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学新教师培训方案
2024-05-16 | 阅:  转:  |  分享 
  
刘家村小学新教师培训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校新教师培训工作,推进教育创新,全面提升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快速适应新课程改革,根据国家、省、市对新教师培训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教育局、镇教管办的指导意见,根据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先导,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为依据,将学校当作新教师成长的摇篮,将课堂当作新教师发展的舞台。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广大新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努力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新教师队伍。

二、 现状分析

1.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合理,勤政廉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在全校师生员工中有较高的威信。

三、 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是指全校的所有新教师。

四、培训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学习必须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相结合,必须与学校发展与新教师自身需要相结合,做到培训教育教学化,培训教研科研化;坚持理论学习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相结合,真正把教育理论学习落到实处。

2、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原则。学习教育理论,目的就是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有新创造。通过学习,使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行为,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创新能力。

3、坚持教师主体性原则。在校本教育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实际上就是要将新教师从制度和权力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新教师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激发、唤醒沉睡的新教师主体意识,鼓励主体性的成长,才能使培训变为新教师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自觉行为。

五、 目标与内容

(一) 总目标

  1、形成一支具有较大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新教师队伍。

  2、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力、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二)具体目标

 新教师群体政治思想及道德修养好,师德水平高;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 新上岗的教师,以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熟悉教材教法、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为目标。

  2、 新调入学校的教师,以熟悉了解学校、尽快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师群体为目标;

  (三)内容

1.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我们本着“观念先行、行动跟进”的要求,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新理念、新思想。基于我们多年对教育的认识理解,我们确立了“让每个学生拥有主动发展的品质,为每个学生奠定生涯成功的基础”的办学理念,并把实践这一办学理念申报为科研课题加以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紧紧把握住“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教育的基本特征,要求把一切教育行为都落实到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上。为此,每一个教师都要深刻领会这一办学理念的科学特质,积极实践这一教学理念。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学习《新世纪教师素养》、《走进新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教育理论热点面对面》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理论著作。教师要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和反思小结,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特别是通过学习,树立科学的教师观、学生观和学习观。

  2.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公开课教学,可以促使教师深入备课,勤于探索,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促使教师之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意识,进而争取在教学领域中呈现生动活泼的大好局面。二是大力进行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学生的学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 新教师培训具体内容

为了切实推进新课程、新课标理论学习与实践,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开展七个方面的培训。

(1)师德师风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

(2)教育理论培训。其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内容,课程改革背景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策略、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以及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目的在于更新教师观念,吃透课改精神。

(3)课程标准培训。重点学习所教学科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

(4)教材培训,目的是提高教师驾取教材的实际能力。

(5)科学素养的培训。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6)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包括备课上课、说课、批改、辅导评价、命题以及书定普通话等。

(7)信息技术培训。重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相关知识,目的培养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服务教学能力。

四、措施

制定制度和奖励政策,采用学历进修、专题学习、理论研讨、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

(一)提高对新教师培训的认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办有特色结合起来,切实搞好培训工作。

(二)加强新教师培训的组织领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做好相关纪录,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三)师徒结对。

(四)推动"五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研读一本业务杂志;每学期上交一篇教学一得;每天写教学随笔;每学期开放一节教改课。

(五)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例会时间组织新教师培训、研讨。

(六)为每位新教师建立继续教育档案,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和成果。

六、制度规定

1.参加"新教师培训"是每个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新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新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将作为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晋级的必要条件。









2018年11月





























献花(0)
+1
(本文系shouhuyanya...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