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漫话机器人及其应用(13)
2024-05-22 | 阅:  转:  |  分享 
  
漫话机器人及其应用(13)

胡经国



(续前)

2、军事机器人背景简介

现代实用机器人,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已风靡全球。

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2.5万台,比2013年增长27%。其中,亚洲销量约占2/3;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五大市场的销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75%左右。机器人从事的行业,也由原来单一的工业,迅速扩展到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科研等各行各业。

机器人从军虽然晚于其它行业,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在印支战场崭露头角以来,日益受到各国军界的重视。作为一支新军,眼下虽然还难有作为。但是,其巨大的军事潜力,超人的作战效能,预示着机器人在未来的战争舞台上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据认为,在未来战争中,自动机器人士兵将发展成为对敌作战的军事行动的绝对主力。

3、军事机器人发展历史三部曲

机器人投入工业实用性研究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从研制“假肢”起步的,至今已发展到第三代。

⑴、第一代机器人

1958年,美国阿拉贡试验室首先推出世界第一个现代实用机器人——“仆从机器人”。这是一个装在四轮小车上的遥控机器人,其精彩的操作表演,曾经在第二届和平利用原子能大会上引起与会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此后,英、法、意大利等国也相继开展实用机器人的研究,并且先后推出了各自研制的机器人。美国的科学家们日前表示,他们已经成功地研制出可以利用脑电波进行控制的机器人。

机器人真正进入人类生活,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1960年。美国在市场上推出了首批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机器人以后,机器人技术流入日本、西欧等国。从此,机器人在全世界蓬勃发展起来。

早期的实用机器人(第一代),是一种固定程序、靠存贮器控制,并且仅有几个自由度的机器人。由于这代机器人大脑先天不足,四肢不全,又无“感官”,因而只能进行简单的“取—放”劳动,缺少起码的“军人素质”。除了有选择地用于国防工业生产流水线上以外,应征入伍者寥寥无几。

⑵、第二代机器人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于是一种以小型电子计算机代替存贮器控制的机器人出现了。机器人开始有了“某种感觉”和协调能力,能自主地或在人的控制下从事稍微复杂一些的工作。这就为机器人军事应用创造了条件。

1966年,美国海军使用机器人“科沃”,潜至750来深的海底,成功地打捞起一枚失落的氢弹。这个轰动一时的事件,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机器人潜在的军事使用价值。

之后,美国、前苏联等国又先后研制出“军用航天机器人”、“危险环境工作机器人”、“无人驾驶侦察机”等。机器人的战场应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69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首次使用机器人驾驶的列车,为运输纵队排险除障,获得巨大成功。在英国陆军服役的机器人——“轮桶”,在反恐怖斗争中,更是身手不凡,屡建奇功,多次排除恐怖分子设置的汽车炸弹。

这个时期,机器人虽然以新的姿态走上军事舞台,但是由于这代机器人在智能上还比较低下,动作也很迟钝。加之身价太高,“感官”又不敏锐,除了用于军事领域某些高体能消耗和危险环境工作以外,真正用于战场的还极少。

⑶、第三代机器人

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到了80年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各种传感器的开发使用,一种以微电脑为基础,以各种传感器为神经网络的“智能机器人”出现了。

这代机器人,四肢具全,耳聪目明,智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不仅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有了一定的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能更多地模仿人的功能,从事较复杂的脑力劳动。此外,再加上机器人先天具备的刀抢不入、毒邪无伤、不生病、不疲倦、不食人间烟火、能夜以继日高效率工作等特点。这些常人所不具备的优良品风,激起了人们开发军用机器人的热情。

据外刊透露,前苏联、美、日、英等国,都制订了发展军用机器人的宏伟计划。仅美国列入研制计划的各类军用机器人就达100多种,前苏联也有30多种;其中,有的已获得研制成果。例如,美国装备陆军的一种名叫“曼尼”的机器人,就是专门用于防化侦察和训练的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高1.8米,全行走、蹲伏、呼吸和排汗、其内部安装的传感器,能感测到万分之一盎司的化学毒剂,并且能自动分析、探测毒剂的性质,向军队提供防护建议和洗消的措施等。而外刊报道的“决策机器人”就更加厉害了,它们凭借“发达的大脑”,能根据输入或反馈的信息,向人们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军事行动方案。

总之,随着智能机器人相继问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机器人异军突起的时代已经为期不远了。

4、军事机器人分类

⑴、地面军事机器人

地面军事机器人,主要是指智能或遥控的轮式和履带式车辆。它又可以分为:自主车辆和半自主车辆。自主车辆依靠自身的智能自主导航,躲避障碍物,独立完成各种战斗任务;半自主车辆可在人的监视下自主行使,在遇到困难时操作人员可以进行遥控干预。

下图为:地面军事机器人示意图(图源:网络)。







⑵、军事无人机

被称为空中机器人的“无人机”是军用机器人中发展最快的家族。从1913年第一台“自动驾驶仪”问世以来,无人机的基本类型已达到300多种,在世界市场上销售的无人机有40多种。

美国几乎参加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战争。由于它的科学技术先进,国力较强,因而80多年来,世界无人机的发展基本上是以美国为主线向前推进的。美国是研究无人机最早的国家之一,今天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无人机的种类和数量来看,美国均居世界首位。

下图为:军事无人机示意图(图源:网络)。







纵观无人机发展的历史,可以说现代战争是无人机发展的动力,高新技术的发展是它不断进步的基础。

⑶、水下军事机器人

水下军事机器人,分为有人机器人和无人机器人两大类。

其中,“有人潜水器”机动灵活,便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但是人的生命可能会有危险,而且价格昂贵。

水下军事机器人“无人潜水器”就是人们所说的水下机器人。“科夫”就是其中的一种。它适于长时间、大范围的考察任务。

近20年来,水下机器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既可军用又可民用。随着人类对海洋进一步地开发,21世纪它们必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按照无人潜水器与水面支持设备(母船或平台)之间联系方式的不同,水下机器人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一种是“有缆水下机器人”,习惯上把它“称做遥控潜水器”(简称ROV);另一种是“无缆水下机器人”,习惯上把它称做“自治潜水器’(简称AUV)。

有缆水下机器人都是遥控式的。按其运动方式分为:拖曳式、(海底)移动式和浮游(自航)式三种。

无缆水下机器人只能是自治式的,还只有观测型浮游式一种运动方式,但是它的前景是光明的。

下图为:水下军事机器人示意图(图源:网络)。





⑷、空间军事机器人

空间军事机器人是一种低价位的轻型遥控机器人,可在行星的大气环境中导航及飞行。为此,它必须克服许多困难。

例如,它要能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三维环境中运动并且自主导航;几乎不能够停留;必须能实时确定它在空间的位置及状态;要能对它的垂直运动进行控制;要为它的星际飞行预测及规划路径。

(未完待续)





4







献花(0)
+1
(本文系现代科普图...原创)