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义门陈果石庄贵州友谅总系天彩支下洪顺家谱2024版
2024-05-20 | 阅:  转:  |  分享 
  



(德星堂)
义门陈氏宗谱
(果石庄洪顺公宗谱)





陈氏友谅系宗谱编委会



二零二三年秋月修订
家 训
勤苦俭约
三思而行
自强拼搏
厚德载物

立身以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

天道酬勤
人道酬诚
商道酬信
业道酬精


义门陈友谅系
入黔字派

友思文世朝,
兴先(启)登京国,
政天安应永,
远 发 德 青 祯








第一章 凡例
一. 吾族世系 , 考察 时 间较长, 必然是 走 了一些弯 路,
最 终 查 出 不 同 时 、 辈 的 十 一 个 陈 友 谅 ( 另 有 纪 实
材料) , 在错踪 复 杂的考察 过程中 , 误认 了两 个陈
友 谅 为 我 始 祖 。 第 一 误 认 元 朝 末 期 初 建 汉 帝 陈 友
谅 , ( 原 有 很 多 分 支 谱 也 载” 其 子 孙 乃 元 末 陈 友 谅
之裔” 等) 今考证 不讳。 第二 误认 自称” 火 巷庄” 支
系 ﹣ ﹣ 陈 亶 的 嫡 孙 陈 有 亮 为 我 始 祖 , 并 做 了 初 步
的联谱工 作, 因 世系上下 不接构 , 考证 不讳 , 退 出
联 谱 。 这 两 个 陈 友 谅 均 与 义 门” 果 石 庄” 分 庄 始 祖
陈 恩 洪 关 系 非 也 。 在 求 真 务 实 中 , 有 据 地 查 出 了
真 实 的 血 缘 祖 ﹣ 陈 友 谅 , 他 系 果 石 庄 分 庄 祖 陈 思
洪的二十 一世孙 , 明末 入黔 , 他 是 不同时 、 辈十 一
个陈友谅 之一。
可是, 火 巷庄陈 亶之裔修 谱负责 人, 通过 误导将 我果石
庄陈友谅 的部份 后裔名单 印在陈 亶支系里 , 再乱 血缘, 极 为
错误,予 以否认 。
现在, 重修宗 谱 领导小组 庄严告 戒吾族义 门果石 庄入黔
始祖陈友 谅的后 裔们: 我们应 以 正确的观 点认识 那十个陈 友
谅。 特别 是火巷 庄一支的 陈有亮 后裔们, 我们惟 有同源, 决
不同宗, 有 的脉派 已变成了 “ 亶大友 思文……” 的误认 融合,
要 识 别 性 地 拆 除 过 去 的 误 认 及 现 在 和 今 后 的 强 行 融 合 行 为 ,
不能再乱 我系血 缘,特在 凡例中 说明! 二、根据 《中国 家谱》” 修新谱 毁 旧谱” 的 规定, 本 届重
修宗谱领 导小组 重申: 吾 族要 以 2000 版重修为准 。过去的
一切老谱 ,在文 史和源流 上是盘 根错节, 特别 是 1981 年续
修的《义 门陈氏 谱总传》 和部份 系列资料 均有错 误,一律
宣布作废 ,自行 消毁,禁 止后传 ,如有不 毁可要 贻害子
孙,其后 果不勘 设想。
三、源流 的载法 ,远古时 期至明 末陈友谅 ,均以 垂直
记载,从 一世至 一百零七 世,代 数相迄, 一通百 答。 入黔
以后转载 为世系 记载,凡 参与本 牒重修的 族人, 可查获你
的名和系 ,并知 其你的代 数是多 少。
四、陈友 谅入黔 以后的第 二代, 谅公生八 子,2000 版
谱,只有 思周、 思源两房 载谱, 除思先、 思玉演 变为自立
族谱以外 ,其余 失考。 其 中第三 世以后, 不少外 迁户下落
不明,本 届重修 ,财力有 限,无 法联谊。
五、关于 代序之 称,姓氏 前的血 缘祖四十 二代, 均称
为血缘祖 ,封国 定姓后, 上自陈 胡公(满 ) , 下至 入黔的陈
友谅,共 一百零 七世,均 称为某 代始祖, 友谅以 后,仍统
称某代始 祖。
六、代序 的载法 ,从远古 到明末 ,均按一 二三四
五……等 编码给 垂直的每 一祖先 ,入黔以 后的代 序编码,
每码数包 括很多 同辈人数 ,流水 式的名单 ,编在 名字前
面,吊线 式的名 单统一编 在名单 的右边处 。
七、按代 序可解 决称谓, 代序就 是从陈陈 胡公推 起下
来的,它 是一把 尺子,如 二者族 人如何称 谓?就 可从他们的支系中 查找, 就知道高 与低的 关系了。
八、凡进 入 2000 版修谱的 历代族 人,已转 入《中 华陈
氏大族谱 》行列 之内,与 海内外 陈氏后裔 得到最 高荣誉的
享受,欢 迎购置 《中华陈 氏大族 谱》 。
九、本届 重修, 为了陈氏 子孙懂 得一些历 史的发 展,
要树立道 德风尚 走正路, 本牒载 有各种起 源、陈 氏各时期
的兴衰、 陈氏宗 族文化、 陈氏历 代名人等 的丰富 内容。
十、凡本 族未进 入收族归 宗的族 人,希望 逐步查 访归
宗,不得 另立山 头,不要 再有其 紊。
十一、凡 归宗之 族人,需 要在本 谱牒内查 找你的 源
流,请注 意看结 构,看附 、续页 ,名单脚 下划有" O "圈的
符号,此 人表示 无后。
十二、关 于收族 归宗统一 脉派管 理,入黔 以后, 族大
支繁,据 不完全 的统计, 有各种 脉派二十 多种, 成为亲疏
无别,造 成不团 结的因素 ,为此 ,自总 派 107 世的陈友
谅,他下 传十九 世,经协 议仍从 友谅起, 统一征 用脉派二
十字即:" 友思 文 世朝 ,兴 启登京 国 , 正天 安应永 , 远发得
祯。" 用" 祯" 字收 族," 祯" 字 等于 总派的 127 世,128 世以
后,一律 使用统 一派脉派 。 ( 详见 本牒《统 一脉派 管理》和
《脉派演 变与统 一》之规 定。)
十三、本 谱牒 于 2024 年发行,交 付给族人 使用, 凡
2024 年出生见面 的幼孩, 如达到" 祯" 字派 的均可 享 受统一
脉派取名 ,表示 收族归宗 了,没 有达到十 九代的 ,请按你
的原脉派 续取名 。 十四、" 祯" 字派 以前取了 名的先 辈及族人 ,不再 变动,
只能与统 一脉 派 对号入座, 原则 上 要知道总 代序是 多少?
十五、本 谱牒划 分文史、 世系、 陈氏宗族 文化三 大类,
合订一册, 有栏 目 一百多个, 内容 丰 富, 是作 者贡献 的 毕生精
力, 掌书 者应着 妥 善保存, 相传后 嗣, 可作必读, 应宣 传 族人, 奉
献族人, 但有抄 誊 的族人, 决不能 断 章取意。 否则就 导致失
传。
公元二 000 年秋 月重修
公元二 0 二三年 秋月 再修

第二章 字派堂号
第 一节 堂号
陈氏堂号 有许多, 如太丘堂、 颍川堂、 义门堂、 世 馨堂、 世 德堂、
三元堂、 修 身堂、 厚福堂、 青 木堂等 。 堂号表明 某一族 支源于何
地,

属于哪个 始祖的 后 裔。

颍川堂源 于河南 颍 川, 尊 陈实为 始祖 。 这是 全国陈 氏中 最大的一
个族支。

太丘堂因 为陈实 做 过太丘长 而得名 。 广 东陈氏祠 堂多书“ 太 丘堂” ,
因 为 历 史上 有太 丘书 院 , 所以“太丘堂” 之 名包 含 有尊 师 崇文 的 意
义。

太丘书院 始为陈 实 任太丘长 时的讲 学 处, 公元 1568 年知 县左思明 在
太丘驿故 址建院 。

至于德星 堂则有 个 传说, 话说实公 德 高望重 , 其六个 儿 子, 均 属
贤者。 有一次 公带 儿子陈纪 、 陈 谌, 孙 子陈群和 号称八 龙 之一的荀 淑
父子宴游 许昌 ( 颍川 郡 ) 德 星亭 , 此时 , 朝廷太史 官观察 天 象, 发 现许
昌上空星 辰聚集 , 便 奏东汉桓 帝说 “ 德 星聚会许 昌, 五 百里 内有贤人 ,速即派人 查看 ” 。 查看结果 是陈实 祖 孙聚会所 致。 于是 , 钦赐 “德星
聚会 ” 。 据 此 , 陈 氏 后 裔 把 自 己 的 堂 号 称 为 “ 德星堂”( 或 “ 聚星
堂 ”) 。

由此可见 ,颖川 堂 、太丘堂 、德星 堂 实际是同 一派脉 。

同堂号相 关的还 有 所谓郡望 。 郡 是古 代行政区 域名称 , 郡望是指
古代设郡 以来, 其郡 中某些有 名望的 氏 族。 陈氏 的名门 望族 有颍川郡 、
广陵郡、 河南郡 、 下邳郡、 东海郡 、 汝南郡等 。
但大多数 后裔用 “ 义门堂 ” 作堂号 , 所以义门 堂就成 了 义门支派
大多数的 惯用堂 号 。
1 9 9 3 年, 义 门后裔 陈立夫先 生听说 义 门要建宗 祠, 非 常 高兴, 从
美国寄来 亲笔题 赠 的 “ 义门 堂 ”三 字。 他殷切期 望义门 陈 氏后代能 以
“ 义门堂 ” 三字 为 标志,统 一堂号 。 共兴祖业 弘扬义 门 精神。
用 “义 门堂 ” 作为 天 下义门陈 统一堂 号, 既能表达 和传承 义 门 “忠 、
义 、孝、 悌”的传统 ,又能 体现义门家 族自古 至今的深厚 文化底 蕴。
彰显义门 陈文化 的 灼灼光华
本支系原 为颖川 郡 ,现统一 使用“德星 堂” 。
第 二节 字派

简谈字派

家谱是一个氏族历史发展过程的记录。 字派是记载家族传代继世
的主要方式。字派不仅表述了宗族的人名,还区别了宗族的辈份,通
过字派人名, 能知此人归属何宗、 何支、 何辈等信息, 通过字派记名,
上知历代先祖之宗辉,下明子孙后代之繁衍,区别尊卑长幼,识别血
缘近远,有助于尊祖孝亲、尊老爱幼、睦邻乡里、和睦宗族,建设文
明氏族。
一个氏族应归属一统, 其字派的建立是为了族序井然, 有条不紊。
如果大小宗族、支族、房系自立字派,势必纷繁杂乱,分裂宗族,有损团结友爱,时久乱宗,有害无益,因而,字派的统一是十分必要,
十分重要的。字派统一后,各支族宗亲应做到人人知晓自己所属何宗
何字派,从而起到“见面得知称呼,举祭能知大小”之目的。
1 、 义门陈统一字辈

鸿兴世绪 敬迪前光
传家孝义 华国文章
诗书启秀 英俊联芳
善有余庆 和则致祥
欣逢泰宇 景运绵长
政先仁惠 科尚贤良
惟兹后裔 锡福咸康
允循训典 定保荣昌
……咸丰十年(公元 1860 年)庚申季夏月 , 洪公二
十八世孙(清翰林院编修)陈光亨敬撰。此字派以分庄祖
思洪公第三十世为断,各支系有未及三十世者,自三十一
世启用新派“鸿”字派。有过三十世者,自 33 世启用新派
“鸿”字派。派行协一则世序分明,世序分明则情谊融洽,
此敬宗收族之大端也。
2 、 义门陈 统 一 字 辈对 照 表

“中华义门陈”全国统修公议统一字派的使用:以陈氏得姓祖胡
满公为一世, 则九十二世开始启用, 如以义门陈分庄祖为第一世则第九世开始启用,即:满公第九十二世为“知”字辈,义门分庄
祖第九世为“知”字辈,以此类推







义门陈 统 一 字 辈对 照 表 如下:


3 、 本支系原用字辈

(1).入黔字派
友思文世朝,兴先(启)登京国, 政天安应永,远 发 德 青 祯

(2).后续字派(在入黔字派上拓展为五十字)
陈友思文世,朝廷兴先登,
国政天安应,永远发德清
荣华进富贵,忠孝振乾坤,
光祥春义秀,治维久长勋
家继复源本,百代佑鸿钧
(3) .收族字派 (以入黔字派第二十代“祯”字收族, 二十一代起用“首”)
友思文世朝,兴启登京国,
政天安应永,远发得青祯
首孝惟虞舜,获姓妫满姓,
旺树仁义榜,谅筑建业恩
龙飞焕九重,凤舞耀月辉,
贤能邦可定,纲纪照泽庭
禄位贵及地,福寿运长庚,
俊杰驰环宇,英豪布乾坤
江河汇大海,渊学进翰林,
丰厚达道泰,才广益群伦
松卒芝兰茂,礼乐续嗣裔,
螽斯延绵盛,光祖继先勋 4 、义门陈 统 一 字辈 与 本 支 系 字 辈对 照 表
满公世次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分庄世次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统一字派 知 守 道 理 宗 希 振 邦 公
本支字派

满公世次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分庄世次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统一字派 汝 其 立 才 思 永 扬 彦 承
本支字派 友 思 文

满公世次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分庄世次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统一字派 忠 信 延 继 族 纲 鸿 新 世
本支字派 世 朝 兴 先 登 京 国 正 天

满公世次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分庄世次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统一字派 绪 敬 迪 前 光 传 家 孝 义
本支字派 安 应 永 远 发 德 青 祯 (荣) 华


满公世次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分庄世次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统一字派 华 国 文 章 诗 书 启 秀 英
本支字派 进 富 贵 忠 孝 振 乾 坤 光

满公世次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分庄世次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统一字派 俊 联 芳 善 有 余 庆 和 则
本支字派 祥 春 义 秀 治 维 久 长 勋

满公世次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分庄世次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统一字派 致 祥 欣 逢 泰 宇 景 运 绵
本支字派 家 继 复 源 本 百 代 佑 鸿

满公世次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分庄世次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统一字派 长 政 先 仁 惠 科 尚 贤 良
本支字派 钧



满公世次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分庄世次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统一字派 惟 兹 后 裔 锡 福 咸 康 允
本支字派

满公世次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分庄世次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统一字派 循 训 典 定 保 荣 昌
本支字派

说明:咸 丰十年 (公元 1860 年)庚申季 夏月 , 洪公二十 八
世孙 (清 翰林院 编修) 陈 光亨敬 撰。 此字 派以分 庄祖思洪 公
第三十世 为断, 各支系有 未及三 十世者, 自三十 一世启用 新
派“ 鸿” 字 派。 有 过三十世 者, 自 33 世启用新 派“ 鸿” 字派。 派
行协一则 世序分 明, 世序 分明则 情谊融洽 , 此敬 宗收族之 大
端也。友 谅系以 33 世启用新派“ 鸿” ,但 族人一 直 用“ 入黔 字
派” , 所以 , 在入 黔 字派还未 用完时 , 宗亲可在 两者之 中选用。
入黔字派 用完后 进入 127 世时, 统一用新 派“ 义” ,则世序 分






5. 各房字派演变 与统 一查对表
第三章 谱序
第 一节 本届 谱序
义 门 陈 果 石 庄 友谅 公 族 谱 开 篇 序

自古以来 ,中华 民族就有 “家国 一体”的 观念, 家族
是构成国 家的基 本单位, 家族的 兴衰与国 家的兴 衰息息相
关。在中 华民族 的长河中 ,有许 多家族因 为其显 赫的地
位、严谨 的家风 和丰富的 文化底 蕴而被后 人传颂 。义门陈
氏便是其 中之一 。

义门陈氏 ,源远 流长,起 源于春 秋时期的 陈国。 据
《史记》 记载, 陈国是周 武王灭 商后建立 的一个 诸侯国,
位于今河 南省淮 阳地区。 陈国的 开国君主 陈胡公 , 他因功
被封为陈 侯,建 立了陈国 。陈国 历经数代 ,已经 是一个拥
有百万之 众的强 大国家。 然而, 陈国灭亡 后,陈 氏子孙四
散各地, 形成了 许多分支 。其中 ,以河南 新乡地 区的一支
陈氏最为 显赫, 他们世代 相传, 成为了今 天的义 门陈氏。

义门陈氏 家族历 史悠久, 家风严 谨。自始 祖陈胡 公以
来,陈氏 子孙世 代遵循“ 忠孝节 义”的家 训,强 调家族和
睦相处, 互相扶 持。在家 族内部 ,实行严 格的家 法制度,
对违反家 法的人 予以严惩 。在家 族外部, 陈氏子 孙积极参与社会活 动,为 国家效力 ,为民 族繁荣作 出了贡 献。因
此,陈氏 家族在 当地享有 极高的 声誉。

义门陈氏 家族文 化底蕴丰 富。世 代传承家 学,重 视教
育,使得 家族中 涌现出了 许多杰 出的人才 。从文 学、艺
术、科学 到政治 、经济、 军事等 领域,都 有陈氏 家族的身
影。这些 杰出人 才的涌现 ,不仅 为家族赢 得了荣 誉,也为
中华民族 的发展 做出了贡 献。

如今,随 着时代 的发展, 家族观 念逐渐淡 化,家 族传
承面临着 巨大的 挑战。然 而,义 门陈氏家 族依然 坚守着家
族的传统 ,努力 维系着家 族的团 结。我们 相信, 只有家族
和睦相处 ,才能 使家族更 加强大 ;只有家 族团结 一致,才
能使家族 永续发 展。

在此,我 们编写 了这部义 门陈果 石庄友谅 公族谱 ,旨
在传承家 族的历 史和文化 ,弘扬 家族的精 神。希 望通过这
部族谱, 让更多 的人了解 义门陈 氏家族的 辉煌历 史和优良
家风;希 望通过 这部族谱 ,激发 更多年轻 人对家 族文化的
热爱和尊 重;希 望通过这 部族谱 ,让我们 共同努 力,为 家
族的繁荣 发展作 出贡献。 (陈军 敬撰)


义 门 陈 果 石 庄 友谅 公 族 谱 世 源 序
考列国传记,有其源流,始知陈氏受姓于胡公满。
满 生 申 公 犀 , 犀 生 孝 公 实 , 实 生 慎 公 圉 戎 , 圉 戎 生 幽 公 宁 ,
宁 生 厘 公 孝 , 孝 生 武 公 灵 , 灵 生 夷 公 说 , 说 生 平 公 烫 , 燮
生 文 公 圉 , 圉 生 桓 公 鲍 , 絶 生 宣 公 杵 臼 , 杵 臼 生 穆 公 款 ,
款 生 共 公 朔 , 朔 生 冀 公 平 国 , 平 国 生 成 公 午 , 午 生 哀 公 弱 ,
弱 生 太 子 悼 , 悼 生 惠 公 吴 , 吴 生 怀 公 柳 , 柳 生 愍 公 超 ( 又
名 越 ) , 超 生 街 衍 , 衍 生 琏 , 琏 生 履 辉 , 履 辉 生 周 昌 , 周 昌
生 裔 余 , 裔 余 生 仲 丕 , 仲 丕 生 从 善 , 从 善 生 德 绍 , 德 绍 生
述 , 述 生 平 〔 汉 高 封 曲 逆 侯 〕 平 生 原 仁 , 原 仁 生 子 远 , 子
远 生 澄 , 澄 生 与 京 〔 汉 为 尚 书 郎 〕 与 京 生 考 , 考 生 汤 〔 封
关 内 侯 〕 汤 生 冯 〔 封 破 胡 侯 〕 , 冯 生 晟 , 晟 生 会 可 , 会 可 生
珍 〔 官 司 隶 校 尉 〕 珍 生 嗣 , 嗣 生 翔 〔 为 御 史 中 丞 劾 梁 冀 有
声 〕 翔 生 大 邱 长 实 , 实 生 鸿 胪 卿 纪 , 纪 生 魏 尚 书 仆 射 群 ,
群 生 司 空 泰 , 泰 生 晋 太 尉 准 , 准 生 匡 , 匡 生 长 城 令 逵 , 逵
生 丞 相 掾 康 , 康 生 盱 眙 太 守 英 , 英 生 尚 书 郎 公 弼 , 公 弼 生
步 兵 校 尉 鼎 , 鼎 生 安 , 安 生 高 〔 俱 官 散 骑 常 侍 〕 高 生 淮 安
令 允 〔 一 作 泳 〕 允 生 安 成 , 猛 生 梁 太 常 乡 道 臣 〔 臣 一 作 巨 〕 ,
道 臣 生 文 赞 , 文 赞 生 道 谭 , 道 谭 生 顼 〔 文 赞 至 顼 倶 详 陈 史 〕
顼 生 宜 都 王 叔 明 , 叔 明 生 会 稽 司 马 志 高 , 志 高 生 参 军 才 ,
才 生 藴 圭 , 藴 圭 生 唐 进 士 右 补 阙 兼 , 兼 生 进 士 秘 书 少 监 京 ,
京 生 高 安 丞 灌 , 灌 生 淮 临 令 瓖 , 瓖 生 伯 宣 , 乃 吾 义 门 始 祖也。
伯 宣 生 檀 , 檀 生 旺 , 旺 生 机 , 机 生 感 , 感 生 蓝 , 蓝 生 青 ,
青 生 仲 , 仲 生 崇 , 崇 生 枋 , 枋 生 锡 , 锡 生 恭 , 恭 生 宗 臣 ,
宗臣生及,及生思洪,乃吾义门果石庄代庄祖也。
下 为 思 洪 生 实 , 实 生 满 , 满 生 仁 吉 , 仁 吉 生 士 通 , 士 通 生
世 琦 , 世 琦 生 宗 显 , 宗 显 生 邦 治 , 邦 治 生 忠 彦 , 忠 彦 生 德
昭 , 德 昭 生 朝 威 , 朝 威 生 日 华 , 日 华 生 叔 祥 , 叔 祥 生 任 远 ,
任 远 生 子 宜 , 子 宜 生 绍 祖 , 绍 祖 生 云 翔 ( 云翔 1384 年 由 湖 北 上
保 迁江西) , 云 翔 生 茂 叔 , 茂 叔 生 仕 先 , 仕 先 生 献 胜 , 献 胜 生
伯 倍 ,伯 倍 生 友 言 ,友 训 ,友 谅 ,友 谒 ,友 话 。 友 谅 乃 吾
入黔祖也。
友谅生于明朝嘉靖乙已(1545)年,居泰和大桥头永乐
村陈家湾,系义门果石庄始祖陈思洪之二十二世孙,上自陈
胡公为 107 世孙,陈友谅与四弟陈友谒于明末万历十年(壬
午 1582)一同响应朝庭奉旨移民,从泰和县大桥乡永乐村陈
家湾迁徙贵州黑洋大箐牧垦定居,住贵筑谷池里五甲,在贵
州传播汉民族文化,改变贵州新天地,
陈友谅在江西娶张氏:生三子,长思周、次思义、三思
源,入黔后生五子,即思才、思龙、思凤、思先、思玉,
共生八子。思周后裔繁衍于清镇、大方、毕节等地,思义
迁云南昆明,思源迁四川乐山府(部分后人复迁贵州) ,思
先后裔居大方,清镇等地、思玉后裔改柯姓分散于贵州各地。陈友谅、张氏殁葬贵筑县谷池里五甲,小地名羊子窝
犀牛望月形。此乃我系之真实慨况也。仅以此为序。
(陈军敬 撰)

义 门 陈 果 石 庄 友谅 公 族 谱 编 修 序
陈氏族谱 作为记 录家族世 系和成 员的重要 文献资 料, 对
于传承家 族文化 、 弘扬 家族精 神 和维系族 群联系 具有极其 重
要的意义 。 本文 旨在对果 石庄陈 友谅族谱 进行修 订, 以更 加
专业和精 准的方 式记录陈 氏家族 的世袭延 续。 修 订内容主 要
包括失联 宗亲和 未上谱宗 亲信息 的补充 , 并且 增 加相关文 字
说 明 以 彰 显 其 在 家 族 历 史 、 文 化 和 传 统 等 方 面 的 重 要 影 响 。

编修过程 中, 始 终秉持真 实性原 则, 努力 确保谱 中所载
姓名、 世系、 生 平等信息 的真实 可靠。 同时, 通 过广泛与 宗
亲的联系 , 取得 各地宗亲 的家谱 档案和资 料, 以 获取更加 详
实的族人 信息。 保持与前 一届谱 内容的连 贯性, 按照世系 顺
序进行编 排, 以 确保宗亲 们能够 清晰地了 解自己 的家族世 系。

主要修订 内容包 括补充失 联宗亲 的信息 , 包括 已 故成员
及其后裔 , 以及 与家族断 绝联系 的宗亲。 通过广 泛的调查 和
搜集, 力 求查明 其后裔的 姓名、 世系和家 庭背景 , 以保证 谱
中的完整 性和准 确性。 此外 , 根据 前一届谱 及其他 可靠资料 ,
补充一些 未纳入 谱中的宗 亲信息 , 以确 保谱中 的 全面性和 完整性。 在部分 重 要的世系 和家族 成员之间 增加适 当的文字 说
明, 介绍 其在家 族历史、 文化 、 传统等方 面的重 要贡献和 突
出事迹, 以促进 家族成员 之间的 交流和学 习。

经过宗亲的努力,果石庄陈友谅族谱的修订已经完成。
这 份 修 订 版 的 族 谱 将 更 加 清 晰 地 展 现 果 石 庄 陈 氏 家 族 世 系
的 延 续 和 变 迁 , 记 录 更 多 宗 亲 的 信 息 , 弥 补 了 以 往 的 不 足 。
借助修订 版的族 谱, 宗 亲们能 够 更好地了 解和传 承果石庄 陈
氏家族的 优秀传 统,促进 宗族团 结,共同 发展。

未来, 我们将 继 续深入挖 掘果石 庄陈氏家 族的宗 亲资源 ,
不 断 完 善 陈 氏 族 谱 , 为 后 代 子 孙 留 下 宝 贵 的 家 族 历 史 遗 产 ,
为陈氏家 族的繁 荣发展作 出更大 的贡献。

衷心感谢 所有参 与修订工 作的宗 亲们。 感谢你 们 的辛勤
劳动和付 出, 为 果石庄陈 氏家族 的传承和 发展做 出了宝贵 的
贡献。 让 我们携 手努力, 继承和 弘扬陈氏 家族的 优秀传统 和
家族精神 ,为构 建和谐家 庭和和 睦社会贡 献自己 的力量。

愿 果 石 庄 陈 友 谅 族 谱 成 为 陈 氏 家 族 凝 聚 力 和 自 豪 感 的
象征,为 后代子 孙留下永 恒的记 忆 。
(陈军敬 撰)
第 二节 历届 谱序
义门陈氏谱系图序
叙曰:易云,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以定方隅,
耸岳奇峰,以昆仑之为祖碧润清溪,以流水之为宗,此王者,人之大
要也。
盖陈氏之先, 出于舜之后, 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满于陈, 子孙散适他国,
其后子孙以陈氏及陈敬仲事齐侯,其余才德至显位者,世不乏人,英
豪繁衍,自汉太邱陈实子纪谌皆有显名,纪生魏司空群,字文长,子
泰为并州、冀州刺史,加奋威武将军。三国志备载之。群孙准生匡、
匡生逵,(《陈书》载实玄孙淮)晋永嘉中元帝南迁,为臣相椽,历太
子洗马,出为长城令,悦其山水,遂宗焉。谓其亲曰:此地山川秀丽,
当有王者兴, 二百年后我之子孙必钟斯运。 逵生康, 康生盱眙太守英,
英生尚书郎公弼,公弼生步兵校尉鼎,鼎生散骑常侍安,安生高,高
生怀安令泳,泳生长安守猛,猛生太常卿道臣,道臣生文赞,梁赠侍
中郎,文赞生始兴昭烈王谈先,(陈高祖武皇帝霸先之兄)谈先生顼,
太建元年春正月甲午即皇帝位,号孝宣帝,字绍世,小字师利生四十
二子,长后主叔宝(其六子)宜都王叔明之后五世孙兼,唐明皇开元十
二年(有的则是唐高宗上元)举进士及第,官赠秘书少监,生京,官至
给事中,无子,以从子褒为嗣,官至盐官令,生灌,为高安县丞,其
孙避难于泉州仙游县, 生伯宣。 伯宣与马总为友, 因游庐山结茅晦迹,
名闻朝野再征不起, 注史记传于世。 其孙旺, 遂占迹于德安县太平乡,旺生机,机生感,感生兰,兰生青,青生六子曰伉、曰侍、曰仲、曰
俛、曰伟、曰伸,六而十九,伉有五子,侍无子,仲三子,俛三子、
伟五子、伸三子,伉五子生十五子,仲三子生七子,俛三子生六子,
伟五子生五子,伸三子生三子,凡三十六,自是家益昌,族益盛矣。
仲子崇以治家兴道为人之本,乃撰法三十三条垂示将来,子孙代传孝
悌,业继典坟,令设之以局务,垂之以规程,推功任能,惩恶劝善,
不令均等,务要和同,庶令子孙无间言,大小知教,内外如一。于是
崇任江州长史,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家法之行,始于
唐大顺元年庚戌也。至衮为江州司户参军,试太常侍奉礼郎,伪李唐
篡吴夺齐替号称制,旌表孝悌,标揭门闾,于是陈氏积世“义门”,义
门之立,始于南唐李昪昇元元年。昪死璟立,璟故煜立,又免其沿征
科役,开宝末,江南平,江州右补阙张齐贤行江州事,移牒存抚及咸
平又奏除两税征免外,并免沿征杂配徭役。太平兴国七年,右补阙直
史官张齐贤为江州转运使奏言,陈氏积世义门,全家孝行,在李煜时
尚蒙蠲放,归圣朝后岂合征收?宜免本户沿征杂配,庶彰大化,诏可。
淳化初,殿臣康戬理江州事,又奏,陈氏一宗,骨肉千口,近年乏食,
饥贫难济,请每年贷米二千石以赡之,俟丰年还官,太宗允之。至道
中,太宗遣内侍裴愈赏御书散江表,三吴名山寺观,德义之家皆赐一
本,陈氏所得三十三卷,就造御书楼阁藏之于上,又赐十二字、知、
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子孙立名后,愈复
上陈氏家法二篇,太宗见其家范,叹曰,天下有此人家,真良家也!敕
愈送史馆缮写,赐王公各一本,使知孝义之风焉。愈又遂言,陈氏租米岁二千余斛,距江州二百里,舟车不通,常费二千余斛脚,就德安
县仓以充军马驿料,则天恩加厚,义门知感矣,太宗许之,自是陈氏
省费,县官使之。始者,陈氏家丁三百口而义门立,开宝之末计七百
四十口咸平三年增至一千四百七十八口。然则,青,显祖也,伉,二
世长也,崇,三世长也,让,四世长也,衮,五世长也,昉,六世长
也,鸿,七世长也,逵,八世长也,今旭十二世长也。春秋传曰,五
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自旺至青五世矣,至衮八世
矣,让、衮、昉皆兄弟共为一世,衮立义门,昉主家三十五年最盛,
鸿以下又昆弟也,若崇为长史,勋为蒲圻令,玫为德安令,礼为吉王
府司马,衮为司户参军,昉试奉礼郎,恭为洪州掌书记,密知舞阳县
令,赏为渭州军士推官,皆衣冠之荣者也。若珪、俦为节度押衙玞为
节度总管,让为衙,前兵马使,缪、渥、蔼为节度总管,郜为威义都
军头,辉为讨击副使,谦为馆驿使,凉为教练使,皆文武官职之崇者
也。若晋为三史,用为三礼,昭昱、琛、卓为三傅,逊、俨、度、渐、
绩、绣、永、陬、延年并举进士第,乔、省、象、诰、策、碧、岳、
位、谂、延芝并作词人,皆文学之英材者也。泽、时、贻、润、锡、
衍、俊、荣、文士皆登进士之荣,衣冠珂佩之美,续派。
彦成、思成、承成、知成、守成、宗成、希成、公成、汝成、才成、
延成、继成、继铭、延辖、延大、知先、守先、宗先、希先、公先、
汝先、才先、思先、彦先、承先、延先、继先、知迁、守迁、宗迁、
希迁、公迁、汝迁、才迁、思迁、彦迁、承迁、继迁、知仁、守仁、
宗仁、希仁、公仁、汝仁、才仁、思仁、彦仁、承仁、延仁、继仁、知悦、守悦、宗悦、希悦、公悦、汝悦、才悦、思悦、彦悦、承悦、
延悦、继悦、知琉、守琉、宗琉、希琉、公琉、汝琉、才琉、思琉、
彦琉、承琉、延琉、继琉、知大、守大、宗大、希大、公大、汝大、
才大、思大、彦大、承大、延大、继大、知通、守通、宗通、希通、
公通、汝通、才通、思通、彦通、承通、继通、知升、守升、希升、
公升、汝升、才升、思升、彦升、承升、延升、继升,以上嗣孙皆昆
弟也,具以代传孝悌,业继典坟,遵五教,睦九族,斯五世而昌,八
世而大,非独田完之在齐,实乃陈氏之在今世也。天地一气也,万民
一性也,政教一体也,若清若浊者,为善为恶者,好仁好义者,固有
不同,余观陈氏之宗,清而纯,善而和,义而正,才者不矜,扶者不
炫,清纯者也;富则不骄,贫则不怨,善而和者也;有勇不犯,有刚不
折,义正者也。吾以仕民之间未有若陈氏宗者,其谓敦尧舜之道,循
汤武之法,受文王之化,承召公之诗欤。传曰:“一家仁,一国兴仁”,
此之谓也。始从唐室迨至圣朝,连旌表之门闾,复蠲除之科役,而贷
其粮,而高其门,而崇其义,若屡朝之恩赐,名公之歌颂,具载谱牒,
昭昭可见,岂虚语哉?是以聚族三千余口,积世同居五百余年。
乾坤布毓,里闾生辉,若其天无灾害,时无疫疠,岁有丰穰之利,政
有富岁之教, 乃为寿考之为福亦将千亿之, 是保圣宋万年, 绵绵陈氏,
余忝旌门。得诣义门陈氏世家,观览世谱,阅家法,询事实,藉口属,
知其状,数语纂辑谱系。远祖义碑,备载其中,通前续后,合符一统、
宗图补遗前序后,使他日陈氏子孙阅此谱系,必知前哲之荣,亦重源
流之谱,垂示将来,不失次序,致之有则,则上祖之志不泯,其可量乎!是以为序。
分庄谱序
余知柏,字秀清,行九十四,挟策应试,未易一售,每潜心东佳书院,
阅周礼,玩羲文,一字必求其解,自日而月,月而岁,心有独注,想
破一生。 至云纷华靡鹿, 指为过眼飞霞, 恐引吾心荡, 吾日静对圣贤,
勿聆勿视。兹幸抉第矣。窃拟已身,不如意事,十常有八九,即吾家
蒙旨分析,以数百载义聚,而一旦父子分门,兄弟析烟。岂所原见之
哉!然不欲分者祖之教, 不得不分者上之令。 而祖宗之难辛, 卒莫能忘,
义聚之情爱,卒不能萃。余博极群书,见谓天下有爱一人,而千万人
悦者, 尽教是也;有谈一事而千万事该者, 语孝是也。 夫人莫切于亲矣,
而亲别於服,服齐衰于缌麻,斩衰於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
情尽则秦越人矣。以一体之切,新而乃秦越人焉,呜呼可。盖人负血
气而生,即以天地为一大父母,而实有亲疏厚薄之殊,於此而识一脉之
根源,正天机触而良心发矣。即思兄弟行与叔父辈,有祖辈,又高祖
辈,太祖、始祖、远祖、鼻祖,直悟所出自一人而后安,夫以公祖之
一人,盈育为亿兆之众人,而众人实由於祖先之一人也,知此,则不
胜其爱戴,不胜其关切。如衣冠相遇则揖让,如肩荷相遇则负载,急
患难相闻则忧思切,吉祥相报则喜庆深,非伪也,亦非勉也,真诚勃
发,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也。余也穷日彻宵,匍匐诗书之林,即国史不
遑一读也, 何暇究心家谱哉。 余家累世, 以义相尚, 而分恐失於义也,
惟谱所以联乎义也,故谱学编,此心时时跳动,幸义门事实,炳炳如矣,不难措手,故谋於众而亦决。独兑碑亭,窥石刻,略无暇日,考
世系有远宗之记存焉,寻根究有义门之记存焉,义居之实事则观取勘
之矣,先世之厝葬,则取诸墓之铭,再观书院记,其备载盈目,名宦
诗其永歌协耳。且分庄也,各定州郡义产之制也,各有境壤,遏莫非实
据也。俗又言曰,谱之修若为难,能知一门,吾以为有据,则为可能
知一门也。今远宗未暇计及,凡我义门一支,由唐以迄宋,首尾事不
惮录之。校刊一帙,以授诸庄,敢云至要之见解,不为有漏之心,思
后吾生者, 毋妄谓崇不急之务, 察此为家藏之书,岁会月会, 醒觉子孙,
令识渊源之美,述家谱之义,以作千秋耳目可也。
陈知柏於义门永清馆谱序宋嘉祐八年癸卯(公元 1063 年)
虎谷谱序
前无所作,后无所传,传绝则泽斩,泽斩则孝敬、慈爱泯灭。君子欲
衍世泽于后代,原爱敬于先人,所以重谱牒也。吾宗自江州而永兴,
由嘉祐而今日,义声不绝,以有谱存耳。我生不辰,适丁板荡;至壬辰
年红巾猖乱,天下靡非。自江州李总管之死,民漫无主;张文忠、胡绍
远蜂起相图,生灵涂炭,贫富多填沟壑。乙未而有龙麻线之惨,鸡犬
无遗,燕巢林木。丙申,吴朝贵继起,酷暴尤甚,虽迁避无地,死生
难知,而谱不可弃,乃藏之虎谷石洞。岁庚子,陈友谅据九江乃歼朝
贵,戊申,我圣朝定鼎金陵,吾属幸存,暇视藏谱,得免朽烂,此神
明呵护之灵, 祖宗延绪之庆也。 舍完产覆, 吾同辈存者无几, 因会思,
霖宗属而修之。匪值得继先声,实欲遗之后世耳! 洪武十八年(1385)岁次乙丑秋九月果石十四世孙 任远撰


第四章 世系源流
陈 姓起 源
自古言道,有人 则有祖, 有 祖则 有族, 有族 则有 谱。 以
达序昭穆 , 敬祖 宗, 明世 序, 辩 宗派, 分 亲疏,别尊卑,详
生卒, 知嫁娶 。 思 功穆德 , 常生 孝 义, 慎 终追远 , 光 前裕后,
根源自明 。
陈姓 是大舜 之后 , 得姓始 祖为陈 胡公满。 尧帝选 贤, 看
中了舜, 乃将两 个女儿娥 黄、 女 英嫁给舜 为妻。 舜与妻由 原
籍冀州迁 居山西 永济妫 (gui ) 水 旁, 其子 孙即以 地 名为姓, 称
妫氏。 舜的 十七 世孙遏(e ) 父 (又 称阏 yan 父) 投 奔周武王 ,
担 任 陶 正 之 官 , 因 技 术 精 湛 , 深 受 重 用 。 武 王 追 思 先 圣 王 ,
慕舜的德 望。 得 知遏父 (阏 父) 是舜帝的 后代,便把元女 太
姬 嫁 给 遏 父 的 儿 子 妫 满 为 妻 , 封 满 于 宛 丘 ( 今 天 河 南 淮 阳 )
建立陈国 , 以奉 舜祀。 其 子孙遂 以国为姓 , 此乃 陈氏得姓 的
根源。
妫满 死后, 谥号 陈胡公, 葬在河 南淮阳。 今该县 柳湖旁
有陈胡公 满墓, 因 被护城河 水侵蚀, 以铁固护, 俗称 “ 铁墓” 。
陈国 早期是 中原 大国, 陈 国传至 泯公 (明 越) 亡 国, 于公元前 478 年被 楚国所灭, 共历 20 世, 26 代君主, 皆公爵,
先后存 645 年。 亡国后的 陈国子 孙, 以原 国名为 姓, 此即 陈
氏的由来 。


历 代世 序源流 慨述
木有根本,水有 源头, 人有 祖宗 , 族有家乘。 历 史之渊
源, 迁徙 之轨迹 , 世序之 衔接,祖宗之永 存, 历 代宗谱,详
载备述。
陈氏 出自有 虞之 后裔, 舜 帝之后。 周武王得 有天下 , 封
先贤五帝 后裔王 。 封妫满子 陈, 建都宛丘,是为 陈国。 子孙
便以国为 姓。 陈 氏繁衍昌 盛, 支 系清晰的 是以妫 满后裔陈 轸
为首的颍 川陈氏 ,其形成 有一段 复杂的演 变过程 。
(一)田 完乱齐
妫满 第 11 代 孙公子完 ,因躲 避陈国内 乱,于 公元前
672 年逃到齐国 ,任工正 ,改姓 田,称田 完。其 子孙世代 历
任齐国大 夫、 卿 、 相, 至 10 世 孙 田和夺取 齐国政 权, 建立 田
氏齐国。 又传 8 君 199 年, 至 16 世孙田健 时, 于 公元前 221
年被秦始 皇所灭 。 (秦朝设 郡县制, 淮阳属颍 川, 故 称颍川陈
氏。 ) 田健有 三子 , 长子升、 次子 恒先后改 为王姓 , 三子田 轸
于齐亡国 前逃到 楚国, 任楚相 , 被 封为颍川 侯, 迁 至颍川 (今
河南许昌、长葛 一带) ,恢复陈 姓(田轸即陈 轸) ,此后陈氏
在中原发 展成为 名门大族 。 至汉相陈 平,六 出奇计, 佐沛公 定汉业。 其后位 重官
显者,代 代不乏 其人。传 至 42 世 陈翔,此 为宛丘 总派。自
43 世颍川郡公 陈 实,传至 南朝武 帝陈霸先 ,受梁 禅位(公
元 557 年)而有 天下,定 都金陵 。公元 589 年陈 朝为隋所
灭。陈朝 自武帝 霸先至后 主陈叔 宝共传五 帝,立 国 33 年。
予祖宜都 王叔明 公(62 世)一 支 尤盛,繁 若天星 ,遍布神
州大地。 而后传 至 71 世陈壤 ,此 为颍川世 派。

(二)陈 实与“ 梁上 君子 ”
陈轸的 儿子 陈婴, 秦时 任东 阳史令, 其 子陈 余为成
安君, 孙 陈轨 , 陈轨的四 世孙陈 愿有四子 , 第三 子陈齐又 有
三子, 长 孙陈实 字仲弓, 东汉时 人, 在陈 氏族中 是个关键 人
物。 曾入太 学就 读。 后任太 丘长 , 党锢之祸 被连 。 为解脱别
人,他自 请囚禁 。党禁解 ,居乡 不仕,常 为人解 难排忧。
有一年 闹灾 荒, 有盗 贼夜入 其室, 躲 在屋梁 上, 他
发觉后, 喊 来子孙 , 正色教训 道: “ 人不可不 自勉! 不 善之人,
未必本恶 , 习以 性成, 遂 至如此 , 梁上君 子是矣 ! ” 行窃者 大
惊, 自投于 地, 叩头请罪。他遂 令送绢两 匹放归 。 此后全县
无盗窃案 件。 “梁 上君子” 的典故 即出于此 。
( 三)南北 朝时期 的“陈朝 ”建立
陈实的 六个 儿子也非 常有名 , 尤其长子 陈纪、 四子
陈 谌 与 陈 实 合 称 三 君 , 曾 作 为 封 建 道 德 的 典 范 而 图 像 百 城 。
陈谌的 玄孙 陈伯盼, 于 西晋 末建兴年 间渡江 , 居曲
阿 (今江苏 丹阳 ) 新丰湖, 其孙 陈世达任 长城令 , 徙居长城(今浙江 ) 下若 里, 传十 世有陈 谈先、 陈 霸先 ( 即陈武帝 ) 、
陈休先。 陈霸先 在南朝任 征虏将 军, 受封 陈王 , 于 557 年代
梁称帝,国号陈 , 建都建 康 (南 京) ,陈国历 五 世 33 年, 于
公元 589 年陈朝 为隋所灭 。
此间 陈国封 了许多陈 姓王 , 使得陈氏 子孙遍 布于长
江与粤江 之间。
其中 宜都王 陈叔明公 (62 世 )的 10 世孙 陈环 第五
子陈伯宣 隐居于 江西庐山 ,其孙 陈旺于唐 太宗太 和六年
(832)迁徙居江 西德安县 太平乡 常乐里, 成为江 州义门陈
氏的开基 祖。陈 旺以孝义 治家, 世代相传 历时 230 年,形
成一个拥 有 3700 多口人, 三百多 处庄田, 前后十 几代同居
共爨的庞 大家族 。直到宋 仁宗嘉 佑七年(1062 年 ) ,由 皇帝
颁旨,派 人协助 分析,分 散于 16 省道 125 个 地方 。
(四)开 漳圣王 ——陈元 光
唐代中 原陈 氏两次南 迁福建 , 影响深远 。 唐高 宗总
章 2 年(公元 669 年) ,朝 廷派河 南固始人 陈政( 胡公满 68
世孙) 任 岭南行 军总管, 率军征 讨福建南 部的 “ 蛮獠啸乱 ” ,
害寡不敌 众, 退 守九龙山 , 朝廷 又派陈政 之兄陈 敏、 陈敷 率
领军校 58 姓 组成 援军。 去 粤途中 , 陈敏、 陈 敷卒。 其母魏氏
代领其众 入闽。唐仪凤 2 年 (公 元 677 年) 四月 陈政卒, 由
其 20 岁的儿子 陈元光代 父领兵 ,经过九 年战争 ,局势平 定
后,于唐 垂拱 2 年(公元 686 年)朝廷批 准设置 了漳州郡 。
陈元光 “ 率众辟 地置屯, 招徕流 亡, 营农 积粟, 通商惠工 。 ”
使得漳州 一带方 圆千里, 无桴鼓 之警, 因 之被后 人尊为 “ 辟漳圣王 ” 。 成 为闽 、 粤、 台及 南洋 诸岛陈姓 最主要 的一支。 台
湾现有陈 圣王 庙 53 所, 表明 了台 湾同胞对 陈元光 尊敬之情 。
(五 )南院 始祖 ——陈邕 (yong )
颍川陈 实的 后裔陈忠 之子陈 邕, 唐中宗 进士, 官至
太子太傅 , 因受 到李林甫 排挤, 迁至福建 同安, 又迁徙漳 州
南厢山; 其 子陈夷 行, 唐文宗 时任宰 相。 陈邕后 裔孙陈 洪进,
宋初任宰 相, 封 南康郡王 ; 其两 个儿子陈 文福、 陈文灏分 别
任泉州刺 史、 漳 州刺史, 此后子 孙兴旺, 在福建 发展成为 太
傅陈氏, 尊陈邕 为“南院 始祖 ” 。
当陈朝灭 亡时, 有一支陈 姓族人 迁长安, 后世陈 兼在唐
考中进士 , 入朝 为官。 至 其孙陈 褒曾任盐 令官, 褒之曾孙 陈
环任临淮 令时, 遂迁居福 建泉州 仙游, 以 后发展 成为义门 陈
氏家族 。 唐宋 敕封之 江州义门
陈氏, 名扬 四海 , 盛极一时, 其 辉煌历史 永载史 册。 家族独
具四最: 人口最 多, 文化 最盛,团结最紧 , 合灶 最长。聚族
三千九百 余口, 十三代同 居, 历 时三百三 十二年 。 实属天 下
之奇观。 此 时家 亦盛, 祖亦 昌, 声震朝野。朝廷 为思保全 之
策, 下旨 临门监 护分析, 计二百 九十一庄 , 时宋 嘉佑八年 三
月 (公 元 1063 年) 。 外 奉旨市 买 43 庄。 星分 七十多 州县 (原
有 在 各 地 的 陈 氏 支 系 不 在 内 ) , 由 于 各 地 的 陈 姓 多 出 自 江 州
义门, 固 有 “天 下陈姓出 义门” 之说。 其 实, 确 切的讲 : “天
下陈姓根 源在宛 丘(河南 淮阳 ) , 兴旺在义 门”
义 门陈 来历及 慨况
义门陈氏 即江右 陈氏, 是发源 于 江西德安 县的一 个 江右
民系 家族 。 公 元 832 年, 江右陈 氏的祖先 陈旺因 为当官而 在
德安县太 平乡常 乐里置业 , 到 唐 朝中和四 年已经 是数代同 居
五十 多 年, 唐 僖 宗御 笔 亲赠“ 义门 陈氏” 匾额 , 此后 义门 陈多
次受到皇 族表彰 , 闻名遐迩 。 宋至 道 二年 宋太 宗 御封“ 真良家” ,
次年 又 赠“ 聚 族三 千口 天 下第 一 , 同居 五 百年 世 上 无双 。” 一
联。 宋 朝文学家 裴愈 题 写了“ 天下 第一 家” 匾 额 ,因 此世 人皆
称 江州 义 门陈为 “天下第 一家 ” !
宋 太宗赵 匡义 于淳化三 年(公 元 992 年)7 月 15 日
御笔旌赐“ 忠孝 世 家” , 又于至 道二 年 (公 元 996 年 ) 旌赐“ 真
良家” 和“ 义居人” , 同年 下昭 将“ 义 门家法” 收藏于 国 史馆, 并
遣内 侍 裴愈 赐 御 书三 十 三卷 在 义 门敕 建 御书 楼 , 将“ 真 良家”
三字悬挂 门首。 宋太宗又 于咸平 三年 (公 元 1000 年) 为义 门
亲题: 真良 家。 水阁山斋
架碧虚, 亭亭华 表耀门闾 。
祖宗遗下 林泉计 ,子孙相 承孝义 庐。
原上鹡鸰 常救难 ,庭前棠 棣每添 辉。
颖川郡派 传千古 ,芳振江 南绍有 虞。
和“ 问道 江南谁 第 一, 咸称惟 有义门 陈” 的诗 句以示 赞 颂。
宋真宗赵 恒赐联“ 聚族三千 口天下 第一, 同 居五百 年 世上
无双” , 并于天 禧 四年(公 元 1011 年)敕于 旌表门 外,筑高
台丈许, 亲题“ 旌 表义门陈 氏” 六 个 大字。 宋 太宗还 御书“ 一犬未 至百犬 不 食,牢 内异物 皆 效义;
一吠突 起百吠 齐 怒,寨 中同声 共 护门 。” 一联, 于其家 百犬
牢。 《中华 姓氏通 书》 称“ 义门 陈氏 天下奇 , 百犬 同槽 奇中奇” ,
也被载入 世界吉 尼斯记录 。
义门陈礼 义为先, 孝道治家, 满门重 义尚德。 久 而久之 ,
教 化 影 响 了 牲 畜 。 至 唐 昭 宗 庆 历 年 间 , 家 有 七 百 四 十 余 口 ,
每日设广 席, 长 幼依次坐 而共食 。 蓄犬百条, 共 食一槽, 一
犬不至, 诸 犬皆 不食。 原来 卧于 紫扉旁, 是 一只 老母犬, 脚
拐 , 眼 瞎 。 每 晚 睡 门 楼 之 上 , 伴 星 斗 , 防 匪 人 , 尽 其 义 也 。
老犬不至 至, 余 犬皆不食 。 相传有一
年, 御驾亲 临。 带来 100 只肉包 子, 放在犬 槽内 , 群犬呼而
相聚, 各衔 一只 包子于口 中, 但 见一条白 犬, 独 步槽前, 口
叼两只包 子走了。 圣上异之。 遂率人 尾随其后, 至一柴 扉旁,
见 有 一 拐 脚 黄 犬 席 地 而 卧 , 白 犬 将 肉 包 子 丢 了 一 个 给 黄 犬 ,
众 犬 方 摇 头 晃 脑 , 有 滋 有 味 地 啃 动 嘴 里 的 包 子 , 昭 宗 见 状 ,
圣心大悦 ,称道 :真义犬 也!
古义门坊 建有“ 百 犬牢” 。 其门有 一 对联曰:“ 一犬 不 至 百
犬不食 , 牢内异 物皆效义 ; 一吠 突起百吠 齐怒 , 寨中同声 共
护门。” 百犬同 牢 是昔日义 门坊的 一个重要 奇观。
诗曰:百 犬同牢 佳话传, 煌煌陈 氏义当先 。
一门风范 留青史 ,千载凭 踪泪不 堪。
奉 旨分 庄
天下事久合必分,盛极必衰。义门陈家族在极盛之后,
还 创 造 了 中 国 历 史 上 最 大 家 族 、 最 恢 宏 的 大 分 庄 、 大 迁 徙 ,
也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唯 一 一 个 皇 帝 颁 旨 并 派 官 员 监 督 分 家 的 家
族。 据称,宋仁 宗嘉祐七 年, 文 彦博、 包 拯、 范 师道等重 臣
向皇帝上 疏, 论 陈家朝野 太盛,宜令分析,以保 全之。1062
年七月, 仁宗皇 帝亲旨, 对义门 陈氏实施 大分析 , 将三千 九
百余人分 为二百 九十一庄 , 分 迁 全国七十 二州郡 一百四十 四
县。至 1063 年 3 月分析完 毕。
史载 : “ 嘉 祐七年 (公元 1062 年 ) , 钦奉仁宗 皇帝圣 旨,
矜恤义门 太盛, 思保存之 , 乃于 七月初三 日, 敕 江州转运 使
谢景初、 郡 牧官 吕诲、 户曹 穆恂 、 湖口镇巡 检范 彬众官, 临
门监户, 分 析至 明年三月 ( 公元 1063 年 3 月) ,议始定。 以
才继字行 二百九 十一人为 分拈阄 。 自兹以 降, 大 宗小宗星 分
棋布于诸 府州县 ,而义门 始割恩 义,而异 居焉。”

1:首分 108 庄名录
一百零 八庄是 按宋太宗 至道三 年 (公 元 997 年) 赐的
12 字: “知 、 守 、 宗; 希 、 公、 汝; 才、 思 、 彦; 承、 延、 继”
十 二 字 号 同 内 部 议 定 九 字 “ 成 、 先 、 迁 、 升 、 仁 、 悦 、 大 、
通、 琉” 相对应 前后排列 取分庄 , (同时保留 原名 ) , 但规定
御赐的十 二字必 须放在前 面, 对 应排列正 好分 108 庄, 谓之大庄。 分迁 到当 时的七十 二州郡 , 即人们常 说的 “ 庄分 108,
阄迁 72 州郡 ”的 由来。随 后庄上 又分庄 得 183 庄,
谓之小庄 。 故宋 仁宗皇帝 赵祯在 《题江州 义门分 庄》 诗
中有: “江州 久着 义门庄, 庄上分 庄世派长 ” 的诗 句。 即胡 旦
撰 《义门 陈氏金 字谱原序 》 中的 一百零八 嗣孙皆 昆弟, 为 一
百零八庄 。
(1 ) 至于 怎 样取分庄 祖号也 是有规则 的, 分 三部分 :
一是以御 赐十二 字同另九 字相对 应命名 108 人 ; 二是取名 首
用字为御 赐字, 后一字不 拘, 如 “ 知本、 宗 仕、 守威 、 承可、
继钊” 等; 三是取 名后一字 中必须 带有九个 字中的 任何一字 ,
前一字不 拘,如“身先 、 尊 迁、光升、明通 、 端 琉” 等 。 只
有 少 部 分 用 的 是 原 名 , 如 “ 尧 则 、 尧 叟 、 尧 佐 、 尧 资 、 辉 、
达、 显、 道 ” 等 。 他们都 是因官 置产谓之 官庄,当时没有 直
接参加义 门分庄 。
(2 ) 分 庄 世 序 图 是 根 据 全 国 近 百 家 宗 谱 及 有 关 史
志资料整 理而成 , 其上 录 330 庄。 据大量 谱志记 载: 义门 分
庄分 108 庄谓之大庄,而 后抓阄 183 庄谓之小庄 ,共计 291
庄。 另 加在外 当 官购置田 产 ( 朝 廷特许 )43 庄, 总计庄数 应
为 334 庄 (包括 重庄, 总 分多少 庄说法不 一) , 但 还有部分 庄
待考。
(3 ) 分 庄 世 序 图 按 青 公 六 子 “ 伉 、 侍 、 仲 、 俛 、
伟、 伸” 分六大 房逐房世 序排列 而成, 但要 注意 到是: 义门
分庄祖一 律同辈, 原因有二, 其一: 分家时同 辈人占 大多数;
其二: 将 来寻根 问祖时不 会产生 辈份错乱 。 其实 在这同辈 中年龄悬殊 很大, 有的在几 十年前 就已作古, 有的 还是未成 年。
如宗俞、 宗 臣分 永兴果石 庄, 其 实二人早 故, 其 孙思澄、 思
洪 代 祖 分 庄 。 又 如 继 圭 在 分 家 时 只 有 十 一 岁 , 分 得 火 巷 庄 ,
所以他只 有同兄 长继通同 分一庄 。 还有一 种情况 是: 分庄 时
已故, 儿 子携全 家随伯父 、 叔父 同行, 那 么分庄 祖名份就 落
在伯父或 叔父名 下, 如 : 思升 带 着从兄思 昊二子 共计四十 四
人同分南 昌庄等 。象这样 的例子 很多,不 能一一 列举。
2:江州义门 陈氏分析关书(291 庄)
江 州 德 安 县 义 门 陈 氏 九 世 家 长 陈 泰 为 钦 奉 皇 恩 均
分义产事: 窃念 家世以唐 迄今同 居十三世, 计二 百四十余 年,
聚族三千 七百余 口, 代传教 悌, 人无间言,业绍 箕裘, 室无
私财, 厨 无异馔 。 伏蒙圣 旨, 以 义门大盛 , 供饷 益艰, 宋 仁
宗嘉佑七 年三日 奉旨遣江 西西路 转运使谢 景初 、 郡牧官吕 诲
等临门监 护分析 , 以二百 九十一 人名编字 号 (知 守宗、 希 公
汝、 才思 彦、 承 延继) 抓 阄, 星 分于各省 诸路之 庄, 写立 合
同关书, 永为子 孙执照者 。
兹将各分 迁处所 共计二百 九十一 庄开列于 后:
知成迁赤土官庄 知先迁株岭庄 知迁迁东笼庄 知升
迁崇阳宏 上庄
知 仁 迁 石 门 庄 知 悦 迁 原 政 庄 知 大 迁 开 化 庄
知通迁黄 陂庄
知 琉 迁 芜 湖 庄 知 明 迁 新 义 庄 知 本 迁 广 信 庄
知十迁宝 坻庄 知 高 迁 归 德 庄 知 良 迁 鄞 县 庄 知 用 迁 金 堂 庄
知柏迁祥 符庄
知 炜 迁 归 化 庄 知 隆 迁 徐 州 庄 知 宗 迁 秀 水 庄
知宁迁赤 岭庄
知 问 迁 青 州 庄 知 翰 迁 临 清 庄 知 致 迁 长 乐 庄
守成迁罗溪庄守先迁乐安庄 守迁迁上石庄 守升迁武
昌庄 守义迁 自成庄
守 仁 迁 芳 兰 庄 守 悦 迁 黄 庸 庄 守 大 迁 攸 宁 庄
守通迁太 湖庄
守 琉 迁 蕲 春 庄 守 操 迁 安 福 庄 守 旺 迁 东 莞 庄 守
韶 迁 濮 州 庄 守 权 迁 常 熟 庄 守 昌 迁 将 乐 庄 守晋迁
六合庄 守 宗 迁 永 嘉 庄 宗 成 迁 赤 岗 庄 宗 先 迁 湖 口 庄
宗迁迁马 头庄 宗升 迁蒲圻 庄
宗 仁 迁 景 佑 庄 宗 悦 迁 虎 溪 庄 宗 大 迁 龙 峰 庄
宗通迁望 江庄
宗 琉 迁 蔡 山 庄 宗 芳 迁 湘 乡 庄 宗 兢 迁 汀 州 庄
宗邱迁莱 阳庄
宗 俞 迁 果 石 庄 宗 臣 迁 果 石 庄 宗 元 迁 金 华 庄
宗昌迁太兴庄 宗令迁叙州庄 宗逵迁瓯宁庄 宗和迁
候官庄 宗 华迁 崇德庄
宗才迁龙 安庄 宗斗 迁当涂 庄 宗邱迁 莱阳庄
希 成 迁 宿 松 庄 希 先 迁 太 平 庄 希 迁 迁 赤 湖 庄
希升迁新 店庄
希 仁 迁 新 恩 庄 希 悦 迁 黄 梅 庄 希 大 迁 筠 州 庄 希通迁下寨庄 希琉迁军粮庄 希博迁平阳庄 希崇迁
江都庄 希 让迁 弋阳庄
希 远 迁 兰 溪 庄 希 作 迁 西 安 庄 希 宝 迁 山 阴 庄
希品迁江 阴庄
希 玉 迁 海 宁 庄 希 亮 迁 赣 州 庄 希 真 迁 火 田 庄
希寿迁粟 阳庄
希干迁宜 兴庄 希儒 迁曲江 庄 希前 迁平乐 庄
公 成 迁 回 归 庄 公 先 迁 石 乌 庄 公 迁 迁 宛 溪 庄
公 升 迁 官 溪 庄 公 仁 迁 东 源 庄 公 悦 迁 石 蟹 庄 公 大 迁
高安庄 公通 迁宿松庄
公 琉 迁 行 塘 庄 公 明 迁 光 州 庄 公 谦 迁 青 蒲 庄
公长迁铜 梁庄
公全迁镇 海庄 公良迁博 罗庄 公实 迁会嵇 庄
汝 成 迁 舒 城 庄 汝 先 迁 石 塘 庄 汝 迁 迁 南 城 庄
汝升迁嘉 鱼庄
汝 仁 迁 双 陂 庄 汝 悦 迁 牛 公 庄 汝 大 迁 富 顺 庄
汝 通 迁 赤 山 庄 汝 琉 迁 东 顺 庄 汝 生 迁 太 仓 庄 汝 径 迁
清流庄 汝 德 迁 福 州 庄 汝 隆 迁 西 关 庄 汝 秀 迁 余 姚 庄
汝尚迁慈 溪庄 汝心 迁怀宁 庄
汝良迁洛 阳庄 汝凤迁忠 州庄 汝优 迁保昌 庄
才 成 迁 鄱 阳 庄 才 先 迁 乌 石 庄 才 迁 迁 新 城 庄
才升迁江 陵庄
才 仁 迁 东 陂 庄 才 悦 迁 枫 林 庄 才 大 迁 大 冶 庄
才通迁安 化庄 才 琉 迁 土 伏 庄 才 宿 迁 潜 山 庄 才 美 迁 宜 春 庄
才 典 迁 新 化 庄 才 英 迁 泰 州 庄 才 达 迁 潜 山 庄 才 星 迁
金溪庄
思成迁永兴庄 思 先 分 平 塘 庄 思 迁 迁 富 阳 庄
思升分南昌庄 思仁分新港庄 思悦分神陂庄 思大迁柏
山庄 思通迁汉阳庄 思 琉 迁 松 口 庄 思九迁华亭庄
思德分海 盐庄 思一迁 麻城庄
思俸迁宜城庄 思 美 迁 德 清 庄 思 正 迁 兴 村 庄
思忠迁宁 都庄
思献迁政 和庄 思诏迁温 泉庄 思元迁仪 征庄
彦成迁河塘庄 彦 先 迁 东 溪 庄 彦 迁 迁 济 州 庄
彦升迁沙 坊庄
彦仁迁自兴庄 彦 悦 迁 长 泰 庄 彦 大 迁 佛 图 庄
彦通迁汉 川庄
彦琉迁三角庄 彦 豪 迁 上 杭 庄 彦 伟 迁 石 桥 庄
彦光迁同安庄 彦君迁礼宁庄 彦德迁孝感庄 彦柯迁高
塘庄 彦相迁嘉定庄 彦 谦 迁 德 兴 庄 彦郁迁南安庄
彦舜迁蓬莱庄 延铨迁龙门庄 承成迁万福庄 承先迁
太源庄 承 迁迁 先生庄 承升 迁新桥庄
承仁迁自成庄 承 悦 迁 星 子 庄 承 大 迁 牛 洪 庄
承通迁周 陂庄
承琉迁六水庄 承 可 迁 归 化 庄 承 用 迁 惠 州 庄
承享迁华 容庄
延 成 迁 三 台 庄 延 先 迁 深 坑 庄 延 迁 迁 蟠 塘 庄 延 升 迁 江 夏 庄 延 仁 迁 兴 置 庄 延 悦 迁 寿 宁 庄 延 大 迁
龙潭庄 延通 迁鄂州庄
延 琉 迁 宝 庆 庄 延 辖 迁 马 迹 庄 延 坤 迁 高 淳 庄
延福迁句 容庄
延 斯 迁 赤 岩 庄 延 礼 迁 赤 岩 庄 延 祯 迁 荣 塘 庄
延兆迁港 口庄
延 玉 迁 上 高 庄 延 青 迁 山 阴 庄 延 梧 迁 常 州 庄
延 广 迁 成 都 庄 延 陵 迁 蜀 山 庄 延 鼎 迁 新 俞 庄 延 文 迁
建德庄 延圣 迁万载庄
延赏迁陈家湖庄 延晤迁沔阳庄 延 省 迁 宿 松 庄
延盛迁海 州庄
延 科 迁 开 州 庄 延 莆 迁 贵 溪 庄 延 禄 迁 崇 明 庄
延英迁兴 华庄
延 瞻 迁 江 浦 庄 延 欣 迁 乐 昌 庄 延 瑞 迁 晋 江 庄
延又迁永 新庄
延 寿 迁 广 昌 庄 延 万 迁 新 会 庄 延 祚 迁 崇 安 庄
延淑迁古 田庄
继 成 迁 巴 陵 庄 继 先 迁 塘 西 庄 继 迁 迁 尖 山 庄
继 升 迁 石 桥 庄 继 仁 迁 绿 水 庄 继 悦 迁 百 顷 庄 继 大 迁
萍乡庄 继通 迁火巷庄
继 琉 迁 谢 浦 庄 继 守 迁 严 州 庄 继 平 迁 金 坛 庄 继
元迁城子 驿庄
继 铭 迁 南 桥 庄 继 钊 迁 留 市 庄 继 镗 迁 鄱 阳 西 庄
继 钟 迁 永 丰 庄 继 铠 迁 黄 金 山 庄 继 兴 迁 丹 徙 庄 继圭迁火巷庄 继 登 迁 湖 州 庄 继 长 迁 无 为 庄 继 先 迁 塘 西 庄
继归迁梧 州庄 继宣 迁桐乡 庄
继衮迁顺德庄 继 定 迁 桃 源 庄 继 全 迁 上 元 庄
继育迁海 洋庄
继祥迁处州庄 继 表 迁 东 昌 庄 继 道 迁 玉 山 庄
继忱迁丹 阳庄
继肃迁嘉兴庄 继 宇 迁 严 州 庄 继 绣 迁 南 征 庄
典成迁善 化庄
学成迁蒲城庄 光 大 迁 罗 田 庄 向 大 迁 高 安 庄
吉先迁南 平庄
德先迁铜陵庄 觉 先 迁 泾 县 庄 时 先 迁 龙 游 庄
蕴先迁山 头庄
显先迁邵武庄 舜 先 迁 无 锡 庄 立 迁 迁 宜 黄 庄
常迁迁松 江庄
尊迁迁武斗庄 兴 迁 迁 丽 水 庄 国 迁 迁 宝 莲 庄
泰迁迁宝 应庄
安迁迁龙安庄 运 升 迁 丰 城 庄 世 升 迁 辰 溪 庄
帮大迁松 滋庄
必大迁琼山庄 明 通 迁 南 平 庄 起 悦 迁 贵 池 庄
端琉迁永 宁庄
相琉迁天河庄 文 琉 迁 通 城 庄 圣 琉 迁 衡 州 庄
昭琉迁闽 县庄
嘉琉迁黄 安庄 参琉迁汀 州庄 尧则迁南 丰庄
… … 敕 差 主 盟 分 官 江 南 转 运司副使 谢景 初
… … 江 州 佥 判 吕 诲 德
安县知县 穆恂
… … 湖 口 镇 巡 析 范彬 会
计使司 王大 远
… … 代 出 关
契 曹史 刘献
… … 立
关书家长 陈泰
… … 宋 嘉 佑 七 年 壬
寅八月十 五日
注解:义 门陈氏 奉旨分析 自公元 1062 年 7 月始,至公
元 1063 年 3 月止 , 外加市 买 43 官 庄, 江州 义门陈 总计分析
334 庄。另外, 庄外另分 庄系未 记录入。
至公 元 1063 年, 义门 陈氏一 家历代为 官人数 约 400
人, 历受 封赠 42 人, 历代 累计中 举 120 余人, 其 中官至宰 相
2 人、在京高官 30 人。至公元 1063 年,义门陈 的 建筑有:
义门正宅 、 御书 楼、 东佳 书院、 东 臬祠 (旺 公祠) 、 太公堂、
祖训堂、德星堂 、 大学院 、 接官 厅、 刑仗 厅、 太 圣院、 得 胜
楼 、 九 里 殿 、 永 清 祠 、 都 察 院 、 百 犬 牢 、 秋 千 院 、 望 仙 亭 、
廨院、道院 、 义 门、 义 酒坊 、 酒 店、 馈 堂、公堂 、 鼓楼 、 洗
米池、 酒 泉井、 茶 房、 新迁 祠、 先祠 、 义碑, 筮 法亭及 田庄、
园林等三 百多处 。由此可 见,“ 义 门陈” 当 时:
“ 楼阁连 云延四 方 ,旌旗映 日紫气 长, 农夫耕种 犹作赋 ,学子呤 哦翰墨 香”
“ 八千头 牛耕日 月 ,三千灯 火读文 章”
的农耕规 模和崇 义尚文的 繁荣景 象。
果 石庄 分庄主 及后 裔分 布
江州义门始祖阔公,字伯宣,又字主敬,号贞隐先生。
环之第五 子。 由 福建泉州 迁江庐 山圣治峰 下隐居 。 有文史才 ,
注司马迁《史记 》 , 唐玄宗 开元 ( 约 722 年) ,朝征 不仕, 拜
著书郎, 赐 翰林 院学士, 追 封太 史公。 阔生 檀, 官至福州 刺
史, 宋 天圣四 年 追赠楚国 公。 檀 生旺, 授江州 牧, 拜宣义郎 ,
追赠晋国 公。 ( 迁 居江西德 安县太 平乡常乐 里永清 村, 今义门
村) 旺生 机, 进 士, 拜宣 义郎,追赠燕国 公。 机 生感, 官 侍
郎, 追 赠许国 公。 感生兰 , 官朝 议 郎, 追 赠吴国 公。 兰生青,
登进士, 授 直云 阁学士, 官 朝散 大夫, 追赠 齐国 公。 青生六
子: 伉 、 侍、 仲、 俛、 伟 、 伸。 仲, 宋追赠恭 惠公 。 仲生崇 , ,
主家政 28 年 , 唐 昭宗大顺 元年 ( 公元 890 年) 立 家法三十 三
条。 南唐又 为之 封义门。 授 江州 助教, 长史。 赠 银青光禄 大
夫, 散骑 常侍,兼任御史 大夫,上柱国,赐紫金 鱼袋。 崇 生
衮, 进士, 授江州 司户参军 , 迁文 渊阁大学 士。 衮 生锡 (旸 ) ,
授 奉 训 大 夫 , 官 诏 州 司 法 , 为 义 门 十 八 朝 官 之 一 。 旸 生 恭 ,
字绍尧。 南 唐为 洪州掌书 记, 献 安边十策,授咸 宁尹, 拜文
林郎。 恭 生宗俞 、 宗臣。宗俞生 进, 进生 思澄、字国堔,宋
封 思 成 郎 。 宗 臣 生 及 , 擢 进 士 , 初 授 江 夏 令 , 转 授 蒲 圻 令 ,
每任不仕 ,置田 产。
及生思洪,字国 深。 思澄、 思洪 为从兄弟,同受 永兴伯
林果石庄 ,二公 为永兴果 石庄落 业始祖。
永兴果石 庄地处 鄂东南, 湖北省 阳新县永 兴果石 街 (现洋港镇 ) , 建 有果 石庄陈氏 宗祠, 立有思澄 、 思洪 二公陵墓 ,
庄太祖旺 公牌位 。 思澄公有 二子 : 菊逸、 菊迪。思洪公有 四
子:宣、 定、实 、宥。按 六大派 排序,逐 一叙明 。
菊逸由果石庄迁柳峰西谷庄;菊迪由果石庄迁盘谷庄;
宣公由上 保迁瑞 昌北庄; 定公由 上保迁瑞 昌官湖 口; 实
公居果石 庄上保 ;宥公由 上保迁 瑞昌肇陈 。
果石庄:始迁祖思澄、思洪,始迁地湖北阳新洋港镇。
现分布情 况:
江西新建 石埠乡 丰联村;
江西德安 林泉乡 (;
江西瑞昌 市三眼 桥;
江西瑞昌 流庄乡 三元村聂 宝山;
江西瑞昌 市夏畈 镇陈家圈 ;
江西星子 温泉;
湖北阳新 洋港镇 ;
大冶市; 阳新县 ;
阳新龙港 镇;韦 源口镇;
大冶香山
大冶市陈 贵镇洋 圹村;
大冶市灵 乡镇;
鄂州太和 镇陈太 村;
通山燕夏 镇、通 山洪港镇 、通山 新桥、通 山城关 。
湖北黄冈 石界牌 高陈村
贵州大方 县; 四川省达 州市双 河口镇清 水河村 、 白象赤村 、 青红 林村、
石桥磨 刀溪 ;
四川大竹 县长官 坪;
四川完源 县荆竹 坎;
安徽霍山 县绪佛 庵;
陕西省商 南县过 风楼镇徐 家店;
河南省光 山县陈 下湾)
河南省光 山县南 向店刘堂 ,晏河 乡李湾小 扶湾)
河南省新 县吴陈 河。
河南省商 城县官 庙。

上 古世 系 —— 江州 世系
上古世系 :
司马迁 《史 记? 五 帝本纪 》 载 曰: 黄帝娶西 陵氏之 螺祖为
正妃, 生玄嚣 、 昌 意, 昌 意取蜀 山 氏之女昌 仆为妻 , 生高 阳,
高阳有德 于民,黄帝去世 后, 继 承帝位, 是 为颛 顼帝, 颛顼
生穷蝉, 穷 蝉生 敬康, 敬康 生句 望, 句望生 桥牛 , 桥牛生瞽
叟, 瞽叟 娶握登 氏为妻生 舜。 舜 乃 陈氏之 血缘始 祖。 自黄 帝
至舜帝谓 之“ 上 古 世系” 。

虞舜世系 :
据 《 史记? 五帝 本 纪》 及 《 陈杞世 家》 记载 : 黄帝 九世孙
虞舜, 以 孝世,四岳推举 , 继尧 为帝。 在 为帝之 前, 尧帝 将
两个女儿 娥皇、 女英嫁给 他, 让 他们居于 妫水, 其后代子 孙
以 此 为 姓 , 姓 妫 。 舜 帝 代 理 首 领 政 务 11 年 , 在 位 39 年,
后禅位于 禹。 禹封 舜帝之子 商均于 虞( 今河 南虞城 县 北) 。 自舜
帝 诞 生 之 年( 约 公 元 前 2240 年) 至 妫 满 封 陈 受 姓 的 前 一 年
( 约公元 前 1067 年) , 共 传 33 世 , 历时约 1173 年, 谓“ 虞
舜世系” 。

陈国世系 (河南 ) :
公元前 1066 年, 周武王 灭商后 , 为感舜 德, 封 舜帝三
十 三 世 孙 妫 满( 阏 父 之 子) 于 陈 丰 氏 部 落 的 故 址 建 立 陈 国( 今
河南东部 、 安 徽 西部一带) , 建都 宛丘( 今 河南淮 阳) , 奉守舜帝 祭 祀 , 以 备 三 恪 。 后 来 其 子 孙 以 国 为 姓 , 即 陈 姓 。 因 此 ,
古书 上 有“ 周 武王 封舜 裔 胡公 满 于 太昊 之 墟, 子 孙 以国 为 氏”
的 记 载 。 妫 满 公 去 世 , 谥 号 陈 胡 公 。 其 长 子 申 公 陈 犀 继 位 。
申公去世 , 其弟 相公臬羊 继位。 相公去世 , 国人 立申公之 子
突为国君,是为 孝公。 孝公 去世 , 其子慎公 圉继 位。 后传至
湣公( 《 《 左传》 作 公公 ) 陈 越, 于 公 元前 479 年 为楚 所并, 共
传二十世 历 588 年,谓“ 陈国世 系” 。

户牖世系 (河南 ) :
楚灭陈时,陈湣 公 (陈越) 次子 全温奔晋,长子 剑迁至
阳武户牖 乡( 今 河 南原阳县) , 改名 衍。 衍 之十 世孙 平, 先 为西
汉刘邦六 出奇谋 而兴汉朝 , 后为 汉惠帝、 吕后 、 文帝三朝 丞
相封户牖 侯, 因 而光耀天 下。 自 陈衍至陈 平五世 孙陈考共 传
15 世,谓“ 户牖 世系” 。

山阳世系 (山东 ) :
陈平五世 孙陈考 迁山阳瑕 邱 (今 山东兖州 东北 ) , 考之子
陈汤为著 名将帅 , 因抗匈 奴有功 封关内侯 。 汤又 传七世至 陈
翔,此阶 段谓“ 山 阳世系” 。

颍川世系 (河南 ) :
陈寔(104-187, 也称陈实) ,字仲弓 , 东汉时人,曾 入太
学就读, 汉桓帝(147-167) 时为太丘 长。 因党 锢之祸 自请入囚 ,
遇赦后, 三 公每缺 必召之, 寔 不受而 退隐故里。 寔平心 率物,乡人有争 讼, 则 求判正。 众 皆曰 :“ 宁为刑 罚所加 , 勿为陈君
所短。” 因义 释夜 窃者, 而出“ 梁上 君子” 之 典故 。 陈 寔的六个
儿子都很 贤德 , 尤其是长 子纪( 元方) 、 四子谌(季方) , 与 陈寔
合称“ 三君” , 作 为 封 建 道 德 的 典 范 而“ 图像百城” 。曾携子孙
访荀淑, 同游许 昌西湖, 感德星 聚奎, 汉 灵帝遂 在许昌西 湖
敕建“ 德 星亭” , 陈氏后裔 故有“ 德 星堂” 之 名。陈 寔 83 岁卒 ,
后被追封 为颍川 侯。 陈 谌的玄 孙匡 、 胗, 于西 晋建兴 四年(316)
渡 江 南 迁 , 定 居 曲 阿(江苏丹阳) 新 丰 湖 。 自 陈 寔 至 陈 匡 迁 曲
阿,共传 六世, 谓“ 颍川 世系” 。

长城世系 (浙江 ) :
陈逵( 又名世达) 系陈匡之子,东晋元帝建武初(317) 曾作
为丞相属 员历太 子洗马, 出任长 城令, 悦 其山水 , 后定居 长
城( 今浙 江长兴) 。
从陈 逵 至 陈文 赞 期间 传 十 一代 为“ 长城 世 系” 。 也 有 文献
将长城世 系并入 陈朝世系 。

陈朝世系 :
陈逵十一 世孙文 赞, 生三 子: 谈 先、 霸先 、 休( 体) 先。 霸
先于 557 年 , 建 立陈朝, 为陈武 帝; 谈先 在南梁 作官, 后 升
迁东宫直 阁将军 , 陈武帝 追赠太 傅, 谥始 兴昭烈 王, 后宣 帝
追封为帝; 谈先生 二子, 长子 陈文帝 陈蒨, 次子 陈宣帝 陈顼。
宣帝顼生 四十二 男, 长子叔 宝为 陈后主, 祯 明三 年(589),被
隋所并 。 自陈 逵 迁长城至 陈朝被 隋并, 共传四 世, 谓“ 陈朝 世系” 。

江州义门 世系( 江西) :
陈叔明(555-618) , 宣帝顼 六子 , 太建五年(573) 封 为宜都
王, 授宣惠 将军 , 历任中东 郎将 、 东扬州刺 史, 升迁轻骑 将
军、 卫尉 卿。 后 主时为侍 中、 翊 右将军,晋号安 右将军。入
隋为鸿胪 少卿。叔明生五 子: 志 高、 志宏 、 志巍 、 志能、志
炫。 长 子志 高, 隋 时会稽郡( 今浙 江 绍兴) 司 马 。 志高 生陈才,
唐会稽郡 司马。 陈 才生三子, 长子蕴 珪, 官晋陵 郡司功 参军,
后 居 浙 江 金 华 , 啸 傲 山 林 , 隐 居 自 乐 。 蕴 珪 生 陈 兼 。 陈 兼 ,
唐玄宗开 元十二 年(724 年) 进士 , 翰林学士 , 官至 右补阙 , 赠
秘书少监。陈兼 六世孙伯 宣, 有 文史才, 初 游庐 山隐居, 几
经辗转, 隐居江 西庐山十 年, 于 唐玄宗开 元十九 年(731) 举家
迁至齐集 里( 今 江 西九江县) 。 其孙 陈旺, 进士 及第 , 于宝历、
太 和 年 间(825-832) 率 全 家 四 代 择 地 迁 居 江 州 府 蒲 塘 场 太 平
乡永清村 常乐里( 今江西省 德安县 车桥镇义 门村) , 数代同居 ,
耕读 传 家, 忠 孝 双行 , 人文 昌 盛 ,称 为“ 陈 氏 德义 之门” 名扬
四乡, 誉满朝 野 。 唐僖宗李 儇于中 和四年(884) 首 次 旌表为“ 义
门陈氏” 。
陈旺, 字天 相, 授江州牧,特授 承议郎知 德安县 事。 宋
仁宗天圣 元年追 赠晋国公 。 公生 有端印, 唐宪宗 元和十四 年
(819) 迁居江州( 今 九江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 ,遂为义门陈氏
开基祖, 当 时九 江知府童 潮赞曰 : 庐山之孙, 义 门之祖。 名
驰两地, 螽斯于 古。 自 叔 明 于 太 建 五 年(573) 封 为 宜 都 王 , 至 宋 嘉 佑 七 年
(1062) 奉旨分为 291 庄。将上 述阶 段定“ 江 州义门 世 系” 。
也有文献 将陈旺 开基建庄 至奉旨 分庄, 称 为“ 江 州 义门世
系” 。
另有文献 称“ 江 州 义门世系” 如下 :
陈叔明(555-618) , 宣帝顼 六子 , 太建五年(573) 封 为宜都
王, 授宣惠 将军 , 历任中东 郎将 、 东扬州刺 史, 升迁轻骑 将
军、 卫尉 卿。 后 主时为侍 中、 翊 右将军,晋号安 右将军。入
隋为鸿胪 少卿。叔明生五 子: 志 高、 志宏 、 志巍 、 志能、志
炫。 长 子志 高, 隋 时会稽郡( 今浙 江 绍兴) 司 马 。 志高 生陈才,
唐会稽郡 司马。 陈 才生三子, 长子蕴 珪, 官晋陵 郡司功 参军,
后居浙江 金华 , 啸傲山林 , 隐 居 自乐。 蕴珪生 二 子, 长 子兼、
次子旺。
陈兼, 唐玄 宗开 元十二年(724 年) 进士, 翰林 学士 , 官至
右补阙, 赠秘书 少监。 陈 旺因其 兄陈兼初 官江州 , 由金华 随
迁而至, 后陈兼 迁官别任 , 陈旺 于唐玄宗 开元十 九年(731) 占
籍江西江 州浔阳 县蒲塘场 太平乡 常乐里永 清村 ( 今德安县 车
桥镇义门 村) , 开 基创业。 旺生机, 机生感, 感生蓝, 蓝生青,
青生六子 , 继而 六生十九 , 十九 生三十二( 有曰 三 十六) , 自 是
家益昌,族益盛 ; 世代相 传, 以 孝传家,受到历 朝旌奖。到
北宋仁宗 天圣元 年(1023) , 义门五 世先祖被 追授国 公爵, 并敕
建五祖祠 祭祀。
陈兼之三 子陈京, 唐代宗大 历元年(766) 进士, 太常博 士、
集贤殿学 士, 官 至给事中、秘书 少监。 陈京 无子 , 以从子陈褒为嗣 , 褒 至盐 官令。 褒生 陈瓘 , 高安 县丞 。 瓘 生陈瓖( 又云
环) , 任临 海令,后避难泉 州仙游 。 瓖生五子( 有云 六子),唯
五子伯宣(824-890) 有文史 才, 初游 庐山隐居 , 后 易 地德化县
甘 泉 乡 甘 水 垅( 后 称 义 门 铺) 。 乾 符 二 年 黄 巢 起 义 , 乾 符 四 年
(877) 六月, 因柳 彦璋袭陷 江州, 大肆剽掠( 见 《 资 治通鉴》 卷
二五三) , 为 避 兵 乱 , 伯 宣 举 家 迁 德 安 , 与 陈 旺 后 人“ 合族同
处” 。 唐僖 宗于 中 和四年(884) 首 次 旌为“ 义 门陈氏” 。 由于伯宣
为获 旌 义门 有 功 ,人 称“ 义 门 获旌” 之 显 祖, 也 被尊 为江 州义
门陈一世 祖,被 视为义门 代表人 物,散见 于史书 。
自 叔 明 于 太 建 五 年(573) 封为宜都王,至宋嘉佑七 年(1062) 奉
旨分庄 ,共 传 15 世 ,历时 490 年。创 造了“ 三千 余口文 章
第, 五百 年来孝 义 家” 之世 界上独 一 无二的人 文奇迹 。 号称“ 萃
居三千口 人间第 一, 合住五 百年 天下无双” 的旌 表 义门 。 此阶
段称 为“ 义 门 世系” 。 此 后便 是 义门 各庄 迁 徙发 展 史 。义 门开
始时分为 291 个 庄。

陈氏 世 系总图
陈胡公满至伯宣公世序源流图


1 世 2 3 4 5 6 7 8 9《 10 11
突 《 → 《 圉戏 《 → 《 宁 《 → 《 孝 《 → 《 灵 《 → 《 说 《《《《《《《《《《 鲍 《《 → 《 《 免
犀 《 → 燮 《 → 《 《 圉 《 → 《《《《《《《《 跃
满 -→ 《 《《《《《 靖 《 (十世后为袁姓始祖) 《 《《《《《《《《《《《《 伦 《《《《《《《《《《《 →完 《 林
臯 杵臼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御寇 弱 → 《 悼 《《 → 《 吴 《 → 《 柳 《《《 → 《 越 《 →
杵臼 → 《《 款 《《 → 《《 朔 《《 → 《 平国 《《 → 《 《 《 午 《《 → 《 招 《《《《 君舀(后裔改郑姓)
子夏 过 腾 →贞(后裔改司徒姓)
庆氏 黄


21 22 23 24 25 26 27《《《《《《28《《《《29
越 《 → 《 衍 《《 → 《 《 琏 《《 → 《 履辉《 → 《 周昌 《 → 《 裔余 《 → 《 伯承《《
《《《《《《《《《《《《《 屿 《 (后裔改胡姓) 《《 《《《《《《《《《《《《《《 仲丕 《 → 《 从善 《 → 《 德绍 《 → 《 述→
从吉 →涉(陈胜起义)



《《《《《《 30《《《《31《《《《《《32《 《《《《33《《《《《34《《《《《35《《《 36《《《《37《《《《38《《《《39
《《《《《《 伯 《《《《 买 《《《《《《
述 《 → 《 平 → 《 原仁→ 《 《 子远 《《 → 《 何 《《《
子逸 澄 → 《 屿京 《 → 《 考 《 →汤 《 → 《 《 冯 《 → 《 咸 《 → 《 会可→
宠元 万年 勋 晟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会可 《 → 《 珍 《 → 《 《 嗣 《 → 《 翔 《 → 《 实 《 → 《 纪
显 休

谌 → 《 忠 《 → 《 佐 《 → 《《 准 《 → 《 匡 《 → 《 逵 《 → 《 《 康 《 →
治 徽 夔 载

第 41 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康 《 → 《 英 《 → 《 公弼 《 → 《 鼎 《 → 《 《 安 《 → 《 高 《 → 《 咏 《 → 《 猛 《 → 《 道臣《 → 《 《 文赞 《 → 《 谈先《 →
雄 宫 太 道卿 文质 霸先称帝
定 洪 休先
宁 俱




61 62 63 64《《《《《65《《《《《66《《《《67《《《《68《《《《69《《《《70
谈先 《 → 《 蒨 《 (同辈八人封王) 《《
《《《《 顼 《 → 《 叔明 《 → 《 《 志高 《 → 《 才 《 → 《 蕴圭《 → 《 兼 《 → 《 当
《《《《《《《《《《《《《《《《《《 志能《《《《《《《《《《 蕴玉《《《《《《《《《《 苌 《《《
《《《《《《《《《《《《《《《《《《 志龙《《《《《《《《《《 蕴章《《《《《《《《《《 京 《 → 《 褒 《 → 《 灌 《 → 《 《 钰 《 →
《《《《《《《《《《《《《《《《《《 志炫《《《《《《《《《《《《《《《《《《《《 齐 《《《《《《《《《《 璞 《《《《 《《《《 皇
《《《《《《《《《《《《《《《《《《 志熙《《《《《《《《《《《《《《《《《《《《 归 《《《《
《《《《《《《《《《《《《《《《《《 志静
《《《《《《《《《《《《《《《《《《 志范

《《《《《 71 世 《《 《 72 世
钰 《 → 《《 环 《 → 《 《 淇
《《《《《《《《《《《《《 洪
《《《《《《《《《《《《《 浩
《《《《《《《《《《《《《 渊
《《《《《《《《《《《《《《《《《 阔 《 (伯宣公,江州义门《 陈始祖)
《《《《《《《《《《《《《 玉

《 《 《 特注 《解:陈阔 《 伯宣公,字子敬、号真隐先生。 (旷世奇才,与友
暇游庐山时得真人指点而寻得宝地。 ) 有文史才, 与总兵马有善相好,
因总兵调任南康而与之暇游庐山, 悦其美而胥居焉, 结茅晦著书立传。
因著述司马迁《史记》行于世,名闻朝廷,屡征不仕,拜著作佐郎。
一日,一人载星冠曳道服访伯宣公于庐山日余。言受帝命职私采访欲
得此地作道场福及亿万生灵,汝将逊否?宣公曰:“尔久居此乐且无虞,不可!”彼又曰:“吾择百里风水之地易之。”遂同往湖泊南后洞
高山岩崖尽处,寻逐山势崖堆峰领足落,行二十里驻足。乃遇丹凤舞
群鸦集,雅宜使居。是谓之上吉!“可易乎?”公曰“可”。于是易之。
唐开元十九年辛未夏四月丙寅日 (公元 731 年) , 其孙陈旺、 字天相,
授江州牧、承仪郎,后追赠晋国公。因官置产于江州德安县太平乡常
乐里永清村(今义门村) 。始迁此,开基得记。
另一说是:一道高僧看中伯宣公所居之地,曰此地虽佳,然阴脉
有余阳气不足,只可为玄释香火道场,于居住不宜。公欲为子孙求万
亿,当别图之!祖索其处,乃携祖至九宫道崖峰巅足落,行二十里见
鸦集鹿群,曰此地上吉可居,当旺子孙百代。祖记之。公之孙旺遵祖
言,迁居此宅。即今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

江州义门陈(伯宣公至友谅公)世系

义门世系 《 一 《 世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满公世系( 72) 《《《 ( 73) 《《《《《《 ( 74) 《 ( 75) 《《《 (76) 《《 ( 77) 《《 ( 78) 《《 (79)
阔 《 (伯宣公)→檀(隐)→ 《《 旺 《 → 《《 机 《《《 → 《《 感 《《 → 《《 蓝 《 → 《《《 青 《《 → 《《 伉
《《《《《《《《《《《《《《《 修(德) 《《《《 晓 《《《《《 棋 《《《《《《《《《《《《《《《《《《《《《《《《《《《《《 侍 《《
《《《《《《《《《《《《《《《 礼 《《《《《《 晁 《《《《《 《《《《 棣 《《《《《《《《《《《《《《《《《《《《《《《《《《《《《 仲 《《
《《《《《《《《《《《《《《《《《《《 《《《《 《《《《《《《《《《《《《《《《《《《 俯 《《《《 《《《《《《《《《《《《《《《《《《《 《《
《《《《《《《《《《《《《《《《《《《 《《《《 《《《《《《《《《《《《《《《《《《《 伟 《《《《 《《《《《《《《《《《《《《《《《《《 《《
《《《《《《《《《《《《《《《《《《《 《《《《 《《《《《《《《《《《《《《《《《《《 伸 《《《《 《《《《《《《《《《《《《《《《《《《 《《


义门世序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十五 《《《《 十六
满公世序《《《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 87)
《《《 仲 《《 → 《《《 崇 《《 → 《《 枋 《《《《《《《《 昉 《《《《《《《《《《《《《《 《《《
《《《《《《《《 谐 《《《《《《 衮 《《《 → 《《《 旸(锡)→ 《《 恭 《《 → 《《 宗俞 《 (→ 《 进 《《 → 《 思澄) 《《 宣
《《《《《《《《 式 《《《《《《 让 《《《《《《《《 曜 《《《《《《《《《《《《《《《《《《 宗臣 《《《 → 《 及 《《 → 《 思洪 《 → 《 定
《《《《《《《《《《《《《《《《《《《 良 《《《《《《《《《《《《《《《《《《 《《《《 《《《 登 《《《《《《《《《《《 《《《《《《《《《《 实 《《《《《《《《《《《《《《《《《《《《《 税 《《《《《《《《《《《《《《《《《《 《《《《 《《《 《《《《《《《《《《《《《《《《《《《 宥 《《《《 《《
《《《《《《《《《《《《《《《《《

义门世序 《 十七 《 《 《 十八 《 《 《 《 十九 《 《 《 二十 《 《《 二十一《《 二十二 《 《 二十 《 三《《 二十四 《 《 二 《 十五
满公世序( 88) 《《 ( 89) 《《《 ( 90)( 91) 《《 ( 92) 《《 ( 93) 《《《 (94) 《《《 ( 95) 《《 ( 96)
实 《《 →满 《《 → 《 仁吉 《 → 《 士通 -《《 世琦《 → 《 宗显→ 《《 邦治《 → 《《 忠彦 《《《 《 《 德昭 《《 《 《 治道
《《《《《《《《《《《《《《《《《《《 士尹《《《《《《《《《《《 宗伯 《《 《《《《 邦美《《《《《 忠全《 《《《 《 德兴 《 → 《 朝威 《《《《《《《《《《《《《
《 士仁 《《《《《《《《《《《 宗文 《《《《 邦立 《《《《《 忠允
《《《《《《《《《《《《《《《《《《《 宗和 《《《《 《《《《《《《《《《《《《
《《《《《《《《《《《《《《《《《《《 宗瑞 《《《《 《《《《《《《《《《《《《
《《《《《《《《《《《《《《《《《《《 宗华 《《《《 《《《《《《《《《《《《《
《《《《《《《《《《《《《《《《《《《 宗卿 《《《《 《《《《《《《《《《《《《
《《《《《《《《《《《《《《《《《《《 宗贵 《《《《 《《《《《《《《《《《《《
《《《《《《《《《《《《《《《《《《《 宗荣 《《《《 《《《《《《《《《《《《《
《《《《《《《《《《《《《《《《《《《 宗武 《《《《 《《《《《《《《《《《《《《《《《《《《《《《《《 《《《《《《《《《《《《《
义门世序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满公世序 《《 (97) 《《《 (98) 《《 ( 99) 《《 ( 100) 《《 ( 101) 《 ( 10 2) 《 (103) 《《《 (104)
朝威 《 →日华《 -《《 叔祥《 -《《《 任叟 《《《《 子宜 《 -《《《 绍祖《《 -《《 云翔 《 -《《 茂修 《《《《《 仕先《《《《《《《《《《《《《《《《《
《《《《《《《 日强《 《《《 仲祥 《《《《《 任远 《 -《《《《《《《《《《《 绍宗《《 《 《《《《《《《《《《 茂德 《《《《《 仕才
《《《《《《《 日新《《《《 英祥 《《《《《 仁泰 《《《《《《《《《《《《《 绍先《《《《《《《《《《《《《 茂伯 《《《《《 仕全
《《《《《《《《《《《《《《《《《《《 《《《《 《《《 《 《《《《《《《《《《《《《《《《《《《 《《《《《《《《《《《《 茂叔 《 -《《《 仕亮
《《《《《《《《《《《《《《《《《《《 《《《《 绍文《《《《《《《《《《《《《 《《《《《《《《《《《《《《《《《《 茂郁 《《《《《 仕海
《《《《《《《《《《《《《《《《《《《 《《《《 绍聪《《《《《《《《《《《《《《《《《《《《 《《《《《《《《《《《《《《《《《《 仕俊 《《





《 义门世 《《《 三十四世 《《《《 三十五世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四十 《《《《《《《《《《《《《《《《《 《《《《《《《《《《《《
《 满公世序 《《 ( 10 5 世) 《 (106 世) ( 107 世) ( 108 世) 《 (109) 《 ( 110 世) ( 111 世) 《
《《 仕先 《 → 《《《 献万 《 《《《《《 伯珂 《《 《《《《《《 友言《《《《《
《《《《《《《《《《《《 献胜 《 - 《《《《 伯倍 -《《《《《 《 《 友训 《《《《
友谅 《 -《《 (入黔祖)
友谒 《《《《

江州义门 陈叔明 ——友谅 垂直世 系祥录
第一世 (62 世) 叔明, 字 子昭, 宣帝陈顼 第六子 , 何 淑
仪生, 为长沙 王 叔坚同母 弟, 梁 绍泰元
年 乙 亥 岁 (555 ) 六 月 初 十 日 生 于 京 城
南京。 为江州 义 门一世祖 , 亦 称 义门发
源祖。 唐 高祖李 渊武德元 年 (618 ) 卒,
寿 63 岁,葬于洛 阳县安山 里凤台 原。
妃毛氏、 方 氏、 万氏 、 蔡氏、 孙 氏、 赵
氏、 生七 子: 志高 、 志能、 志 炫、 志 龙、
志熙、志 静、志 范。
第二世 (63 世) 志高, 字 舜举, 号青云先 生, 宜 都王 叔
明之长子 , 太建 五年 (573 ) 立为 宜都国
世子。 陈亡 入隋, 为会稽 (今 浙江绍 兴)
司马。 寿 67 岁 , 妻王氏 , 生 三子 : 华、
德、才。
第三世 (64 世) 才, 字维瀚, 志 高三子, 仕 唐, 亦为 会
稽 司 马 , 有 乃 父 之 风 。 妻 郝 氏 、 郑 氏 、
周氏、 李氏、 龙 氏, 生五子: 达 仁、 达
义、达礼 、达智 、达信。
第四世 (65 世) 达礼, 字蕴 珪, 号雪岩先 生, 才 三子。 仕
唐 , 为 晋 陵 ( 今 江 苏 常 州 ) 司 功 参 军 ,后 辞 官 居 金 华 , 啸 傲 山 林 , 隐 居 自 乐 。
妻许氏、 李氏、 方 氏, 生二 子: 兼、 旺。
第五世 (66 世) 兼, 字时 达, 蕴 珪长子, 唐高宗 仪凤 三
年( 678)生 。 唐玄 宗开元十 二年甲 子科
(724) 举进士及 第, 为浔 阳 (今 江 西九
江市) 县令 , 开 元 二十九年 (741 ) 降为
汴州封丘 县丞 , 后 遭罢官退 居泗上 十余
年,时称“ 行 古 之 道” , 与 高 适 、 贾 至 、
杜甫、 独孤及 等 交游, 才名藉 甚 。 天宝
十二年 (753 ) 冬 十月, 应辟 入京 , 为右
补阙, 翰 林院大 学士。 乾 元二年 (759)
卒,寿 81 岁,赠 秘书少监 。妻骆 氏、
周 氏 , 生 五 子 : 当 、 苌 、 京 、 齐 、 归 。
第六世 (67 世) 京, 字福庆, 号 逸才, 兼三 子。 善属 文
辞, 唐 代宗 大力 元年 (766 ) 进士 , 为秘
书少监。 德宗 朝 (780—805) , 官至博
士, 补 阙尚书 郎 , 给事 中二十 年 。 贞元
二十一年 (805) 四月二十 五日卒 。 娶司
农杨公之 女 , 京公 殁后 54 日杨 氏亦 卒。
柳 宗 元 《 唐 故 秘 书 少 监 陈 公 行 状 》 言 :
京公“ 妻党之多室无子,以仲兄大理评
事苌之次 子褒为 嗣” 。 第七世 (68 世) 褒, 字德言, 苌 之次子, 京 之嗣 子。 仕
唐, 为盐 官令。 妻 李氏、 冷 氏, 生二 子:
灌、济。
灌 , 字 公 圃 , 号 矩 夫 , 褒 之 长 子 。
婺 州 ( 今浙江 金 华) 人, 仕唐 为 高安县
丞。 心清政 简, 豪 猾畏之 。 妻 马氏 、 颜氏、
孙氏,生 二子: 钰、环。
第 八世(69 世) 灌, 字公圃, 号 矩夫, 褒之 长子 。 婺 州
( 今 浙 江 金 华 ) 人 , 仕 唐 为 高 安 县 丞 。
心 清 政 简 , 豪 猾 畏 之 。 妻 马 氏 、 颜 氏 、
孙氏,生 二子: 钰、环。
第九世 (70 世) 钰 (775—853 ) , 字润圃, 号其 相山人,
灌之长子 , 唐代 宗 大历十年 乙卯岁 (775 )
二月初三 卯时生 。 仕唐 , 为著 作 郎、 枢
密院度支使。唐宣宗大中七年癸酉岁
(853)八月十五 日亥时殁 ,寿 79 岁。
赠太保 , 封勋 国 公。 妻 谢氏, 封 勋国夫
人,生子 :壤。
第十世 (71 世) 环, 一作镶, 字 和坚, 钰之 次子 , 唐德宗
贞 元 三 年 丁 卯 岁 (787 ) 八 月 十 三 日 酉
时生。 仕唐, 初为 淮安令, 继 为临海 令。
时天下大 乱, 先 后 避居福建 蒲城、 侯 官、
泉州仙游 乡 。 与贬 为泉州别 驾的马 总为
友, 马总 于唐宪 宗 元和元年 丙戊岁 (806 )迁任虔州 (今江 西 九江市星 子县) 剌 史,
陈环偕同 游庐山 , 悦其 山峦耸 秀, 遂隐
居于庐山龙潭窝。元和十四年己亥岁
(819) 四月丙寅 日, 遇九 天採访 仙, 谓
特采百世 风水之 地, 彼 此义气 相 投, 同
一呼吸 , 十余 年 如一日 。 太和 六 年壬子
岁( 832) , 九天采 访仙神杖 指基易 地,
环公奇其 神乃听 命之, 于 江州 ( 今 九江)
德 化 县 儒 教 里 艾 草 坪 , 易 此 地 作 道 场 ,
因徙作室 而居庐 山圣治峰 太平宫 , 后与
子孙迁于庐山脚下德化县甘泉乡甘水
垅。 唐宣 宗大中 十二年戊 寅岁 (858)六
月初六日 卯时卒 ,寿 72 岁。妻谢 氏、
胡 氏 , 生 五 子 : 淇 、 洪 、 渊 、 浩 、 阔 。
第十一世 (72 世) 阔, 字 伯宣, 号贞 隐先生 , 环之 五 子,
仙游人。 妻洪氏、 魏氏、 李 氏, 生三 子:
隐、 德 、 崇。 隐 居庐山圣 治峰 , 有文史
之才, 注 释司 马 迁 《史 记》 行 于 世, 累
召不起 , 拜著 作 佐郎。 志操古 朴 , 不苟
仕途, 尝云 :“ 禄 位权势 , 实中 有 虚; 清
修乐道 , 虚中 有 实; 身 在人间 , 心栖物
外,何思何虑也。” 后迁德化县儒教里
艾草坪 (今九 江 市狮子乡 牌楼村 , 因明
朝在此建“ 义门 遗 址” 牌坊 而得名) 。 乾符四年 (877 ) , 黄巢起义 , 柳彦 璋攻陷
江州 ( 今九江 市 ) , 为 避战乱 , 举家迁
德安, 与二房 陈 旺的后人 合族同 居。 中
和四年 (884 ) , 唐僖宗旌 表义门 , 阔公
为义门得 旌居首 功, 被尊为 义门陈 氏光
耀祖。 唐 大顺元 年 (890) 卒, 寿 66 岁,
葬东佳书 院旁 , 后 迁葬瑞昌 金城乡 白石
渡北岭村 乡球墩 , 下棋形。 并建有 两 祠:
一在庐山 太平宫 左, 一在德 化凤凰 山前,
二祠皆有 瞻仰仪 像。 祠 联云 : 允矣 在天
之灵一神 两化 , 格 于有庙之 典万载 千秋。
洪 氏 葬 龙 潭 窝 之 南 ( 时 为 太 平 宫 之 地 ,
宫左侧存 有阔公 祠及著书 堂) , 李 氏葬
德化黄老 门桃花 林。 元 末朱陈 大 战, 陈
友谅兵败 , 朱 元 璋屠杀义 门数百 人, 众
墓皆毁 , 清顺 治 十一年 (1654 ) 重修阔
公墓。 1999 年邻县义门各 庄集资 , 陈绍
虞(现居 台湾) 捐资,又 重修一 新。
第十二世 (73 世 ) 隐, 字以檀, 号用才, 阔 之长 子。 乾符
四年二月 , 黄 巢 起义, 天下大 乱 , 原
福州剌史 因惧战 乱而逃 。 隐 公接任 福
州剌史 , 领兵 平 叛, 与 弟陈德 战 败殉
职, 追 赠楚国 公 。 妻周氏 、 张 氏 , 生
三子:旺 、晓、 昭。 第十三世 (74 世 ) 旺, 隐之 长子, 与兼弟陈 旺同名 , 与
堂 弟 陈 昌 留 居 浔 阳 县 白 鹤 乡 儒 教 里
艾草坪 。 字天 相 , 。 妻 孙氏, 旺 寿年
83 岁 , 夫 妻 合 葬 宅 左 东 山 岭 之 正 窝
( 今 称 旺 公 山 ) , 子 午 向 , 有 碑 志 ,
古仙记云: “ 太阳 开口穴若 河, 认取 中
心脉似窝 , 扦 葬 开茔莫深 广, 儿 孙蛰
蛰永登科” 。 此 地 大 形 大 势 , 水 聚 山
拱, 关 锁叠叠 , 案外有案 , 山 峰 远而
秀, 此 谓荫远 方 子孙。 旺公 生 于唐 天
宝癸已年(753 ) 八月 14 日,在 江州
浔 阳 县 蒲 塘 场 太 平 乡 常 乐 里 永 清 村
(今江西 德安县 车桥镇义 门陈村 ) 建
庄, 为义门 开基 祖, 其后世 聚族 3900
余口,332 年不 分家, 屡 受唐宋 两朝
旌表。 宋仁宗 天 圣元年 (1023 ) 追赠
晋国公, 封孙氏 为淑人。
第十四世 (75 世 ) 机; 旺长子 , 字师孟, 旺 长子 , 天 圣
元 年 追 赠 燕 国 公 。 妻 王 氏 , 生 子 感 ,
随父迁居 德安 。 公 妣殁葬武 宁鲁溪 洞
坳上杉树 窝, 金 星形, 艮坤向 。 古仙
记云: “ 金星 顶气 , 气结 中钩 , 左 眼 一
穴,富贵 千秋” 。 第十五世 (76 世 ) 感; 机之子 , 字伯通, 机 子, 天圣 元
年追赠燕 国公 。 妻郑氏 , 生子 蓝 , 夫
妇 合 葬 距 住 宅 五 里 大 源 塘 之 东 正 咀
上穴, 子午 向。 古 仙记云 : “ 来 龙滚 滚
势更长 , 认真 一 点最为良 , 男 清 女洁
家昌盛, 百 子千孙 佐朝堂” 。 此地来 势
十里, 气聚一 点 , 大富 大贵之 地 , 愈
久不衰之 基也。
第十六世 (77 世 ) 蓝; 感之 子 , 字 元发, 天 圣元年 追 赠
吴国公 。 妻李 氏 , 生子 青, 夫 妇 合葬
东源山高 峰下团 山 (今九 江县赤 湖 ) ,
今墓尚存 。 古仙 记云: “ 此地 脉气 , 金
银万贯 , 宰相 镃基 , 子孙 秀丽” 。 又云 :
“ 此地山 水幸弯 环 , 尤喜左 右对案 间,
扦得此中 真气脉 , 儿孙代 代列朝 班” 。
此地后龙 隐隐隆 隆, 且又前 合合后 之
水,非之 常穴, 非之常福 矣。
第十七世 (78 世 ) 青; 蓝之 子 , 字 仁钦, 天 圣元年 追 赠
齐国公。 寿 76 岁,葬于距 义门住 宅
十里源潭 先封坪 , 乾山 巽向 。 下葬 时
空中碣语 云 : “ 龙 所钟, 气所 到, 葬 下
来, 千 官诰” 。 妻郑 氏, 追 赠齐国 夫人 ,
生 六 子 : 伉 、 侍 、 仲 、 俛 、 伟 、 伸 。
郑氏殁葬 湖北黄 梅县蔡山 卓笔峰 , 一云义门宅 东十五 里蔡山卓 笔峰 , 坤 山
艮向。
第十八世 (79 世 ) 仲; 青三子 , 字世安。 妻 蔡氏 , 李氏,
生三子 : 崇, 谐 、 式。 夫妇合 葬 蔡山
卓笔峰。
第十九世 (80 世 ) 崇; 仲长子, 字克遵, 妻 朱氏 , 洪氏,
子三;枋 ,衮; 让。
第二十世 (81 世 ) 衮 ; 崇次 子子策 论, 妻 孙氏 , 子五 ; 昉,
昭(锡) ,曜, 良,税。
第二十一 世 (82 世) 昭 ( 锡) ; 衮 次子, 字德昌 , 妻 方氏,
子 二 ; 恭 , 彎 。 公 妣 具 葬 卓 笔 峰 下 。
第二十二 世 (83 世) 恭 ; 昭 ( 锡 ) 之子, 字绍 尧。 南唐洪
州 掌 书 记 。 妻 王 氏 , 李 氏 。 子 二 ;
宗俞, 宗臣 。 葬湖 北咸宁八 都霹雳
山。
第二十三 世(84 世)宗臣 ;恭次 子 ,969 年生, 妻曾氏 ,
生二子: 及、登 。
第二十四 世 (85 世) 及; 宗 臣长 子 , 字忠 权, 宋 真宗时任
蒲圻令, 生子: 思洪
第二十五 世 (86 世) 思洪; 及之 子 (因代 租分庄 , 可 作
果石庄 1 世, 实 为果石 庄 3 世) 与
堂 兄 思 澄 同 分 一 庄 。 思 洪 妻 韩 氏 ,
生四子: 宣、定 、实、宥 。
果石庄世系
1 世 ;思洪:字国深,行九。娶 韩氏,生子四: 宣、定、
实、 宥。 公妣 殁葬 湖山塘甲 兼卯向, 有碑志、
山图。
2 世; 实: 字 文 俊。 行七。 生于 宋景佑乙 亥 (1035 ) 月十
六 日 巳 时 。 娶 彭 氏 生 同 年 八 月 初 二 日 卯 时 。
生子三: 满、增 、余。公 殁于公 元 1096 年
十月,妣 殁于公 元 1098 年十一月。公妣合
葬朱颜洞 山土名 殷坑。有 碑志墓 图。
3 世; 满 : 字景 宏。 太 守王 淇名 其居叫南 隐 。 太 守李宜又
取 名 叫 宏 泉 。 娶 吴 氏 , 生 子 二 : 仁 吉 、 仁 拱 。
因 思 澄 公 一 支 子 孙 不 振 , 遂 并 居 上 保 与 柏 林 。
公官中书 舍人 。 公 妣殁合葬 石磊坑 中立壬向 有
碑。
4 世; 仁 吉, 妣 尹氏。 字德祥 , 授江陵路 都监 。 葬思洪墓
左。
5 世 ;士通:字彦济,补郡庠生 ,娶张氏,生子 :世奇。
公妣殁合 葬华? 园。 公始迁 居归化 里大桥头 ,
自此称: 果石仁 吉派
6 世; 世奇 : 字 元宝, 娶 张氏, 生子四: 宗显、 宗文、 宗
伯、 宗和。 公 妣俱 葬湖山圹, 公葬吉 公茔左,
妣葬吉妣 尹氏茔 右,俱有 碑。 7 世; 宗显 : 字 良用, 娶 罗氏, 生子三: 邦冶、 邦美、 邦
立。 公 妣合葬 中 保 (仁 拱公谱 载 公葬果石 街
后背)。
8 世; 邦治 : 字 添富, 娶 夏氏, 生子三: 忠彦、 忠全、 忠
九。公妣 合葬中 保。
9 世; 忠彦: 字 叔俊, 娶冯 氏, 生子: 德昭。 公 妣卒葬中
保。
10 世; 德昭: 娶 全氏, 始 迁中保 。 以众兄 德兴第 三子: 朝
威为嗣。 公妣合 葬城头岭 。
11 世; 朝 威: 字 可畏, 娶姜 氏、 胡氏, 生子 三: 日华、 日
强、日新 。公妣 合葬城头 岭
12 世; 日 华: 字 应彪, 娶王 氏, 生子三 : 叔 祥、 仲祥、 英
祥。公妣 卒合葬 城头岭卯
13 世; 叔 祥: 娶 张氏, 生子 : 任 叟、 任 远 、 任泰 。 公 殁
葬黄冲口 寅向, 妣卒葬下 阳院。
14 世; 任远 : 讳 天寿, 号 静山。 叔祥公次 子, 是 思洪公第
十四世孙 。 据阳新 县志载公 仍道教 传入阳
新的始祖 。公生 于公元 1314 年古历二月
十七日 。 殁于 1388 年古历九月。 公娶夏
妣, 生子三: 子 宜、 子善、 子俊 , 续 娶李
妣生子: 子贤。 公于公元 1361 年自果石
始迁上保 ( 与瑞昌 的召陈乡 交界洋 港镇上
保?) 。 公 妣葬瑞 界风雷寨 庐田桥 北山子
午兼壬丙 向,有 碑志山图 。 15 世; 子宜 : 字 友义, 号乐山 。 敕 封文林郎 。 公 生 于 1341
年古历八 月十三 日, 娶 柯氏 , 敕封 正七品
儒人。 生 子五: 绍 祖、 绍宗、 绍先、 绍文、
绍聪 。 公殁 于 1407 年古历十 二月 十三日 ,
葬归化里 首黄冲 口寅向 , 有碑 志。 妣葬刘
家庄下首 土名茶 寮巽向有 碑志。
16 世; 绍祖、 字 世功, 号 尚古, 封文林郎 , 生于 元至 正
丁酉年 (1357),柯 妣、 吴妣 , 皆封正七
品儒人, 生子: 云祥。
17 世; 云祥 、 谈 妣: 生 子五 : 茂 修 、 茂德 、 茂柏 、 茂 淑、
茂郁。
18 世; 茂叔 , 生 于永乐戊 戌三月 初一, 殁 于成化 庚寅 正
月 二 十 七 , 公 江 西 葬 黄 冲 口 , 妣 葬 茶 寮 。
19 世; 仕先 , 生 于宣德甲 寅十二 月二十七 , 殁于 正德 丁
丑十一月 二十七 , 葬新 坟林。 妣 夏氏, 葛
氏, 夏 氏生于 己 酉十一月 二十一 , 殁于 成
化甲子, 葬新坟 林。葛氏 葬巫山 塘
20 世 ;献胜, 生于 1466 年, 葬江 西黄冲口
21 世 ;伯倍, 妣 刘氏,生 于 1506 年, 葬江 西黄冲 口 ,
申寅向。 妣殁于 1542 (壬寅)年十一月 ,
葬江西黄冲口 , 申 寅 向 , 伯倍生 子 友 言 ,
友训,友 谅,友 谒,友话 。
友谅, 友谒 , 友 话三公留 居老屋 , 后友 谅迁
江西德安 陈家湾 。 22 世: 友谅, 妣 张氏 。 生 于 1545 年,1582 年入黔, 葬贵
筑谷池五 甲地名 羊子窝 陈氏总系




果石庄世系
宗臣

思洪
宣 定



仁吉
士 士 士
通 尹 仁
世琦
宗显 宗伯 宗文 宗和 宗瑞 宗华 宗卿 宗贵 宗荣 宗武
邦 邦

美 立

忠全
忠彦 忠允
德昭
朝威
日华
叔祥
任叟 任远
子宜
绍拾
绍祖
绍宗
绍先
绍文
绍聪

绍祖
云翔
茂 茂 茂 茂 茂
修 德 伯 叔 郁
仕先 仕才 仕全 仕亮 仕海 仕俊
献万 献胜
伯 伯
珂 倍
友言
友训
友谅
友谒
友话
陈友谅:明 时由上 保迁 江西 泰和, 系 义门果石 庄始祖 陈 思洪之二 十二
世孙 ,上 自陈胡 公 为 1 0 7 世孙, 陈友 谅与四弟 陈友谒 于 明末万历 十
年一同响 应朝廷 奉 旨移民, 由太和 县大 桥乡永乐 村陈家 湾 迁徙贵州 黑
洋大箐牧 垦定居 , 住贵筑谷 池里五 甲 , 在贵州 传播汉 民 族文化, 发展
民族商品 、改变 贵 州新天地 , 总系 如 下:
入黔开派祖陈友谅世系总图

107 世 108 世 109 世 110 世 111 世 112 世



兴俊

朝轩

兴美
李氏

兴德

思周
文祥
世通

朝左 兴文
张田
张氏



兴崇


兴海

仕富

思义 兴和
朝明
文友

王刘
李氏
李氏
兴斌



兴恩

仕钦
思源

兴祯
张刘
文强


兴吾

朝兴
仕样
兴祥
张氏
程氏

文尧
兴宗
思才

杨氏
兴爵
仕礼

朝奉
友谅
魏张
张氏
张氏
兴贵

兴凤

文昌
思龙 朝罗
仕舟

奢氏
刘氏 兴灿

朝位

应庭

朝正
文绪 治龙
高氏
思凤 兴庭
李氏 张氏
朝贤

陈韬
余氏
文惠

胡, 治先

朝松
思先
陈烈
钟氏 刘氏

邵氏

陈继
治余
文忠
朝奉
思玉 周氏
纪氏 陈奉
李氏 入黔开派祖 友谅系 简介
人是天地之灵也,经历阳光雨露,久有生生不息,历经沧桑,繁衍
当今贵州,古称黑洋大箐,人烟稀少,明末万历,奉朝庭之命,由
赣移民入 黔数万人,奉指填发黔省垦牧,开辟责州新天地。 我
祖陈友谅,生于明朝嘉靖乙己(1545)年,乃得姓始祖陈胡公
之一百零七世孙,明万历十 (1582) 年响应江西移民入黔,仆居
贵阳府贵筑 县谷池里五甲定居创业,其生息繁衍不止,公娶张
氏生八子即:“思”周、 义、源、才,龙、凤、先、玉,公姚殁葬
羊子窝犀牛望月形,各代子孙 纪实,如下:
108 世祖: 陈思周,系友谅之长子,随父入黔,居谷池,娶张氏、
田氏,生二子即:文祥, 文友,公妣卒,葬谷池
羊子窝。
108 世祖: 思义公,系友谅之次子,居谷池,官迁云南,娶刘氏王
氏,生子文强,公妣薨 昆明城北门外失考。
108 世祖:思源公,系友谅之三子,居谷池生于清初官拜四川
巡府,升兵部尚书,官 迁四川乐山府,娶张
氏,生五子即:文尧、文昌、文绪、文惠、文
忠,公妣 薨葬乐山府乐节山。
108 世祖:思才、思龙、思凤失考,思先后裔居响水。思玉改
柯姓未归宗。
109 世祖: 文祥公,系思周之长子,由谷池迁清镇县沙鹅乡洋场
大寨,娶张氏生三 子即世通、 世富、 世钦卒葬洋场小寨院头上。
109 世祖: 文友公,系思周之次子由谷池迁洋场大塞,娶李氏生
三子即:世样、世 礼、世舟,公妣卒葬洋场
大寨半坡。
109 世祖:文尧公系思源之长子,由谷池迁织金黑鸡胯龙场娶
杨氏失考。
109 世祖:文昌公,系思源之次子,居谷池,官拜水西中慰团头,
由武转文,任云南东 川府学士,娶奢氏生子
不详,后裔世居东川府莫沙乡花果一带,部
份子 孙逐步返迁贵州黔西县红宁乡,大方
县普底乡改汉为彝,公妣殁葬东 川。
109 世祖:文绪公,系思源之三子,居谷池,任贵州桐梓县县令
娶李氏生三子即。治 龙、治先、治余,卒葬
桐梓尖子山。
109 世祖:文惠公系思源之四子,由谷池迁清镇县沙鹅乡小红
岩,娶胡氏、钟氏失 考。
109 世祖:文忠公,系思源之五子,娶纪氏,由谷池迁四川壁山
县,辗转纳溪失考。
110 世祖:仕通公,系文祥之长,居洋场大寨,娶妣不详生二子
失考。
110 世祖: 仕富,仕饮二公失考。
仕样公,系文友之长,居祖地洋场大寨,娶 程氏生二子朝轩、朝佐,公妣卒 163 葬洋
场大寨半坡,有碑记。
110 世祖:仕礼公,系文友之次,居祖地洋场大寨,娶魏氏、张
氏生三子即:朝明、 朝兴,朝奉,公妣卒葬洋
场大寨南宫河。
110 世祖:仕舟公,系文友之三子,居祖地洋场小寨,娶刘氏生
二子即朝罗、朝位, 失考。
110 世祖:治龙公,系文绪之长,由谷池迁遵义府桐样县,娶
张氏生四子即朝正、贤、 松、泰其子孙
各处般迁, 治先治余二公,由谷池迁南龙
兴义府花山乡,失考。
111 世祖 ,朝轩公,系仕样之长子,居祖地洋场大寨,娶李氏
生三子即:兴俊、 兴德、 兴美,公妣卒葬洋
场大寨半坡,有碑记。
111 世祖:朝佐公,仕样之次子,居祖地洋场小寨,妣不详生
一子兴文。
111 世祖:朝明公,系仕礼之长子,居祖地洋场大寨。娶李
氏生六子即兴崇、海、 和、斌、恩、祯,
公妣卒葬洋场大寨大园头。 朝
兴公,系仕礼之次子,娶张氏生七子即兴
吾、祥、宗、爵、贵、风、 灿,公由羊场
大寨,迁织金县,谷戛马场,公妣卒葬此地。 111 世祖:朝奉公,仕礼之三子,娶张氏生一子应庭,公由洋场
大寨迁安顺府城东 门外失考。
111 世祖:朝罗公,仕舟之长子,失考。 朝位公,仕舟之次子,
妣不详,生一子兴庭失考。
111 世祖:朝正公系治龙之长子,妣不详,公由南龙花山迁石
千县中坝乡,失考。
111 世祖:朝贤公,治龙之次子,居南龙花山乡,娶余氏生四子
即:韬、列、继、奉, 公妣卒葬南龙花山乡
豆府干寨。
111 世祖:朝松朝泰二公,系治龙之二、三子,居南龙花山乡,
子孙繁衍。
112 世祖: 兴俊(进)公,系朝轩之长子,居洋场大寨娶魏氏生
四子即:启秀启贵,启 松启位。启秀迁织
金少普乡大水圹,启松迁纳雍县,雍熙乡
高坡石板河, 其后裔一九九九年误联非
血缘祖陈胆支系的另一个陈有亮之六子
陈 纬之下,制造血缘紊乱。
112 世祖:兴德生启甲、迁纳雍河尾巴。
112 世祖: 兴美公失考。 兴文公,系朝佐之子,娶李氏生一子
应文,公由祖地洋场迁织金县少普 乡大
水圹,又繁衍分布于朱场、高山、黑土一
带,这些子孙未归宗。 112 世祖: 兴崇公, 系朝明之长,娶李氏生五子即:先正、 贵、
荣、 富、 胜,乾隆年间 由祖地洋场大寨,逐
渐迁水西得胯,(今大方县龙洞乡)公妣卒
葬此地大 寨背后有碑记。
112 世祖:兴海公,系朝明之次子,娶李氏生五子即:启勋、
启永、启祥、启荣、启 富,乾隆年间,由祖
地洋场大寨迁水西阿啦夷,白车河(今大
方县六龙乡 小桥大坡)子孙分布黔省各
地,其关领县一支建有祠,公卒葬大方县
五 凤乡小坡脚田湾有碑记,妣葬六龙乡
小桥大坡鱼圹湾有碑记。
112 世祖:兴和公,系朝明之三子,居洋场大寨空桐树,娶彭氏
生一子明芝,乾隆年 间迁大方县洋场坝
胡子寨。 公妣卒葬此地。 兴斌公系朝
明之四子,娶龙氏生五子即:启傲、 现、 伦、
明、葵,由祖地 洋场大寨迁大方县,寨拱
乡各大陇,公妣葬此地,子孙辗转五凤乡
小坡 脚,台沙乡长土繁衍子孙。
112 世祖:兴恩、兴祯二公居祖地洋场失考。
112 世祖:兴爵公,系朝兴之四子,娶李氏生二子即:启云、启
秀,公于康熙四十八年 由谷戛马场迁纳
雍县沙包乡聋姑老彭寨。其子孙颇有光明公妣卒葬此 地于圹头有碑记。
112 世祖:韬公,系朝贤之长子,由兴义南龙花山迁织金县以
那乡左家湾失考。
112 世祖:列公,系朝贤之次子,由南龙花山迁清镇县鸭池
河院头、马鞍山失考。
112 世祖:继公,系朝贤之三子由南龙迁四川重庆失考。
112 世祖: 奉公,系朝贤之四子,娶刘氏生四子即:明海、 明秀、
明书、 明先,公由南 龙花山迁黔西县石桐
树四方井,公妣卒葬此地。 陈奉子孙之分
布,长子明海娶焦氏生子靖文,由祖地石
桐树迁大方县拉 荒田坝,次子明秀取胡
氏居黔西少井失考。三子明书娶胡氏迁
开阳县 阳水乡失考。四子明先娶柯氏由
祖地石桐树迁大方县普底乡,建竹坝, 辗
转大荒坡等地,子孙繁衍。 友谅的上述子
孙各代均有外出不详,收族归宗,难免遗
漏,大事暂叙,凡上谱者,各房子孙均有记
载稽查。



果石庄贵州友谅总系天彩支下洪顺世系
第五章 编后辑录
第一节 编后语 (跋 )
编 后记
通过对果石庄陈友谅族谱的修订,我们致力于以更加专
业和精准的方式记录陈氏家族的世袭延续。在修订过程中,
我们始终秉持真实性原则,确保谱中所载信息的真实可靠。
通过广泛调查和搜集资料,我们补充了失联宗亲和未上谱宗
亲的信息,以保证谱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补充失联宗亲的信息,包括已故成
员及其后裔,以及与家族断绝联系的宗亲。通过广泛调查和
搜集资料,我们努力查明了他们后裔的姓名、世系和家庭背
景。同时,我们补充了一些未纳入谱中的宗亲信息,确保了
谱中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对于一些重要的世系和家族成员,
我们增加了适当的文字说明,介绍了他们在家族历史、文化、
传统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和突出事迹。
通过宗亲们的努力,我们成功完成了果石庄陈友谅族谱
的修订。修订版的族谱清晰地展现了果石庄陈氏家族世系的
延续和变迁,记录了更多宗亲的信息,弥补了以往的不足。
借助修订版的族谱,宗亲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果石庄陈
氏家族的优秀传统,促进宗族团结,共同发展。
未来,我们希望宗亲后代继续深入挖掘果石庄陈氏家族
的宗亲资源,不断完善陈氏族谱,为后代子孙留下宝贵的家
族历史遗产,为陈氏家族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衷心
感谢所有参与修订工作的宗亲们,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为果石庄陈氏家族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让我们携手努力,继承和弘扬陈氏家族的优秀传统和家
族精神,为构建和谐家庭和和睦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果
石庄陈友谅族谱成为陈氏家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象征,为后
代子孙留下永恒的记忆。
在编写陈友谅公宗谱的过程中,我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
作为家族的一员,我有幸记录下我们家族的历史和传承。这
份宗谱不仅是对陈友谅公及其后裔的纪念,也是对我们家族
血脉相连、传统文化延续的见证。
在整理过程中,我不禁回想起曾祖父讲述的关于陈友谅
公的故事。他是我们家族历史上一位杰出而伟大的人物,他
以其聪明才智、勇敢无畏和仁爱之心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后代。
陈友谅公生于明朝嘉靖年间,在那个动荡而充满挑战的
时代里成长。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和领导能力,在军
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以其聪明才智被
选为朝庭官员重用,并且积极参与国家治理
然而,最令人钦佩之处在于陈友谅公对于家族价值观念
和传统的坚守。他注重家族的团结和互助,秉持着仁爱之心
对待每一个家族成员。他也非常重视教育,致力于培养下一
代的才华和品德。
陈友谅公宗谱是我们对陈友谅公及其后裔的敬意和纪
念。通过编写这份宗谱,我们希望能够传承陈友谅公的家族精神和价值观念,激励后代继续追求卓越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完成这份宗谱后,我深感自豪和欣慰。我相信通过这
份宗谱,我们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根源,并将这份传统与价
值观念传递给下一代。我衷心希望我们家族能够团结一心、
共同发展,并且永远怀念陈友谅公及其伟大贡献。
编写陈友谅公宗谱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任务。在整个
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了家族凝聚力和责任感。作为一名家
族成员,在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
将继续努力,让这份宗谱成为我们家族传统的珍贵遗产。
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陈友谅公及其后裔将永远活在我
们心中。通过这份宗谱,他们的故事将被传承下去,激励着
每一代人坚持家族的价值观念,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友谅 17 世陈军(发字辈)敬撰



·第 二节 九族 图、 三亲 六戚之 说明
五服,六亲,九族以及祖宗十八代
我们常说的五服,六亲,九族以及祖宗十八代,具体指的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身世之谜感兴趣, 但是现在的家谱上基本看不到了。据考证现在流传下来的家谱有记载的确实少之又少了。本文我
们讲一讲平时我们经常说的五服,六亲,九族以及祖宗十八代指的是
什么?

五服, 其实在我们国家同姓同宗之人按照血脉传承的顺序也是亲疏有
别的,五服中的服是衣服的服,特指丧服,葬礼上穿的衣服。五服就
是五等丧服的意思。在古代讲究礼节,哪位亲人过世了,来送行的亲
人都得穿丧服以对逝者的尊敬,但是不能穿一样的,要穿出亲疏远近
来。丧服按照服丧期限的长短以及丧服服质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
即所谓的五服:
一等丧服叫做斩衰,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做而成的,丧服断处在外露出
不缉边,表示毫不修的哀痛,服期三年。
二等丧服叫做齐衰,用粗疏的麻布制作而成,断处缉边,缘边部分缝
缉整齐
三等丧服叫做大功,用粗熟麻布制作而成,比齐衰稍细。服期为九个

四等丧服叫做小功,用稍微粗熟麻布制作而成。服期五月
五等丧服叫做缌麻,用较细熟麻布制成
也就是说亲属关系越近,丧服等级越高,丧服就越粗糙,服丧时间就
越长。现在人们把五服之内算作一家人,出了五服,就不算一家人,
血缘关系也就越来越远就另结一支。
六亲,在不同书籍中有着不同的说法,比如《左传》里说,父亲和儿
子,哥哥和弟弟,姑姐,侄子和舅舅叫做六亲。还有一种说法,根据
婚姻和婚嫁的关系分,父母家亲戚全部可以归于六亲。

九族,按直接的血缘关系分为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
孙、曾孙、玄孙。另一种说法是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后来明朝
为了滿足连珠十族,用门生加上去凑成的第十族。
祖宗十八代,具体指的是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上九代分为鼻祖
(始祖) 、 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 祖父、父亲。
下九代分为 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晜孙、礽孙、云孙、耳
孙。

以上就是从古典文献中找到的我们常说的五服,六亲,九族以及祖宗
十八代的介绍了,希望能帮助宗亲有所了解。
古代九族,十族的范围划分
古代九族 ,十族 的 范围划分 《 九 族也就 是本宗, 说白了 就 是有血缘 关
系的人。 《 不 同的朝 代,九族 的区分 也 是有区别 的:汉 代 儒家则有 二
说, 《 一曰, 父族四 ,母族三 ,妻族 二 (即异姓 亲族) 。 其中父族 四
就包括自 身者一 族 ,即自身 者之父 母 兄弟姐妹 儿女, 另 及姑母和 其
儿、外甥 、外孙 。 母族三, 即其外 祖 父母、姨 母与她 儿 。而妻族 二
即是岳父 和岳母 。 《 另一个说 法就是 由 其本人自 身者上 推 四代至高祖,下推 四代至 玄 孙;横推 三从兄 弟 。即上至 高祖、 曾 祖、祖及
父,下至 玄孙、 曾 孙、孙及 儿,旁 则 由兄弟、 堂兄弟 、 再从兄弟 、
表兄弟、 乃至从 族 兄弟为止 ,其排 列 顺序称呼 是,自 其 人本身而 上 :
父,祖, 曾祖, 高 祖、天祖 、烈祖 、 太祖、远 祖、鼻 祖 不在内。 自
本身而下 : 子 ,孙, 曾孙,玄 孙,来 孙 ,晜孙, 仍孙, 云 孙,耳孙 不
在内。 《 所谓 十族, 就是在九 族上外 加 门下学生 , 《 在古代 连珠九
族,十族 的范围 大 概就是这 样,里 面 设及的人 一同遭 殃 。

九族、七族、三族、七庙、六亲
九族:从汉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
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古文说。代表人物有孔安国、马融和郑玄。他们认为九族仅限于
父宗,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古文说构成了宗法伦
理的基础。唐、宋以后,九族古文说在国家法律中获得正式确认,其
中明、清两代的律令规定,九族专指父宗。摩尔根《古代社会》第三
编第二章也引述了九族古文说。 《书.尧典》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孔传:“以睦高祖、玄孙之亲。”《诗.王风.葛荔序》 :“周室道衰,
弃其九族焉。 ”郑玄笺: “九族者, 氢己上至高祖及玄孙之亲。 ”参阅 《元
典章》卷三十“五服图”、 《明会要》卷一○二《丧服》“本宗九族五服
图”、 《清律例》卷二《丧服图》“本宗九族五服正服图”。
《 《 今 《 文说。 代表人物是许慎等。 他们认为九族包括父族四、 母族三、
妻族二。 今文说满足了封建统治者利用血缘姻亲关系实现对本阶级及
整个社会最大限度控制的需要。封建统治者在赏赐、惩罚、屠杀时是
利用九族的今文说的。 《汉书.高帝纪上》 :”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唐
王昌龄《箜篌引》诗:“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元无名
氏《赚蒯通》第四折:“律法有云:‘一人造反,九族全诛。’”参阅孙星
衍《尚书今古文疏》 。
七族:亲族的统称。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荆轲之湛七族,要离
之烧妻子,岂足道哉!”裴骃集解引张晏曰:“七族,上至曾祖,下至
曾孙。”司马贞索隐:“又一说云,父之族一也;姑之子,二也;姊妹之子,三也;女子之子,四也;母之族,五也;从子,六也;及妻父
母凡七。”南朝梁刘孝标《文绝交论》 :“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卿湛
七族。”
三族:指父、子、孙。 《周礼. 春官.小宗伯》 :“掌三族之别,以辨
亲疏。”郑玄注:“三族,谓父、子、孙。”《仪礼 .士礼礼》 :“惟是三
族之虞,使某也请吉日。”参阅孙诒让《周礼正义》 。
《 《 指 《 父族、母族、妻族。 《庄子.徐无鬼》 :“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
族,而况父母乎!”成玄英疏:“三族,谓父母族、妻族也。”《大戴 礼
记.保傅》 :“三族辅之。”卢辩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汉
书.高帝纪下》 :“诏敢有随亡,罪三族。”颜师古注引如淳曰:“父族、
母族、妻族也。”
七庙:本指四亲(父、祖、曾祖、高祖)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
庙和始祖庙。 《礼记. 王制》 : “天子七庙, 三昭三穆, 与太祖之庙而七。 ”
后泛指帝王的宗庙。唐杨炯《盂兰盆赋》 :“上可以荐元符七庙,下可
以纳群动于三车者也。”
六亲:历代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
《 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汉
贾谊《新书.六术》 :“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曰父,父有
二子,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为昆弟,故为从父昆弟;
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
子以曾祖而昆弟故为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务于
六,此之谓六亲。” 九族,三 亲六戚 图

直 系 九 族 图
第 四节 本届 修谱 在生 人口情 况统 计表 ( 各村组分 布情 况等 )
本次参加修谱人员分布图
友谅系人口分布图(贵州部分)

第 五节 中国历 代年代表

中国朝代顺序表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
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
[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隋、唐、五代(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十国(前蜀、后蜀、
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
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元、明、清、中华
民国。

中国朝代顺序口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六节 族谱数字化的新篇章
果石庄贵州友谅族谱:族谱数字化的新篇章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贵州的果石庄友谅家族通过微信的“扫一扫”功能,将族谱数字化,为
族谱的阅读和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

贵州省,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友谅家族作为当地一个重要的家族,
其族谱记载了家族的历史沿革和成员信息, 是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的
重要资料。

族谱的数字化不仅方便了族人的查阅, 也为非族人提供了了解和研究
的途径。通过数字化,族谱的信息得以长期保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微信作为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其“扫一扫”功能原本用于扫描二维码,
连接线上线下服务。现在,这一功能被创新性地用于族谱的阅读,体
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新趋势。

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阅读族谱,享受便捷
的阅读体验。族谱的数字化版本可能包含图片、文字、甚至视频等多
媒体元素, 使得族谱内容更加生动和丰富。 但为了照顾低端手机用户,我们只将源流世系数字化,其它的予以省略,如用户有需要可翻阅族


数字化族谱的推出,是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次有益尝试。它不仅
有助于保护纸质族谱免受损坏,也使得族谱的传承更加便捷和广泛。

果石庄贵州友谅家族的族谱数字化,是科技与传统结合的一个典范。
它不仅为家族成员提供了便捷的族谱阅读方式, 也为外界了解和研究
提供了新的途径。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贵州友谅公 族谱数字化 永 久网址:
https://www.myfamilybook.cn/s/B6NwaQ
微信扫一扫请用手机扫下图可阅读数字化族谱



献花(0)
+1
(本文系雅轩阁17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