能行之远者。” 如能细玩此书,“ 亦可以应变无穷矣” 。
本书以1888 年(清光绪十四年戊子)朱氏家塾刊本流传较多。
360书病医医
清? 吴鞠通撰,刊于1831 年。
本书是吴氏继《温病条辨》之后的又一部著作。一以补《条辨》内伤与杂症
之不足,二以医流俗无学无识之弊。书中予曰:“ 特窃悲悠悠人世,病者不
死于病者之病,多死于医者之病。而医者又不自知其所以病,病者将愈益重
其病,若欲救病者之病,则不得不先医医者之病。” 故名《医医病书》。
本书分上下两卷。分作四编。上卷为初编,曰学医总论,计二十三条;二编
曰病理各论,计十七条。下卷为三编,曰证治要论,计二十四条,四编曰用
药统论,计十七条。又新增五条,共计八十一条。
本书悉遵《神农本草经》、《内经》、《难经》、《玉函经》、《临证指
南》之旨,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广採历代诸家之长。书中告诫后学读书
必须精深,临症切忌猛浪。医者须有巧思,“ 有不易之定理,有交易之变
通,有变易之化工” 。为医须讲医德,以活人为务;切勿骄吝,妄抬身分,
重索谢资。这些论点,成为砭世救弊之名言。
本书于辨症方面,亦颇具卓见。如午后身热,并非全属阴虚,须辨证清楚,
不能浪投大剂补阴。吴氏认为“ 阴虚身热,原在午后。要知阴邪自旺于阴
分,亦午后身热也。如伏暑、燥症、温疟、湿中生热、瘀血作烧、幼儿食积
夜热之类,皆阴邪自旺于阴分,最忌阴柔滋腻” 。但两者的不同点,吴氏指
出由于阴邪所致者。“ 五更必有微汗而解” ;虚劳所致者,“ 必无汗而自解” 。
为此临床再参合色脉、舌苔、饮食嗜好,以及其他见症,其治疗就不难明如
指掌。
以上吴氏之说贯穿于痘科、外科、眼科中,并举建中汤为“ 脏腑体用,药即
随之” 以文之。
本书有1915 年绍兴育新书局石印本。
361研言经
清? 莫枚士(字文泉)撰,刊于1856 年。
莫氏学博识邃,由儒而医,潜心砧研《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等
中医古典医籍,造诣较深。著《研经》言四卷,为医论医话专辑,共收载文
章一百五十六篇,主要是研究中医经典著作的心得体会。其内容可分为基础
理论,诊断方法,辨证辨病,治疗方法,方剂,药物,书籍评介等七类。全
书重点在于考文析义,其对于解释脉症含义、辨别疑似病症,纠正前人错谬
以及指导治法方药的运用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陆九芝赞赏此书“ 既卒
读,乃叹先生之学之博、识之邃,深造自得,而左右逢原者,有如此也” 。
莫氏致力于段氏《说文》,精于训诂,素治小学,以研经为事。故本书对不
少名词、病名、症状,都进行了详尽的考证,从源到流一一加以阐发,如据
《说文》以释“ 疝、?” 之殊,据《玉篇》以明“ 癫癎” 之异,《金匮要略? 五脏
风寒篇》中“ 邪哭” ,则旁证《巢氏病源》,乃即指风痴。对《金匮? 血痺虚劳
篇》中的“ 痠削” 二字,则证之《周礼》而定为“ 痠消” 。非精于训诂,明于考
据,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莫氏治医,不拘偏见,用药也较为灵活。他说药分刚柔、阴阳、动静,其性
有别,而总以“ 对病发药” 为妥。“ 刚而动者其行急,急则迅发而发余,其起疾
也速,其杀人也亦暴;柔而静者其行缓,缓则潜滋而相续,其起疾也迟,其
杀人也舒” 。莫氏又认为:“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
邪” 。指出逐邪则正气自复;补虚则外邪难干。“ 斟酌轻重之间,分别后先之
次,神明于‘ 随症用药,四字,方法之能事毕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这些论述,都能启迪后学,有助于临床。
本书有大量篇幅是论述对《伤寒论》、《金匮》的看法。如对成无己《伤寒
论》“ 于脉证方药则当,而于章节义例则疏” ,提出“ 欲穷经者,尙须参考《病
源》、《千金》等书,以自得之,勿能墨守一家” 。这种评价亦是比较公允
的。因此本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621984 年江苏科技出版社有排印本流行。
363西话夜溪录书屋
清? 王泰林(字旭高)著,成书于1897 年。
本书为《王旭高医书六种》之一,是其学术思想、学术经验的代表作。
书中仅存治肝三十法,对肝病的辨治,既吸取叶天士治肝病的经验,又有不
少发展。王氏将复杂的肝病、提纲挈领,归纳为肝气、肝风、肝火三大类,
并制定治肝三十法(疏肝理气法、疏肝通络法、柔肝法、暖肝法、培土泄木
法、泄肝和胃法、泄肝法、抑肝法、凉肝法、滋肝法、暖肝法、养肝法、补
中法、清肝法、泻肝法、清金制木法、泻子法、补母法、化肝法、温肝法、
补肝法、镇肝法、敛肝法、平肝法、散肝法、搜肝法、补肝阴、补肝阳、补
肝血、补肝气),遣方用药颇具特色。读者在治肝病时可资参考。
本书载于《王旭高医书六种》之中,1965 年上海科学技术岀版社有铅印本
出版流行。
364话医潜斋
清? 王士雄撰。刊于1937 年。
全书一卷,首评医籍,次论医理,继考药品,后例经验例案。共计二十余
篇。
书中订正了徐大椿对《临证指南医案》批语之谬。如徐氏批《临证指南医
案》的“ 阴伤及阳” ,谓古无此语。王氏订正曰:“ 即下损及上之谓耳。” 徐批
《临证指南医案》缺伤寒一门,王氏订正谓,叶氏有评点《陶氏全生集》一
书,家学渊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必深究仲圣诸方,方能随
证化裁。“ 善学仲圣者,莫如香岩。”
推崇叶天士而贬吴鞠通,认为吴氏《温病条辨》未穷于《内经》、《难
经》、《伤寒论》,只是将《临证指南医案》的温热、暑湿各案化裁而来。
连叶氏《温热论》、《幼科要略》亦不汇参,虽曰发明叶氏,实未得其精
奥。
重视养生,在“ 饥饱劳逸” 中指出“ 病从口入” ,“ 毋贪口腹”“ 劳力者恒亨天年,
逸情者常多疾疢” 。在“ 寡欲说” 中提出酒色为“ 邪阳” ,“ 邪阳胜则正阳衰” ,反
对用壮阳药助邪阳而证欲火。认为“ 灯心本明,而于灯火下另添一火以逼
之,此火渐旺,则灯火渐灭” ,如此则正阳必衰,寿命必损. 并特别提出“ 手
淫” 之害更甚于通常的纵欲。
王氏理劳,重视求因,在“ 劳病说” 中特别分析了女性患劳的病因,提出“ 红颜
薄命” 是由于嫁不及时,所愿不遂,心情抑郁所致,因而提出“ 遂其所愿,嫁
不失时” 的“ 济红颜于寿域” 的主张。
书中的医案以温热病为主,体现叶氏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方法。
医话还收载民间疗法“ 刺痧法” ,釆录有效验方“ 杜劳方” 、“ 宫方定风酒” 等。有
的单方用故事形式介绍,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潜斋医话》评议中肯,论理合情,文笔生动,值得阅读。
365本书有1936 年《中国医学大成》本。
366华话医代精名清医
秦伯未辑。刊于1928 年。
本书采收清代名医喻嘉言、张石顽、徐灵胎、林珮琴、王孟英,以及余听
鸿、张畹香、魏筱泉等二十家的医话编辑而成,内容以内科为主,编排方法
以人为纲,以证为目,每人之前冠以小传,便于稽考师承经历与学术渊源。
“ 医家之医话,犹儒家之笔记” ,较之医案又有它不同的特点:体裁不拘一
格,或书见闻,或述心得。或记治验方案,或阐发药理效用,或发明古书精
义,或记录经验教训。“ 皆随笔载述,然言必穷乎理之奥,而意不悖于理之
中,辞明文显,虽初学亦易贯通。” 本书所收医话,其中确有精品,读之很
有启发,如魏玉瑛胎产门中一则:施介鲧室人,年三十余,忽有孕,又孪
生。产后颇健,能食鸡啖饭。数日来,渐热胀满,诊之,脉浮按滑疾,沉按
结涩,询至恶露已一日不行。谓为瘀也,宜通之乃可,当生地、牛膝、益
母、红花、桃仁、当归尾、丹参、瓦楞子。畏不敢服。延专科曰:此年过壮
而初产育,气血俱伤,属虚也,与焦术、炮姜、归、芍、茯神、枣仁等一
剂,热益甚,再剂遂谵语。更一专科,其说同,其药仿,又二剂,日夜不
眠,昏狂不省人事,时忽高声歌唱,与阳明失下无异。再延诊,曰:产数
日,恶露即停,虽执途人而语之,亦必知为瘀滞。若欲其生,亟进前方可
耳。不得已乃服。黄昏进药,至夜分恶露始行。黎明复下一物,已焦黑,乃
胞衣也。盖产时稳婆只收其一,谓两人同胞,不知其一犹在腹也,遂贻患乃
尔。胞衣去,恶血行,其病如失。然予初亦不知其为胞未下也。医诚难哉!
本书对近代中医影响较大,深受中医界的欢迎。
本书有1928 年中医书局铅印本流行。
367全类、十、七书、书丛书
368)丛书(一
369书六伤寒
明? 陶华(字节庵)撰,刊于1445 年。
该丛书包括陶氏下列医书:
1. 《陶氏家秘》一卷。
2. 《明理续论》一卷。
3. 《伤寒琐言》一卷。
4. 《杀车槌法》一卷。
5. 《一提金启蒙》一卷。
6. 《证脉截江网》一卷。
本书以1931 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为常见。
370汪八书石种山医
明? 汪机(字石山)撰辑,约刊于1519 年。
本丛书包括以下八种:
1. 《脉诀刊误集解》二卷。附录二卷。元? 戴起宗撰,明? 汪机补订。
2. 《石山医案》三卷。明? 汪机撰。
3. 《读素问钞》四卷。元? 滑寿编。明? 汪机续注。
4. 《运气易览》三卷。明? 汪机编。
5. 《针灸问对》三卷。明? 汪机编。
6. 《外科理例》七卷。附方一卷。明? 汪机编。
7. 《痘治理辨》一卷。附方一卷。明? 汪机编。
8. 《推求师意》二卷。明? 戴元礼撰。明? 汪机编。
该丛书以上海石竹山房(二酉书庄)石印本较为常见。
371书十东垣
元? 李东垣等著,约刊于1529 年。
本丛书包括以下十种:
1. 《脉诀》一卷。宋? 崔嘉彦撰。
2. 《局方发挥》一卷。元? 朱震亨撰。
3. 《脾胃论》三卷。元? 李杲撰。
4. 《格致余论》一卷。元? 朱震亨撰。
5. 《兰室秘藏》三卷。元? 李杲撰。
6. 《内外伤辨惑论》三卷。元? 李杲撰。
7. 《此事难知》二卷。元? 王好古撰。
8. 《汤液本草》三卷。元? 王好古撰。
9. 《医经溯洄集》一卷。元? 王履撰。
10. 《外科精义》二卷。元? 齐德之撰。
该书以明刻本流传。
372万全学密书斋医
明? 万全(字密斋)撰,刊于1549 年。
本丛书收集了万氏的主要医书十种:
1. 《保命歌括》三十五卷。
2. 《伤寒摘锦》二卷。
3. 《养生四要》五卷。
4. 《万氏妇科》三卷。
5. 《幼科发挥》二卷。
6. 《片玉新书》五卷。
7. 《育婴秘诀》四卷。
8. 《痘疹心法》二十三卷。
9. 《片玉痘疹》十三卷。
10. 《广嗣纪要》十六卷。
本书以清雍正二年甲辰(1724 年)胡略刻本较为常见。
373案医薛氏
明? 薛立斋等撰,吴琯辑。约刊于1573 年。
本丛书包括以下二十四种:
1. 《十四经发挥》三卷。元? 滑寿撰。
2. 《难经本义》二卷。战国? 秦越人撰,元? 滑寿注。
3. 《本草发挥》四卷。明? 徐彦纯辑。
4. 《平治会萃》三卷。元? 朱震亨撰。
5. 《内科摘要》二卷。明? 薛己撰。
6. 《明医杂著》六卷。明? 王纶辑,薛己注。
7. 《伤寒钤法》不分卷。元? 马宗素撰。
8. 《外伤金镜录》不分卷。明? 薛己订。
9. 《原机启微》二卷。附录,不分卷。元? 倪维徳撰。
10. 《保婴撮要》二十卷。明? 薛鎧辑。
11. 《钱氏小儿直诀》四卷。宋? 钱乙撰,明? 薛己注。
12. 《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不分卷。宋? 陈文中撰,明? 薛己注。
13. 《保婴金镜录》不分卷。宋? 钱乙撰,明? 薛己注。
14. 《妇人良方》二十四卷。宋? 陈自明辑,明? 薛己注。
15. 《女科撮要》二卷。宋? 陈自明辑,明? 薛己注。
16. 《外科发挥》八卷。宋? 陈自明辑,明? 薛己注。
17. 《外科心法》七卷。宋? 陈自明辑,明? 薛己注。
37418. 《外科枢要》四卷。宋? 陈自明辑,明? 薛己注。
19. 《痈疽神秘验方》不分卷。明? 陶华辑。
20. 《外科经验方》不分卷。明? 薛己撰。
21. 《外科精要》三卷。宋? 陈自明辑,明? 薛己注。
22. 《正体类要》二卷。明? 薛己撰。
23. 《口齿类要》不分卷。明? 薛己撰。
24. 《疠疡机要》三卷。明? 薛己撰。
本书以1921 ?1926 年大成书局石印本为常见。
375珠玄赤水
明? 孙一奎撰,刊于1573 年。
又称《赤水玄珠全集》、《孙氏医书三种》, 包括孙氏以下三种医书:
1. 《赤水玄珠》三十卷。
2. 《医案》五卷。
3. 《医旨绪余》二卷。
本书以1914 年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为常见。198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点
校本。
376书脉正今全医古统
明? 王肯堂辑,刊于1601 年。
本丛书包括以下四十四种:
1.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 王冰注。
2. 《黄帝内经灵枢》十二卷。
3. 《黄帝针灸甲乙经》十二卷。晋? 皇甫谧编。
4. 《中藏经》八卷。汉? 华佗撰。
5. 《脉经》十卷。晋? 王叔和撰。
6. 《难经本义》二卷。战国? 秦越人撰。
7. 《金匮要略方论》三卷。汉? 张仲景撰,晋? 王叔和编,宋? 林亿等注次。
8. 《伤寒论》十卷。汉? 张仲景撰,晋? 王叔和编,金? 成无己注解。
9. 《伤寒明理论》四卷。金? 成无己撰。
10. 《脉诀》一卷。宋? 崔嘉彦撰。
11. 《类证活人书》二十二卷。宋? 朱肱撰。
12. 《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金? 刘完素撰。
13. 《黄帝素问宣明方论》十五卷。金? 刘完素撰。
14. 《伤寒直格论方》三卷。金? 刘完素撰。
15. 《伤寒标本心法类粹》二卷。金? 刘完素撰。
16. 《伤寒心镜》一卷。金? 张从正撰,常德编。
17. 《伤寒心要》一卷。金? 刘完素撰,镏洪编。
37718.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金? 刘完素撰。
19. 《儒门事亲》十五卷。金? 张从正撰。
20. 《内外伤辨惑论》三卷。元? 李杲撰。
21. 《脾胃论》三卷。元? 李杲撰。
22. 《兰室秘藏》三卷。元? 李杲撰。
23. 《医垒元戎》一卷。元? 王好古撰。
24. 《此事难知》二卷。元? 王好古撰。
25. 《汤液本草》三卷。元? 王好古撰。
26. 《斑论萃英》一卷。元? 王好古撰。
27. 《丹溪心法》五卷。元? 朱丹溪撰。
28.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一卷。元? 李杲撰。
29. 《格致余论》一卷。元? 朱震亨撰。
30. 《局方发挥》一卷。元? 朱震亨撰。
31. 《医学发明》一卷。元? 朱震亨撰。
32. 《金匮钩玄》三卷。元? 朱震亨撰。
33. 《活法机要》一卷。元? 朱震亨撰。
34. 《外科精义》二卷。元? 齐德之撰。
35. 《医经溯洄集》一卷。元? 王履撰。
36. 《伤寒医鉴》一卷。元? 马宗素撰。
37. 《证治要诀》十二卷。明? 戴元礼撰。
37838. 《证治要诀类方》四卷。明? 戴元礼撰。
39. 《伤寒琐言》一卷。明? 陶华撰。
40. 《伤寒家秘的本》一卷。明? 陶华撰。
41. 《伤寒杀车捶法》一卷。明? 陶华撰。
42. 《伤寒一提金》一卷。明? 陶华撰。
43. 《伤寒截江网》一卷。明? 陶华撰。
44. 《伤寒明理续论》一卷。明? 陶华撰。
本书以1907 年京师医局修补江阴朱文震刻本重印本为常见。
379刘六学河书间医
金? 刘完素等撰,明? 吴勉学编校。约刊于1601 年。
本丛书辑录了刘完素及其弟子马宗素所著的医书六种:
1.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十五卷。金? 刘完素撰。
2. 《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金? 刘完素撰。
3.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金? 刘完素撰。
4. 《伤寒直格论方》三卷。金? 刘完素撰。
5.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金? 刘完素撰。
6. 《刘河间伤寒医鉴》元? 马宗素撰。
附《伤寒心要》一卷。明? 镏洪编。《张子和心镜别集》一卷。金? 张从正
撰,常德编。
本书以1909 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较为常见。
380治绳准科六证
明? 王肯堂著,刊于1602 年。
本书又称《证治准绳》、《六科准绳》,包括王氏以下六种医书:
1. 《杂证准绳》八卷。
2. 《类方准绳》八卷。
3. 《伤寒准绳》八卷。
4. 《外科准绳》六卷。
5. 《幼科准绳》九卷。
6. 《女科准绳》五卷。
本书有1957 年?1958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381书种三氏喻医
清? 喻嘉言(昌)撰,刊于1661 年。
本丛书包括喻氏下列三种医书:
1. 《医门法律》六卷。
2. 《尙论篇》四卷。《尙论后篇》四卷。
3. 《寓意草》一卷。
本书以锦章书局石印本较为常见。
382徐全学灵书胎医
清? 徐灵胎(大椿)撰,约刊于1764 年。
本书包括徐氏以下十六种医书:
1. 《难经经释》二卷。
2.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
3. 《医贯砭》二卷。
4. 《医学源流论》二卷。
5. 《伤寒类方》一卷。
6. 《兰台轨范》八卷。
7. 《慎疾芻言》。
8. 《洄溪医案》。
9. 《内经诠释》一卷。
10. 《脉诀启悟注释》一卷。
11. 《伤寒约编》六卷。
12. 《杂病源》一卷。
13. 《洄溪脉学》一卷。
14. 《六经病解》一卷。
15. 《舌鉴总论》一卷。
16. 《女科医案》一卷。
383本书以1922 ?1935 年锦文堂石印本、1936 ?1948 年广益书局铅印本较为常
见。
384月指医林
清? 王琦辑,约刊于1767 年。
该书包括以下十二种:
1. 《医学真传》一卷。清? 高世栻撰。
2. 《质疑录》一卷。明? 张介宾撰。
3. 《医家心法》一卷。清? 高鼓峰撰。
4. 《易氏医案》一卷。清? 易大艮撰。
5. 《藏园臆草存案》一卷。明? 卢复撰。
6. 《伤寒金镜录》一卷。元? 杜本撰。
7. 《痎疟论疏》一卷。附《痎疟疏方》。一卷。明? 卢之颐撰。
8. 《达生编》二卷。清? 亟斋居士撰。
9. 《扁鹊心书》三卷。《神方》一卷。战国? 扁鹊传,宋? 窦材辑。
10. 《本草崇原》三卷。清? 张志聪撰。
11. 《侣山堂类辩》二卷。清? 张志聪撰。
12. 《学古诊则》四卷。明? 卢之颐辑。
每书后均附王氏跋,对书中作者生平及内容均作了简要介绍。
本书以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为常
见。
385生沈书氏尊
清? 沈金鳌(字尊生)撰,刊于1773 年。
本书收录了沈氏五种医书:
1. 《杂病源流犀烛》三十卷。
2. 《伤寒论纲目》十六卷。
3. 《幼科释迷》六卷。
4. 《妇科玉尺》六卷。
5. 《要药分剂》十卷。
本书1957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
386种书丛斋八医潜学
清? 王孟英辑,约刊于1838 年。
本丛书包括王氏及他人以下八种医书:
1. 《言医》清? 斐一中撰。清? 王孟英评选。
2. 《愿体医话良方》一卷。清? 史典撰,俞世贵补。
3. 《医砭》一卷。(《慎疾芻言》)清? 徐灵胎撰,张鸿补辑。
4. 《霍乱论》二卷。清? 王孟英撰。
5. 《潜斋简效方》一卷(附医话)。清? 王孟英撰。
6. 《柳洲医话良方》。清? 魏之琇辑。
7. 《女科辑要》二卷。清? 沈尧封辑,徐政杰补注。
8. 《重庆堂随笔》二卷。清? 王学权撰,王国祥注。
本书以1912 年上海李钟珏(平书)手校铅印本较为常见。
387种十书修六园陈医
清? 陈修园(名念祖)撰,刊于1865 年。
本书又名《南雅堂医书全集十六种》,包括以下十六种:
1. 《灵素节要浅注》十二卷。
2. 《金匮要略浅注》十卷。
3. 《金匮方歌括》六卷。
4. 《伤寒论浅注》六卷。
5. 《长沙方歌括》六卷。
6. 《医学实在易》八卷。
7. 《医学从众录》八卷。
8. 《女科要旨》四卷。
9. 《神农本草经读》四卷。
10. 《医学三字经》四卷。
11. 《时方妙用》四卷。
12. 《时方歌括》二卷。
13. 《景岳新方砭》四卷。
14. 《伤寒真方歌括》六卷。
15. 《伤寒医诀串解》六卷。
16. 《十药神书注解》一卷。
本书以1906 年上海飞鸿阁书局石印本较为常见。
388医世书补斋
清? 陆懋修撰辑,约刊于1866 年。
该书包括正、续两集,共10 种:
正集:
1. 《文集》十六卷。清? 陆懋修撰。
2. 《不谢方》一卷。清? 陆懋修撰。
3. 《伤寒论阳明病释》四卷。清? 陆懋修撰。
4. 《内经运气病释》九卷。附《内经遗篇病释》一卷,清?陆懋修撰。
5. 《内经运气表》一卷。清? 陆懋修撰。
6. 《内经难字音义》一卷。清? 陆懋修撰。
续集:
7. 《重订付青主女科》九卷。清? 付山撰。
8. 《重订戴北山广温热论》五卷。清? 戴天章撰。
9. 《重订绮石理虚元鉴》五卷。清? 绮石先生撰。
10. 《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十二卷。清? 王丙撰。
本书以1950 年上海卢章豹铅印本较为常见。
389种书医西五汇中通
清? 唐宗海编撰,刊于1884 年。
本丛书收有唐氏以下五种医书:
1.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二卷。
2.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九卷。
3. 《伤寒论浅注补正》七卷。
4. 《血证论》八卷。
5. 《本草问答》二卷。
本书以1934 ?1936 年千顷堂书局铅印本、1955 年锦章书局铅印本较为常
见。
390学书丛氏周医
清? 周学海(字征之)编,刊于1891 年。
该丛书包括以下三十二种:
〔初集校刊医书〕
1. 《本草经》三卷。魏? 吴普等述。
2. 《本草经疏》三十卷。明? 缪希雍著。
3. 《王叔和脉经》十卷。晋? 王叔和著。
4. 《脉诀刊误》二卷。元? 戴起宗著。
5. 《难经本义》二卷。元? 滑寿本义,清? 周学海增辑。
6. 《中藏经》三卷,附方一卷。汉? 华佗著。
7. 《附内照法》一卷。汉? 华佗著。
8. 《诸病源候论》五十卷。隋? 巢元方撰。
9. 《脉因证治》四卷。元? 朱震亨著。
10. 《小儿药证直诀》三卷。宋? 钱乙著。
11. 《阎氏小儿方论》一卷。宋? 阎孝忠著。
12. 《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一卷。宋? 董汲著。
〔二集周氏所著医书〕
13. 《脉义简摩》八卷。清? 周学海撰辑。
14. 《脉简补义》二卷。清? 周学海著。
15. 《诊家直诀》二卷。清? 周学海著。
39116. 《辨脉平脉章句》二卷。汉? 张机撰。清? 周学海章句。
17. 《内经评文》三十六卷。清? 周学海编。
18. 《读医随笔》六卷。清? 周学海撰。
19. 《诊家枢要》一卷。附录一卷。元? 滑寿著,清? 周学海评注。
20. 《脏腑标本药式》一卷。金? 张元素著,清? 周学海校正。
21. 《金匮钩玄》三卷。元? 朱震亨著,清? 周学海评注。
22. 《三消论》一卷。金? 刘完素著,清? 周学海注。
23. 《温热论》一卷。清? 叶天士著,清? 周学海注。
24. 《幼科要略》二卷。清? 叶桂著,清? 周学海注。
25. 《叶案存真类编》二卷。清? 叶桂著,清? 周学海类评。
26. 《印机草》一卷。清? 马元仪著,清? 周学海评注。
〔三集周氏所著医书(内有一种是校刻)〕
27. 《评注史载之方》二卷。清? 周学海注。
28. 《慎柔五书》五卷。清? 胡慎柔撰,清? 周学海评注。
29. 《韩氏医通》二卷。明? 韩懋著。
30. 《伤寒补例》二卷。清? 周学海著。
31. 《形色外诊简摩》二卷。清? 周学海辑。
32. 《重订诊家直诀》二卷。清? 周学海著。
本书以清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年)至宣统三年辛亥(1911 年)池阳周氏
福慧双修馆刻本较为常见。
392王六书旭种高医
清? 王旭高编辑,约刊于1897 年。
该丛书包括王氏下列六种医书:
1. 《退思集类方歌注》不分卷。
2.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一卷。
3. 《增订医方歌诀》一卷。
4. 《医方歌括》一卷。
5. 《薛氏湿热论歌诀》一卷。
6. 《西溪书屋夜话录》一卷。
本书以1965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铅印本为常见。
393医西参学录衷中
张锡纯著,刊于1909 年。
该书包括张氏下列医书:
1. 《处方学》八卷(第一册)。
2. 《医论》八卷(第二册)。
3. 《医话拾零》
4. 《三三医书评》
5. 《药物讲义》四卷(第三册)。
6. 《伤寒讲义》四卷。
7. 《医案》(附诗草)四卷。
本书以1957 年河北人民出版社铅印本为常见。1985 年河北科技出版社有校
点本出版。
394书医三三
裘吉生(字庆元)辑,约刊于1923 年。
该书包括以下九十九种:
第一集
1. 《温热逢源》三卷。清? 柳宝诒撰,
2. 《医事启源》一卷。日? 今树亮撰。
3. 《医经秘旨》二卷。明? 盛寅编。
4. 《医病简要》一卷。清? 张畹香撰。
5. 《医阶辨证》一卷。清? 汪必昌撰。
6. 《喉科秘诀》二卷。破头黄真人撰。宫兰翁姜白豆述。民国? 何光编。
7. 《疬科全书》一卷。清? 梁希曾撰。
8. 《重订时行伏阴刍言》一卷。田云槎撰。9. 《村居救急方》七卷,附录一
卷。魏祖清辑。
10. 《殴蛊燃犀录》一卷。清? 燃犀道人撰。
11. 《外科方外奇方》四卷。清? 凌奂辑。
12. 《咳论经旨》四卷。清? 凌德撰。
13. 《临证验舌法》二卷。杨云峰撰。
14. 《沈氏经验方》一卷。附《胎产良方》一卷。清? 沈维基撰。
15. 《重订痧疫指迷》一卷。清? 费养庄辑,顾晓澜评。
16. 《重订灵兰要览》二卷。明? 王肯堂辑。
39517. 《凌临灵方》一卷。清? 凌哓五辑。
18. 《推蓬寤语》一卷。明? 李豫亨撰,王兰远节录。
19. 《旧德堂医案》一卷。清? 李用粹撰,唐玉书记。
20. 《内经辨言》一卷。清? 俞樾撰。
21. 《新刊诊脉三十二辨》三卷。爱玉衡辑。
22. 《专治麻疹初编》六卷。清? 凌德辑。
23. 《评注产科心法》二卷。清? 汪喆编,徐召南评。
24. 《本草衍句》一卷。清? 佚名撰,金山农录。
25. 《先哲医话》二卷。日? 浅田惟常撰。
26. 《陈氏幼科秘诀》一卷。苏州世医陈氏传。
27. 《秋疟指南》二卷。林天佑编。
28. 《备急灸法》一卷。宋? 闻人耆年编。
29. 《医源》一卷。清? 芬余氏撰,卢育和录。
30. 《马培之医案》一卷。清? 马培之撰。
31.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十卷。宋? 许叔微撰。
32. 《曹仁伯医案论》一卷。清? 曹存心撰。
33. 《南病别鉴》三卷。清? 叶桂撰,宋兆淇增注。
第二集
34. 《医脉摘系》二卷。清? 萧涣唐辑。
35. 《崇实堂医案》一卷。清? 姚龙光撰。
39636. 《千里医案》五卷。清? 张千里撰。
37. 《医学课儿策》一卷。清? 高鼎汾撰,王泰林注。
38. 《经历杂论》一卷。清? 刘恒瑞撰。
39. 《痢疾明辨》一卷。清? 吴士瑛撰,
40. 《伏邪新书》一卷。清? 刘恒瑞撰。
41. 《鬼遗方》五卷。齐? 龚庆宣撰。
42. 《医医医》三卷。清? 孟今氏撰。
43. 《察病指南》三卷。宋? 施发撰。
44. 《温证指归》四卷。清? 周魁撰。
45. 《女科折衷纂要》一卷。清? 凌德辑。
46. 《延陵弟子纪要》一卷。清? 曹存心撰,吴元善录。
47. 《过庭录存》一卷。清? 曹存心撰。
48. 《医中一得》一卷。清? 颜仪卿撰。
49. 《医学说约》一卷。清? 秋田散人撰。
50. 《医学妙谛》三卷。清? 何其伟撰。
51. 《发背对口治诀论》一卷。清? 谢应材撰。
52. 《脚气治法总要》二卷。宋? 董汲撰。
53. 《集验背疽方》一卷。宋? 李迅撰。
54. 《伏瘟证治实验谈》一卷。蒋树杞撰。
55. 《肯堂医论》三卷。明? 王肯堂撰。
39756. 《伤科方书》一卷。江考卿撰。
57. 《和缓遗风》二卷。清? 金子久撰。
58. 《证治心法》一卷。明? 袁班辑。
59. 《金氏门诊方案》一卷。清? 金子久撰,
60. 《长沙正经证汇》一卷。日? 田中荣信编。
61. 《治痢捷要新书》一卷。丁国瑞辑。
62. 《素问校义》一卷。清? 胡澍。
63. 《中风论》一卷。清? 熊笏辑。
64. 《琉球问答奇病论》一卷。清? 曹存心撰。65. 《羊毛瘟证论》一卷。清?
隋霖撰。
66. 《走马急疳真方》一卷。宋? 滕伯祥撰。
第三集
67. 《医学辑要》四卷。清? 吴烽编。
68. 《阴证略例》一卷。元? 王好古撰。
69. 《疡科纲要》一卷。张寿颐撰。
70. 《沈鲐翁医验随笔》一卷。清? 沈祖复撰。
71. 《历验再寿编》一卷。童月轩录。
72. 《仿寓意草》二卷。清? 李文荣撰。
73. 《毛对山医话》一卷。清? 毛祥麟撰。
74. 《沈氏女科辑要笺疏》三卷。清? 沈尧封辑,徐政杰补注,张寿颐笺疏。
75. 《鲙残篇》一卷。沈荤如撰。
39876. 《重汀喉科家训》四卷。刁步忠撰,刁质明编。
77. 《外科学讲义》二卷。刘炳生编。
78. 《医余》三卷。日? 尾台逸撰。
79. 《伤风治证约言》一卷。日? 后藤省撰。
80. 《解围元薮》四卷。明? 沈之问辑。
81. 《月溪脉诀指掌》一卷。元? 朱震亨撰。
82. 《医学体用》三港。王普耀编,沈仲圭录。
83. 《疝症积聚编》一卷。日? 大桥尙因撰
84. 《医易一理》一卷。清? 邵同珍编。
85. 《虺后方》一卷。明? 喻政辑。
86. 《医津一笺》(内经释要)一卷。清? 江之兰撰。
87. 《许氏医案》一卷。清? 许恩普撰。
88. 《医经读》四卷。清? 沈又彭撰。
89. 《摄养枕中方》一卷。唐? 孙思邈。
90. 《灵药秘方》二卷。清? 师成子编。
91. 《药征》三卷。日? 吉益东洞编。
92. 《评琴书屋医略》三卷。清? 潘名熊撰。
93. 《重楼玉钥续编》一卷。清? 郑瀚撰。
94. 《伤寒论读》一卷。清? 沈又彭撰。
95. 《药征续编》二卷。附录一卷。日? 村井杶撰。
39996. 《上池杂说》一卷。明? 冯时可撰。
97. 《暑证发原》一卷。李识候参订。
98. 《徐渡渔先生医案》徐渡渔撰。
99. 《行军方便便方》三卷。清? 罗世瑶编。
本书有1924 年杭州三三医社铅印本。
400学书丛盦药医
恽铁樵撰,刊于1928 年。
该丛书包括恽氏下列医书:
1. 《论医集》二卷。
2. 《医学平议》一卷。
3. 《群经见知录》三卷。
4. 《伤寒论研究》四卷。
5. 《温病明理》四卷。
6. 《热病学》一卷。
7. 《生理新语》五卷。
8. 《脉学发微》五卷。
9. 《病理概论》一卷。
10. 《病理各论》一卷。
11. 《临证笔记》一卷。
12. 《临证演讲录》一卷。
13. 《金匮翼方选按》五卷。
14. 《风劳鼓病论》三卷。
15. 《保赤新书》四卷。
16. 《妇科大略》一卷。
17. 《论药集》一卷。
40118. 《十二经穴病候撮要》一卷。
19. 《神经系病理治疗》一卷。
20. 《鳞爪集》四卷。
21. 《伤寒论辑义按》六卷。
22. 《药庵医案》七卷。
本书以1949 年上海新中国医学出版社铅印本及1954 年千顷堂书局铅印本为
常见。
402学成大国中医
曹炳章辑,刊于1936 年。
本丛书收一百二十八种:
1. 《神农本草经》三卷。魏? 吴普等述。
2. 《本草衍义》二十卷。宋? 寇宗奭著。
3.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四卷。元? 李杲编。
4. 《雷公炮制药性解》下卷。明? 李中梓著。
5. 《药征》三卷。日? 吉益东洞著。
6. 《药征续编》二卷,附录一卷。日? 村井杶著。
7.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九卷。清? 张隐庵集注。
8.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九卷。清? 张隐庵集注。
9 《灵枢识》六卷。日? 丹波元简著。
10. 《张卿子伤寒论》九卷。明? 张卿子参注。
11. 《伤寒来苏集》八卷。清? 柯琴编著。
12.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八卷。清? 沈明宗编注。
13. 《伤寒贯珠集》八卷。清? 尤在泾注。
14. 《伤寒补例》一卷。清? 周学海著。
15. 《伤寒九十论》一卷。宋? 许叔微著。
16. 《伤寒明理论》三卷。宋? 成无己著。
17. 《阴证略例》二卷。元? 王好古著。
40318. 《伤寒兼证析义》一卷。清? 张飞畴著。
19. 《沈注金匮要略》二十四卷。清? 沈目甫编注。
20. 《金匮要略心典》三卷。清? 尤在泾纂注。
21. 《脉经》十卷。晋? 王叔和著。
22. 《王函经》三卷。唐? 杜光庭著。
23. 《医灯续焰》二十一卷。明? 王绍隆著。
24. 《脉说》二卷。清? 叶霖著。
25. 《脉学辑要评》三卷。日? 丹波元简著。
26. 《太素脉秘诀》二卷。明? 张太素述。
27. 《诊家直诀》二卷。清? 周学海著。
28. 《望诊遵经》二卷。清? 汪广庵著。
29. 《临证验舌法》二卷。清? 杨云峰著。
30. 《察舌辨证新法》一卷。清? 刘恒瑞著。
31. 《医方考附脉语》八卷。明? 吴昆著。
32. 《医学心悟》六卷。清? 程钟龄著。
33. 《医林改错》二卷。清? 王勋臣著。
34. 《增订叶评温病条辨》六卷。清? 吴鞠通著,叶子雨评注。
35. 《温热病指南集》一卷。清? 陈祖恭著。
36. 《温证指归》四卷。清? 周杓元著。
37. 《温热逢源》三卷。清? 柳宝诒著。
40438. 《温疫论》二卷。《补遗》一卷。明? 吴有性著。
39. 《医门普度瘟疫论》三卷。明? 吴有性著。
40. 《瘟疫明辨》四卷,附方一卷。清? 戴天章著。
41. 《湿温时疫治疗法》一卷。绍兴医学会编。
42. 《增评伤暑全书》三卷。清? 叶子雨评。
43. 《温热暑疫全书》四卷。清? 周禹载辑。
44. 《南病别鉴》三卷。附《节录辨证》一卷。清? 薛生白等著。
45. 《张氏温暑医旨》一卷。清? 张畹香著。
46. 《伏气解》一卷。清? 叶霖著。
47. 《伏邪新书》一卷。清? 刘吉人著。
48. 《疟疾论》一卷。清? 韩善征著。
49. 《痧胀玉衡》三卷。后卷一卷。清? 郭右陶著。
50. 《随息居霍乱论》二卷。清? 王士雄著。
51. 《温疫霍乱答问》一卷。清? 陈蛰卢著。
52. 《霍乱审证举要》一卷。清? 连文冲述。
53. 《伏阴兆》二卷。清? 田云槎著。
54. 《羊毛瘟论》二卷。清? 随万宁著。
55. 《鼠疫抉微》四卷。清? 余伯陶著。
56. 《圣济总录纂要》三十六卷。清? 程林删定。
57. 《儒门事亲》十五卷。金? 张从正著。
40558. 《脉因证治》四卷。元? 朱震亨著。
59. 《症因脉治》四卷。明? 秦景明著。
60. 《韩氏医通》二卷。明? 韩懋著。
61. 《金匮翼》八卷。清? 尤怡著。
62. 《医学举要》六卷。清? 徐鏞辑。
63. 《十药神方》一卷。元? 葛可久著。
64. 《周慎斋遗书》十卷。明? 周慎斋著。
65. 《痰火点雪》四卷。明? 龚居中著。
66. 《慎柔五书》五卷。明? 胡慎柔著。
67. 《理虚元鉴》二卷。绮石著。
68. 《虚损启微》二卷。清? 洪辑庵著。
69. 《何氏虚劳心传》一卷。清? 何熔著。
70. 《经效产宝》三卷。续编一卷。唐? 咎殷著。
71. 《校注妇人良方》二十四卷。宋? 陈自明编。
72. 《女科经纶》八卷。清? 肖赓著。
73. 《女科切要》八卷。清? 吴道源纂辑。
74. 《胎产指南》八卷。清? 单南山著。
75. 《产孕集》二卷。《补遗》一卷。清? 张曜孙著。
76. 《盘珠集胎产症治》三卷。清? 严西亭等撰。
77.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不著撰人。
40678. 《活幼新书》三卷。元? 曾世荣编。
79. 《慈幼新书》十二卷。明? 程凤雏著。
80. 《幼科直言》六卷。清? 孟河著。
81. 《幼幼集成》六卷。清? 陈复正辑。
82. 《原瘄要论》一卷。清? 袁氏著。
83. 《麻疹备要方论》一卷。清? 关砚丞辑。
84. 《刘涓子鬼遗方》五卷。宋? 龚庆宣编著。
85. 《外科全生集》四卷。清? 王洪绪撰。
86. 《外科选要》二卷。清? 唐芹洲辑。
87. 《外科医镜》一卷。清? 张贞庵辑。
88. 《疬科全书》一卷。清? 梁柘轩著。
89. 《痰疬法门》一卷。清? 李子毅著。
90. 《正体类要》二卷。明? 薛己著。
91. 《银海指南》四卷。清? 顾锡著。
92. 《一草亭目科全书》一卷。附《薛氏选方》一卷。清? 邓苑选。
93. 《异授眼科》一卷。不著撰人。
94. 《口齿类要》一卷。明? 薛己著。
95. 《尤氏喉科秘书》一卷。清? 尤乘著。
96. 《咽喉脉证通论》一卷。宋? 异僧传。
97. 《喉舌备要秘旨》一卷。不著撰人。
40798. 《包氏喉证家宝》一卷。清? 包三鏸述。
99. 《囊秘喉书》二卷。清? 杨龙九著。
100. 《孙文垣医案》五卷。明? 孙泰来、孙明来合辑。
101.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二卷。清? 叶桂著。徐大椿批。
102. 《三家医案合刻》三卷。清? 叶桂等著。
103. 《程杏轩医案初编》一卷。续录一卷。清? 程文囿著。
104. 《吴鞠通医案》五卷。清? 吴瑭著。
105. 《何淡安医案》一卷。清? 何淡安著。
106. 《张畹香医案》二卷。清? 张畹香著。
107. 《邵兰荪医案》四卷。清? 邵兰荪著。
108. 《眉寿堂方案选存》二卷。清? 叶桂著。
109. 《医暇厄言》二卷。清? 程林编。
110. 《柳州医话》一卷。清? 魏之琇著。
111. 《馤塘医话》一卷。补编一卷。清? 张景焘著。
112. 《客尘医话》三卷。清? 计楠著。
113. 《潜斋医话》一卷。清? 王士雄著。
114. 《先哲医话》二卷。日? 浅田惟常著。
115. 《冷卢医话》五卷。清? 陆以湉著。
116. 《对山医话》四卷。补编一卷。清? 毛祥麟著。
117. 《灵兰要览》二卷。明? 王肯堂著。
408118. 《肯堂医论》三卷。明? 王肯堂著。
119. 《叶选医衡》二卷。清? 叶桂辑。
120. 《知医必辨》一卷。清? 李文荣著。
121. 《研经言》四卷。清? 莫枚士著。
122. 《医原》三卷。清? 石寿棠著。
123. 《市隐卢医学杂著》一卷。清? 王德森著。
124. 《医学读书记》三卷。纪记一卷。附《医案》。清? 尤在泾著。
125. 《读医随笔》六卷。清? 周学海著。
126. 《巢氏宣导法》一卷。续一卷。清? 廖平辑。
127. 《医学源流论》二卷。清? 徐大椿著。
128. 《友渔斋医话》八卷。清? 黄凯钧著。
本书以1936 ~1937 年大东书局刊仿南宋大字铅印本为常见。
409书成集本珍医
裘吉生(字庆元)辑, 约刊于1936 年。
该丛书辑录了以明清时期为主的有临床价值的精本、孤本、抄本医书九十
种:
1. 《内经素问校义》一卷。清? 胡澍撰。
2. 《内经博义》四卷。清? 罗美撰。
3. 《难经古义》二卷。日? 膝万卿撰。
4. 《难经正义》六卷。清? 叶霖撰。
5. 《古本难经阐注》二卷。清? 丁锦注。
6. 《神农本草经赞》三卷。附“ 月令” 七十二候赞。魏? 吴普等述,清? 叶志洗
撰赞。
7. 《本草择要纲目》二卷。清? 蒋介繁撰。
8. 《本草撮要》十卷。清? 陈其瑞辑。
9. 《本草思辨录》四卷。清? 周岩撰。
10. 《食鉴本草》一卷。清? 费伯雄撰
11. 《订正太素脉秘诀》二卷。明? 张太素述,刘伯祥注。
12. 《脉诀乳海》六卷。清? 王帮博编。
13. 《诊脉三十二辨》一卷。清? 管玉衡辑。
14. 《伤寒括要》二卷。明? 李中梓撰。
15. 《伤寒寻源》三卷。清? 吕震名撰。
41016. 《伤寒捷诀》一卷。清? 严宫方撰。
17. 《伤寒法祖》二卷。清? 任越庵撰。
18. 《松厓医经》二卷。明? 程玠撰。
19. 《古今医彻》四卷。清? 怀远撰。
20. 《医略十三篇》十三卷。清? 蒋宝素撰。(附人迎辨关格考)
21. 《医经小学》六卷。明? 刘纯撰。
22. 《通俗内科学》一卷。张拯滋编。
23. 《杂证会心录》二卷。清? 汪文琦编。
24. 《鸡鸣录》一卷。清? 王士雄撰。
25. 《医学传灯》二卷。清? 陈歧撰。
26. 《增订伤暑全书》二卷。明? 张鹤腾撰,清? 叶霖增订。
27. 《辨疫琐言》一卷。附《李翁医记》二卷。清? 李炳撰。
28. 《六气感证要义》一卷。清? 周岩撰。
29. 《鼠疫约编》一卷。清? 吴宣崇原本,罗汝兰增辑,郑奋扬编。
30. 《湿温时疫治疗法》一卷。绍兴医学会编。
31. 《温热经解》一卷。沈麟撰。
32. 《温热论笺正》一卷。清? 叶桂撰,陈光淞笺正。
33. 《医寄伏阴论》二卷。清? 田宗汉撰。
34. 《霍乱燃犀说》二卷。清? 许起撰。
35. 《六因条辨》三卷。清? 陆廷珍撰。
41 136. 《瘴疟指南》二卷。明? 郑全望撰。(附《黑热病证治指南》,宋翼
撰)。
37. 《疯门全书》一卷。清? 肖晓亭撰(附《疯门辨证》一卷。清? 候敬庵、郑
凤山同撰)。
38. 《外科传薪集》一卷。清? 马培之撰。
39. 《外科方外奇方》四卷。清? 凌晓五撰。
40. 《伤科方书》一卷。江考卿撰。
41. 《产宝》一卷。清? 倪枝维撰。
42. 《产孕集》二卷。清? 张曜孙撰。
43. 《胎产新书》二十卷。竹林寺传。
44. 《女科百问》二卷。宋? 齐仲甫撰。
45. 《儿科醒》十二卷。清? 芝屿樵客撰。
46. 《麻疹阐注》四卷。清? 张廉撰。
47. 《惠直堂经验方》四卷。清? 陶承熹辑。
48. 《绛囊撮要》一卷。清? 云川道人辑。
49. 《经验奇方》二卷。清? 周子芗辑。
50. 《古方汇精》五卷。清? 爱虚老人辑。
51. 《医方简义》六卷。清? 王清源撰。
52. 《回生集》二卷。清? 陈杰辑。
53. 《不知医必要》四卷。清? 梁廉夫撰。
54. 《医便》五卷。明? 王三才辑。
41255. 《春脚集》四卷。清? 孟文瑞辑。
56. 《外治寿世方》四卷。清? 邹存淦辑。
57. 《文堂集验方》四卷。清? 何京辑。
58. 《疑难急症简方》四卷。清? 罗越峰辑。
59. 《扶寿精方》一卷。明? 吴旻一辑。
60. 《孙真人海上方》一卷。唐? 孙思邈撰。
61. 《鲁府禁方》四卷。明? 龚廷贤编。
62. 《秘传大麻疯方》一卷。不著撰人。
63. 《喻选古方试验》四卷。清? 喻昌辑。
64. 《得心集医案》六卷。清? 谢星焕撰。
65. 《杏轩医案》三卷。清? 程文囿撰。
66. 《古今医案按选》四卷。清? 俞震辑, 王士雄选。
67. 《花韵楼医案》一卷。清? 顾德华撰。
68. 《王旭高临证医案》四卷。清? 王旭高撰。
69. 《丛桂草堂医案》四卷。袁焯撰。
70. 《黄澹翁医案》四卷。清? 黄述宁撰。
71. 《诊余举隅录》二卷。清? 陈廷儒撰。
72. 《也是山人医案》一卷。清? 也是山人撰,周镇订正。
73. 《龙砂八家医案》一卷。清? 姜成之辑。
74. 《邵氏医案》一卷。清? 邵兰生撰。
41375. 《沈氏医案》一卷。清? 沈潘撰。
76. 《青霞医案》一卷。清? 沈登阶撰。
77. 《素圃医案》四卷。清? 郑重光撰。
78. 《扫叶庄医案》四卷。清? 薛雪撰。
79. 《寿世青编》二卷。清? 尤乘辑。
80. 《存存斋医话稿》二卷。清? 赵彦晖辑。
81. 《医权初编》二卷。清? 王三尊撰。
82. 《一得集》三卷。清? 释心禅撰。
83. 《医医偶录》。清? 陈念祖撰。
84. 《药症忌宜》一卷。清? 陈彻撰。
85. 《蠢子医》四卷。清? 尤之章撰。
86. 《宜麟策》一卷。续集一卷。不著撰人。
87. 《医医小草》一卷。清? 宝辉撰。
88. 《医门补要》三卷。清? 赵濂撰。
89. 《履霜集》三卷。清? 臧达德撰。
90. 《广嗣要语》一卷。明? 俞桥撰。
1936 年世界书局铅印本。
414学书丛汉皇医
陈存仁辑,刊于1936 年。
本丛书由陈氏汇集日人所著的中医药名著而成,其中包括七十二种。
―、总类:
1. 《素问识》八卷卷首一卷。丹波元简著。
2. 《素问绍识》四卷。丹波元坚著。
3. 《难经疏证》二卷。丹波元胤著。
4. 《医事启源》一卷。今村亮祗卿著。
5. 《医家千字文》一卷。惟中时俊著。
6. 《证治摘要》二卷。冲川成章著。
7. 《皇国名医传》三卷。浅田惟常著。
8. 《中国医籍考》八十卷。丹波元胤编。附皇汉医学书目一览。裘吉生编。
二、内科学:
1. 《中国内科医鑑》二卷。汤本求真、大塚敬节著。
2. 《伤寒之研究》五卷。中西惟忠著。
3. 《伤寒论纲要》一卷。橘春晖著。
4. 《伤寒广要》十二卷,丹波元坚著。
5. 《伤寒论辑义》七卷。丹波元简著。
6. 《伤寒论述义》五卷,附补遗。丹波元坚著。
7. 《伤寒论集成》十卷。山田宗俊著。
4158. 《伤寒用药研究》二卷。川越正淑大亮著。
9. 《伤寒脉证式》八卷。川越衡山著。
10.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三卷。丹波元坚著。
11.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六卷。丹波元简著。
12. 《长沙证汇》一卷。田中荣信编。
13. 《伤风约言》一卷,后藤省仲介著。
14. 《温病之研究》二卷。源元凯著。
15. 《瘟疫论私评》二卷。秋吉质评。
16. 《泻疫新论》二卷。久贯子通著,久也祐启补。
17. 《脚气钩要》二卷。今村亮祗卿著。
18. 《脚气概论》一卷。栗园成田著。
19. 《疝气证治论》一卷。大桥尙因著。
三、外科学:
1. 《中国接骨图说》一卷。二宫献彦可著。四、女科学:
1. 《产科发蒙》六卷。片仓元周著。
2. 《产论》四卷。贺川子玄著。
3. 《产论翼》一卷。贺川玄迪子启著。
五、儿科学:
1. 《中国儿科医鑑》一卷。汤本求真、大塚敬节著。
2. 《幼科证治大全》一卷。摄阳下津编。
4163. 《痘科辨要》十卷。池田瑞仙著。
六、眼科学:
1. 《眼科锦囊》四卷。俊笃士雅著。
七、花柳科学:
1. 《黴疠新书》二卷。片仓元周著。
八、针灸学:
1. 《经穴纂要》五卷。小阪营昇元祐编。
2. 《针学通论》一卷。佐藤利信著。
3. 《针灸学纲要》一卷。摄都管周桂著。
4. 《选针三要集》二卷。不著撰人。
九、治疗学:
1. 《药治通义》十二卷。丹波元坚著。
十、诊断学:
1. 《脉学辑要》三卷。丹波元简著。
十一、方剂学:
1. 《方剂辞典》。平冈嘉言著。
2. 《奇正方》一卷。贺古寿公山著。
3. 《丹方之研究》。冈西为人著。
4. 《类聚方》一卷。东洞吉益著。
5. 《方机》一卷。东洞吉益口授,乾省守业编。
4176. 《救急选方》二卷。丹波元简编。
7. 《名家方选》二卷。元伦维亨、村上图基著。
8. 《家塾方与方极》。东洞吉益著。
9. 《医略抄》一卷。丹波元简编。
10. 《古方分量考》一卷。平井编。
十二、医案医适类:
1. 《医余》。尾台逸士超著。
2. 《医賸》三卷。丹波元简著。
3. 《先哲医话集》一卷。长尾藻城编。
4. 《青囊琐探》二卷。片仓元周著。
5. 《藤氏医谈》二卷。近藤明降昌著。
6. 《医断与斥医断》。鹤元逸、和柳安著。
7. 《北山医案》三卷。北山友松著,北山道修编。
8. 《生生堂治验》二卷。中神琴溪著,小野匡辅编。
9. 《建殊录》一卷。东洞吉益著,巖恭敬编。
10. 《丛桂偶记》二卷。原昌克子柔著。
11. 《古书医言》四卷。东洞吉益著。
十三、药物学:
1. 《药征》三卷,东洞吉益著。
2. 《药征续编》一卷。村井杶著。
4183. 《汉药研究纲要》。久保田晴光著。
4. 《中国药物学大纲》。伊豫专安著。
5. 《鹿茸之研究》。峰下铁雄著。
6. 《犀黄之研究》。杉本重利著。
7. 《中国药一百种之化学实验》。中尾万三著。
8. 《汉药良劣鑑别法》。一色直太郎著。
十四、论文集:
1. 《中国医药论文集》。富士川游等著。
1936 年世界书局铅印本。
419)全书(二
420书全景岳
明? 张景岳(介宾)撰,约刊于1624 年。
本书为张氏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代表作,全书共六十四卷,包括:《传忠
录》三卷;《脉神章》三卷;《伤寒典》二卷;《杂证谟》二十九卷;《妇
人规》二卷;《小儿则》二卷;《麻疹诠》一卷;《痘疹诠》三卷;《外科
钤》二卷;《本草正》二卷;《新方八阵》二卷;《古方八阵》九卷;《妇
人方》一卷;《小儿方》一卷;《痘疹方》一卷;《外科方》一卷。
本书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
421鉴金医宗
清? 吴谦(字六吉)等撰,约刊于1742 年。
该书包括以下十五种:
1. 《订正伤寒论注》十七卷。
2. 《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
3. 《删补名医方论》八卷。
4. 《四诊心法要诀》一卷。
5. 《运气要诀》一卷。
6. 《伤寒心法要诀》三卷。
7. 《杂病心法要诀》五卷。
8. 《妇科心法要诀》六卷。
9. 《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六卷。
10. 《痘疹心法要诀》六卷。
11. 《种痘心法要旨》一卷。
12. 《外科心法要诀》十六卷。
13. 《眼科心法要诀》二卷。
14. 《刺灸心法要诀》八卷。
15. 《正骨心法要旨》四卷。
本书1956 ?195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
422)类书(三
423部今录成古集全书医图
?
清? 陈梦雷(字则霞)等撰,约刊于1725 年。
本书为《古今图书集成》中的一部分,全书五百二十卷。卷一至卷七十,为
医经注释;卷七十一至卷九十二,为脉法、外诊法。卷九十三至卷二百一十
六为脏腑身形。卷二百一十七至卷五百,分论内、外、妇、儿诸病的证治。
卷五百零一至卷五百二十,设总论、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全书
总计约九百五十万言。
本书195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
424温近分代集中病医册珍本
?
陆拯主编,刊于1987 年。
本分册包括下列温病学专著十种:
1. 《温热经纬》 王士雄编著。
2. 《温病正宗》 王德宣撰。
3. 《时病论》 雷少逸撰。
4. 《温病指南》 娄杰编撰.
5. 《六因条辨》 陆廷珍撰。
6. 《治温阐要》 汝锡畴撰。
7. 《湿温大论》 胡安邦编著。
8. 《暑病证治要略》 曹炳章编著。
9. 《秋瘟证治要略》 曹炳章编著。
10. 《霍乱论》 王士雄编著。
本书1987 年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425具书工十八、
426()四学典医全国册中大辞
谢观(字利恒)主编,刊于1921 年。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中医学工具书,以其丰富的资料性、突出的实用性和较大
的参考性而获得生命力,虽历经半个多世纪,但至今还没有能完全取而代之
的辞典问世。
本书的特色,首先在于十分重视历代医学家宝贵医疗经验的总结和记述,资
料十分丰富。一个名词术语,可同时给读者提供十多家乃至数十家的见解以
为释文。如“ 咳嗽” 一词,书中既有总的概念性释文,还列举二十三种咳和四
十一种嗽的种种不同用以鉴别。再如方剂之释文,对每一方各,均首先贯以
书名或人名以示该方的出处。其次,该书为中医名词术语的规范化迈出了一
大步,对后来的辞书编撰者提供了借鉴。本书具有参考书和工具书的双重价
值。
1921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 年中国书店据商务版重印。
427释语术医选名中词
中医研究院、广东中医学院合编,刊于1973 年。
本书共收中医常用名词术语4285 个,书中分类编排,共分阴阳五行、脏
象、经络俞穴、病因病理、诊法、治则方药、针灸疗法、内儿科病证、妇产
科病证、外伤科病证、五官科病证、医史十二大类。释文一般先解字后释
文,先下定义然后分析。对一词多义的术语,采取分条叙述的方法,选录各
家的见解。书中的释词简明正确、通俗易懂、结合实际,并参以现代医学知
识加以印证。有些释文的引注内容,尙标明出处。书末附有中医书简目、中
医常用单字、体表部位图、古今度量衡比较表及词目笔划索引。是一部很有
实用价值的工具书。
本书1973 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6 年重版。
428、)两药上中下辞册典大(
江苏新医学院编,刊于1977 年。
本书共收载中草药5767 种,其中包括植物药4773 种,动物药740 种,矿物药
82 种,以及传统作为单味药使用的加工制成品(如升药、神曲)172 种。书
中以中药的正名为辞目,下分异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饲
养)、采集、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用
法与用量、宜忌、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备考等十九项,顺序著录。
其中以功用主治为必具的项目,其余资料不全者则从缺。成分、药理、临床
报道三项的内容,系据原文摘要或综述,来源均注明出处。本书广泛地汇集
古今中外有关中药文献资料,结合最新医药学成就,进行综合整理,为临
床、科研、教学工作和中西医药结合,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和具有实际价
值的参考资料,是解放后编著出版的第一部大型中药专业工具书。
本书1986 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429医典辞明简中
《中医辞典》编辑委员会编,刊于1979 年。
本书共收中医基础、临床、针灸、中药、方剂、人物、文献等词目共12176
条。其中正词8103 条,附词(包括别名、又名及衍生词等)4073 条。词条
的选择上自《黄帝内经》,下迄清末,同时也选录了一些现代中医学发展过
程中出现的新词及中西医结合的词目。释文定义明确,注解言简意明,通俗
易懂,并结合临床实际。引录文献简明。词多义者则分条叙述。对学术见解
不同的词目,选择介绍各家见解。本书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特别是基层医药
卫生人员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比较适用的一部较好的工具书。
本书1979 年、1982 年由人民卫生岀版社出版。
430辞中典医大
《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始刊于1981 年。
本书是一部供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应用的工具书。全书选收中医基础理
论、临床、针灸、中药、方剂、人物、文献、推拿、气功等方面的词目约四
万五千条(其中包括单字及附条),分《医史文献分册》、《妇科儿科分
册》、《中医基础分册》、《中药分册》、《内科分册》、《方剂分册》、
《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针灸推拿气功养生分册》八个分册。每一分册
按其内容选录词条,具有检索方便的特点。
本辞典是建国以来编撰的第一部中医大型工具书,其不但词条收录广泛,且
释义简明扼要,材料来源可考,介绍平正公允,故有一定的检索性和实用
性。
本辞典八个分册1988 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全部出齐。
431释词中医
徐元贞等编著,刊于1983 年。
本书收集了中医基础、临床、人物、文献、气功、运气以及与医籍有关的天
文、历法、乐律等方面正词、词组近万条,其中常用而过去同类书词未收载
者3000 余条。本书词条的选择广泛,且注重实用,释文简明扼要,通俗易
懂,不臆测,不武断,引文有据,并能兼收各家见解。
本书内容丰富而比较新颖,中医专业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和西医阅读中医古
典著作、研究中医学术者均可使用。
本书1983 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432物典词医中人
李经纬主编,刊于1988 年。
本词典选收与中医有关的古今历史人物词目共6200 余条(包括少量参见
条)。其中六朝以前约200 条,隋唐五代约400 条,宋金元约600 条,明代约
1800 条,清代约2300 条,近现代约800 条。上自远古传说时代,下迄现代已
故名家,举凡医界中之有名者,莫不采撷收录。人名下均列示小传,详述其
履历籍贯、医术渊源及其世系师承、医学思想及贡献、医学著述及其卷数存
佚等,内容极其丰富,并详略得当,依人物贡献之大小,按级分列,既详备
而又概括。书中对现代医家的记述,除一般性介绍外,尙对其涉及近代中西
医学关系之学术观点、态度等加以简要论述。另外,书中还收录了相当一部
分我国有贡献的少数民族医学人物。
本书内容翔实,人物收取广泛,观点中肯,取材宏富,是颇为新颖而实用的
工具书。
1988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433字典字医中难
李戎编,刊于1986 年。
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历代文献的记载中,义理幽深,文词古奧,深涉研
究之人亦时而感到困惑,初入学堂之门更是难以诵习。本书作者为了帮助读
者解决中医“ 难字” 关,积十年之苦,用心血编纂了这部《难字字典》,为读
中医古书提供了方便条件。
本书的难字以初学中医者为衡量标准;从浩瀚的中医药古籍及中医高校全国
统编教材、全国统编中医函大教材、部分中医学院自编教材中选收中医药常
见难字二千余个,其中包括难认的繁体字、异体字,一字多音、多义、而在
中医药学中又有专业性用义之字,同时还有一些现代难字。书中每一字下,
设形、音、义各项,并出示其出处和引文;有的字末附有“ 注意” 和按语;药
物用字均注明植物的拉丁学名;现代难字除形、音、义之外,个别的尙有外
文原名、化学式等内容。
本书对难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均作了详尽的释义,多义字中有本义、常见
义、中医药用义,其释义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义项的排列亦很严谨,即本
义、派生义、通假义、组词义等,不但反映了文字的源流及其从本义向中医
用义发展的基本情况,而且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同时为中医字典的
编纂和规范奠定了基础。
本书除归纳了一些中医药术语在不同古籍中出现的繁多的同义词,纠正了一
些历史贻误的错讹外,从专业角度讲,字的音义多比一般字典更完备,不少
字义(不算组词义项)甚至比《辞海》等大型字书还完备,特别是书中的
“ 注意” 和“ 按语” 一项,其间蕴藏了不少值得重视的成果。它不但是初学中医
者过文字关的必备工具书,也是深研中医学术的一部较好参考书。
1986 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7 年再版。
434医类法十九、
435洗录冤
宋? 宋慈撰,成书于1247 年。
全书五卷。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宋氏搜集了历代有关法
检的经验,结合自己任司法官吏的体会撰成此书。书中系统地记述了人体解
剖,尸体检查,现场检查,死伤鉴定等内容,并列举了许多自杀、谋杀、各
种毒物的急救、解毒方法。
本书的主要成就有:尸斑的发生与分布;腐败的表现和影响的条件;尸体现
象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棺内分娩的发现;缢死的套绳分类;缢沟的特征
及影响的条件;勒死的特征及与自缢的鉴别;溺死与外物压塞口鼻死的尸体
所见;窒息性玫瑰齿的发现;骨折的生前死后鉴别;各种刃伤的损伤特征;
生前死后及自杀他杀的鉴别;致命伤的确定;各种死亡情况下的现场勘验方
法等。本书系统总结尸体外表检验经验,集宋代以前法医学尸体检验经验之
大成,在法医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1980 年群众出版社有铅印本出版。
436完一入电录容陈录内入日志版愿校者:完以成际时成间期务子负录责与人对昵入称校实任明:
2.1 、2.2 、5 、6 、9 、10 、15 、16 、17 、18 、 2021 年1
小易
19 月
2021 年1
1 、3 、4 、7 、8.1 、11 、12 、13 、14

2021 年1
8.2 小何

组长:有梦人家
1-50 有梦人家 2022.7.4
三、诊法 萱萱 2022.7.4
四、本草 萱萱 2022.7.4
五,方书(83-103 ) 学忠 2022.7.4
六、针灸(105-117 ) 子木 2022.7.4
七、推拿(118-121 ) 子木 2022.7.4
437期成际任称务实负完责日人昵
八、内科1-2 (122-139 ) 有梦人家 2022.7.4
八、内科3-4 (140-161 ) 子木 2022.7.5
九、妇产科(163-175 ) 玫瑰翡翠 2022.7.4
十、儿科(177-201 ) 有梦人家 2022.7.4
十一、外科(203-212 ) 秋收冬藏 2022.7.4
十二、骨伤科(214-220 ) 秋收冬藏 2022.7.4
十三、五官科(222-228 ) 老阳 2022.7.5
十四、外治法(229-231 ) 老阳 2022.7.4
十五、医案(233-244 ) 老阳 2022.7.4
十六、医论医话- 结束(246-297 ) Ramin 2022.7.5
438如问公协于项、介戴子强指目:绍建益金织监化鳌目李电高:人组项材员导教云明顾光张络德联::哲敏:克督何金调:协助织文组、范明竹雯卓
光明中医教材是原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在1985 年成立后,由当时诸多顶尖中
医专家齐心合力编写而成,在中医界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是难得的中医学
习资料,得到李可老中医的强烈推荐。光明中医学院2005 年闭校后,范竹
雯老师是教材主要保管人。
现原版纸质教材只剩下几十套,因保存的时间长,已有部分破损。为避免教
材失传,光明中医网校在范竹雯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光明中医教材电子化
工作。
编写光明中医教材时,各位编者老师为了传承中医,都是义务奉献,未收取
报酬。因此电子化后的教材也是公益性的,向社会免费开放,大家可以广为
传播。我们希望中医学习者能人手一套教材用于学习。
本项目于2019 年8 月开始,到2022 年7 月,录入21 门主要课程,近800 万
字,并完成第一次校对。

439入况情工分录
范竹雯老师及光明中医杂志社提供了光明中医原版教材,以及很多珍贵的历
史资料。
于云老师是85 届学员,优秀的光明中医毕业生,执业中医师,有30 多年的
行医经验,在山东烟台造福一方。在《针灸学》教材的电子化过程中,于老
师指出了88 年版本和94 年版本的区别。根据于老师的建议,最终依据88 年
版本进行了电子化。
张建德、金卓如两位老师也是85 届学员,优秀的光明中医毕业生,执业中医
师。张建德老师执业于北京;金卓如老师执业于江苏。两位老师也对教材的
电子化过程提出了很多优秀建议!
戴金鳌、李文强、高明哲为范竹雯老师弟子。整个教材电子化项目由李文强
提出并主导实施,高明哲、戴金鳌协助组织人员、收集资料等工作。
这里向大家一并表示感谢!
录入课程明细如下:
《05 实用中医文献学》《06 中医药学概论》《07 方剂口诀》 《07 口诀浅
释》《08 中医临证程序与辨证思维方法》 《10 黄帝内经讲解》 《11 伤寒论
讲解》 《12 金匮要略讲解》 《13 温病条辨讲解》 《14 本草备要讲解》
《15 中医内科学》《16 中医外科学》《17 中医骨伤科学》《18 中医眼科
学》《19 中医妇科学》《20 中医儿科学》《21 针灸学》《22 中医喉科学》
《23 名医医案选读》《25 历代医籍选介》《26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方
剂讲解》
以上课程相关编审人员:
440河周东雪王小施、敬何、林夏子凤、、浔以桦、粟书肖朱俨伯小承池莹、魏明刘易德王锋江、对林东作青、小晓陈、、肖刘贾明、岐、、至杰童、工校、、轩木莹、、李、文胜强、、荣罗张金、群前、、李浔海黄燕、、沛精、修风王
史常永、白永波、刘景源、姜典华、樊正伦、蓝静海、高铎、贾维诚、孙光
荣、谢立奎、张崇泉、周锡鹏、路振平、何耀云、詹永康、周振鸿、李聪
甫、刘炳凡、欧阳琦、李玉山、郭仲夫、郑守曾、陈刚、胡显宜、方药中、
刘渡舟、郝万山、成德水、马锺媚、徐国仟、王士相、李今庸、李琳、许家
松、席与民、朱肇和、吴大真、张海岑、江振济、梁运通、王德光、李玉
山、李世华、李素桂、陆吉辰、吴学章、张瑞祥、张金楠、张国太、赵法
新、梁运通、初振才、杨立祥、崔东祥、焦树德、欧阳锜、赵尚华、张洪
恩、施汉章、韦以宗、卢丙辰、吕海江、赵法新、张国泰、张静荣、唐由
之、沙凤桐、 杨匀保、夏名霞、范仁忠、吴毅彪、张杰、梁文珍、徐志
华、李春英、周明君、张亮、陆振平、谢立奎、刘冠军、纪青山、李影、李
杰、南红、黄毅、刘虹、景宽、吴飞、干祖望、李景荣、苏礼、姜晓、郑怀
林、焦振廉、米烈汉、王怡、袁瑞华、米伯让、陈天祥、呼素华、沈钦荣、
周明道、张松耕、詹志良、吴咸中、王希哲、崔乃强、张丽蓉、龚瑾、丁素
先、林文森、王维泽、曹希平、李世增、孔令诩、苏庆英、朱桂茹(以课程
序号为序)
参与录入人员如下:
YXW
大家非常辛苦的做了大量工作,做了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这里,我们代表光明中医前辈以及广大中医从业者、爱好者向以上人员致以
诚挚的谢意,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
录入工作详细信息见:https://www.gmzyjc.com/read/gmjcintro/jindu.html
441入误错正纠录
2022 年6-7 月,网校组织100 多位志愿者对录入的电子版教材进行了第一次
校对,提交了2800 多个校对稿件。校对工作由光明中医小江负责组织。志
愿者“ 天真清凉” 协助做了大量审核工作,特此表示感谢!
电子化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为了让电子版更完善,如果发现有录入错误的
地方请按照链接中的方式反馈给我们,我们会在下个版本发布的时候更正。
https://www.gmzyjc.com/read/gmjcintro/jiucuo.html
442443
献花(0)
+1
(本文系仰望星空qv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