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代世界建筑奇观(8)东地中海西亚篇(五)
2024-05-21 | 阅:  转:  |  分享 
  
古代世界建筑奇观 东地中海西亚篇 (五) PPT编辑:赵小鹏(昆仑六月雪) 2023年1月摩洛哥马拉喀什老城阿特柔斯宝库入口希
腊 阿特柔斯宝库 建造年代:公元前13世纪叠涩假拱和巨石门楣 阿特柔斯宝库(Treasury of Atreus)位于迈锡尼
附近,是一座青铜时代的迈锡尼文明坟墓。这座坟墓最初由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发现,最初被命名为阿伽门农陵墓,不过今天,考古学家认为,这座
坟墓和阿特柔斯或者阿伽门农应该都没什么关系。建筑结构墓室内部的大穹顶 阿特柔斯宝库的入口由巨石堆砌,门楣巨石长8.5米,宽5
.2米,厚1.2米,重约120吨,是世界最大的石制门楣。墓室呈圆形,宝库的屋顶是由石块堆砌的叠涩穹顶,直径14.5米,最高处离地面
13.5米,在罗马的万神殿和墨丘利神庙建成之前,一直都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穹顶。叠涩拱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穹顶建造技术,大约5000年前
就已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文明中都有发现。叠涩拱是以砖石层层堆叠内收制造的,承重能力和真正的拱顶相比有很大差距。雅典卫城建造年代:公元
前6世纪—前5世纪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Acropolis of Athens)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卫城,即建立在高地的要塞城市之
一。卫城建立在海拔150米的山崖之上,被誉为古希腊文明的主要代表和雅典民主制度的象征。早在迈锡尼时期,人们就在这座山上修建了设防宫
殿,并建造了大规模的石制城墙。现存雅典卫城的大部分建筑是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期间修建的,这段时期也是希腊古典文明和雅典民主
政治的高光时期。俯瞰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浮雕复原 雅典卫城中最显眼,最著名的建筑,当属帕特农神庙(Parthenon
),虽然它的保存情况不如附近的赫菲斯托斯神庙,但其精巧的设计以及符合黄金分割的和谐比例,千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希腊审美的典范。帕特农
神庙地基长69.5米,宽30.9米,内殿长29.8米,宽19.2米,殿内竖立着两列高10.4米,直径1.9米的多立克式石柱,屋顶则
装饰着许多精美的浮雕。1687年,在和威尼斯的战争中,帕特农神庙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座火药库,由于火药库爆炸,神庙严重受损,后来神庙
中的许多雕塑又被英国人剥离,成为著名的额尔金石雕。额尔金石雕埃皮达鲁斯古剧场 建造年代:公元前4世纪俯瞰剧场 埃皮达鲁斯古剧
场(Ancient Theatre of Epidaurus)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建成于公元前4世纪末,据说这座剧场是献给医学
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人们相信观看戏剧也有益于身体健康。埃皮达鲁斯古剧场可容纳1.3—1.4万名观众,中心的舞台直径约20米,可以
用来演奏音乐、歌剧和戏剧。 埃皮达鲁斯古剧场比例和谐,被认为是声学效果最好的古希腊剧场。在没有任何音响设施的古代,仅凭建筑设
计上的巧思,剧场就能达到良好的演出效果,据说在剧场的任何角落,人们都能听剧场中心发出的细微的声响。1955年后,埃皮达鲁斯古剧场每
年都会在夏季举行活动,展示古代戏剧。阿拉伯地区 马里卜大坝 建造年代:公元前18世纪—公元4世纪马里卜大坝遗址 马里卜大坝(
Marib Dam)位于也门中部的Dhana山谷,修建日期可追溯至公元前1750—1700年之间,不过其主体结构修建于公元前8世纪
的萨巴王国时期。在当时,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以水利工程闻名,从红海沿岸到鲁卜哈利沙漠,这些水坝支撑起了也门的绿洲农业,而马里卜大坝
则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出名的一座。 公元前8世纪的马里卜大坝长约580米,高4米,由岩石和泥土堆砌而成,大坝北端和西边悬崖设有
泄洪道和水闸,公元前5世纪,大坝高度增至7米,灌溉范围进一步扩大。两百多年后,大坝落入希木叶尔王国控制之下,在其统治期间,大坝高度
进一步提升至14米,设有5条泄洪道,2个加固水闸,1个沉淀池和1条1千米长的运河,足可灌溉周围100平方千米的农田。 在数千
年的使用中,大坝曾发生多次垮塌,最终于6世纪中期停止维护(当时东非的阿克苏姆和波斯萨珊王朝围绕阿拉伯半岛南部展开了持续的竞争)。马
里卜大坝被废弃后,阿拉伯半岛的权力中心转移到了半岛中西部沿海地区,辉煌一时的南阿拉伯文明逐渐走向衰弱。佩特拉建造年代:公元前6世纪
—公元3世纪没有佩特拉 怎么种庄稼!Al-Khazneh 佩特拉(Petra)位于约旦安曼以南250千米的一处山谷之中。早在70
00年前,佩特拉周围就已经有人定居,大约2300多年前,游牧的纳巴泰人在佩特拉定居,建立了强盛一时的纳巴泰王国。纳巴泰王国以贸易立
国,佩特拉也成为当时重要的香料贸易中心之一。 佩特拉是一座在岩石中开凿出来的城市。修建佩特拉的纳巴泰人长期以来盘踞于贫瘠的沙
漠地区,擅长收集雨水、开凿石块、经营沙漠农业、建造水利工程。公元1世纪,佩特拉步入鼎盛时期,当时统治佩特拉的Aretas四世国王修
建了佩特拉城中最精致的Al-Khazneh神庙,这座神庙开凿于山岩之中,宽24米,高37米,装饰着各种和来世有关的浮雕,因此学者大
多认为,这座建筑最初是是Aretas四世国王的陵墓。佩特拉最大的建筑Ad Deir,宽50米,高45米,同样开凿于山岩之中,造型和
Al-Khazneh类似。建筑前方被有意整平,以供信徒礼拜之用。佩特拉剧院,开凿于岩石之中,可容纳8500名观众 佩特拉入口
的峡谷仅有3-4米宽,地势易守难攻。公元前1世纪,纳巴泰王国成为罗马的附庸国,后来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佩特拉逐渐衰弱,363年的地
震摧毁了佩特拉城中的很多建筑,后来,这座城市被人遗弃,直到1812年才被重新发现。2007年,佩特拉被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成为约旦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尽管地处荒漠,每年佩特拉还是能迎来约百万的游客。佩特拉的花园和水池综合体,在沙漠中,水也是权力和声望的
象征希巴姆古城 建造年代:公元3世纪—16世纪希巴姆古城和哈德拉毛山脉俯瞰古城古城天际线 希巴姆古城(Shibam Hadr
amawt)位于也门中部,曾是哈德拉毛王国的都城。这座城市的建筑独具一格,基本都是由泥砖砌成的高层塔楼,因此得到了“沙漠中的曼哈顿”的别称。希巴姆古城拥有大约500座塔楼,大部分塔楼是在16世纪前后修建的,塔楼高5—11层不等,最高的超过30米高,可以使居民免遭贝都因游牧民的袭击。塔楼的密度非常高谢 谢 观 看维纳斯
献花(0)
+1
(本文系昆仑六月雪z...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